正如旧时代的征服者可以憧憬有一天在胜利的疆场上休憩,更精确的丈量自己的势力范围,让尚未受到赋税奴役的民众纳贡,或者在荒野中发现某个会阻挡其麾下骑兵团前进的阻碍,甚至由此找到制约其势力的瓶颈所在……老美的西进运动可谓贴近此1872年柏林大学校长埃米尔作的《自然认识的局限》演讲主题。
以自然之名,奉自然之名,代表科技飞速发展铁路的大跃进只是加快了脱裤上床的节奏,你的地盘我该收纳的只是时间而已。
19世纪很多地方都是一个”愚蠢好玩的世纪“。
当然地球空间越来越少,在特殊光景下,先谈感情,抑或制备好聘礼过门谈好价再上,那……草,西班牙可美了,北美版图改写,对于世界格局的变化又难以捉摸想象。
老实说,看多了老美片,心里特腻歪这种唧唧歪歪妄图一己之力拯救或者救赎或者赎罪之类的题材。
所谓英雄是对人类基准常识的简单物化,和精神升华而已。
自然是平衡的,普罗大众是无知的,提携人类进步发展的,拉高人类与大猩猩智商均值的,就靠独行侠们了吗?
不过老美最终为一百多年前的性亢奋认了账,给若干印第安原住民部落付了初夜甚或长期占有的一系列诸项补偿。
独行侠们若真实存在过,对于时代背景下社会达尔文带来的道德沦丧与利益至上的偏激考量,给受害者或曰当事人带来的那些苦痛,我想他们做的最多的也只有好生安抚,“没事,他不会进去……没事,他不会动……没事,动一会就不痛了”。
诚然,独行侠的出现对于任何一个时代来说都是好事,证明其还有被救赎的资格和希望。
不过,也是坏事,让人们懒惰起来,如虾米一样活着,自我安慰弯腰久了也就习惯了,直到被活生生的剔除虾线那一刻。
片末,二位奇形怪状的大侠远离人群,于西部狂野里跨马矗立,见此差点乐出来,二位爷这是辞故里后,奉华府旨要到西域取经去吗?
那赶紧过来吧,俺们这边大清此时光景繁华似锦,格外了得啊,正闹长毛,曾国藩那正缺洋枪队人手呢……
如果迪士尼是一张茶几,还没从去年的《异形战场》的惨败缓过劲来,今年暑期档又摆上了新杯具《独行侠》。
据好莱坞业内杂志分析,这部长达2个半小时的大制作西部片将给迪士尼带来 1.6-1.9亿美金左右的亏损。
《独行侠》(The Lone Ranger)的故事在美国也算家喻户晓,最早是30年代电台里的广播剧,之后被改编成影视、漫画等多种形式,伴随了一代代小伙伴的成长。
不过相信从未了解《独行侠》原始故事的海外观众也能在观影中无缝对接,因为它的剧情实在简单到不值一提。
主人公独行侠原本是正义的德州骑警,在一次团体任务中全军覆没,唯独最资浅的他被神秘的印第安人Tonto救下,从此戴上佐罗同款面具,骑上灵性的白马,与Tonto一起查明铁路银矿的真相,将白人大坏蛋绳之以法,惩恶扬善,抱得嫂子归。
是不是还没听完剧透就想张嘴打个哈欠?
饰演《独行侠》的小帅哥艾米·汉莫完全不见了《社交网络》里惊鸿一瞥的俊俏,更别提侠气了。
而刚过五十大寿的约翰尼·戴普,尽管有一个真有原住民血统的亲爷爷,尽管涂成大白脸头顶死乌鸦,但他在电影里实在太不像印第安人了,就连杰克船长那三板斧,面朝黄沙背朝天的也施展不出来。
海伦娜也还是老样子,疯癫美人,沙漠怡红院老板娘,象牙雕花假腿暗藏玄机。
全片最好的演员大概是大漠荒烟里那匹美如臻幻的白马。
主题陈旧勉强可称之为复古,西部片的几大元素也都在,最后的火车大战配合《威廉退尔进行曲》也算可圈可点,但就是起不了化学反应,《独行侠》真倒不如约翰尼·戴普和同一个导演戈尔·维宾斯基两年前合作的动画西部片《兰戈》(Rango)够味道。
这样大而无当的电影遇到同档期小巧机灵的《卑鄙的我2》,分分钟被杀得落花流水。
不过好莱坞依旧是好莱坞,商业运作必须懂得止损。
《独行侠》惨败局势刚露,迪士尼果断拿《加勒比海盗5》的预算开刀,下令将其从2.5亿削减至2亿,此外,迪士尼还收回了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的电影最终剪辑权。
而在此之前的《加勒比海盗》系列中,他可是从未失去过这一权利。
《独行侠》是一次尴尬的陆上行舟,口碑票房全盘皆输,约翰尼·德普+导演戈尔·维宾斯基+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的黄金三角安能雄风再振?
答案只有留到《加勒比海盗5》才能知道了,但愿杰克船长回到海上,风采依旧。
独行侠是德普大叔和Disney以及加勒比系列导演合作的又一典型之作。
说实话,自加勒比3之后,大叔的颠峰时期已经慢慢过去了,上次和伯顿的Dark Shadows更是只能用惨不忍睹形容,自此之后粉丝都在吐槽他的选片水准,更担心他会成为下一个尼古拉斯凯奇。
就电影整体而言,其浓郁的西部风和【愣头青在看似神经质的世外高人的指点下终成一代盖世英雄】 的设定实在让人无感,毕竟这些都已经烂大街了。
在cast上,男主说的好听些是呆萌,说白了其实就是太傻太天真;海伦娜大妈还是我们的大妈,虽然这一次真心是酱油的不能再酱油了,简直是浪费了缪斯女神的高冷身份;德普大叔已经不是我们的大叔了,当年那个翘着兰花指、踩着猫步、让万千少女尖叫思春的妖孽男已经渐渐消失了,留下的是订婚后渐显发福的肚腩。
但是话又说回来,电影虽然内容老套,但在情节发展上至少还是紧凑有张力的,估计导演也害怕观众们在烂大街的剧情和拖沓节奏的双重折磨下,会彻底抓狂吧。
纵观全片,还是有几个镜头能给人留下些许印象的。
比如那一大群狂喊“有鬼啊”的清朝劳工、那只脑回路和运动神经都无比发达的白马以及那只让我看到一半还在不停怀疑“它真的挂了吗”的破鸟。。。
全片最激动人心的情节应该就是最后车顶追逐戏中,白马同志纵身一跃,赶在火车前跳进隧道的那一幕了,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回放好几遍啊好几遍。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在有过黑暗阴影的铺垫之后,我表示对大叔的这部电影还是能够接受的,加上的确不错的BGM,评个四星还是能对得起我的良心和那整整一袋子瓜子的。
P.S.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一部电影的深层寓意的,对于本片,我能想到的是: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滞的,也许对原住民的这次屠杀能被及时阻止,可是谁又能保证下一次呢?
原始积累对于亚非拉以及印第安人的确是巨大的灾难,可对于整个世界而言,谁又敢否认其里程碑式的意义呢?
所以马克思才告诉我们,必须以辨证的眼光看问题。
听到背景音乐就感觉无比熟悉,这不是小时候看的那个动画片么——一个戴着面具、骑着白马的白人警长和他的印第安朋友,不过想了半天没想起片名。
回来查了一下,才知道是《孤胆奇侠》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5057820/ ,不过动画片里的印第安人一直很低调,却被德普演这SO夸张。
很明显《孤胆奇侠》没如《变形金刚》般给小伙伴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导致看了N多影评都没见有人提到,也怪这翻译前后不一致,残!
做为德叔的脑残粉,去看之前先看了一些个评论,都说德普没突破,剧情扯啊之类的。
其实都没太在意,去的时候就是为了看德普,而德普本来就是个怪咖,有人愿意这么演有人愿意这么看,老因为人家没突破就批评算个什么逻辑?
能不断出现突破的那不是人,那是几何速度分裂的细菌吧。。。
再说了这种制作就算再差也总能给人看乐了吧。
结果可能因为期望值放的比较低,反而觉得赚了= = 确实不能说这片子有高水平,有些个特效做的还挺生硬的,但至少他算得上是个合格的娱乐片,你要非说剧情扯,他也确是扯了点。
各种大难不死,各种一石二鸟百发百中,各种有结果没过程的逆转,还有些明显违背自然规律的东西。
但是真的就没人看得出他其实是个换汤不换药的无野心娱乐版少年派么?
整个片子本来就是在还原老印第安人讲述的故事。
作为一个没有第三人见证的故事,他讲得再离奇也不为过吧,而且这点片子已经交代的很清楚了啊,不时穿插进去老印第安人的讲述以及听故事的孩子的疑问,都时刻在提醒着剧情的不合理是因为这本身就是个故事。
就这导演还怕观众看不懂,又在最后让孩子确认了一遍,“你讲的这些这些,也都是假的咯?
”,老头子回答,“那就看你怎么想了” 这就是个少年派嘛!
好吧,你要合理,合理的解释就是,没有大难不死,没有炸铁路和复仇,也没有白马和蒙面侠客。
就只有一个孩子救了两个白人,然后为了一块表带着白人去发现了银矿,然后被白人恩将仇报挖了银矿屠了原住民,剩一个变成了老头的孩子没吃没喝没土地,只能跟着一个嘉年华的廉价西部展览混口饭吃。
但是这个有意思么?
谁愿意看这个苦大仇深的白人屠杀印第安的故事,扯淡了才有意思吧?
人家没怎么宣传,也没标榜自己有什么探讨人性的野心,用了同一个框架来讲故事,却得到了和少年派大相径庭的评价,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呢。
拿教授评论文的标准来给厨子做的菜打分,这不是教授和厨子的问题,反而应该是看客的问题吧?
总之我觉得这片子看得蛮爽的,爽就够了,想探讨人性和逻辑的,这片子太小容不下这么重的探讨。
这么多年过去了,好莱坞终于找到了一个带上眼罩就真的认不出来了的路人甲英雄。
民间英雄不一定要有超能力但是一定要有一张面具(条件艰苦点眼罩也凑合),来营造“第二身份”的神秘氛围,而这份伪装必然会导致英雄与公权力机构的对立,甚至是与普通群众的对立。
贯穿其中的逻辑其实并不指向英雄本身,而是他那份伪装所象征的“未知”和“不可控”。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大,那种近乎无所不能的控制力一次又一次骚动着人类扮演上帝的野心,所以人类最恐惧的不过是发现自己做不成全知全能的神。
而戴着面具的英雄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来说就是一个不知道定时还是不定时的炸弹,充满着威胁,片中英雄的设定本身就是秩序维护者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前半段的主题是他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和挣扎,甚至做出“文明社会容不下戴面具的人”这样的判定。
文明,在很多表现人与自然之间不可调和之矛盾的片子当中一直充当着反派,文明对自然的掠夺招致野蛮对社会的报复,虽然为自然代言的势力也不一定就是十全十美的伟光正,毕竟这是个流行把英雄拉下神坛的年代,但是象征文明社会进程的势力一定是利欲熏心惨无人道无德无信的妖魔,很多人在这里看到了对社会发展的反思,我却只看到打着反思名义不负责任的情感消费。
在以悲壮为终点的嘉年华当中他们玩命地无厘头,这种试图“摆正”历史的精神胜利,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跟国内没完没了的抗日神剧是一样一样的。
总的来说,这仍然是一部奔马枪战烈酒牛仔基情萌宠应有尽有且高潮迭起的四星商业片。
虽然美国人卖起腐来永远差点味道,但在这个西部片没落的年代里,这次真的就差一包万宝路了。
上周末去看了这部电影,全片浓郁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让我深深着迷:荒凉的大漠、铁路、冒着浓烟的蒸汽机车、牛仔、插着羽毛印第安人、梳着辫子的华工……共同构成了一个光怪陆离又无比真实的世界(虽然这个世界是那么脆弱,很快就会被势不可当的工业文明彻底吞噬)。
此外,恢宏的配乐,壮美的场景(骑士们纵马驰骋在西部的原野上真的帅爆了),演员们,充满让人忍俊不禁的笑料(电影院此起彼伏的欢笑声可以证明),也有很多让人感动之处(比如印第安人慨然赴死那一幕)。
是作为一部商业片,绝对是上乘之作,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黑。
也许很多东西真的是各花入各眼,但怀疑那些对商业片口味过于刁钻古怪的人,平时是不是过得太舒服了——毕竟我辈俗人平日里为五斗米已经足够辛苦了,看大片就是想轻松一下再找点感动,窃以为这部片子都很好的做到了。
我在某知名高清网站看到有人推荐说,这是一部史诗级西部片巨作,我差点没笑出来。
“西部片史诗巨作”,这些字眼除了在评价大师级导演赛尔乔·莱翁内时会被提及,我至今尚未见过哪一个导演敢恬不知耻地把这个头衔加到自己脑袋上。
有美国媒体评论说,本片“想法太多,以至于连自身的风格都无法确定。
本片充其量是一部更好的影片的粗剪版。
这部貌似聪明实则空洞的冒险片,有着一个看起来更像是汤姆·福特而不是约翰·福特的主角,问题多多:拖沓的剧本、不断转变的风格和多余的反派。
即使是约翰尼·德普的明星效应也于事无补。
” 在具体评价之前,我有必要澄清,电影的组成部分,比如演技、配乐,并不真正决定一部电影的好坏,单独分开来看这些组成,我们甚至会觉得它们足够优秀,当我们把它们拼凑到一起,才会发现它没有我们期望的那么好看。
所以,细节的经典并不能保证整体的优秀。
回想五十年前的《荒野大镖客》,它让全世界认识了三个人,一个是影片的导演赛尔乔·莱翁内——他后来成为了意大利西部片的大师;一个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他后来成为了最著名的牛仔、好莱坞最有资历的老导演;还有一个是影片的配乐埃尼奥·莫里康内,他后来成为了作品最多、名声最大的电影配乐大师。
他开创了西部片独具一格的音乐形式,以口哨、甩鞭声、短暂急促的马蹄声为主旋律,这三种怪诞的声响交杂在一起完完全全地体现出了西部的狂放、没有法律约束的特性。
这部电影无非是三个大神的一次扯淡,他们来自《加勒比海盗》:导演歌尔·维宾斯基,主演约翰·尼德普,配乐汉斯·季末。
有人评价说约翰·尼德普在加勒比海盗之后就变得不正常了,我觉得这句话他其实说错了,他可以把这个时间点再提前一些。
约翰·尼德普的另类造型是如此地经典,以至于我甚至怀疑如果采取正常演技,德普还是德普吗?
仔细想一下,你就会发现约翰·尼德普的演员生涯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成也蒂姆·伯顿,败也蒂姆·伯顿。
蒂姆·伯顿是目前少数的还保留着自己鲜明特征的另类导演,因为这个原因,他的御用演员约翰·尼德普也变得比较另类,从剪刀手爱德华开始,德普就成妖怪了。
约翰·尼德普在本片的演技却让我匪夷所思,以致抓狂差点致死。
他的行为举止依旧保留着海盗船长的影子,我有一阵曾怀疑,德普是否是在拍摄完《加勒比海盗》之后立马投身《独行侠》,甚至我觉得,尼玛,这加勒比海盗原来是印第安人(《独行侠》中约翰·尼德普饰演的角色便是印第安人)。
再或者,他从加勒比海上岸之后,换掉裹在脑袋上的头巾,然后绑上一只死去的乌鸦(目测是模型,如果是死尸我就纳闷为什么不发臭),再给自己编造一个凄惨的关于淘金者的悲惨故事,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生活在美国西部的印第安原始土著。
我承认本片配乐汉斯·季末是现存的配乐大师之一,是顶峰级的大师,他为包括《加勒比海盗》《珍珠港》在内的影片的配乐令我终生难忘,但他激昂大气的配乐在本片中,因为德普的缘故,我更多的想到的是喜感,那种西部特有的苍凉已也不在。
面对这么粗糙的西北片,我迫不得已承认如今的影迷已经抵挡不住好莱坞产业链了。
几个一线演员,外加几个勉强及格的特效,就是一部热卖的电影商品。
“这部两个半小时的影片非常无聊和单调。
还有很多没有代入感的动作戏镜头。
在狂热和乏味之间,影片走完了时长。
”(《今日美国》评论)西部片中穿插的喜剧元素让观众莫名其妙,无怪乎《纽约时报》评论说,这是“一部非常长、非常忙碌的电影,让几代观众空前一致地感受到困惑、昏昏欲睡和偶尔的兴奋。
” 按理来说,这不应该。
通观西部片历史,我很难找到一部电影中,那些奔波西部的美国淘金者面色如此白嫩。
我也没见过哪一部西部片采用了深色调,而不是常见的那种滚滚黄沙,一片荒芜。
我甚至听不到那些熟悉的曲调作为转场音效,切换到一个杀手肆虐的小酒馆。
前不久豆瓣某君做了一个截图比对,主要是解释本片在那些画面中对以前的老片做以致敬。
我记得其中有《上海正午》以及镖客三部曲。
那张截图明显地带有主观情绪,导演也并非是为了致敬经典才设计那些画面,西部片有自己的特征,有雷同在所难免,但上升到“致敬”这个层次,不得不说还是有些夸大。
特别是,截图制作者说约翰·尼德普踩着梯子登上一辆货车的步伐是在向《加勒比海盗》船长的出场致敬。
我觉得这一点就相当扯淡,加勒比海盗的扮演者就是约翰·尼德普,我还没见过哪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作品致敬,而且《加勒比海盗》上映才过去区区十年。
你可能不会相信,一年前我独自看完《西部往事》后,在楼道里大喊着“碉堡了!
碉堡了!
”那股激动之情,我兴奋地告诉我的小伙伴们,这片屌炸天了,配乐屌炸了。
而这部电影改变了我对西部片的期望,我不得不再一次肯定,赛尔乔·莱翁内之后,世上再无西部片巨制。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很拖沓,其实导演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包括他要把整个故事以印第安人Tonto的回忆表达出来。
独行侠其实就是印第安人Tonto内心的一个影子,他在做了错误的交易之后离开了印第安部落,融入到白人的城市里面去。
在白人的城市里,他接受了法制的观念,在他的潜意识形成了两种思想:一种是印第安人的神明(就如Tonto说的食人魔猎手,白马);第二是现代的法制观念。
这两种观念体现在银幕上就是John和Tonto。
为什么这么说,从导演留下的一些蛛丝马迹:1、为什么John和他喜欢的人、以及他哥哥一直说出生在这里,这里是印第安人的老家,他们就是印第安人,只不过原来的部落没了又没有加入别的部落。
John去了旧金山、他哥哥及爱人留在那里。
2、Tonto小时候带了2个白人到矿区,如果只有他一个人知道,酋长怎么会知道。
是因为他哥哥告诉了酋长,并给了酋长承诺,知道他们实现承诺才能回到部落。
John想法制及白人与印第安人共处都是为了实现承诺。
3、电影的最后Tonto穿上了西部牛仔的衣服,而John一直都只是在Tonto的回忆里出现,说明John根本就是Tonto,所有的两人的分歧都是Tonto自己思想的斗争。
4、John的哥哥为什么戴着印第安人的标记,如果他是白人。
4、导演要以给牛仔小孩讲故事的形式就是为了说明他拍的是独行侠,一个有着双重思想的印第安人!
神片还是烂片,看怎么理解这部电影。
导演想拍的就是这个味。
文/梦里诗书如果说到约翰尼·德普大家可能还有点陌生的话,那么说起《加勒比海盗》中那位大名鼎鼎的杰克船长,一定会让大家映像深刻,其实《独行侠》中德州骑警约翰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但显然这部电影大家的看点都在这位大名顶顶的杰克船长上。
《独行侠》改编自美国上个世纪30年代的《游侠传奇》,很多后来的经典美国西部电影都多多少少的带着这个几乎在美国家喻户晓系列的影子,而多年之后的今天《独行侠》在延续经典的同时,这部电影的看点也已然不在仅仅是游骑兵约翰,德普饰演的,在《游侠传奇》中这个仅仅只是一个男二号的角色,不得不说在《独行侠》里俨然成为了电影的主角,这位在《剪刀手爱德华》中以过人演技被大众所熟识的演技派鬼才,在《加勒比海盗》中德普对自已又进行了一次自我的超越,但也几乎被定了形,那机警不失幽默,所以在这部《独行侠》中德普饰演的印第安人Tonto中总感觉能找到那个杰克船长的身影,那一抹油彩的花脸,那搞怪中透着高雅的表情,杰克船长在西部,这部电影的主角真心不是游骑兵约翰。
从另一方面来说为什么给我的感觉德普能完美抢镜呢?
那就是这部电影本身过于的庸长和乏味,迪士尼的故事情节注定了结局一定是好人必胜,当一部149分钟的电影在剧情上至少120分钟的时间里都处于一种相对乏味的过程当中,而主角在开始是一位遵纪守法的好好检察官的时候,电影对这位检察官心灵上的改变也并没有做很好的探索,整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只是浮在了表面,没有一种很强的代入感,让观众会随着剧情的推进感到悬疑或者思考,给人映像深刻的也仅仅是最后30分钟的坏人浮出水面,和最后惊心动魄的铁道大战上,这是一部本来应该最多不超过2小时电影,所以也唯有德普那时不时的搞怪和恰到好处的幽默感才能填补这部电影的乏味,当然男主艾米·汉莫也还是蛮帅的……稍带乏味的电影,还好有船长的抢镜,不过看结尾这部电影显然是打算拍第二部的,而且结尾那老迈的印第安人Tonto显然不会在出演第二部,显然是个全新的开始,只能说希望2多少带点看点。
(转载须注明:原作者梦里诗书)
本来想去看看这片有多烂结果差点笑死在电影院里
看不下去
看的时候总是想起加勒比
五星少儿片。一个文也不行武也不行的检察官,被欺压后世界观颠覆,明白好人没好报,决心做坏人,瞬间变得文武双全,枪法比张麻子还准,然后就这么平平淡淡的惩恶扬善抱得基友归。
挺搞笑的
德普太适合演这种小邪恶但又拎得清大是非的人物
女的丑 男的菜 唯一就是白马帅 印第安人是怪胎
打五颗星的你们都是脑残?个人崇拜也不用上升到出卖底限的程度吧。
太惊艳了!!!
好吧,我承认看电影的时候睡着了。了无新意的西部电影,实在与现在有些脱节。德普从头到尾都没把那脸油彩洗干净过……对于德普的脑残粉来说是不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卖萌效果都打折扣有木有?如果电影没那么长的话,还是可以看的……
迪士尼的开头,还让我以为下错电影了。德普总是演些奇奇怪怪的形象,让人认不出来……
节奏出人意料的好。配乐赞。。
给赞!
用现代娱乐片模式去套经典西部片模式从来就没成功过,布鲁克海默这个BlockBuster炮制者因为这片输了个底儿掉也是不冤;即便我是在电视上看每个十几分钟换个台调剂一下都觉得冗长,而且德普这种角色塑造已经让人完全审美疲劳;有几个画面会让人想起约翰·福特,不过也就这样了。
齁长 提前闪了 这个嫂嫂能不能找个英气点的美女啊
我叔好适合演这种深井冰角色,完全本色演出啊哈哈哈哈全程卖萌。
好莱坞流水线作业的产品,除了精心设计的几场动作戏还值得一乐,其他时候刻意设计的剧情、对白和人物都让人觉得无聊和尴尬。即使是德普和基友也拯救不了这个迪士尼商品,毫无基情反应的他俩沦为成了追逐的机器和导演个人特色世界里的活道具。相信就这种迪士尼商品,他们可以量产了。★★☆
拍的什么玩意。
德普好帅,火车戏好棒,风景好美音乐好振奋,其他神马也不记得啦,要再看再看
比想象中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