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影评,只是自己的碎碎念。
)那不勒斯的清晨,披着睡袍的波西美貌得过分,他对奥斯卡说,你明白,我能给你快乐。
奥斯卡回答,是的,你可以,再没有焦虑,没有抱负,忘记了时光,只有当下。
和波西相聚前,奥斯卡曾对罗比说,在爱情面前,痛苦渺小至极,爱情就是一切。
他不能没有爱,他必须在爱人的身边。
在奥斯卡看来,和波西的爱情是超越世俗的,是高贵的,美丽的,虽然波西从来都不是完美情人。
波西美貌,天真,骄纵,恣意,任性,放荡,他不惧世俗,他像是引人堕落的天使,迷惑人心智的海妖。
即使奥斯卡在狱中曾深恨过波西,再相遇还是抛开一切选择了他。
即使再次狼狈散场,波西毫不留恋地离开,奥斯卡至死最挂念的人还是他。
我想给王尔德带来苦难的从来都不只是波西,让他深感痛苦饱受折磨的是宗教伦理的枷锁,是世俗的偏见和唾弃,是那个视同性相爱为原罪的社会。
这部对王尔德最后日子的描绘,是这位演员、作家和导演的一场虚拟独角戏。
在奥斯卡之前有奥斯卡。
当它持续的时候,这也是一场表演中的表演。
但是,当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意识到它不能假装奥斯卡·王尔德没有性取向时,英国宣布了这个黄金人物——文学上的黄金人物——为非法。
更不用说,在19世纪90年代,错误的性取向。
从雷丁监狱释放后,王尔德逃到法国,一个同性恋半神被驱逐出他的家乡半神。
鲁伯特·埃弗雷特的《快乐王子》是一场虚拟的独幕剧,就像王尔德一样。
埃弗雷特编剧、导演并扮演奥斯卡。
他那孤独的、肥胖的、庄重的样子是奇妙的,他那优雅的、摇摇摆摆的灵魂,在苦难中几乎是甜蜜的,他从那么高的位置上摔下来,生活在一种地面上的眩晕状态中。
脚本在需要时优雅地闪回。
妻子康斯坦斯和孩子们总是不在身边。
当“波西”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勋爵和他一起去那不勒斯旅行时,这部影片令人心酸地回归了宁静的浪漫。
但这种幸福也是一种死亡坠落的错觉。
再次独自一人,在租来的房间里用租来的爱来发泄绝望,这个奥斯卡和我们其他人一样光秃秃的,分叉的。
他只是讲了更好的笑话,他用智慧、哲学和装饰性的禁欲主义给悲伤镀上了一层金色。
影片接近结尾时拖得有点慢。
演员们都喜欢死亡戏,尤其是当他们还是编剧兼导演的时候。
这里也有太多的基督精神:教堂过多,再加上——救命!——帕西法尔的前奏。
“少即是多,”应该有人对埃弗雷特大喊。
但奥斯卡不会同意的。
另一位奥斯卡奖得主《爱乐之城》也是如此。
By:Nigel Andrews
明早要赶飞机,今晚加完班还是决定去看了这部新鲜上映的电影。
王尔德最有名的作品是《道林·格雷的画像》。
这部电影与其说是传记片,不如说是一副王尔德的“画像”。
年末了,2018年的最后一篇影评,就献给王尔德吧。
众多海报中,我格外喜欢这一张。
大部分海报都把王尔德和Bosie的爱恨情仇当作宣传噱头,我却觉得这完全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
就像王尔德如今成了LGTB的“代言人”、甚至莫名成了“毒鸡汤”段子手...... 我也觉得这些从不是他人生的重点。
我喜欢这张海报。
一个众星捧月的天才,一个拥簇众多的大家,一个需要被爱需要被瞩目的名人,此刻也只是安安静静地一个人坐在那儿,在他自己的世界里。
一个孤独但不寂寥、贫困却仍体面、身处黑暗依然渴望阳光的王尔德。
讽刺的是,这海报如此温馨美好,可电影中的实际情况是,他就这样在咖啡馆喝了整整一天酒,没钱付账,晚上孤身一人在瓢泼大雨中一直坐着。
直到路过的Robbie Ross把他捡回去了。
王尔德跟Robbie说,你永远不能理解Bosie有多爱我;转头他又跟Bosie说,你永远不能理解Robbie有多爱我。
他俩大概是真的不能理解的。
就像很多人难以理解,王尔德那种强烈的自我毁灭倾向,好像只有悲剧才是最美的。
大概是从押解途中换乘的火车站里,2号站台上,被所有人围观羞辱的那半个小时开始,他就像失去了宝石和金叶子的快乐王子,一无所有,只剩下一颗铅注的心,等待着四分五裂。
曾经是美丽的睡前故事,如今却是命运恶毒的诅咒。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
谁让这两样都被王尔德一个人占完了。
但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喜欢王尔德的人一直都是那么那么多。
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王尔德呢?
大概是因为一个名字,开始读他的小说,他的故事,去小皇宫看他的特展,去剧院感受他的作品,去拉雪兹公墓寻找那个人面狮身像造型的墓碑。
只要喜欢美,仿佛很难不被王尔德吸引。
哪怕那种感情是虚空的、是模糊的、是不值得的。
只要是美的,长久,真假、是否、对错又有何重要。
这部电影真的挺散的,打乱的时间线,交错的空间、夹杂着时不时的幻想。
可以昏昏欲睡,可以莫名其妙。
但不得不承认,电影很美,美得很高级,美得很王尔德。
是啊,若是问王尔德本人哪些是真,哪些又是假?
他一定笑笑说,有什么要紧,这说不定就是一场梦而已。
感谢还有这样的人和这样的电影让我们做梦。
I know not whether laws be right or whether laws be wrong. All that we know who lie in jail is that the wall is strong and each day is like a year, a year whose days are long. Yet each man kills the thing he loves. By each, let this be heard. Some do it whith a bitter look, some with a flattering word. The coward does it with a kiss, the brave man with a sword. Some kill their love when they are young and some when they are old. Some strangle with the hands of lust, some with the hands of gold. The kindest use a knife, because the dead so soon grow cold.Some love too little, some too long, Some sell, and others buy;Some do the deed with many tears, And some without a sigh:For each man kills the thing he loves, Yet each man does not die.-- Oscar Wilde.
"There is no mystery as great as suffering." —— Oscar Wilde在饭桶之后看戏中戏都多了几分感伤,看到最后真的被打动。
画面配乐台词表演,没有不喜欢的理由。
每个人的表演都使我惊叹。
Colin Morgan的眼睛会说话,他的造型和某些表情让我觉得Anton也会是很棒的Bosie!
毕竟他那么漂亮!
脸叔和Edwin Thomas的表演也都棒。
但是最多的赞美还是应该给Rupert Everett这是他倾注全部心血,对他来说应该十分personal的作品,能感觉到他无穷的倾诉欲。
自编自导自演自唱,带着怨懑和委屈,这么多年来的辛酸和感慨,铁了心要让世人看看这些年你们错过我多少才华。
他本人确实特别能够identify with奥斯卡·王尔德。
年轻时一片大好前途因为公开性取向而错过多少可能性,“你们夺走了我的一切,尤其是我的才华。
”奥斯卡的很多台词我想Rupert在这些被埋没的年华里可能自顾自地说过很多遍,至少在这部电影里,他就是奥斯卡。
Rupert本人关于婚姻的观点也特别fascinating,尤其在现在的氛围中更显得大胆有趣格格不入。
“Everett has been an outspoken critic of the introduction of same-sex marriage, stating: 'I loathe heterosexual weddings. The wedding cake, the party, the champagne, the inevitable divorce two years later. It's just a waste of time in the heterosexual world, and in the homosexual world I find it personally beyond tragic that we want to ape this institution that is so clearly a disaster."一个典型的“最完美的人A爱着你,你却爱着一个最完美的人渣B”的悲情故事。
A什么都好,唯一的不好就是,他不是B,“I gave you my whole life, and now I see it before me, daubed in shit.”
电影本身也许只能得4颗星但是五颗星献给罗比开始看片名还以为是搞笑的喜剧然后结尾我却莫名地湿了眼睛角色有5个爱却有4份康斯坦丝的夫妻之爱小约翰兄弟的恋父之爱波西的欲望快乐之爱但是最深沉的是罗比的一生挚爱片尾葬礼上波西回忆过去的快乐 失控哭喊 对罗比喊道“他不爱你 即使历史上 人们也只会记住我和他的名字”王尔德死前 罗比照顾他 准备后事王尔德死后 罗比没有哭 继续维护葬礼的肃静 让波西“闭嘴”默默替王尔德还完所有债务 维护他的名声 最后和王尔德葬在一起也许是真的 就连电影封面都是王尔德和波西我们总经常听到谁和谁的花边绯闻 甚至历史铭记真爱却不起波澜 陪伴到最后 支持到最后就象快乐王子的故事那样燕子默默陪着王子的雕塑看着帮着王子去爱别人爱众生最后死在王子的脚边 一生挚爱。。。。
电影节奏舒缓景色迷人里面唯一笑点是一个观念传统的母亲 在gay趴上找女人
my dearest Wilde. 他出狱后在Robbie面前方面撕碎了Bossie的来信,却在大家离去后将其从火炉边捡回一片片拼凑出那恶毒的文字;他亲吻妻子的肖像夜夜思念两个儿子,却为支付Bossie包养的男妓将像框连同肖像抵押;他听说Bossie想和他私奔挑开了话题:“You don't know what you're talking about”,却最终带着寥寥几英镑放下一切去和他的男孩远走高飞;他因被Bossie劝说收取Bossie母亲给的分手费而与其吵架、挥挥手看Bossie乘火车离去,却仍然逢人打听Bossie的消息;他去见继承遗产的Bossie被鄙视地甩下一张钞票,却病重后托人想转告Bossie;他死前的闪回表现的是车站的痛苦、没有Bossie,而他的葬礼上却是Bossie失声痛哭与Robbie打架。
他在自深深处就阐明他眼中的Bossie是多么肤浅,但是他即便清楚明白地知道,出狱后还是深爱Bossie。
这不是说Bossie有多么放浪多么不值得,恰恰相反,影片或者无论影片怎么表示,Bossie都是值得Wiled的爱的人。
我相信O&B&R的三人感情中每个人都尽着全力,历史上一定都几乎做到了自己的极限去爱,不然不会一个被爱毁了一生,不会一个在爱人死后精神失常,不会一个为爱无限包容甚至“耍斗心机”。
不论影片如何表现,请尊重三人。
特别不要诋毁Alfred Douglass先生,因为至少他是Oscar Wilde致死都保护的男孩。
鉴于王尔德是我最喜欢的作家,这片子还是找来看了。
有点像是他的个人传记影片。
他曾经那么光荣闪耀,在一次错误的选择中他被打入大狱。
出狱后他依然选择了那个错误,可惜他所爱非人并最后导致了他的灭亡。
在他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他对着他用仅有的手头的一点法郎买来的和一个青春肉体的时光,他说“亲爱的,街上的光,将你照的和大理石一样光滑,我们都在自己的世界里迷路了,笼罩在和谐的性交交响乐中”。
他太过于坚持自己的主义,他活在自己的荣光记忆里。
鲜活而闪耀。
他是一个爱情的殉道者,把所有的钱财和爱都投在了同一个地方,与快乐王子一样,将身上的金箔和眼睛的宝石通过燕子分给了城市里的穷人,最终被砸碎。
“这破碎的铅心融化不了,我们必须扔了它 便把它扔到了垃圾桶。
死去的燕子也躺在那里。
上帝要天使找来城里最珍贵的两样东西,天使带来了那颗铅制的心脏和一只死鸟。
‘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上帝说。
”出版人好友罗比对他不离不弃,维护他的书籍的版权和书稿,一直到王尔德死后还将手稿版权让渡到王尔德名下并维护他,死后和王尔德葬在了一起。
想想那个时代做出版,真的是有人类群星闪耀时。
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有的人会仰望星空。
近年来,“号称宇宙第一毒舌段子手”王尔德的大名也在中华大地上如春风般普及开来。
其流传度最广的段子是”我们都在阴沟里生活,但有些人在仰望星空。
”可别以为说出这励志名言的是什么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楷模。
童年时期读王尔德的名言录,你多半会被这个满嘴胡言,反叛叛逆,口出狂言的家伙给吓得立马掩卷。
一个笃信唯美主义,并且在行为举止和生活哲学上依此生活的人会出现怎样的境况呢。
记得当年我身边的很多人是因为王尔德同性恋的身份而去读他的书的。
很久以前读过他的评论《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一句一句,充满了“……不是……而是……”的句式,简直都是由格言堆砌的。
这种格言式的评论使人感到,他的思路处处充满矛盾和辩证。
如果把它们拆分开来,一行一行打散了排列,那不就是一本箴言录么?
可是这不妨害他成为一位评论家和艺术家。
回过头来看他那句话: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以貌取人。
并不是说漂亮才得人心,而是因为所谓相由心生,人的素质,性格气质,统统能够反映在样貌里,人们应当善于从相貌来解读一个人。
一句引用率最高的话: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与其说自爱,不如说享受孤独,在自己的宇宙里穿行,“一个人的时候最快乐”的这种生命状态。
它与真正的自爱不同,自爱却是人之为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品性,只有自爱的人才会获得爱。
它会滋养你,哺育你,在你面临危机时,赋予你无穷的勇气。
这部《快乐王子》,多少是带着一丝王尔德粉丝的视角和一种仰视的心态来拍摄的。
王尔德的配音好像从一个吸音的音乐厅里飘出来,被处理得360°环绕音响一般非常有磁性,众人围拢了一桌聚餐,谈笑风生的时候,王尔德一张口举座皆寂然,好像他在人群中是某种精神领袖似的。
彼时王尔德已经在文坛风生水起,是牛津才子,剧本卖得响当当,洛阳纸贵。
而在电影里和生活中,他也就是个贵族学生,靠父母财产过活,和他的情人道格拉斯一样。
但是在不了解王尔德的艺术世界和思想信念的前提下,我所见是一个活生生的渣男,抛妻弃子,和三五gay情人整日会面,还搞乱伦裸体派对大型现场,还被其中一位的妻子逮了个正着,简直不知羞耻,吃香非常难看。
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人生舞台上的演员。
说得难听点叫“人在做,天在看。
”王尔德估计认为自己是舞台上的丑角吧,被人观看,剥皮,嘲笑,在大众的观看中一点点地丧失自己的尊严。
影片最后一幕,笼统地概述了bosie和Robbie在王尔德身后的情况,随后泛泛而论谈了同性恋人权运动的进展。
并注释了王尔德于某年某月平反获释,好像他是某种同性恋运动的卫道士一样。
“快乐王子”的故事穿插在其中,诚如王尔德在《自深深处》中所述,我人生有两大转折点:一是父亲送我进牛津,一是社会送我进监狱。
不知“道连格雷”是否也是这段同性恋恋情的映射呢?
那个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的自恋的年轻人,对青春美貌无限向往,愿意用灵魂换青春,在贪婪和私欲的怂恿下一点点地把坏事做尽,他无止境地修饰着越来越美丽的皮囊,同时越来越干枯的灵魂却在绘画的画像中呈现出了腐朽和丑态。
人的外表可以掩饰内心的丑恶,艺术却往往无法骗人。
艺术家的画笔会呈现万事万物无法遮掩的灵魂和本真,直抵人心的本质。
那部《道连格雷》的电影版,(才发现这两部电影都是脸叔主演的)画中的美男子一点点呈现出衰老的皱纹,可谓触目惊心。
不知为何,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能把道连格雷和道格拉斯联想到一块儿。
王尔德的同性恋情人,美男子道格拉斯最后对Robbie说的一句我们也许会记得,他说历史将记得我,而不是你,你只不过是……是的,读过《自深深处》的我们都记得道格拉斯,不过我们记得的是那个空有一副好皮囊,挥霍无度,无理取闹,荒废了王尔德才名的道格拉斯。
他在历史上留下的是污名。
前两天看了一部电影《快乐王子》,主要讲的是奥斯卡·王尔德出狱后的生活。
《快乐王子》本来是 一片著名的童话,我记得小学语文课上学过,童话故事的大概情节就是,快乐王子是一座城市的雕像,他有一双镶着蓝色宝石的眼睛,手持一个镶着红宝石的权杖,整座雕像用黄金叶片包裹着,很是迷人,他简直就是这座城市的骄傲,他每天望着这个城市发生的一切。
有一天,一只本该随着伙伴们一起去埃及的小燕子,来到了这座城市,他想要在王子脚下的空挡取暖,可是却又水滴滴在了他的头顶,那是王子的眼泪。
王子看到了这座城市太多的伤心事,生病了却没钱治病的男孩,火柴卖不出去会挨打的女孩,在冷风中写剧本赚钱的年轻人……王子祈求小燕子将他权杖上的红宝石、碧蓝的双眼都衔去给了那些受苦的孩子,小燕子错过了去埃及的最佳时期,寒冬就来临了,他陪在已经失明了的王子身旁,给王子讲述着这座城市发生的故事。
王子拜托小燕子把自己身上的金片也都一一送给了那些需要的人们。
终于小燕子忍受不了寒冬,在王子脚下沉沉的睡了过去,而此时的王子也一无所有了。
在冬日的一个早晨,市长和议员们散步到了雕像下,发现这座雕像如今已经丑陋无比,便吩咐工人将他拆卸下来,丢到了熔炉里。
奇怪的是,王子那颗铅做的,已经裂开的心脏,无论如何也融化不了。
工人不得不将其丢尽了垃圾箱,还有小燕子的尸体。
于是,上帝派天使去将这座城市最珍贵的东西带回来,天使带回了这颗心脏和小燕子冻僵的尸体。
上帝十分满意,这样一来,小燕子就可以永远在天堂的花园里歌唱,而善良的王子也可以快乐的留下来。
这篇童话的作者恰恰就是奥斯卡·王尔德,他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是唯美主义代表人物。
王尔德的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母亲是诗人与作家,所以他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来就读于牛津大学,加之天赋异禀,他的诗作和剧本很快在伦敦产生了一些影响。
王尔德是一个追求极致完美的人,他对时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在当时非常保守的英国,用惊世骇俗来形容他的打扮毫不夸张。
据说他刚到伦敦时,受不了乞丐的衣衫褴褛,专门为他们设计了一套“乞讨制服”。
他是一个恃才傲物的人,有一次他去美国巡讲,出海关时,工作人员问他是否有需要申报的物品,他对着工作人员说“我没什么可以申报的,除了我的才华”。
用现在的话讲,他简直就是一个“毒鸡汤段子手”,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王尔德是谁,但是多多少少估计都喝过他的“鸡汤”:“要原谅你的敌人,没有什么比这件事更让他们抓狂的了”;“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年轻时我觉得钱是最重要的,到老发现,的确如此”;“什么是离婚的主要原因?
结婚”;“已婚者的快乐来自那些他没有娶的人”;最经典的一句莫过于“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等等。
他从不掩饰自己的才华与骄傲,可就是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在遇见道格拉斯·波西之后,改写了他本该持续辉煌的人生。
波西在看过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之后,疯狂迷恋上王尔德,机缘巧合之下,二人相遇,年轻的波西是一个俊美的少年,王尔德本身也是爱美之人,所以他俩很快坠入爱河。
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开始,因为当时的王尔德已有家室,并且有两个儿子,可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波西。
他俩的恋情维持了四年之久,被波西的父亲发现了,他一气之下将王尔德送上法庭,19世纪的英国还不是“腐国”,所以最终英国法院以“与其他男性发生不道德的行为”判处王尔德两年有期徒刑,这场官司在英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而本该是两人共同承担的罪行,波西却被家人送出国躲过了这一劫,只剩下王尔德一个人承受。
两年监狱的生活,简直是生不如死,他在监狱里完成了两部著作,可尽管如此,他出狱之后还是赔上了自己的所有,他的金钱、地位、名声,他一无所有。
《快乐王子》讲的就是他出狱之后的生活。
他只剩下两个愿意帮他的朋友,Reggie和罗比,他本想与妻子符合,可是波西写信来约他见面,提出想要跟他私奔的想法,他再次沦陷了,不顾Reggie和罗比的阻挠,去见了波西。
他们一起去了意大利,可是当时的王尔德毕竟什么也没有,根本支付不了他们的生活,最终波西选择离他而去,回家继承父亲的爵位。
可以说波西再一次背叛了王尔德,在一个雨夜,王尔德一个人坐在巴黎的一家酒吧门口,他已经身无分文了,还好他遇见了自己的好友罗比,罗比再次帮他安排好了生活,可是没过多久,王尔德还是因为脑膜炎,在一家旅馆病逝了,享年46岁。
罗比在他去世之后,一直致力于恢复他的名声,最后与他合葬在了一起。
这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从道德层面来讲,王尔德抛妻弃子,即使他后来过得不幸福,也是罪有应得。
不过但就他和波西的感情故事来说,他输的一塌糊涂,明明已经被害入狱,丢了自己的名声、地位和一切,说他是被全世界抛弃一点也不夸张。
明明已经下定决心从新来过,可当爱人来找他时,他又奋不顾身的跟了去,谁知道他又再次被背叛。
他说”尽管我心已碎,但人心注定要破碎,这就是上帝把悲伤带到世界的原因。
”他对波西的感情是纯粹的,也是带有自毁性的,电影中,第二次波西背叛他时,他选择头也不回的离开,可是他在小酒馆里唱的歌,依然表达的是对波西的感情。
有人说,一个人越完整,对另一个人的感情越纯粹。
王尔德是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他不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他是那样的有才华,又非常的骄傲,他对爱的追求也是极致纯粹的,不知道是不是艺术家都带有自毁的倾向,他明知道自己的付出一无所获,却还是像飞蛾扑火一样,以一种甚是华丽的姿势,跳入火海。
一个心碎的人却写出了那么多美丽的童话,王尔德说:教会孩子们善良的方法,是使他们快乐。
所以电影的最后,在他什么生命的最后,他没有表现出对自己的怜悯或是对命运安排的咒骂,他还是那个就算疾病缠身,就算身无分文,也依然行为得体的王尔德,他甚至会用仅有的钱财去买点胭脂,以让自己看起来气色不错。
他还是那个不屈于世界的王尔德。
想起来前两天,有个朋友刚刚失恋,来找我聊天,其实她也清楚的知道对方是一个不值得付出的人,但看得出,她还是有些不甘心。
身边的朋友们都劝她放弃复合的想法,大家都看得出对方是一个不值得付出的人,可是如果感情中,能用理性解决所有问题的话,应该就不会有那么多痛苦了吧。
毕竟感情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归路”。
我们听到或看到过太多在感情中遍体鳞伤却不忍放手的人,他们的理智一定是知道他们的处境的,可是感性却让他们无法逃离。
我想这是因为每个人和每个人的缘分不一样吧,“若无相欠,怎会相见”,该离开的时候就会离开的,其实强求不来吧。
不过我始终认为,所有在感情中的付出都是平衡的,你会遇见一个让自己付出很多却不一定得到回报的人,你也会遇见想为你付出所有而你不喜欢的人,然后最终和你在一起的,应该是一个能够平衡的状态,也就是相互付出。
不管怎么说,每一段感情都是慢慢在教会你如何去爱一个人,可能你会受到伤害,也会无意间伤害别人,希望这些都不会成为你对感情失望的理由。
最重要的是好好爱自己,因为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英伦古典的镜头确实很符合王尔德唯美主义的表达,但情绪纵深还是稍逊一筹,没有《心之全蚀》的放荡不羁、也没有《杀死汝爱》的迷离癫狂。电影聚焦于王尔德生命的微小终末,当才华横溢终究敌不过世俗恶意而成为过眼云烟,他就像那个铅心的快乐王子,失去所有辉煌,背负时代的重力,离经叛道后轰然倒塌,肉体荡然无存 —— 他和那只燕子永远地留在天堂赞美上帝去了。
啊果然是Rupert Everett演的……虽然妆化得认不出来,但面部微表情辨识度太高!然而还是要说拍得无比平庸,任何地方都不出彩的一部period drama。并且几乎不能感受到王尔德的睿智风趣,除了拿台词堆真的也想点别的法子啊。
【人人都杀心爱之人,有人是用难看的脸色,有人是用密语和甜言,懦夫大多是用亲吻,勇敢的人才用刀剑,杀死爱人时有人尚年轻,而有人已经年老,有人用淫欲的手掐,有的人用金银钱钞,最最仁慈的就用一把刀,让死者很快就冷掉,有的人爱得太少或太多,有的人卖爱或买爱,有的人干这事眼泪汪汪,有的人却不留一声叹息,因为人人杀他心爱的人,但自己并不会为此丧生。】
这个Bosie跟Jude Law的Bosie完全木有可比性啊,万般柔情跟缠绵悱恻哪去了啊
不该涂完眼霜看,怪苦涩的。
有几帧画面非常美,在那不勒斯的时候。
卧槽看哭了😭摄影美如壁纸,配乐恢宏大气,Rupert影帝级的表演,美中不足的是混乱的剪辑。纵然一个人私德有亏,但因性取向而锒铛入狱、被人当众嘲讽甚至当众唾面都是令人愤慨的时代的悲哀。结尾字幕打破了绵延整部片的压抑,王尔德已平反昭雪,望我朝的这一天也早日到来。
明明是快乐王子,却那么悲伤
哈哈哈哈冷笑话真得是很冷了。没什么期待看完也没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节奏不温不火。本片的故事取材于Oscar Wilde被流放去劳动改造回来后的晚年故事。些许桥段令人不得不唏嘘,和Robbie的情愫不得让人艳羡?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浪漫的Oscar有那么多朋友相伴人生最后的日子许是六尺之下也会造作一笑吧。
白期待了一场,很无趣的电影啊。
早期渣男合成传记片
说句得罪全体直男的话,gay无论是审美还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感知度,普遍远超直男,幸亏他们生理上不能被女性使用,否则这个世界不需要直男了
王尔德
演的真好 拍的真烂 和铁娘子一样不知所云
奥斯卡·王尔德的情史,拍得很有格调,台词也很美,虽然无法理解他们之间的感情。
爱的受虐狂/施虐狂
再唯美的镜头再美好的台词也掩盖不住老王爱上渣男的无奈,看完感觉本片更像是自编自导自演的Rupert Everett的自传~ 三星半吧
有多幸福 就有多不幸 渴求被爱 却十分悲哀
/2018.10.30/画面有点美,只是...太不吸引人。
一个人能去拍自己的精神领袖的传记片,本来就很难了,更何况这个人还是个同性恋。LGBTQ在世界上如果有唯一一个精神导师,就是奥斯卡王尔德。一代大文豪,在法国像人人喊打的老鼠,如何让人不唏嘘。尽管他失去家庭,失去爱人,失去观众读者,没有钱,身患重病,依然涂上胭脂,在酒馆给人唱歌,那一段真动人啊。全片都是masterpiece,艺术家就是到死都要浪漫。世界对他如此残忍,他却写出《快乐王子》,就像梵高画出《向日葵》。艺术不死,唯爱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