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雀跃

我心雀跃,My Heart Leaps Up

主演:孙伊涵,宋宁峰,周楚濋,杜双宇,池韵,刘北妍,任运杰,修健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6

《我心雀跃》剧照

我心雀跃 剧照 NO.1我心雀跃 剧照 NO.2我心雀跃 剧照 NO.3我心雀跃 剧照 NO.4我心雀跃 剧照 NO.5我心雀跃 剧照 NO.6我心雀跃 剧照 NO.13我心雀跃 剧照 NO.14我心雀跃 剧照 NO.15我心雀跃 剧照 NO.16我心雀跃 剧照 NO.17我心雀跃 剧照 NO.18我心雀跃 剧照 NO.19我心雀跃 剧照 NO.20

《我心雀跃》剧情介绍

我心雀跃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高二女生刘唯唯(孙伊涵 饰)在学校结识了美术老师邹野(宋宁 饰),邹野独特的气质和举止让她第一次有了怦然心动的感觉,纵使这份藏不住的懵懂情愫无法抑制,青春期少女特有的大胆和自以为是让刘唯唯沉浸在自己想象中的感情互动里无法自拔……在那一年夏天,她就像一个闪亮的发光体,无所顾忌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爱自己喜欢的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鬼水怪谈3年8班偷偷爱着你2011捕蛇行动住我隔壁的年下恋人女子高生Girl'sHighSP1魅力姐妹淘我的双面爱人作家的洞穴绑架替嫁医女暴风前夕机智医生生活北郊1936年一封小情书断网假期最佳卡司最终兵器爱丽丝奥林巴斯超时空大冒险若叶女孩甜蜜的人生首演之夜唱首时光给你听民国少年侦探社圣达菲的美好假期秘谍夫妻游牧警探:绑票疑云天堂的贿赂我的女神

《我心雀跃》长篇影评

 1 ) 我想说个故事给你听……

无意间看到视频解说这个电影,马上翻出片子来看,爱奇艺没有会员也可以看全片。

电影封面貌似是一张让人想入非非图片、通过寥寥无几的弹幕也可以看出大家对这部片与封面不符感到失望,而更多人则是在质疑导演这是在拍什么,想表达什么。

请让我告诉你她想表达什么。

电影演的就像我自己的故事一样真实。

高二和老师。

电影的每个场景对于我来说都是真实的,当好友知道我喜欢的是他的时候,都是不解为什么是他?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也说不上来,就是某个时刻他不经意的一个举动,让我今后的目光不得不去关注了。

故意制造多次的看似无意的擦肩而过,目光交会,每次觉得他经过的地方就像电影中一样,时间突然放慢,除了他别的人开始虚化,眼里只有他,觉得这世界除了他再也不会懂你的小心思。

17岁的好奇能让人只靠想象就可以拥抱整个世界,更别说用想象去爱一个人,一个看着离你很近(我坐特座,讲台旁边)却又远在天边的人。

观察着他的一切,他上课时说的话,他的喜欢与讨厌,他的生活可能是什么样的,想要自己变成他喜欢的样子,希望自己在他眼里是最特别的存在。

也真想电影一样,快乐的时光是真的短暂,不得不说的再见,不得不画上的句点,让本来就还未曾开过的花,就直接凋谢了。

我不知道他后来是不是知道我的心思,所以在离开学校前夕让我觉得异常冷淡。

也许,他觉得只是对一个学生冷淡,而对于我,冷不是冷是寒,淡不是淡而是疼,心疼。

莫名的爱,莫名的痛,莫名的让我一想到别离就彻夜彻夜的流泪,那段时间真是难过,真的每天都哭,虽然什么都发生,但只要一想起他就哭。

电影基本也就讲到故事的这里吧,下来我想讲讲电影外的故事。

谁知道一别离都是十多年了,这个城市那么小,我们没有在遇见过。

十多年间,经历毕业,工作,结婚,生子。

看上去他应该从我的记忆里走远了,应该已经孤帆远影碧空尽了吧,但是并没有,他还在,神一般的存在,我已经开始忘记最喜欢的歌歌词怎么唱,但我能清晰记得关于他的一切。

我自认为从小就没什么定力,什么都是三分钟热,但是他却对于我来说却成了最特别的存在,时常会想他,我也觉得自己这种想可以称之为思念了吧,也会幻想,幻想一下当年、如果…,会在各个搜索引擎里搜搜他的电话号码,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后来还真的在微信里搜到了,我申请了小号,一个只加了他的小号,哥上三两个月就会登上去看看。

不知道自己现在这样还能不能叫爱,还是只是因为当年的戛然而止而遗憾。

后来,从剧里学到了三个字—白月光,我瞬间想到他就是了,是我的白月光,那么亮却那么悲伤。

现在的我也到了遇见他的年纪,我很认真得想过,当时我会觉得难过不是我的错,更不是他的错。

作为一个成年人,承受不起不成熟的爱,更何况是17岁那种让觉得辣眼睛、呛嗓子的爱。

最后我希望他可以看看这部电影,希望他看的时候可以想起我,希望他看完电影会来这儿看看影评,希望他看到我写的这篇独白。

希望他猜出来我的微信小号,希望他给我时间让我给他讲讲我的故事……

 2 ) 青春如诗

在上海电影节首映的众多影片中,此片堪称令人眼前一亮,好久没有看到过如此清纯的片子了。

影片里高中生刘唯唯喜欢上了自己艺术课老师邹野,她偷偷关注着邹野,痴痴看他打水、浇花,甚至是走路。

当喜欢的人出现在你面前时,其它一切都仿佛静止了,都化为背景,成了虚无,只剩那个人,他衣服的色彩,他走路的姿势,他习惯性甩动头发的样子,她贪婪又长久地凝视,仿佛想把一切都刻到心里,她甚至不由自主地跟在那个人的身后,全然不顾自己为了他毫无理由偷偷摸摸的傻样子,不顾自己会被带向哪里。

是不是爱上一个人都是如此,就是毫无理由,就是身不由己,明明知道自己的可笑,知道一切没有可能却又忍不住生起无数希冀。

看完这个片子我忍不住去搜索了一下摄影指导是谁,出来的结果竟是侯咏老师,北京电影学院出身,田壮壮导演和张艺谋导演的同学,同时也是两位名导的常用摄影师,田壮壮的处女长片《9月》便是侯咏掌机,以及后来拍摄1998年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1999年《我的父亲母亲》,无不是经典之作。

侯咏老师与第五代导演共同成长起来,功力自然是深厚的,更为这部影片增添一些不俗之处:片头与片尾呼应的夏天的花盆,镜头中踱步的禽鸟,无不是美的,而又似有寓意;少女站在床头镜前打量自己, 镜头悄然潜入少女的房间,细腻微汗的皮肤,浅蓝长裙包裹中身体线条的柔和突起,赤裸的脚踝,细嫩的发丝,仿佛镜头前是一支悄然成长、饱满欲放的花苞。

我们感动于少女初成,未经浮饰,天然而不自知的美丽,又想起此时微小又重大的少女心思,不觉相会一笑,在不言中体会到青春的真实含义。

演员孙一涵在影片拍摄时尚未满18岁,并且之前从未有演艺经验,但她在镜头下的表现自然极了,不负导演的深意和摄影的用心。

当别的电影都在打着“青春片”旗号做成人之事,这部电影丝毫没有为了所谓的“戏剧性”,为了卖座,而加入各种奇怪的烂俗情节,保留了一份原始、简单与天真。

算是少有的纯粹的文艺片子。

“所谓青春就是尚未得到某种东西的状态,一种渴望的状态,一种憧憬的状态,也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状态,在他们的眼前展现着人生广袤的原野和恐惧,尽管他们一无所有,却偶尔也能在幻想中拥有一切 ” ——三岛由纪夫

 3 ) 不可能的可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想法,每次刘唯唯单独在美术室的时候,我总是想着下一秒邹老师就在她身后,这种意淫贯穿着全片,最后刘唯唯在美术室翻找东西的时候,那个突然照进来的灯光,我都以为是邹老师来了,两个心照不宣的人,在这种巧合下碰见,怎能不发生点什么吗?

这种想法甚至支持着我看到最后,我总是心痒痒的期待,邹老师对刘唯唯是有感觉的,即使是那么一刹那,他都动了情了,就算后来始终躲避着她,但也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望着她呢。

后来,他把男同学养鱼的线拔了,这宣示着什么呢,宣示着其实这些同学已经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他的生活了,女同学将花放进他生活领域,有了花,有了鱼,大家更加可以肆无忌惮的走进来。

于是他烦躁又冷漠,头也不回的对男同学说,是的,就是我拔得。

其实有了这些铺垫,就证明了老师一点也不喜欢刘唯唯,刘唯唯把他的画偷偷揭开,将他的勺子偷了出来,跟踪他等等这些种种刘唯唯以为的不经意,邹老师难道没有发现吗?

他除了躲只能躲,后来也许他另有高就了,也许他认为这些人影响到他的生活了,所以他选择离开了。

当然我的标题的是不可能的可能,以我主观的臆想来看,邹老师对刘唯唯有了感觉,害怕控制不住自己便选择了离开。

画里的女人,我真觉得就是刘唯唯。

PS:女主和女老师选的都挺不错的,男主感觉有些萎靡,总给人一种很可怜的感觉。

我认为应该是那种眼神温柔干净但又成熟,有着艺术家颓废的气质又对待生活有着一丝不苟的态度

哈哈,中年时期的柏原崇适合不,男同学更加不用说了,根本没啥存在感。

 4 ) 写实又唯美,遗憾又完满

我真的算不上电影的发烧友,甚至不是个影迷,之所以跑到西宁来看FIRST的电影节,完全是机缘巧合。

电影节的第一天,我和黄经纬看的是一部名叫《我心雀跃》的“惊人首作”。

惊人首作,就是处女作,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这也是FIRST的宗旨。

真没想到,刘紫微的这部首作,是一部艺术上如此成熟的作品。

整部影片可圈点的地方很多,但我对三个地方感触最深:1. 影片主要讲述一个高二女生刘唯唯(孙伊涵饰)对美术老师邹野(宋宁饰)无果的暗恋。

但是,对于具体的情节展开,编导却安排了两条线索。

一个是刘唯唯对邹老师的暗恋,另一个是男同学对生物老师的暗恋。

这个设计很有意思,因为高中生的课程应该很繁重,但是其他的课程和老师都没出现(英语课出现了一次,但是女主角逃课了),影片只表现了学生与生物女老师和美术男老师的交往。

我觉得编导通过这个设置可能表达这样的观念:对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说,语数外物理化学历史地理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所以编导独独把生物老师和美术老师突显出来,其中生物课对应着学生的生理变化,美术(艺术)则对应着学生的心灵成长。

不过,影片对男学生喜欢女老师和女学生喜欢男老师的表现也不太一样。

男学生喜欢女老师虽然是辅助的情节线索,但是却大胆、热烈、直接,女学生喜欢男老师是主要故事,但表现得羞怯、含蓄、委婉,这既是一般的性别事实,也似乎传达了编导对青春期男孩的恋爱更倾向于生理方面、而女孩的恋爱更倾向于情感方面的认识。

事实是这样的吗?

我想编导应该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影片通过男学生的视角来观看女老师的时候,女老师丰满性感,衣服把她凹凸有致的身体刻画得很立体,镜头划过女老师,也往往给人抚摸的感觉;但是女学生眼中的男老师不一样,男老师的身体被衣服遮盖得比较严实,更多地是给出一种稍带寂寥和冷冷(不是高冷)的气质,特写也主要是他画画时的动作和眼神。

2. 影片讲得是师生恋,确切地说是学生暗恋老师,但是编导显然认为在这种情感关系中,双方地位是不对等的,也不可能对等。

首先,是社会伦理关系造成的不对等,这一点不需多说。

其次,是生活经验的不对等,老师是成年人、过来人,不论爱与被爱,老师都不是第一次,但学生是初恋。

再次,这个电影讲的是学生对老师的单恋,在这种关系中,恋爱者显然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这符合一般的恋爱规律——谁先爱,谁先死;谁爱得多,谁先死。

何况是学生暗恋老师呢?

影片对这种师生关系的表现很艺术。

一是只要是女老师和男老师的特写镜头,都是主观镜头,都是学生眼中的老师,但是老师眼中的学生(除了男老师给女学生画像那一段),没有给出特写镜头。

二是有一个细节,女老师到教室找女主角,女老师和学生有个简短的对话,这时给女老师的镜头是清晰的,学生眼中的老师是清晰的,老师的一举一动在学生眼中尤其是喜欢他的学生的眼中都是清晰的,但是当镜头给到学生的时候,老师眼中的学生们被虚化了,模糊成了一片,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忽视”和师生关系的不对等。

不过我不认为这是编导对老师的批评,而只是一种清醒地写实。

3. 影片中的女学生刘唯唯平时喜欢做剪贴画,她也是因为这个才与男老师发生对话的,她本想借老师的钉书机把剪贴画本钉起来,可是男老师告诉她钉起来效果不好,应该用麻绳缝起来。

当她向男老师“表白”被拒后,她还抱着一线希望让男老师在她的剪贴画本上留言。

对于这个剪贴本,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这个剪贴本原本没有封面,是美术老师建议做一个封面,但封面的做成很偶然。

刘唯唯平时也喜欢收集各式玻璃瓶,在一次酒后恣意的蹦跳时,她不小心把玻璃瓶打碎了,但是她没有把破碎的玻璃片当成垃圾丢掉了事,而是突发灵感,用各色的玻璃片粘贴成了美丽的封面,这让美术老师也很惊讶。

看到这里,我想说,编导的仁慈和善意很感动我,她没有也不会把这场无果的恋情拍成青春残酷物语,她想方设法让那破碎了的美好事物找到了另一种美丽的存在方式。

二是男老师辞职消失后,给刘唯唯寄回了她的剪贴本,但是他没有按照刘唯唯的请求在上面留言,刘唯唯是遗憾的。

但是他为刘唯唯重新装了线绳,原本刘唯唯装的线绳很松散,剪贴本拿在手上要散的样子,可是男老师给他重新装过的整齐结实,使整个本子浑然一体。

男老师虽然没有在她的本子上留下任何实体性的痕迹,但是他却促成了女孩情感世界的完整性,也促成了女孩情感经验的理性化。

这一点,让我不得不反省一个合格的老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到底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和发挥怎样的功能?

总之,《我心雀跃》是一部既写实又唯美的成长电影。

虽然首作,确实惊人。

除了几个特写镜头稍嫌啰嗦,其他方面都达到了一定侯艺术水准。

尤其是整部片子对情绪表达的节制,显得成熟老到。

我看过的大陆生产的同类影片,还没有这么好看的。

希望更多的观众能有机会欣赏到它。

 5 ) 青春的懵懂与狂想

青春,简单的两个字却蕴含了无限可能。

有人说青春是勇敢的,它有着爱的味道;有人说青春是苦涩的,它有着失败的经历;追忆、爱情、热血……青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和不可复制的,无数人投入青春的怀抱,又有无数人告别青春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定于6月9日登陆全国影院的影片《我心雀跃》,就将目光聚焦在高中的校园里,伴随着女主人公的生活和学习以及懵懵懂懂的情感经历,展现了一幅平淡中略带精彩、成长中略带伤感的青春风情画。

全片自始至终围绕着女主人公而展开剧情,是一部以女性视角为主的影片,透过女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展现出整个社会的全貌。

既有校园里的青春与懵懂,又有社会上的年代感和流行趋势,还有家庭生活的温馨氛围等。

这部构思巧妙的影片,有着可供解读的诸多方向,而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对于影片也会有不同理解和认同。

《我心雀跃》是由青年导演刘紫微执导,汇集了孙伊涵、周楚楚、宋宁等人的演出阵容。

刘紫微作为新晋导演,首部长片《我心雀跃》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在上海国际电影节、First青年电影展上大放异彩,相继斩获重量级奖项并获得提名。

影片的叙事手法和表现手段也不拘一格,整个故事充满着未知的期待感,女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故事的走向,也不按套路出牌,令观众猜不透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二十年前的1997年,片中呈现出一种浓重的怀旧意味。

时代风格强烈的建筑,颇具年代感的服装,随处可见的自行车、专属饮料北冰洋汽水、素描的大幅海报、贩卖磁带的同学,铝制的饭盒和勺子等等,可以说满屏都是“回忆杀”,一段逝去的时光跃然银幕,很容易让观众深陷其中、欲罢不能。

片中,导演有意而为之,大胆采用了长时间的留白和空镜头,来展示女主人公的心里的波动和情感的变化,伴随着女主人公的心有千千结,观众也开始逐渐走进她的内心世界,了解她最最真实的想法。

整部影片洋溢着青春的甜蜜、淡淡的忧伤、以及莫名的伤感。

从课堂上的学习经历到家庭中的简单生活,从一来二去的简单邂逅到懵懵懂懂的心里变化,逐渐刻画出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细微转变和思想矛盾。

而男女主人公之间微妙的关系,在一次次的邂逅和聊天中,延伸出了诸多可能。

女主人公的青春经历,如同影片中出现的五颜六色的玻璃瓶一样。

所有关乎于青春的不同理解和认知,不过是玻璃瓶的不同的排列和组合而已。

当玻璃瓶被打碎,把那些五颜六色又形状各异的碎玻璃拼凑在一起,集结成一件难得一见的艺术品,这才是青春真真正正的模样。

一部《我心雀跃》,一个少女的情感经历成长史,一部关于青春的那些事儿,不早不晚来得正是时候。

 6 ) 我不管,我就是要给这片子打100分

看了几个影评,都说,理解不了影片中少女的感情。

但是很不巧,我曾经也是这样的一个少女。

很不巧,喜欢上了。

只不过女主高中才情窦初开,我是小学六年级就开始喜欢数学老师了。

片头女主剪画册时候外面鸽子飞过的声音(北京特有的,现在听不到了已经),把我带回到了过去。

小学时候就喜欢剪纸,摘抄。

我记得我有很多个本子,喜欢什么图,就剪下来贴上去。

看到什么句子就用稚嫩的笔迹摘抄下来。

还有画铅笔画,作诗。

那个年代,所有的觉得自己矫情的,细腻的,敏感的心情,都在本子里。

那个年代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电视都很少看。

偶尔用攒下来的钱买杂志,更多的时候是和自己压马路。

我记得我收集最早的磁带片是赵薇的磁带,因为这事我爸还打了我好几次。

初中那会也是不愿意穿校服,每周一早晨进学校们的时候都有人管着穿没穿校服,没穿扣一分。

记得影片中有一幕是邹老师走过男女厕所。

真的那会我们学校的厕所就是那样,还不如说是茅坑更为贴切一些。

校园西门那一片是自行车场,每天我就骑着我的山地车上学放学。

每个班都有几个像王雨野那样坐在最后一桌,喜欢着讲台上的女老师,没事就把凳子往后一翘的男同学们。

我不懂什么是拍摄手法,我对电影也没有了解太多。

但是的确这片子拍得让人耳目一新。

每天盼着在哪能偶遇一下,千方百计知道老师的课程表,在他快要上课的时候假装下楼,这样可以打个招呼。

或者在他刚上完课快要出教室的时候,我还在走廊闲逛,为的也是看一眼。

那段时间好像特别愿意学习,动不动就往教师区跑,希望问题的时候能见着他看着我努力学习。

我知道什么时候在哪固定往楼上瞟一眼,我就知道他站在那里“望着众生”。

初中那会,心思都在老师那。

正所谓,他走过的时候我哈哈大笑,他消失的时候我黯然神伤。

现在想想,都觉得自己幼稚的那么可爱。

那会老师家在学校的一栋高层里,每次坐我们学校门口的汽车回家,在一个路口转弯的时候,都能看着这栋房子。

所以这片子,没经历过的人,估计想不出这种细节。

有个豆友说,姑娘喜欢的不是老师,而是成长本身。

但是我没有姑娘那么幸运,她还有老师送的一幅画。

而我只是,带着这情绪,长到这么大。

 7 ) 刷屏的高考不曾让我想到的,这部电影做到了

其实,这部电影里的青春还是离我们太远。

刘唯唯听着歌在床上蹦蹦哒哒,打碎窗台的玻璃瓶子,把房间装很多小灯灯,大晚上自我欣赏……她妈妈的反应,让我一度以为那是后妈。

那是我理想中的青春。

同学们个性大不相同,却又相处得真实美好。

老师像朋友一样,可以聊天,我能说出自己自以为是大人了的看法,他也能解答我的一些疑惑。

没有高考高考的压力,我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家长总是出差,身边没有人管束……太美好太干净了。

电影最成功的是,虽说与我们的现实距离太遥远,却没有虚幻的桃花源般的疏离感,我们从中能找到与自己共通的地方,也许不一样,但却让我想起好多好多。

那时,我们以为自己已经长大,开始说些大人的话。

那时,我们以为自己做的什么事,可以影响学校的决定。

那时,我们以为自己喜欢的老师,也喜欢自己。

 8 ) 我心雀跃 | 后来,我们的青春没有后来

五一档被《后来》刷屏了,有人在影院里放声痛哭糊了眼线,也有人一脸懵逼完全get不到泪点。

的确,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语青春片总是拍成一副很惨烈的样子,非撕心裂肺所不能。

吹着五月渐热的晚风,我想起另一部气质更安静些的电影。

这部《我心雀跃》上映于17年的六月,整部电影不群架、不撕逼、不堕胎,甚至连接吻镜头都没有,只有大片大片铺陈的金色阳光,在古典配乐中隐隐出现的蝉声与啾啾鸟鸣。

但也许,这些细碎而平凡的小事,才更贴近我们大部分,这样平凡却又热烈。

刘唯唯第一次见到美术老师邹野,是在97年夏天念高二的时候,和同学们课间玩跳绳的间隙。

一转头,看到一个不苟言笑的男人拿了一只开水瓶在水龙头下接水浇花,当时她觉得有趣,梗着头看了许久。

青春里的许多日子仿佛都可以拿来“不务正业”,她喜欢剪贴杂志,希望在各奔东西的毕业到来之前做出一本特别的同学录,也因此得以结识当时借住在美术教室的邹野。

当男同学徐京毛毛躁躁地把她心爱的杂志拼贴集掉进水里时,他帮她一一用小熨斗熨干,抚平了纸上的褶皱对她说,你做得挺不错。

她闻言羞怯地抬头,一下撞进美术老师忧郁又清澈的眼神里。

对方未意识到,几句无心话语已如泉水般浇灌开了少女的心,总之她开始了一段与爱有关的幻想、不顾一切的暗恋。

那么她之于他呢?

电影里有个镜头,刘唯唯在美术教室里好奇的打转,她指着墙角一副蒙着白布的画架问:“邹老师,我能看看你的画么?

”邹野回答她:“什么画?

哦还没画完呢,等画完了再说吧。

”第二天她架不住好奇心,趁着没人跑进美术教室,兴冲冲地将画架上的白布摘开,她愣住了,没有想到白布下会是一片空荡,只有一张泛黄的画布无言地绷着。

在我看来,她应该也不曾想过,她的心事她的情感,他的艺术困境与静默挣扎,其实是两艘不同航向的船,哪怕短暂交集也终将驶向不同的方向。

另一个镜头里,刘唯要求邹野请她吃晚饭,邹野想了想欣然答应,出校门的时候,她状似无意地将手搭上邹野的手臂,而对方却像触电般马上松开了。

也许这个青春可爱的小姑娘曾经用她的活泼鬼怪润色过他的生活,她也可以在青春的世界里偶尔迷航,可他不能了,他已经过了那个年纪,他有更坚定更需要奔赴的地方。

这种师生恋的戏码或许依旧不够唤起我们的情怀,但电影中出现的,那些松散的毫无新意的情景——烈日下的操场上,永远有不惧酷热挥汗如雨打着篮球的少年;每天进校门时的小心翼翼,想着怎样才能不穿校服又不被值日生抓;班级里新来的女教师,穿着衬衫裙留一头干净的披肩发,打第一天起就被班上的男生们暗恋……让人觉得,这真的就是我们当时平凡却又珍贵的青春吧。

有一回,刘唯唯和好朋友杨小万一块在卧室里聊天,谈到最喜欢的人,小万问,你觉得班上的王雨夜怎么样?

不知以后,小万想起自己当年喜欢过的,除了皮以外一无所长的王雨夜,会是何种心情?

可惜青春啊,本就是只问当下,不计将来。

影片结尾,刘唯唯收到一件快递,打开来是当时她要邹野帮她写的同学录,本子已用麻线装订得漂亮又齐整,她急切地翻着书页期盼见到他的只字片语,结果依然是什么也没有……她气冲冲的合上本子摔门而去,门后贴着邹野偶然间为她画的画像,画中人兀自安静美丽着,随青春往事一起定格。

看,这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青春呀。

一点也不狗血,一点也不波澜壮阔,更不曾用力挥舞、大声呼喊,心中的人事既去,青春散场。

多么惆怅,又多么简简单单。

(个人公众号:送你一首散文诗)生活/电影/散文/诗

 9 ) 暗恋的拼贴剪贴簿

刘紫微首执导筒的《我心雀跃》是一部干净、纯粹的青春片,写一个高二女生暗恋男老师的故事。

演学生刘唯唯的孙伊涵表演令人眼前一亮,从情窦初开的被动到主动,带有酸涩的不知所措,看起来清澈、单纯,把女生的小心思拿捏的相当精准。

美术方面也颇有趣味,用夏季与五光十色代表青春期的躁动与清新。

女生闺房是绿色和紫色系,她喜欢杂志拼贴,喜欢沐浴在五光十色的玻璃瓶所投射的阳光中,这些都带有一种少女梦的色彩。

男老师的美术教室则是忧郁、闭塞,用房间折射出各自的性格,是美术方面的考量。

两人性格不同,却在冥冥之中产生了影响。

好像生物老师对染色体的阐述:“人与人的脾气、性格不一样,想法就不一样,选择也不一样,这样才有意思。

”每当刘唯唯潜入邹老师的美术教室,都像在探寻他的心房一样。

她用偷瞄、跟踪,及透过画作和对话所隐藏的信息,来“拼贴”出他的整体形象。

美术邹老师的身份设定,在迎合了美指的同时,也推进了叙事。

观众可以看到邹老师丢了“灵感”,刘唯唯则与“灵感”特别亲近,这是老师羡慕学生的。

爱情方面,刘唯唯开始憧憬,邹老师已然凋零,这也是成年人羡慕年轻人的。

许多青春片都喜欢表达初恋的滋味,而本片展现的是暗恋的微妙。

有场戏通过时间来描绘这种情愫,用慢镜头表现刘唯唯眼中的邹老师,周围的同学们都变成了定格,随着时间的流淌,暗恋呈现出最美的姿态。

学校里那只孔雀,在首、中、尾分别出现过四次,只有中段女生情窦初开时,孔雀才有过要开屏的状态,可惜尾巴都还没长全。

除了女生暗恋男老师的情愫,片中也穿插了暗恋女生物老师的男生群像(以一位男生为代表),生物课原本就带有青春期成长的隐喻。

类似的成长暗示在片中随处可见,刘唯唯初次见到新来的女生物老师,以为进错了班,镜头由老师的脸庞切到女生的脸庞又移至胸部,映射出女老师即是女生想要成为的女人。

美术老师对杂志拼贴的指点,生物老师对染色体的讲解,在这种种“成人意识”的主导下,少女在单方面的成长。

邹老师的婚姻生活和创作灵感枯竭,甚至对于同学们送的鱼都没有半点呵护。

这么看来,唯唯爱上的未必是邹老师,而是爱上了成长本身。

邹老师变成一个承载爱情幻想的载体,披着强加的七彩外衣,这外衣是唯唯对于爱情的憧憬,对于邹老师的期望,但他并没有这么七彩。

最后,邹老师用麻绳串起唯唯的杂志拼贴,也顺便串起了她的少女梦。

 10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17岁花样的年纪,人都说女生比男生成熟的早,在我羞涩的年纪 在同龄男生只会在我身后弹我肩带的年纪,你映入我的眼帘。

其实如果不是你的身份特殊,如果不是你 也会是其他人。

你那么温柔 那么神秘,让我想更近的接触你,我太想了解你了。

假装偶遇没话找话,希望你能明白我的真心。

对不起,不知道你是有家室的人,就在这停住吧。

留住我们的那些美好。

电影比我想象的还好,就戛然而止。

就这么…因为再多的描述就会变成一部悲剧,请参考《窗外》

《我心雀跃》短评

整体把握很好,展现的是青春、校园的美,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虽说有点烂尾,但好于院线的青春片。

2分钟前
  • 元气满满himiko
  • 推荐

正如导演所言,非常法国电影。小清新,生活流。镜头充满对年轻的痴迷和对细节的热爱,不执着于定位90年代,却拍出了能引起全年龄段共鸣的青春岁月。几位主演的表现都非常到位。比较不能理解几次渐黑的转场处理,情绪上有些脱节。

4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举手】报告宋宁峰,我也喜欢你hhh 整个电影还是不够沉得住气,虽然很喜欢宋宁峰但是在里面真的很标签化的少女幻想中的男老师形象,主要是由于剧本的过于隐晦而平淡以及拍摄的不走心;其实很喜欢接近结尾的时候从各个不同角度看校园熟悉的场景的那几个镜头,感觉就好像是自己重回校园的感受一样;对于女主成长的过程避重就轻到所有事情都是一笔带过;以挂画那一场为例,校长和保安的态度平到若有若无,不给女主反应的契口,导致设计了事件但屁用没有;整个电影都感觉此般游离

5分钟前
  • McCutcheon
  • 还行

生物老师要你何用

9分钟前
  • 沙漠中的常春藤
  • 还行

看着很舒服很真实的一部电影,少女情怀总是诗。孙伊涵确实是有点灵气在的。

10分钟前
  • 刘白
  • 还行

简单干净

12分钟前
  • litanerr
  • 推荐

即便深陷在少女怀春的青春幻梦中,也不能完全无视北京这样一个变化过于迅速的城市。一群“完全不像在读高中”的孩子,一场结束不了的夏令营打闹写真,实在是目空一切无病呻吟的可怕事情。

16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没啥优点,也没啥大毛病

17分钟前
  • 朝阳川生
  • 较差

画面非常干净,原声赞得无以复加。青春是什么?甜美,绚烂,易碎,爱情是什么?心动,成全,释怀。老师,你也喜欢我吗?给你作画的那一刻,好像注视自己的一段过往,感动大过爱,可是,面对你坦率的义无反顾的爱,我除了走开只能走开。近期最爱的作品。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22分钟前
  • 儿子的大玩偶
  • 力荐

被整部片那种夏天的高中校园的气氛吸引着一口气看完,女主真的是太美了,美到简直就是在本色出演这样一个角色,国片里很少能看到这么有共鸣的,羞耻又美好的懵懂期,细细碎碎的时光片段。美术老师那种面无表情又漠然的神色,真的是单恋男士的标准表情。。。

23分钟前
  • michi
  • 力荐

还成,就是编排痕迹过重。

26分钟前
  • 次等水货
  • 还行

少女心粉色冒泡,没有狗血的青春岁月,羞涩的暗恋,女主演的很好,灵动的感觉超棒的,虽然片子很平淡,但是真的撩动了少女心,十八岁的时候,连名字写在一起都觉得浪漫。

28分钟前
  • 推荐

画面很美,很适合做成写真集,少女情怀总是诗。不过对邹老师的刻画太少,总想知道有没有结果。不过主角都不用穿校服的…

31分钟前
  • 夏鸣
  • 较差

少女情怀总是诗。洋溢着青春气息,也泛着丝丝情欲味道。张猛制片,田壮壮艺术顾问,侯咏监制、摄影指导

35分钟前
  • 雲無憂
  • 还行

少女情怀总是诗,很明显的孔雀隐喻,对于少女荷尔蒙的散发的把握的很准,故事虽然简单,但是拍摄没有落入俗套。

40分钟前
  • 第七大陸
  • 推荐

“什么年纪啊!”纱裙?银链?京城?草地?严重的割裂感。远景中景移推,少女心事哪有什么年纪

41分钟前
  • sunshine
  • 较差

「C+」少女情怀总是诗麽,只不过这个少女撩头发和走路的的样子都有着些许的做作在里面,可能也是青涩的一种表现吧。平平淡淡的走向,开头还出现了一个小bug。摄影的确有亮点,尤其是对少女“第二性器官”脚部的特写,像极了新海诚那个老恋足癖。最后,生物老师挺好看的嘻嘻

42分钟前
  • 波吃曼
  • 还行

有一种很别扭的时空架空感。学生和生物老师穿着说话像千禧年后,校园外的车水马龙更是现代化,一进学校就好像穿越了一样,上世纪的课桌椅和上世纪的课余活动,还有上世纪摇滚范儿的美术老师...

44分钟前
  • 27号侦探社探长
  • 较差

不好意思。

46分钟前
  • 夏予川
  • 很差

自已才明白的青春暗恋,唯美而简单

47分钟前
  • 曼特宁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