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之子
Danmarks sønner,Sons of Denmark,扎卡里亚的抉择
导演:乌拉·萨利姆
主演:拉斯马斯·伯格,埃利奥特·克罗赛特·霍夫,Imad Abul-Foul,Ari Alexander,Ivan Alan Ali,Asil Mohamad Habib,Morten Holst,Ali Hussein,Olaf Johannessen,Mohammed Ismail Mohammed,Özlem Saglanma
类型:电影地区:丹麦语言:丹麦语,阿拉伯语年份:2019
简介:2025年,哥本哈根遭受了严重的炸弹袭击,引发了丹麦各地激进化运动的加剧,使种族关系更加紧张。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极端民族主义政治领袖马丁(拉斯马斯·伯格 Rasmus Bjerg 饰)的势力迅速膨胀,备受关注。年仅19岁的扎卡里亚(穆罕默德·伊斯梅尔·默罕默德 Mohammed Ismail Mohammed 饰..详细 >
摄影,音乐,剪辑。到底是谁在制造对立?好片子。豆瓣评分太低了。
2019.06.18 siff。影片聚焦当下热门的移民和民族主义冲突,却并未着重于仇恨事件的构建,而是选取了一个很巧妙的角度,即二代移民奔走于两方极端势力之间最终却被双方背弃和毁灭的故事,抛出仇恨循环的死结。遗憾的是全片节奏杂乱无章,前110分钟都让人昏昏欲睡,前后两段叙事严重割裂,整部电影就在再现现实和制造悬疑之间游移不定,观感焦躁。另外,导演一方面选取了特殊身份的主角本想展现身份割裂所带来的认同困境,却又在人物心理探索上浅尝辄止,以致于人物和家庭都只是导演操作剧情和冲突的符码,索然无味。2.5,失望之作。
#台北#第一次觉得政治类型片如此耐看…究其原因,男主长得好看,戏剧冲突强烈,人物特写情绪拿捏到位。难民在丹麦普遍的身份认同,丹麦人的生存危机,权利选举民主等问题悉数陈列。结尾的黑化,不断无声的悲痛转接,剧本扎实。
表现政治立场的往往能(让我)对[成人]少很多敬畏
第三世界难民早已如蝗虫过境似的淹没着世界大陆,外来人口对生存空间的掠夺,宗教信仰对原住民的虎视,转嫁的苦难…生活不易,天下大同,还是归家念好自家的经,切勿不请自来啊。
我以为,不能因为自己睡着了就说前半段冗长,也不能因为影厅事实上只卖出了2/3的票就说成“有1/3的人中途退场”
虚构的近未来 马上就到了社会问题
影片涉及的话题与后来的结局都比较刺激,画面一直比较阴暗,多偏于夜晚和室内,故事前后讲述节奏或线索有些跳,看起来不太顺畅。最后阿里的报复为何不是先去查杀残害家人的凶手,而是直接枪杀胜选首相,感觉交待得并不清楚。
所谓人但是都是恶魔
前半段冗长,事情交代得不清楚,睡过去好多次,后半段稍微找到些感觉。2019.6.16 国泰电影院
有点无趣
太狠了。其实存在很多的问题,对民族主义会发展到比移民恐袭更极端的结论不赞同,包括前后视角割裂也有待商榷。只能说剧本、题材太对我胃口了,主角的双重身份选得真是巧妙,极度戏剧化反而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尝试,很少能考到有导演狠下心来,将硫酸泼向同胞妇女,将枪口对准幼童,将血肉模糊如此刺眼地撕开给观众看,拼尽全力创造另一条出路,终究无法躲开注定的命运悲剧。导演固然更多是站在移民角度,然而如此狂热的群体失智不得不让我们想起曾经被纳粹洗脑的德国民众,不管曾经如何嗤之以鼻,今后都必须将最任何一丝可能降到最低。
两星半,处女作, 视点转移的好,情绪层层递进,大背景下的个体命运,有些重点不清~
想不到小小的丹麦也有移民问题,导演到底站哪边的?这根本无解,总有极端人士教唆仇视,普通人也没有什么判断能力。
政治幼稚病。导演作为一个二代移民,竟然认为问题的根源都在于两个族群极右翼主义间的矛盾……
可能因为没去过欧洲,体会不到这种族的社会问题吧,没法投入
剧情循序渐进,在最后的十秒倒计时,泯然终结。社会是复杂的,移民、种族、人性、极端主义等问题,何去何从,答案究竟在哪里?值得我们思考。
極具商業可看性,透過前後段的視角轉換,清楚且妖魔化展露出排除異己的保守政治勢力。作為臺灣人,觀賞格外有感。儘管劇情張力高,對照其他國新作品,缺少了些影像魅力。
siff2019,北欧国家电影在移民/人权题材上的批判讽刺力度都大得惊人,总是用看似模糊的立场挑战着主流世界价值观的神经。而事实上无论党派或种族,极端主义的日趋盛行让本就秩序崩坏的世界更加混乱,而这部丹麦之子,虽然是发生在2025年的虚构故事,但分明就是一部现实主义恐怖片啊。
要啥自行车,直接拿国旗画几幅漫画来解决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