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25年的夫妻婚姻出现危机,妻子艾米丽将自己出轨的事告诉了丈夫卡尔,卡尔不能接受这一事实。
卡尔在酒吧结识了帅气的花花公子帕尔默(扮演者是瑞恩.高斯林,有一定颜值),帕尔默对卡尔进行了改造,并且教会他各种泡妞手段。
卡尔勾搭上一个老师,后来发现是他13岁儿子的班主任。
13岁的儿子爱着他17岁的保姆,17岁的保姆暗恋着44岁的卡尔,卡尔的大女儿带男友回家,卡尔发现女儿的男友竟然是帕尔默。
而17岁的保姆打算将拍的裸照送给卡尔,却被她的父亲发现。
于是在院子里出现这样的一个场景,艾米丽的情妇,卡尔,帕尔默,卡尔的儿子,卡尔的女儿,艾米丽,17岁的保姆,保姆的父亲出现在同一个院子里,就是这样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中,不知哪个滚蛋编剧一刀切成了大团圆。
真不知道串了这么一大串,到底要干嘛。
吐槽完,再说几句。
满脸雀斑的13岁男孩顶着一头高晓松既视感的长发站在毕业讲台上说,他希望自己长大一点,让大家可以正视到他的存在。
也许这是每个13岁孩子的苦恼。
孩子很少会得到理解或者是尊重,当然还有被相信。
谁会去在乎一个13岁孩子的爱情?
因为在大人眼里,13岁的孩子是不该有爱情的。
忽视,无视,嘲笑,责备。
13岁的一切都是不被不被承认的。
看美国电影,对13岁的孩子还是非常宽容的。
至少有13岁的孩子的世界。
《水果硬糖》里13岁的女孩绑架了有恋童癖的变态男,并最终逼其自杀。
《刺猬的优雅》里,12岁的女孩要在13岁生日那天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花一世界,况乎人。
想起我8岁的弟弟对我说的,你不是大人,你是大孩。
不敢相信这是2011年的电影,老套至极….几个大美女都是男性角色的配角,就为了凸显男性角色的魅力 …..emma stone那么美高学历、甚至是律师,却只想着等她的2b男友求婚,失望落空后又转向一个在酒吧随意撩人的花花公子…不过也很现实,现实中太多的女人就是恋爱脑….编剧和导演真是把刻板印象拉满的,把感情中女人的愚蠢和男人的放荡、又浪子回头描写得淋漓尽致,他们是不懂女性,但是他们是真懂男人啊….世界上有两种男人,一种坏男人(高司令),一种好男人(男主),坏男人会变好,好男人变坏男人又变回好男人,归来仍是少年…我真服了…此片纯纯就是臭男人拍出来用来自我感动的,真以为喊着寻找“soulmate”的口号就能打动女性了吧!
女生们!
看清楚了吗,男人就是会一边想你一边和九个女人做爱,就是会在不同女人身上使用同样的伎俩,最终都能把她们骗到床上。
睁大眼睛看清楚,男人就是这样的!
现在已是2023年,再看这样的电影,我觉得俗套且思想腐朽极了….
《疯狂愚蠢的爱》是一部非常有趣的闹剧,剧情我就不多说了。
只从价值观角度,说说我的几点感受。
1、美国人很尊重个体独立。
哪怕你是未成年人,也并不把你当孩子看,而是平等地交流。
主角的孩子只有13岁,却说自己陷入了爱情,父母们也不会说你个孩子懂什么。
而一旦成年后,更是完全独立自主地在过自己的人生。
我非常喜欢高斯林在里面的一句台词:“You want something, you take it. You don't like something, you say it. I take what I want.(想要什么,就去争取。
不喜欢什么就直说。
各取所需。
) 每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你可以自由地去搭讪喜欢的人,不存在说只能男追女,不能女追男,大家都是非常自信大方。
别人的看法都不重要,哪怕是父母也不能强迫你的意志。
2、虽然性解放,但是依然向往真正的爱情。
瑞安·高斯林演的花花公子一开始每天在酒吧里搭讪,但是碰到真爱后就变得非常专一了。
主角卡尔在高斯林的调教下,虽然也和不少女性发生一夜情,但是内心还是只爱老婆一个。
这也反映了美国社会的一种爱情观。
3、倡导家庭至上的价值观。
Family comes first一直是很多美国片的价值取向。
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各种光怪陆离的价值观不断出现,追求家庭关系的和谐这一基本的价值观一直没有动摇,这也是美国社会发展的基础。
4、男权思想依然占主导。
高斯林在剧中说了一句台词:“The war between the sexes is over, and we won, okay? We won the second women started doing pole dancing for exercise.But even though we won, they still deserve our respect.Make them feel beautiful(两性之间的战争已经结束了,我们赢了,好吧?
女人开始练习跳钢管舞的那一刻,我们就赢了。
但即使我们赢了,也应该尊重她们,让她们感觉自己很美。
)”这句台词非常大男子主义,也许会引起女权者的抗议,但是也确实反映了男权依然占主导的事实。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1. 如果一个中年男人为止只上过自己老婆这一个女人的话,很可能会被戴绿帽子。
2.被带绿帽子之后为了心里上的平衡,这个男人也会给老婆带绿帽子。
3.互相戴过绿帽子之后,往往会发现其实真正适合的还是原配。
4. 爱情这东西在你得到的时候会觉得很没好,得不到的时候就觉得很恶心,很虚幻。
5.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爱的需求和渴望,对象可以是比自己年长的也可以是比自己年幼的。
但基本上谁都无法解释到底是为什么。
6.什么的男人会讨人喜欢呢?
:对年轻的妹子来说,首选高富帅,比如这里面的瑞恩高斯林。
对普通中年女人来说,打扮的帅气干净利落一点的职场成功人士,或者至少看起来像是成功人士。
对学生妹来说,有时候可能只是个普通的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大叔。
这里面唯独少了年轻屌丝男。
屌丝男唯一的机会就是等自己变成屌丝大叔。
7.作为一个年轻的男人,尽量少在夜店和中年男人混在一起,因为要么会被人认为是gay,要么很可能他是你的岳父--怎么样都是麻烦。
8. 假如你是未成年男生,尽量别去泡成年女生,因为基本上会失败。
9. 生孩子还是生儿子好,儿子可以泡邻居家的女儿,但是女儿爱上邻家大叔就有点尴尬了。
10. 爱情不愚蠢,但是很多时候会给你带来烦恼
陷入离婚风波的男主在酒吧解闷遇上高司令,高司令教他如何泡妞,于是男主鬼迷心窍成为一夜情担当,但他内心还是爱着妻子。
男主儿子爱上了大他三岁的小保姆,然而小保姆爱上了男主,儿子愚蠢的追爱行为疯狂而真诚,小保姆示爱环节更是令人脚趾抓地。
高司令在酒吧把妹时看中了石头姐,石头姐被男友欺骗感情后去酒吧解闷,与高司令共度良宵,让风流的高司令收了心真正爱上一个人。
而石头姐恰恰是男主的大女儿。
几条情感线相互交织在一起确实挺好玩的,但真正塑造好的只有男主一线,但到后面男主与妻子和好也有些欠过渡。
其余线都是为了笑料而添加,缺乏对具体人物的塑造(比如高司令性格的养成就挺单薄的),当然这要拓出去说恐怕要成电视剧了。
说到底还是情节过于饱满,删删会让全片更完整。
不管咋说,这部爱情喜剧笑料满满,高司令也是真的帅!
疯狂愚蠢的爱 (2011)7.42011 / 美国 / 剧情 喜剧 爱情 / 格伦·费卡拉 约翰·里夸 / 史蒂夫·卡瑞尔 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是我心目中顶替JB和Avril Lavigne的加拿大之星,尤其是他在里面露出一身看起来好像用PHOTOSHOP加工过的肌肉的时候。
由他来做导师教导群众什么是爱,再寓教于乐不过。
目的性太强的单纯喜剧片或是煽情电影都很容易招致差评,现在的电影院里坐的都是吃过银刀叉切的龙虾也吃过路边屎泡臭豆腐嘴越来越刁的观众,金凯利踩一脚屎就引发哄堂大笑或者汤姆汉克斯卖个萌就哭倒一片的年代已经过去很远了。
这部电影,就像这一类的轻松小品,就像住在隔壁E常常给你送HOME MADE COOKIE的内个主妇,一开始就亲切狗血平易近人,先让人卸下了戒心,再丢出超密集的包袱和恰到好处的泪点最后却把你收服得一塌糊涂。
什么是爱?
到了中年危机的夫妇,妻子忽然发现认识丈夫得太早了,明明还跟小姑娘似的屁颠儿屁颠地花痴着暮光之城的美型少年,没想到一夕之间居然已经到了男主角他妈的年纪有点儿反应不过来,毅然决然地睡了公司同事决心跟丈夫分手来试图挽救一下其实已经根本没有了的青春。
丈夫一下接受不了这一切又是跳车又是泡酒吧,如果不是Ryan有如神降,他后半辈子大概都会缩在吧台以酒保和空气为主要听众哭诉老婆如何甩了他。
Ryan堪称泡妞界的刘翔,除了刚开始在一个叫Hanah的姑娘那儿扭了脚,简直战无不胜。
Cal在泡妞刘翔的教育下彻底脱胎换骨,扔了New Balance的球鞋脱了Gap的牛仔裤(这两个牌子应该很恨这部电影吧)变成了一个BETTER THAN GAP的男人,并且第一个419成功之后一夜变身中年版Ryan Gosling。
他本来可以就这样每天床上躺着不同的年轻姑娘生活乐无边,但是这就不符合爱情CRAZY和STUPID的主旋律了。
为了拉回这矫情的主题,男主角在梦到情敌去他原本的家一边除草一边跟前妻调情之后便立刻回家除草施肥避免噩梦成真。
再多的一夜情也变不成跟25年枕边人的内种,爱情。
爱情这种东西在青春期会占有特别大的一部分,像电影里Cal的儿子Robbie。
跑到学校的公告板写I LUV U大庭广众告白,一脸少年特有的忧郁凝视自己灵魂伴侣远去的背影。
大多数人年纪大一点失败过几次就会学会保护自己,例如告白前会先察言观色看看自己机会有多大再决定下不下手;失败以后立刻装没事大家还是朋友见面点头微笑,不会像十六岁的时候觉得世界都黑掉了先来一箱伏特加。
自己以为自己成熟了不再幼稚是一种进步。
就好像每个女生高中毕业学会了化妆,电个卷发穿上高跟鞋,再参加同学聚会就会希望所有人都惊叹:哎呀变漂亮了。
但你换了衣服换了发色甚至换了说话腔调,却像电影里13岁小男孩就能明白的内句话:YOU ARE NOT A DIFFERENT PERSON. YOU ARE IN DIFFERENT CLOTH.虽然这一股Robbie似的追女生冲劲也真的大概只有青春期少年才有,之后每一任恋人的平淡是真程度逐渐递增;但是人生那么长又很无聊,除了爱爱爱也真的很难找到别的娱乐,也只能一直在这么疯狂愚蠢的游戏里摸爬滚打。
最后毫无意外是大团圆结局,Ryan十分俗套地最终被Hanah抹去了浪子形象从此收山,离婚的COUPLE众望所归地眼神温馨交流忆往昔峥嵘岁月,就连Robbie那遥不可及的SOULMATE都看似有戏。
谁说爱情是努力不来的。
现实中我有个朋友,追了一个姑娘半年被打枪N次还死皮赖脸不依不饶,最后还是成功上手现在过着传说中LIVE A HAPPY LIFE EVER AFTER的生活。
失恋或者离婚算什么呢,只要不是癌症都够让你同事朋友亲戚松一口气。
只要活着就一定要好事发生听起来好像很俗气,但很实用不是吗。
BTW,别总相信电影里变身的传说,要不是靓仔怎么变身夜店把妹成功率都会很低。
你能想象你爹现在穿一身ARMANI去夜店跟一18岁姑娘搭讪?
接收美好的信念,可千万别上当受骗哟。
这算是一部好电影吗?
我问自己,是的,算是吧,至少它让我笑了,是出成功的喜剧,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也算是有所收获,但整个电影的主旨却从没有那么清晰明朗过。
想起了《改编剧本》,剧作家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尤其你想要表现出一部喜剧的样子 ,怎么也得让观众笑到最后吧,大团圆神马的最好了。
妻子终于回到了丈夫的怀抱,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切矛盾都因一些“坦诚“的话而化解,对我来说,剧本最为喜剧的地方是把本应该都是悲剧的地方都改为了喜剧,硬生生的。
Cal这样一个被甩掉的中年男子会赢回自己的爱吗?
小儿子面对年龄长身材高又喜欢中年人的少女能有多少赢得芳心的胜算?
无法定位自己的身量且无法看透一个男人的傻女儿面对风流公子何以不被戏弄?
等等!
这一切都违反常理,不同于我们熟知的世界,这些故事本该是一出出悲剧,这些确实是疯狂而又愚蠢的爱,将故事结局反过来像是一个个奇迹,不禁让我去问其原因,因为我仿佛看到编剧或导演欲言又止的样子。
最为核心的人物当属是Cal,当初他为啥失去妻子,他看起来是个好男人,也懂得体贴人,也没有将工作忙到腾不开身,为什么?
Ryan说Cal的老婆出轨是因为you lose the sight of who as a man..你失去了作为一个男人的视野,听起来很怪字幕翻译是你认为自己不是个男人。
对我来说这表达已经足够精确了,作为充满雄性气息的男人之所以是男人是他始终维持着雄性的本色,不断的对雌性展开进攻,施展自己所能,以及发挥自己全身的魅力,并且可以为之变得更加优秀。
也许有很多男人对工作如此的痴迷,但他们不知道,为了雌性而表现自己,如此努力的工作才是自己最原始的初衷。
Cal是在努力工作着的,但他已经不知应该对谁施展了,他丧失了作为男人的其它视野,甚至已经雌性化了,这注定了他老婆对他感到无聊(但不意味着出轨),而Ryan出手改变了这些,但剧本还要收着点,让观众不被Ryan”误导“,从而Cal作出表率,让观众知道为爱作出努力,成为一个成熟的男人,艰守才足以获得爱情,而不是赢得一个女人的身体。
鉴于本片中的女人反复无常,不是傻就是呆,女性角色单薄的要命,所以这对于女人来没什么借鉴作用,只能乐呵乐呵,男人们就从中各取所需吧,包括没长大的小屁孩。
什么是爱?
这我可给不了解释,但是很多爱都像片名一样,充满了疯狂也充满了愚蠢。
这个故事很贴切这个片名,它有一个苦B的开头,有个疯狂愚蠢的经过,还有一个温馨的结尾。
我本以为是一个简单的爱情片,甚至想将它删掉,因为片子一开始就是老男人老女人的情节,然后又是未成年少男和未成年少女的情节,而我着实对这种类型无爱。
但是看了一会儿我就庆幸我并没有将它删掉,如果删掉了,意味着我错过了一部佳作。
里面的人物表现真实,虽然是平凡的家庭故事,但是却能讲述的如此妙趣横生。
男主大叔很好的饰演了一个悲催的中年男人,虽不出众但是却有一颗真诚的心,面对危机走上了风流型男的路线,但是却依旧留有本色。
男二Ryan Gosling之前演的《Drive》让我觉得像奶油小生,结果本片中大秀肌肉,Emma Stone那句:"Fuck! Seriously? It's like you're Photoshopped."简直是对他身材的最好诠释。
既然说到了Emma Stone,我就要喷一喷本片的演员阵容了,国外人身材确实好,不过这皮肤质量实在是不敢恭维。
艾玛斯通满脸的斑让我觉得她真的适合演《The Help》,但是让这么型男的 喜欢上她,Seriously? 还有里面扮演Emily的那个人妻,身材不错,但是这皮肤质量明显奔6了吧?
17岁的保姆和13岁的儿子,这俩组合的长相实在不太给力,整个一雀斑家庭。
好吧,演员的美观程度确实不会对本片有什么影响。
因为里面那种很轻的笑料让我觉得很舒服,里面那些温馨的情节看的让我很温暖,里面那些小段的情节让我觉得很意外。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片还是一个喜剧片,但是远比我看的其他喜剧片要精明,要精彩!
笑料作为喜剧片来说不是那种言语的各种粗口,也没有夸张的肢体语言,但是从头到尾贯穿其中的镜头让你不由自主的觉得这是一部用心的作品。
不说别的,就单从开篇那个饭店中的“桌下动作”,就已经让你觉得男女主角注定要不平凡,结果,321倒数完得结果相当的有戏剧性。
当然全篇的戏剧性远不止此,之后还有两段让我看的相当过瘾的段子,这两段情节的戏剧性,让我顿时对本片的崇拜程度上了一个台阶。
而Cal在酒吧初次见到Jacob,还鄙视他看起来像个Gay,结果几天后就反而成了学徒...但是我觉得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最后在典礼上Cal那一番话我觉得吧,实在是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没有什么积极的地方。
不过这只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不同,看来对于孩子的早恋问题,美国明显不觉得孩子早恋有什么问题,谁让他早熟呢。
除了戏剧性,作为一部家庭主演的电影,煽情的情节那不能少。
离婚这样的事情在现代的社会实在是太普遍了,而像片中一样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婚姻的家庭离婚是一件很难割舍而又无奈的事情。
有时候多年攒下来的问题会因为一件小事而爆发,看似美满的婚姻也依旧是问题重重,因为老婆的出轨,确实谁都难以淡定。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不管Cal如何选择,他只是遵从了他的心,原谅永远是实际上最伟大的行为之一,我相信每一个看到Cal在花园中和Emily通电话的观众都会被这段情节所感动。
有时候,她在你身边,却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有时候,虽然说得是谎言,但是里面的情感是无法言语的善意。
不得不剧透,但是这不是主要情节:十三岁的Robbie爱上了自己小妹妹的babysitter,父母老友的女儿,十七岁的Jessica. 青春期的小男生大胆表白,反复表白,各种表白——没有结果。
就像他表白短信对Jessica说的“你比我大四岁,可是年龄不是问题”。
Jessica拒绝他的理由实际是因为她爱上了Robbie的爸爸,自己父母的老友,四十岁的Cal.可是这个没法说出口。
二十三岁的我,自以为再多看几次这种狗血的剧情就该吐血身亡了,但是我没有。
反而是因为他们年龄小,我觉得这些感情都很真诚的,或者是正是因为这些感情的荒诞荒谬没有结果,反而可贵,这也是这电影的坑爹标题想说的么?
不是我要anti成人世界,但是最近常常想起小时候。
小时候对长大的渴望,小时候对挣脱庇护的向往,小时候对独立决定权的追求。
这些想法会在时间的过程中慢慢地被遗忘,又会因为人生真的走到了曾经设想的关卡,却猛然发现那时的观点多么想当然和自以为是。
还有一种可能,我们在戏剧的设置中看到了相似的情节、曾经的自己,不由得停下思绪的脚步,带着说不上是怀旧说不上是留恋的复杂心情回头看。
十七岁也还勉强算是“小时候”,Jessica暗恋的这位妻子优雅,儿女双全,家庭幸福,事业稳定的忠厚大叔有时候会在她baby sitting完送她回家,边开车边以父亲的口吻随口聊上两句。
她低下头不敢看大叔的眼睛,嘴上唔唔答应着,心里却一定很想长大。
她以为她长大了,大叔就会不再像一个孩子一样看待她,她就有魅力吸引大叔的目光,有勇气有开口说爱,有能力和家庭抗争。
而不是只能在下车后痴痴望着绝尘而去的背影,叹口气回家。
十三岁就更不用说了,Robbie一定更加想长大,长大了就不用只能偷偷text心上人,不会一表白就被说“Robbie你别闹了”,就不用失恋了只能在语文课上发表love is holyshit的愤青言论。
可是孩子们,长大了又怎么样呢?
问题就解决了么?
等到他们变成成人的一天,可以独立生活,自主决定,大胆说爱(或者恨)了,他们也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负责。
小时候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至少还可以找理由说“长大就好了”,可是成人呢,借口怎么找?
退路哪里退?
像他们的爸爸妈妈,都已经长大好多好多年了,可是还是遇到了更加痛苦的困境,除了自己挣扎求解、挺过纠结也没有别的办法。
可惜生活不是电影,最后总有大结局,那些不成熟的青涩的不应该有的感情最后都升华沉淀happily ever after了。
好在生活不是电影,我们对下一秒的故事没有预期,意外和不确定性让我们有了向往的理由。
只是,我们需要自己“为”或“不为”限制这种不确定。
小的时候万分渴求的这种作为的能力在长大后成了责任感,是成人世界不能挣脱的重担。
而每一个决定的做出,都意味着有另一条未被选择的分叉,不知道最后谁会到达。
很多年后,Jessica会回想起十七岁时候暗恋成熟大叔的那个小时候,那时候她也许自怜自艾因为年龄小没有选择的权利。
可是她长大后可能发现能够选择是更值得感伤的局面。
因为选择的实质是放弃。
请原谅我也会偶尔会看到一些垃圾片,是的,这部片子可以算是Mr.Steve的另一部垃圾片。
但是如果您对泡妞没有什么信心的人可以借从这部片子里学到一些穿着、打扮和谈吐方面的技巧。
BTW,偶尔通过看垃圾片学习英文也可以有。
好莱坞最近很多EMMA呀,不过这个的红字还不错,不过这部让我看到睡着
高司令如PS过的身材彻底令人沦陷。
今天在电影院连看两场高司令的片,看完drive看这部,顿时觉得好欢快。。。大概是今年数一数二好的爱情喜剧片了,大牌成堆,笑料颇多,道理也讲得不错,高司令引起尖叫连连。。。
最讨厌一段speech然后皆大欢喜的设置!
意料之外的好看呢,Emma Stone很是招人喜欢。啊~~~我爱烂俗但是美好让人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大团圆结局!
ryangosling很適合演種馬
13歲價值觀模仿中產階級憂鬱。
一堂爱情课~~观者和剧中的所有角色一起来学习爱情,可攻可受的高斯林,十项全能的朱利安摩尔~~
Steve Carell什么的最喜欢了,到底是为毛离开the office剧组了啊我都再也不看the office了
没看出一点新意和有趣的地方,片子后部几个男人打架的地方简直无聊透顶。我看应该把片名改成crazy love stupid:疯子爱傻子。
只要你还相信爱,只要你还愿意爱,只要你还明白爱。
不喜欢。不好看。
我真有点怀疑那几个给高分的短评说的片跟我看的是不是一个。。很老套的故事啊!前面都有点无聊了,好在后面在人物关系上哗的鬼扯了一下,要不真的很没劲。。高斯林!那么多人夸你我就不说了(后面捂嘴笑得太娇羞了好吗!)···那个艾玛斯通啊,嘴太奇怪了!从炮友我就发现了
遭遇婚姻危机的大叔,遇到真爱的风流富二代,为爱情困扰的早熟小孩。再经历一番不知道要闹那样的巧合和复杂关系,最后发现人间有真情,人间还是有真爱的。
Ryan Gosling (¯﹃¯)(¯﹃¯)(¯﹃¯)对这种欢乐的爱情喜剧没有抵抗,戏剧冲突太令人咋舌了(设定超大胆!),哈哈哈。一干大牌,我的眼里只有Ryan Gosling...................(¯﹃¯)。。。小盆友很可爱,有乔伊金喔。~
我当初为神马想看这部电影?没有帅哥,没有美女,乱糟糟的不知道要讲神马道理的情节,我已经相当困惑了……
中年、青年和少年,不同年龄,各自的困惑,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难题,老套的故事,关于爱情和婚姻,巧合的设置与多米诺骨牌的设置,让一切趣味从中而生,而最后,电影还是回到了和解的道路上。
好乱啊,最后到底杰西卡给鲁比的照片是什么??哈哈
没想像中好看诶~
这让我想起自己被一衣着光鲜基佬搭讪这个梗了,虽然想想略有反胃,不过对此事情的调侃乐此不彼。这是蛮励志的一个事情,非常喜欢高斯林扔掉newbalance这腔调,男人不性感骄傲,就先输了一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