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盖·纳蒂弗
主演:海伦·米伦,泽德·约瑟夫,克劳德特·威廉斯,亨利·古德曼,艾玛·戴维斯,奥利维亚·布罗迪,罗坦·凯南,卡米尔·科坦,乔纳森·塔夫勒,埃利·皮尔西,拉米·希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希伯来语年份:2023
简介:海伦·米伦饰演以色列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女总理果尔达·梅厄,故事围绕其在赎罪日战争期间面临的严峻而高风险的决定展开。详细 >
关键的心情-08/28/23 at AMC Garden State 16
所以巴勒斯坦人又不见了?以色列人保卫自己的国土,但同一土地上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你们却吝啬一个镜头!
目的性很强的一部电影,几乎仿造了至暗时刻,但本片很好刻画了女领导人在男性政治游戏中的姿态,而且用很丰富的视觉表达让本来枯燥的故事很吸引人,比如接电话那场噩梦,作战室颠来倒去的镜头移动,不断穿过停尸房的镜头,都非常棒,因成本有限插入的战争快剪也不错,穿插老人的脆弱和感性一面也有助于形象塑造,就是战争部分从有来有往突然就扭转乾坤过渡有点快,有点敷衍
这时看,很有代入感啊,可惜不是同情。
全程果尔达视角,只有政治和军事,没有家庭生活,制作精良,这才是历史片传记片该有的样子。
三星半。怎么用英语啊?你们昂撒人停止自信80全世界ok…审判穿插回忆来看,感觉是一种比较旧的铁娘子叙事。大量的声画打造战争的场面,米勒的表演提供了一种关于决策的无言的解释,但是否需要去理解冲突的social context,还是导演觉得这是一种前置的无需提及的背景?
视听不错,但作为政治人物上我只看到了态度,没有手腕。
海伦的个人秀,但就剧情而言,非常老套。没有显现梅厄夫人的传奇魅力。
铁娘子1.0,全程都不知道抽了多少次烟了,maybe这个动作对人物塑造有什么特殊意义?故事讲得一般,中规中矩那种传记片,主要聚焦在于果尔达的情绪心境,也所幸是海伦米伦演,演技稍微拉垮一点也扛不起那么多特写镜头。
极力渲染困难和坚韧,好像是受害者一般,这就是控制传媒和电影行业的好处甚至目的。但改变不了以本身侵略、占领以及无人性的行径。人民没办法,盛世蝼蚁,乱世炮灰。
形式感做到十足,分镜很花心思设计,但毫无节奏感的叙事,作为政治人物传记片,信息量极度匮乏,反而让形式成了一种拖累。
建议看完这部电影以后连着去读一下《九月的十三天》
主要讲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始末。用了很多力气用声画表现梅厄总理的人物心理,但是没有展现出战争决策背后的理智和推测,显得有些主观用事。
这个时间点看这部片子真的感触良多。你看看当年面对3万正规军还压力重重,所以今天以色列要在200万平民面前展开地面进攻二一拖再拖,你以为这仅仅是军事问题吗?说句题外话,2国方案已经几乎不可能实现了,这很可悲但是现实。在说句题外话,这imdb的评分真是白左的指路明灯。
如其说是讲女首相,不如说始终是在展现以色列的持续存在是有多么的艰难。开头赎罪日战争开始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演绎,重点也还是在表现作为以色列的领导人是有多么艰辛,而让周边的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完全是一个渐进,通过好几代人(在排犹主义之下幸存的人)不断艰难前进的成果。
还不如去读文章。
还是挺传统,比如为了描写主角在乎人命就会让她报数
果然是女王专业户啊 气场强大
我是真的没看出这是海伦米伦!这造型是惊了,就传记片来说看到的还是太少了,很多地方还是差了细节,但还是很感动的
影像品质相当不错,总体叙事也可以,但感觉对于这事件本身为主题的描述,还是有些流于平淡,主角人物刻画还是弱了一些,可能和时长太短也有关系?竟然只有100分钟。评分纠结与三星和四星之间,后来从感情上考虑,还是停留在三星上。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关键的心情-08/28/23 at AMC Garden State 16
所以巴勒斯坦人又不见了?以色列人保卫自己的国土,但同一土地上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你们却吝啬一个镜头!
目的性很强的一部电影,几乎仿造了至暗时刻,但本片很好刻画了女领导人在男性政治游戏中的姿态,而且用很丰富的视觉表达让本来枯燥的故事很吸引人,比如接电话那场噩梦,作战室颠来倒去的镜头移动,不断穿过停尸房的镜头,都非常棒,因成本有限插入的战争快剪也不错,穿插老人的脆弱和感性一面也有助于形象塑造,就是战争部分从有来有往突然就扭转乾坤过渡有点快,有点敷衍
这时看,很有代入感啊,可惜不是同情。
全程果尔达视角,只有政治和军事,没有家庭生活,制作精良,这才是历史片传记片该有的样子。
三星半。怎么用英语啊?你们昂撒人停止自信80全世界ok…审判穿插回忆来看,感觉是一种比较旧的铁娘子叙事。大量的声画打造战争的场面,米勒的表演提供了一种关于决策的无言的解释,但是否需要去理解冲突的social context,还是导演觉得这是一种前置的无需提及的背景?
视听不错,但作为政治人物上我只看到了态度,没有手腕。
海伦的个人秀,但就剧情而言,非常老套。没有显现梅厄夫人的传奇魅力。
铁娘子1.0,全程都不知道抽了多少次烟了,maybe这个动作对人物塑造有什么特殊意义?故事讲得一般,中规中矩那种传记片,主要聚焦在于果尔达的情绪心境,也所幸是海伦米伦演,演技稍微拉垮一点也扛不起那么多特写镜头。
极力渲染困难和坚韧,好像是受害者一般,这就是控制传媒和电影行业的好处甚至目的。但改变不了以本身侵略、占领以及无人性的行径。人民没办法,盛世蝼蚁,乱世炮灰。
形式感做到十足,分镜很花心思设计,但毫无节奏感的叙事,作为政治人物传记片,信息量极度匮乏,反而让形式成了一种拖累。
建议看完这部电影以后连着去读一下《九月的十三天》
主要讲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始末。用了很多力气用声画表现梅厄总理的人物心理,但是没有展现出战争决策背后的理智和推测,显得有些主观用事。
这个时间点看这部片子真的感触良多。你看看当年面对3万正规军还压力重重,所以今天以色列要在200万平民面前展开地面进攻二一拖再拖,你以为这仅仅是军事问题吗?说句题外话,2国方案已经几乎不可能实现了,这很可悲但是现实。在说句题外话,这imdb的评分真是白左的指路明灯。
如其说是讲女首相,不如说始终是在展现以色列的持续存在是有多么的艰难。开头赎罪日战争开始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演绎,重点也还是在表现作为以色列的领导人是有多么艰辛,而让周边的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完全是一个渐进,通过好几代人(在排犹主义之下幸存的人)不断艰难前进的成果。
还不如去读文章。
还是挺传统,比如为了描写主角在乎人命就会让她报数
果然是女王专业户啊 气场强大
我是真的没看出这是海伦米伦!这造型是惊了,就传记片来说看到的还是太少了,很多地方还是差了细节,但还是很感动的
影像品质相当不错,总体叙事也可以,但感觉对于这事件本身为主题的描述,还是有些流于平淡,主角人物刻画还是弱了一些,可能和时长太短也有关系?竟然只有100分钟。评分纠结与三星和四星之间,后来从感情上考虑,还是停留在三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