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
Rommel
导演:Nikolaus Stein von Kamienski
主演:乌尔里希·图库尔,蒂姆·博格曼,Ralf Dittrich,帕特里克·莫勒肯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2
简介:埃尔文·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负盛名的将领,也是希特勒最为宠爱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著名的绰号——“沙漠之狐”。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隆美尔率领2个师的军队在北非仅仅用了2个星期就让英军之前2个月的战果丧失殆尽)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详细 >
没有幼时读传记般壮阔
非常精彩的电影!确实非常难以理解,难以想象,希特勒在战争末期,兵败如山倒,军队不少元帅有心反抗的情况下,还是对全局有这么牢固的掌控能力。
主要是讲诺曼底登陆和希特勒遇刺时的一段,完全没有表现出元帅的风采。其他的人物就只认识元首,也没有一点元首的风采。或者真实的他们就是这么一副模样?戈林、希姆莱有没有出场过?不知道。完全听不懂德语,只好任由字幕糊弄,但字幕颠三倒四,看得我稀里糊涂。
看睡着……
许多历史细节都很到位。隆美尔在七月初遭到空袭,瓦尔基里行动发生的时候还在医院没有恢复意识。施蒂尔普纳格尔试图自杀未遂,后被处决。克鲁格得知希特勒未死后便觉无力回天。鲍曼添油加醋要置隆美尔于死地。
大厦之将倾,独木难支。
很典型的欧美传记片,以细节描绘人物,以配角衬托主角,至于历史的真相,都是悬案了谁又能确定呢?凑合,不算烂,但是也缺少亮点。
不知导演想拍电影还是纪录片,反正没拍好。一代名将没有战死沙场反而被政治株连,也正是应了那句话的无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高处不胜寒。
伟大的隆美尔就这样被黑了
看完了都没看明白,糊里糊涂的叙事
很棒的电影,讲述隆美尔最后七个月,演员,服装都很棒,为什么评论区哀嚎遍野?你们都怎么想的…
很难认真的看完一个人物的传记,每个历史留名的人都是有他留名的原因,隆美尔纳粹德国的悲情人物。有个评论还是比较可以概括他的人生,当英军袭击阿拉曼时,他不在非洲;当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他在家庆祝妻子的生日;当7月20日刺杀希特勒时,他躺在战地医院里。另外饰演隆美尔的演员总觉得脸熟,还真看过他的另外部电影《幸福本源》。
可惜一代名帅。最后成了大清洗的牺牲品
历史是一面镜子
我想看的是沙漠之狐隆美尔。
空有这么大一个名字,却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场面。值得称颂的非洲战绩一笔带过,诺曼底登陆用几段黑白纪录片就对付了,剧情则平铺直叙流水帐,这完全是天朝抗日雷剧的节奏。全片唯一可称道的是精细的军服和摄影效果了。
影片说的是纳粹日薄西山的1944年,因此战争的场景不多,但德国人拍的电影基本上比较严谨好看。2024-3-23隆美尔对希特勒终究是忠诚的,但这种忠诚在步步紧逼的战事面前放松了警惕,以为政变不过是激进派的幻想,故而没有及时通报希特勒。刺杀希特勒的行动恰好发生在隆美尔重伤住院期间,事后大批德军高级将领被牵涉其中,隆美尔伤愈后也被调查。希特勒认为他知情不报也是不忠诚的表现,故赐毒而亡,对外却称其中风,国葬之。
虽然德国的关注重点不在北非,但是隆美尔依然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如果能给他更多的兵员和装备,北非的情况会大不一样。军人卷入政治的,哪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这片豆瓣评分这么低全拜字幕所赐。记得之前流传的一个段子,一部电影看到一半,字幕没了,屏幕上出现一段话:“我不懂X语,前面的字幕都是我编的,我编不下去了。”看这片时我就在等这段话出现。小语种电影如果不是风光片或A片的话,很大程度仰仗字幕,任重道远啊不能这么胡闹啊字幕君!
因为拍得太过真实也没什么艺术处理导致缺乏电影感 比较像一个纪录片 但是当纪录片看的话又不清楚里面的情节的真实性到底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