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原本是想去电影院看这部的,因为海报拍的很花哨,是真的花哨。
感觉浮华如梦的两个城市间一定发生了终生难忘的故事啊,结果因为各种琐事夹杂就硬是错过了最后的播放,眼睁睁看着她下档。
然后今天在网上看了,反而庆幸还好,没有去电影院看。
这个故事本身编的逻辑性有很多的漏洞。
志玲姐姐小时候说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小提琴家,然后镜头都是她在舞台上跳芭蕾舞的定格(请问编剧不能编得稍微具有说服力一点吗?
),然后说着和刘烨其实经历了很多,镜头一扫她说自己一定要去美国追求自己的梦想,然后刘烨男子汉气概大爆发,把正在开着的车立刻停下表露爱意,试图用亲吻的方式来亲近女神,却被她无情嫌弃露出被侵犯的委屈感,请问这个能说爱了很久吗?
如果真的爱,当初会搞得就差要报警了吗?
然后纽约那么大,刘烨来谈生意就一定要去志玲姐姐驻唱的酒吧喝酒,然后就一定要这样惊愕地相遇了,志玲姐姐流露出在异国他乡看到老相好的泪眼婆娑含情脉脉,刘烨在台下激动地捧场鼓掌。
可是怎么看,他们的情感铺垫都不具有说服力。
我相信刘烨是自始自终深爱志玲姐姐的,但是人家之前不鸟你啊,可是你后来富有了啊,可以供她住看到中央公园的景观公寓,可以供她出资给小情人开摄影展功成名就,摄影展里除了她自己的照片就只有她自己啊,然后她还真的是很多面手,晚上要驻唱,白天要做服务生不算,还要兼外卖,并且担任观光导游,请问这个工作的时间是如何安排还能纠结情感问题并大半夜地打给小情人呻吟矫情一番。
小情人实际上是个美国富二代,住大房子啊,比小公寓要大啊,于是志玲姐姐心动了啊,一边是发小,一边是发财致富绿卡的美国梦啊,所以她说爱他的小情人啊。
刘烨在她生日时大老远从中国瞥下了江疏影(她也是大方割爱,说着你去找她吧),然后去给志玲姐姐庆生。
原配疏影妹子问刘烨你爱我吗,刘烨说傻瓜,当然啊,然后小情人问志玲姐姐同样的问题,她也回答当然爱啊,要和你长相厮守在一起啊,然后他们彼此再互相诉说衷肠 ,什么认识了那么多年,已经集合了亲情友情爱情各种情的完全升华啊。
在生日派对的餐厅门外,刚和刘烨藕断丝连说已经不想再持续这种12个小时时差永远要提心吊胆不能打给你生怕你老婆在身边两个连几个小时都相处不到的日子感觉到非常非常痛苦后,转身就和后面追出来的小情人表决心说自己是想要一心一意和他在一起的,真是配合这样的表演力,在两个男人面前灵活自如,最后获利最大的一定是她自己。
最后的最后,竟然安排了神智不清在街上乱逛的刘烨被车撞,且死了。
我要承认,必须承认的是志玲姐姐颜值甚高,但总觉得讲话有气无力,这是一个凤凰男榜上富家女念念不忘初恋绿茶婊的故事,绿茶婊一边用所谓的爱情捆绑住凤凰男,另外一边再和美国富二代谈个小恋爱,装个小清高。
但如果真的要谈些内涵,不如洗洗睡吧。
《北京、纽约》是一部很简单的爱情电影,或许只有经历过真爱的人,才能从过于简洁的甚至感觉有点单调的细节处感受到那些感人的爱情。
里面的每一个片段,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的表达出主人公的情感,一个转身离去的背影,或则仅仅只是黑暗中的一个哀伤的轮廓,都让影片充盈着那种唯美的情感,甚至溢出到屏幕之处,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悲伤,这是一场最远最唯美异地恋。
纽约的繁华无法掩饰茉莉内心的灰暗,屋顶的微风吹扬起缕缕发丝,放飞着对遥远彼岸的思念和回忆。
当林志玲带着一种落漠站在屋顶时,我便被她打动了。
优雅,这一词一般多用在上了年纪的女性身上,但是林志玲却总会让人感觉到一种不带岁月的娴雅与静好,和《王牌》中的角色不同,这部片中,林志玲扮演的茉莉,一直是压抑的承受着所有悲伤。
即便是在雨夜狂奔到乔处,和他一夜情,即便是在豪华公寓里指责蓝一时哭诉“我的城市一天的开始,却是你的城市一天的结束”,都是那样静静的,象春天的雨,虽然淋湿了所有人的身,却总是细密的让人喜爱,模特出身的林志玲磨砺多年之后,在《北京·纽约》中第一次摆脱花瓶形象,表现出了一个专业演员的卓越演技,满满的内心戏,更添加了属于她个人的魅力。
那精致的面容,无论何时都笔直的背脊,诉说着异地恋的悲伤与坚忍。
除了她,想来,没有哪一个角色参更适合演绎茉莉这一角色。
前阵子看过《一生一世》里的高圆圆,只有美,却没有美好的感觉,是那种经历过爱与放弃后的云淡风轻,是那种虽然遍体凌伤却依然高傲的尊严。
所以,茉莉最终选择了乔,因为她是一种成熟的蜕变。
爱情,没有对和错,更没有先来后到,坚守与背叛,有的只是时间和命运的捉弄。
茉莉和蓝一,是真爱,也许,是她爱的最深的一次,但是,当经受着时间与空间的双重考验时,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境遇交织、不同的人际关系,爱便显得那么的无助和弱小。
并不是其中一个变了,只是其中一个在不停的走,而另一个却止了步,距离便越来越远。
在前行的途中,茉莉便遇上了乔,与其往后不停的回头等待,不如重新结伴同行。
茉莉并没有给自己找任何借口,她只是告诉蓝一,她们不合适了。
就象林志玲一直就坚持以优雅的身影出现在大众的眼底一样,不去刻意改变自己嗲嗲的嗓音,偶尔走一走性感路线,却很努力的提升着自我,从她一部比一部好的戏中,可以看到她的用心和努力。
茉莉也是这样,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便坚持,不去欺骗自己的内心。
即使从小一直追求的艺术之梦沦为酒吧里卖唱,即使旧时的青梅竹马送她豪华洋房,都无法磨灭她内心的自我。
虽然她也会自卑,但她依然会高贵的陪同蓝一参加酒会充当他的翻译,她不逃避,当她思念蓝一时,当她爱上乔时,她都会选择勇敢面对。
生难久居,爱可永留,结局,蓝一出了车祸,电影就此落幕。
但在此前,茉莉便向蓝一说出了分开的话。
无论是违心还是心甘情愿,两个人就真的从此分开了。
蓝一和乔相比,前者因为心中一直有爱,便不能长大,而后者,却失去过爱,从此懂得包容。
只是很不满意,乔在酒馆外质问茉莉不应该把他当做替代品。
这个时候,他应该是去抱住茉莉,给她依靠和温暖。
淡然却不沧桑,美丽却不稚嫩,铅华洗净慧然独悟,这便是茉莉,虽然俗着却又清雅着,就象荷花,只让人记得住那一抹红白相间,唯有林志玲能演出这种感觉,多一分青春则显幼稚,长一分成熟则显苍老,只有这样的美,才恰到好处,象悬崖上的花,凌越在众花之上。
和妈妈一起去看的影片,刚开始就被唯美的风景和钢琴曲吸引了,剧中思维有些脱线,待到影片即将完结时我才明白它的深意。
剧中茉莉深夜电话Joe问他:你相信命运是一个又一个的轮回吗。
蓝一娶了帮助他的富翁之女,他深深爱着茉莉;富翁直到临死前还在后悔没有给所爱的女人幸福,他只有钱,妻子和能给他快乐的人一起离去;Joe的父母住在美丽的庄园里,但他们并不相爱;茉莉爱蓝一,痛苦并爱着,Joe带给她快乐,于是他在爱和快乐中难以抉择;Joe在酒店门口质问茉莉,你真的爱我吗,你根本不明白什么是爱,因为你没有失去过爱人;蓝一在恍惚中走向马路,车撞身亡,茉莉飞奔向她一生的爱人,红裙飘飘,霎那芳华。
我欲转身,而你已不在。
金丝笼中鸟,爱欲意如何。
一开始看海报感觉文艺爱情异乡人打拼电影可以伴入睡,看完后,除了摄影影象层次感很不错,摄影到底是杜可风,整个剧情人物交待不清,跳脱太快,北京纽约,但拍纽约太多,北京无几处,为什么还有重庆长江索道?
刘烨出演该片真的不怎么样啊,曾江友情出演一个去世的镜头也好愿意的啊?
晕了。
志玲姐姐应该好好进修学表演这个演技真是生硬啊,除了摆拍POSE,也无大片感觉,模特做久了对镜头有种固定程式化,表达人物性格不够丰满立体,只有一处刘烨离开她时在窗口抽着烟有点历经沧桑郁闷的感觉了话说志玲修养内涵都不错,但她更大的硬伤更在声音和气息,更应该去学习表演说话精气神,说台词声情并茂,跌宕起伏,铿锵有力。
英语流利,可是从她声音出来,我也不听不清她说的是什么声音,总之无法与她年龄匹配,也无法向观众呈现出一个独立,成熟,经历,阅历人格,看完该片突然怀念看《北京人在纽约》日子,那才是真正异乡人打拼的真实生活吧。
一部人到中年才容易看懂的电影,可惜电影的最大受众群注定是年轻人,最大的评论声也来自于年轻人。
制片方最终做出一部“中年不纯洁爱情故事”已经很有勇气了,放在市场和豆瓣上笑骂由人更是大无畏。
毕竟制片方不像我这种喜欢把一切都庸俗化的大妈,不可能片名就告诉观众,我们努力讲了一个中年人面临的爱情困境——所以片方取了个暧昧的片名《北京,纽约》。
但最终,我个人认为,这个片名还是起坏了。
片中被几次提起的时空之差,根本不是故事的症结。
北京和纽约虽然相隔半球,日夜颠倒,但中年人宣之于口的那些原因,不如都打打折扣,借口和原因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既然是借口,就不应该出现在题眼之中。
其实个人觉得,这部电影不能归类于“文艺”。
它依然是一个爱情故事,是一部类型电影。
唯一特别的是,制作方始终清楚:并非所有的爱情电影只能讲年少的酸甜苦辣,也并非所有的爱情电影一定要一生一世一双人。
其实早些年,可能我自己都会反驳这种听起来玷污伟大的说法:爱情如果不纯粹,还是爱情吗?
这就是年轻人的优势:在所有事情的A面,理直气壮地定义一切自己认为对的东西。
爱情不论滋味,一定要可以超脱环境,像化学课上试管中的两种反应物,无他,最多只有些不参与反应的催化剂,就可以双双对对地燃烧到最后。
而人到中年,不然就无法驳斥年轻的自己,只说一些“一把年纪了谈爱情有点不适合”的糊涂话,不然就干些自己也没想清楚的糊涂事。
前者被称为庸俗,后者被称为渣。
如果,有人到了中年,仍然在满身污垢时想探讨一下爱情的本质呢?
即使爱情狡猾如斯,永远不可能两全其美,甚至需要穿越幽暗的人性面临道德的纠葛呢?
讽刺的是,这个爱情从一开始就充满伤害。
从两小无猜到一场强迫,纠葛细细密密,但都真实存在。
蓝一的困境在于,他是一个无法被原谅的伤害的始作俑者。
即使后来他有了一定力量,能给他认为自己的一生所爱的所有东西,都还是始于恩赐。
所有的恩赐,都是需要还的。
还上婚姻司空见惯,如果这个恩赐,需要他还上真挚的幸福呢?
显然,他高估了自己。
他可以用婚姻去归还一段恩赐,但他做不到幸福。
他也无法让婚姻中的另一方真正幸福。
他想让自己的一生所爱幸福一些,却无异于给了她一杯鸩酒,旧伤添新伤。
说他贪婪,我估计他也认,但这贪婪,是在他苦熬的历史里,必须背起的原罪。
日子要过下去,就请一直背着这十字架往前走。
结局嘛,我认为他没有死,他最后只是回去了。
死去的是他想两全的心事。
可能那架飞机回去之后的他,反而幸福一点。
中年人少一件心事,总归在当下是幸福了一点。
茉莉,其实志玲姐姐演得很好。
最违和的是她开始时打散工住贫民窟的狼狈。
不过可能正因为她的角色像仙女一样闪闪发光,才在一片狼藉中吸引了乔,帮她走出不断怀疑人生的困境。
当然,蓝一给她那些物质上的支持也是。
年轻人总说,靠自己,但很多真实的生活就是,一潭靠自己走不出的烂泥,越挣扎,陷越深,死越快。
某种意义上,茉莉知道自己的两段爱情都是自己接近梦想的双拐,她也没有掩饰,都承认了。
是种成年之后必然会经历的坦然的羞耻。
她之前也羞耻,但当时她决定把它们都藏起来。
她依次藏起了对蓝一的眷恋和无法原谅,接着是自己选择时的骄傲,再接着是自己儿时的梦想。
她被彻底困住了。
但这一次,蓝一给了她与过去和解的希望,乔又给了她重新肯定自己的理由。
但是,这双拐的差异越来越大,她已经无法平衡他们。
当她下定决心要丢掉一支的时候,她情绪失控了。
她和乔吵架,吵完之后道歉。
依然回到蓝一给自己买的公寓,却只想跟出现在公寓里想给她惊喜的蓝一说她放弃爱情了。
她找了时差做借口,两次。
但蓝一懂了,她只是不再打算爱他了。
或者说,那些她许多年不曾消化的带着血的缱绻心事,她打算放弃了。
多讽刺啊,是借了你的力量离开你。
蓝一以后还是会去纽约吧,但他们没必要再见面了。
拖拖拉拉被埋葬的少年心事,最后每个人都算不上体面。
但这是一个终于画上的句号。
周围的观众看不懂也没关系,故事里的他和她都尽力了。
据说主要资方的意愿只是收回1500W票房,不是21,21纯属朋友帮忙。
我之前认为这不是很容易嘛,但是观影感受是为你们祈祷。
周六晚上的场次上座寥寥,不到一半时间整个厅上空蒸腾着众人的绝望之气。
其实对于林志玲,我认为她其实很适合演戏,因为她是一个真正情商高到没有自我的艺人。
每次出演都及其用力,每个动作咬字都程式化工艺化地不行,真是没有遇上能驾驭之的导演啊,不然她这种慢镜头功力拉长一部电视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刘烨依然出戏,让人觉得他欠了资方很多钱,逼良为娼。
其他演员都是捡来的,江疏影是纯背景,曾江的出镜是被缓缓拉上白布,此处爆发出笑声。
我边上的女生喟然长叹:剧情呢!
剧情其实很简单,美国梦和中国梦被虚化,靠脑补;爱情是主线,靠脑补。
现实生活中我是能理解这种感情的。
男主被生活或欲望所迫被拎不清的欲望附体,嫁入豪门,心里总归是有一个女神的。
然后这个女神在异国他乡为生计重负,过得不尽人意,男主发达了总是要表示一下的,于是就物质上进行包养。
但是物理距离决定心理距离,女主就是那么巧地遇上了一个艺术情怀的金融退役者,渐渐溜号到他那边去了。
男主很崩溃,女神很委屈。
她觉得我也很痛苦啊,我那么多年一直爱着你,你号称爱我呢,鬼影都不见咧。
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饱暖思淫欲。
当初穷得一天打好几份工的时候你不一直默默爱着男主磐石无转移;开上跑车了住上豪宅了就觉得精神痛苦了他不能感受你生活的一点一滴了。
说白了是因为你的生活境界上升了特别想发个朋友圈告诉大家我混上中产了跻身高层了么,但是发了又会被肉搜你的启动资金哪里来的呀?
于是好痛苦。
林志玲之所以不适合这个角色是因为,一则她那气质实在灰姑娘不起来啊有木有?
这种在人群中闪闪发光的女神,在中餐馆打工会被食客要求加菜加微信,在游轮导游解说会被各国游客惦记,更别说在酒吧驻场了,一晚上小纸条都收到手软的呀。
二是她那根正苗红意气风发的劳模形象也真是联系不到绿茶婊,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亮相好像是不是小三钱收的是不是来路不正都有点不太计较。
最后她的艺术男相好说了句大实话:你不懂如何去爱人,因为你根本没有失去过爱人。
从这句话里看出,其实导演是想表达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的,包含了08年中美经济横向对比,海内外华人的梦想照进现实,一段被念念不忘的初恋以及文艺女青年终究要被情怀所动等等无穷动的元素。
但体系太庞大了导演力不能逮了感觉自己精疲力尽了,经费已经全部在航拍的时候燃烧殆尽了,于是刘烨被撞死了。
林志玲在那一刻失去了一辈子的爱人,回到了北京,学会了如何爱人(大概)。
好坑爹啊。
电影院里此起彼伏的惊呼:现在回来了,你早干嘛去了?
继承情夫的遗产荣归故里了吗?
现实世界里一定是有这样的爱情的,我坚信。
只不过现实世界里的爱情怎样在大银幕上讲明白说清楚,不让观众崩溃,从最近的观影经验来看,真是个很难的作业呢。
不能每次都委屈观众靠脑补吧,再说,回回说的都是有钱人的爱情,真的好打击人呢!
画面是唯一被边上全程吐槽的妹子表扬的部分。
骗骗小朋友也真是够了,同样的场景出现了好几次不说,用的多是社会化全局观的镜头,宏大壮观,砰砰砰敲击着对美帝的心怀憧憬。
女神相好从小到大住的还是一个唐顿庄园式的城堡,一秒跳戏到欧洲。
两人在荒无一人的池塘边戏水的时候估计纽约人都想问这是哪儿。
(此处女主莫名发了脾气,说是因为水冷!
真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女人循规蹈矩对浪漫接受需要缓冲的特写,得亏相好很贴心地把戏份导向了因为女主心里还记挂着男主...也真是醉了)纽约吧,其实还是多拍点城市景色,光拍枫叶没说服力,不然怎么是天堂又是地域;北京就更扯了,拍来拍去的国贸桥,建外SOHO不是在左边就是在右边循环往复,能给点别的看么呜呜。
新人作,我这样浓油赤酱一腔热血地骂好像也不好,但忍不住想到路阳,讲故事好出色的路阳,操纵演员好和谐的路阳,用镜头精省的路阳。
....导演加油!
北京与纽约,现实与梦想。
这么近,那么远。
只是,到最后,我们的距离却只能定格在那午夜的一瞬间。
曾经,你的黑夜是我的白天,你的梦想是我的实现。
我拼了命地想留你在身边,你却不顾一切地远行,断了想念。
当缘分再将你带回我的身边,而现实却又将你我拉远。
我活在人情的漩涡里被绑住了自我,可我仍期盼你能静静地陪在我身边。
我想给你我所拥有的一切补偿那溜走的时光,可你却说你想要的只有我不能给。
日月交替的轮回每天都不曾改变,我也始终相信,只是千里万里的距离阻隔了你我,时间却没有能冲淡我们的一切。
于是,在地球的另一边,我怀揣着对你的爱,努力着我的努力;而你,正挥洒着梦想,坚持着你的坚持。
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挣脱了牵挂,带着我温暖的心奋力奔向遥远的你,却发现,你已转身,再次断了对我的依恋。
那一刻,我猛然丢失了痛的体验,像个木头人一样游走在这陌生的他乡的街,人来车往,光影交叠,而我,就那么那么走到了爱你的,最后的尽头……此生已逝,来日,缘,能否再续…… —— 写于2015-04-25
这是一部讲述梦想的电影,爱情也是一种梦想,当它不容易实现的时候。
青梅竹马的恋人,长大后天各一方,情意长存,人却不能团圆,于是就有了一段异地恋。
配上唯美摄影,这本是一个可以令人流连的题材,但最终却如鸡肋一样令人遗憾。
这部电影里,那对恋人的扮演者,林志玲和刘烨,面部表情是如此单调而生硬,林志玲从头至尾一副虚弱的神情,和她气若游丝的声音一样,完全表达不出人生的各种情绪,而刘烨的神情仿佛被固定了那般,紧锁眉头,眼神犀利,同样传达不了任何信息。
茉莉(林志玲 饰)和蓝一(刘烨 饰)的第一次重逢,志玲姐姐枯燥的脸就把我惊呆了,与日思夜想的爱人见面,就算不是百感交集,也不该是一副病人的虚弱,上面写着“波澜不惊”。
并且,在前一个镜头里,与蓝一的眼神交汇中,茉莉的惊喜到哪里去了?
至于那些细小而多余的动作,林志玲总是太多,比如与乔(理查德·德克里克 饰)天台初遇的一幕,那些让人觉得做作的小笑容就可以省去,或者,笑得有分量些,为演戏而演戏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刘烨的演技尚可,不知为何在这部电影中如此有失水准,就连蓝一发给茉莉的生日贺电上,也是一副凝重犀利的表情。
若是想强调蓝一的木讷单调,也太过明显了些。
结尾,蓝一说,茉莉让他很快乐。
如果刘烨能把蓝一快乐的一面表现出来,也许能让男女主角的感情更饱满些,对于结尾的分离,观者也会在忆起这对恋人曾有过的快乐后,感到悲伤。
而剧情的乏味让这部电影,这个故事,更是雁过无痕。
十年前的年少岁月只不过是辅助,当下的苦乐辛酸却无法通过仅一次漫步和微笑,一次电话里的失落,一次电话里的争吵,而充分深刻地展现出来。
承载物太有限,情感上缺乏反复渐进和承接,那些“一次”显得突兀,茉莉的煎熬和失落也显得轻如鸿毛。
她的两个梦想,小提琴演奏家和与蓝一在一起,都在现实的狂吹猛打中失败。
她有挣扎过吗?
有吧,但是我看到的仅仅是挣扎了一下,她小提琴演奏家的梦想在她尝试走人生捷径后便彻底放弃了,或者说是迷失?
在我看来,后者只是粉饰前者的漂亮话而已。
我没有看到茉莉在工作之余为她的梦想做一点点的努力,这使得她的忧伤无奈沦落为无病呻吟。
对于爱情,茉莉最终还是跨不过“陪伴”这道坎,温柔和情意最终都被漫长无尽头的分离和等待耗尽,这是异地恋致命之处。
而电影也没把这漫长的过程展现出来,如果没有曾经拼尽全力的努力和一点一滴的耗损,怎能让人哀之叹之?
唯一出众的是本片的摄影,由杜可风和本片导演李晓雨共同完成,杜可风多次和王家卫导演合作,因此这部电影的摄影也有王家卫电影的摄影的风格,注重对光线和焦距的把握,大量使用滤镜。
浪漫文艺,带着都市忧伤的摄影,营造了一个有利于故事开展的氛围。
可惜,由于演技和剧情的水准低下,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摄影反而有喧宾夺主之嫌。
志玲姐姐风情万种,却着实没有演技,在电影中也只能作为花瓶了。
不过作为一只及精美绝伦的花瓶,也不是坏事呀。
嗯,我又蹭到gay蜜的电影票了,还是映前票。
我3月3号看的电影,在我之前评分至少4分,可见豆瓣水分越来越大。
短评中很多真知灼见。
看了免费电影还来吐槽好像有点不厚道,也肯定会受到水军们的狂轰,随便吧上座率一半吧,比成龙的新片少很多人(那部电影也看了映前版,太懒没写东西。
)开映前见到了导演,她说是自编自导。
一般导演都是放映结束来的哦,这个导演放映之前就来了,当时只是奇怪,然后才发现是个大伏笔!
导演是个美女,很年轻很有气质。
带着江疏影和一杆女配角。
林妹妹说好要来,但是临场不在,主持人说是因为重庆太冷。
额...所以北方的影院是都不会去了么。
下面有个人提问江疏影,你演这个片子有什么挑战啊blablabla(明显的托啊!
问的这么专业)江疏影很严肃地回答:“这是一个虐心的故事,告诉人怎么找到真爱。
我演刘烨的妻子,也是一个很有挑战的角色........”(事后发现都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233333)。
好吧这是一部文艺爱情片(号称),以下是剧透吐槽(绿茶婊视角,穿插作者吐槽)我叫茉莉,是一个美丽而充满梦想的女孩,纽约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城市。
我的故乡在重庆(夏:没错!!!!
关北京p事),我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叫蓝一。
我们曾经相爱啊。
但是我在美国追逐梦想,我想成为世界第一的小提琴家,逐渐和老朋友们失去了联络,蓝一也找不到我了,虽然他一直牵挂我。
我生活越来越窘迫。
白天我在一个中餐馆打工,晚上我在一个偏僻的小酒吧唱歌。
有一天我歌唱完,还穿着白色的旗袍(夏:嗯,这个造型赞),在天台上看楼下的车水马龙,觉得自己离开原点越走越远,远到只有一个人了。
但我并不是一个人,一个陌生人不请自来地来到了我的天台。
他胡须拉扎,却西装革履,拿着半瓶香槟,却手脚狼狈。
他从天台的另一端翻到了我这里。
(夏:拿瓶打开的香槟爬墙还能不潵)他说他只是想请我喝一杯香槟。
我纤手接过,喝了香槟便走了。
幕帘黑了,一年后。
有个高级公寓的人点了外卖,我徘徊了半天才有人来收,结果就是那个胡须拉扎的外国小子,他说他辞掉了金融行业的工作,转行了艺术家。
想让我当他的模特。
我同意了。
蓝一还是找到了我,他看上去过得很好,有豪车有司机。
他在台下听我唱歌,唱着唱着便哭了。
蓝一和我去游览了自由女神像,他说了一个不好笑的笑话,但是我笑得很开心。
他告诉我他这些年很努力才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着一位老板的提拔才有今天的一切。
然后蓝一要回中国了。
我知道他有妻子。
他说要提供我住房。
我崩溃地想起了我离开中国那天晚上,蓝一对我做了什么,于是我在大雨中奔跑,跑到了那个摄影师的家,和他一夜春宵。
然后黑幕,又是一年。
我住进了蓝一的公寓,用蓝一的钱帮助了那个潦倒的摄影师:乔。
他现在已经成功了。
大家都说我是他的缪斯,因为他只拍我一个,但是他们又唾弃我抛弃乔去接受蓝一的包养。
其实我不怪他们背后怎么说我,因为没有他们八卦,故事的主线不知道怎么交代。
(夏:其实整部电影都这样,全是对话闪回,剧情都交给路人甲乙丙丁口述。
)在我们的庆功宴上,我又和乔到了相遇的天台。
我可能永远不会忘记,当年那个男人,这样狼狈地翻一座墙(夏:这样努力地学习少林功夫),只为了请我喝一杯香槟。
于是我总是给他看我的侧脸,总是让灯光师给我最漂亮的苹果光,果然看见他更爱我的眼神。
我对蓝一逐渐失望,我想我不爱他了,我想我要戒掉他,慢慢我没有接他的电话。
幕帘黑了,又是一年。
蓝一的岳父,也是他的恩人,去世了。
这一年,他也和他妻子离婚了。
这样他的妻子江疏影终于能有两句台词,还是让他来找我。
他打电话过来,说他想念我,我也告诉他,我想念他,一直一直最想念他。
这时候乔带我去他家,告诉我他的故事。
他家是一个巨大的城堡,而他是这里唯一的主人。
于是我决定和乔重新开始。
我生日这天,蓝一到了。
聚会上朋友问他认识我多久了,他说:一辈子。
他不想看我和乔卿卿我我,生气地出去了。
他说我们的爱情什么也不是。
我说不是,我们的爱情是我的一切。
然后乔来了问我和我之间是什么,我说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反正他爱着我,我说什么都会相信。
这个时候我听见几条街外的车祸声,我奔过去看见蓝一躺在血泊里,绝望的我抱着他哭泣,忘记了打电话叫救护车。
我叫茉莉,这就是我的故事。
请你们不要怪夏夏,她已经把整个故事讲完了,就只有这么点破事我们折腾了五年。
夏夏ps:1、江疏影只有4个镜头2、林志玲比以前老了3、影片结束后整个电影院充斥着两句话:林志玲怎么不死啊。
终于完了啊。
4、导演估计是不愿意承受大家的吐槽才映前来的。
5、朋友问我,这导演拍成这样,是真的觉得很满意吗?
嗯,她真的觉得,还让我们多支持几次。
可见美女三观多不正,导演还需男儿郎。
我喜欢的女导演,一、个、都、没、有。
6、林志玲和两个人都上了床,但是一个吻戏都没有。
7、本片是绿茶洗白片,但是看完电影院都在吐槽她有病。
8、短评有人说霸道总裁的烦恼:备胎找了个备胎。
太贴切!
9、女主角跳舞小提琴唱歌美丽全能,也不介意和自己不爱的人上床,却在餐馆端盘子。
——————————————————————————————楼下有个诡辩论低手说了半天这片子是真实情感她经历过,拜托,这世界上小三片子那么多怎么就这一部低分啊,拜托你歌颂小三可以把话说圆啊?
展示展示她的不得已啊,展示展示她的因为爱情所以坚贞啊,见人就上床也是爱情真是神逻辑。
话都不会说圆写什么剧本啊。
还有这年头流行神句:这片是导演拍给自己看的,你们看不懂。
那你上映干什么,那你映前让我多支持几趟干什么。
既然不是拍给我看的,那我打一分关你什么事。
电影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呈现让你难忘的画面,它高于讲一个故事的说书人,高于拍一张风景照的摄影师。
所以一般低能的电影人怎么办?
人像不会拍,风景来凑嘛。
演员不会演,风景来凑嘛。
镜头不会把控,风景来凑嘛。
演员台词没有力量怎么办,旁白来凑嘛。
我要风景要艺术我去看国家地理杂志啊。
看什么电影啊。
另外比较一下《她比烟花寂寞》,女主角甚至抢了亲姐姐的男人,我都认为女主角是情有可原的,如果这是你所谓的慈悲,我有,但是无法对本片这个女人有任何同情。
观景片,是我对于《北京纽约》这样的电影的统称,这类电影往往情节混乱,故事老套,去电影院看完之后让人懵圈。
但是它们往往画面精美,穷一点的在国内拍山水古镇,豪一点的去国外拍异域风景,服饰华丽,妆容细致,最重要的,主角一定得是男的帅女的美,360度柔光,在放大了一百倍的电影屏幕上都找不到一个不好看的角度来。
笑的美,哭的美,站着美,坐着美,在大酒店里美,在小巷子里美,白天美,晚上美,反正就是要让主角的每一个出场亮相都让人觉得自己活着简直就是给世界抹黑就对了。
这样的电影看什么?
看风景,看街景,看人景,反正就是不能看故事本身。
看明白了这一点,再去看《北京纽约》这部电影,你不能说它不成功。
繁华的纽约街头天台夜景,不美么?
妖冶昏暗雾蒙蒙的朦胧雨巷,不美么?
潇洒浪漫的外国摄影师,不帅么?
忧郁痴情的霸道男总裁,不帅么?
还有一贯以美色横扫各大电影的林志玲,在这部女主的全部核心就是“我很美我很酷我很爱我的理想但是我只能送外卖你造嘛”的电影里,她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啊!
当然了,我还记得志玲姐姐曾经无数次表示自己是一个以演技为追求的“演员”,所以剧情这件事总是免不了要讲一讲的。
故事本身。。。。。
好吧我看了一遍半还是没弄明白这故事到底在讲什么。
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应该就是“一个梦想拉小提琴的妹子跑到国外去送外卖然后偶遇年轻时候的暧昧对象当了一段时间小三后来又和帅气摄影师纠缠不清最后终于傍上大款成为豪妹后来还来了个前任vs现任party结果弄死人以及最后都和小提琴没什么卵关系”的故事,再简单点的话就是“一个梦想哔——小三出轨”的故事,恩。。。
这样一想,连最后一点借鉴价值都没有了呢不过说好了这是一部观景片,那它的剧情胡扯的一塌糊涂这件事情我们就暂且不论了,毕竟群众的眼光还是明亮的,高于0%的剧情片这个统计足以安抚人心。
其实最让我忍不住想吐槽的是——导演本身逻辑根本就是混乱的吧?!
我不是在说剧情这件事,我想说的是——明明女主的设定是追求小提琴梦想的美女,为什么中间所有回忆和填充空白的都是跳!
芭!
蕾!
舞!
的!
妹!
子!
没想到这么一部全方位满分的观景片,居然会在这么小的一个细节上逼死我这个强迫症逻辑怪,真可谓是: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和室友在台北城看的,说实话蛮好,看的不是剧情和逻辑。这个电影在推销纽约旅游之余告诫大家千万不要搞异国恋
必须一星,跟一生一世不相上下,还好早上看了苏州河不然心里得多别扭
给志玲姐姐的身材打2星
装文艺啊
志玲姐姐为了藏住娃娃音儿,只能吹着气说话,大家为了配合志玲姐姐的吹气音儿,也都把台词说得上气不接下气,上句不接下句的……
我记得林志玲的美 秋天与机车、古堡
纽约很美
秒删党的爱很深沉,却也忍不住把秘密包装讲给你们听。
刚才CCTV6播的!半拉可及的把这个电影看完了 故事情节咱不做妄评啊 ~ 就在音乐 摄影 画面来看 是我喜欢的!我感觉很美滴♥ 回到豆瓣 看了下预告片 这咱就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o﹋
zzzzzzzz
单帧画面我看得懂,全部连起来就看不明白了,如果所有人不说话光放背景乐我想分数还不会这么低
三星半
三颗星给刘烨和纽约,看完真的不想再看林志玲了。
纽约执念,对于青春期的男生来说是很触动的,当穷小子混出头了又能怎么样。后来也去了重庆的那个索道,唔...
志玲姐姐脑残粉,都市片脑残粉,北京纽约跨地点脑残粉
哎,无力吐槽
0z0的表现还不错。就是没弄清楚为何小提琴和芭蕾舞变成了送外卖。。。梦想和现实的差距。四星给0z0的英文,给配乐,给光影。
做作。但我好爱林志玲。
虽然片子真是烂到可以 但是一起看的人却是最棒的 上回的遗憾这次补上了 五星给最好的你
剧情一般,镜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