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瓦尔尼
Navalny,逆权斗士纳瓦尔尼,纳瓦尼事件簿(台),毒杀纳瓦尼(港)
导演:丹尼尔·罗赫
主演:阿列克谢·纳瓦利内,Yulia Navalnaya,Dasha Navalnaya,Zakhar Navalny,Maria Pevchikh,Christo Grozev,Leonid Volkov,Kira Yarmysh,Georgy Alburov,Anna Biryukova,Fidelius Schmid,Tim Lister,Clarissa War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俄语,英语,德语年份:2022
简介:2020年8月20日,俄罗斯反对派人物、反腐败活动人士阿列克谢·纳瓦尔尼身中“诺维乔克”神经毒剂后入院接受治疗。在从托木斯克(Томск)飞往莫斯科的航班上,他的病情极度恶化,生命垂危。飞机于鄂木斯克(Омск)紧急降落后,陷入昏迷的纳瓦尔尼被送往医院,两天后他又被转送至德国柏林的夏利特医院。康复期间,死里逃生的..详细 >
Propaganda with good intention. 伦敦的特殊放映 主创和主角的妻子和助理都在现场 每一个脸上紧绷着一种胜利的悲壮 影片到最后按捺不住对Navalty被捕的期待 仿佛只有失败电影才能成功 就像只能虚情假意才成其为政治 也只有那一刻与妻子的告别是忘记了镜头的 纪录片对创作者道德的要求、情感的考验实在是太铁面无私并且一览无余了
有点自弹自唱
即使是带着对政客的警惕,将整部影片预设成一场政治作秀甚至是一场谎言的来审视,那么,现实中的当事人在影片发行两年后因恐惧而做出的事,也让这部纪录片中的主要事件被或多或少地坐实了。别一边给自己的政敌打上小丑、骗子、傀儡的标签,一边让人家“意外身亡”在北极圈的茫茫雪原中;人家太太甚至连个遗体都领不到。那把椅子不是呼吸机,更不是太上老君的什么灵丹妙药,起不到增智开慧、延年益寿的功效。
但我始终觉得,很多人反对一切,想要推翻一切,但他们其实不知道或者不在乎自己拥护的是什么
不知道这部片子可以在豆瓣存在多久,作为一种西方的视角,可以用如此的方法诠释一个故事,作为硬币的两面,应该有另外一方的视角和第三方的视角,不能因为是弱者,弱者就是对的,但是,同情弱者永远是没错的。此片,也可以看到,原来在大毛是可以。。。可以。。。可以。。。的,所以,国内的那批右派,敢骂是因为安全,多学学人家阿列克谢吧,弱势得让对手窒息。
不能称为“纪录片”,算是政治电影,纯讲故事都讲不好的政治电影
"If this was a Hollywood movie, you would say it’s over the top. But this is not. This is reality. " If someone were to make a Hollywood movie about this, consider call it "The Russian YouTuber."
我一向对任何形式上对单个政客的美化宣传甚至神化持反感态度。泼尿酸固然是个垃圾不假,但不代表这货也好,泽连斯基还有拜登也罢是什么好东西。稍微了解下这个人的基本政治生涯经历就知道其也是个政治投机分子。指望这货能扳倒泼尿酸(虽然也没可能)成功上位就能解决俄罗斯内部问题甚至和乌克兰欧洲的争端更是滑稽到不行。
同样的,还是得学学你亲爱的南方好兄弟,大熊还是太嫩
看完心情复杂 this is a freaking crazy world
跨年片,纳瓦尔尼团队亲自制作,即便试图往回拉一点的提及其撑民族主义的确证历史,也始终是立场明确的对抗性质政宣片。不过把短视频、直播乃至长纪录都玩得实在熟练,输出内容显得惊心动魄、好看刺激。更把普京的系统奚落为笑话中愚蠢的密码"Moscow4"。看完后随便查了下维基,这部“好看”的纪录片立马大掉分,纳瓦尔尼本人有这么多的槽点和争议处,却只顾着把它塑造为反普英雄了。
navalny // 这么好的题材怎么会拍成一股工业味 // 可以讲俄内政 也可以讲navalny和民粹人士一起活动想要建coalition的矛盾
我今天才知道这个人,于是对“信息茧房”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现在他死了,说明电影里说的都是真的,这份真就值五颗星。坏人得逞的唯一条件就是好人什么都不做,所以不要怠惰。
反侦查部分极其精彩。
美国人搞颜色革命还是真是乐此不疲呀!
完全不知道这个新闻的一星半点。 是因为咱们和大俄罗斯太像了么? 这事儿太丑闻了? 不知道真相如何,只说我自己的观感,有点…不太真,有点儿戏的感觉。 虽然这是真的。
这种尿片子只能说当个笑话来看 我更想看萝莉岛和吹牛老爹的纪录片
男宝当主角我不看
这玩意能七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