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儿子看了《明日战记》,他对片子的评价是很好看,果不其然与《海底小纵队》的评价一致。
看完电影他还与电影宣传的那种异形露脸海报拍了张照片。
他问我电影后面又有一段去月球的片段是什么意思。
我跟他说那叫彩蛋,意思是说这电影会有第二部。
他说那好,有第二部了还带我来看啊。
我说行。
以上足以看出《明日战记》根本没有在剧情情节上搞什么名堂,少儿动画片的剧情水准。
刘嘉玲大姐电影之初就介绍的很清楚,从开始到结束一共分四步走,而且出奇的顺利,第四步也从来没用上。
500万or16万的道德困境根本就没起到作用。
电影里的科学家似乎从来就没有研究过外星植物,就搞出来一个能改造植物基因的东西。
不然这些经过千百次实验,旷日持久的研究,连母体的位置就从来没找吗?
至少需要培养这些植物吧。
电影里的战士们也从来就没有深入过敌后,不然连外星植物背后有异形生物也不知道?
而且好像也并没有试图解救过b区里受伤害的人民。
电影里的贫民也从来不看天气预报的,不然那16万人是傻子吗?
暴雨来临还是等死状态?
不跑的吗?
难道是香港当局不给贫民提供天气预报服务?
张家辉内鬼内的很坦然。
古天乐、刘青云交易继续完成的任务也很快乐。
刘嘉玲一身鹅城县长夫人的淡定,在中间似乎并不在乎哪一方。
电影就连最后的终极大Boss都是免打通关,轻描淡写的一扔世界便和平了,绝对的反商业片套路,真是让人汗颜。
所以说这些毫无波澜的烂片剧情,全部是为所谓高能电影特效服务的,换句话说特效支撑不起来有效的剧情和节奏。
在一个本末倒置的拍片思维下,怎么让一个有内鬼,但依然能顺利交易的剧情进行下去?
那只有一个办法,琛哥默默删除了刘德华的消息,心中窃喜的带着梁朝伟完成了交易,只剩的梁朝伟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我这个内鬼不称职啊?!
突然想起来罗永浩老师写过的一段作文:今天天空没有风,五星红旗依然飘扬在操场上空。
(大概意思)
1 终于,七夕这样一个节日不再是爱情片的“包场”了。
今年七夕,电影院里甜甜腻腻、眼泪鼻涕的爱情片少了,多了一些硬朗的画风——《明日战记》,这是属于直男们和科幻迷们的“小欢喜”。
去观影时,前面一对情侣小声聊天: 男生委屈:“往年七夕情人节,都是我被你怂恿着来看那些哭哭唧唧的小爱情片。
” 女生撒娇,“所以你看,今年不就换我陪你来看动作科幻片了。
” 两人相视而笑,原来《明日战记》带来的效果还能这么“硬汉柔情”。
它到底有多么“硬”呢——看一众主演,古天乐、刘青云、张家辉、谢君豪、姜皓文,全都是港片里的中流砥柱、烈火男儿,女主角刘嘉玲穿上制服也是飒爽。
再看导演,吴炫辉,视觉特效方面的“大拿”,拿过很多次金像奖、金马奖的视觉效果方面的电影大奖,这保证了《明日战记》的场面特效卓越的水准。
这一次,《明日战记》玩科幻,玩动作,都玩得很漂亮。
2 首先吸引我的,是《明日战记》的硬核特效。
电影将故事放在一个未来世界,一颗陨石撞地球,外星生物突袭杀戮,人类为自救和救人而展开一场命运保卫战,一支精英部队由此诞生。
既然是一场重机械科幻之战,少不了强大的硬战对手——影片设计了杀伤力极强的“刑天”、“穷奇”两大巨型机甲,以及三个机器人,而古天乐、刘青云则以血肉之躯带领战机甲战士们操控着战机装甲车迎战,与机器人、外星生物激战。
狂风暴雨、电光火石,当城市崩塌陷落,当天塌地陷爆炸,电影里几场激战之戏拍得很炫酷,分分秒唤醒你的肾上激素,飙升到一个制高点,而这一场与一场戏之间,节奏把握得张弛有度,一次比一次升级,一次比一次更加酣畅淋漓。
让我印象深刻的战斗场面,是古天乐与机器人生死搏斗时的激燃震撼,刘青云与穷奇博弈时的飞身跳车,姜皓文对刑天怒吼“打得你没有明天”时的一往无前。
无论是惨烈境遇,还是燃炸激战,画幅场面做得很完美,配合影院里逼真的视觉音效,让人身临其境沉浸式观影,仿佛也是机甲战队其中的一员,与主角们同生共死。
《明日战记》视觉特效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像一场带你我遨游科幻世界的爽梦。
其次,我在《明日战记》里看到了一份人文关怀。
什么,在科幻片里看出人文关怀?
——放心,我并没有跑错放映厅,是的,《明日战记》在硬核特效之外,是有它的人文关怀的。
这一场激战,从片名就能看出端倪,“明日战记”,为明日而战。
而明日两个字,所指的就是人类绵长的命运。
电影里的激战源头,根本还在于人类自身:科技文明急速发展,地球因环境污染而千疮百孔,人类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人类家园破败萧条。
所以这场激战的终极期望,是借助主角们一起为守护人类安宁而并肩作战的征途,而明白它是关乎人类命运的打响战,是为改写人类自我结局而勇往直前的绝地反击,是东方英雄式的追求众生平等的大道大义与人道情怀,是水泥森林之中的你我众人生命共同体的一次同呼吸,共命运。
放眼当下世界,疫情反复肆虐,人类面临命运挑战,不也正需要电影《明日战记》里所传递出来的精神吗?
失败不要紧,更紧要的是像他们一样,有坚定信念的热血无畏——“怕了吗”,并没有,因为“结局是什么,我们自己决定”。
电影借科幻特效,包裹着一团燃燃之火,有人心存悲悯,有人永远坚定,有人依然热血,这共同组成了“东方英雄魂”。
这是它难能可贵的,一种照应时代与现实的力量。
有硬核特效,有人文关怀,《明日战记》值得。
3 这个夏天的暑期档,大银幕上的科幻元素很是精彩。
有人遇到一只来自外太星空的“莫扎特”,陪伴他一起成长,去拥抱星辰大海;也有人被独自遗弃在月球独行,凭一己之力拯救苍穹,反转结局。
既有童话纯真,也有喜剧开怀,都很灵动,火花闪现耀眼。
而现在,古天乐锦上添花,交出了一份华语科幻的漂亮答卷,《明日战记》作为是今夏一部纯科幻类型片重磅出现——这一部电影无愧于是中国第一部华语机甲科幻爽片,开启了机甲硬科幻星空的全新纪元。
谁说科幻片只能是好莱坞西方人的专属?
谁说东方文化不能打造像这样文化底蕴深刻的硬核浪漫?
谁说情人节不能看科幻片?
七夕节看《明日战记》,更懂得爱自己,爱身边人,爱每一天太阳升起的时刻,爱山川河流,爱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家园,爱这个世间。
一部片聚集了这么多个影帝影后,怎么能错过呢?
光冲着这个组合,就值回票价了。
更何况进电影院还能支持古仔的公益事业,何乐而不为。
从影片来说,与其说是科幻大片,倒不如说是科幻警匪片,故事延续了港式警匪片的典型风格,特效不算太突出,但也还融合的不错,毕竟故事的设定就注定不需要宏伟的特效场景,这点从爽感来说会吃亏,却又能理解,毕竟这也是一个新的尝试,期待国产后续能有我们自己的钢铁侠。
首部国产机甲爽片,绝对是把特效做到了极致。
影片中无数的特效水平非常高,堪称是国产特效天花板,甚至有点达到好莱坞的水平。
这着实体现出了国产科幻片制作工艺的日益成熟。
几位主演的演技也都时刻在线,尤其是三兄弟:古校长、渣渣辉和刘青云,他们的表演都是影帝级别的。
另外姜皓文和刘嘉玲的表演也都挺不错。
但影片最大的硬伤还是剧情故事。
全程最多的还是机甲与人类之间的打斗,虽然看得非常壮观,但又觉得这些大场面很多只是为了凸显特效,对于剧情的推动没有太大作用,故事线不是很完整。
不过不管怎么说,能在影片中看到如此多高超的特效也值得了!
看之前挺期待的,毕竟是号称做了5年的特效,结果去看了之后令人大跌眼镜,剧情差就算了,特效也真的一般般(甚至不如独行月球),觉得特效好看的人是不是没看过几部大片啊??
全片有无数个掉帧的镜头,有些画面看着就和游戏CG似的,普通话配音廉价且出戏,听着像国产电视剧的配音,看得出来片场演员说的都是粤语导致嘴型都对不上,主角的外骨骼机甲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使命召唤11》,机器人也和《超能查派》如出一辙。。。
我想知道这5年做了个什么东西啊?
最大的问题还是剧情,本来还以为是和外星人的大战,结果80%的战斗都是在和自己人的机器人打,很多配角包括渣渣辉的角色定位都很迷,总之是很失望的电影。
你就说像不像
首先说下,在很早的时候,也就是各平台可以买票的时候就马上买了票,等了好几天,终于等到了8月4号的点映场。
然而,随着超前点映➕点映后看完的人的影评出来说烂后,我的确是犹豫了,我开始质疑会不会真的是一部烂片,然而看完后我只能说真的要吹爆,甚至想马上看第二遍,而这种想马上看第二遍的冲动上一次还是《我不是药神》,当然,你如果说想通过这部电影获得史无前例的,突破历史性质的爽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的科幻片,甚至是国产科幻片是越来越多了,应该暂时还没人能突破《阿凡达》带来的历史性的意义,所以,那些说烂的,说也就那样,我不知道究竟国产科幻片要达到何种高度才能让你觉得不烂?
是等你不再舔欧美电影的时候吗?
我们起步的确是太晚了,但是现在真的好很多了,至少这次论科幻场面,比《流浪地球》那时候要好很多。
好了,下面我就就电影电影本身几个大点或者说网上普遍吐槽的几个点来根据我的观感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就演员方面我来说下吧,第一次觉得《明日战记》会有槽点的一个点会是刘嘉玲,无论从国语或者粤语的预告片方面来看都会觉得会因为刘嘉玲的演技拉低电影的总体水平,但是进电影院看了后真的还好,因为我看的就是粤语版,只能说刘嘉玲的演技的确是没那么好,但是粤语版里,不会那么明显,但是我们内地的几个演员的确是表现的没那么好,虽然是为了增加电影内容的感情戏,我最有印象的就是吴倩那个角色的紧皱眉头……万国鹏的演技也是表演痕迹太强,我想借用电影里的一句对白说“光仔,放轻松点”😂还有就是那个小女孩的对白、演技,的确当时可以再打磨一下,另外说下,电影里的群像刻画的篇幅恰到好处,点明了故事的背景环境,点到即止,不会像《独行月球》一样,群像刻画的太多,以至于搞得煽情部分很尬,因为说实话,一部电影你想要所有的演员的演技都撑的起来是有难度的,特别是电影里的“群演”,导演明显拿捏的很好,知道避开这个坑,所以不要说什么没有剧情那么一说了,不要说什么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了,整个电影到后面都是整个团队在合作好嘛,你要说个人英雄主义《独行月球》才是,独孤月才是那个角色好吧,泰山还算不上,如果说《独行月球》那段地球人打光给独孤月鼓励的那段算集体主义的话我……无话可说第二,从剧情上来说,我觉得不拉跨,我不拿好莱坞科幻片来做说事,我就说最近的,《独行月球》它很明显是什么都想要往里塞,结果呢?
玩脱了😜从电影开始的故事设定,我看完后评价就是,的确是「潘朵拉」的毁灭性还不够强,伤害性还不够强,所以烘托出来的电影的悲壮感没那么强烈,但是你看完整个电影你会发现,在它的整个设定里,它交代的很明白,而且电影里所有的感情戏、煽情的方面你会在看到的时候觉得导演可能会拉了,会篇幅比较长的时候,每次都没有,都是一笔带过。
另外就是,有人说不理解张家辉演的『李升』想要用刑天、穷奇还有人形机器人阻止古天乐、刘青云他们行动的合理性,那我只想说你电影开头是没看吗?
电影一开始刘嘉玲的那个角色『谭冰』就说了,改造好了潘朵拉,就不需要他的天幕了,也就是说,他以后就没那么重要了,或者说,不需要他了,所以他说了“天幕就是我,我就是天幕”。
抛开这部电影里的人物角色,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因为某种契机,你变成了救世主,但是过不久你发现,你不再被需要了,你又被替代了,又可能变回原来那个自己,你会不会觉得很难受?
俗话说的好“人活一口气”。
第三,特效上,我觉得整体水平很高,相对于《流浪地球》又是一次大进步,除了开场有几个大画面做的不够细致,看得出来特效还不那么好外,其他的方面他的整个水平,我可以说放在整个亚洲都是顶级的水平!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中国电影不能没有香港电影!
全球的电影里香港电影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想想以前香港影视作品对整个亚洲,特别是韩国影视作品影响有多大吧,我看到的很多韩国的影视题材,在香港的影视作品里早已经存在,在香港电影的整体水平里,香港电影人真的是很专业,很认真的存在,这才是真正的,香港的“狮子山精神”希望《明日战记》票房大卖!!!!!
不要再劣币驱逐良币了,古天乐也说了,希望票房大卖,不然真的打击他的信心,打击国产科幻片的信心!
最后对于那些说《独行月球》比《明日战记》好的,我感到痛心💔!!!
总体来说,《明日战记》严格来说总体是8分的水平,但是看到《独行月球》在猫眼上竟然还有9.3分,而《明日战记》只有9.1我表示不服!
所以,我给它9分,因为《独行月球》我都给了7分,《明日战记》配得上,而且,真的建议大家去电影院看《明日战记》,不说别的,绝对对得起你的电影票钱!
明日战记 (2022)6.12022 / 中国香港 中国大陆 / 动作 科幻 / 吴炫辉 / 古天乐 刘青云
“有些事不是尽力就能做好的”这句话是剧里饰演泰来的古天乐对姜皓文饰演的臭鼬说的。
说这句话的时候,电影进行了三分之二,我以为这是打破第四面墙的一句自嘲。
因为那个时候,剧情已经透露出了无力和乏味。
透过无数的媒体宣传,大家都知道古天乐是机甲迷,拍摄这部电影是为了圆梦。
大家也都知道《明日战记》的拍摄制作前后花了7年的时间。
大家也都知道了古天乐为了证明中国的科幻制作水平,专门成立了天下一。
电影大亨,声名鹊起。
姜皓文拿最佳男配角的时候,感言里提到,感谢古天乐,签了古天乐公司之后,多了很多工作机会。
是的,《明日战记》中,姜皓文饰演男三号。
《翠丝》还做了男主角。
这个所谓的电影大亨古天乐近年活的更像是早期的银河映像。
银河早期就是靠一边拍商业片赚钱,一边拍艺术片坚持创作。
没有《哩咕哩咕新年财》里刘青云的偏执,或许我们就看不到《柔道龙虎榜》里司徒宝的偏执。
当然古天乐眼前的左手跟右手是港产片和其他电影。
坊间戏称,只要是古天乐拍的电影,再烂都要看,谁叫古天乐偷偷盖学校资助贫困儿童。
古天乐这些年的收入除了养家糊口,建希望小学,还要养活港产片。
港产片的衰落,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台湾资本的退场。
电影是要烧钱的,票房不理想就意味着亏本,亏本的多了,自然没有资方愿意继续投钱。
而那些年轻的演员,导演编剧们,没有电影练手,自然很难提升经验。
没有资方,吃港产电影这碗饭的台前幕后,也就意味着冇工开。
古天乐成立天下一后,签约了很多演员,投拍了很多电影作品。
我们近年在市场看到的很多新鲜的,年轻的,扑街的港产片都是古天乐公司出品的。
例如《逆流大叔》很有趣,但也是赔钱的。
所以这部《明日战记》,5星推荐,但是评分只能给到及格吧。
在中国香港拍科幻片是非常困难的,就像古天乐自己说的一样,故事创作是最难的。
因为怎么写都逃脱不了西方电影的影子。
当然最后的成片也很奇怪。
《独行月球》拼命的想告诉你,我很好笑。
《明日战记》拼命的告诉你,我很努力。
好不好笑我不知道,但古天乐确实是努力了。
因为相比于舔人形纸牌鼻孔上的番茄酱这种笑点,我还是愿意选择看皮皮虾。
豆瓣首映后很多影评流出来,其中大部分都提到《明日战记》的剧情非常老套。
我想在这里说,剧情不老套,但是剧情非常难看。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毫无科幻片经验的香港电影人的一次试水作,特效的优质掩盖不了剧情的拧巴,乏力。
过高投入反而限制了大家的发挥,因为都怕玩砸了。
所以他最后的故事背景设定,除了画外音说的那些其他没有更巨像的表达,因为他的主场景非常少,对于世界观可视化的呈现是非常少的。
废土不像废土,末世不像末世,未来不像未来。
这也导致了几乎每一个演员的发挥都非常平淡。
当然这不包括万国鹏,他的演技有点灾难性。
我觉得,我的朋友兔斯基应该会演得比他好一些。
当然90分钟的特效并没有拉满,号称4.5以港币的投入虽然很庞大,但受制于我们的技术成本,扣除其他各类费用,会有画面模糊,掉帧等问题,但我觉得这不是技术问题。
这是经费问题,因为我们技术起步晚,虽然从技术成面有将将对标的实力,但是确实也非常烧钱。
但目前来说,天下一还吃不消这么烧。
所以最后的成品就是这样一部像烂片的片子。
但是我说了,他只是像烂片,并不是真的烂片。
电影工业的问题或许并不应该在观众评判的标准里面,但是有网友说,拍这部电影古天乐就是为了自嗨的论调是不可取的。
你可以说马的《功守道》是为了自嗨。
但《明日战记》不在这个范畴。
而且《明日战记》的古武机甲风格,已经初现端倪。
希望未来有个好剧本,可以发扬光大,推荐去改一本小说吧《间客》或者《师士传说》。
最后我想说,我用这个标题不是为了嘲讽古天乐,因为刘青云会说,“结局怎么样,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
”这比掌握了流量密码的大部分大陆电影人们来说,或许更具初心吧。
有时间,我单独再写他的烂。
陈十三张2022.08.06
在明日战记口碑一直不佳的情况下我拉着我的科幻迷老母亲一起来看了(虽然她一度想提前退场剧情和特效分开讲吧首先是剧情:老套且没有转折,看之前听说是自己人内斗我还以为潘多拉是自己人发明来拯救世界的,好家伙出乎意料真就是内斗一点暗线都没有,像喝白开水。
然后就是煽情的部分,插叙太乱太频繁眼睛都晃瞎了,晃得人根本看不进去。
兄弟情你可以简单插叙一下,但是你女儿这些剧情零零散散我根本带入不进去,导致后面小女孩一有啥事儿就哭我都要疯了,一个我毫不关心的小女孩一边哭一边被用力过猛的古仔含泪抱住,我尬得要扣出两室一厅了。
然后每个电影里都需要一个衬托主角的才叫角色,但是这部电影里的菜鸟太离谱了,枪不敢开也没有任何军事素养你是怎么能进军队的,而且还是这么重要的任务,近来度假的嘛?
我寻思你爸也不是司令官吧?
诸如此类的剧情bug太多太多了,比如结尾高潮那段不打回去给总部直接跳反派脸逼得反派必须杀主角团,我真的看不懂啊啊啊啊啊,编剧出来挨打啊特效方面,不知道是不是缺钱怎么能做到第一个特效就掉帧而且画面糊得像是电脑炸了一样,分辨率能不能高一点啊求求了,然后汽车这些特效在打斗的时候脱模很严重啊啊啊啊就感觉是飘着的一样。
其他缺点也很多,特效方面只能算中等偏下了但是我真的很感谢古天乐,我毫不后悔今天在百丽宫花了这一百大洋。
现在国产电影什么氛围?
敏感题材不让拍(话说真的敏感吗),全是爱国电影和饭圈电影,评价高的院线电影全是国外成功ip的翻拍,我都要看吐了。
我真的很佩服你们想做出像美式科幻靠拢的硬科幻,尽管电影诸多不足但是在大场面上花的钱观众都能清楚感受到,但是很遗憾这部作品真的算不上佳作,希望下一部作品能更好
如果说香港电影圈有谁能真正符合大侠的标准,那一定是古天乐了。
出道这么多年,拍摄了一百多部电影,有粉丝戏称,只有太阳才能黑他——确实,他是用行动和作品践行了金庸先生的那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所谓大侠,敢于力挽狂澜,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而古天乐和他的心血之作《明日战记》,就是这样的孤勇者。
说到这部暑期上映的本土科幻大片,当然不得不提2013年由他亲自创立的“One Cool天下一”电影公司。
香港本不是一个长于科幻电影创作的地方,多年来香港影人的勤奋耕耘更偏重于爱情、喜剧、动作这类灵活、快速的轻类型(真像极了这城市的质感!
),却较少涉及“重工业”“高概念”这类现代大片要素。
因此,“天下一”公司的崛起,是逆行的异类更是星星之火。
尤其借助视效制作方面的专业经验和优势,不得不让大家对“十年磨一剑”(尤其光后期就磨了五年)的《明日战记》寄予希望。
甚至在我看来,《明日战记》的意义几乎就相当于内地的《流浪地球》。
它是香港这座曾经的“东方好莱坞”浴火重生、重塑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作品(今年的香港国际电影节也将它选为开幕影片)。
和好莱坞大片相比,它在视觉方面所达到的成就不遑多让,更重要地是,它的的确确展示出了本土大片鲜明的特色。
比如,它很巧妙地把香港武打设计的精髓融入到了科幻类型中。
拳拳到铁,硬桥硬马的写实武打风格,被用在了古天乐、刘青云和机器人刑天、穷奇的打斗中。
而机甲和机器人的港式打斗,加上对游戏视角的运用,让从武侠电影开始的港式动作设计,又开辟了新的视听风格。
同时,我们在影片中还看到类似香港警匪片中经典的兄弟情元素,将孤勇者力挽狂澜的热血,和拯救苍生的悲悯带到了科幻电影中。
想一步到位地打造属于世界公共文化产品的科幻类型,确实是不现实的。
但《明日战记》的经验给我们带来启示,那便是借由本地成熟的、优势化的复合类型元素(如武侠、警匪等),匹配上足够过硬的视觉技术呈现,我们的科幻大片有可能在制作和文化多个维度上“弯道超车”。
当然,我还特别感兴趣《明日战记》中对“明日”的设定,这关乎我们对香港这座具有复杂历史过往的城市的想象。
片中,地球因环境污染而破败萧条,空气污染下,昔日繁华的城市已成为废土。
一颗陨石带来的杀伤力极强的外星生物潘多拉,让地球出现了转机。
科学家找到了驯服改造潘多拉的方法,古天乐饰演的泰来率精英部队执行改造计划,改造成功,可保住地球平安,一旦任务失败,plan B将以16万人的生命为代价保护地球。
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来保全整体,还是齐心协力背水一战,这道选择题在过去几年人类跌宕的时代无疑成为现实的隐喻。
废弃的医院中张牙舞爪的外星怪物,和无序扩张的潘多拉,也像是那病毒和贪欲的映射。
但,好在我们还有自己的英雄。
看到电影中手持盾牌的古仔,有一刻,我觉得那就是我们的“香港队长”。
最后,如果说前不久公映的《七人乐队》是以胶片为媒介“向昨天告别”(杜琪峰语),那么《明日战记》,就是通过科幻类型的架构,由今日念及未来。
——尤其身处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两部影片的接连上映,像是冥冥中命运的安排。
就让我们在电影中守望星辰,祝福明日吧。
福利:欢迎大家转发,就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择优送出五张《明日战记》电影兑换券。
这部电影真正的做到了大片既视感,是完全超出我预期的燃和热血,让我看到了机器甲大战的壮观,外星生物的奇妙,明日世界的未知。
从开头到结尾一如既往的高能,演员演技全程在线,如果是立体特效的话也许效果更佳。
首先,这部电影题材突出,不俗套。
这部电影构建了一个新颖的世界,赋予了该世界一个新的价值观,其次特效十足,让观众震撼人心的同时沉浸式观影。
紧接着情节合理一点不拖拉,不会让观众看着古板,也不会让观众容易困倦。
我从小到大都喜欢看动画片,喜欢看变装之类的,这次的变装超级燃酷,也是从所未有的。
我喜欢这部电影的类型,也钦佩影视人做电影的态度,单说态度这一点质量就是有保障的。
电影中人类想磨灭的居然是可以改变环境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居然是外来的生物带来的,只有一个好的目的,这种设定非常文学且有创意,而且国产电影就是总是大团圆的美好的让人看着舒服,让观众思考电影背后所带来的共鸣与思考,我觉得非常不错。
所以说,为了古天乐说的一个机甲梦想,也为了坚守初心的老戏骨都必须去看。
他们都是对民众非常贴心的,相信选择他们就是选择口碑跟流量。
看了正片才知道原来不是机甲打怪兽。😂😂😂看的时候很担心几个主演会挂掉,结果到最后一个都没死。😛😛😛
导演能力有问题,分镜头设计一团糟,剧本也不太行,连个零剧情的动作爽片都撑不起来,好几处生硬的bug。基本上就是拿一堆好莱坞动作片的套路加上港片套路,复刻了这么一个过时的大数据电影,制作上一股子好莱坞B级网大的粗糙感。古天乐的机甲梦想是好的,可惜工业质感还是跟不上,特效没细节,后期穷到连个怪兽和机甲战士连个特写镜头都给不了。我感觉什么细节都没看清楚,一度怀疑是电影院的拷贝坏了,看得人直着急,后来开始怀疑是主创团队要的就是这种让观众什么都看不清楚的朦胧美,就这水平,不值票价。
一部看起来后期很烧钱制作很辛苦特效很精良剧本很无语的……网大?拍的挺好的古仔,下回别拍了。
剧情过于简陋,开头5分钟就猜到整个剧情。真的是冲着古校长滤镜买票支持了。槽点不少:1.医院出现的小女孩莫名其妙,怪物包围能独立生存,古校长出现后丧失战斗能力只会玩布偶2.剧情简单,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特别是反派。3.可以看到的别的片的设定包括《穹顶之下》《钢铁侠》美队的盾牌《x战警》的Xavier。独行月球和本片都是学x战警弄个领导坐轮椅么?怪物也好眼熟,一时想不起来原形原形是哪部4.机甲电量太低,三个小时都坚持不住,刘青云那件更夸张,5分钟就掉电10%。5.最后消灭那个潘多拉的过程太拉胯了,刘青云两分钟就搞定的事儿,和着就是全因为反派捣乱才拍了一部片
虽然故事老套,情节一般,视觉和科幻元素也多有似曾相识的东西,但以我有限的科幻电影和动画游戏见识来鉴别,看不出有明显抄袭的意味,都有用心在做设计。这个片子如果想摆烂,想骗钱,想省钱,有一万种办法。可以增加无趣的文戏,可以不做那些机甲变形特写,可以不拍打斗的慢镜,甚至可以不费力不讨好的设计一个丑了吧唧的螳螂怪。但是古校长知道我们到底想看什么,知道怎样拍出来我们才会看得更爽,知道中国科幻片需要有人做点实事出来,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有这样的态度还不够吗?
请个科幻爱好者或许拍的都比这个好。看的太尴尬了,舞台式幼儿科幻剧,刘先生和古先生也是有演技的啊,整片都板着脸跟便秘一样。假眼搞得跟修表的一样,一言难尽,太难看了,这个评分都是影迷们给的面子,真的。大家实在是没法给高分。2星说心里话,都挺违心的。细看是种残忍。
除了特效没啥亮点
“尽左力,但唔代表做得好”,古天乐有打造特效这功夫花点钱请个好编剧不好吗?下次可以考虑用这个开发一款页游或pc端游戏,应该好玩。
感觉除了古天乐和刘青云别的角色都没啥存在感,单纯为了剧情推动。不过我喜欢,我就想只盯着古天乐哈哈哈
《铁甲奇侠:大破天幕杀机》
机甲感确实可以!饕餮,刑天杀到!
末日机甲风不错,故事太简单了,简单到每一个情节都如你所料地简单。多一颗星给古天乐,香港这些看影星真是越看越帅
特效很强,几乎没有CG感了,堪比好莱坞,后段在装甲车上和几个绿机器人肉搏看的实在是太爽了。期待古仔下一部科幻片。
如果看了半个小时我就走我会给两颗星,但我很痛苦地看完了
也还能看罗,也就能看罗,渣渣辉那个角色我来我也能演
感情戏好拖沓,小女孩好多余。还有光仔和吴倩的爱情戏,真的不想看好嘛!光仔前半段怂的我都想揍他!这种任务找个新兵来,服了这剧情…就几个场面还不错…科幻部分还是弱了…
“我就是核酸,核酸就是我”!!全程高能,画面很燃,剧情紧凑,动作硬核,机甲爱好者的福音,配角与梁家辉都沦为凑人头,也不影响爽片视觉效果的快感。当然57岁的刘嘉玲脸部跟27岁一样,牛啊
我记得没错的话,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如此特效的怪兽出现,机甲设计也不是抄袭的那种,值得电影院一看,应该值3.5分。另外1.5分是希望刘青云,古天乐,张家辉三个人,永远活跃在荧屏上。
不可理喻的麻烦制造者
我不欠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