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奔去月球

Over the Moon,奔月

主演:凯西·昂,菲莉帕·苏,罗伯特·邱,郑肯,约翰·赵,吴珊卓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中国大陆语言:英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飞奔去月球》剧照

飞奔去月球 剧照 NO.1飞奔去月球 剧照 NO.2飞奔去月球 剧照 NO.3飞奔去月球 剧照 NO.4飞奔去月球 剧照 NO.5飞奔去月球 剧照 NO.6飞奔去月球 剧照 NO.13飞奔去月球 剧照 NO.14飞奔去月球 剧照 NO.15飞奔去月球 剧照 NO.16飞奔去月球 剧照 NO.17飞奔去月球 剧照 NO.18飞奔去月球 剧照 NO.19飞奔去月球 剧照 NO.20

《飞奔去月球》剧情介绍

飞奔去月球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讲述了小女孩菲菲的奔月故事。菲菲从小听着妈妈讲述的嫦娥与后羿的爱情故事长大,她坚信嫦娥是真爱永恒的化身。妈妈去世几年之后,爸爸准备再婚,菲菲深受打击。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庭,为了向爸爸证明,嫦娥还在月球上永志不渝地等待后羿,她所代表的永恒真爱是真实存在的,菲菲自己动手制作了一艘“火箭飞船“,开启一段奇妙的奔月之旅。 影片预计将于2020年在中国院线上映,海外观众可通过Netflix平台欣赏到这一影片。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彩色世界费城永远阳光灿烂第七季铁证悬案:真实之门第二季和气蔼蔼跨界任务神烦警探第一季跨过鸭绿江星期一的硕果第二季辣妹刺客3S的秘密被父谋杀中国女孩冲上云霄长寿花,我和她深夜医院暗潮汹涌之惊魂12小时我的野蛮女掌门幸运岛风流才子纪晓岚极品基老伴第一季女子监狱第七季温彻斯特屠夫祝你好运他们想让我离开斗破阴阳宅上车家族WakeUp,GirlZOO!我记得

《飞奔去月球》长篇影评

 1 ) 科学的神秘主义起源

10月23日网飞上映了一部以中国神话奔月为背景的动画《飞奔去月球 》(Over the Moon)。

这部影片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和中国电影市场或明或暗的指出,建国之后不准成精、不准拍鬼片不同,这是一部将科学嫁接到神话上的故事。

倘若由中国导演来拍,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拍成哪吒、姜子牙那种古代神话故事,一是拍成火星救援那种现代科幻故事,而绝无嫁接之可能。

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对西方科学和文学而言,科幻故事本身就是现代性的神话,是现代技术中的新民俗,这个过渡是十分自然的。

比如尼尔盖曼的《美国众神》刘宇昆的《狩猎愉快》,不同的是,前者指出科学正在挤压神祇生存的空间,后者讲述的正是科学诞生之后自然而然发生的故事,神话中的狐妖变成了蒸汽朋克的机械狐。

这方面,日本民俗与神话也有类似的体现,日本妖怪学也指出科学的诞生挤压了妖怪的生存空间。

这正是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一直强调的,科学正在抹杀人类的想象力,使得非科学内容的空间被不断挤压。

又如流行文化中宫崎骏《千与千寻》或者最近《数码宝贝:最终的羁绊进化》(其实正是童年的终结,见我影评)也指出,只有孩子具有童真般的想象力,才能看见万物有灵的世界。

这时,科学的诞生也变成了一种隐喻,成为了人类的成人礼。

这背后的原因极其复杂,除了历史原因(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和现实原因(当前中国所处向现代化进军的时期),其实也反映出某种文化移植的错位。

赫尔曼•鲍辛格(Hermann Bausinger)在《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中就曾指出,技术会催生新的民俗,如我们今天拜年和红包已经被智能手机所取代,但似乎中国目前能接受的程度仅此而已。

普遍说来,我们习惯了将古代的归古代,现代的归现代,我们天然的折断了自己的连续,不太能接受现代化的改编,特别是从异质文化(如果不喜欢西方文化视角,认为那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话,那么科学文化的视角也天然的欠缺了)来看待我们的文化,这一点呈现出某种矛盾。

但在研究领域,则呈现出另一种景象,比如科技史领域,大多数科学家和科学史学家的主流观点要么是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现代的西方科学,要么是用现代科学去解读古代知识体系;少部分包容的科学史家则秉承人类学、社会学的视角,力图还原中国古代地方性知识的发展。

普遍说来,现代性的学科划分都是从西方引荐而来,大多数学科特别是原来已有相似知识的学科都面临原有知识和西方知识体系冲突的问题,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等首当其冲,其观念也和科技史领域面临的处境类似。

但是包容的学者毕竟仍是少数,大多数学者仍面临清末民初学者的处境,即是抛弃中学全盘西化还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抑或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显然保持中国传统已经不再是一个选择了),只有少部分学者清楚的看到,西方文明的扩张是以科学、金融、法制等为代表的一整套世界观的扩展,是一种文明和另一种文明融合的过程,而非一种文明取代另一种文明的过程,是科学技术现地化、本地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而言,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技术本身就是和本地化的地理环境、文化环境息息相关的,不存在脱离使用环境的技术,今天我们试图用普适性的科学观念去推广技术,本质上是可笑而行不通的,正如科学自身,我们常说“科学没有国界,而科学家有他的祖国”一样,是将所谓客观的知识和市场、社会脱离开来,是和熊彼特的创新理念背道而驰的。

更不用说,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而言根本站不住脚。

在这种趋势之下,中国采取了一种切割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文化遗产,古代的归古代,可以讲一个完全古代的故事,但不能在现代社会出现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故事(除了前述原因,还有科学合法性和马克思主义政府合法性的问题),这里的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是一个政治话语,而非科学话语,西方是不存在中国概念的封建迷信的。

这种隔离,目的在于既可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又不妨碍现代科学话语的扩展,但却没有意识到,现代性的体现绝不仅仅是科学或技术,文学本身就是现代性的。

正如早期的《哪吒闹海》是阶级斗争的反应,《魔童哪吒》则是当代社会的反应一般,和古代神话的形象毫无关系,但是这种创造和创作是被鼓励的,相反,如果哪吒来到现代社会,又或者如早期cult片《关公大战外星人》一样,这反而是不被市场和政府所鼓励的,绝大多数观众会感觉中国古代的人物来到现代会是十分诡异的场景(当然部分原因还在于,不少鬼片和恐怖片只好借科幻的壳面世,也加剧了观众的反胃),却忘记了哈利波特或者博人传的故事其实都是这样的。

这就是《飞奔去月球》的意义所在,我看不少人将它和《冰雪奇缘》对比,这当然可以,比如两者都是歌舞动画片,都是少女成长的故事,都有相应的文化母题或来源,都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虽然《冰雪奇缘》更多是价值观念尤其是女性意识,《飞奔去月球》是技术场景设置上)。

而我更愿意将其比作《头脑特工队》,因为两者都来自各自文化背景的民俗,《飞奔去月球》是中国神话,《头脑特工队》是典型的西方童话故事,然后用现代科技进行包装,前者是主人公自制宇宙飞船,后者是将情绪拟人化,用古代元素说重新包装当代心理学假说。

当然,《飞奔去月球》在处理上肯定无法做到让中国观众满意,正如前面描述的一般,他们十分矛盾,一方面感觉自己没有这样的想象力(云生兽怎么会出现在太阳系这已经超出了中国人的想象空间,因为中国古代没有太空的概念;月相不仅可以表示心情,也可以变成钟表,因为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已经是十七十八世纪的事情了),这时候他们带入的是人类学所谓客位的视角(即跳出本国人的视角,非中国人的视角),另一方面又感觉外国人对自己的想象充满了凝视(天狗怎么是可爱的松狮;嫦娥为什么讲英语还唱英文歌;服饰是什么鬼;内核怎么还是西方式的合家欢),这时候他们带入的是人类学所谓主位的视角(即本国人视角,中国人视角)。

然而对于外国人而言,这种主客位的环境是恰恰相反的,这时候外国人的客位视角(非本国人视角)正是中国人视角,想象自己是中国人,主位视角(本国人视角)正是非中国人视角,正是西方人对东方神秘主义的好奇和恐惧,在外国人主客位的视角下,会出现像莱布尼兹那样将中国认为是哲学王的国度,也会出现认为中国人就是傅满洲那样的可怕想象,具体到本片,我想肯定前者居多。

但至少反映出,不同受众对该片的理解从一开始的立场就截然不同了。

当然这仍要回答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今年真人版《花木兰》是不好的,而《飞奔去月球》还不错。

其实这个问题十分简单,前者完全不符合创作规律,只是各种元素的堆叠,故事发展不符合逻辑也没有曲线。

后者则不然,后者的情感动机的完整的,母亲必须死是西方故事的套路,由此引发主角成长的难题,而在本片中,这一难题同样是天神(BOSS)所面临的,看起来是反派在给主角制造困难,其实两者面临着一样的处境,最后互相帮助达成谅解,两者都走出了困境,不仅有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有现代的女性跨阶级互助的思想。

一些不合理的场景则恰恰需要回归中国的历史语境才能理解,如开头的天狗是一只可爱的松狮,原因很多,第一松狮在片尾也出现了,这是主角家里养的狗,自己家的狗变成了天上的星星既可以算是西方大宇宙小宇宙的观念,也可以说是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第二,松狮也是中国传统的犬种之一,中国常见图画中的细犬至少从宋代起就是狩猎犬种,而松狮至少从唐代起就是宠物犬种,作为民间故事,讲熟悉的细犬要比将贵族的松狮容易的多,然而松狮被家养符合前述被当做宠物的剧情;第三,松狮在讲述天狗时出现,伴随着流星和彗星,这和中国古代天文和占星的理解是一样的,天狗代表彗星,而松狮的吉祥的寓意和天狗本意的防凶是一致的,也符合合家欢的和谐气氛。

又如高潮部分,弟弟穿墙而过,这一幕在前面也出现过,但失败了,这是来自中国传说的崂山道士,真正了解中国道教修炼的人应该知道,法术的前提在于心智纯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前面弟弟给主角显摆的时候动机不纯因而不灵,这也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给众师兄弟显摆七十二变后被赶下山的原因,因为心猿意马了,而后面弟弟为了救姐姐,乃是至纯至爱之心,但是如果按照现在大家都爱的量子力学(波函数或者量子隧穿)则无法解释。

总之,正如我前面所言,我们应该看到并接受这么一种趋势,全球化的蕴含绝非一套统一的标准,而是相似标准的本地化,是两种文化的交融。

正如不少科幻作品中开始将英语、汉语或者日语杂糅成一门世界语言一样。

这是中国古代所谓的君子和而不同,也是西方说的life finds its way.

 2 ) 奇怪的视角,難以置信居然奥斯卡了

难以置信,这么个充满的各种标签的仅次于一般的动画片居然得了2021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

匪夷所思!

叹为观止!

所以最终得奖的是“矬子里面拔大个儿”。

看这这些提名奖,“低幼化”也在全球化ing。

时代在前进,奥斯卡对中国的审美还在原地踏步。

对照很这个片子里嫦娥唱词里出现了中文,全都没有听出来是中文,这个嫦娥形象一定是参考了歌剧《图兰朵》公主的形象,但是这都21世纪了,还在参考以往的经典刻板印象真的要不得,难道真的不知道什么是与时俱进嘛?

(《图兰朵》真的是歌剧界的最有名儿无聊的剧目没有之一)。

这个片子令人费解的是他以为视角是国际视野但是还是立足北美市场,不时的流露出高高在上的视角,睥睨整个中国乃至亚洲文化。

貌似感觉就是北美出品方审美标准,因为这样子能卖钱,类似迪士尼出品动画,动画歌曲永远比情节更加让人记忆深刻。

迪士尼法语版永远比英语原版词好。

《小门神》《哪吒》还有《白蛇》真的要比这个强!

中国文化也好亚洲文化也好,你理解就理解,脑细胞不够用不理解就不理解,没必要为了让人理解“变形”成为能理解的样子,不能理解才能有动力去学习理解。

认识一位老师,他儿子在Netfix里任职,Asian American背景让他成为了这部动画的制片人。

反正该吐槽的全都吐槽了,最后跟这位老师说“回头麻烦转告你家哥儿,这钱他们白花了。

 3 ) 俗套但是我被打动了

飞奔到月球真的惊喜到我了,一开始我都没对剧情报希望的,单纯是前段时间已经看了两部战争片不想再看了,加上想听phillipa soo唱歌才买的票。

其实故事也蛮老套的,而且剧情也有说不通的点,比如她造的那个火箭,庆是怎么上的火箭,但是不合理中又带着点诡异的合理,比如她十几岁了还相信嫦娥其实挺不合理的,但是因为是去世的妈妈讲的又是支持她反对父亲再婚的唯一动力所以才坚信,一个十几岁小孩造出能载人飞天的火箭就是胡扯,但是动力变成了了磁悬浮,虽然你知道剧情在鬼扯,但是编剧让它合理了一点。

而且剧情环环相扣,比如自称后羿后人的钟阿姨送的月饼里有信物,庆的蛙跳和倒挂金钩,菲菲高超的自行车技术,几乎每个都有伏笔。

节奏把控也很不错,我看一下,30分钟就讲完了女主家庭变故和造火箭的过程,非常紧凑。

不得不感慨一下不是说剧本有多好,但确实是非常成熟的商业片剧本。

歌舞部分真的蛮惊喜的!

嫦娥登场的唱段刚开始清唱有一点美通,给人非常高贵典雅的感觉,之后现身了就是非常流行的唱法,超级slay!

最惊喜的就是打乒乓的唱段,嫦娥换了一套超级帅的衣服,然后唱了一段rap,哇真的超级帅!

配合超级帅的打乒乓动作,这一段真的超级超级喜欢!

然后嫦娥后羿合唱的唱段还有几句中文,phillipa soo中文几乎没有口音,后羿口音就比较明显。

虽然剧情很老套,但是真的打动我了,我从后羿说our love is forever(前面忘了大概就是我不能留下来,要放下过去)就开始哭,后面嫦娥和菲菲对唱那个唱段哭死我了,我自己都惊呆了😂😂😂😂😂😂居然被这么老套的剧情感动哭了,可能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吧😂😂

 4 ) 能做到如此没逻辑也很牛批

哈哈哈哈哈哈这个电影,哈哈哈哈哈红红火火恍恍惚惚,一星送给这只可爱的小兔子,昨天看到封面觉得兔子可爱就让男票下了,名字都没看更不知道讲啥,看了才知道是关于妲己的,呸,关于嫦娥的,另外嫦娥衣服里面穿的那件高领白毛衣告诉我们,月球真冷,故事的逻辑可以说是没有逻辑,就像你妈打你没有道理,从开始到结束你脑袋上的问号逐渐从星星之火到可以燎原,你要说这是没磕药拍出来的我真不信,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电影没有任何问题,唯一的问题是你状态不对,我建议你飞到荷兰磕好再看。

我的初衷是兔子,而她也没有令我失望,只是戏份太少,电影看完截了两个兔子动图,总的来说还是满意的哈哈哈哈哈

 5 )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

2020年,动画家庭冒险电影《飞奔去月球 | Over the Moon》影片讲述了小女孩菲菲的奔月故事。

菲菲从小听着妈妈讲述的嫦娥与后羿的爱情故事长大,她坚信嫦娥是真爱永恒的化身。

妈妈去世几年之后,爸爸准备再婚,菲菲深受打击。

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庭,为了向爸爸证明,嫦娥还在月球上永志不渝地等待后羿,她所代表的永恒真爱是真实存在的,菲菲自己动手制作了一艘“火箭飞船“,开启一段奇妙的奔月之旅。

我能说,我很不喜欢这样的外国人眼中的亚洲人形象吗?

熟悉的音乐。

假装自己是迪士尼,别开腔,听的我好尴尬。

应该提示一下,这个不是动画片,他们两个就挂了,不要随便模仿。

确实,我也不太能接受这样的月球蔡依林。

色彩的确很闪亮。

亲妈和后妈也是傻傻分不清楚。

故事还凑合吧,就是音乐太尴尬了,弟弟很可爱,嫦娥有些更年期症状。

后妈的月饼里可能也是下了药(捂脸)中国皮,外国馅,现在这种内容已经不讨喜了。

我是尴尬的分界线推荐指数:★★(4/10分),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

 6 ) 飞奔去月球:中国风影片何以跨越东西

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现实与梦幻,执着与放下,孤单与团圆……在这部电影里,你不会看到原汁原味的嫦娥奔月,你会看到中国风别具一格。

因为这是一部满是“拼接”的影片,就像影片主打歌都是中英文交替来唱,感受下:许你生生世世无绝期的爱Always and forever In this heart of mine Longer than the heavens And the stars that shine 相思情难耐愿与你同在I am yours I am yours Forever 如果你能适应这种“画风突变”,这部影片便充满魅力。

神话故事之外,爱情和亲情是能够跨越东西的语言,菲菲失去至亲妈妈,嫦娥失去挚爱后裔,她们都想挽回无法改变的过去,奈何即便柔肠寸断也无法挽回逝去的时光,好在有过的真情可以永恒,化作回忆给我们力量继续向前。

很多网友吐槽这不是他们心中的嫦娥,然而中国风影片想要同时满足东西方观众的口味绝非易事,至少 over the moon 能携带拼接的中国元素为异国观众展示东方倩影,让他们了解中秋节与感恩节一样意义深远,江南水乡与威尼斯一样让人沉醉,就功德无量了。

在不远的将来,华语电影市场就会超过北美的体量。

依靠庞大的市场和人才,希望更多中国影片搭载美好的中国文化在全球乘风破浪。

P.s. 想看飞奔去月球的加微:stayreal1618 下载地址分享你 ~

 7 ) 中不中西不西的结合剧

5.8分,能看出制作团队有国人参与,背景的中国风黑墙白瓦江南水乡的意境很有江浙地区的风格特色,学校的校服晚宴上的螃蟹中都很对味,而不是老外眼中的唐人街画风。

但是人物的对话逻辑和动不动就唱歌的剧情走向,太有迪士尼那味了,导致中不中洋不洋的整部剧很奇怪,尤其是到女主建成火箭飞向月球开始,剧情开始胡乱起来,靠手搓磁悬浮火箭真的能上天吗?

未免跟现实太离谱。

到月球的画风突变,突然变成奇幻风出现莫名其妙的角色,人物色彩过多像儿童故事,背景简陋像电商宣传片,那个长大像秃头狗似的东西插入那么晚戏份还那么多也不讨喜,姐弟两没什么互动莫名奇妙和好女主角这发型一直到结尾也没换,真是够丑的,但是人物模型还可以亲戚们的画风很真实有中国人的特色,女主的杏眼笑起来也很好看,还有嫦娥的角色很美有很多服装造型,打乒乓的运动服加分一丢丢。

 8 ) 值得肯定的故事创意

经由老师介绍看了这部动画片。

一个简单的故事,中国元素浓厚的元素,配上西方思维的动画技术与歌曲表达,可以看出碰撞与融合。

有些事情,既然无法改变,不如珍惜现有的一切,不要执着。

其实都在一念之间。

小女孩菲菲与嫦娥,因为这一念,获得重生,不再作茧自缚。

菲菲脸上隐约可见的雀斑,嫦娥服装不致俗套,台词与歌曲意境优美,整体观赏没有压力,老少咸宜。

只是,有点搞不懂玉佩信物什么时候包在月饼里,有些分场衔接一点点勉强,这可能是有老少咸宜的受众要求吧!

有些神话的内核,有些童话的浪漫,简单的故事主题,不管老的小的,基本都能获得启发,是可以一看的动画片。

 9 ) 这是一部很奇怪的动画,每次我刚想表扬它,又看到忍不住吐槽的地方,刚失望又发现了其闪光处,随后又马上被打脸。

这是一部很奇怪的动画,每次我刚想表扬它,又看到忍不住吐槽的地方,刚失望又发现了其闪光处,随后又马上被打脸。

总得来说它最大的缺点就是风格不统一,包括音乐风格的不统一,画风的不统一,人物形象的不统一,故事风格的不统一。

这是很多中外合拍片会出现的毛病,而这部影片在角色形象和场景设计的风格不统一太过于明显。

一直认为好的动画是用让小孩子都能看懂的表达方式,讲诉一个令成年人都能产生共鸣的人生道理。

而该片的立意太过边缘化,反应的只是小众人群会遇到的问题,大多数观众看了不是无感就是尴尬,真不是明智的选择。

且把嫦娥的故事硬往上套,使整个故事都显得幼稚。

如果和《飞屋环游记》,《疯狂动物城》,《寻梦环游记》这样的动画比较缺点就一目了然了。

 10 ) 成长,总要告别过去向前看

典型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家庭关系,以及外国人眼中的嫦娥奔月传说。

中西合璧,载歌载舞,有些意外,但可以接受。

片里有很多种中国元素,江南水乡,各种江浙地区后产品,广场舞,乒乓球,用二维画面展示的嫦娥和后羿的故事,还比如磁悬浮(相关字样贴图有点粗糙),教你怎么做月饼,大家庭的中秋团聚,以及中华美食大闸蟹狮子头 虾仁等等……这些点组成了惊喜,唯有磁悬浮这个疑似“中国速度”的植入有点硬了,不过它巧妙的成为了女主灵感的来源,也无大碍。

角色的微表情都非常到位,服化道细节也没问题,人物之间的关系情感变化符合逻辑,层层递进。

台词里话中有话,给我印象很深的就是虽然戏份不多,寥寥几句台词却彰显智慧和人情世故的爷爷。

爷爷几次提到了大闸蟹,看似是在吃饭,但是说话的内容却正好映衬了女主的心情。

在一般的国产动画,尤其是面向低龄的作品中,台词内容可能会更直白的推剧情,少一些打磨。

故事节奏用的是我们熟悉的成熟的迪士尼套路,你知道下一个节拍点会发生什么,但在意料之中,仍有预料之外的事。

比方说,一开始如此现实的生活,以及自然日常的人际相处,到中间突然转为奇幻,稍有一点割裂感。

也许这就是孩子们相信的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巨大鸿沟吧,有的地方逻辑牵强,但是强大的画面表现让我们信服了这个逻辑,继续观看。

各处转场很顺,女主和弟弟到了月球之后见到的种种奇观和脑洞井喷,让人叹服,想象力便是我们目前的国产动画中最缺失的部分。

嫦娥的设计非常出彩,她是幻月之城的超级之星,独树一帜的美丽偶像,是能够俘获众人眼球的绝对存在,当真是印证了人美歌甜。

她服装造型多,性格令人捉摸不透,但却让人在知道背后故事后会心疼1秒,实实在在为爱所困的美强惨。

片中各处小伏笔,既彰显人物性格又在后面的剧情中发挥了作用,人设的特性都运用得淋漓尽致。

比如,弟弟是一个乒乓球小能手,还有些中二的认为自己可以穿墙,拥有超能力。

这些特点在一开始看上去,只觉得可能是个熊孩子、小屁孩在这个年龄的一些幻想,但却在幻月之城里发挥了作用。

他跟嫦娥的那一场乒乓球比赛,让人看得目不暇接,配合着rap,打得非常精彩。

另外,穿墙这个点,也在剧情里用了两次,一次是弟弟自己脱险,另外一次是破壁拯救姐姐。

破壁,寓意不言而喻,是让原本拒绝承认现实活在过去的人看到身边的人,使心与心的距离越来越近。

弟弟的宠物是一只青蛙,姐姐的宠物是一只兔子,这也分别代表着他们是两类不同的人。

弟弟是一个聒噪的孩子,但也充满了活力,不停地想去挑战自我,没有什么让他害怕的事情。

姐姐就像那只小兔子,可爱善良,聪明伶俐,但却在有些时候固执坚持。

小兔子是女主妈妈送给她的最后礼物,也是她形影不离的最好朋友,最终小兔子选择留在了幻月之城,跟玉兔长厢厮守,女主笑中带泪,跟它告别,这是女主彻底成长,告别过去所做的一个交代,同时也弥补了嫦娥不能跟后羿团聚,女主失去妈妈的不完整。

影片最后,女主在桥头看到并抚摸那两个石狮子,她在湖边再见到仙鹤,一切如常,之前发生的奇异冒险就像是一场梦。

那个世界存在着,但是大门似乎已经关闭了。

这么一想,心底便泛起一丝淡淡的,成长后的悲伤。

《飞奔去月球》短评

很美好的故事,极为出色的美术。最后兔子去哪了????!!!感觉没必要留一笔小兔子离开这一笔淡淡的忧伤。美中两强凑在一起可以创造多少绚烂的东西,何苦要苦苦相争,祈愿和平。

9分钟前
  • R.SXT
  • 推荐

是有什麼宣傳任務嗎?

12分钟前
  • bagel
  • 较差

还行,就是在月球上的颜色太鲜艳了对眼睛不友好

15分钟前
  • elly的小hui儿
  • 还行

前面1/5其实镜头语言,文化和特效其实很有趣甚至有点惊艳。但后续的故事毫无逻辑,强行推进大团圆结局就很无趣了。无穷无尽地唱歌连米老鼠都甘拜下风

18分钟前
  • 踢拖鞋的光头佬
  • 还行

细节做的很有趣,月饼、青蛙、蹦击、小庆、果冻都是讨喜的角色。 看的英文版 ,好一锅东西大杂烩。

22分钟前
  • Lu
  • 还行

不讲武德,中国文化的暴力输出。一个个角色都太能歌善舞了,东方梦工厂也有一颗迪士尼的心。

27分钟前
  • AZWayne
  • 较差

非常典型的当代美式动画,大女主,小男配。蛮好看的。

32分钟前
  • 思齐
  • 力荐

强行用西方逻辑解构了东方的诗意,两个女主相互救赎,化小爱为大爱。前半部分比较写实且尴尬,后面越来越好。百变嫦娥最后的白衣形态,那个哀怨又温柔的劲儿简直升华出人物弧光;片尾的嫦娥眨眼、野鹤闲云真是神来之笔,分镜功力了得。美术上有明显的“用更有形式感的设计来弥补钱少”的倾向,角色造型设计介于有想法和不成熟之间,表演过于美式,歌更鸡皮疙瘩。总的来说,烂俗与前卫交织,一念天雷滚滚,一念试听奇观。半生不熟,独一无二。很喜欢!

34分钟前
  • Linky
  • 推荐

很传统,温情大过天,开口就是唱,重视家庭价值和爱的教育,各种东方元素的搭配,但内在十分苍白无力。

39分钟前
  • 鬼狗杀手
  • 较差

嫦娥形象参考来源于蔡依林?🤔

40分钟前
  • 兔兒頭頭
  • 还行

重组家庭孩子教育示范片,中国元素可以跟《雪人奇缘》并列,但是真的太难看了,唯一有印象的一句话就是“我不觉得寂寞啊!难道你寂寞了?”自己想找就找呗找什么家里冷清的借口啊呸

42分钟前
  • 连翻六个后空翻
  • 较差

5/10

44分钟前
  • Valuska
  • 较差

画面真的绚烂,嫦娥跳舞那段有惊喜到。就是故事线太简单,当作儿童片看还是挺有意思的。

46分钟前
  • Sodayui
  • 还行

基本是合格的,在中国文化上也算相对比较用心了

48分钟前
  • Molly
  • 还行

断肠阁戳心了…我也想问一个but how ?给我一个软乎乎的会发光的果冻或许管用。嫦娥的形象太惊喜了,古代妆容和现代服饰结合得好和谐好美,歌也很棒,舞台效果好炸。中国风元素也都用得一点不尬,比《花木兰》好太多。唯一想吐槽的就是一家三口的形象有点不好看。

52分钟前
  • 焦糖爆爆
  • 力荐

洋溢着浓浓的春晚气息

56分钟前
  • 思阳
  • 较差

感觉豆瓣评分低了点。这完全不输迪士尼的冰雪,另一个世界的美术风格也与SOUL异曲同工,只是制作细节上不够精美。月球很美,发光的生灵超可爱,超平面的糖果屋世界也挺有特色。荧光视效现在是真的火啊。中国元素的应用也算合理。 【pearl studio】

58分钟前
  • T.S.W
  • 还行

登月之后的内容cant relate

59分钟前
  • veridisquo
  • 较差

#爱奇艺# 2.7分。虽然感觉预算很有限、歌不够好听、引擎也远不如Pixar,但已经是相当不恶意、甚至有点外宣味儿的儿童向作品。嫦娥的蔡依林化可能挺有争议的,弟弟这么天然地爱姐姐也怪却新奇,但都算是勇敢尝试。看一圈短评,其实我有点不懂指责中美合拍里的“美国故事”和“左宗棠鸡味儿”到底是个怎么的口袋罪了……

60分钟前
  • 宇宙
  • 还行

Netflix 上随便点开的,边看边想这片子英文名该不会叫嫦娥《Change》吧,一看还以为是励志片呢。看完出来发现我多虑了。剧情就是特别套路那种家庭亲情片,本来以为后羿的部分会有现代民间版的黑暗解释反转,结果也无。月球上的场景是偷工减料预算不足了吧,光滑贴图和建模梦幻感全无塑料感出众。中国风蛮多的,但主旋律到差点以为是嫦娥一号官宣了。比迪士尼差得远的最大的问题是,歌不好听啊……

1小时前
  • 椒盐豆豉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