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剧透部分已标注,可放心大胆阅读。
如果说还有什么比看美国总统抢银行还让人好奇激动的,那一定就是看两位美国总统一起结伴抢银行了。
私以为《极盗车神》差点就成了又一部被译制片名毁掉的电影了,什么《宝贝车神》,什么《宝贝儿车神》,更有甚者译出了《娃娃脸司机》。
不管是不是娃娃脸,好在我眼尖,一看海报我就认出了哪位是下木总统,哪位是黑人总统,而且这二位一黑一白,摘去总统的头衔,都是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这种阵容不是要搞事情么?
有机会在上映前一天蹭票看到了《极盗车神》,其实看完挺纠结的:如果把《极盗车神》归类为犯罪/动作/飙车的爆米花大电影,它绝对称得上是今年除了《银河护卫队2》之外,个人觉得最值得买票进电影院一看的了。
虽然剧情不看也能猜出大致,但形式绝对新意满满,绝对不是《速度与激情8》那种砸车炸车炸坦克的“壕爽”。
据说本片在前期拍摄时就完完全全按照预置好的电影配乐进行排练,演员们都是按照音乐的节奏点进行表演。
此处不表剧情,只是粗略一算,本片一共30段电影原声,如果估算每段音乐是3分钟的话,3段原声的总时长就是90分钟,约等于是全片的音轨都会都铺上音乐。
这样剪辑电影,我猜剪辑师表示这是从业以来最开心的一次活儿,全剧组也只会有一人比剪辑师更开心了,那就是导演——因为全篇所用的音乐都是埃德加·赖特本人珍爱多年的歌单,据说创作这部电影就是先有的歌单,再有的故事填充和电影拍摄。
在节奏感极强的配乐中,挂档、烧胎、起步、漂移、碰撞,行云流水,出神入化。
帧帧画面皆在节奏点上完成剪辑,带感的电影配乐同精彩的飙车画面完美融合,不光飞车的戏份,枪战、追逐甚至爱情的戏份画面也进行了同样的艺术处理。
多样的音乐元素、不同节奏点、不同音调,和影片的画面内容结合得天衣无缝,已经说不好是画面配合节奏还是音乐配合剧情,这样的视听感受真的有让耳朵眼睛甚至五感都有爽到!
要你是抖腿控旁边的人不管你的话那就更爽了,真的挺爽(具体怎么个爽法,真的建议各位买票自己体会)。
但话说回来,就算《极盗车神》是一场全篇到尾的视听盛宴,就算那些复古金曲因为《极盗车神》又成潮流,就算凯文·史派西加杰米·福克斯再加乔恩·哈姆这样的戏骨阵容无论气势还是演技已无可挑剔,就算导演埃德加·赖特再一次成功挑战了动作/犯罪/飞车电影的行业标杆和大众审美,就算观众深知这不会是一部要去拿奖或者存在任何深意的电影,纵使它有这样那样罗列不尽、安利不完的好,《极盗车神》也难逃剧情上要被狠狠地吐槽。
且不说最后的结尾是何等符合总局对现影视作品的要求,我知道剧情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但也没想到后面面会是酱紫无脑和俗套: (剧透都集中在下面这段 )众人80分钟开始“突然间的自我”也太太太突然了吧?
下木总统从一开始就说宝宝退出是要废了宝宝的,怎么就开始变“暖宝”了呢?
宝宝作为飙车界的莫扎特,把车开得飞起那是必须的,然而经常让坐在副驾驶的黑人总统和后排的情侣档上车就晕,下车就吐,大伙也跟下木总统多次反应未果,是合久必分的祸根。
我真不是对犯罪团伙里的嘴炮黑人角色都有私心,但我都没反应过来,我猜黑人更没反应过来,或许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吧,他就这么草草领盒饭了?
之后广告狂人大叔更是化身人狠话不多的最后反派,大杀四方,甚至有一个细节特写是他还调高汽车音响的音量,意图开车撞死“飙车界的莫扎特”?
这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作大死么。
(全文剧透部分结束 )角色们一个个的死法我一个都没猜到。。。
是我太年轻!
真的,我本来想给五星的,本来想再多说点的。
银行劫案作为一类题材在犯罪类型电影里可以称得上自成一派了。
这类题材的电影众多,风格元素也延伸极广,有极为火爆的(如《银行大劫案》),深沉文艺的(如《热天午后》),黑色幽默的(如《捕蝇纸》),催人泪下的(《奶奶强盗团》),反叛不羁的(如《邦妮与克莱德》)。
作为国家金融系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银行无疑是一种超越个人力量和日常生活的符号,代表着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和意志,而作为主角的劫匪和这种力量的对抗和冲突也就显出了一种极端戏剧化的情境与意味。
所以通常而言,在这类故事中,作为主角人物的,是劫匪,主要的动作冲突来自于劫匪和银行系统里人的对抗。
而这,恰恰是《极盗车神》在这类题材中新颖不同的地方。
本片的主角不仅不是一个去动手抢劫的劫匪,而且还是个娃娃脸的男孩。
这种反差在电影的一开始就建立了某种新的期待,将观众带到了一片充满未知趣味的观影体验中。
接下来,我们又发现,这位为劫匪开车的人不仅只负责开车,和其他劫匪的关系还没有那么密切,这再次打破了我们对这种类型的期待,因为无论从那种意义上而言,他都算不上一个传统的银行劫案故事中的劫匪。
司机这个角色在传统故事中不仅常常被简略,而且通常无关轻重,没有太多的笔墨刻画。
而娃娃脸的男孩让他的身份又带上了一种迷离的气质,如果说他是劫匪,你肯定无法相信。
这种刻意营造的出离感在一开始就暗示着观众:这绝不是一个传统类型的银行劫案故事。
不仅如此,在这个故事中,和男主角发生对抗的也不是银行系统,而是胁迫他帮忙抢劫的劫匪。
这位车技高超的男孩被迫帮助劫匪逃离警察的追捕,而他陷入到这种境地的原因,是电影中未清楚交代的一段前史。
这种故事关系的构筑,让我本能地想起了武侠故事。
是的,这其实是一部披着银行劫案和飙车戏码的武侠故事。
一位身怀绝技却身不由己的侠盗,在漂泊的人生中遇见了一位姑娘,照亮了他的生活。
但江湖无情,他也不敢和女孩一诉衷肠,只是保持着暧昧的关系。
然而凡心一动,神佛难劝,侠盗开始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动摇。
当他以为可以退隐江湖和心爱的姑娘过日子的时候,江湖的风雨再次找到了他。
这一次,不仅仅和他有关系,甚至威胁到了他心爱的姑娘。
侠盗只能再次出山,却因为心意不坚,酿成大祸,被人追杀。
为了不波及自己心爱的姑娘,侠盗只好远走天涯。
姑娘就等啊等啊,五年后,终于,大侠回来了,这次,他终于可以彻底退隐江湖…… 如果做了这样的语境转换,故事的模型就变得非常清晰了。
事实上,和武侠故事更为相似的地方还在于男主角也有一个小小的梦想,一个和他的身份技能完全不相趁的梦想:和喜欢的姑娘在洲际公路上开车听歌。
这对于一个身怀绝技的车手而言实在不是什么技术上的难题。
但是因为环境,因为他过去犯下的错误,他一直不能实现这个梦想,知道影片的最后,导演才给了我们一点希望的征兆。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这不是一个金庸类型的武侠故事,而是典型的古龙类型的武侠故事。
金庸的武侠讲的是小人物变大侠,古龙说的是大侠也有小梦想。
因此,和古龙的故事极为相似的是,本片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渲染和描写,而相对弱化了现实主义的故事情节。
不论是从头到尾的音乐铺陈、炫技式的镜头调度和运动、标志性道具的使用和突出……都在营造这种浪漫主义的调子。
也因此,给片子带来了一种并不真实但是却依然有劲的刺激观感。
而娃娃脸的男主人公的“腔调”,即他的音乐播放器,他的墨镜,他的牛仔裤和鞋子,共同塑造了人物的形象,这种人物形象就像一个商标,本身也是一个符号,因此也会出现让人诟病的“不够饱满立体”的问题。
好在,他的小小梦想给这个符号注入了灵魂,让这种抽象的定义有了一些非常具象的内容。
从这一点来看,这也是本片和其他银行劫案故事的不同之处。
它对人物的动机解释的很弱,因为这不是关键,而对人物的理想则有充分的阐述和诠释,因为涉及到人物形象的建立。
所以,在电影里,抢银行的桥段纯粹成为了动作的段落,失去了更为深刻的含义总体而言,抢银行变成了一桩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完全可以替换成其他的犯罪行为,因此罪犯和银行系统的对抗就彻底失去了存在感,完全变成了一块描绘江湖血雨腥风的幕布。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有着强烈视觉、风格音乐的商业电影。
可是在商业电影的类型要求上它又调皮地进行了一些突破。
娃娃脸的男主角是本片对银行劫案题材类型的最大贡献,甚至我们可以想象探索这个类型的故事和青春片的结合。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段落让这部电影大大削弱了故事的血腥和真实感,带上了一些时尚题材的电影的风格和意味。
虽然这些元素看起来未免轻飘,但是那个小小的梦还是让观众能捕捉到这种变形的现实展示中那现实的部分。
而这也正是电影幻觉中最神奇的地方:虽然故事建立在幻觉之上,虽然故事是大侠大盗的故事,可是我们还是从里面窥视到了我们自己,和我们心底那个小小的梦想。
个人评分: 4.1分
一个墨镜永不摘、耳机永远戴的小青年霍然出现在你面前,然后他发动汽车,一路狂飙。
给绝大多数审项目经理看这句话,也就毙了。
一百个里大概会有一个好奇心旺盛问一句Why。
然后,一切好故事和旋律就都有了。
第一个Why:为什么是音乐、为什么是车 表面上,是因为英国不缺好歌曲好音乐好乐队;也同样不缺好车、交通事故以及车手。
既然我有这么张牌,牌面还不错,那么干嘛不打?
表面下,是因为电影需要视听。
文字的故事再好,不能同时强化视觉和听觉,依然算不上好的电影剧作。
而音乐当然是听、车跑起来当然带动眼球。
将最重要的目的在最开始时强调,夯实,永远是聪明的做法。
当然,这种概念组合往往都是编剧=导演的产物。
成品解释给观众简单,概念灌输给同伙困难。
顶级创作者,往往具备一人多能之能力。
不是想不想,是有时只得如此。
第二个Why:为什么是抢劫、为什么快餐店 因为抢劫是个小概率事件,可以刺激观众大脑分泌更多多巴胺;快餐店是个随处可见的东西,可以拉回观众情绪带入更多的自己。
这种边刺激边拉回的方式,被称作满足大众预期。
也是因为抢劫地点很随机,办公室+快餐店+家=很固定。
高随机性和强机动性进一步突出了飞驰中的汽车,将动态更大化。
高稳定性和温馨属性则进一步突出了音乐中的共同听觉联想与情绪。
这种排列并不首创也不太稀奇,但成果很稀奇。
因为人物和过往单独的汽车片或者音乐片都完全不同。
第三个Why:为什么是他、为什么是她 因为男主是所有事件和线索的连接者,没有他这整个故事都不能成立。
而女主是男主的灵魂,没有她男主的主动性、成长性便无法输出。
用故事解释:顶级抢劫团伙里只有两个位置不曾动摇。
作为头脑的策划老大和作为执行的手足司机。
老大已经是过去时了,年轻的司机就是行动里最重要的人。
司机虽然开始就极有个性极有计划性和行动力,但他的每一次出现每一次行动都完全依照着“大脑”的调令。
如果按此顺延,就该普通造反了。
但,女主出现了。
女主美丽、活泼、爱唱歌,是司机理想型的完美契合者。
因为她,他变了。
一个有自己想法、目标、算计的人作为员工往往不好,但作为电影主角就很完美了。
于是随着男主的不停成长一路逃离,整个故事酣畅淋漓。
而所有奔逃因为爱情,正常人类都能强烈理解,所以输出的不止是激情。
第四个Why:为什么是秩序、为什么是混乱 影片开始,音乐响起、抢劫进行、严丝接人、急速撤离、合缝换车。
司机买咖啡,每一步踏在拍子上、每个口型合着原唱。
一切井然有致如纯律。
所有罪犯都各自以他们的方式重视着司机,而他只是希望金盆洗手。
调子第一次发生转变。
“大脑”大佬以干完这票就结束承诺,压住第一次变调。
就像纯律进化为五度相生律一样。
司机回归生活,谈了恋爱、做了外卖员。
调子再次改变。
与此同时,完全和音乐无关的黑人出现;和司机惺惺相惜的胡子叔再次出现。
五度相生律完全hold不住他们了——抢劫这个大曲子要转到现在的调上演奏就会出大岔子,怎么办?
“大脑”一不做二不休,以生存和意志做感召,将五度相生律演化为十二平均律。
可惜,人毕竟不是音符、“大脑”毕竟没有上帝之手。
最后作品距离音乐纯律秩序越跑越远,距离生活本身越跑越近。
可能是因为爱情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局外人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完全无爱无音乐的天生犯罪狂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同样的罪犯不能合作第二次。。。。。。
总归,故事走向了大家都猜不到的跑道。
最后的最后,音乐停止,司机丢掉了车钥匙、摘下来墨镜和耳机,走进监狱。
一种新的秩序建立起来,在这种秩序中有努力有成熟有担当有爱情。
关于他自己的变调,终于完成了。
当我们从业者(含媒体+评论人)终于开始上道讲什么“电影当以余味论输赢”时,《极盗车神》从形式和方式给了观众不一样的答案。
在这个答案中,随时欢迎提问、随时欢迎否定、随时欢迎参与。
这样的影片算不算大师、能不能引入影史之册我不知道。
但我想观众们都会得到放松又略有所得。
毕竟,从未听闻存在只独饮“余味”的观众。
埃德加赖特的视觉系喜剧可以说是在当下影坛独树一帜,并且所有的片都透着一股浓浓的“宅男”味儿,各种宅男的小心思、小怪癖一看就是脑浆糊了,不过蚁人之后似乎就有些不太适应,就算到了这一部也还有些水土不服,可能还是被制片人体制绑架了。
首先优点是开篇一场飙车戏和长镜头,很好看,可以说是非常精致,飙车的节奏完全跟着音乐进行,并且音乐停飙车戏结束,时间刚刚好,并且在隧道摆脱直升机追踪的小心思也很有“老司机”范儿。
包括片头baby出去买咖啡分赃的长镜头也是难度不小执行的很好,把baby周遭的环境基本呈现出来,人设也基本有了,但是与后面并没有什么关联与《僵尸肖恩》中两段一模一样的长镜头前后对比的作用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感觉只是单纯炫技。
以及吉米福克斯出场的第一次抢劫戏也很有心思,镜头固定在车内,紧接着车移动,镜头也移开,男主不愿意看到暴力场面,观众也不愿意看到,基本再次加强男主的人设,善良、被迫做不愿意做的事这种背景更明显,随后镜头车回到原位看到一个保全躺在地上挂了,同时给baby和观众一个重击,我们都是第一次看到死人的抢劫,和前面画风不一样,基本吉米福克斯的人设也出来了,再结合后面追车的一段,到这段抢劫结束吉米福克斯人设基本完整:心狠手辣、看人很准的一个标准反面角色,不过也没什么特别的点,横向比较凯文史派西这个“反角”可以说是太模式化了,凯文史派西的角色可以说是导演用了不少小心思,也是个心狠手辣又有点小宅男还对baby有一种亦敌亦友和父亲作用的人设,逃命的时候一个个收拾自己的玩具小汽车,以及在baby把玩具车摔到地上之后的小表情非常到位以及那点小自恋“我边说话还把路线图画了出来我真棒”这种小情绪就显得特别可爱,已经有些圆滚滚的下木总统演起这种角色自带反差萌,总体来说是一部很“萌”很“宅”的电影。
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人设立而未起,转变过快,剧情割裂也就是小聪明不断,大方向不多甚至是没有。
首先是主角黑化过快或者说是前后人设矛盾,前面还是怂包的男主突然就把吉米福克斯干死,没有任何铺垫,突然发难,导致后面的失控,从前面男主“怂”的设定来看是不合理的,男主只想干完这一票去陪女票而前面追车也有很好的机会干掉吉米福克斯,前面没做,在后面为什么突然良心发现?
包括吉米福克斯也是突然发难,看到apd突然就开枪,太没脑子了,而凯文史派西也毫无主见,最后被团队胁迫完全看不出这个人物的掌控力,以前是如何服众的?
杀了一整队的内线一点都不火最后还被团队反胁迫,包括几段抢劫戏的割裂,对剧情推进几乎0作用,几段抢劫戏可以作为短篇集存在对于整部电影基本没有帮助,人物无成长,只能算是一个小品,虽然好看还可以,但是少了埃德加赖特独有的那种视觉风格,既没有歪小子斯科特那种极致的漫画风格也没有血与冰淇淋三部曲的大量英式幽默宅男梗,总体依旧是一部不够出色的好莱坞与英式幽默混杂的动作犯罪喜剧,鉴于是埃德加赖特,扣一星批评一下
我平时还挺喜欢听音乐的,所以看电影有的时候听到了好听的BGM也得找来听一听。
说到电影的背景音乐,除了配乐大神们原创的那些,就是现成歌曲直接拿来用的情况了吧?
按个人喜好来讲,目前我最喜欢的应该是昆汀的电影歌单了。
《低俗小说》里兔子舞的You can never tell、《落水狗》里的Hooked on a felling、《杀死比尔》里的Bang Bang等等。
昆汀老是能找出一些和电影情节相辅相成、而又极有特色的配乐出来,听一遍就很容易记住旋律节奏。
除了昆汀之外,近期靠BGM火起来的还有银河护卫队的詹姆斯·钢。
两部电影火了两张“劲歌金曲大碟”,各种汇集了美国人民童年回忆的流行乐曲都收进来了。
美国人民看电影的时候,突然听见熟悉的旋律,估计心情就跟我国青中年人群突然发现某电影BGM是费翔唱的一样吧……为啥说了这么多关于电影BGM的事情呢,因为这部《极盗车神》实实在在是靠BGM歌单撑起来的电影。
据未查证消息,听说这部作品是导演听到了一首歌之后惊呼“我要为这首歌拍一部电影”之后的产物。
随后的几年,导演又听了好多歌,把觉得好的陆陆续续的加进了这部电影歌单中。
当歌单凑够了三十首之后,导演开始为每首歌想匹配的剧情了………是不是特别任性?
没办法谁叫人家执导过“血与冰淇淋三部曲”呢。
不过既然敢这么做,就要承担后果……全片一开头就是配合节奏感超强的音浪而产生的飙车戏码。
除了这一段和后面taquilla那段枪战之外,其他的戏并没有和BGM很融洽的相处…剧情和BGM就像gay和les形婚一样,凑凑合合的在一起,具体是怎么凑合,你们有多余闲钱去看看就知道了……我猜导演设想的观众,应该是听到音乐一下子就燥了起来,并且无意识地抖起了腿,知道不小心踢到前排观众才发现自己的情绪太激动了。
然而事实上,虽然导演放了那么多“动词打次”可我就是抖不起来。
毕竟这些歌没几个听过的…感觉自己在耍流氓,毕竟导演那么努力了,我怎么也应该假装“高潮”啊…嗨呀我这不争气的腿………哦,心脏不好的就不要去了,70%的时间都有超大声BGM,心脏会跟着震,老考验健康情况了。
所以说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们能学到三个道理:1、不要因为喜欢哪首歌,就给人家拍一部电影…拍得不好看又不是歌的错。
2、要是看的电影里BGM戏份很重,那尽量先查查音乐是不是自己都听过,没听过就先听听,听熟了之后观影体验会好很多。
p.s.极盗车神歌单网易云音乐已经有了。
3、心脏不好不要看太燥的电影,你已经老了承认吧……不过如果你看了预告觉得还挺感兴趣,那我建议你可以去影院看看。
毕竟,这部电影定位明确就是年轻的小女孩儿和追求刺激和泡妞的男青年,娃娃脸男主阳光健气,飙车、枪战、犯罪元素一个没少。
如果这些点刚好戳中你,并且你不是很在意剧情的逻辑与连贯性的话,推荐一看哟~(完)
也许有一天,你会漫步在美国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的街头,这里是全美许多大媒体总部的所在地,也是文化历史名城,但你同时可能也会偶遇到一位白皮肤的翩翩少年,他拥有193厘米的身高,直筒牛仔裤紧紧地包裹着修长笔直的一双长腿,上身套着短腰款的棒球外套,一副墨镜遮住了他的双眼,让你看不见他的目光望向何处,你还会从他的脸部轮廓发现有残存的一些婴儿肥特征,整个人看起来有点稚气未脱的痕迹。
请注意,他的双耳还挂着一副入耳式白色耳机,耳机线的另一头藏在他的外套的某个口袋里,之所以要用“某个”这一形容词,是因为这位高个子小伙子总是随身会带着好几台IPod音乐播放器,每一台IPod播放器里的音乐都不一样,代表着不同的心境下想听到的不同音乐类型,方便随时切换。
他穿过街头巷尾,迈着轻快有力的步伐,摇头晃脑,应该是心情不错的样子,好似在随着音乐节拍跳舞一样。
你会忍不住想上前提醒他要注意安全,看他带着耳机又走得如此之快,可能会撞到路人或者车辆,可是他总能用极快的反应躲过即将发生的危险,还会在你稍不留神的时候,就消失在你的视野之中。
他叫“宝宝,宝贝的宝”,这些是你所能看到的有关宝宝的一切,不过其实他还有你在街头看不到的另一面。
你不知道他在童年时经历了父母双亡的车祸,你也不知道他因为那场车祸留下了耳鸣的后遗症,以至于要带着耳机听音乐才能盖过该死的耳鸣声,让自己好受一些,你还不知道他有一名聋哑且坐着轮椅的黑人养父,非常需要他的悉心照料,你更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工作,为谁工作,以及为什么要做这份工作。
宝宝在为亚特兰大里最有本事的犯罪策划人道格手下效力,因为他在小时候偷窃了道格的一辆奔驰轿车,轿车上有非常值钱的货物,连车带货尽毁的结果,就是他需要花上很多时间为道格工作,才能够用自己的酬劳还清道格的经济损失。
而道格也挖掘出宝宝身上的一份绝世天赋,就是当宝宝坐在汽车主驾驶位上,手握方向盘,挂上档,脚踩油门,他就会成为公路上的莫扎特,各种高难度路况在宝宝超出常人的神经反射速度和神乎其技的驾驶技巧下,都看起来像如履平地一般轻松。
这份天赋,用在抢劫银行之后的逃跑脱身方面,真是天作之合。
所以宝宝的真正工作,是一名帮助各路江洋大盗在行劫后跑路的老司机。
虽然道格抱着对同一名劫匪从来不会有第二次合作的原则,但对宝宝是一再例外,这源于他对宝宝天赋的无比珍视,连他自己都感叹,宝宝就好像是他的幸运符,如果没有宝宝,他可能都要放弃这份工作。
可惜宝宝对此并没有同感,他之所以喜欢戴墨镜,是要掩饰自己的身份,不会被别人认出,也是要隐藏自己的眼神,不会被同伙看穿自己的心虚和怯懦。
而他也准备好专门用来在行劫时才会听的音乐,这些音乐赋予他勇气,带给他特有的节奏,让他有点迷信,只要自己的动作能跟着音乐的节奏,就算每每遭遇险境也都顺利地逢凶化吉。
宝宝其实只是一名刚长大的孩子而已,他渴望同龄人的爱情,希望养父健康快乐,做一些自己喜欢又可以令别人开心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到别人。
事实上他虽然不曾自己动手伤及无辜,但他毫无疑问也是每一次行劫的帮凶和参与者,那些亡命之徒的同伙,也并非善男信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毛病,有些无伤大雅,有些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致命,最后危及所有人。
面对这样的威胁,宝宝也不得不做出自己的回应。
宝宝这名角色很有意思,他和本片导演埃德加·赖特以前的成名影片里的主角很不一样。
以往赖特导演的作品,比如《僵尸肖恩》、《热血警探》、《世界尽头》、《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等,男主角清一色的都是典型的爱玩爱闹的小孩子脾气,哪怕他们已经人到中年,依然是一副玩世不恭的处事态度,人生哲学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而宝宝就完全是180°的完全翻转,他以二十出头的弱冠年纪,就已经见识过生活的残酷,父母离世,养父垂老,身背巨债,必须利用自己的天赋去做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来偿还过去的错误付出的代价,实际心理年龄比外表看起来的少不经事要成熟许多,他对陌生人不会敞开心扉,往往是面无表情、少言寡语,戴着耳机的样子在外人看起来像是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当中无法自拔,却极少有人知道他的苦衷和迷信。
这就让我有些意外了,我挺喜欢赖特导演以前的作品里的角色,他们透着一种慵懒而不愿长大的顽劣心理,而宝宝显得过于早熟,更意外的是,赖特导演对影片风格的变化也让我暗自吃惊。
以前擅长的嘻嘻哈哈、插科打诨,充斥着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讽刺,无处不在的黑色幽默风格,诸如此类的元素在这部《极盗车神》里褪去了不少,反而是用很严肃和认真的气质在表现一部风格上相当古典的犯罪电影,隐隐让我感觉赖特导演也是在尝试走出自己以往的创作舒适区,在开拓自己还未曾涉足的领域。
影片没有出现无节制地使用电脑特效的情况,也极少使用替身演员,而是坚持尽量让所有镜头都采取实拍,连飚车戏和公路追逐都是实拍啊,这点显得很较真,宝宝的饰演者安塞尔·艾尔高特还接受了特技驾驶课程的训练,不少驾车镜头都是他亲身完成。
虽然“宝宝”车技高超,但是他在影片里没有刻意向观众炫技,而是把技术都用在了逃命和救人上,非必要时刻不会滥用。
人物之间也不是动不动就拳脚相向,而是存在着大量的考究对白和细微动作,用来慢慢交代剧情进程和人物性格,逐渐形成剧情上的前后呼应,让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故事,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完整。
这样带着旧时代犯罪片风格的电影,还有着不疾不徐、张弛有力的节奏,在惊险刺激的动作戏和沉稳叙事的文戏之间做到流畅自如地切换,将古典和现代风格的不同元素完美缝合,显示出赖特导演难以捉摸、别具一格的构思,他早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绝不是踩着别人脚印的亦步亦趋的跟随者,也不会是甘于受人摆布的提线傀儡,他只想做自己想做的电影,坚持自己对创意的贯彻,保证影片能够最大限度地向观众传达自己要表现出来的独有的观影乐趣。
“影不惊人死不休”,是赖特导演出道以来就未曾放弃的原则,也是他不安分的创作灵魂所在,所以他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设定,就是让整部影片沉浸在音乐的包围中。
赖特导演严格遴选出30首欧美经典歌曲,贯穿于所有主要故事情节的环境中,所有人物动作设计、镜头剪辑安排和环境音效,都是严格按照背景歌曲的节拍来配合同步进行的,让音符不再是画面的陪衬,转而变成画面的主宰,整部影片就好像是一场音乐会,背景歌曲才是指挥,画面、人物、动作、道具、台词等其他部分,都是演奏乐器的乐手,在指挥的调度下,合力奏出完美的乐章。
千万别小看了这30首歌曲,他们还不仅是起到把握节奏的作用,他们同时也承担着一部分叙事的任务,就好像它们才是真正的片中主要角色,在一定的环境下,歌曲里正在歌唱的歌词,正是当下画面中人物的内心活动或想要言语的真实表述,这种“以曲明志”的做法早前在《银河护卫队》时也有见识,但做到《极盗车神》如此这般的地步,真是未曾所见!
特别要提到的是三首歌曲《Easy》、《Tequila》和《Never,Never Gonna Give Ya Up》,结合它们出现的时间和环境,把三位主要角色各自的个性和态度做了最完美诠释,实乃“一曲胜千言”!
但遗憾的是公映版影片对歌词部分的翻译没有做到最好,部分歌曲的歌词没有以中文字幕体现在画面中,不得不说对国内观众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和损失,很容易丢失故事情节的关键点,造成理解上的空白,以至于观影体验上会产生出生涩感。
在影片整体剧情的设计上,也是惊喜连连,尤其是后半段的高潮部分,几次出乎意料的反转都超出当下常规犯罪片的主流套路,也在突破影片前半段故意给观众造成的一种错觉,把那些观众心中产生的可能的故事发展轨道打碎,更厉害的是影片可以完全依靠巧妙安排的故事情节来制造悬念和刺激,让人都不舍得眨眼,生怕错过了精彩的关键内容,而不是靠堆砌大量夸张的惊险动作场面来撑住场面,由此可见赖特导演在编剧环节就已经下了非常大的功夫,有几处好像看起来很突兀的部分,实际上在早前已经埋下了伏笔和做好了铺垫,在微小细节上的处理非常到位。
结局部分的设定是依然有赖特导演的惯例特色,主角还是会回归现实,做出自己的选择,影片也不会让人物套上理想主义的光环就结束了事,具体的惊喜就留给大家自己观赏体会,我在这里就不画蛇添足了。
除了有二十出头的小鲜肉安塞尔·艾尔高特以最合适的年纪出演男主角之外,凯文·斯派西、杰米·福克斯、乔恩·哈姆这几位好莱坞老行家也没闲着,演起配角更是游刃有余,极好地出演了各自的角色,对角色在情节中的爆发力的把握可以说是炉火纯青,把影片整体表演质量拔高。
而说回安塞尔·艾尔高特虽然年纪尚轻,但和老戏骨们对戏起来也没被比下去,脸部上一些很细微的表情变化,他都能够自如驾驭,特别是年轻人在有压力和无压力下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做出的肢体语言的表现,他也能演得有模有样,看不出有什么纰漏,让我看到他蕴含非常大的潜力,难怪被赖特导演看中,未来星途不可小觑啊。
而女角色们的表现就有点无精打采,尤其是女主角莉莉·詹姆斯还是一副傻白甜示人的形象和气质,虽然符合角色定位,可也只能说是及格,没有带来与男主角之间擦出火花的感觉,尤其是结局部分倘若是能有更充分、更自然的情绪表现,还有可能给影片继续加分,有点可惜呢。
我必须对埃德加·赖特导演表示我个人的最大敬意,他竟然将犯罪、竞速、音乐三者完美融合到一部影片当中,真是前所未闻的创举!
每次看到他的新作品都会发觉他带来的新乐趣,这样锐意创新的精神和诚意,让我心悦诚服。
我想要向所有喜欢看电影的朋友强烈推荐《极盗车神》!
它体现出一种超脱出好莱坞主流惯性套路的清新气质,要归功于来自英国的埃德加·赖特导演,没有他的执导和编剧,以及他敢于尝试创新的勇气和可靠的手段,便不可能会有如此精彩绝伦的电影问世,这是一部盛满了创作者灵魂的电影,让我为之激赏!
就算是因为可能会不习惯影片带有的旧时代风格而认为影片不够精彩,我想对于如此有创新精神和手法的影片,也是一定要看过才不会留下遗憾的。
另外对于欧美经典老歌爱好者,《极盗车神》也是完全不能错过的,30首歌曲数量之多,甄选用心程度之高,与影片粘合度之强,堪称史上之最。
而对于埃德加·赖特导演的粉丝来说,这《极盗车神》可是由导演本人主导创作的第一部被正式引进到国内公映的影片,在大银幕上用最好的视听设备来欣赏这样一出诚意满满的声光一体的精品制作,绝对是人生一大快事啊。
#Baby Driver##极盗车神#洋气个性十足的电影。
译制的中文名太土了,没有baby的俏皮韵味。
电影一开始的长镜头加上嬉皮的音乐就注定了本片的浪漫气质。
飞车大战+血腥暴力美+音乐剧的混合,使本片显得动感十足,充满了青春洋溢潮气。
或许有观众会说故事好扯呀,但并不妨碍大家观影时肾上腺激素爆表,跟随着机车发动机轰鸣声和电影原声的节奏在跳跃。
You could describe “Baby Driver” as a car-chase movie set to rock and roll. Or, conversely, you could think of it as a playlist that happens to have a crime film attached. --- Chris Willman Music WriterEdgar Howard Wright导演的电影以视觉称道,这部片子更像是一部长长的MV,不同风格的音乐穿插在剧情里,燃爆。
我平时不爱听此类音乐,电影里听到又觉特别有趣。
就像《Mad Max》里的音乐,电影里好听死了,下载了却不会听第三次。
以下是从itunes搬运过来的播放列表,特此分享。
BTW,67超好听。
图片来自谷歌Songs and music featured in Baby Driver:1. I Got the Feelin' JAMES BROWN 2. Unsquare Dance DAVE BRUBECK 3. Bongolia INCREDIBLE BONGO BANDI4. Nowhere to Run BOGA5. Bellbottoms THE JON SPENCER BLUES EXPLOSION6.Radar Love GOLDEN EARRING7.MARTHA REEVES & THE VANDELLAS8.Chase Me (feat. Run The Jewels & Big Boi) DANGER MOUSEOriginal song for the soundtrack9. Debora T. REX Baby and Debby are talking about songs featuring their names in the title10. Harlem Shuffle BOB & EARL11. NEAT NEAT NEAT THE DAMNEDSecond heist with Bats, Eddie no nose and JD12. Easy THE COMMODORES13. B-A-B-Y CARLA THOMAS14. Blue Song MINT ROYALE15. Got No Soul THE SHAKE16. Hung up on My Baby ISAAC HAYES17. Edge DAVID MCCALLUM Baby gets Coffee after the second house and returns to the 18. Run the Jewels RUN THE JEWELS 19. Ready Lets Go BOARDS OF CANADA Buddy and Bats confront Baby as he secretly leaves the warehouse20. Hollaback Girl GWEN STEFANI Darling made a reference to this song. "This shit is bananas. B-A-N-A-N-A-S"21. Never, Never Gonna Give Ya Up BARRY WHITEBaby walks into Bo's to get Debora and Buddy is there waiting for Baby22. Know How YOUNG MCBaby steals car from thugs; the song is on one of the thugs' phone.23. Brighton Rock QUEENBaby's "killer track"24. Debra BECKBaby dances with Debora at the laundry25. Baby, I'm Yours BARBARA LEWISPlays in the diner26. Hocus Pocus FOCUSBaby on foot, escaping through park.27. Let's Go Away for Awhile THE BEACH BOYSBaby spots Debora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diner28. Baby Let Me Take You (In My Arms) THE DETROIT EMERALDSThis song plays while Baby and Debora are having dinner, and while Doc and Baby talk about him joining the next heist29. Every Little Bit Hurts BRENDA HOLLOWAY30. When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My Baby SAM & DAVEBaby enters the diner with his unwanted crew and ignores Debbie31. Holy Calamity (Bear Witness II) [feat. DJ Shadow & DJ Quest] HANDSOME BOY MODELING SCHOOL32. Threshold STEVE MILLER BAND33. Early In the Morning (2006 Remastered Version) ALEXIS KORNER'S BLUES INCORPORATED34.Cry Baby Cry UNLOVED35.Egyptian Reggae JONATHAN RICHMAN & THE MODERN LOVERSDoc counts the heist money; Baby returns to the warehouse and receives a lecture from Griff36. Smokey Joe's La La GOOGIE RENE37. Kashmere KASHMERE STAGE BAND38. Randall's AttackRANDY NEWMAN39. Secondo intermezzino pop ENNIO MORRICONEVOTEMusic playing in the elevator40. Nut Rocker B. BUMBLE & THE STINGERS 41. Call Me SIRIUSMO42. The Plot JOHN E. DAVIS & LALO SCHIFRIN43. Supervillain Theme (Instrumental) MADVILLAIN, MADLIB & MF DOOM44. Lalo Bossa Nova QUINCY JONES45. I Can't Believe (What You Say) IKE & TINA TURNER46. War EDWIN STARR47. IntroTHE HERBALISER48. New Orleans Instrumental No. 1 R.E.M49. Fog On the Hudson KENNY GRAHAM AND HIS SATELLITES 50. Movement (1) BARRY MORGAN & HERBIE FLOWERS51. Music for the Head Ballet THE BONZO DOG DOO-DAH BAN52. Middle ROCKET FROM THE CRYPT53. Jim on the Move LIZZY MERCIER DESCLOUX54. One Way Out THE ALLMAN BROTHERS BAND55. Canned Heat JAMIROQUAI56. Non, Je Ne Regrette Rien EDITH PIAF57. Baby Driver KISS58. Sweet Sweet Baby (Since You've Been Gone) ARETHA FRANKLIN59. Sabotage BEASTIE BOYS60. O-O-H Child THE FIVE STAIRSTEPS61. Sussudio (2016 Remastered) PHIL COLLINS62. Lovely Day BILL WITHERS63. The Colour in AnythingJAMES BLAKEVOTEAdd scene description64. Footsteps In the Dark, Pts. 1 & 2 THE ISLEY BROTHERS65. Intermission BLURThe final heist takes place and Baby waits in the car for Bats, Darling and Buddy66. Tequila BUTTON DOWN BRASSRight before the shootout when Bats asks for something funky67. Easy SKY FERREIRARecording of Baby's mother in the cassette labeled "Mom". It is also heard towards the end.68. "Was He Slow?" KID KOALAMix that Baby composes after tape recording the opening heist. End credits.69. Baby Driver SIMON & GARFUNKELClosing shot and opening of end credits70. Customtone (feat. Fracture & Neptune & Martin Fieber)FRACTURE & NEPTUNE71. The Next Episode (feat. Snoop Dogg) DR. DRE
虽然名下只有6部电影长片导演作品,埃德加·赖特依然是当今影坛的杰出电影人之一。
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一直在追求,并且也获得了其独特的影像与叙事风格,犹如个人签名一样能立即将其从浩如烟海的丧失喜剧中辨别出来。
但是《极盗车神》,并没有那么的埃德加·赖特。
这并不是说《极盗车神》不是一部好电影:在CG泛滥的今天,我们很少能见到90年代的硬派警匪动作类型片能够以这样富有娱乐精神的姿态出现,而又毫不显得落伍和过时。
和近年不思进取的其他中低成本动作电影,如《999》相比,简直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但优秀的执行者并不是最适合埃德加·赖特的身份——知道喜马拉雅山在哪里,并不代表真的要跑到喜马拉雅山上自拍啊。
与尼古拉斯·雷弗恩2011年的作品,瑞恩·高斯林主演的《亡命驾驶》类似,《极盗车神》也是对同一类型和母题的风格化重塑。
但埃德加·赖特在喜剧和冷幽默上的造诣,并没有很好地与主题相结合,或者说没有最大化地表现出只有埃德加·赖特才能实现的独特影像感。
一言以蔽之,It's good. But why?
除了“血与冰激凌”三部曲,作为埃德加·赖特在2010年的《歪小子斯科特》之后的首部原创电影,《极盗车神》呈现出了异常年轻的活跃状态——这在时下的好莱坞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诸如库格勒和达米恩·查泽雷这样年轻导演的作品往往少年老成,反而是人到中年却总是能将青春感拿捏得更加饱满——仿佛混音大碟一样先声夺人。
电影在创作中显然参考了《极盗者》《落水狗》和《盗火线》,而埃德加·赖特也在其中将其个人对音乐的运用提升到了新的水平,此前已经成为其影片重要成分的BGM担任了更为重要的叙事任务。
电影在当代流行文化和捕捉老式电影的迷人魅力上,都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在充满乐趣的节奏中自我陶醉。
而这一优秀的表现力,大半要归功于夺人眼球的第一幕。
我们见过太多的追车戏,搭配着各种各样的流行和摇滚,但没有一个能让人觉得理所当然——直到埃德加·赖特才华横溢地将音乐概念放进了人设,进而成为了主角日常生活的标签,以此创作电影的基本节奏,叙事流和结构。
这种体验究竟能带来如何的观影感受,这就是《极盗车神》最大的看点和成功。
但与此同时,与前半部分瑞士军刀般的精确设计相比,由于叙事的基本需求与基于乐曲的节奏之间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后半部分显然还需要进一步的打磨,甚至险些出现了失控的苗头,在结尾处只能强行收束。
这种前后的不对等,也是并不寻常的。
我们很少看到一个电影制作人能在开场展现出如此强烈的创作欲望,却只能以程式化的方式作结,令人惋惜。
但总而言之,《极盗车神》仍然值得赞赏。
仅凭开场的60分钟,就足以入列过去十年中最好的动作喜剧电影之列。
安塞尔·埃尔格特,凯文·史派西,杰米·福克斯,乔·哈姆以及其他主演也大都演技在线,鲜有拖后腿的现象发生。
作为一部小巧和炫技性质的电影,这已经是莫大的成就了。
即使埃德加·赖特几乎不会凭借本片在颁奖季赢得任何奖项,也丝毫不影响它为银幕带来的乐趣与活力。
毕竟人家也不在乎:对某些人来说,玩的开心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极盗车神》可以很好地唤起我们对旧时代犯罪电影的回忆,用一种非常老式和感性的方式解构了这一类型,并以埃德加·赖特的拿手内容加以填充细节和整体优化。
对着这样一部各方面都表现不错的类型电影,我们唯一的不满或许也就是对创作意图的质疑:犯罪电影这样一个已经相当成熟的类型,在埃德加·赖特的努力下的确展现出了新的潜力。
但对于埃德加·赖特个人来说,《极盗车神》的潜力与回报,又是否是埃德加·赖特才能的最好展示方法呢?
这种感觉,或许就像是星级大厨去做煎饼果子:好吃和新意都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否有必要呢?
答案就要诸君自己追求了。
怎么现在才发现鬼才导演埃德加·赖特。
导演的个人风格就在于“反类型”:由反差的上下镜头衔接带来的喜剧感远超语言台词带来的幽默。
转场丝滑,音乐踩点,细节爆炸:影片中第一次买咖啡的长镜头里,自然环境音配合背景音乐完成节奏踩点,街头每处涂鸦完成歌词踩点。
“去买咖啡”和“买完回来”的街头涂鸦还有些许改变。
台词呼应:换台时电视中出现了《爱很复杂》、《搏击俱乐部》,以及迪士尼的《怪物公司2》。
并且,这些在电视里一闪而过的电影台词也都出现在了后面的剧情中。
情节呼应:包括换台换到最后出现的一个斗牛节目,也是呼应了最后Baby和Buddy的生死决斗。
Buddy就是那头“淌血却不懈的公牛”,而Baby则是那个斗牛士。
公牛见血疯狂,而Buddy最后试图杀死Baby时,也正沉浸在红色的灯光中。
而“斗牛士”Baby“must try to end this on foot”(必须站在地上才能结束这场战斗),所以Baby最后一定要下车。
颜色呼应:主角Baby穿黑白棒球服,白色居多,品性善良;Bats穿着以红色为主,代表嗜血疯狂;Buddy穿着以黑色为主,沉稳但邪恶;Darling穿着以紫色为主,性感魅惑,也有黑色与Buddy相称;Doc则是黑白西装,不像Buddy的全身黑,领口是白色的,仍有善念,所以最后愿意出手帮助Baby。
Baby与Deborah、Buddy与Darling这两对情侣在片中的形象都致敬了经典的“雌雄大盗”邦妮与克莱德。
但结尾处Baby并没有与Deborah私奔逃亡,而是选择自首,也正因如此,Baby与Deborah才没有变成下一对Buddy与Darling。
越到后面越崩坏 完全的自我放弃
失望 小的点好玩 整个就好乱啊 竟然用了糊团的intermission
我还以为是杜兰特来了
本来还以为正片里的隐藏彩蛋会是贾斯丁比伯,结果居然是皮克斯。
原以为能创造全新酷炫的追车场面,结果上来两场不痛不痒的追逐,到了结尾,居然没了?车神呢?我票都买了你就给我看这个?爆炸贝虽然名声臭了,但追车场面甩此片几条街。
听听歌、偷偷钱、飙飙车、打打架、泡泡妹,能从头到尾都用歌曲来渲染剧情也是有趣的很,飙车剪辑部分相当过瘾。就是整个故事写的真是太随便了,后半段的剧情编排太让人怀疑编剧智商了,整的跟儿戏似的,以及在这部片里终于get到了灰姑娘的颜值。
63/100 Edgar的导演功力胜过编故事的水平,Baby这个角色除了会开车(场面调度的功劳)以外,没看到任何有魅力的地方。这反而更凸显了Jamie Foxx的表演实力,亡命鸳鸯男和他的角色合并可能会更好。
仍是很有趣的原创电影,将音乐完美运用于影片当中,连开枪都是按着拍子射击的。第一个买咖啡长镜头非常帅。全场炫车技,漂移,特写,音乐,埃德加赖特连赛车戏都拍得那么好看。火腿叔又帅又恶的造型真棒,男主很可爱,很圈粉。
如果不是Barry White救场,都不知道后面导演要如何掌控一个三段式的难度游戏继续在人类的认知现实中继续不脱,所以说高潮的抢劫段落除了明摆着的多事之夜,更是有些匪夷所思了,只能说赖特的音乐品味确实加分,但凯文叔的死相也是一语成谶
哇哦 整个暑期档最喜欢的电影 另外给Buddy和她女朋友拍个单独的吧 很喜欢这对儿
单纯的很好看……之所以没给更高,是因为开头的时候我以为要搞点新意思,至少说要搞一些很酷的东西,所以最后还是挺失望的。
开头几分钟值2分。
总体上还行吧。。。可是时代金曲串烧加上一些酷酷的炫技的镜头和剪辑就要吹到天上去了吗?但是要说灵气和创意的话,还是导演被好莱坞招安前的作品更强些呢。总感觉这代人没见过什么世面,要不就是现在好莱坞出彩的青年导演太少了?也难怪隔壁查泽雷这种货色都要被吹成大师了。。。
7.5-8.0/10 分。2024.12.22,重看,蓝光。时长01:52:39。重看才发现是《僵尸肖恩》的导演。前面的节奏非常好,音乐也特别合拍。后面就稍微差了些,反派过于疯狂。和其他片动辄就抢几千万的相比,本片的金额实在是太接地气了。几十万就打死打伤这么多,我感觉都不够分医药费的。毕竟美国的医院进去躺三天八万美金的账单就来了。难怪联合医疗CEO被人枪杀。哈哈。现在好莱坞的反派都找不到人了,连FBI都来当反派了。我感觉以后就用医疗集团来当反派吧。呵呵。对英语歌不是很感冒,因为我只认识分开的28个字母。对歌曲有爱的可以自行加分。个人最喜欢老鹰乐队,因为旋律和声太优美。。。男主演过《分歧者》,没认出来。莉莉·詹姆斯很可爱。男女主角挺相配的。而我独爱凯文·史派西。。。总之,风格独特,值得一观。
依然是对传统类型片的翻新,埃德加赖特的新片抓住的是“节奏”这一对于动作片最重要的元素,他使音乐成为影片节奏主宰,表演节奏、演员和摄影机调度跟随着配乐旋律,使其成为一部带有歌舞片韵律的动作电影,正如本片所呈现的极佳效果一样,对于这部电影整体节奏的优秀掌控也是对赖特极佳导演功力的体现
Shattuck Cinemas 2017.9.22.7:15pm 前两段驾驶包括买咖啡段落的音乐(内心的超现实的)和相对现实的环境的对位匹配,做得非常漂亮。
你骗我,这一定不是Edgar Wright的作品。
前半程真是爆好看,开场节奏一起来激动得眼泪都要出来了。后一半故事崩了,剧本出了严重问题,大概是为照顾到各大明星配角,主线偏离正轨,男主角失去主动性,到最后就乱来了。怀特的电影总会出现这种问题,太可惜。还好演员养眼,音乐好听。
不论大佬大哥还是小弟,归结到底两个字:爱过
人物塑造有点二,不酷。汉译名《极道车神》算是胡乱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