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别的,光是看到钱小豪、陈友、钟发,眼泪就掉下来,林正英、许冠英、午马却都已经不在了。
“老爷,我们都不年轻了”以及末尾钱小豪自己的死,都是在怀念一个时代的逝去。
关于结局,不应该被过度解读,我觉得一个原因大概是由于在内地的上映的限制,另一个原因是太过悲剧的结局对于观众不讨喜,这样的处理不算大团员可又留点希望,不错。
只是除了走廊里的4只油纸伞摄魂鬼有点中国味之外,僵尸更像是美国电影里来客串的,僵尸的所谓“僵”,是因为全身关节均不能动,所以才有跳着行走,清水崇大概是没有搞清楚这一点,所以就有了一只飞翔的功夫僵尸;双胞胎鬼更加烦人,The Shining+Ring,哪有1985年小凤姐红衣新娘的一指头的娇俏可爱!
如果让洪金宝来搞这个电影那就完美了。
生於富貴人家不是罪, 錢用在正途, 用在開拓演藝事業, 不是私下聘請日薪數百元, 在綜合節目或歌唱環節高舉繡著富家公子歌手尊名的花牌, 或是發出閃亮螢光燈箱板 裝著是其歌迷, 有形沒神的兼職。
麥浚龍是背負億萬身家的歌手、演員, 現在大家還是稱為[小華]的劉德華說麥浚龍樣貌不合當演員, 直接了當的批言沒有打擊其心志, 當不了火紅偶像可以找能夠發掘其特色的導演黃精甫, 導演接納了Juno(麥浚龍洋名)撰寫劇本, 給予演出男主角, 表演可人, 電影評論不俗, 小伙子沒有花費金錢修補容顏, 天生樣子不討好是天地容納的平常事, 腦袋汪海大洋裝得下千奇百怪創意, 這是比豪門巨額更為珍貴的寶山。
相信麥浚龍在拍攝場地抓緊時光學習執導, 他前望, 幕前成就有限, 缺乏觀眾緣不是他的錯, 勉強不來, 觀眾看見Juno富有個人特色臉孔, 以及奇裝異服就是不賞心, 手執主宰電影靈魂的導演職位, 把腦葉泛起的想法意象銀光利用光影音效創造, 大家自然談論電影是否好看? 手法是否圓熟? 是否有改善餘地? 人家懶得理會導演是不是留有一頭韓國流行髮型, 或是頂上涼快的平頭, 導演就是這麼可以不理形象, 只要電影好看就可以了。
電影取景香港特有的屋村, Juno原本是想借舊式屋村拍攝, 政府偏偏不幫新導演忙, 部門(屋宇處)認定電影題材太血腥, 不批准, 十分不快, 難不成屋村拍攝主題只能是家庭倫理溫馨? 貧窮人家的無奈吶喊? 以及弱勢人士悲情? 香港電影已經回不了戲院不是現今兩大院商雄霸, 戲院眾多, 承載數千萬票房的輝煌時代, 電影從業員不是熬不了電影老闆資金匱乏, 拍攝數量大幅減少, 生計不為轉換其他行業, 留下的是熱血丹心同業。
討厭這樣說, 不是麥家家財豐碩, 二公子的電影夢會行人止步, 書面申請不獲, 新導演花了百萬巨款在清水灣搭建公共屋村廠景, 有錢好辦事, 道具擺設下了大心力, 觀影時感到古舊屋村涼魄, 這是錢的功勞, 原本可以原貌畢現, 可恨政府不給本土電影面子, 政府不支持電影事業是事實, 不相借地方製作影片令電影從業員嘆息, Juno有金錢支援方能自成一國, 沒有的不是放棄, 就是改劇本, 屈就作品小了數份靈氣, 有的是殘缺不存的次貨。
《殭屍》找來演了數十年電影演員擔綱, 切入暮氣沉沉屋村, 十分搭配, 錢小豪演一個潦倒過氣殭屍電影演員, 他攜帶簡單行裝, 架上墨鏡步入屋村, 光輝不再, 保安燕叔帶他入了門號[2442]單位, 說:[很小見到明星搬進來。
] 說中了演出不再; 離了婚, 只能利用舊款手提電話收聽兒子留言錄音事業家庭失意中年人心聲!小豪打開行李箱, 發現舊照片, 過身演員林正英及許冠英入目, 雖然導演意願是邀請典堂人馬參與, 可惜他們不在, 這份心意大家領受, 以往家傳戶繞人物不能聚首, 令人傷感惋惜。
剩下一人的殭屍演員不能再演同類電影, 電影公司不會發放資金拍攝不合時宜殭屍電影, 過去事物是否沒有保留? 抑或再推陳出新? Juno認為大家以為陳舊電影題材, 再經電腦特技潤飾, 禮聘日本監製清水崇的注入日本恐怖電影養分, 撰寫男主角同屋村數戶人家離合、殘殺、續命, 發瘋及屍變的瓜葛詮釋殘舊屋村單位住戶的執念抱舊父子情、夫妻情, 母子情構成的劇本是《殭屍》踏上相對濫拍, 板斧耍盡的殭屍電影高一個階級的電影。
道士把道胞穿翻了, 穿上不能再短的四角褲在大牌檔炒燸米飯, 當一個是家族世代相傳為民除害, 隨手可拾的燸米殺盡了殭屍時, 世上再沒有賴以為生的怪物, 行業是行到了盡頭, 殭屍法寶一物二用, 治不了就用來糊口, 人要變通才能生存, 倒轉穿上的法衣是對身份的失落, 現在還有殭屍可治嗎? 父親寄託了兒子在別人家裡一去不回, 捨身赴義, 驅魔殺屍是壯烈行業, 錢是用日子一天算一天的生命賺取, 現代是數碼科技世代, 古老行業不利用電腦更新數據就不能謀生, 鬼神說只是網上討論區的閒聊話題, 鈍了的桃木劍是家中歷經家族事業的擺設; 象徵明星身份的太陽眼鏡小豪放不下, 有多少人還認得[委屈]遷入平民居住屋村的過氣電影明星? 人要學懂放下, 沒有殭屍? 在大牌檔記帳炒鍋好了, 街坊欣賞道士的靈活變通, 小豪吃的燸米飯, 是道士要明星適者生存的贈禮, 殭屍電影經Juno執導下發出了餘暉, 他總算為盛行了十多了的香港特有品種拉下了幕。
電影血水大噴, 刀鋒扎進身體音效懾人(清水崇要記一功), 可惜迫力欠奉, 沒有那種痛在心感覺, 導演大可參考法國恐怖電影《Inside》(2007), 剪刀刺入手掌的拍攝手法駭人, 同樣的殺人畫面, 法國電影的確更為抓緊觀眾焦點。
然而, 殭屍身後跳動、震動白趟閘的死亡氣氛, 導演技法令筆者心裡震盪。
看了首映禮麥浚龍感言, 謙和有禮, 說話有條不紊, 30而立, 壯年伊始, Juno導演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期待新作!Patrick Chan寫於2013年11月10日
看到最后有惊喜。
昨晚在微博上看到了这部剧的介绍,不为别的,单单是看到“陈友”、“鲍起静”、“吴耀汉”,”惠英红“和“导演—麦浚龙”这几个名都忍不住点开了好心人分享的视频地址。
正如好心人话,“分享盗版影片不道德“,但在这个体制下,不这样做,我们永远地也许就丧失了太多看到好电影的机会,或许见仁见智,有些时候,我们也还是要不道德一次。
几个老戏骨纷纷加盟一部僵尸片,会是为了什么?
为了给所谓富二代拍部烂戏?
一定不会是这样。
而JUNO的歌也听过几首,林夕、wyman作词给他,也不会仅仅为了MONEY这么简单。
这个人,我信真是有那么点才华的,这次,他做导演,还找来了清水崇(百度之后发觉此人是咒怨老窦,哇塞,失敬失敬)这个日本恐怖片大佬合作,又有”打八分“的言论撑,我想看一眼也无妨。
典型的老港鬼片开头,屋村、污糟邋遢、落魄男人、灰暗的色调,听着熟悉的粤语,还误以为是在看几十年前的老片子。
不过僵尸片,以前都系看林正英,现在呢?说到林正英,那个男猪脚我一路看一路觉得眼熟,却怎么都想不起,直到中途才猛然想起,哇,那不是道长的徒弟嘛?
当时的小靓仔,现在都成了中年老大叔。
开头好几个人物交替出现,但是并没有讲出各自联系。
燕叔带男人上门,还要先拜祭拜祭;哪知道男人要自杀,后被师傅陈友救下;男人去吃友家的炒糯米饭,梅姨主动跟他说了说话;梅姨老公冬陆续出现,讲话诸多笑点(吴耀汉老人家确实是老人家,皮肤皱皱,两眼无神,然而讲话中气十足,骂起人来毫不留情);2442门口偷吃鸡的女人,以及她满头白发的儿子”小白“……几十分钟过去,这些主演啦副演都纷纷亮相了,但半条僵尸都没出现。
本人也看的眼蒙蒙了。
这跟以往的僵尸片很不同,从前是一上来就先搞笑,搞笑完就冲突,打着打着自然出现僵尸,然后道士出山收复他,最后皆大欢喜。
麦则不然,他的叙事很分散,这边一点,那边一点,跟开头的那种悲凉感很搭调,但让观众我实在摸不着头脑,僵尸呢?
没僵尸叫什么”僵尸“?
继续看下去,倒苦水的环节多了几个,陈友身为道士,如今炒糯米饭,全都是”稳食艰难“所致,21世纪,没僵尸了,他们没事做了。
小白的妈,因为变态老公猥亵补课双胞胎女,杀人事件于是发生,本住在2442的她由于被血腥场面吓到,成了精神病人。
梅姨的老公冬,出门倒垃圾却跌下楼梯……渐渐地,一件2442的命案才把所有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两位受屈而死自杀的女鬼,一个黑衣人道人的介入,梅姨那种希望老公回来的极端心理,种种结合,僵尸出炉。
这部剧里的老面孔,不由让我想起从前那些香港僵尸片,《一眉道人》、《僵尸先生》、《人吓鬼》等等,这些都是7、80年代的辉煌鼎盛,连我这90后也爱看的很。
所谓,恐怖片鬼片,不一定是要血腥阴暗分分钟出人意表,拉长舌头的女鬼也都可以不要,恐怖气氛的制造却比较重要。
而看回麦这部,同样如此,看饿了大半也并不恐怖,但却在很多地方都让人产生悚然感,好像我们已经身处这栋大楼,我们自己都身陷其中,探求着 僵尸 何时出现。
事实真相最后被友拆穿,一切其实都是黑衣老道的阴谋,他要续命,于是找上了两姊妹的魂魄,而最好的容器不是别的,是一个活人,而垂垂老矣的冬,再加上能利用梅姨的丧夫之痛对付其他人,这对夫妻,恰恰成了一个再完美不过的靶。
僵尸不是天然而有,而是”炼出来“的,经过重重磨难,续命之术却没成型,倒是把恐怖僵尸搞了出来,直至这些真相被揭开,麦还是用很沉痛的手法继续拍下去,营救活动开始,男猪脚终于发挥了他的效果,帮助”师父“抓僵尸,一切放佛回到了当年。
一部港剧,没有丝毫的笑果,而我完整的看到了【剧终】。
影片的副标题是”七日重生“,很明显,这还是沿用了古老中国的那些说法,七日回魂。
包括剧中的道具、符咒都是传统僵尸片里见得到的,朱砂笔,黑狗血和黄符纸,而非创新过头拿一个十字架对付帅气的苍白美少年(23333)。
他的僵尸故事事实上并不讨喜,很悲观,很沉闷,最终好像是一个皆大欢死的半开放式结局,透过钱小豪的眼,这个世界不再有神力,他死了便死了,道士、法师……都只是普通人。
日本元素的加入大概是一个有些违和的创新点?
血浆大量的使用,断手断脚啦,刺刀分分钟切腹啦,鬼魂怪异的姿态,扭曲的身体等,清水崇使这一部电影出现了不少咒怨的那种恐怖feeling,看评论似乎褒贬不一,就我本人是觉得有些离奇,毕竟看着林正英长大,完全没办法爱上Edward式僵尸的我,还是偏爱稍微中式的元素。
看不懂的地方有之,决定再看多一回,希望能明白那只表的内涵。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Y2MDY2NTE2.html 我也做个好心人
已很久没看中国的僵尸片了,印象中这类型影片如《开心鬼》般以喜剧为主,追求恐怖的我自然不喜欢。
然而,此片不同,真正做到了恐怖,虽然程度上并未强烈,但在这种题材上能做到如此地步已实属不易,但何况,结局的反转让人惊喜。
一个演僵尸的演员人至中年,家庭破碎,在出租房中自杀。
被一名好道士救下(这里强调好道士,是因为影片中还有一名坏道士),而后,他发现他的出租房闹鬼——原来的房主强奸一对双胞胎,被双胞胎杀死,后双胞胎自杀。
此后,双胞胎的魂迫不散,留在出租房内。
被杀害的房主的妻儿受刺激发疯,变为流浪人员。
僵尸演员希望帮助这对发疯的妻儿,希望好道士去出租房除鬼。
另一条线,这幢楼里,还住着一对老夫妻和坏道士。
坏道士想炼僵尸,把老头子杀死。
不明真相的老太婆找到坏道士,求他用邪道让老头子复生。
老头子的魂、双肥胎的迫,被坏道士用来炼成了僵尸。
最后,便是在好道士的帮助下,僵尸演员与僵尸的终极大战,双又而亡。
但——这都不是真的,一切都是僵尸演员死前的臆想。
他来出租房自杀的路上,将看到的一些人揉进了他的幻想中,上演了一场英雄式的好戏。
最后,剧情的这一反转,正是电影的深刻之处。
一个人死前的那几秒,是有挣扎、后悔、不甘的,这些都在他臆想的故事中实现。
他不希望自己就这么平淡、屈侮的死去,幻想开始,他被好道士救下,证明他反悔了,他不想死了。
后与僵尸的大战,转向他接受了死亡,但不接受自己的死去方式,他希望自己是拯救人类,消灭僵尸的英雄,以这种英雄式的方式死。
同时这种方式,更是作为僵尸演员的他最好的谢幕。
人临死那几秒,会出现什么念头?
一种常见说法是,他的一生将以走马灯的方式完整的演绎下来。
该片又拓展了另一种说法,将那些心愿在自己的幻想中一一实现,让自己死的更坦然些。
该片的恐怖元素达标了,但我还觉得有些地方可以呈现得更强烈些。
如变为僵尸的老头在头七回魂时本可做得更详细、更恐怖。
且僵尸大战的战斗并不是很出彩。
而立意方面,该片基本做得很好了。
其实2014年过年期间这个片子刷了好多遍了,刚才又想刷一遍,就到泰捷影视里找了一下。
大吃一惊啊,竟然是另一个版本。
不知道有人看过没
影片的开始,是小豪在大陆搭了个滴滴顺风车,车主是一个长相介于鉴黄师唐马儒和火云邪神的货车司机,司机说很喜欢看小豪的电影,当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看了他演的妖怪先生。
————————————————————————————
小豪盯着窗外,若有所思。
——————————————————————
火云邪神看到小豪手腕上画的表,问小豪小孩怎么样,小豪不愿意回答,把袖子撸下来。
————————————————————————
影片字幕开始,原来这个电影叫怪物重生————————————————————————
接下来的就跟第一次看到的情节差不多,但是应该删减了不少,阴兵借道那一节没看到。
————————————————————————
最后小豪干掉僵尸————————————————
漫天的纸钱————————————————————
突然间小豪醒来了,原来他是在卡车上睡着了,做了个梦。
——————————————————————
火云邪神唐马儒还在喋喋不休的说,小豪若有所思,很惆怅。
————————————————————————————————
小豪下车后,火云邪神唐马儒要跟小豪合影,说要在他儿子面前自豪一下。
————————————————————————————
小豪很配合的合影,说这张照片以后会很值钱的——————————————————
小豪进入了电梯。
————————————
惠英红转头一笑————————————————————
音容宛在:林正英 许冠英电影结束——————————————————完全没有了最后认尸的场景……
不用惊讶,早在僵尸之前,麦浚龙早就不是那个二世祖,也不是那个一个杀码特头的《爱上杀手》的原唱,非常不错的《溺水三千》早就把他带出了所谓的偶像派。
只烧钱不赚钱的事情不容易,我们就不要去讨论如果不是一个富二代又如何撑起自己的对电影的热爱这种话题了。
寓意非常不错,除了寓意僵尸片的没落,更有令人联想到港产片如夕阳西下,老演员被投闲弃置,好剧本难寻,再好的导演在生存面前只能屈膝,旧的时代,旧的模式已经一一被取代,就像那个一直想寻求自行了断的中年男人,已经不再被需要。
向林正英和许冠英的致敬令人感到叹息,联想到确实有些事情早已回不去,无论你如何想象。
这个中年人,用自己自杀之前见的人和事去想象自己的人生,即使一败涂地,仍然希望能惊天动地一番。
可是,剧未告诉你,无论你如何想象,有些事情,早已经回不去了。
当然我们可以想象另外一种结局,由于烟点完了,他们都被困在结界里面,只能这么一直活着。
不过个人认为选择相信以上第一个结局隐喻更深,更令人回味。
剧情就不需要讨论了,导演自知拍摄经验幼嫩,剧中用了大量的特技镜头和增加画面感的修饰手法去迁就缺乏质感的的镜头,最后打boss的那段需要加强,由于是新晋导演,个人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
演员方面特别要称赞惠英红 ,鲍起静 , 陈友 , 吴耀汉 , 卢海鹏 , 钟发 , 楼南光这班老戏骨,一个镜头,一个表情诠释了多少故事,他们的确是香港影坛之宝。
虽然事情已经回不去了,但只要有剧本的一日这帮演员还在,只要演员还在,我们定必跟随。
“我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有一天我失去记忆,你一定要教会我怎么样去笑。
”看完片子,结局很震撼,在这种年代,很少看见这么一部和你真正讲故事的僵尸片,或许,以前那个看林正英的那个时代,也极少有这种片子,给人带来恐惧还有思考。
每个人都躲不开执念,无论是最善解人意的梅姨,还是落魄道人陈友。
先从钱小豪说起吧,他应该也算是电影的一个线索了,他放不下的应该是他的家人,特别是自己的儿子,那块画在手上早已退色的手表 那段一直在听的电话录音 又或者是他最后选择回到自己出道前居住的老楼 这些的这些都是他放不下的 情放不下的物。
然后是鲍起静演的梅姨(我最喜欢的角色),她放不下的是自己的老伴,这种执念最后让她越走越歪 越走越远。
炼尸为的是重新看见那个给自己打胰岛素 当模特的老伴,杀死保安也是,杀死小白也是。
不能说她错了,只能是感慨世界上还有如此痴情的人,痴情到肯为了爱成魔。
降魔大师陈友也有放不下的。
电影里钱小豪曾经问他,为什么在父亲死后不搬出这个楼,陈友只是举起酒杯,不说话。
他放不下的是自己的父亲和这个道士的行业,即使如今糯米已经用来炒糯米饭,僵尸也无道士也无。
惠英红也是电影里面的苦情角色。
她放不下这个曾经那么幸福过的家。
阿九放不下的是炼尸秘术。
保安放不下的是惠英红母子。
双胞胎姐妹放不下的是仇恨。
太多的太多都是执着,过分的执着。
是啊,我们周围的同学 同事 家人 甚至我们自己又有几个人能说自己已完全放下。
如果你真的已经忘记那个全家坐在一起看僵尸片的夜晚,如果你已经忘记了那些个演过坏人 好人 道士 徒弟的演员,又怎么会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那么多的感慨,有那么多的似曾相识,甚至抱怨现在的时代早已没有僵尸片的存在。
鬼新娘的童声合唱,遇到僵尸要屏住呼吸,和那些穿着满清官员的衣服一跳一跳的身影,导演麦浚龙在拍摄的时候又何尝放下。
电影最后,原来钱小豪早在上吊的时候就已经死了,他最终还是没有放下。
原来电影只是说了一个放不下的人眼睛里的一个极端的世界,一个可怜人的一场梦。
可是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有多少人超脱。
我们,都不曾放下啊。
“要笑其实很累, 我已经累好久了”
片尾的第一个字幕,就是怀念林正英和许冠英。
他们这银幕上的师徒二人,都称得上是英年早逝(许还比林大六岁,反而一直演后者的徒弟)。
这也许是辉煌一时的港产恐怖片尤其是僵尸片的完美缩影。
而师徒组合中唯一还在的钱小豪,也就恰恰成了今时今日僵尸片乃至港产片的状态代表。
麦浚龙找到钱小豪以真名演出,再加上老僵尸片里常出现的陈友、楼南光,都以委顿不堪的状态出演,致敬的同时互为映衬,颇有意味。
致敬归致敬,但《僵尸》同林正英时代的僵尸片已然完全不同。
从设定上,一师二徒的经典结构被完全摒弃,进而风格上也不同于经典时代僵尸片的热辣幽默式的恐怖。
以前看僵尸片,师徒之间的好笑关系是一乐趣,描述详尽的作法细节也很能满足好奇心——这一点《僵尸》虽然有所继承,但大部分一带而过。
《僵尸》中的精华部分,其实是在伸直双手直挺挺蹦过来的僵尸本人出现之前,无论是气氛的营造,还是略有雕琢的叙事风格上,都算得上水准之上。
但左看右看,都完全没有僵尸片的风范。
唱恐怖主角的反而是背负冤屈长发爬行的女鬼——她们是观众的老熟人了,就是日式浓浓的日式恐怖的范儿,监制清水崇老师的辐射很显而易见。
而一些诸如断脖断手的cult桥段,血浆丰富程度又颇似美式恐怖。
诚如前述,僵尸和道士,显然与香港的电影行业高度相关,片中借陈友口说,僵尸都没了,道士又能怎么办。
同样,市场变了,电影就不得不变。
现在的市场在大陆,大陆倒是大把僵尸,但已经不是适合黄金时期港片的市场了。
所以本片的方法是借僵尸片的尸,打入日式美式恐怖片的魂,想来一次借尸还魂。
影片里把这个意图具象化了:双胞胎女鬼上了僵尸的身,一个男人犯下的错让另一个男人偿(而且还是twins啊,麦浚龙你是有多伤……),兼具各家之长。
可惜即使在影片中,这样的借尸还魂似乎也没有对僵尸的战斗力有多大的增强,此兆不祥,似乎已经预示着这条路并没有什么希望。
但公允地评价此片,除了叙事上花样有点多,有的地方明显太不到位之外,技术和气氛营造上都算得上不错。
可惜虽然风格不同,成熟度还是无法跟全盛时期的僵尸片相提并论。
影片的结尾又借鉴了一把好莱坞片的经典桥段,经典到为了避免剧透我已经无法说出该片的名字了。
不过即使是借鉴,也必须承认化用的很好,与前面的情节对应完美,垂死的奋力挣扎,对改变所做的努力其实都只是幻想而已。
一股贯穿始终的浓浓的Loser心态终于安详地爆发了:这又是香港影坛乃至香港最大的现状,敌视现实,虚构远方,东张西望,一无所长。
麦浚龙的《僵尸》,期待已久啊。
那还得从那个预告片开始啊,质感十足,一首《鬼新娘》唱的阴气森森,邪风阵阵。
成片果真没有失望啊,这是拥有香港气息的cult佳作。
一个关于僵尸的屋村传说。
僵尸也罢,鬼也罢,老婆婆也罢,反派道士也罢,男主也罢,一个"放不下",多大的罪过啊,这既是于人,可更是于己。
我相信结局是要说人们可以放下心中的执念一定会更幸福吧。
1导演说这个片子其实拍了两个半钟头,可现在却剪成了100分钟,未来有机会会出个导演剪辑版,希望不要太冗长。
2电影中的屋村里全是老人,想起来真是,唉 3电影中那些仪式性的东西总让人看着感觉邪气十足,欲罢不能。
4导演是富二代啊,玩儿电影,玩儿音乐,还记得他和苍井空拍的那个血淋淋的MV。
5鲍起静单就那个长镜头拿个最佳女配角无疑问吧 6画面色调很喜欢。
7童声版的《鬼新娘》听着心里就发虚,可确实是好听。
僵尸又名七日重生,这部影片挂着致敬僵尸片的幌子,实则讲述了一个关于因执念而轮回的鬼故事。
筒子楼到底存不存在呢?
它作为一个时而筒,时而又不筒的建筑,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筒者,内口而外口是为回,这就是在暗喻轮回往复,没有结局。
那么没有结局的本片,想告诉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
从小到大看过无数僵尸片鬼片,细心点就会发现它们大多有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僵尸或者鬼之所以出来闹事,一定是因为有未了之愿或未竟之事,这些统统可以称为执念。
影片中,男主钱小豪接受不了妻儿去世来到筒子楼寻死,阿九接受不了将死而养小鬼甚至炼僵尸,梅姨接受不了冬叔之死找阿九炼尸,小白妈妈明明害怕2442房因割舍不下曾经的家每天都去偷看,看门大爷燕叔因为放不下小白母子迟迟不退休最后横死,阿友一直将五行法器挂在墙壁上等着它转动的那一天。
他们都在告诉我们:无论是人是鬼还是僵尸,只要在这个世上,都有逃不掉放不下的执念。
执念因情而生,或许会因情而释,一个执念的消亡伴随着另一个执念的新生,此起彼伏,不停往复,所以根本不会有终结之局,有的不过就是一场和另一场的轮回。
执念是痛苦和罪恶之源,如何放下执念?
影片在最后告诉我们:男主幻想重新来到筒子楼,重新认识了不同的人,因不同的理由重新自绝生命,死时妻儿未死,有子收尸,已知天命(验尸标签上写了50岁)。
影片在最后这样告诉我们:如何放下执念,只能自我超度。
如其说致敬不如说是告别。昨天的荣光不再,倒不如重头学起。结构是好莱坞式的,元素是港产僵尸、日韩恐怖、欧美惊悚甚至电玩游戏都有,情怀确是中国人的,人与人的悲欢离合,既哀婉又温情。这未尝不能作为华语类型电影一个新的走向。
【个人评分 6.4】看这电影看困了你敢信?这片子太艺术了,但说实话剧情不怎么样.
这真是说明了有钱还是能办好很多事的。尤其推荐麦浚龙的专辑,概念和风格简直就是这电影的样子
麦浚龙真是一个超级走心的富二代 不管是做音乐还是做电影都认真有想法 出来的结果自然是赞到爆 虽说我是被林正英吓大的【。 但看到那个时代的东西在如今用这么酷炫屌的技术表达出来实在是惊喜 电影并不是为了恐怖而恐怖 故事也讲的很好 很多细节和场景都能体现用心 ps钱小豪保养得也太好了吧
看了10分钟看不下去了
片尾字幕:音容宛在林正英,许冠英~~~~~~~
过誉
部分特效尚可 开场恐怖氛围还有些腔调 冬叔一死 导演就彻底放弃氛围了 剧作是最大硬伤 尤其体现在角色身份和炼尸规则的设定上 正反两派人物驳杂 缺乏有效事件消化或合并角色 角色分工失当 行为动机经不起推敲 男主缺乏存在感 最后半小时的戏彻底失控 收场潦草 只能匆匆让阿九死掉 神秘小孩则干脆不交代
不是故事乱,是juno脑子飞好么。认真点看故事会死啊,别打游戏了好好看呐!
看不下去
与其说是僵尸片不如说是鬼片,僵尸跳了几下?墨斗线都是用来捉鬼的。以前的僵尸片都是敞亮明快、有那么一股子精气神,这套戏死气沉沉落魄绝望,导演学足黄精甫同日系恐怖,公平一点说,麦浚龙作为新导演很不错了,但这部戏我不觉得是僵尸片更不喜欢。
一是剪辑太稚嫩,二是滥用轨道了,导致看下来感觉仪式感太太太重。形式远大于内容的一部电影。或许再多看点早年僵尸片才能更感受到电影里的一些点吧。
这样的烂片居然还能得奖。。。唉我靠,真的很无语。。。。
看了没有一半,直接删了。画面没有层次,一团黑,接受无能。里面倒是很多老面孔,喜欢老港片的可以看看
看过之后感觉怪异,颓废。人性扭曲的各种,还是故意扭曲的。“桃姐”除了李修缘的娘真没演过什么好角色。
有点神的大boss
导演竟然是麦浚龙,监制居然有清水崇。好特别的制作班底。
画面拍得很美,但看得我和Dee一头雾水~
第一次算不错了 不可能再模仿过去了 毕竟都过去了 回不来了 为我小时候暗恋过的钱小豪加一星
跟恐怖相比,片子更大的基调是阴暗腐朽,充满对逝去事物不可挽回的悲哀。不知是人,是事,还是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