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刚看完家族之苦3,电影一如既往细腻感人,把媳妇和婆婆的私房钱,前后出现做了呼应,大儿子的暴跳如雷和公公的无可奈何作了对比,媳妇藏的现金和婆婆用的电子货币也作了对比,最后大家享用的最高级的鳗鱼饭都是婆婆用指纹扫描电子货币埋的单。
笑点也是女婿负责担当,从计算人数,到高级鳗鱼饭还是普通鳗鱼饭,谁来埋单,一连串对话和动作,使人又好笑又好气,影片又埋下许多暗线可以留给45678集,比如大媳妇跳舞情结,小媳妇怀孕,小媳妇娘家家事,只是岁月不饶人,如树林奶奶,康家二少一般突然逝去,那又怎么再点十人份的高级鳗鱼饭了。
真希望这家人不要散。
太希望这部电影拍下去、不要停。
才看完第三部,胖哥就无比期待第四部,甚至是以后的哪怕上“百”部了。
能够把电影拍成“连戏剧”,而且每部都保持着不俗的电影视听水平,恐怕没有多少人能超越山田洋次了。
从《东京家族》集合这群演员开始,再到《家族之苦》悠悠然的拍到了如今的第三部,观众已经和这帮演员们建立起了“朋友”般的亲密感与熟悉度。
山田洋次出手,就没有低分的。
第一部和第二部《家族之苦》得分都保持在8分以上。
这次的《家族之苦3》评分略有降低,但依然维持了7.9的高分。
《家族之苦3》可谓《家族之苦1》的扩展,展现了家族女性问题的世代延续。
《家族之苦2》虽然已久表现了平田家族的“家长里短”,但后续关于人生、生死、友谊等主题的抬升让第二部从家的小个体走向了日本社会大群体中。
这也是《家族之苦2》在三部曲中得分最高的重要原因。
《家族之苦1》是老一辈的奶奶要和爷爷闹离婚,到了《家族之苦3》,是家里的中坚二代,大哥幸之助与妻子史枝产生了间隙。
《家族之苦》看似以男性父权视角呈现家中“难念的经”,但在很多关键节点处,故事的鸿沟开启,以及故事的结尾,主题闭合处都展现了母性的力量。
从《家族之苦3》的海报中可以看出,这部电影的更多的是以女性视角展开了叙事,这与世界电影因为各种原因,开始偏向女性化解读的趋势保持了共振。
《家族之苦3》说的是“全职家庭主妇”的困境。
由于日本婚姻文化的缘故,整个社会中有大量的日本家庭主妇,她们为了照顾家庭,维系婚姻,放弃了工作,甚至舍弃了自由。
做不完的家务活,照顾不过来的孩子,还有逐渐年迈的上一辈,让家庭主妇迅速衰老。
而长期与社会脱节,导致她们失去了职场技能,一旦婚姻遭遇变故几乎很难重回社会。
最令家庭主妇烦恼的是,“全职主妇”这一职业并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更多的遭受了轻视,甚至歧视,其社会和家庭价值长期被看低和忽视。
已经87岁的导演山田洋次,作为松竹新浪潮时代的旗手级人物,依然能摒除偏见,关照社会,凸显了其开放的姿态,不老的心灵。
这一部里,“老麻烦”、一家之主平田周造继续喝酒、打球、去居酒屋找老相好,生活如常,但一改事儿精本色,对家和家人多了些顾忌,少了些大男子主义的自以为是,变成了一个可爱小老头。
妻子富子继续自己的文艺小说梦,两人相安无事,相处和睦。
史枝,家里真正的顶梁柱却出现了问题,她和幸子助的婚姻突然亮起了红灯。
家中遭遇小偷,史枝私藏在冰箱的40万日元私房钱被偷走。
出差回家的幸子助不仅没有安慰史枝,反而将她藏私房钱的行为斥为对婚姻和丈夫的不信任。
听闻家中盗窃时,史枝因为疲惫打盹,更是火冒三丈,把一切过错都往对方身上揽,连自己平时工作的怨气也向史枝发泄。
史枝见到丈夫的反应,泪如雨下,第二天就离家出走,消失的无影无踪。
顶梁柱的离开,让整个家乱了套。
富子想重新当起“全职太太”,可身体不允许,第二天就腰椎旧疾复发,卧床不起。
小老头周造只好叫上老酒友前来助阵,操持家务,一天下来,几乎透支。
孩子没有饭吃,衣服没人清洗,不会做饭的周造差点把家“付之一炬”......这时,一家人才明白史枝为这个家的默默付出。
但幸之助作为丈夫,家里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一直没能拉下脸去主动求和。
史枝回到了自己早已没有亲人的娘家,打扫屋子,寻朋访友,准备新的开始......《家族之苦3》以“家庭主妇”这一社会角色为核心,建立了多组矛盾冲突。
青春之爱与岁月之痕。
史枝的朋友回忆起她当时这条街最靓的女子,而她默默感叹自己如凋谢的花朵,早已失去了往日生机。
青春时爱的热火,中年来为讨要生活费而自惭形秽。
曾经站台久重逢,他最关心她的身体状况;而如今听到她做家务打盹,想到的却是自己的工作辛劳。
以前都是不计较的付出,现在总要权衡下对方给予是否足够。
这就是岁月流逝,给爱情和婚姻留下的痕迹。
片中有场戏,令人记忆犹新。
弟弟庄太苦口婆心的到公司找哥哥幸之助谈话。
在交谈的一个公共咖啡厅里,一对新人正举行甜蜜轻松的婚礼,与之相对的是兄弟两人对婚姻和家庭的苦涩。
谈话结束,幸之助气急败坏的离开,新浪抛出了手花,台下一片沸腾,无论是新娘和拿到手花的年轻女子,都不会想过日后的生活谁来打理,谁来管账,谁负责拧干衣服,谁跟谁合葬。
影片中有两个贯穿全片的象征性隐喻,一个史枝常常在家中把玩,离家出走都要带走的“笼中鸟”;一个是她年轻时候的爱好,现在一直想重新拾起的踢踏舞。
“笼中鸟”是独自在家的史枝的陪伴,也是她生活状态的象征。
看着同龄的女性朋友叫嚷着出门打工,看小鲜肉老板,用自己的钱,她只能报以微笑,继续对是否参加踢踏舞社团犹豫不决。
“笼中鸟”与踢踏舞,无疑是禁锢与自由的矛盾象征。
片尾,笼子中的鸟意外飞到了笼子外面,但依然没有离开家,随即被家人很快放进了笼子里去。
虽然屋里住久了容易变成笼中鸟,可房屋久无人住便会垮塌。
这是山田洋次对此作出的解答,用母性的伟大,自我的牺牲,填补了自由的丧失。
虽然经历了波折,但在爱和家的召唤下,史枝还是选择了回归。
My Wife, My Life。
幸之助“爱的箴言”,既是一种甜蜜,又是一个负担,更是一剂苦药。
给予“全职主妇”更多的尊重,让她们有主动选择的权利,是要为家做“笼中鸟”,还是放下家的重担,跳回曾经热爱的踢踏舞,全凭她们自己去把控。
能做到以上,亦是一种进步和认可。
第三部“家族之苦”刚刚落幕,已经翘首以盼第四部的早日归来。
片尾,家中第二代最小的儿子平田庄太喜得贵子。
第四部庄太与宪子这对新婚小夫妻又将带来什么“家族之苦”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经历西方导演和评论家的推动,小津安二郎取代了大帝黑泽明成为日本电影另一座高山。
在松竹新浪潮时代,山田洋次并非激进的变革者,他没有像今村昌平一样反感小津,或在学习小津的同时试着去颠覆革新。
在这几十年间,山田洋次始终谦逊、温和,安安心心拍自己的类型电影,淡薄名和利。
或许,这和他一直在老迈的松竹公司大有关系,然而,如果说山田没有自己的电影世界观,反而需要去偷师小津,这未免有些贻笑大方了。
最后奉劝各位正经历“家族之苦”的男男女女们,婚姻路长,诱惑很多,吃着碗里,盯着锅里,容易撑着。
“家族有苦”,所以不要轻易进入一场婚姻,也不要轻易放弃一场爱情。
爱情会变,如果你不跟着变化,你的苦,即使外卖来几十份顶级鳗鱼饭也拯救不了。
有时候,不是爱人不可爱,而是,他没有按照你想要的方式去爱你,要想守住少女心,先扔了公主病。
也提醒各位浪子,换人不如换心态,谁也不能保证下一个会更好。
希望大家的爱情和婚姻中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祝福你们永远三观对等,势均力敌。
今天一口气看完了三部。
没有轰轰烈烈的浓烈情感,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转折,更没有命途多舛的人物塑造,每一部都是由无足轻重的家庭琐事引起,奶奶不满意丈夫的生活习惯,家人希望年迈爷爷放弃驾驶,夫妻之间的矛盾化解。
每次都郑重其事的召集家庭会议,围坐在客厅,点上一顿豪华鳗鱼饭,大家各自献策,专题研究。
笑点在于,一家人虽然工作能力不俗,但显然不擅长处理家庭事务,制造了不少笑料。
好在一家人心地善良,想法单纯,最重要的是家境殷实,不为生计发愁,没有勾心斗角的利益纷争,以爱为出发点,当然为喜剧结尾的必然性奠定了基础。
因此,虽然过程曲折些,但最后总能迎来温馨收场。
大家有没有觉得和《摩登家庭》很像!!
果然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衣食无忧,生活惬意,才能有时间有精力把每个家庭成员的情感照顾妥当,才会你来我往,为各种小事聚在一起。
每天疲于奔命的大家庭,甚至只有红白喜事时凑在一起。
一切问题在生存面前,都不值一提,压力让我们疏离。
推荐电影微米是认真的俗话说的好,别看有些人天天给你推荐电影,其实她自己也经常找资源找到头秃(雾)。
好吧好吧,没有这句话……
其实这是一个小小的吐槽啦,主要是因为有很多电影小编也是抓心挠肝的想看但是就是找不到资源啦!
话说可能微米的小伙伴里有些高手比小编找资源厉害多了,请不吝赐教一下啊,最好能留个言私信啥的,救救日日担心秃头的小编2333
小编为啥有这个感慨呢?
还要说到今天的这部电影啦。
其实今天给大家讲的这部电影,是系列电影的第三部。
而前两部,小编是给大家推荐过的。
《家族之苦3》
《家族之苦3》。
《家族之苦》第一部是松竹映画出品、山田洋次执导的日本喜剧电影,于2016年3月12日在日本全国公映后大获好评,随机在次年5月推出了第二部,而今年的《家族之苦》,已经是系列第三部啦。
这种系列电影的主人公自然都是不会变的,而且日本演员也没有大陆演员破事儿多动不动罢演,人家是要名声的,所以可以想见这个系列如果继续拍下去的话,抛却老年演员的身体问题除外,演员阵容应该是一直不会变得。
这就是小编一开头吐槽找资源的问题的来源:小编早就想看第三部了,第三部其实今年五月份就在日本上映了,然而小编一直没找到资源,所以才耽误到今天。
《家族之苦》系列的主人公是一大家子。
老夫妻平田周造和富子、大儿子幸之助和长媳史枝、二女儿成子和女婿泰藏、以及小儿子庄太和第一部中是女友后来结婚了的三儿媳宪子。
前两部的主题分别是老夫妻金婚之际妻子提出离婚,并且对丈夫大半辈子的自私和懒惰提出了控诉,在家族鸡飞狗跳了一番之后,老爷爷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奶奶也回心转意。
以及第二部中涉及的有些沉重的生死问题,老爷子周造与年少时的好友重逢,感叹人生际遇,结果当晚一生凄凉的好友就死在了周造旁边,这部也是结尾看的小编泪目的一部。
而《家族之苦3》与前作一脉相承,依旧是取材于相当具有普适性的社会问题,继“老年离婚”“社会脱节”的问题后,到了第三部,则将视角对准了家庭中被忽视的“绝望主妇”。
此次的故事将围绕大儿媳,也就是平田家的掌家女主人史枝展开。
史枝作为家庭主妇,与丈夫幸之助、2个儿子以及公婆住在一起。
某天下午,家里遭小偷,除了少量不值钱的东西外,史枝藏在冰箱里的攒了数年的私房钱被洗劫一空。
在丈夫不仅不安慰受惊的自己,反而不断抱怨中,史枝决心离家出走,而平田家也因此陷入混乱。
因为老伴富子身体不好,周造开始吃力的对付家务,并深切体会到史枝的不易。
幸之助也在失去了史枝后意识到自己平常的惬意人生是史枝花费了多少心思才维护好的。
然而史枝并没有回家的意思,平田家不得不再次召开紧急家庭会议。
大家合力劝说幸之助去找史枝向她道歉,并将她带回来。
平田一开始仗着大男子主义的气焰犟嘴不愿意,后来也意识到史枝的辛苦,于是冒着大雨去将史枝接了回来。
而小儿子庄太也得到了妻子宪子怀孕的消息,皆大欢喜。
很多人说,不喜欢看这种家长里短的电影,觉得不就是陈芝麻烂谷子的絮絮叨叨磨磨蹭蹭的电影嘛?
这么说吧,恐怕没几个人比小编更讨厌罗里吧嗦的苦情戏了,小编多次表现过对以爱情题材韩剧和注水严重大陆剧为代表的又臭又长的影视剧的反感。
但是《家族之苦》整个系列,小编真的相当喜欢啊!
因为它绝对不是单纯的啰嗦琐碎的“家长里短”。
没人爱看那个。
家庭剧最忌落入平淡窠臼,更怕韩剧般的婆婆妈妈:哭泣数十分钟,剧情还毫无推进。
看《家族之苦》系列,从来不必担心这样的问题:人物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乍看都是寻常,实则要么是对剧情有推进作用,要么是对人物塑造有帮助,要么是不动声色的言传身教。
那些令观众一次次会心一笑的细节,不是瞎编排,而是认真地取自生活,又不动声色地搬到了电影里,没有任何尬演和不自然的地方,自然到像是日常生活记录。
继你们的老婆新垣结衣出演的热门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后,《家族之苦3》也同样聚焦于“得不到认可的家庭主妇”这一群体。
常年任劳任怨、私人财产需要偷偷存、无法发展自己的爱好、努力不被家人看见与认可……主妇遇到的问题在电影中基本上都表现出来了。
但是呢,怎么说,前两部《家族之苦》小编都是非常喜欢的,这才会迫不及待的一找到资源就去看第三部。
可是,这一部《家族之苦3》让小编看的,多少有点不得劲儿。
其实情节上人设上制作上都没什么问题,还是和前面两部的水平差不多。
主要是因为小编觉得看完电影之后其实挺心寒的,而且在《家族之苦3》中,根本矛盾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解决。
第三部中的史枝可以说是任劳任怨的家庭主妇的典型了,为家庭二十年来奉献了一切,但是不仅没有得到丈夫的认可,还要每个月找丈夫要钱维持家中需求。
关键是丈夫并不认为妻子辛苦,他甚至觉得妻子的生活比自己这个天天在外面辛苦工作的人轻松多了。
他也认为,是自己在一力养着全家人,而妻子只是随便做做家务尽尽女人的本分罢了。
在《家族之苦》第一部中,老爷子周造也是这样对老伴富子的,但是在影片结尾,周造真实地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老伴富子真心实意的道了歉。
不是仅仅为了让富子回家,他甚至都同意了签离婚协议书,只为了向富子表达歉意。
但是在《家族之苦3》中这一点处理的就不太好了。
一直到影片结尾,虽然幸之助有放下身段去将史枝接回来,但是并没有像老爷子周造那样真诚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道歉,影片处理的更像是幸之助发现没有老婆在家里家务实在没人做所以才意识到她不可或缺……这样的处理,比起第一部来,就有些差得远了。
不过仔细想想,生活中哪有那么完满的事情,知错就改的人只会比你想象中更少。
所以呜呼哀哉,幸之助这种人,才是世界的主流吧。
《家族之苦3》是《家族之苦》系列的新作,也延续了前两部的风格,以小见大,让人看着心中感慨又舒畅。
大家可以保持自己的眼光,不要认为家庭剧就是鸡毛蒜皮,任何题材,只要别出心裁,都能拍出独特的光彩。
电影一如既往地似潺潺细流、徐徐清风,温馨有趣的一家人继续吵吵闹闹、相互扶持。
但在和和美美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妥协的无奈与忍耐的苦楚,默默咽下,遗憾微笑。
电影的副片名是“妻子像玫瑰一样绽放”,但大嫂史枝的个人生活和个人价值并不是重点,绽放的也不是史枝这个人,而是“妻子”或者说“家庭主妇”这个身份。
整部影片的重要社会议题是“家庭妇女的劳动价值”,史枝的出走导致了全家的崩溃,整个家庭混乱不堪,在所有人尤其是大哥幸之助了解到女主人史枝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后,幸之助出面道歉,两人和解,皆大欢喜。
史枝的家庭成员中,婆婆善解人意,根本不存在任何狗血的婆媳问题;公公虽然毒舌傲娇,但也是一个可爱的小老头,并没有恶意坏心;丈夫辛勤工作,没有出轨与外遇,出差回家还会主动送妻子礼物;兄弟妯娌关系和睦,成子、庄太和宪子都非常尊重、信赖史枝;孩子也没有叛逆捣乱,史枝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幸福的家庭主妇了。
但史枝还是遭遇了人生危机,结婚以后一切以家庭、以丈夫孩子为重,放弃了自我的爱好、朋友与生活,辛苦操劳全家人的饮食起居,却反被大男子主义的丈夫奚落侮辱自己的主妇工作没有任何价值,“家庭主妇不赚钱只花钱”的错误观念更是严重打击了史枝长期隐藏着的自卑感,史枝第一次放弃了忍耐,选择了离开家庭。
但离开以后呢?
史枝在老家获得了短暂的独自休闲生活之后,开始思念孩子、思念家庭。
史枝终归是喜欢自己的丈夫和家庭的,所以丈夫的一句“我需要你”便能使史枝感动原谅。
史枝是认可自己家庭主妇的身份和生活的,只不过在日复一日的繁重劳动和丈夫的日渐冷淡中开始有了厌倦,开始怀念起自由的美好,但史枝柔和温顺的性格注定了她始终不能成为成子一样精明能干的女强人,史枝对自己就像对那只小鸟,偶尔拿出笼子放放风,怀念一下热情似火的弗朗明戈舞,但终归还是要关进鸟笼里,继续忍耐被拘束、被限制的生活。
史枝是婆婆平田富子的过去,就不知道史枝到了婆婆的年纪有没有婆婆这样放飞自我的勇气。
富子到了可以过自己的生活、发展自我爱好的年龄,与小姐妹们写写小说、调侃调侃老师,也敢提出和丈夫离婚、死后不愿合葬的想法,“至少死后我想自由些”这句话应该是埋在心底几十年了吧。
但是,富子想要自由些的想法始终因为不被丈夫和孩子认可而不能实现,即使自己成为了比丈夫有钱的富人,一家之主依旧是自己的丈夫。
而即使是一家之主,那个第二部里誓死不放弃开车的平田周造,第三部里也只能上交驾驶证。
人生是不断的妥协与求全,维持一个家庭的稳定与和谐更是需要个体的忍耐,一部家庭喜剧,是以生活苦味为基底的。
18年的夏天,大概是半夜十一点钟左右,我妈给我打电话说在这个家过不下去了,然后就是一通的述说,件件事分明,错在我老爹,作为家中长子且远在外,我是一向站在我妈的立场。
我是深知我爸的德性,和我故去的爷爷越来越像,嘴硬,固执己见,把家里他人的错铭刻心底,且时不时拿出来翻晒,自己的过失总是过眼云烟,反感被人拿出来说。
事件导火索也是因为钱,不像电影中的那般多,也就两三百的差额,事由是我爸让我妈去一处结账,但我爸也说的不清楚,说是对方处也有单据,回来后一算,少了近三百块钱。
这就不得了了,我爸气的不行不行的,说我妈傻,同时也将他多年的不顺归咎我妈,我妈也不干了,同时我姥姥那时也在我家消夏。
在我妈内心肯定是这样想的:老娘我累死累活的为这个家,养儿子,照顾老的,还天天给你洗衣做饭,一句不得好的。
还在我老母旁边直言说我傻,还摔脸给我看,这日子没法子过了,老娘我不伺候了。
于是我妈也离家出走了,带着她的妈。
先是去了南方,把我姥姥送回小姨家,看了我同在那里工作的弟。
看了海,到处晃荡,因着天太热,于是窝在小姨家和两个表弟追看清宫剧,还特意在爱奇艺上开了会员。
然后又坐飞机来到我这里,带她看了天安门,故宫,北海公园什么的一通,期间我爸数次电话与我,说家里没我妈不行了,连口热饭都吃不上,让我劝劝,我是一句都没和我妈说。
可是没过几日,我妈就着急回家去了。
我爸就是对我妈嘴甜的人。
山田洋次是拍家庭类型的顶级好手,从故事到表演,从小空间的调度到真实贴地的美术,各方面都可圈可点,但这个系列令我看到了这类型电影中不太凸显的群演元素的非凡之处。
一般而言,这样的家庭戏都是发生在家中,一大家子的人围绕一个议题,发生三三两两的关系变化,需要的群演少之又少,即使牵涉到也不过是简单的坐在视点之外,或者随便划过的行人。
不过这部电影却在这里花了不少心思。
第三部“蔷薇之妻”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女性主义电影,它不同于一般讲述女性独立、自主的追寻,它在这个剧作设置的过程里,同时巧妙的以点铺面说到了“妻子”这个家庭甚至是社会角色,例如平田家的婆婆富子不想和丈夫合葬一情节,这背后的挣脱和第一部的离婚主线显然是不同的。
这一部里,平田家劳苦功高的媳妇史枝遇到了小偷,被偷了私房钱,非但没有得到理解,反而早遇到了丈夫一顿不理解他的辛苦的责骂,她悻悻然地回到自家老宅。
我最喜欢,同时也是觉得最厉害的便是弟弟庄太去劝说哥哥幸之助去老家找大嫂史枝的段落。
他们应该是约在了哥哥工作附近的酒店见面,哥哥先是责怪弟弟插手他俩夫妇的问题,然后哥哥一路走在前面,上楼的过程里,后景的群演发生了变化。
后景群演
再往上走
走到二层当走到二层,咖啡厅时,这个镜头调转过来,原来这里在举行婚礼。
兄弟两人落座时,前景的自助餐里发生了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小细节。
这个细节生机勃勃。
摄影师独自一人
对面的宾客指向桌上的食物,引起兴趣。
摄影师忽然伸出手全部占有,不知是玩笑还是其它用意。
看的时候我会想,你看主角落座后景,但前景这么的丰富,短短几秒还有一个“男性之苦”的小剧场,这些群演不是麻木的站在那聊天假笑,也不是行尸走肉的走来走去,他们各自分布,三五成群的呈现了一个很真实的场面,由这一块真正的进入了婚宴的热闹。
弟弟对哥哥的劝说刚开始是很失败的,哥哥不听,直到弟弟改变了技巧,他说自己和大嫂联系过,哥哥才真正的进入这次的讨论。
这个过程里,后景中的群演非常流畅的展现了一个聚拢的过程,要准备合影了,也就是家庭的凝聚。
下楼准备合影
招手
招手
聚齐
哥哥看到这个场景由此哥哥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里的表演也非常的好,根据最当下的内容和镜头设计做出了很真实的很好理解的反应,把内心的变化体现在动作上。
注意后景中站立成一条线的三位女性,非常好看,工作的独立女性、伴娘?
(一会还有作用)、新娘,暗合了电影的家庭女性的内容表达。
两兄弟看似愁眉苦脸,实际上哥哥已经有了决定,而后景中正在婚礼中最为愉快的合影环节,那个孤单吃饭的摄影师成为最重要的人。
最后哥哥离开时,这场戏落幕到接花球,就是刚刚后景中站在中间的那位女性。
很感动,这场戏拍得简直有覆海移山的气势,哥哥决定去修补和老婆史枝的关系。
可能到了其它做得简单的电影里,他俩随便找个地方聊一聊,也能起到这个逻辑上的作用,但山田洋次用了这么一个群演构成的场面拍到了情理。
看似漫不经心的凌乱,实则他们很有力量。
再加上主线上的情节,整体就是一出非常好看的戏。
而前两部里也有一些简单的设置,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系列第一部讲述的是老年生活,和青春做了一个对比,再加上平田一家住着的区域有对白点明人越来越少,基本上群演都是老人和上班族(早上与晚上),映射出一个社区城市老龄化社会的样态。
孤单出行的老人
孤单出行的老人
早晨的上班族
夜晚的上班族如果说第一部是老年人如何面对老年,第二部说的则是年轻(的家庭成员们)如何面对老年。
这一部社区内的主妇群演变多(也很好的过渡到第三部的故事),同时增加了宪子的支线,她的病房,第二部是老年人病房,第三部则是妇女病房。
主妇们
主妇们
第二部病房,老年人看护老年人。
第二部宪子找寻走失的外婆,寺庙里出现的老人。
第三部的病房,妇女住院织毛衣。
比较有意思第三部史枝回到老家后,出现了元气满满的小朋友,可见小城市是多么的美好哈哈哈。
左侧的两位小朋友。
(夏川结衣真是可可爱爱)这三部系列之作有趣又生动,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都是精彩的简单的电影,但这种简单实则包含着山田洋次大导演非凡的功力,即使是这种随便放个路人也没有不对的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
期待这部电影很久了,感谢猪猪字幕组的翻译们,辛苦了。
内有剧透,请观看后任意浏览。
家族之苦2 (2017)8.42017 / 日本 / 喜剧 家庭 / 山田洋次 / 桥爪功 吉行和子看《家族之苦2》的时候还是去年的北影节,在五棵松成龙耀莱的杜比厅第五排呆了两个小时(去过那个厅的人就知道我在说什么),然后我的颈椎病得到了根治。
虽然整个观影过程并不完美,但也不影响我被爆米花葬礼弄哭,死也要与自己喜欢的东西死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啊。
与前两部相比,这部才真正有了那么一点苦的模样。
这部电影讲了中年夫妻之间的矛盾,从而带出有关爱与家庭的主题。
第一,为什么要称这部为《女性之苦》?
那我们不得不谈论到第一部的内容,奶奶要和爷爷离婚。
对,即使过了大半辈子,各种风雨都一起挺过来,但依然无法在晚年的时候忍受你把袜子团着扔在地上,晚上醉醺醺的回家倒头就睡,离婚好了。
其实也不是这些习惯无法将就,是无法忍受一个人与自己没有共同语言却强迫的生活在一起的煎熬。
这一部,史枝也有同样的感受,幸之助继承了公公的所有方面。
看到史枝丢了钱,幸之助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你把我的钱弄丢了?
你竟然还藏私房钱?
我这么努力赚钱,你竟然在家里打盹?
...等等充满大男子主义的质问。
骂完妻子后,还让妻子为自己放洗澡水。
在幸之助眼中,妻子一职是与保姆画等号的。
奶奶,史枝这两个人,都是照顾家庭起居的全职女性,在家里的话语权低下,对家庭成员的关心更是被视为烦人的举动。
家族之苦 (2016)8.12016 / 日本 / 喜剧 家庭 / 山田洋次 / 桥爪功 吉行和子第二,为什么奶奶的离婚很果断?
这一部为我们揭秘了答案,因为奶奶每个月都有不菲的版权收入。
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就是为什么这一部史枝只敢跑回自己的老家,却不敢在受到幸之助言语辱骂的时候像奶奶一样硬气的拿出离婚协议书来。
可能有人会说史枝考虑自己的孩子还小,还需要照顾。
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个原因,但这并不是首要因素。
第三,一个缺点。
全片的高潮,应该是在于幸之助如何劝说离家出走的妻子和自己回来。
然后,我就看到:一个礼物,两句话。
那么我想问,礼物这种东西是要表明打一巴掌给一颗红枣吗?
说了那么重的话,是会在心里留下痕迹的,当然不是给一条玫瑰丝巾就能解决的问题(一辆玛莎拉蒂也不行)。
然后,“我需要你。
”这句话也可以跟你的保姆说。
并且这段情绪渲染太严重了,刚开上车镜头就切到特色,然后开始中提琴弦乐以及瓢泼大雨。
还记得高中语文老师怎么教你回答阅读理解的吗?
相比之下,我更期待一个全新的丈夫以及有自己底线的妻子。
Overall,我给这个电影打8.0/10.0,整部电影的观感还是非常流畅的。
这三年看下来,就像是与一个老朋友的久别重逢,最后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上等的鳗鱼饭。
就像很多朋友说的,希望导演可以把这个系列一直拍下去,年复一年。
电影逻辑:❤❤❤❤舒适度体验:❤❤❤❤ps:这部电影也告诉我了一个道理,要有钱,才能让全家人吃上等鳗鱼饭,就酱。
Please leave your comments down belowso, we can discuss this moive together,xoxo!
2018年,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又在影迷圈里小范围火了一把,与此同时,年近九旬的山田洋次导演将《家族之苦》拍到了第三部。
《家族之苦》出现的最初,是以向《东京物语》、《东京物语》致敬的“庶民剧”的姿态面对观众的,所以整体感觉偏向早期电影的画风,节奏也不像现在的商业电影,几秒钟一个镜头。
看似陈旧过时的影片,却仍能维持比较高的分数,谁说现在的观众只爱看爆米花电影?
平田一家人性格鲜明,平时交流起来也火花四溅:固执的爷爷、文艺的奶奶、古板的大哥、贤惠的大嫂、女强人二姐、妻管严的二姐夫、懂事的三弟与善良三儿媳宪子,一看就是热闹的一家子。
第一部讲述两位老人的暮年婚姻危机、第二部讨论孤寡老人与死亡对人生的意义,而第三部加了一个小标题叫做“愿妻如蔷薇”,按导演的意图是“献给主妇的赞歌”。
一直为家庭默默付出的大嫂史枝因家务劳累,疏忽大意使家里遭小偷,藏在冰箱里的私房钱被洗劫一空。
在丈夫的抱怨中,好决心离家出走。
史枝是个极普通的家族主妇,但心中也有小小的梦想,梦想自己像高中时代一样跳着火热的弗拉明戈,梦想自己也能像邻居一样出去工作。
但她像是自己养的那只小鸟,平时也会被放出笼,却只在桌面上跳动,不会远离这个家。
即使史枝带着她的鸟笼回到了老家,看似自由了,鸟却仍然一直在笼子里。
对家族的责任与对孩子的牵挂成了每个主妇的心理之笼。
男人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女人却是家中的“定海神针”。
史枝代表着的主妇们,每天不仅要操劳着家里的柴米油盐,还要关心着家人的喜怒哀乐,照顾老人、小孩、丈夫的起居,协调好家里所有事宜。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与家庭的压力让人焦虑,麻烦常常是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当年的琴棋书画诗酒花,都变成了现如今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但劳累疲倦时,一个安慰的手势,一句暖心的问候,就可能解决一切。
可惜史枝结束离家出走,回到家中后,虽然一家人其乐融融和好如初,但是最根本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女性的自我寻找之路似乎就此终结,这也是本片在整个系列中分数处于最低的原因。
与前两部一样,在起居室的家庭会议是全片的重头戏。
有人发言、有人打断、有人跑题、有人搞笑,接着再出现和事佬,一大家子的絮絮叨叨被编排的恰到好处,毫不乏味。
这样的群戏,放在一个空间,就像是在看一出舞台剧,每个角色都张弛有度,几句话就能完全体现角色的性格与特点。
而每次片尾随着摄影机的升降,从房屋的一面,展现出全家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像纪录片一样的平铺直述,又让人觉得温暖舒心。
演员的表演也相当流畅自然,特别是饰演爷爷周造的桥爪功,擅长用小动作与眼神进行人物的刻画。
有一个情节:平时周造喜爱的居酒屋的老板娘,听说他家里有不方便特地过来帮忙时,平田周造刚见面大吃一惊,明白原委后有点兴奋,但又怕被老婆抓包,老男人的窘态真是看一次笑一次。
总之,这个系列值得人一追再追,也希望能长长久久的拍下去。
只是山田洋次导演今年已经87岁高龄,饰演片中爷爷与奶奶的老戏骨桥爪功与吉行和子也已分别77岁与83岁,希望老人家的身体健健康康的,看着这一家人一起吃着外卖的鳗鱼饭也是观众的一大福分。
史枝是一位全职家庭主妇,亦是全职妈妈,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把这个家打理得干干净净、仅仅有条,让丈夫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让两个儿子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让俩公婆能够安享充实的老年生活。
每天早上,她要把所有家庭成员都送出门后,才有空闲一个人坐下来吃早饭。
陪伴她的只有一只不会飞的笼中小鸟,而这只小鸟何尝不是她自己呢。
但久而久之,家中所有人都觉得眼下的安逸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没有意识到在这井井有条生活的背后,是史枝一个人在忙里忙外地操劳。
就连史枝自己都开始对自己存在的价值产生怀疑。
我没有工作,赚不到钱,每个月只能从丈夫手上领取生活费来支付家庭开销,而更糟糕的是,我每天做的家务其实是谁都会做的工作,这些工作并没有产生任何价值,也没有给家庭带来财富。
长年累月地操持家务,严重地影响到了史枝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甚至当她想重拾年轻时的爱好——弗朗明戈舞,每当跟丈夫提起时,丈夫却对她的爱好嗤之以鼻,完全不当一回事。
在丈夫眼里,妻子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把家务操持好,其他一概不要去想。
又是一个忙碌的午后,史枝在整理完公婆的房间后,疲惫地打盹了,在这个短暂的梦乡里,她梦见自己跳起了弗朗明戈舞,并站在了舞蹈团的C位领舞。
可楼下的一阵动静惊醒了她,她下楼一看,竟与小偷打了个照面。
小偷不慌不忙地跟她说了声“你好”,把冰箱里的一沓钱席卷一空,这是史枝藏的私房钱。
如果你是丈夫,回来得知家中遭窃了,更糟糕的是被窃的还有一大笔你从来不知道的私房钱,你会怎样对妻子呢?
史枝的丈夫是对妻子大发雷霆,极尽挖苦讽刺,他一边抱怨妻子在家里偷懒睡觉,自己却在外辛苦奔波,在他眼里,妻子整天在家是享福的;一边又抱怨妻子私藏私房钱,对他不够坦诚;一边又为家中损失的这一大笔钱(约3万人民币)而感到心痛;一边又埋怨你都不赚钱,凭什么好意思说自己省吃俭用在存钱。
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家中遭窃,妻子仍然惊魂未定,她是多么需要最亲爱的人给她以安慰;妻子藏私房钱,不是为了自己享乐,而是以备家中不时之需;妻子不赚钱,难道不是为了家庭而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吗?
而最令史枝感到心寒的是,这二十多年来她每天忙里忙外的操持家务完全被丈夫忽略了,丈夫反倒认为她是在家中享福?
为什么一个全心全意为家庭付出的全职妈妈最终却沦为了悲剧呢!
没有得到丈夫的理解,没有来自家人的关心,即使百般道歉却换来丈夫对她的愈加埋怨,争执过后,史枝用布盖上了笼中之鸟,就像盖上了她自己。
第二天一家人醒来……
史枝离家出走了,回了老家,家族所有人都赶过来,劝丈夫赶紧去向妻子道歉,但一向大男子主义的丈夫仍然没认识到自己有错,拍着胸脯大喊我才是受害者,并抱怨来劝和的弟弟妹妹一家都是多管闲事。
连他爸爸都听不下去了,站起来一起教训他。
既然死不认错,老婆肯定不会自己回来,但生活总还要过下去,没人做早饭怎么办,全家一起吃香蕉喽。
本来婆婆自告奋勇要操持家务,但老人家一早上腰痛得起不来,公公只好自告奋勇洗衣服,却连洗衣机也不会用,洗过的衣服都没有脱水。
家里一团糟,没人做饭,没人收拾,没人洗衣服,没人整理房间,没人除院子里的杂草,没人购买晚饭的食材,最后还是请了钟点工来才搞定了一切。
一家人直到女主人不在了才终于意识到她到底为这个家庭的正常运转付出了多少,而更可贵的是,这种付出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可从来没人重视过她的付出。
史枝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没有了家庭琐碎的羁绊,她的身心终于可以得到放松与喘息的机会,好像几十年来她都没有真正享受过自己的人生一样。
而丈夫那边依然执迷不悟,他依然固执地认为是他的辛苦工作养活了整个家庭,是他赚的钱养活了全家,可弟弟劝他道:正是由大嫂几十年如一日地付出,包揽了养育孩子等所有日常家务,你才能够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这是夫妻两个的分工不同,不能因为她没有赚钱你就否定了她为这个家庭的牺牲。
难道她操持家务就不辛苦,就没有价值吗?
电影来源于生活,现实中的一些全职妈妈们不也面临着牺牲与付出不被认可吗,她们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投身于家庭,她们把一生的心血奉献给爱人和孩子,虽然她们不能赚取金钱,那是她们把赚钱的精力全部付出在了家庭上,可总有些男人就像电影中的男主人一样,固执地认为只有自己赚的钱才是给家庭创造的幸福,殊不知正是妻子给你做的每一顿饭,洗的每一件衣服,扫的每一次地,晒的每一床被子,才让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背后有了一个温暖而干净的家。
永远不要忽视一位全职妈妈为家庭的付出。
男主人终于被弟弟说动了,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里他孤身一人开车去接老婆。
丈夫的到来吓了史枝一跳,但与被小偷吓得瘫软在地不同,丈夫的到来让她感到欣喜又紧张。
丈夫拿出来出差给她带回来的礼物,一条绣着玫瑰花的丝巾,即使几十年过去,他也依然没有忘记在他们的爱情里妻子最爱的是玫瑰花。
男人始终不善于表达,在憋了良久后,他终于承认我离不开你,有些人总要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但有些感情可以挽回,有些感情伤害了却再也无法挽回了。
一家人齐聚在一起,公公依然认为固执的儿子那张笨嘴是不可能把老婆接回来的,所以我们大家该考虑以后怎么办了,两个孙子跟谁过,房子该卖的卖,老两口该去养老院的去养老院,反正史枝不在,这个家也就不在了。
但史枝终于还是回来了,她的回来,让这个家得以继续存在下去,如果家庭是一台汽车的话,那男主人就是汽车的发动机,为家庭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女主人就是汽车的底盘,是一个家庭得以存在的基石。
一家人又回到了其乐融融的气氛里,丈夫把笼中之鸟放了出来,不知道他是否能明白妻子也应有她自己的生活和爱好。
希望每一个全职妈妈,每一个全心全意为家庭付出的女人都能得到家人的认可和理解,电影虽然来源于生活,但也是艺术的创造,现实中不是每一颗被伤过的心都能得到愈合的。
山田洋次的家庭电影大致是这样的,家庭里不论老少,各有各的小毛病,平时看着漫不经心,却在危机时候拧成一股绳,最后共渡难关,阖家欢乐。山田洋次对家庭矛盾的营造和角色性格的分配的确是沉淀了他人生阅历的,可这种剧作模式也很模板化,而且家庭伦理剧的肥皂感十足。好比《我爱我家》改变成120分钟,会比《家族之苦》差吗?他们的银幕效果应该差不多吧。但作为一部讲述家庭情感的电影来说,它的契生事件与人物情绪,太流水账了。这类家庭电影对比是枝裕和尚犹有不及,距离小津,相去越来越远。
最差的一部,拍成了卡通片
我的天哪,劇本,節奏,表演,小空間群戲調度,情緒變化⋯絕了!一二三部全是我的五星電影,導演和演员們一定要身體健康繼續拍下去啊!這一部應該在大陸上映然後組織各學校各單位集體觀影,比愛國主義大片有意義多了!!!!家裡有主婦妻子和媽媽的應該全部送進戲院每家每戶看十遍!!
《家族之苦》3,讲得是煮妇的出走,虽云散月明,欲言又止的,却是娜拉们的命运——等待,回来,还有那些不能回来的,一声叹息。有时,我又特别害怕山田洋次似的温情,家,似乎能够沉淀岁月静然后的所有美好。但我更喜欢小津,家只是一种社会关系,回首还是会怅惘,会落寞。唯有孤独才是人真实存在的一种常态。无意看了夏川结衣和中岛朋子年轻时的样子,原来美人也会迟暮的。
老调重弹,感觉过于拖沓了。
主妇的困境和压力这个题材非常有意义,但放在这个系列里不太合适,具体情节处理得也不太好。
续不上了,编剧枯竭,老爷子身体估计也吃不消了
越来越不喜欢“家族”这个概念,三部看下来更确信自己适合做独居老人。这种牵绊与抱歉与成全与拥抱,在这漫长的两小时中令我无法忍受。一场妇女当自强的白日梦又活生生扭成了一家人惺惺作态的哭泣。HKIFF
长出了双下巴的聪聪说教起来都尤其没有说服力
大叔发挥失常的一部,不好笑,也不动人,还说教
史枝也太好哄了吧,丈夫连一句道歉都没有,就是赶到老家送个礼物,两个人就和好了, 回去继续做全家保姆?婆婆一开始都不想跟丈夫葬在一起,后来两人又莫明其妙地好上了, 期间丈夫什么也没做。一个问题都不解决,和稀泥式的大团圆。据说日本人就算有钱也不愿意请保姆,因为全社会都默认家务就是应该妻子来做,不做是不贤惠。日本在夫妻关系方面并没有展现出一个发达国家应有的样子。长子长相老到与父亲像是哥俩。
啰啰嗦嗦,家庭琐事。不明白这么高的分数是怎么回事。
港真,从妈妈一把年纪提出离婚开始,就开始不觉得这一家子聚在一起吵吵闹闹是一种幸福了。也许这样的家庭是常态,人人也都会说这就是生活。但这是否也是令人窒息的生活,令人绝望的桎梏?
老年爱情,过往故事什么的还是好拍,一涉及到中生代一下就不好笑了。
有很多做作的安排,也是老梗说教式故事,但是节奏很好,又哭又笑。七七又帅了。-----想起去横滨的时候路过舞蹈教室,看到跳肚皮的女人们,这一刻她们是自由的。而她们的男人们永远看不到这一面。
说实话没有前两部好,有过分渲染之嫌。
就是讲的家庭主妇的重要性。
以平田家这样不断重复、轮回呼应开头、情节、人物梗、结尾设置来看的话,可以无限拍下去,起码我已经开始期待聪的孩子出世了。家庭故事放入电影叙事拉长为生活的绵延。这部起名字为《愿妻如蔷薇》,从开头不断暗示女性权利也算契合时代议题。三部连看下来,山田洋次深谙人的内心情感和复杂的家庭关系,习惯把日本传统文化渗入其中,比如落語化的人物表演和对白,第三部的镜头变化几乎把房间更明显地作为舞台,以及每部存在的昭和歌曲等。这部的女性话题在离家出走并重归画句号,但根本上还是传承贯穿始终的家庭观念,待看下一部。
隔靴搔痒
欢乐是轻的 悲伤是重的 几场戏都是毫无征兆眼泪哗地就下来了 山田导演绝不失手的霸气 现在日影圈应该也是无人能及了 台词 表演 调度 剪辑 真是扎实啊!希望还有4.5.6.7.8 离开之前一直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