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先申報利益,我是梁詠琪忠實支持者。
昨天看了<女人.本色>,我鄭重向各位呼籲:千祈不要看!!
這不是關於女人的電影,這是一套講述曾蔭權領導的特區政府如何偉大的政治宣傳片,以及硬銷OSIM產品的廣告片。
簡單而言,是一套爛片,是比<阿嫂>更爛的爛片。
(內文)以下內容,含有劇情,不過如此一套爛片,不看也罷,所以說出內容不會是問題。
入場看<女人.本色>,很大程度是因為「黃真真」和「梁詠琪」兩個名字。
這兩個名字,加上戲名,還有yahoo的劇情簡介,令我以為是一套講女性的電影。
重點交代幾句,垃圾長篇大論故事由97年6月30日開始,講述梁詠琪升職CFO,而CEO丈夫林子祥被炒,之後林子祥到星加坡發展。
開始的時候還可以的,到了金融風暴的時候,片中人開始說我們應該對特區政府如何有信心,應該如何支持政府,便感覺不對勁。
丈夫失業遠走他方,家中兒子只有菲傭照顧,可是梁詠琪的生活好像完全沒有影響的,就算有,也只是輕輕帶過。
往後,丈夫事業沒起色,投資失敗,面臨破產,自尊心受損,也只花了少許時間交待,便安排他車禍死去。
家中兒子投訴她沒去過學校,結果也只用了梁詠琪一個內疚的表情來交代,之後便沒有下文。
丈夫去世對她有什麼影響?
好像沒有。
跟年輕港女助手薜凱琪,好像沒有什麼火花,開場時梁詠琪在她面前明明是個高要求女上司,但全片餘下部份,薜凱琪則好像唔駛做似的,跟薜似朋友多於上司下屬。
至於梁詠琪跟上司的曖昧關係,可說是毫無味道,兩人如何互生情愫,好像理所當然的,也沒有交待過梁的心路歷程,然後便開始,卻又突然因辦公室而分開,全部都求其交代幾句便完了。
沙士期間,她的兒子進了隔離病房,她只能邊哭邊隔著玻璃逗他笑,那一幕真的頗慘情。
不過,那幕之後,她 再 沒 有 探 過 兒 子!
直至他死去也沒有.... (其實香港從來沒有兒童因感染沙士而死)*你可能問,好像什麼也求其交代了便算,那有什麼不是求其交代的?
大概是梁詠琪如何善待下屬,如何正氣。
員工因減薪裁員靜坐抗議,她曉以大義了幾句,教訓員工代表公司如何困難,全部人便散去,彷彿覺得自己很對不起公司似的。
後來,竟然有被裁員工以怨報德,當街摳打她,她仍然默默承受,偉大得很。
簡單而言,故事中錯都是員工,梁詠琪和她的公司永遠是對的(直至她也被炒為止)全片到了梁詠琪自殺不成功便應該結局。
往後的十數分鐘劇情全都是垃圾。
垃圾(1):無線劇大結局採用無線劇集常用的「生意蒸蒸日上橋段」,無厘頭地開舖,無厘頭地愈做愈大,無厘頭地進軍大陸,無厘頭地上市,比食神中的瀨尿牛丸上市集資更無厘頭,人家的牛丸至少用了一個多小時奮鬥才能上市。
最後,在一個無厘頭的慶祝上市酒會,大部份未死的角色都出場,骨痺地social一輪,大團圓地齊歡唱同慶賀。
這肯定是無線劇集在大結局最後十分鐘的做法。
垃圾(2):連橫OSIM大特寫OSIM 夾硬來的廣告,故事尾段,梁詠琪、薜凱琪和小儀合資做生意,投了OSIM的代理權,競投時詳細地講述OSIM按摩椅的好處(比梁詠琪失去丈夫和兒子交代得更詳細!
),往後十多分鐘,OSIM的商標、產品、廣告牌便不停以大特寫出現......比無線晚上十時半的廣告短劇更硬銷。
人家<十.分愛>也不過是方力申和Stephy試坐兩張按摩椅時說了幾句,至少和劇情配合。
垃圾(3):曾蔭權的特區政府好偉大尾段十多分鐘不止硬銷OSIM,還硬銷特區政府如何偉大。
梁詠琪的生意無厘頭的蒸蒸日上的時候,不停夾硬插入自由行、CEPA(唐英年和中央簽署的片段)、還有新聞報導曾蔭權以649票高票當選第三屆行政長官!!
我不是攪gag,那是真的!
那時候我真的在戲院內大大聲「0接」了一聲。
整套戲頭大半部份全都是金融風暴、負資產、沙士,沒有一個鏡頭是董建華和七一。
最後否極泰來,卻大大聲歌頌曾蔭權唐英年?
這那裡是「女人本色」?
根本就是「我愛特區」!
電影最後,黑底白字說明了本片的原由:獻給特區成立十週年Oh My God,為什麼不在開場前打出來,好像三級片的警告一樣,讓我有心理準備?
散場時,我真的不由自主的狂鬧,電光火石之間,想起了片頭字幕的三個字梁 鳳 儀但我記不起她是什麼位置,但總之有她的小說,電影和劇集,一定是樣版戲式歌頌中央和特區政府的。
出場之後,查證原來是編劇.... 我因為黃真真導演而入場,卻忽略了編劇原來是樣版天后梁鳳儀。
黃真真接job的時候,究竟有沒有想過自己的藝術名譽?
如果有,她有沒有嘗試過阻止有關方面強行插入那十幾分鐘令觀眾作嘔的垃圾?
即使要拍政治宣傳片,可不可以不拍出那麼爛的片?
可不可以學習一下政治宣傳片經典<意志的勝利>的前輩萊尼‧里芬斯塔爾?
作為觀眾,我只能說,我完全體會到梁詠琪被丈夫強行插入的感受。
香港始終有你,拍馬屁聲響足一世紀.....http://www.xanga.com/Kursk/602541242/2641224180292112925520043295796529322899201542641233394.html
梁咏琪算是演得还可以拉,几个煽情的镜头还能把握住,不过我觉得这个角色更适合 张艾嘉, 是那种经历过什么的眼神,是那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眼神。
值得一赞是短短一部电影,能把香港回归后一连窜的政治经济事件连在一起,虽然看似很有设计的痕迹,但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有时想想艰难而丰富多彩的生活还真是那么回事。
总的来说,看起来似乎是一部主流题材赞颂香港回归的积极一面,比如福达对港股的支持,比如说福达对于回归后国内市场重视,且不说当时港岛对大陆的观点是否如此,至少剧组是从心里支持回归的 :P 成在信,整部片子绕来绕去的 只是想展现一个香港已婚妇女在面对回归,面对楼市大跌,面对金融风暴,面对经济疲软,面对sars,直到最后东山再起的公司上市,方向那是相当的积极阿……回头看看梁咏琪,97年那会儿她还是一花瓶,唱着新鲜,唱着口香糖,青春无敌的玉女,07年,她依然漂亮,依然是个美女,10年时间带给她的阅历,让她的花瓶形象减少了几分,也让她有了小肚子有了一些少妇的痕迹,只是演技依旧苍白生硬。
虽然人物形象有了相当的骨架只是,可能是时间的跨度太大,想要叙述的东西太多,反而表现的不够丰满,人性化柔情的一面通过四婶的事情,一早对于毛毛的投资,杜林的3000w贷款的担保,至少能够看出,在信其实是一个很在乎人际关系网络的女子,而在她被福达抛弃后,最后让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正是这些她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人脉,虽然这些人脉事件看起来确实是太突兀了,不过这个也是被剧本和编剧限制的,不是梁咏琪能够左右的。
整部片子如果拉出来改成小说,可能还能凑合看看,改称了电影,选择的这些演员,选择的导演,其实还是有点失败,歌手圈的艺人出演,或许会带来人气,也许带来的也包括的品质的下降,说到底最后最自然最丰满的角色反而是薛凯琪演的宋晓彤,青春活力自然而不做作不管怎样,既然看了就看了 虽然不够丰满,看看骨架,然后自省下换成是自己会怎么面对这年复一年的冲击也是不错的选择
刚刚看完电影频道放的为庆祝香港回归所拍的<女人本色>,gigi薛凯琪和张敬轩演的,故事贯穿香港回归,亚洲金融危机还有非典,在金融危机的时候gigi的丈夫死了,在2003年她被解雇的那天,她的儿子因为非典去世,一直深爱她的邻居大男孩作为医生为了抢救她的儿子也去世了,万年惧灰应该可以形容当时她的情形,她穿的很唯美的准备割脉自杀,可是戏剧性的以前她投资的毛毛姐告诉她,她以前投资的钱已经翻了30倍.所有的事情又重新开始,她开始创业,开始新的生活.这个电影细节处理的很不好,跨度之间没有感情在里面,还有gigi的笑?可是我却实实在在的哭了.非典那段时间拍的很好,所有的人都带着口罩,所有的人都活在恐惧之中,我知道里面一些画面是截取真实画面,所以才更加可贵.gigi是作为一名office lady,如果她只是一名普通的人呢?我穿梭在一些社会的最地层,看到人们辛苦的劳作,为了卑微的生活.而另外一些人只是把痛苦都甩在身后,不去正视它.我想我怎么样都比一些人好,我有一些支持的力量,他们是我内心的坚强后盾,当我难过的时候我可以去怀念他们.有些人不需要别人的拥抱吗?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我想能从短信中发出来的就不只是说说而已的吧.我会因为你的一句倔话而难过半天.我对你说的,真的,我不喜欢你的生活方式.你又要离开了,我还是有点难过的.这首断点也是你喜欢的一首歌,难得我们回喜欢同一首歌.
《女人本色》影片以两个女人为视点,讲述了香港十年的变迁.<女人本色>可谓是香港回归三部曲的终结篇.不同于前两部都以小市民着手,这次是以两个时尚女性为切入点.成在信是某公司的财务总监,有一个CEO老公,又有个乖儿子,可一切将会像恶梦般地从她身边消失.香港人遇到的困难在她身上一一发生.随着香港的股市和楼价的大跌,老公欠下银行三千万巨债,在回家途中发生车祸遇难,邻居因买楼亏了很多,在家烧碳自杀,又造成从小玩到大的朋友的误会.这里电影用日期的方式叙述了事情的发生.人一旦倒霉起来挡也挡不住,正当香港SARS横行,成在信儿子不幸感染.她在公司裁员不当,被迫辞职,更被误会抢好友的男朋友.失望与绝望接踵而至,终于在被通知从小玩伴为救她儿子,两人都感染死亡.成在信决定割脉自杀,正当我们以为是个悲剧结尾时,主角绝处逢生,展现她的女人本色.导演聪明地在最后时刻完成点题工作.梁咏琪演的成在信是个商界女强人,经历并克服了种种困难,这个年龄相符的角色给了她很大的发挥空间,令她的演技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尤其是戏中得知她儿子死了的消息后,那种绝望到人格分裂的表演值得大家掌声给她鼓励一下.至于薛凯琪演的傻傻的女职员运气就没那么背了,比起梁咏琪就是小乌见大乌了.也许做个傻女人也不错,至少还有个痴心好男人一直默默地爱着她 等待着她.这种角色对薛凯琪来说是重复的.小女生有意向大笑姑婆杨千桦学靠齐,喜剧效果虽然不足以撼动大姐的江湖地位,但也小有成效.中生代和新生代女性的激情碰撞给人带来了不少乐趣.配角方面只能算是为主角铺下的一条线而已,林子祥演的丈夫 聂远演的公司CEO 李克勤演的四婶的儿子都只是帮助丰富梁咏琪的角色.另外频频在小成本爱情片中出现的张敬轩一直没有什么展现演技的机会,几乎一模一样地反复演着傻傻爱着别人的"第三者".从这些大大小小的明星的加盟,说明了导演黄真真的人际关系很不错.<女人本色>是导演对香港女性的一次深入的解析,凭借次片希望激励香港女性坚强地面对一切困难.
一句话评介:这部以香港回归十周年为背景的电影,很大程度上只是成为了一部单纯意义上的“献礼”电影,缺乏引起观众走入影院认真观赏的诚意。
选择这部电影,是因为三个女人。
首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导演是黄真真的缘故,很想知道,她是如何诠释这部充满了政治意味的电影(不过话说回来,谁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不可避免的会和社会发生必然的联系),其次因为另一个名字就是编剧梁凤仪,对于她在文学上的造诣也是仰久仰,她告诉过别人自己以为自己写不出来这部作品,但是她终于还是完成了;至于玉女梁咏琪,确实觉得最近她露面少了,以前也是蛮喜欢她清纯的样子,很想看看这三个女人会演出一台什么样的戏。
看完以后,不免失望大于期望。
这部以香港回归十周年为背景的电影,很大程度上只是成为了一部单纯意义上的“献礼”电影,缺乏引起观众走入影院认真观赏的诚意。
梁咏琪饰演的成在信,从香港回归之日起,每一次香港的变数,金融危机,房地产泡沫,非典……她个人都会经历了一系列的悲惨遭遇,丈夫意外身亡,失去孩子,丢了工作,真闹不懂,为什么这么多的不幸都集中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虽然好像要体现香港人打不垮的精神,但是实在由于过分渲染个人遭遇,而显得有点过于苍白了。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多次从剧情中游离。
不知不觉的想起了《阿甘正传》,只是可惜,同样是将个人的命运起伏融入到整个大环境变化的题材,《阿甘正传》比《女人本色》不知高出了几个档次。
作为“小人物”的阿甘一直没有所谓的成功,但是他努力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在见证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他的遭遇让我感觉真实而立体,让即使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也会产生共鸣。
而成在信的经历,角色本身就是一个与普通观众有距离感的身居要职的女强人形象,在无限放大的苦难之后,在最后终于通过经营按摩椅而获得成功,更多的还是给影片赋予了一种苦尽甘来的类似好人好报的“团圆式”结果,典型的无线剧成功立志片的做法。
另外两个女人中,薛凯琪饰演的角色还是一个整天幻想白马王子的小女生而已,年轻,漂亮,自视很高,可惜现实不像幻想的那么美好;惟一让我提得起精神的是,比较喜欢在片中天天想着如何投资,如何赚钱的阮小仪扮演的毛毛,她的每一次出场,都会让有些闷,有些苦的剧情增添了一些亮色,这种苦中作乐,对未来充满幻想的乐观主义也许才是香港人的生存之道。
完全没有看到黄真真神秘的个人风格,她基本上采用了中规中矩的处理方式;也没有看到梁凤仪的神来之笔,很多情节的处理都似曾相识。
而梁咏琪一下子也成为人妻,作为人母了,其实几段感情戏的处理她还是演得不错的,尤其是隔着玻璃窗与儿子相望的情景,只是由于同样的不幸老是发生在她的身上,不免有些祥林嫂的嫌疑了。
其实香港并不缺少这种女性题材的电影,许鞍华导演《女人四十》中萧芳芳的感觉,就让人感觉可信而温暖,平淡中却散发出生活的光华,也许对对于如何处理时代背景和人物角色的真实性之间,需要导演、编剧和演员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看到影片开始的时间我就笑了,又是回归十年的片子,不要让我再回忆一遍了,再回忆就真的老了。
“男儿本色”讲男人,“女人本色”自然讲女人。
梁咏琪扮演的女强人简直是遭受了人世间一切的痛苦与灾难,她随着香港一起沉浮,当然,结局自然是和谐的。
之前看的“密阳”,也是讲悲惨的女人,毫无疑问全度妍的角色要真实的多,本片里的一切情节只不过是为了呼应回归这个主旋律而已,单纯为了庆回归而拍回归片,必然是失败的。
哪怕你加点儿励志情节,比如让女主人公艰难创个业啥的,也比现在这种琼瑶阿姨的模式强啊。
三部回归片,本片不如“变幻”,与“老左”有一拼。
或者说,我认为只有“变幻”是一部电影,而其他两部都适合拍成电视剧。
一个讲四十年变迁,一个讲商海沉浮。
电视剧有情就可以,电影表达的东西则要更深刻一点。
不过总的来说,这段时间看的港片都还不错,“跟踪”啦,“每当变幻时”啦,“男儿本色”啦,都是用心在做的,希望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香港电影也回归朴实与真诚。
任何献礼电影都会给人先入为主的媚俗印象,因为歌功颂德多半都会言过其实。
香港此类电影的剧情向来经不起推敲,丈夫被莫名其妙的炒掉,妻子居然还能理所应当的接受升职,而没有丝毫为丈夫抱不平的意愿。
而片中,意气风发的妻子和屡屡受挫的丈夫形成鲜明对比,两人就像居住在一起的陌生人,各自活在各自的世界,一家人两种生活状态,互相没有任何心理上的交流,这也是林子祥死于非命的一大原因。
聂远的普通话在片中显得不伦不类,在粤语片中听到一个人一直说普通话还真是别扭,而作为间接害丈夫失业的人,梁咏琪对他的态度没有参杂任何私人感情,是不是也太大公无私了。
不知为什么,梁咏琪身边的人一个一个死掉这么令人崩溃的事情,却无法引起我丝毫的感情涟漪。
不是她的演技太差就是剧情太烂,我宁愿相信是后者。
而自杀的剧情更是让人无法理解,什么人自杀的时候还会把手机放在旁边,什么人自杀的时候还会应门。
而一直认为梁咏琪之所以自杀是因为多重原因综合使然,而最主要的应该是儿子的死,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因为有钱了,而放弃自杀的念头,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本片最明显的观感就是,梁咏琪变得好老呀,玉女掌门人现在老态毕现。
薛凯琪还是走可爱路线,越来越像杨千嬅,聂远还是显得不伦不类,而张敬轩长就一副菜鸟的样子,还真是适合这样的角色。
上中学的时候,看过《我要活下去》。
只当是看一个传奇。
一直到现在,我们大都寂静地生活在某个都市里,身边也很难听闻这么跌宕起伏的人生。
梁凤仪的作品讲述的多是典型的商业社会的女子,果敢、干练、重情义,但并不拘于情爱。
只是有人被琼瑶的爱情至上所熏染,不免觉得她们理性得有些薄情。
这次的《女人本色》,由梁咏琪来演绎类似个性的一位主人公。
类似,却真切。
我想所有的香港人都经历了同样的际遇。
从香港回归,到东南亚经济危机,到非典,再到回归十周年。
这十年,在信(女主角)陆续失去了老公、儿子、儿时的好友,最后还被有些暧昧情愫的上司出卖,当了替罪羊被解雇。
就在情绪彻底崩溃的时候,曾经偶然的一次投资换来了最后的希望。
梁凤仪曾经说过,她笔下的女主角都是短发,是出于自己的私心。
她还借鉴过去的经验,给那些面对感情或者家庭挫折的女性给出建议,“不要全职悲伤”。
所以,即使情感上几近荒芜,面对可以出现转机的资金,在信放弃了轻生的念头,重新振作,在事业上走到了另一个顶峰。
而剧情的结尾也暗示着爱情可能开花结果。
这就是不要将自己的全部心力都用于悲伤。
《我要活下去》中的女主角说:外婆说的对,一个女人一生不一定会嫁给自己深爱的男人。
但只要心中有爱。
一样可以平安幸福。
这样的句子,看似薄情,但需知,这世情,放任简单,面对却难。
女人本色,在于坚韧二字。
冲着黄真真去看的 加上昨天看了烂到不行的冲上云霄很多年前的老电影 也拍摄到很多以前香港的片段其实 香港虽然发达 而且是英国殖民地可是也曾面临 楼价跌 炒楼的人跳楼自杀金融危机的时候 裁员减薪 当然还有他们很爱动不动搞游行抗议还有非典那年 香港也受害严重可能最近听了大领导说了太多香港人的事情看这部电影的时候 我也觉得 他们有什么好了不起的剧情而言还算OK 梁咏琪是个很不幸的女子善良 纯真 漂亮 却遭遇老公自杀 儿子身亡 和被裁员背黑锅就在要自杀的那一刻 老天给她新的希望这个希望 也是她曾经的善良带给她之后的礼物包括在拿代理权时 遇到的董事 也是她善良和牺牲的回报或许这就是人生的轮回 就像善恶终有报还是觉得 女人别太强吧 弱弱的管好自己吃和穿才是简单的人生有空把黄真真其他电影都补齐
我记得好像似乎是梁凤仪的原作,总是这样的让人难,让你叹
反正挺烂的~
就凭其中励志就可以直冲4星,不过我不喜欢把角色写到这么惨的导演。。。
香港回归后十年间遭遇的缩写,主要是亚洲金融危机、房地产泡沫破裂和非典,另外也是王老吉、情侣火锅、OSIM的广告片。
GiGi被揍了!好心疼!海报有女同嫌疑!
很喜欢这部片子,也因为这部片子让我重新喜欢上梁咏琪。
still touched me even the subject matter is floody
活到这份上,有够衰的
2010.09.20
都蠻不錯的。好喜歡薛凱琪啊~~~!!好sweet啊!
失败的也很突然 死的也很突然 发达的也很突然 另外 女主角超级有CEO缘 - -
一次不成功的附会回归10周年。男人因为天灾人祸死光光,女人会无缘无故去投资口罩。不喜欢这样的巧合造就的女权主义
很久以前看的,原来是黄真真。水准不稳定啊你!就看看薛凯琪好了。
在这部剧中gigi的表演很出色~从一个在男人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在老公破产,丧父,做单亲妈妈,处理好公务,被人误会,当替罪羊而失业,丧子。。。。。。一个女人能做得这么出色,真的很不容易~
梁咏琪演技大突破!!!
其实这个电影是写给香港回归的情书。通过一个女人的10年展现了97到07十年里香港的大事和对普通民众的影响。戏份最多的梁咏琪很出色,薛凯琪完全不懂得演戏。不过导演黄真真拍剧情长片,还是可圈可点。
没拍出本色来
据说是年度最佳无厘头爆笑主旋律片。。
搞不清楚女人这类群体……
不明白为什么要扯非典和金融危机等等历史进去,多数的贪心都没有太好的结果。gigi还是老了,这就是近来每看一部她05年以后的剧必有的感慨。薛凯琪这里面没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