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基,我的爱

Dear Frankie,亲爱的法兰基,亲爱的弗兰基

主演:艾米莉·莫迪默,杰拉德·巴特勒,杰克·麦克洪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不列颠手语年份:2004

《法兰基,我的爱》剧照

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2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3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4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5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6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3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4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5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6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7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8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9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20

《法兰基,我的爱》剧情介绍

法兰基,我的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法兰基(杰克•麦克艾尔 饰)随母亲莉兹(艾米莉•莫迪默 饰)与外婆搬到了苏格兰。九岁的他是个失聪儿童,聪明懂事,对父亲充满期待。他经常给船员父亲写信,还挂着父亲所在的船的航海图。可是他不知道,一切都是母亲的善意的谎言,虚构了父亲的一切,事实上他们到处搬家就是想要摆脱父亲残酷的家庭暴力。而每一封“父亲的回信”都是莉兹所写的,为了就是不让儿子难过。 法兰基得知父亲的船即将靠岸了,想见父亲一面。莉兹没想到真的有这样的一艘船存在又不忍心告诉儿子所有真相,只好在朋友的帮助下找了一名陌生男子(杰拉德•巴特勒 饰)假扮父亲,可爱的法兰基很讨他的喜欢。 他们三人相处愉快,正当“丈夫”要离开,莉兹告诉了他法兰基的失聪是因为真正丈夫的施暴。而他们之间也似乎有着若有似无的感情。 莉兹拒绝了即将逝世的丈夫戴维要见儿子的要求,不久她便告诉法兰基,父亲已经逝世了。莉兹又取得了儿...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再见坏小子世间情流汗吧!健身少女手艺第一季盗墓寻龙第二次二十岁法律与秩序第二十一季我爱你,傻瓜天气之子真正胜负替身演员少年黑手党梯田姐妹杰克·怀特霍尔:我只是在开玩笑东京爱情动作故事逆战小霓虹的愿望决胜零距离超能食神美少女莎朗·塔特闹鬼事件相棒第9季温柔的音乐~tearsinheaven致天国的你棋子不义之财恐龙蛋到爱的距离床上关系2危险因素御赐小仵作闪点行动第二季

《法兰基,我的爱》长篇影评

 1 ) 男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

为了逃离暴力的亲生父亲大卫,利兹带着母亲和被打聋的孩子不断搬家,充满恐惧与不安全,并伪造父亲的口吻给孩子弗兰基写信,编造了父亲船员的身份,以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

孩子在信里尽情倾吐对父亲的思念,心碎的母亲在闺蜜的帮助下找到一个男人来做孩子一天的父亲,在父亲的陪伴和鼓励下,弗兰基学会了打水漂、看海马、并去追喜欢的女孩,利兹对父亲的好感也增加,并和他跳舞告之自己的遭遇,也goodbye kiss。

母亲和儿子都喜欢这个父亲。

在爱的鼓励下,利兹鼓起勇气见了病危的前夫,并拒绝前夫死前要见儿子的请求,但给他了孩子的照片和孩子画的画。

找到的父亲其实是闺蜜的哥哥。

结局比较感人,妈妈还是收到了孩子的回信,其实他什么都知道,关于亲生父亲,关于母亲的感受。

小可爱估计也知道他写的对象其实是母亲。

1.对一个男孩来说,父亲的爱和陪伴是不可或缺的。

2.有质量的父爱才珍贵,温和善良的父亲。

而非暴力的父亲。

3.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为了孩子四处奔波,也可以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他找一个父亲。

4.孩子对父母的深爱可能是父母都想不到的。

 2 ) 亲爱的,我愿意为你刀山火海

你孩子挺机灵的。

作为一个聋哑小孩吗。

不,作为一个九岁的小孩。

其实这个小孩确实挺机灵,同学以聋哑人打趣他,他欣然接受事实。

本来就是何必难受。

何况聋哑人也有好处。

有一个场景我记得清清楚楚。

他去逛书店。

店员中年妇女看一个小孩独自逛店,怕他乱来于是去喊住他。

结果他故意装听不见,径直往里走。

等到那个女人大喊大叫后再让她深感后悔。

利用他的聋哑特权捉弄这个女店员。

而那个店员也未必知道他会读唇语,但仍激动的说,孩子你要什么书我帮你找,即使店里没有,我翻山越岭,刀山火海也要帮你找回来。

哈哈,台词我添油加醋了。

但是,这个场景真的是感动。

法兰基欣然点头。

最后他带了一大堆的书离开了书店。

估计是半卖半送的了。

社会应该是一个博爱的大家庭,法兰几失去了一些,却得到了无数的爱,应该也是种幸福。

 3 ) 口是心非的孩子

‘如果你没有办法来,我能理解’,他写道。

随和又详细告知‘父亲’足球训练的详细时间和地点。。。

旁白读着Frankie写给父亲的信,平静的童声中藏着孩子最朴实的期待,我们都懂,因为我们年幼过,也那样诚挚期待过。

是的,我懂得你的难处;但是,我真的很需要你。

如果,我只说出了前半句,你能不能自己听懂后面的话呢?

其实,那才是我真正想表达的。

口是心非,很可爱,也带一点心酸。

过去的十个月里看电影不多,今天也是打着练听力的口号上了BBC的网站,结果这部苏格兰口音浓重的电影一打开就无法停止,为那宁静的色调,像褪色的胶片,旧旧的老房子,却那么真实和温馨的生活味道。

我喜欢带着这种气息的片子。

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反正我是常有那种晚上失眠很难过的躺着却哭不出来的感受,这个时候我就需要这样一部电影,能够让我感动到哭,眼泪从心底流出,不需要费劲心思用语言表达什么,但却能得着深深的安慰;哭过了,心中留下的是温暖。

关于爱,关于生活,关于阴霾的天气和夹着雾的清晨的阳光,需要安静的心去体验,只是每天的生活更多交给我们的是浮躁和担忧。

对不起今天我没有很多时间去回味这部好片子,不过没关系,因为我知道我会再看它,也许这一次所看到的爱,下一次会有新的发现——这是期待:)

 4 ) 让我们拥抱吧

外婆: 贝蒂•戴维斯过去常涂大红色的指甲油。

Lizzie:是吗?

外婆: 嗯,那是你父亲过去常叫你的。

你会穿着我最好的外套和高跟鞋,不停地自言自语。

在你自己的孤独世界里。

他说,上帝,Lizzie到底以为她自己是谁啊,贝蒂•戴维斯?

我从来不喜欢贝蒂•戴维斯,更喜欢芭芭拉•斯坦威克。

你知道你和芭芭拉哪里像。

Lizzie:妈妈……这也许不是全剧中最精彩动人的一段对白,但一定是我最喜欢的。

贝蒂•戴维斯与芭芭拉•斯坦威克同列美国影评协会所评百大女演员,前者第二,后者第十一。

两人的星光同样灿烂夺目,不同的是两人的星路与性格。

贝蒂•戴维斯早期的演艺生涯并不顺利,不仅与公司合作不成功,追求完美的她也常常因为追求完美和情绪化和演职人员合作不愉快,知道30岁职业生涯才有了转机。

她演技与美貌并重,性格坦率而又固执己见,常常能力挽狂澜,把一部烂片从死亡线拉回院线,甚至尖刻的影评人口碑之前。

相比之下,芭芭拉•斯坦威克则没有那么惊艳。

芭芭拉的童年十分不幸,母亲死于车祸,父亲酗酒离家,她沦落在寄养家庭长大。

正因为如此,也造就了她脆弱敏感,反复无常又坚强独立的性格,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到触手可及。

低调的演艺风格,宽泛的戏路造就了这朵好莱坞常开不败的奇花。

借用Joan Blondell的评论:“斯坦威克小姐让我们笑,让我们哭,让我们想拥抱她。

”而这句话恰好可以用给本片中的Lizzie(Emily Mortimer)。

《法兰基 我的爱》是苏格兰女导演Shona Auerbach的处女作,似乎也是为女主角Emily量身打造的。

导演所要塑造的女性形象,几乎是她心目中完美的女性,如此多的情感,乃至每一个属于Emily的镜头与对白,都值得细细品味。

以至于男人在这部电影中,不是恶棍,即是陪衬。

回到影片中,小男孩Frankie可爱、聪慧,又因为先天不足而散发出些许神秘感,即使对合她朝夕相处的妈妈来说也是如此。

影片开始于搬家途中,信纸上的独白,舒缓的琴声,听似说给父亲,其实是无意中和单身母亲的交流,幽默、乐观的家庭氛围,Frankie调皮的嗓音再配上暖暖的画面感,影片的基调不知不觉间缓缓定下。

多么幸福的一家小三口,差点就骗过观众,让我们忽视掉背后的艰辛与颠沛流离,那仅仅属于Lizzie的一切。

可是开场的几分钟,关于Lizzie的镜头,满满的全是母爱:1.陌生小镇的第一次购物,她特别在意收银员Mary对Frankie的看法,知道确定他的聋哑不被歧视;2.“爸爸”给Frankie的邮票贴满集邮册,这其实都是她的功劳;3.她对Frankie的管教严格而积极,按时睡觉,不要求老师特别照顾,鼓励他带助听器……4.Mary来为她介绍工作,在家人面前,她并不想立即接受。

短短几个细节,Lizzie的性格跃然于镜头前,对外坚强而独立,哪怕工作不稳定,生活拮据;感情细腻,对Frankie强烈的保护欲激发出本能的防备感。

唯一没有告诉我们的是Lizzie自己。

原来她的心里有如此重要的一个秘密,是支撑她外在性格的一切动力。

什么秘密呢?

Lizzie又是如何保密的呢?

Frankie有一个“父亲”,这个“父亲”爱着他却见不到他,但他们可以通信联系。

于是Lizzie就通过代回的信件细心地虚构了一个谎言:“父亲”是一个远洋货轮ACCAR的水手,航线常年远离英国,仅有的靠岸机会赶上搬家,用邮票代表自己的经历激励Frankie努力学习,听从妈妈的管教。

可是天下没有完美的保密措施,鬼使神差的冲突带给我们两条线索:明线:恰好有一艘船叫ACCAR,而且马上要靠岸了!

暗线:Lizzie的前夫Dave一直在锲而不舍地登报寻找。

第二个线索只有外婆知道,此后外婆的角色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外婆从影片开始以来一直是粗俗、暴躁又不乏幽默感的可爱老太,但从看到报纸开始,她便处处质疑Lizz的做法:1.她要求Lizzie停止谎言,告诉Frankie真相;2.她帮助Lizzie接下工作,劝她不要再逃避;3.她一面告诉Lizzie“不能永远活在想象中”,一面坚决阻止Dave一方;4.她为Lizzie的彻夜不归揪心,也会一起庆祝为她暖心,直到风波停息,她才终于舒了一口气,告诉Lizzie心里话。

外婆也身为母亲,所以她最了解Lizzie的弱点,也最了解如何保护她,她不会像Lizzien那样构筑梦境,而是回头面对现实作出最坏的打算,Frankie可以不用再幻想,但Lizzie的生活不能死掉,毕竟Frankie最需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虽然她没有改变Lizzie的选择,但也深深影响了她,除此之外,外婆也没有让Dave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秩序,没有打破Lizzie辛辛苦苦重新建立的平静。

Lizzie此刻却面临艰难的抉择。

如果告诉Frankie真相,小男孩纯朴的梦想就要破灭,而他对父亲的期望很高,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他后来会期待一个又一个惊喜。

Lizzie深深熟悉这种感觉,Frankie的梦就是她自己的梦,过去的她为Dave付出了所有换回了审慎敏感的性格,从此对前夫死心。

对现在的她来讲,这个秘密就是全部底线,更是她心中的一道迈不过的坎,这一点或许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

所以Lizzie面对的另一个困难是能否迈过这道心坎,重新建立对外界的信任,这是影片所要表达的重要的一点。

沉重的思绪压迫着Lizzie脆弱的神经,终于在小女孩带着Frankie偷窥Lizz的隐私时爆发,这一段的对白感人至深,相信不少人看到Lizzie“I'm here,Frankie!I'm the living one here!I'm the one that still is here”时都落泪了吧。

Lizzie几近崩溃,但仍坚持认为自己与Frankie相依为命的生活足够了,并不需要名存实亡的“父亲”,因此她差一点就告诉了Frankie真相。

可是Frankie真是一个特别的小孩,他不仅聪明,而且早熟。

自信与勇敢胜过了自己的母亲,当母亲来告解,他为她而伤心而不生气。

让Lizzie最终没有说出口,重燃希望。

Lizzie最后还是作出了最后一丝努力,但是没有成功。

伤心无助的她坐在海边,茫然而不知所措。

面对大海,像面对一面镜子,映照出自己的生活乃至内心(此时的音乐为佩尔特的《镜中之境》,喻意无穷反复、没有方向)。

故事从她与Mary的对话开始有了转机,然而面对新的机会,Lizzie仍然坚持一贯的独立与防备。

“No past,no present,no future.”她想给Frankie一个完美的父亲,但也怕自己陷入感情的牵连,重蹈覆辙。

她与“父亲”Gerald Butler第一见面的细节也很值得玩味:1.点单时Lizzie要了白水、穿着不甚讲究(毕竟不是为了约会),一贯的朴素让自己很窘迫;Gerald则要了重口味的美式咖啡,抽普通烟(伏笔),随意、干脆,大大咧咧,但有备而来。

2.Lizzie给了Gerald一叠Frankie的信,却只给了一封自己的回信,想让对方充分的了解Frankie却不希望借此了解自己;Gerald则较少说话,思考很多。

3.Lizzie谈到付钱;Gerald环顾四周,一是为了掩饰心中的不在乎,二是怕引起误会(蛮正派的形象)。

之后的剧情顺水推舟,Gerald是一个完美的“父亲”,和Frankie度过了完美的一天,然而当他们向Lizz要求再相处一天时,Lizzie拒绝了这个更完美的结局。

原因很简单,对Frankie的爱只属于她自己,她不求也不希望第三个人来承担,她不想让自己辛苦经营的“父爱”被这个临时的“父亲”轻易带走,母爱是自私的,这一点在Lizzie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Gerald的想法也没有错,他认为更多的相处就是更多的关爱,与Lizzie的本意毫无冲突。

是"You have to trust somebody someday"这句话最终击中了Lizzie的弱点,让她明白长久以来的不信任感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应有的光彩,正是Gerald的出现让她明白,原来不止是Frankie,自己也需要多一个承载希望的对象,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于是她涂起指甲油,为新的一天静心打扮,饮酒庆祝。

她的心从此不再有孤独感(确切的说是自我封闭)。

既然已经允许了Frankie爱上别人,别人爱上Frankie,也是允许自己重新爱上别人。

Lizzie终于迈过了那道心坎。

最喜欢的歌曲中,Lizzie和Gerald跳起舞,在他面前谈起自己的内心,讲述自己的过去,吻别……最后的Lizzie已然能鼓起勇气去见Dave,还可以转交Frankie的礼物,传递Dave对儿子的爱。

我想那礼物之所以属于他,是因为他未曾泯灭的父爱,哪怕他对Lizzie没有一点感情,哪怕他是一个让Frankie聋掉的恶棍。

所以当我们回到文章的开始,重新读起外婆和Lizzie的那段恍然大悟般的对白。

Lizzie的确有如贝蒂般的美丽,也曾如贝蒂般孤独,她甚至还有芭芭拉的脆弱,但她的坚强独立让其他一切都黯然失色。

让我们哭,让我们笑,最后,让我们拥抱吧。

 5 ) 天不变道亦不变

就像英伦诡异多变的天气,不安一直笼罩在镜头和观众之间。

这是眼下英伦家庭问题的缩影,这是一个并不快乐的浮萍之家。

先是不断搬家,不断转移,不断书信。

中间是小男孩不断等待期盼渴望远航的爸爸归来。

后来,是假的好爸爸圆场和真的即将离世的坏爸爸的残念。

几个悬念力道潜进。

妈妈不安的眼神;外婆隐忍的搜寻报纸寻人广告;九岁的重听男孩弗兰基,校内校外时常表现出广博的海洋地理知识。

妈妈,外婆,商店老板娘和她的哥哥,都在用不同的手段,基于对男孩的爱,而派生出种种人为编织的善良的虚假故事,虚假场景和虚假人物。

以爱为名,假做真来,真亦善。

这让笃信的九岁男孩,在同学前赚足了面子,乐足了圆满,亮足了暗色童年。

假爸爸终归要离开。

真爸爸终究要浮现。

但有了善爱的普照,燃烧的温暖太阳,已经不怕黑子的浮现。

 6 ) 另一朵百合花

法兰基是一个羞涩柔和的聋人(非生理性无法说话)男孩。

他并非天生如此,耳聋只是他那个狂躁的施虐狂父亲家暴下的产物。

但那时的弗兰克还很年幼,所以他的母亲—利兹决定带着孩子逃离,为了坚定自己,排除软弱,她带上了强硬的母亲一起。

她们过着频繁搬家的生活以免被丈夫追查到下落。

但是利兹决定不告诉法兰基这个坚硬冷酷的事实,而是为他织了一张温馨的网。

她告诉法兰基,说他的父亲是一个飘扬海上周游各国的勇敢海员。

法兰基一直深信不疑,并且坚持与自己的“父亲”通信多年,在信中交流感情,触摸彼此的生活。

而实际上,所有的信都是利兹在当地的一个小邮局寄出的,以法兰基父亲的名义。

借以这些信,她修补着那个白色小谎言,同时也窥视着法兰基的内心,生怕他在没有父亲、缺少男性气质的家庭的成长中出了一丝一号的差池。

法兰基在信中书写自己最近做了什么,交了什么朋友,上一次心情有波澜是什么时候等等。

利兹随意捏造了一艘在邮票上看到的船的名字,没成想有一天,这艘船居然真的航到苏格兰港。

法兰基开始期待,那个在信中亲密地称自己“亲爱的法兰基”的父亲、勇敢高大见多识广的父亲,会不会来见自己呢?

利兹遇到了一个难题。

在多重考虑下,为了不让法兰基伤心,也为了让他更投入这个谎言,她决定雇用一个男人来扮演“一天的父亲”。

这个故事很像我们小时候阅读理解总见到的那个故事:一个女孩儿很自卑,后来,她突然开始收到匿名的百合花,在每一年她的生日,从未迟到过。

她的母亲加入了她的幻想,她们都猜测那可能是某一个暗恋她的害羞男孩子送来的。

一年一年,这些话陪伴女孩度过了起伏的青春期,实现了自我认同,她不再自卑,开始阳光的面对生活。

后来她成人、恋爱、结婚、生子。

那些曾经占据生命中最大部分的百合花慢慢退居二线,她都有点遗忘,但更多是习以为常。

她一直不知道究竟寄花的人是谁,直到母亲去世的那一年,她没有收到百合花。

从那以后,她也一直没再收到过百合花。

不同的是,那个故事中的女孩儿有父亲的陪伴,但是法兰基没有。

而且另一个更大的不同是——法兰基从一开始就知道信是母亲写的。

但他没有拆穿,而是将计就计,用母亲的方式让她知道自己的想法,告诉她我很好。

片中涉及家暴只是寥寥几句话,我们无从推测法兰基是否记得那件事,但是法兰基受此伤害是肯定的。

从精神分析角度说,就算有“童年失忆症”而无法唤起对确切事件的记忆,其留下的坏影响,也一定是显著的。

家暴让他的父亲从此缺席,家暴留下的“礼物”让他从此无法听到世界的声音而被磨练成一个唇语高手。

虽然他一直是“幕后高人”,了解这一切事情的运转、走向,却还是没有控制住加入了这场戏。

他为”爸爸“和妈妈创造出了空间,他偷偷藏下了”爸爸“给自己的适合打水漂的石头,他在小伙伴刺激他”我打赌你爸爸不来看你“的时候情绪失控地抚摸着墙壁上的游船瓷砖。

他终究只是个小孩子,也许家暴让他太早懂事,太早了解了大人的辛酸,所以变得善于察言观色和隐藏情感,却总会有坚持不住的时候。

他的情感需求有时候被这个太在意不伤害他而有点不知道怎么去爱实际中的他的母亲忽略了。

因为背着这个太沉重的担子和“谎言”,这个母亲是神经质的,一旦法兰基接近这件事情的真相(她并不知道法兰基的洞明),她就开始手忙脚乱地掩盖。

法兰基被同伴怂恿去翻母亲的衣柜来找“爸爸会不会来看我”的证据时,利兹脸色阴郁地走了进来,怒斥他们,对那个来做客的小女孩亦毫不留情。

如果我是法兰基,一定会很伤心的。

我是聋人,但那不是你的错;我没有父亲,那也不是你的错;但是如果我的母亲出于保护而游荡在过去却不肯参与我的现在与未来,这就是你的错了。

他不戴助听器,也是为了不让母亲内疚,而他早已释然自己听不见的事实,还能对同伴的嘲讽一笑置之。

孩子在家庭中,往往充当着纽带与治疗者的角色,他们是家庭的观察者,而越是投入这种观察的孩子,对家庭的关心也就越多,法兰基就是如此。

他试图治愈过去留给母亲的伤以及她的自罪,希望能够一起开始新的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孩子不知道、不懂,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吵架,孩子劝阻安慰,却被家长挥到一边说“你不懂”;我们以为孩子不知道,所以在有些小事情上欺骗他,比如告诉他游乐园里有怪兽,然后回避孩子想去游乐园的愿望自己窝在沙发里看报纸。

而实际上,他们知道爸爸妈妈因为某一个阿姨吵架;游乐园根本没怪兽只是爸爸不想跟自己去。

孩子的心那么脆弱,又是那么值得爱护。

 7 ) 法兰基,我的爱

我喜欢片子里面的每一个人,当然最后的那个爸爸除外。

亲爱的,小法兰基,性情是乐观的,DEAF不是DEF,聋子又如何?

我是足球白痴又怎样。

小法兰基是勇敢的,为了妈妈,我会主动地邀请小姑娘的。

小法兰基是平和的,爸爸走了,妈妈会难过的,希望她能过得好。

充当假爸爸的那个陌生人,我们可以做朋友的,你会喜欢我的海马的。

还有那勇敢的,害羞的妈妈。

爱护着外孙和女儿的外婆。

那个硬朗,温情却陌生的戴维,那个邻居那个歌手。。。

所有的一切都是平静的,心里泛起的是轻轻的涟漪。

 8 ) 因为世界不完美才有了爱,因为爱不完美才有了相爱

“当我还是小女孩,我梦想有个爱人,谁会成为给我勇气的闪亮骑士,他会带我去天堂中的城堡,击败途中所有的恶龙,他会骑着一匹白色骏马带给我爱情,我期盼已久的爱情,他也会带给我快乐和永久的安宁。

”这,一定是每个女孩都有过,并且如果可以愿意做一辈子的梦。

当有一天女孩子将这个梦收起,心甘情愿地成为另一个人的骑士,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她的孩子。

比如,莉齐。

她是一个九岁半男孩法兰基的妈妈。

她总是一半骄傲一半宣战似的对别人讲:“法兰基听不见,但是他是读唇语冠军”;她总是带着法兰基和外婆不停的搬家;她总是鼓励法兰基给远洋船上工作的“父亲”写信;她总是以“父亲”的身份给法兰基回信。

这就是她爱弗兰基的方式。

法兰基已经习惯了重复“打包行李、搬家、适应新环境”的生活,因为无论去哪里,母亲和外婆都在身边陪伴,“父亲”都在信里陪伴;他习惯了笑对别人得知他听不见后的表情,无论是惊讶地抱歉,还是同情地安慰,亦或是戏虐地捉弄;他也习惯了按照“父亲”航行的位置在地图上标定红旗,因此他的地理成绩特别好,因此他的“父亲”一直都在海上。

直到一天,法兰基的同学把船到港消息的报纸摆在弗兰基面前。

对于法兰基来说,这是一份期待与忐忑,“父亲在信里没有提他的船改航线了,是不是他不想见我?

”;对莉齐来说,这是一份意外与慌张,“编造的船名竟然真的存在,去哪给法兰克找一个父亲?

”当然,一个临时“父亲”是可以找到的。

“父子”的亲密相处填补着“信纸父亲”无法带给法兰基的骄傲与自信,两天的幸福“家庭”也让长期独自支撑悲伤真相与谎言泡泡的莉齐慢慢放下防备与距离。

莉齐以为这个善意的谎言可以陪伴法兰基一直通往没有伤害、没有失望的远方。

却在法兰基的信中发现,敏感聪明的他已经猜到了真相,并豁达懂事地维护着母亲爱他的方式。

当大人们以牺牲精神、用自认为完美的方式倾泻爱意时,也许孩子们也用尽全力、配合着大人们的方式完整地接受着珍贵却又沉重的爱。

正因为这个世界本就不完美,才有了爱。

也正因为爱本就不完美,才有了相爱。

《法兰基,我的爱》用一个母亲苦苦维系的谎言,和一个孩子深深隐藏的体谅,带我们感受到这个不完美世界里最美好的相爱。

影片用海边小镇略显寡淡的色彩和轻灵的音乐讲述了一个忧伤中充斥着爱意的故事,其中的真情成为最温暖的颜色,其中的善意成为最动听旋律。

而开放式的结局让人充满期待,爱需要攥紧拳头忍耐更需要伸出手臂拥抱,无论是对于法兰基还是莉齐。

 9 ) 法兰基,我的爱

法兰基得知父亲的船即将靠岸了,想见父亲一面。

莉兹没想到真的有这样的一艘船存在又不忍心告诉儿子所有真相,只好在朋友的帮助下找了一名陌生男子假扮父亲,可爱的法兰基很讨他的喜欢。

他们三人相处愉快,正当“丈夫”要离开,莉兹告诉了他法兰基的失聪是因为真正丈夫的施暴。

而他们之间也似乎有着若有似无的感情。

兹拒绝了即将逝世的丈夫戴维要见儿子的要求,不久她便告诉法兰基,父亲已经逝世了。

莉兹又取得了儿子的信,原来聪明的法兰基已洞悉一切……

 10 ) Delicate

九岁半的失聪男孩,单亲的妈妈,爱吸烟的老太太会自己给自己涂红色的指甲油。

还有那个内双蓝眼睛的男人穿着沉重的大皮靴,在最后片尾的卡司里写着The stranger.故事发生在一个Typical的冬天。

雾蒙蒙的海港,街道边没有什么海报,橱窗被大铁皮替代,间隔着涂满了红。

小镇,几乎只有鱼和薯条的餐厅,单调的早餐,每天只看同一份报纸,连威士忌都没有颜色。

画面五分之一处的艾米莉从左侧低着头快步踱到右侧,陌生人带着小男孩踩着海边的泥水从右跑到左。

一个跑的快,一个跑的慢,好像两个抽离时空的交错。

跑得快的那个,是艾米莉的插曲吗。

跑得慢的那个,是艾米莉的人生长信的开端吗。

亲爱的,Frankie. 单亲的Emily,扛起了能做到的所有。

带着孩子离开粗暴的丈夫,供养自己的母亲,用信给孩子编着看起来蹩脚的故事,在故事要揭开谜底的时候,续上另一个开端。

老太太在看不到的地方挡掉子弹,用指甲油和红酒杯还有那些年轻的故事们鼓励你热爱生活。

杂货铺的老板娘、船上的水手、拉小提琴的美人鱼、讨人厌的同学打完赌信守承诺,更别提那个眼睛深邃的陌生人。

每个人都是最温暖的一面。

只为了维持这个Delicate的美丽。

9 Crimes9.4Damien Rice / 2006We might kiss when we are alone.When nobody's watching.Stranger临走时额头抵着Emily, 许久才留下一个浅浅的吻。

那个男人不会再回来。

这份美好太易碎,像那个被Frankie踹到衣袋里的Champion stone打出的水漂。

Dear Frankie, 谢谢你陪我造梦。

《法兰基,我的爱》短评

实在太感动了,背景格拉斯哥。

3分钟前
  • vin
  • 推荐

mom and son~

4分钟前
  • peanut
  • 推荐

Your friend Frankie。

7分钟前
  • 三四
  • 推荐

很普通!没啥感觉……

11分钟前
  • 闲人看戏做梦
  • 较差

剧情弱,节奏慢,艾米莉莫蒂默是个好演员,杰拉德巴特勒则不(虽然我愿意嫁给他)

12分钟前
  • 小文儿
  • 还行

虽然没有哭得死去活来,可是柔软了我的心。

14分钟前
  • 褒姿蛋
  • 推荐

I was looking for a man, a stranger in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18分钟前
  • miootree
  • 推荐

陌生的人,不陌生的爱

22分钟前
  • L.L
  • 推荐

25分钟前
  • xjc_jovi
  • 还行

杰拉德.巴特勒扮演的“父亲”,能得6分。

26分钟前
  • 豆友1120428
  • 推荐

故事简单套路的温情片,但是我个人的感触不深啊。

31分钟前
  • 静漠de冬
  • 还行

电影本身的题材很普通,但是强大的电影原声歌曲烘托了气氛,让人的情感随之而动。最后亲生父亲的死带有宗教意味,不过只是点到为止。电影原声的力量大过电影本身。

33分钟前
  • 今夜
  • 还行

21_036。里面的两位母亲都为自己小孩付出很多,总体来讲就是关于母爱的电影,并不需要一个男人来依靠

38分钟前
  • nikki
  • 还行

情节潦草,三人相处的一天没刻画出情感的发展变化,叙事很单薄,虽然只有一天其实也可以很精彩,参考罗马假日。所有情感表达基本借助小男孩读信的画外音,前面情节的松散使得结尾比较煽情的那个情节都没煽起来,因为小男孩的表演加一星。

40分钟前
  • 兔仙女
  • 还行

格拉斯哥。

42分钟前
  • 充蜜
  • 推荐

啊原来是杰拉德巴特勒!就说眼熟得不行 我看我这胡子肌肉帅哥重口味已经无法扭转了。每一个剧情转折都猜中了,包括俩人渐生的情愫小朋友的一早剔透。不过仍然是有爱的~

46分钟前
  • 低端的supermia
  • 推荐

老爹很帅气,原声很好听

50分钟前
  • 忘川掌灯人
  • 还行

不理解不尊重,孩子需要知情的权利,而不是感动自我式的好爸爸形象。只是因为是电影,一切都是理想化的,温情的。

55分钟前
  • 沈言
  • 还行

当Frankie拥抱冒牌爸爸时,我意识到自己脸上的表情也是从紧张到微笑。善良的编剧,给了谎言一个这么好的结局和希望,如同那句话,“You have to trust somebody someday.”20150723

60分钟前
  • 半袖
  • 推荐

感同身受过

1小时前
  • Ivan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