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湾喜剧片《看不见的朋友》,又名《我的麻吉4個鬼》,翻拍自2010韩国电影《开心家族》,豆瓣评分7.3,IMDb评分7.0,于2024年6月14日在国内上映。
台湾版在角色设定上做了一些改变——韩国版的爷爷改为了奶奶,女主由护士改为了救护员,女主情感羁绊的爸爸改为了哥哥。
男主开篇寻死,韩国版只有一个死法,台湾版增加了几个死法,在结尾时按照韩国版的呼应方式逐个给出了交代,台湾版的这个改编挺好,增强了结尾的娱乐性。
男主在为鬼魂还愿时,韩国版是逐个进行,台湾版则几乎都在一起,台湾版全家人在一起的戏份比重大大高于韩国版。
这个改动不好,过多的同时在一起涉嫌剧透,会让观众猜出来是一家人。
二刷韩国版后就感受贾玲《你好!
李焕英》的故事设计和反转手法很像《开心家族》,如今看了台湾版后,更加有这种感觉。
贾玲很可能是借鉴了《开心家族》。
这个故事是一句话剧透的类型,如果没看过《开心家族》,就直接看本片,也不要看网上的剧透,否则片尾剧情反转的惊喜就没有了。
台湾版根据国情变化、时代变化、角色变化有一些不影响大局的改编,比如:增加了相亲剧情,结尾食物反转改为了仙草(我头回见到仙草的样子)……韩国版有个突发意外会导致失忆的剧情细节,这解释了为何男主对身世没有记忆、也从未提起自己为何是孤儿。
台湾版没有这个剧情细节,男主无亲无故却不以为然的角色设定不如韩国版合理。
演员上,台湾版男主是小鲜肉,演技肯定没法和韩国喜剧大拿车太贤相提并论。
台湾版的女主不好看,有苦相,脸长,耷拉眼角,长相不讨喜。
韩国版故事设计得很精彩,最后的高潮反转很像悬疑片揭示真相的手法。
由于原版故事很精彩,我在看台湾版时,虽然对剧情已经知晓,但是片尾反转时仍然感动到哭,毕竟家庭亲情是每个人内心的真情实感,容易引发情感共鸣。
我看完台湾版,突然意识到《开心家族》这个中国引进时的译名涉及剧透啊,“家族”二字活脱脱就是剧透啊。
台湾版片名《看不见的朋友》不犯毛病。
值得一提的是,《看不见的朋友》这个片名很明显是借鉴了西班牙悬疑片《看不见的客人》的片名格式。
🎬《看不见的朋友》落魄青年,跌入低谷,万念俱灰,自杀未遂。
求死不能,四鬼缠身:一鬼碎碎念停不下嘴,一鬼爱抽烟停不下嘴,一鬼哭唧唧停不下嘴,一鬼大口炫停不下嘴,捣蛋不停、荒诞离奇。
为求摆脱,帮鬼圆梦;蓦然回首,竟是挚亲。
爱意深沉,温暖陪伴,重拾希望,面向未来。
活着不易,死很困难;重新思考,寻找寄托,活的时候,要好好活。
当没人让你靠的时候,你就要当自己的靠山。
只要心在跳,一切没问题。
即使是在人生的至暗时刻,爱与希望也将会永远存在。
看不见的朋友 (2023)6.92023 / 中国台湾 / 剧情 喜剧 奇幻 / 谢沛如 / 曾敬骅 邵雨薇
中规中矩的一部温馨的喜剧,完成度可以,很多剧情都能猜到后续发展,不过整体还是挺出乎意料的好看。
一开始疑惑过,为什么“跟屁虫”的哥哥在交代完想传达给妹妹的话之后就离开了,但是他们却一直在那里,原来因为是家人啊。
所以在他曾经劝诫别人的时候的那番话,最终救赎了自己:家人从未离开,想念他们的时候就看看月亮。
从仙草冻突然意识到“妈妈”从未离开的那一瞬间真的很好哭,上一次哭那么崩开始《你好,李焕英》里面突然意识到给自己缝补裤子的是“妈妈”,原来是她陪在身边,自己不是一个人。
后来也和前面说的对应上了,想和弟弟一起去游乐场的哥哥,想开车带儿子去海边学游泳的爸爸,想兑换彩票给孙子娶媳妇的奶奶……“鬼”不是只想着实现自己愿望的自私鬼,而是隐瞒真相只想努力弥补遗憾的家人们。
“很多事情想不通没有关系,过一段时间就会……想不起来。
”“你要记得,以后当没人让你靠的时候,你就当自己的靠山。
”“心只要还在跳,一切都会好的。
”
其实故事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基本半小时左右,就能“预知”最后结局了。
不过,宝岛的搞笑片,也是有一种独树一帜的味道的,开场的笑点还行,但越到最后越有点尴尬的意思。
男主生无可恋,一心求死,但却求而不能,最“惊险”的一次,在鬼门关上转了一圈,以至于解锁了新技能。
当然了,之所以男主唤起求生本能,邂逅到美女大概也功不可没。
只是,女主的故事线实在太过狗血,为了能和男主凑成一对“相依为命”的情侣,不惜把哥哥“逼上了绝路”,实在是尬到不行。
自从“遇到鬼”之后,男主的人生就开始“波澜起伏”,话说,一人分饰四角,确实有点考验功力,但好在是喜剧路线,演技上即便有点欠缺,也可以理解成喜剧笑果。
故事最大的笑点,大概就是这个。
这种加特林抽风式的抽烟,不知道为什么戳中了笑点。
其他的,真的感觉没什么好说的,来一杯烧仙草吧,亲手做更有味道。
故事略显尴尬,但最后贡献了绝佳的烧仙草,也算是些微弥补了一些遗憾。
首先,它在豆瓣上的名字登记为《看不见的朋友》,但我更喜欢这个中二味儿扑面还加入了方言词汇的台版标题。
其次,它翻拍自韩国同名电影,我没看过原作,但我莫名直觉,此片更适合台湾轻喜剧那份“俗搁有力”的画风。
第三,台湾片这一年有点跟鬼杠上,所以一上来,你很容易把它视作《不良执念清除师》尤其是《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的异曲同工版——所谓“人与鬼的纠缠最终变成羁绊”,但我看到后面,发现它的元设定其实更接近《你好,李焕英》——所谓“我的亲人比我更早知道我们是亲人”。
围绕男主的叙事线基本是“地狱级倒霉男拯救计划”的次第展开,先给你四个鬼(物理意义上的,四个勾住你不放外加随时玩附体的不散阴魂),再给你一个天使(象征意义上的,一位总是能在你作死+濒死时从天而降施加救护的善良姐姐),后者顺手又撑了一条女主线,并充当镜像式对衬:你的周围都是鬼,但它们很像家人;我的周围有家人,但他简直是魔鬼。
鬼原来一早就是你的家人(怪不得鬼们的心愿一个个显得辣么没来由无厘头、像冰山理论般欲说还休,其实这些心愿都是你的心愿,至少是,关于你的心愿),天使最后被你打动且收编为家人。
命运大礼包派发得如此不遗余力,导演仿佛圣诞老人。
这就算搭好了基本框架,就能不紧不慢填充进诸多工整要素、遵循一些很套路的脉络娓娓道来,而被我经常提及的、东亚文化中最擅长祭出的“稀里糊涂之和解智慧”,再次证明自己实乃包治百病的万能药方:再缠人的鬼,只要你肯放下芥蒂、恪守承诺、由衷付出努力替他完成未竟心愿,终究可在平等相待里打动被缠住的人;再像魔鬼的家人,只要在情感维度上不由分说地证明自己心怀所爱、用死亡的代价洗脱从前的罪衍,终究可收下“他毕竟是个好哥哥、他毕竟没有坏心眼”的盖棺论定,取走永恒之怀念。
于是最后的强反转虽然构成了理论上的最大亮点,但它活生生把电影切割成另外一种容貌:从轻柔的、自嘲中的、“好像又能鼓起勇气朝前走一段了”的慰藉加温,一下子变成家庭向的、不由分说的、“爱彼此是我们唯一的选择”的硬解。
这也就算有了足够的容器,撒豆成兵般灌装鸡汤:自以为无人怜顾的惨淡岁月,其实一直有未被注意的陪伴;我以为一直在替他完成负重前行,却发现他一直在为我提供默默守护;以及,只要心还在跳,一切都会慢慢变好。
这些话,你要热忱开朗虚怀若谷,自会感叹“它们说得真好”,你要看破红尘油盐不进,自会冷笑“你开心就好”。
倒是那句最赞:很多事情想不通没关系,过一段时间就会想不起来了。
总之,不是特别出彩的片子,但能舒舒服服看下来,鸡汤但没有虚伪,老套但没有烂梗,还可以了。
延伸阅读:《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进化成更好的人作者信息:微信公众号:邵邵的私人书斋新浪微博:@聆雨子豆瓣&知乎ID:聆雨子
《看不见的朋友》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意义和自我救赎的故事。
阿纬(曾敬骅饰)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不幸后,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却意外地被四位已故亲人的灵魂所缠上。
这些灵魂以幽默而又捣蛋的方式介入阿纬的生活,实际上是在帮助他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和希望。
影片通过一系列笑中带泪的情节,展现了阿纬如何在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中逐渐回忆起与这些亲人共度的时光,感受到他们深沉的爱,并最终学会面对过去,勇敢地走向未来。
想要自杀的落魄青年阿纬,在一次吞药被抢救之后,被“四友缠身”,喜提一系列人间值得的意外体验,在帮助四个“朋友”实现心愿的过程中,失去记忆的阿纬猛然发现,原来这些赶不走的“捣蛋鬼”,都是自己逝去的家人.................
看的时候总免不了要和韩国的老版对比:一样的人物设定,一样的故事桥段,加强了女主的戏份,新增了女主哥哥这条支线。
活着的意义、直面生活的勇气、亲情的可贵、对陌生人的些许善意,泪点铺陈出来总有一个能打到坐在影院的我们,打到疲于奔忙的高级牛马、打到路越走越窄的中年犬儒、打到被物欲裹挟的迷茫青年。
泪水,为自己而流,泪水为谁而流~~
早在《看不见的朋友》定档暑期时我便很惊喜,没有想到一部真有鬼的电影能够上映,可惜后又悄然撤档。
现在这部影片重新定档上映,也很快在观众视野中消失,上映首日排片占比5.6%,只有25.41万票房,次日占比就跌到了2%以下。
不出意外的话,这部影片的票房能破百万都是烧高香了。
当然影片的宣传也是很少很少,很多人并不知道其上映,若非我算个行内人恐怕也不知道这片子上映。
影片改编自韩国经典喜剧电影《开心家族》,应该有一些人看过这部电影,很温馨感人的喜剧。
《看不见的朋友》是台湾省翻拍的,从去年开始就能时常看到台湾省的电影上映。
前文提到这片子上映很惊喜,就是因为影片里面是真有鬼,不是幻想也不是神经病!
这次的《看不见的朋友》在故事叙述上基本是按照原作《开心家族》拍的,包括里面的一些细节也是一模一样,没有太大的创新。
如果没有看过原作,只单看《看不见的朋友》还是不错的,故事讲述流畅,笑点也很多,结局也足够感人。
或许也正如影片想体现的那样,那些离开人世的家人们或许就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在我们身边,陪伴并保护我们。
但如果看过原作,就会发现影片基本照搬原作,这也是目前翻拍片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本土化与创新不够,只是换一个地方讲同样的故事毫无意义。
影片除了背景环境外确实是有小改动的,将爷爷换成了姥姥,结局也改动了一下,将重点向爱情偏移了一些。
但是对比原作,那种温馨与感人却少了很多。
总的来说影片整体还是可以看看的,笑点足够也很温馨,能上映也是很惊喜的,如果是原创故事会很棒,只可惜珠玉在前,原作要更加优秀一些。
关于这个问题,我选择“or” 这个电影看不见的朋友 这个电影看不见的朋友定档 让我们也懂得了这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 恰巧我们成为了朋友 这不是缘分 是因为我们本就应该是朋友“只要心还在跳,一切都会慢慢变好!
”这个电影真实一个高分治愈电影 语言为台湾口音 会有一点点听不懂的 但是听感体验感很棒的。
这就是车太贤那个开心家族吗?
能抄点新意吗?dbladkadkasndkasd aksdnakdnaidnasdniqwqpwiendpinqwidqwndknkdasndkasdpiqnkqwndknsdiapndipqnkqwndklsandasdjpqwjoqweqeweqweqeqweqweqweqw
故事本来就已经不新鲜了,结果演员也没有真正发挥出魅力把观众吸引住,演技也都比较参差不齐,换一个更知名的卡司班底可能相对会更能看得进去一点,目前这样就觉得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
ww不要再给我戳我泪点了啦
男主线尚可,女主线处理的实在太差了,没想到还是那么工具人的女主,连劝架都要莫名其妙直接帮哥哥,什么封建余孽思想啊
原作剧本底子很踏实,所以改编不会有太大问题。只是现在站在女主视角里,很难再对男主有任何同情/信任。虽然知道结尾还是忍不住泪崩。
我无法客观的评价这部电影。只能说我很幸运,因为我依然能听到身边那些一直在努力让我活着的人的声音。
近两天看的院线片里相对来说观感最好的一部,温情鬼家人,他们始终在身边,终于在大银幕上看过曾敬骅了(演技还需多磨啊),确实有被结尾给煽到,但整体的观感是矛盾的,前半除了时而搞笑时而无聊外更多的是一种幼稚般的傻气,余家兄妹的那条线太让人无语了,本来演技不达标就已经使得情感是浮于表面的状态,人设还设置的这么取巧/恶心人,哥哥是典型的自私自以为是的拖油瓶,做事异想天开不切实际,他口中的照顾从来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所谓的陪伴只是给妹妹带来麻烦,最后小聪明的利用死亡这种不可抗力来达成和解,本着死者最大的原则让妹妹成了那个道歉的人,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是你的哥哥啊”,我真的狠狠翻白眼了…
报看……
抱着爆米花看喜剧的最后哭成泪人儿了
跟着阿纬一起哭,哭得人不人鬼不鬼,口罩里面一兜全是水。人(阿纬们)有一种相信自己有能力救别人却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救自己的本能倾向。in other words,人总本能地相信别人有幸福活着的能力而不相信自己有同样的能力。给多一星骅,感情星。awms,阿纬没死。
曾敬骅的演技比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时候好很多了,但是结尾也太仓促了吧?我以为相认后至少要再有十几分钟的团圆剧情吧ㅠㅠ
这么好拍的剧本,被男主弄得苦唧唧
很温馨的电影,亲情真的好打动人,呜呜呜呜。
结尾真是意想不到。但除此之外全片矫情、扯、装、无病生吟。
好作
literally鬼家人。曾敬驊的部分挺溫暖的,邵雨薇的部分突然來個「我給家裡帶來一堆麻煩但我是個好哥哥」真的讓人無語扶額,明明有更好的方式去寫這一part。
有些事想不通 过段时间 就想不起来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还真是
看過韓版但更喜歡台版裡對於生活問題的態度跟價值觀的詮釋, 一眾演員皆為此劇MVP,主角曾敬驊一人分飾多角切換自如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看得出欲朝著角色多元發展與嘗試,最後面紙要帶以免眼淚來的猝不及防!
手抓紧紧,不要放开。(哭得稀里哗啦,看得想结婚拥抱家人
翻拍这种东西,如果不是演技好得炉火纯青,或本土化得严丝合缝,或跨时代得今非昔比,其实都属于一种:对不起占用了大家的公共资源。
又名:我和鬼是一家人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