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片名中文翻译无爱,这样一部深沉的电影怎么能加上一个如此轻浮的翻译名。。
还不如直译成“爱情如此轻易”。。。
虽然电影整个氛围营造的很充足,演员也都很到位,但是用短短的2小时叙述这个经典的“热情迷人的美国小妞遭遇高傲传统的英国家庭”,还是有些过渡很仓促比如,我始终不太明白男主的爸爸为什么如此支持女主,最后还坐上女主的车扬长而去,而在电影里他们不过在修理车子的杂物室有过一点交集整个电影就是在叙述一个矛盾的故事,男主爱女主但是男主却不知道爱是什么,我一直觉得男主同时爱着女主和他从小的玩伴sara,他爱sara对他的了解和从小青梅竹马的默契,也爱女主的独立和性感,男主唯一没有弄明白的是在婚姻里到底默契和门当户对,还是新鲜感和致命的吸引力对他来说比较重要 而女主本来塑造成一位独立自主、极有魅力的女人,就连男主的妹妹见她第一面的时候都说她“expensive”, 但是她却在对自己的爱情抱有如此奇怪的期望,就像她最后对男主说的,如果爱的够深就会把毒药注入深被癌症折磨的前夫身上、因为他连注射器都拿不起来。。
也难怪男主的家人说她是“gold digger”。
真的很喜欢科林费斯,虽然他的这个男主爸爸角色有点莫名其妙,但是还是目光一直在他身上打转,导致看完电影后男主的长相都有点模糊看他的single man的时候,真的很害怕Tom Ford把他塑造成中年猥琐gay大叔,但是他的书卷气还是把single man这个稍微有点浮躁的电影镇住了。
电影让我惊艳的地方还有那个管家的形象和女主的造型,管家那是相当黑色幽默,不管是他面无表情的接住掉下来的望远镜还是行云流水地把帽子扔在维纳斯雕像的头上,乐死我了女主的服装真的是很美,剪裁得体的造型衬衫和阔腿裤,很vintage也很luxurious。
当你的爱人说:I love you with all my heart and soul。
先别忙着甜蜜。
每一个他/她爱你,都会有自己的底线,只有你的行为还在底线之上,他/她当然可以全心全意地爱你。
但有朝一日,你触及到了这条底线,你的言语或行为,已足够为其他人所诟病,他/她还能一如既往地爱你吗?
世人的爱都不是大爱,只是以爱的名义,为你筑起了一堵高高的围墙,让你身陷囹圄,只要你不越过那堵墙,爱仍在;一旦要翻墙,爱人也会随之翻脸......当这个平静但虚伪的庄园得知她的过去,她的丈夫别过去了脸。
她就知道终将不容于这个假装高贵、虚伪的庄园。
最后,以一曲惊艳的Tango明志,潇洒离开。
那段探戈,只为理解我的人而跳,无关风月......你或许是爱我,但你还太年轻,你还不知道爱不仅仅是喜欢在一起,爱还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字。
当我虚弱的双手无力结束我了无生趣的人生时,你能爱我爱到杀死我吗?
俏皮风格,平平无奇的剧情,却在结尾给了一个扎扎实实的高潮,一段绝望而坚强,伤心而骄傲的探戈!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中国电影里就不能出现一些个性鲜明的女性呢?
除了《霸王别姬》里巩俐演的那个风尘女子,我再也找不到其他。
这片子的女主角当然是个性中的个性,个性到完全的不苟同尘世,多么的不真实啊!
不得不说女主角很有魅力,但是演得不够到位,几段感情的处理不是太好,当然也有可能是导演的问题,摄影的问题。。。
其他几位的演技相对完满一些,当然他们表现的余地也不是那么大。
跳开电影本身的制作不说,他表达的东西还挺值得回味的:现代化的主角在一群保守派中显得特立独行,正如现在的复古派一样,其实没有好坏,做不一样的自己就行;所谓爱,以为是爱的反倒不是爱,没有谈过爱的,好像更是爱,我们懂得爱吗?
我们有资格谈爱吗?
再落魄的时候也不要跟自己原本就看不上的人跳舞。
最后,要勇敢!
你应该爱我多一点出自一个如此性格的女子之口,以我的理解,只是陈述句此话出口,便是尾声,恋情与剧情她说我的第一个丈夫年纪稍大些,他的结局很糟糕在这之后很久,这个纯真的男孩闯了进来,纯净无瑕我和他结婚是因为其他的关系在我看来是那么廉价和肮脏我的第一次婚姻带走了我的青春,而现在我正在偷走别人的青春她尽她所能,非常勇敢犯错误,她知道自己内心的愧疚便可,无需旁人谅解她爱人至深,愿意为他们做一切事的感觉,甚至为他们注射毒药,因为他们虚弱得无法自己动手众目睽睽之下,她无畏孤独探戈孩子,如果你不够勇敢,那么,请你暗恋懦弱地爱人,领她入困境,不伸援手,甚至旁观,转身多么顽劣爱人不会是一颗珍宝,佩戴于身引来围观与赞美爱人不只是一个玩伴,携手纵情驰骋,仰头而笑看清她的立场,立定在她背后,共进退直至曲终,这是真诚最基本的自觉废话许多是电影笔记的不自觉Larita果敢坚强,她也天真邋遢了的Colin Firth眼神不改一如直觉,他们有戏且有度
典型的英国味儿,电影以贵族的庄园、宅邸为意象,让我们领略了上世纪上半叶英国贵族的生活,豪华的宅邸、阔大的庄园、悠闲的生活只是贵族生活的表象,内里已显出贵族的黄昏,森严的等级、刻板的规矩和礼节压制着生命的萌动,闲适却掩饰不住空虚和无聊,生命完全可以从日复一日中虚度。
难怪John的父亲要厌弃这样的生活,与他失败的职业一样,他在家庭中也担任着一个“船长”(上尉)的角色,就像无力挽救他的“船员”(士兵),他同样无力地看着贵族的命运在时代中沦亡。
如果没有Larta,没有单纯的John把他心爱的女子Larta带到这个贵族庄园,就没有这个影片的看点,也根本不可能有John父亲的“复活”。
Larta是一颗石子,激起了冲突的涟漪,百无聊赖的贵族生活因此打破了平衡。
影片最大的看点是Larta的自由个性与环境的冲突。
“水性杨花”是贵族立场对Larta行为的伦理贬称,主要是从家庭主事John的母亲眼中的Larta形象。
但这恰显出Larta敢爱敢恨、自由奔放的个性,显出她冒险的气质和热爱生活的激情,即使她的婚姻曾遭到不幸,可她身上这股洋溢着的生命活力却是阻遏不了的——是的,赛车,骑马,独立生活,在那个时代,女子能够与男子比肩,本身就是在挑战男权,争取平等,她就是要从生活的阴霾中走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John的年轻单纯可以慰藉她曾经的创伤,不计功利、无所顾忌的爱可以使她从诸多逢场作戏的尔虞我诈中、从诸多因妒忌所牵出的是非流言和占有欲所扯来的诱惑陷阱中,获得精神的解放,保有一份率真和质朴。
其实,人本来就该坦诚相见,没必要活在符号的面具里,即便人一时还脱不了这样的面具——正如应酬成为人不得不为之的权宜而人又要受到社会的规约,成为一个社会角色的时候——但人至少可以在其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中有一份完全自然随性的生活空间。
Easy virtue我看不出里面的贬义“水性杨花”,相反,女主的形象正是讽刺了古板的英国形象,体现出了摩登女性的魅力。
喜剧确实是喜剧,好多个镜头我都觉得好调皮(桌球🎱反射的诡异笑脸)和搞笑,本来就是形象化的东西,我不知道为什么别人其他人非要抓住一个屁股不能做死吉娃娃这个看点,然后死命杠,说太假了。
欣赏电影没有必要做到这样吧!
角色分配都很合理啊,每个角色都完成了故事阐述和连接,我觉得没有太大的漏洞。
我是真的爱脸叔的🥰其实从电影的开头就能都看得出来,脸叔这个影片当中的一个重要连接,种种暗示着他是一个不被理解的mysterious男人,直到女主的“谋杀”被捅出来。
最后脸叔上去女主的房间的对话是我理解的电影的主旨和中心。
--Why are you sitting in the dark?--Watching. People are so universally similar when their guard is down.--It seems they are universally similar when their guard is up, as well.--你为什么一个人坐在暗处?
--我在看。
卸下伪装之后,全世界的人都一样。
--看起来等他们戴上伪装之后,全世界的人也还是一样的。
月光下的画面感太强了,意境也特别的到位,意味深长啊而最后的探戈最为动人。
电影音乐很美很异国情调,配合新旧大陆的对比、新旧思想的人碰撞很合适。
看片子的过程中,老是想起BRIDESHEAD REVISITED,同样是一战后的英国,那种辉煌过后的没落气息里,曾经锦衣玉食的男男女女绝望地抓住过去的一鳞半爪死死不放,对身后浪潮般袭来、刚刚洗脚上田的新贵们不屑一顾又弃之不得,纵是鄙夷,也还留点分寸,谁让自家的底气不足了呢。
一战后的英国是一段特别的年代,战争摧毁的,不只是有形的物质,还有无形的精神。
那个时期的作品里也多有反映,比如MRS DALLOWAY里那个精神错乱的年轻丈夫,BRIDESHEAD REVISITED里的SEBASTIAN,当然还有这部片子里由COLIN FIRTH扮演的经历了战争刺激的失意公公MR. WHITTAKER。
这些失意男人或是以自杀来逃避,或是以酗酒纵欲来忘却,而那些曾经在风光之中不闻人间烟火的贵妇们,在这个时侯除了装作若无其事地强撑门面维持繁华表象,私底下连个交心的人也没有。
MR. WHITTAKER(KRISTIN SCOTT THOMAS饰)就是表面风光实则郁闷地维持着偌大一个家、偌大一所宅子。
曾经相亲相爱的丈夫受到战争、死亡的刺激,战后在欧洲大陆游荡不归,最后被她从风月场所寻回。
人是回来了,但这个不修边幅、沉默躲避的男人却不复是她熟悉的那个丈夫。
女人性格就这样在琐碎的日子里慢慢改变:外人看来依旧高雅、温和,家人前不再伪装的,是易怒、尖刻的本质。
在年轻而不谙世事的儿子与热衷赛车的美国寡妇larita一见钟情闪电结婚双双把家还之前,家里的下人是女主人发泄的对象,两个待嫁的女儿是妈妈扳本的筹码,一个可爱的吉娃娃是女主人失意时的小小安慰,丈夫嘛,早就貌合神离、形同陌路了。
圣诞前的阴冷日子里,对节日家人团聚的期待、为节庆气氛做准备是情绪的亮点。
出外游山玩水的宝贝儿子也该回来了,不过,让人惊掉下巴的是,儿子带回了新媳妇,新媳妇是个美国寡妇,美国寡妇年龄与婆婆比较接近,张扬的赛车手风格,更是守旧的上流社会不能忍受的。
好戏开始了:但凡媳妇进门,总是公公比较好处,婆婆让人头疼,更不要说还有两个待嫁小姑。
英国人家的规矩,隔着大西洋的美国人怎么也不能习惯;新派夫妇人前的毫无遮拦不能言传,要亮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才能意会;婆婆看着儿子心疼,媳妇看着丈夫不忍,有战争,就先让男人走开吧。
婆媳间的明争暗斗因着地位的悬殊,受气的多半是媳妇。
一见钟情的闪电婚姻哪里有时间互相了解呢?
随着小姑努力的外调,媳妇的背景故事慢慢浮出水面:前任丈夫死因不明,没准就死于太太手下。
消息来得太惊世骇俗,除了消沉中见到儿媳妇像呼吸到新鲜空气的老公公,连单纯得如一张白纸的儿子也不能接受,悲愤地质问偷得他的青春作补偿的媳妇:为什么这大的事儿也瞒着我?
结果可想而知:热闹的平安夜,公公媳妇一曲探戈舞罢,双双离家出走,搞笑的收场定性影片的喜剧色彩。
再絮叨絮叨:1、COLIN FIRTH身上已经找不到DARCY的影子,岁月不饶人啊!
胖了、沧桑了的中年男,胡子拉茬的,怎么看都有些潦倒落魄。
亮点是最后的探戈跳得很棒!
2、KRISTIN SCOTT THOMAS瘦的眼窝深陷,气质很好,看上去有点刻薄有点苦,符合角色描述。
演技极佳,举手投足间四两压千斤,让傻大个的媳妇败得很有理由。
3、英国乡村景色真美,即使是冬天也拍得神秘而温馨。
那些如梦如幻的雾气可以理解,可那些灿烂的阳光是从哪儿借来的呢?
First,请容许我为片中那只惨死的吉娃娃默哀三秒钟……吉娃娃君以生命为代价,告诫我们若要珍爱生命,请远离杰西卡.贝尔的屁股。
以令人哭笑不得的“吉娃娃之死”这一幕作为本片中婆媳关系白热化的导火索,编剧也真是奇思妙想。
这部片子固然可以上升到英美两国价值观的冲突这种高度,但是有这个必要么?
在本人看来这就是一出美国儿媳VS英国婆婆的金枝欲孽,看点就在于二女之间迸射的火花,硬要给这部滑稽味十足的片子扣上一顶文化冲突的大帽子实在够别扭。
不过影片的结局倒是切合了时下的教科书给我们灌输的观点: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于是代表了伟光正进步新青年的美国儿媳最终打败了封建守旧的英国婆婆,潇洒地拍屁股走人,留下探戈一曲,顺便勾走了与自己共舞的公公。
这狗血的结局让我不禁怀疑导演是心疼科林叔绿帽戴得太多,所以才让伊演这个不怎么讨好的角色,好让他在这部片里把托马斯姐给他戴的帽子戴回去。
可是,还绿帽子也要讲究场合吖!
本来看着贝尔女士趾高气扬地推倒无辜的维纳斯雕像时我就够为我家托马斯姐憋屈了,结果下一秒科林叔就蹿进贝尔女士的轿车,和伊携手绝尘而去了……尼玛不带这样往人伤口上撒盐的!
我家托马斯姐一个人辛辛苦苦操持家业外加拉扯一帮不省心的娃儿到头来居然只换来老公的背叛,it’s not fair!!!
所以这个结尾让我坚决地只给片子打了及格分。
更何况我的情感天平本来就是偏向托马斯姐那一方的。
恐怕正是我对托马斯姐的偏爱,导致了自己对贝尔女士饰演的美国儿媳毫无好感。
据说大部分美利坚人民见到贝尔女士时就像片中的男子那样神魂颠倒,但人之所好,不能强求,这位女士一直是我的审美盲点,看到片中她出场时围观群众那副魂不守舍的模样我只会有严重的出戏感。
至于与科林叔共舞的那一段,敝人没有像许多同学那样被惊艳到五体投地,而是十分庸俗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贝尔女士那醒目的下垂臀部上,整场看下来的结果是科林叔的风韵犹存科林叔的闷骚舞步神马的……面对贝尔女士的臀部都化作了浮云。
结尾处的那一段“分手宣言”也大大地给贝尔女士饰演的角色减分,君子绝交不出恶声,最好的是挥一挥衣袖,不留一句废话。
伊在婆婆家受委屈了我们理解,但伊这不省油的灯也没少给婆家惹麻烦,英国婆婆批评伊的那番话本人觉得甚有道理,她可以瞧不起这个国度的古老传统,但作为一个无须付任何责任的局外人,她有什么权利把他人为维护这份传统所付出的心血贬得一文不值?
这不是个性,而是自以为是。
伊临走时把婆家每个家庭成员逐个blablabla一通,贬低他人抬高自己实在玛丽苏伟光正到让人吐血,尤其是伊对巴恩斯帅哥说的那番话:亲爱的其实你不懂什么是爱,老娘为我那前任死鬼付出了好多好多blablabla,你能爱我爱到为我付出那么多么?
……大姐,分个手而已用不用巴拉巴拉那么一大段把自己塑造得那么崇高那么活雷锋啊?!
搞得像是天底下的男人都负了你只有你了解爱的真谛!
瞧巴恩斯帅哥一脸茫然杵在原地的神情,分明是想说:“老婆大人我啥时候招你惹你了啊TAT?
”巴恩斯同学对托马斯姐大吼:“Shut up!Mother!”大大地不对,扣一分。
如果遇到那样一朵奇女纸对我指手画脚一通然后像小屁孩一样把气撒到我家米洛斯的维纳斯上,我要不发火才特么是神经病啊!
不过巴恩斯同学的颜……成功地把这扣掉的一分补了回来,而且伊在这片子里秀了秀歌喉,着实令我小小惊喜了一下。
虽然被大多数人视为花瓶,但至少伊是一个非常称职的花瓶,调情耍帅卖萌撒娇样样能来,在本人心目中伊就是除托马斯姐以外的本片最大亮点。
所以这部片也让我坚定了新版《漂亮朋友》应该让巴恩斯去演的看法。
人家再怎么花瓶演技好歹也强过牛五方是不是?
巴恩斯同学的那张脸才是能把巴黎贵妇人骗到找不着北的小白脸好吧?!
而且……比起牛五方,巴恩斯同学至少有资格……摸托马斯姐的胸……最后表示非常喜欢托马斯姐演这种集优雅傲慢和刻薄于一身的角色,真心觉得海报上占据最醒目位置的应该是她才对。
只是求你多接些欢乐点的角色吧,老是看你在银幕上各种出轨被出轨真是伤透了心啊,感觉都不想再爱了!
《 Larita 并非水性楊花-電影「Easy Virtue」》
「杰西卡•貝爾 Jessica Biel飾演的拉莉塔 Larita」看了斯蒂芬•埃利奥特(Stephan Elliott)根據諾埃爾•考沃德(Noel Coward)同名話劇改編並執導的電影-《Easy Virtue》,也讀了一些個相關的評論文字,發覺影片裡由杰西卡•貝爾(Jessica Biel)飾演的女主角拉莉塔(Larita),被誤讀得一塌糊涂,反正,除了《水性楊花》之外,相關譯名不是《放浪》、《放蕩》,就是《輕浮的德行》了,聲名相當狼藉。
自然,作為導演的那一個斯蒂芬•埃利奥特(Stephan Elliott),對於《Easy Virtue》的一番苦心改編,也就被誤讀了。
《Easy Virtue》電影海報一部分觀眾,也許是被影片的中文譯名《水性楊花》,先入為主了,也許是因為看過阿尔弗雷德 希區柯克 (Alfred Hitchcock)在1928年執導的《Easy Virtue》,思緒還在那條風流女子煙花路的小衚衕裡繼續徘徊,走不出來了,結果,拉莉塔最後與她公公老惠特克(科林•費爾斯-Colin Firth飾演)的感情結合與斷然出走,也被硬生生地扣上了「亂倫」與「私奔」的罪名。
其實,斯蒂芬•埃利奥特(Stephan Elliott)參與改編,並執導的這一部影片,故事劇情,並不十分復雜,美國底特律工人家庭出身的女賽車手拉莉塔,在與英國貴族子弟小惠特克相愛結合之前,曾經遭遇過一次不幸的婚姻,年齡相差懸殊的丈夫因身患絕癥而無望自盡,為此,她還幾乎被控謀殺,幸遇法律公正而未被冤枉,繼而,在蒙特卡羅國際賽車大獎賽上,儘管,first across line,又因為她是一個女性,最終被取消了獲得冠軍的資格,就在這個時候,她遇上了這一個英國貴族子弟约翰•小惠特克(本•巴恩斯-Ben Barnes飾演),歷經坎坷的拉莉塔自以為幸福降臨了,當然,她并非著眼於他的門第和財富。
其實不然,世俗故事自然會接踵而來。
约翰•小惠特克的貴族之家,儘管還是腔調十足,處處擺足派頭,然而,實際上卻早已經淪落到破產的邊緣了,他的母親-維洛尼克(克里斯汀•史考特•托馬斯-Kristin Scott Thomas飾演)原本是指望讓他和鄰家的貴族小姐結婚來挽回門第敗落的。
就這樣,乍到倫敦郊外莊園的新娘子-拉莉塔遇到了比初入大觀園那一個林黛玉還要糟糕百倍的境地,自然,隨著劇情的展開,演繹的遠遠不止是美國式開放與英國式古板的矛盾,最後,拉莉塔與在那一個家裡毫無話語權,卻是曾在戰爭中飽嘗生離死別滋味的公公-老惠特克感情迸發,接著,第一次婚姻的曲折故事也被曝光了,劇終時分,大庭廣眾的派對上,小惠特克拒絕了她含淚祈求的探戈共舞,尷尬與羞辱之中,素來穿著邋遢的老惠特克,卻華服登場,挺身而出,與拉莉塔款款起舞,最後一曲的探戈結束了,被維洛尼克宣布驅逐的拉莉塔,與那一個老惠特克,終於斷然攜手出走了,因為,這一個拉莉塔,不是林黛玉。
「最後一曲探戈」
「最後一曲探戈」斯蒂芬•埃利奥特(Stephan Elliott)的鏡頭裡,斑斕滿目、塗料剝落的天花板,和燈火輝煌、長裙禮服的舞會宴席;與下人態度溫馨和藹的老惠特克、拉莉塔,和那一個頤指氣使、眉角高挑的女主人-維洛尼卡,相映成趣,處處是難以調和的新舊觀念反差。
老惠特克與拉莉塔在世界觀、人生觀上的默契投合,一早在破舊的汽車間裡就伏筆下來了,那一輛又破又舊的老摩托車,終於,被拉莉塔修復了。
對於明艷動人、性情開朗的拉莉塔,斯蒂芬•埃利奥特(Stephan Elliott)沒有一點要予以譴責的心思,更沒有要冠冕以「水性楊花」標簽的意圖,小惠特克一直沒有停止過與鄰家貴族之女的調情勾搭。
一則,他們青梅竹馬過;二則,作為一個紈绔子弟、並且一無所能的他,要挽回家族的沒落,也祗有此招了。
好些觀眾疏忽了拉莉塔臨走以前,作為答謝,給了那一個管家一張數字慷慨的支票,賄賂的目的是什麼呢,也許,從美國傳來的所謂婚姻丑聞,正是拉莉塔一手安排的劇透,貴族之家的派頭,好多電話,都是管家先行接聽的啊,給那一個在美國當小報記者的喬治叔叔一點點緋聞暗示,也是在主僕之間,慣常情理之中的事情嘛。
的確,長痛不如短痛,快刀斬亂麻,非常符合拉莉塔的個性,她是一個優秀的賽車手,她說過的,要善於換排檔,對於這一個虛偽的舊貴族門第,她曾經想隨遇而安的,她有過努力,有過付出。
但是,當一切都看破了,她也就放棄了。
同時,也是為了成全英國貴族用婚姻來挽救頹敗的故事演繹,維洛尼卡就剩下此一招數了,看過了《都鐸王朝-The Tudors》的觀眾都知道,那正是昔日英王亨利八世的慣用伎倆。
舊日隨遇而安的夢,破滅了,新的感情,卻是要緊抓不放的,這也是隨遇而安,那一碟菜點錯了,不是我的菜。
但是,並不是說拉莉塔再也沒有選擇權了,對嚒?
拉莉塔與老惠特克的出走,也許貧窮,也許辛勞,但是激情。
附帶說一句,老惠特克也沒有錯,對於那一個素來喜歡站在金錢權貴男人身旁的勢利婆娘-維洛尼克來說,他是早就應該一腳踢掉了。
況且,「This is the end!
」,是維洛尼克在那一曲激情探戈結束後,迎上來親口對老惠特克說的,Ok,that’s over!
「最後一曲探戈 - Easy Virtue」Easy Virtue,不是「水性楊花」,Easy Virtue,正是一種寬容與隨和的性情,是性情拉莉塔的一幀絕色寫真。
是爲記。
-ZY.S. 2009-May-24(圖片來源於互聯網)
影片的开头很有意思。
像一部轻松诙谐的爱情喜剧,满溢70年代的风情。
看到后面原来是一个评判道德观念引发家庭矛盾的故事,这个问题甚至发展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如此负荷的道德观念批判附加婆家女眷的各种刁难与讽刺之下,女主角承受来自于各方的压力依然与新婚丈夫留居丈夫家乡,看似难能可贵,实则源自对新婚夫婿的一片痴心和对待爱情毫不保留的勇敢。
女主角爱的勇敢,甚至爱的至深至切直到影片的最后才道出了玄机,她对丈夫的最后一段坦言让人影响深刻,其实爱之深切亦不过如此。
导演的选角很有考究。
Jessica Biel本就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她对于女主人公的风情万种和神态气质把握的相当到位,由她出演拉丽达这个看似放浪又痴情的角色再适合不过。
而英籍绅士Colin Firth和Kristin Scott Thomas两位老牌影星的加盟,为故事背景增添更多的英式风味更忠于原著,让这个稍显平淡的故事润色不少。
片中的矛盾主线分为3点:1.赛车手拉丽达和丈夫约翰•惠特克之间的爱情嫌隙逐渐显露。
2.拉丽达和惠特克太太之间的婆媳矛盾。
3.传统教条观念和现代理念的相互碰撞。
三点矛盾的代入者皆是拉丽达,这样一个有着不平凡过往的女人闯入守旧的英国乡间注定是格格不入的。
在世人(多指女性)贬低谩骂拉丽达“道德行为”的同时也掺杂嫉妒和钦羡。
这是一种矛盾的情绪,女人们厌恶她对前夫的“恶行”,潜意识中认为她本性水性杨花,但是又妒忌羡慕她的美貌,不俗的气质和迥异的思想及行事风格。
大多数的人嗤之以鼻以表现他们对异类的抵触甚至是望尘莫及。
在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有相似的情节。
现实社会中不乏这样的人群,抱着一成不变的观念害怕改变甚至抵触与自身背道而驰的人和事;亦或是因为好奇想要尝试却又恐惧身边的眼光。
在影片中前者的缩影是贵族家庭的掌门人惠特克太太,而后者的代表人物则是惠特克太太的女儿。
追本朔源,人类终究是群居动物,人言可畏可以杀死一头大象。
(电影《狩猎》中有极棒的诠释)最后电影告诉观众,忠实内心,自由价更高。
电影中最出彩的镜头当属结尾的探戈,Jessica Biel和Colin Firth精彩绝伦的一段伴舞被反复播放,推敲Jessica的每一个神态及眼神的表演可谓是拿捏地相当娴熟。
当年该影片上映之后,外界的各类媒体对该片的评价趋于贬评,不过演员们的精湛表演,紧凑不多余的剪辑,诙谐幽默的配乐让该片有不少的回味之处。
很好看,不过女主角气质不够
1.Jessica Biel赞。Justin您可真有眼光啊!看的时候有想过若预算升级的话可以找S.J来演,但又觉得她还是不够Jessica成熟&风尘。2.Thomas阿姨赞。Ben很帅,加为新欢!3.竟然看到了IT Crowds里面的Jane哈哈哈哈哈哈!
Kristin Scott Thomas,how can u be so bitchy??love u!
▤「People are so universally similar when their guard is down. → It seems they are universally similar when their guard is up, as well.」
结尾不喜欢。。
一流的演员演了一出流水戏。
复古到了电影界
又见Jessica的翘臀,爱是分等级的,相同等级的人才应该在一起。
不要对这部描述劳动人民和资产阶级矛盾的片子太认真,前半段我一直觉得是个动画片,谁知道后半段变成了悲剧,结尾猜到了但是不喜欢,直接扣掉一颗星
fucking boring
要说浅薄愚蠢的女主角代表美国文化,恐怕还真冤枉美国文化。要说女主角懂得什么叫爱情,恐怕也真委屈了爱情。让这个刘胡兰似的大义凛然的形象,洋洋自得炫耀着骨子里的粗陋、无知、虚伪、造作、自私和唯我,并享受追捧与赞美,是二流蹩脚剧肤浅露骨的价值观宣传,这哪里是什么喜剧?这是悲剧,大悲咒!
各种违和感,不能接受Scott Thomas和Colin Firth的角色设定,唯有田园风景的拍摄赏心悦目。
片名翻译成这样真的大丈夫么?女主不过是一位自由的豪放的热情的姑娘,也为了丈夫妥协着想要讨好每一位家人融入这个传统的没落贵族,却最终对丈夫失望与公公一起潇洒离去。Barnes在这里比在道林格雷里顺眼,Colin......原谅我真的没认出来这是达西先生。
对贝尔来讲,英国庄园儿媳妇的身份不适合,倒不是剧情使然,而是她自己就不像那个时代的人。对巴恩斯来讲,他注定失去自己的老婆,依然不是剧情使然,而他是长得太鲜肉面嫩,夫妻互动更像继子与后妈,偏巧老爸还很帅。可问题又回到了贝尔身上,她本应是那种从一开始就不会喜欢鲜肉的美国强妞,而这一特质又很难让观众认同她会是走欧陆忧郁风的费尔斯的菜!哪怕只是搭个车……所以这是一部以导演设定的主题从选角开始就注定失败的作品。
原来我看过...
预告片看的很不错,但电影本身让我很失望!不喜欢杰西卡贝尔!纯粹是为了看本巴恩斯和演他小妹妹的人才看的!但是本在里面基本没什么戏份,她妹妹还没有再野孩子里漂亮,还不穿内裤跳康康舞。。。。。。但是依然期待本的多里安格雷的画像!~
剧情梗要——婆媳大战之媳妇儿拐走老公公完胜你全家。【并不是= =】克里斯汀二姨最美最优雅啦~~科林叔跳舞那段哎哟,啧啧啧啧~
俏媳妇和浪漫公公 呵呵
剧作真是老套极了,如果没有Colin Firth,它将何去何从?哦,永远的达西先生。
美女帅哥当前,it crowd里面的jane来凑热闹。搞笑的主题依然是英美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