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妮克
Yannick,冲三小剧场(台)
导演:昆汀·杜皮约
主演:拉斐尔·奎纳德,皮奥·马麦,布朗什·加丁,塞巴斯蒂安·查萨涅,艾格妮丝·赫斯泰尔,让-保罗·索拉尔,洛朗·尼古拉斯,穆斯塔法·阿波拉希德,萨瓦·洛洛夫,夏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3
简介:典雅舒适的小剧院里,一出差强人意的舞台剧正在上演,突然有名观众挺身站起,打断了演出的进行。他自称名叫亚尼克,是一名停车场管理员,下班后舟车劳顿赶来看戏,演出内容却让他失望透顶。众人将他驱离剧院,过没多久他却又突然出现,掏出手枪跳上舞台……今晚,亚尼克才是真正的主角!详细 >
作品冒犯观众,观众冒犯作品,谁拥有武器谁就处于上风,怎么不是一种公平。
yannick只是诚实的人,受够了那些bordel,想做自己的剧本说自己的玩笑让身边的人开心。不是个坏人不会咬人。说不出个所以然 但是觉得身边该多一些yannick一样的人:)
第2243部,观众是作者的死亡,以观众对作者的轻蔑以挑战创作本真性。然而作者一直在隐形,挑战创作的观众与演员形为一体,成为戏剧的一部分。
扬妮克自称其名意为“上帝是仁慈的”,他就像上帝在七天忙碌中抽出一天(正如作为停车场保安的他所说,一周七天上班而请假一天来看戏,想要得到的是“放松身心”)。扬妮克作为无产阶级对中产阶级世界的闯入,想要以自己“主观性”来对观众施舍其仁慈,因此这位开头从舞台下方出现的主角,代替无所事事的“观众”去打破第四面墙,去尽力让观众(故事中的戏剧观众、荧幕前的电影观众)放松身心——起先粗制滥造的舞台剧与“为艺术家喝彩”海报形成对比,以枪械来作为权利主导(无论是创作还是暴力)的象征,收尾在真实权利之于创作权利就恰到好处。
很好,剧作本身就足够有趣,也有明确的解读空间。简单,别致的观看体验
居然还搞了一手升华
利用调度、台词、情节编排与剪辑这些扎实的基本功让几乎一直处于单场封闭空间、充满固定镜头的影片始终保持着趣味性,真好玩。特别喜欢的一个镜头和调度是,柜台姐姐走进来要查看发生什么前,起幅的前景是一个靠着墙边尿尿的人…
对其他导演来说或许不错,但是对杜皮约来说过于简单了。
随便玩玩
后面就不行了。。。
暴躁老哥做了所有被无聊演出挟持的人都想干的事
好久没有笑得这么痛快,太幸福了。用一个很小的剧场就讲完了整个故事,同时还笑点和反转不断。在电影中演戏剧本不算稀奇,却又有观众打破剧场所建构的场域,他的表现又自成为一出新戏,甚至将观众席都变成了舞台。对于舞台表演或电影来说,观众会成为艺术的人质,在观看过程中需要对身体进行规训,否则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或遭到抨击。Yannick持枪登场,枪等于话语权,然而在枪的面前,观众反而不会等同于人质,真正的人质只有所谓艺术的创作者。Yannick创作出来的错漏百出的剧本,居然能够讨得观众欢心,专业与非专业之间,亦或是说什么样的东西能够呈现在舞台上面,都成为了值得商榷的问题。
有个戏也叫Yanick找不到资源
第一部钢蛋杜皮约,电影剧本本身就很话剧,完美三一律,几次权利反转,冲突集中。时长友好,荒谬,又狠狠讽刺了一次观众。
牛逼
非常规的杜皮约式创作。虽然从叙事逻辑性来说,本片没有以往的套层逻辑那样让观众理解崩溃,到围绕舞台上下所上演的荒诞闹剧,还是有些模糊虚实边界的味道。这部《扬妮克》是昆汀·杜皮约的一次直抒胸臆,是其对法国艺术生态,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讽刺和吐槽。心怀痴梦却能力不及的表演者,执掌强权却满脑垃圾的评论者,以及随波逐流却附庸风雅的观众。唯一不变的,是那简易的舞台和时间悠久的剧场,它如同巴黎这座城市中剧院艺术的历史见证,而如今在其中的人们只会用它来排放污秽。于是片尾一片祥和的大和解,恰恰成为了全片的高潮,在几番权利转移之后,大家都重新在虚构的伪艺术里找到了得以自处的价值。昆汀·杜皮约也由此提出当今艺术存在的实质,即构建一隅精神乌托邦。艺术的标准已经荒废,那不过是无关艺术之人的欢乐场,是外行权利争夺的决斗地。
又是我看不懂的喜剧了。
6.5/10,从观众对艺术作品极度不满出发,最终落回了观众成功创造新的作品且令其他观众满意。这样的有破有立,某种程度上会让同样作为观众的我经历感动和力量的瞬间。不过中间部分还是过于架空了,会以为在做无聊的政治隐喻情景剧,直到结尾时外部力量的强势介入才将主题彻底明确下来【天呐这应该是少数如此盼望警察在电影结尾出现的情况】
尬得死死的
这么随性的劫持人质也就法国能做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