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乐高dc宇宙和乐高大电影是两个宇宙乐高蝙蝠侠动画是cg制作,只不过是看上去像定格动画(要是定格不得累死了)可以说是最ooc的乐高蝙蝠侠才是真的是最蝙蝠侠的蝙蝠侠。
不得不说这里真的把老爷的孤独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个有点傲娇,有点好面子,喜欢听别人夸奖的老爷的好可爱啊。
plus:开头和结尾真的是太搞笑了哈哈哈哈哈
一开始就有所以哥谭反派合集和TDK两条船梗,一秒入戏。
这是小丑和老爷的爱情故事吗! 老爷自恋、孤独、内心向往争斗,还有个音乐梦,小丑死缠烂打看得太快乐了!小丑blink,blink,blink,可爱晕我。
双双话痨,异口同声。
反派集合,最终一役,说几个认识的,神秘博士Dalek,指环王Sauron,哈利波特老伏,黑客帝国Smith,金刚。
还有Robin眼睛大到犯规,和囧瑟夫一样可爱,亲情线可能是因为可爱显得一点也不泛滥过头。
还有拉叔声音太好看了。
还有结尾老爷倾情告白小丑omg总而言之,dc对小蝙蝠这次温馨又恶搞的彩蛋太让人喜欢了!
小丑blink
反派集合
小丑独白
i hate you
影片5分满分+附加奇葩分500分。
这500分,是给那些硬生生拖着孩子去影院的部分家长。
100多分钟的戴3D眼镜的这么个片,小宝宝们从一开始就看不懂,电影三分之一处会听到宝宝们纷纷在影院抱怨,三分之二处会有宝宝耷拉着脸拖着家长走,结尾处会有宝宝睡在影院并感冒。
这些个脑残的、应付事儿的、不知这部电影是何、也不知看电影是为何的家长,他们就坐你身边,给你表演糟蹋自己宝宝。
“观赏奇葩爹妈”成就达成,额外给这个电影500分。
果然乐高老爷是世界瑰宝!
疯狂玩梗但又欢乐治愈的优秀DC之作。
孤独是刻画Batman必不可少的词汇,而这部电影将这种孤独感与喜剧元素融合得极为巧妙。
乐高丑真的太太太可爱了…当老爷说他不是他头号强敌时都快碎掉了2333。
中间阿福默默管教孩子真的让人忍俊不禁555,以及迪克真的特别特别特别可爱,Batfamily唯一的犬系呜哇!
和老爷相处也超——可爱,最后两个人终于拥抱在了一起我哭死TTT哦哦对!
中间华纳版权全明星阵容要乐死我了hhh就连老伏也来了(乐)不愧是乐高从不死人难怪老伏没用啃大瓜2333以及最后果然只有钢铁侠受伤害的世界诞生了(笑)最高兴的是双厨狂喜了MJ!
当镜中人响起时眼泪哗哗流呜呜…以及片尾曲《Friends Are Family》特别好听♪大少就是power source!
不愧是蝙蝠家唯一没有情感表达障碍的孩子,鼓掌!
You're my best friend my best friend and friends are family!我永远爱乐高DC!
《乐高蝙蝠侠大电影》确实是一部老少皆宜的片子,孩子可以看到满屏幕都是他们喜欢的玩具,大人们可以看到蝙蝠侠这个孤胆英雄怎么样正视自己、正视同伴、正视感情的过程,还有那些几乎贯彻全片的冷笑话!
好片推荐!
ps:被“LEGO ”这个品牌震撼到,80年的历史,它把简单的积木玩具做成了一种独有的文化!
很意外的包了场,爽爆了!
LEGO Batman这部给5星片头片尾超越所有循规蹈矩 片尾惊艳蝙蝠洞真是满足我所有对积木齿轮零件传送带的期待穿越大桥的镜头感媲美疯狂动物城 因为是积木显得更胜一筹带着各种bbox和重金属的batman猥琐可爱除了小丑 伏地魔索伦金刚坏女巫美杜莎漫威所有人的加入也是超大规模的 一直在被噗的超人和蝙蝠洞的密码“iron man sucks” 索伦之眼不像看魔戒时那么讨厌 变得蠢萌秒被大恐龙轰塌 大恐龙悻悻而逃 笑点不少乐高电影其实很复杂 但“给我递积木 6x4”武器发射配音就是biubiubiu之类的就很简单过瘾 主题并非好人救好人 而是坏人救坏人记住一点“life doesn't give you seatbelt”
三年前,乐高大电影(The Lego Movie)上映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国内的观众并没有机会能够在影院大银幕上观看到这部极具创意的颠覆性动画作品。
飞车,爆炸,拯救世界,这部动画片的场面其实不输任何好莱坞超级英雄大片。
只能在电脑上看资源,太可惜了。
不过好消息是,《乐高蝙蝠侠大电影》(The Lego Batman Movie)上映了,而且一刀未剪。
上映不到四周,这部电影已经在全球狂揽2.2亿美元的票房,而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仅仅8千万美元。
烂番茄新鲜度91%,IMDB7.7分,豆瓣8.2分。
可以说,《乐高蝙蝠侠大电影》是既诺兰的《黑暗骑士》三部曲之后,DC漫改电影最成功的一部了。
除了赞扬电影精彩之外,美国影评人更有神吐槽:
“也许华纳兄弟应该把所有的DC电影都改成乐高版?
”我必须要举双手双脚赞同这个观点。
毕竟,颠覆人设,不按套路出牌,乐高电影系列最大的特色在这部电影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 * *电影一开场,影院灯光刚刚黑下来,华纳的厂标都还没出来,蝙蝠侠浑厚低沉的男声就已经开始吐槽:“所有重要的电影都从黑屏开始...然后就是超长,超长,超夸张的各种厂标...哦还有DC,这玩意儿就是靠老子撑起来的...”嗯,我有理由推断这个蝙蝠侠老爷可能被死侍“小贱贱”下了降头。
虽然这部片子在北美的分级只有PG,但吐槽之猛烈好笑,比《死侍》差不到哪儿去。
随手翻译开场那首Who’s the (Bat) Man(谁是蝙蝠侠)的几句歌词:有成千上万个超级英雄但我是最棒的那个,耶...谁的装备最酷炫?
蝙蝠侠!
谁的坐骑最牛逼?
蝙蝠侠!
谁的空翻最炫目?
蝙蝠侠!
谁的男人味最劲?
蝙蝠侠!
...真是够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臭屁的蝙蝠侠。
但不得不说,在一系列以黑暗阴沉为基调的DC漫改电影里,这个嘴炮又贱萌的蝙蝠侠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至于用高萌CP调戏粉丝什么的,导演玩起来完全不在话下。
蝙蝠侠与小丑之间满满的基情简直溢出了屏幕。
我就不剧透了,反正看到这里已经被小丑萌化。
而且,导演不仅溜到可以黑起隔壁漫威毫无压力,连DC自家的《蝙蝠侠大战超人》都没放过。
当然,作为一部漫改大电影,更少不了有无数致敬和粉丝梗。
据美帝的粉丝网站(Filmobession)的不完全统计,乐高大电影里至少出现了36处以上的漫画或前作电影梗,出现了29种不同的蝙蝠车,36个不同时期蝙蝠侠的“死敌”。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分别是:猫女,毒藤女,谜语人,贝恩,小丑女,双面人,企鹅人,稻草人,急冻人同时,电影里还出现了超人中的专门封印“超级坏蛋”的幻影区(Phantom Zone)。
至于幻影区里有谁嘛,我只能说,基本都是华纳兄弟的知名大IP,包括《黑客帝国》《哈利波特》等等等等。
哦对,拉尔夫·费因斯也在电影里献声了,但不是伏地魔。
而在DC真人电影宇宙还未正式出现的正义联盟,倒是先在这部电影里提前跟观众见了个面。
反正,就算不是漫画粉丝,但凡对这几年的超级英雄电影稍有了解,就一定能在这部电影里找到无限的乐趣。
* * *其实,这部电影的导演克里斯·麦凯(Chris Mckay)自己就是一个超级英雄迷。
右臂猫女左臂美队就不用解释了吧。
但要赋予电影如此令人耳目一新的颠覆属性,单纯的拥有热爱和情怀,不够。
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是蝙蝠侠的超级迷弟...但当你退一步看时就会发现,整个为了摆脱父母被杀的阴影而去学习空手道,乔装成自以为犯罪分子最害怕的形象的设定其实是挺滑稽的...所以我们从中提取了一些元素,让蝙蝠侠变成了一个自负但依然极富魅力的角色。
”不仅如此,在剧本写作写作期间,创作团队还发现,在哥谭市78年的“历史”里,尽管有蝙蝠侠的存在,但这座城市依然是全世界最糟糕的城市之一,犯罪分子有增无减。
于是,这一点就成为了创作故事的切入口,于是一个全新的蝙蝠侠故事就这样诞生在大银幕上。
打破漫画电影固有的格局,重新塑造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这一点看起来容易,但事实上并非易事。
漫威宇宙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精密的商业布局之外,更因为转换了视角,将一个个超级英雄塑造成了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从而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而DC漫改电影的一次又一次扑街,也恰恰是因为忽视了这么多年来人们已经开始厌倦超级英雄毫无来由的逆天的能力,而故事本身又缺乏逻辑合理性的结果。
在乐高电影里,主创团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并利用乐高玩偶与真人电影的之间的反差,让角色焕发出了完全不同的生命力。
除了人物和故事的颠覆,电影中近乎无厘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样拥有巨大的魅力。
比如说,由于乐高世界里没有现实世界中的热兵器,因此在战斗时,所有的小人举着看似武器的玩具模块,全部用人声模拟出biu-biu-biu的声音(脑补一下都很萌)。
再比如说,在战斗期间,主角可以用建筑物倒塌时掉落的乐高积木直接拼出一辆蝙蝠车来。
就连最后结束大决战的方式,都无比无厘头无比乐高。
毕竟,这是一部乐高的电影,如果不利用和突出乐高玩具本身的特性,那电影会变得多么无趣啊。
更重要的是,虽然这是一部纯CGI电影,但电影里的每一个场景,只要你有足够多的乐高积木块,都能够完全还原出来。
说到这里,其实就不得不提,乐高电影系列之所以成功,创作层面的创新只是其中因素之一。
更重要的是,它背后从电影到玩具,再到主题公园的一系列产业链。
这一套,其实好莱坞已经玩的非常熟练了。
其中最为成功的案例,莫过于而《星球大战》。
成功到什么程度呢?
很简单,你不一定看过星战的电影,但是你一定见过星战的玩具。
仅仅截止到2012年,星球大战系列就获得了59亿美元的电影票房,但玩具收入却已经超过了120亿美元。
因此我们也就看到了,作为好莱坞六大制片厂的最大巨头,迪士尼很早就邀请产品开发部门在电影的初创阶段就参与团队工作,特别是电影人物的形象的设计(漫威系列为代表),以便更好的配合电影宣发,在第一时间推出相应人物手办和玩具。
好莱坞电影周边衍生品在一部电影的总收入中,已经占据到了70%以上的比例。
身为玩具厂商的乐高在选择与华纳合作的时候,不可能不深谙此道。
之前提到过,幻影区里出现人物和角色,基本都是华纳的IP,但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物无一例外都是乐高已经推出过过人偶形象。
因此,在美国,如果小朋友在看完电影之后想要乐高玩具,只要父母同意,走出电影院,随便进入任何一家大卖场,都能买到至少包含一个电影人物的整套乐高玩具。
纽约的乐高旗舰店,是这样的。
跟迪士尼一样,乐高公司也在世界各地建造了属于自己的主题公园——乐高乐园(Legoland)。
目前全世界已经有了8个这样的主题公园,未来至少还要再建造5个,其中上海的乐高乐园正在建设当中。
而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乐高玩具展销柜台,而观众还心甘情愿地为了乐高的高超玩具推销技巧而掏出至少73刀(美国乐高乐园的平日门票官网最低价),这还不算玩完游乐园之后到纪念品商店的消费。
圣地亚哥乐高乐园的迷你旧金山在这一点上,我敢说,国产动画十年之内做不到。
动画电影都还没做好,就别提打造产业链了。
号称“十二年磨一剑”的《大鱼海棠》,美是美,但无处不在地充斥着对宫崎骏美学的模仿,毫无创新之处。
更致命的是,为了所谓的情怀,丧失了电影最核心的故事构建。
而近年来成为国产动画“希望之光”的《大圣归来》,制作了八年的时间,电影倒是还过得去,但是营销环节堪称灾难。
电影里出现的大圣布偶,本是一个绝佳的开发衍生品的机会,但却在电影上映后才开始“众筹”制作玩偶。
我有个朋友众筹初期就下了单的,四个月都还没收到产品。
时至今日,单纯看重票房数字根本不足以支撑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
而在国内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乏力,对于整个电影行业认知不足的大环境下,开发周边产品更是举步维艰。
在这一点上,不论是从业者还是观众,都还远远没有修炼到能与好莱坞比肩的境界。
所以,在国产电影商业运作刚刚开始起步的阶段,请千万不要随便立下“年度票房突破600亿”这样的Flag。
因为一味冒进,只会给国产电影行业带来“大yue进”式的灾难。
我们有那么多优秀的古典文学IP,那么多美好而深入人心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如果所有人能静下心来细细打磨每一道工序,这些文化宝藏能够带来的巨大能量将不可估量。
说了这么多,没有别的,只是恨铁不成钢。
所以,只希望各位能在被《乐高蝙蝠侠大电影》逗乐之外,能有更多的思考和收获。
(本文首发与“毒舌电影”手机App和微信公共号,发布文章较本文略有改动)* * *最后还是打个小广告,朋友们一块儿攒了个电台,这期除了主播孔老师是巨无霸DC粉,嘉宾西多老师还是超级乐高迷,至于王老师,那就是捧哏界的吴彦祖。
这仨人凑一块儿,聊了一期播客节目,欢迎大家点击→「这个老爷不太冷」收听呀之前我们还聊过奥斯卡,《星战》,《神奇动物在哪里》,《奇异博士》等等等等,反正,没事儿就来听着玩呗!
乐高作为全球最知名的玩具公司,为了持续扩张其商业版图,最早从1999年开始就进行了影视IP授权,目前已有诸如星球大战、漫威宇宙、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盗、星际迷航、迪士尼系列、指环王、侏罗纪公园等等家喻户晓的影视标志性角色,并且上映了至少4部乐高大电影,未来还会持续开发新的影视IP和大电影登上大银幕。
其中2017年的《乐高蝙蝠侠大电影》,主角蝙蝠侠脱胎于2014年的《乐高大电影》,由于不俗的票房和反响,因此便打造了这一部独属蝙蝠侠的乐高大电影,在如此之多的蝙蝠侠改编电影的珠玉在前,乐高版的蝙蝠侠另辟蹊径打造了更有立体感和亲和力的角色。
以下为750字电影评价,对剧情更感兴趣的可跳过。
异常话痨和自恋,生人勿近又好大喜功,他不是以往那种苦大仇深的性格,总是为哥谭的安宁耗尽精力和岁月,而是每每哥谭需要蝙蝠侠时,他总能及时赶到并不费吹灰之力扶大厦之将倾,又在一众哥谭市民的感谢与欢呼中高调的接受着膜拜和簇拥。
然而当人们以为蝙蝠侠必将夜夜笙歌美女作伴,而现实是穿越整个哥谭市,建于孤岛上的巨大蝙蝠洞内,只有数不尽的高科技装备,五花八门的蝙蝠车,各式各样的蝙蝠衣,以及唯二能说上话的智能电脑和阿弗莱德管家。
回到蝙蝠洞的蝙蝠侠日常一个人吃喝娱乐,惧怕各类的社交,看着与生前父母唯一的合影默默发呆。
终于一场小丑引发的哥谭危机让蝙蝠侠意识到,是时候要打破自己的伪装,重新建立与人的联系,克服失去至亲的恐惧,卸下内心的防备,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寻找人生的快乐和真谛,学会分担和释怀。
这样的蝙蝠侠,即充满人物弧光,立体而饱满,惹人怜悯又心生可爱,不再是居高临下的义警,也不是躲在黑暗中的哥谭守护者,而是管家的家人,罗宾的父辈,女戈登警长的搭档,小丑相爱相杀的对头。
以下为剧情解析,更推荐大家亲身观看,体验感更佳。
蝙蝠侠一开始就打破了第四堵墙,从黑幕到各大发行方制片方logo登场,轮番吐槽了一遍,起始便削弱了观众对蝙蝠侠以往的角色认知,甚至对如此话唠的蝙蝠侠提起兴趣。
接下来是一段高节奏的剧情讲述小丑一行劫持载满武器弹药的飞机,意图炸裂哥谭地板,让整个城市陷入无尽的黑洞,然而整个劫机过程都充满搞怪和笑点,并且个别台词还引用或来自其他蝙蝠侠电影,这种引用梗达到非常不错的喜剧效果,这种引用梗像彩蛋一样穿插于全片,也奠定了电影的喜剧风格。
随后,小丑像报菜名一样让所有经典反派悉数登场,如我们熟知的谜语人、稻草人、贝恩、双面人、猫女、急冻人,企鹅人,等等,小丑你自己是不是还胡编乱造了一些?
不幸的是蝙蝠侠召唤大灯被鸡蛋糊住了,小丑果真脚猾啊,没办法,为了不让哥谭万劫不复,女市长被挂在直升机下面来到爆炸中心。
没想到吧,还是我蝙蝠侠本侠!
想一起疯吗?
来吧!
(又是引用梗)
配合专属牛逼的BGM,反派一个个被打趴,哼着小曲顺便还要耍帅,最后剩下死对头小丑的双人对决。
此时陷入两难的境地,抓住小丑还是拆除炸弹?
小丑一直以为自己是始终让蝙蝠侠魂牵梦萦的反派,谁知蝙蝠侠竟然不承认,基友的小船说翻就翻。
炸弹不倒数到0都不剪红线,蝙蝠侠最次拯救哥谭市!
哥谭人民站满街边作答谢,你是人民的大救星!
蝙蝠侠不忘附近的孤儿院,一通蝙蝠侠周边放肆送后潇洒回家,其中一个孤儿眼里充满期待与感动,他就是未来的罗宾。
鸟无人烟的蝙蝠洞,摆满战利品的陈列室,一层层蝙蝠车,满仓库的各类武器装备,萦绕耳边的智能电脑人。
独自一人吃着焗龙虾,自娱自乐,帅出汁的阿汤哥迷倒众人,傻笑的蝙蝠侠左右无人。
看着照片中离世的父母,多想让他们知道自己又拯救了哥谭市。
管家虽然早已看透老爷的内心,还是拗不过嘴硬的老爷,社恐的都被逼出B-box。
在戈登警长的退休派对上,宣布了新警长,同时是戈登的女儿,女戈登警长登场,女戈登警长提出了新的城市计划,与蝙蝠侠携手一起守护哥谭,老爷大喊WTF?
此时小丑再次携众反派出现给所有人带来混乱,一番打斗后,小丑说:我投降。
虽然不知道小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女戈登警长和蝙蝠侠都觉得小丑一定有什么企图,于是蝙蝠侠不顾警长阻拦决定把反派们送进幻影地带。
幻影地带的传送器藏在超人家里,于是带着阴差阳错成了自己干儿子的罗宾出发,作为干爹,蝙蝠侠必须展现自己的权威和独当一面,让罗宾做个听话的好孩子。
这下好了,为罗宾吸引注意力的蝙蝠侠发现超人竟然在举办正义联盟派对,但没邀请自己!
本就不合群的蝙蝠侠真的不合群了。
罗宾的超级英雄初体验以近乎满分的成绩完成任务,顺利拿到传送器。
大喜过望的蝙蝠侠也初体验了团队的自豪感。
正中小丑下怀,被传送到幻影地带的小丑,说服了真正的反派大佬们一起掀翻哥谭地板(物理上的),顺便看看乐高IP的强大:金刚、哥斯拉、伏地魔、指环王的索伦、黑客帝国的特工史密斯。
面对前所未有的大反派,蝙蝠侠被迫接受团队合作。
因为是乐高大电影,飞机直接随手拼,展现了乐高积木的无限创造性,这广告无敌!
执意个人英雄主义的蝙蝠侠还是未能学会团队合作,好不容易躲过一波攻击后,孤身一人直捣龙穴。
面对小丑的抒情坦白,嘴硬的蝙蝠侠还是不承认跟小丑的基情,否认自己的自负和孤傲,于是一发光束把蝙蝠侠送去了幻影地带。
一段心灵剖析,让蝙蝠侠直面自己的内心,隐藏的渴望,和久违的温情。
看着依旧不认输的三人,他最终接受了真实的自己。
在一段罗宾自选的BGM,集结了被小丑抛弃的小卡拉米反派,真正的团队大战一触即发!
不幸的是炸弹被引爆了,地面裂出巨大的裂缝,蝙蝠侠再次利用乐高积木的特性,搭出了一个人桥试图拉回裂开的裂缝。
够不着啊,小丑你也来搭把手,此刻蝙蝠侠也说出了一直内心回避的事实:我们就是好基友!
感动得湿透全身的小丑与蝙蝠侠手牵手,一条条积木人桥,啪的一下很快啊,地面合拢了。
蝙蝠侠再次拯救了哥谭,但这次,他并不是孤身作战,他有一群英勇的队友,也是家人。
从此以后,蝙蝠侠再也不用一个人吃着焗龙虾,有人可以和蝙蝠侠一起嘲笑阿汤哥,而与父母合影的照片旁,也多了一个新家庭的合影。
#The Lego Batman Movie##乐高蝙蝠侠大电影#积木版的DC漫画英雄,抛开乐高玩具这种很像像素不够的人物轮廓。
整部电影立意非常有意思,就是自黑,把观众看英雄大电影时发出的疑问直接通过剧情给展示出来,并且黑的不得了,当然除了自黑外,整个萌贱的调调让人眼前一亮,整体上来说它是一部好玩的电影。
这部由玩具积木为主角的“超级英雄电影”成本仅8000万美元,上映两周(到2月22日)北美票房就达到1亿1200万,轻松完成了一个亿的小目标!
赢得了票房的同时,各大评分网站也给出了高分!!!!!!!!!!!!!!!!!!!!!!!!!!?????!!!!!!!!!!!!!!!!!!!!!
biu biu biu 个什么鬼呀😂乐高玩具宣传片。
70/100.金刚狼有了个女儿,蝙蝠侠有了个儿子。超多彩蛋与梗,每个配角我都想定睛看仔细点,可是都太能动了。蝙蝠侠在这里面只是个孤独又臭屁的儿童,音乐品味还不错,和小丑的相爱相杀简直没眼看。十分适合乐高兼蝙蝠侠兼正义联盟兼哈利波特兼指环王等系列粉丝观看。
这个蝙蝠侠有点可爱:爱看chick-flick,音乐发烧,痛恨钢铁侠,吃超人的醋…这版大电影依然恶搞《指环王》《哈利波特》《金刚》《变形金刚》的烂梗,却喜闻乐见,“索仑”、“非常非常…抱歉”彻底笑哭。最腻害的是电影主线终于主打小丑对蝙蝠侠的爱恨情仇,这正是我们最想看到的世纪虐恋。
老爷太傲娇了,最后终于和joker表白了啊
我明白这片子的搞笑之处,也欣赏那些恶搞,只是乐高积木的条块造型,就决定了大电影有限的表现力。不论男女老少都同样的身材,不论快艇飞机还是摩托都同样的棱角,同样的质感,其变化还不如粘土和剪纸动画。于是只能猛攻灯光、配乐和音响,结果就是震耳欲聋加看得人头晕眼花,实在不推荐看大银幕。
有这个资金、有这个创作能力,为什么不再做一部真人蝙蝠侠电影呢?
蝙蝠侠说哪来的我们时,小丑那难过小脸大特写好笑死了,所有的能想到的人物都露个脸,这热闹劲儿像贺岁片。
很好很好
刘青云先生笑死人嘅配音, 原版恐比不上!!! 9.4/10全爆推薦!!!
非DC迷非乐高迷表示不懂,作为超英电影过于低幼,作为恶搞电影又过于健康,蝙蝠侠系列唯一精彩的就是反派,让反派酱油就是毫无是处。
有创意,但感觉不足第一部有真感情,又比后面那部完成度更高。
乐高电影是目前我最期待的超级英雄作品,恶搞蝙蝠侠变声器的吐槽声音从LOGO就开始。这一部中可以见到最强大阵容的坏人和英雄,B-Box也随时出现凑热闹。主题好玩的地方是:虽然依旧是打合家欢牌,但从纯粹的原生家庭扩展到了“互相认同的朋友即是家人”这一更为全球化和后现代的观念,各方面都有小出彩
Computer: Password? Batman: Iron Man sucks.
中文配音没法忍
DC自黑起来真的是“Iron Man sucks”,动画来说,创意十足,虽然略有套路;漫改来说,完全反蝙蝠侠以往传统套路;粉丝来说,太满足了,各种梗(但是不远离非粉丝)。从头笑到尾!DC需要Lego!
伏地魔竟然不用阿瓦达索命,用Wingardium Leviosa。。。
难以形容,我觉得这个蝙蝠侠简直萌翻了!
真够腻的。
太busy,累
2017/02/26,直接把”I hate U"脑补成另一句话好么!78年了,你就不能恨我一次吗???(泪眼汪汪太可怜了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