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的一帮土逼!
这么好的片子,居然打这么低分,还有评论又扯到什么政治,你们他妈除了政治,脑袋里面就不能有点其他的?
看的是中文配音版,感觉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
片子很一般,很一般。
只有女护士还不错,还有大光头比较有感。
刚看到这个影片的名字以为是一部恐怖片,没想到是一部穿越的战争片,而且还是中文配音的。
穿越在目前的网络小说比较热门的题材却没有这部电影穿越的有深度。
一般的穿越题材都是小人物穿越到过去而改写历史的进程或变成大人物,而本片按照现今的标准而论是失败的穿越,没有得到现实的好处,历史没有被修改,美人被炸死,小人物还是小人物,除了一个烟盒外没带回来什么有价值的物品。
只不过心灵经过洗礼而有所改变。
这是部反战片,对现今在俄国兴起的新纳粹党是个反讽,对于没有经历战争的一代人对于战争还有某些浪漫的想法,而真正的战争是残酷的,值得一提的是当前苏联的士兵以正义的姿态冲锋杀敌时高喊乌拉为斯大而战时,我不禁想到这些鲜活的生命为了维护这样一个暴君而流血牺牲与对方阵地的那些德国兵没有本质的区别。
战争没有胜者。
这一阵儿看了几部有特色的反战片《兄弟》《大兵小将》在这里推荐一下.
在荒郊野外,不要轻易向别人许诺,哪怕可以由此获得一笔横财!
中文片名绝对是败笔,完全反应不出故事内涵。
那温柔美丽的女子亲切的问到:你回来了,我亲爱的,我最最亲爱的……感动!
早上,匆忙地收拾完出差用的行李,打车直奔博纳优唐看这部“毛片”,排次不多,整个朝阳区就这一家影院放,一天三场。
在爱丽丝来临的这天,可能担心票房不好,影院将它丢到了昂贵的VIP厅,早场半价票50。
接近中午的这个第一场,观众竟只有我和另一个姑娘。
说回这部有着破译名却让人无比惊喜的电影。
“告诉你,在21世纪的莫斯科,人们刺着万字纹身,行纳粹礼,高呼希特勒万岁。
”电影中的彼得堡小伙,穿越到1942年的8月后,向关在德军牢狱奄奄一息的红军战士讲到。
虽然他本意是想借此挖苦自己那个光头党同伴。
但在60多年前的此情此景,这绝对是一句欠扁的话。
果然,红军小战士压倒了自己的后代,一顿狂揍。
经历了、成长了、觉悟了的光头党拉开两人后,连忙安慰小战士:“21世纪的莫斯科,绝没人高呼希特勒万岁。
”身体即将陨灭,以爱国主义理想支撑最后一丝气力的心灵岂能被落井下石。
最终,小战士歌唱着哥萨克骑兵和布琼尼,英勇就义。
这样的煽情细节,合理地遍布整个影片的叙事结构中,每每通过各种矛盾将观众情绪累积到一定量时,爆发出来。
入戏地替英雄扼腕、替豪迈落泪、替现实鸣冤……这样的动人细节还出现在总攻前的阵地歌唱、侦查上尉肉搏前的一句“我们真赢了吗?
什么时候?
”他们真会发疯了地相信“未来人”的鬼话?
还不如说这样的预言,是他们战斗的信念所在。
虽然信念的另一头,是斯大林和契卡的魔爪,是比前线还摧残身心的西伯利亚,是让共产主义信念幻灭的古拉格群岛。
电影的主角是当代俄罗斯一群没心没肺的青年,整日游荡在涅瓦河畔。
影片开头,贩卖卫国战争徽章后的他们,开着越野车,徜徉过圣彼得堡几乎所有的伟大地标——艾尔米塔日、海军博物馆、旧俄海军大厦、滴血教堂、伊萨教堂、金狮桥——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欲望的场所,和任何伟大历史并无关系。
其中的光头党,更是相信“当年希特勒应该跟斯大林联合打美国的。
”历史的讽刺曾在当代俄罗斯电影中多次体现。
巴拉巴诺夫最出色的作品《兄弟2》中,弟弟去黑市买军火,看不惯仓库外的光头党:“我爷爷在那场战争中牺牲了。
”光头党不以为然:“那是过去的事,向你爷爷致敬。
”穿越后,他们在二战时的前线营地,遇上了军官。
军官问:“你们是哪人?
”“圣彼得堡”“什么?
那是?
”小伙们意识到自己的失口,他们只愿告诉红军那个灿烂的未来,电视机、莫斯科摩天大楼、宇航和太空;不愿告诉他们那个瓦解的苏维埃。
或许,关于那个瓦解的帝国,在小伙眼里,并不那么可悲。
至少,现在他们很自由,而穿越过去的彼时彼地,不远处的波罗的海三国都和这个帝国无关呢。
这部影片,更让人发现,穿越题材并不只能供人哈哈大笑,还可以在一把鼻涕一把泪中,不动声色地完成说教任务。
苏联时期曾有着非常出色的宣传片传统,至今供应着电影创作以巨大的养分。
即便这种蒙太奇传统只在于技术意义,于今时今日,对叙事无益。
但这个片子还是照着好莱坞套路以及被这个套路滋养出的大众审美,成为今日俄罗斯对青少年一部成功的好看的教育片。
这不,好不容易游回21世纪,觉悟了的光头党拿起石头,忍着疼痛,开始剐拭那个曾自认为光荣如深觉可耻的万字符。
影片结束于盗墓小伙们回到圣彼得堡后的喀山教堂前,吉普车停在了另一伙光头党面前。
一场新的“解放”战争等待着他们?
————————————————————————想起几个月前,在夜里的红场见到的三个小伙。
走到我面前的他们,突然停步,行纳粹礼,然后踏着正步离去。
我曾想,要是在小巷子碰到他们,恐怕我将体无完肤。
也希望,他们能看到这部商业片,并有所想。
首先得承认一点,《疯狂的石头》、《落叶归根》都是我所喜欢的国产片。
《九层妖塔》虽然毁誉参半 ,但仍值得一看。
《南京南京》则是很出色的反思之作。
“地下”、“阳光灿烂的日子”,以及这部最近才看的“古墓迷途”都称得上不错的作品。
《疯狂的赛车》,黄渤和王宝强都很出彩。
其实看这些片子的时候并没有想太多关于它们的好坏优劣的问题——因为我知道他们都不会差到哪儿去——只是纯粹地享受看电影所带来的那种快感,尤其是那些能让我大笑或感动的作品更是深得我心。
” “盗墓题材的电影一直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一类,像之前看过的《国家宝藏》系列、《寻龙夺宝》等也都算佳作。
而这次看到网上有人推荐说:“如果觉得《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没看过瘾的话不妨去看下这部电影!
”于是就决定试试看——果真没失望!
剧情紧凑流畅不说还带有很多幽默的元素在里面让人忍俊不禁。
”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集悬疑、惊悚、搞笑于一体的复合型影片无论你是喜欢哪种类型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乐趣所在”。
虽然出生已经是苏联时代的尾声,仍然接触到许多打着CCCP烙印的东西,白桦林,手风琴,伏特加,喀秋莎,哥萨克人,加加林登月……不经意间,其实已经深受苏俄文化影响,只是随着成长和苏联的远去淡忘了。
影片本身的故事荒唐透顶,作为穿越片也穿越得离奇,不过这部电影穿越只是为了要穿越而穿越,重点不在穿越上。
作为年轻人,心底存有血性的猛兽,同时也怀有罗曼蒂克的憧憬,然而现代高速化的畸形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压抑扭曲着脆弱人性——没有爱心,没有怜悯,漠然而冷酷,唯利是图……不妨试问:我们现在的这个混账德行,向来便是如此么?
以前心怀光荣与梦想的自己,为什么落得这般田地?
认知自己,守候所爱,这是人生永恒的救赎。
一部电影,感动人的,永远不是视觉特效。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这部穿越得蹩脚的电影却唤醒了沉寂已久的苏俄浪漫情怀,熟悉的旋律在心底涌动着……如果你也有类似的苏俄情节,那这部电影会合适你。
刚开始觉得不是很吸引人,主要是配音怪怪的,越往后看越觉得很有感受,看完后心里有一种豁然开朗,现在的人都太幸福了,人太幸福就不知道要珍惜了。
当你觉得你身边享受到的一切就是理所当然,你的生活就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话你就大错特错了。
你得到的一切都是有多少人用生命换回来的呀。
作为一个老师我经常为不知道怎么教化一些学生感到很苦恼,最后我只能说靠他自己在社会上的磨练才能行,看了这个电影,我发现真的要让现在生活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好好了解下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怎么来的,凭什么人家付出生命换来的和平我要享受,我在享受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到那些为此而付出的人呢。
今天是清明节,在这个时候看了这个电影,感觉真是很敬佩那些先烈。
感谢我们中国所有的英雄烈士。
还有更要呼吁我们的演艺界能不能我们也做出一些这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不用总弄些黄、赌、赌的呀。
当看到好端端的《我们来自未来》生生被中译成《古墓迷途》,不由得不想起神州时下仍火的“说曹操,曹操就被盗”了。
然而没有古墓,有的只是一个简陋的木板拼搭的掩体。
迷途?
的确,当“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大肆标榜的今天,信仰的缺失,或者说,在物欲横流的虚无中,我们都曾迷失归途。
这是部一目了然的片子,无论是“给八零后看的主旋律”,还是感叹“红旗已然褪色”,诚如介绍中所说,圣彼得堡四个靠倒卖二战文物为生的年轻人从现代穿越到战火纷飞的1942年,经历了伟大卫国战争的炮火硝烟洗礼后又回到现代,在短短的62小时之后变得成熟。
海报上四个潮男,一个军史迷一个电脑宅一个摇滚男和一个……光头党,构成了俄罗斯小青年的代表,分别象征着自以为是、无所适从、胆怯懦弱和无知暴戾。
而影片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历史,如何战胜自身的狭隘,如何从为国捐躯的前辈那里汲取精神。
如果说湖水是穿越必不可少的介质,那么,刻着红星的烟盒才是穿越的终极目的。
那不是普通的烟盒,是灵魂人物季玛•索科洛夫的参加过一战的爷爷留给他的,烟盒上刻着骑兵军元帅布琼尼的一句话:为了革命的忠忱。
这也是魔咒。
找到烟盒,意味着找到了革命的忠忱,意味着接过了红军的枪,意味你才成为真正的俄罗斯男子汉。
而军史迷伯尔曼四人正是被季玛的白发苍苍的母亲指引到湖边,从而跌进1942年硝烟弥漫的列宁格勒的。
一开始,伯尔曼四人光猪般在大雨肆虐炮弹横飞的战场瑟缩发抖,拒绝融入历史,他们第一时间就想逃避,然而无情的湖水没有把他们送回温暖的21世纪。
他们穿越到过去是身负承诺的,而不单纯是在战斗间隙拉歌时秀一手吉他,或者和美女护士谈不负责任的恋爱。
战火很快把他们催熟了。
他们成熟的代价是两个战士的牺牲。
一个老准尉教导他们:战争中只能往一个方向跑,向前,冲锋。
这个老准尉在带领四个菜鸟去德军阵地抓舌头时,单兵断后,坚定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未来的大男孩们。
另一个就是季玛,烟盒的主人。
穿越的菜鸟们发现被德军严刑拷打却拒不透露情报的红军战士,手里正握着他们返回未来的关键。
季玛在听到“莫斯科的大街上,都会有行举手礼戴万字图标的人”时,愤怒地掐摇滚男的脖子,“永远都会有正义和邪恶,而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
莫斯科永远都不会喊出希特勒万岁!
”即便未来伤透了他的心,同老准尉一样,季玛为了掩护菜鸟逃跑,也毫不犹豫牺牲了自己。
伯尔曼们终于明白,他们倒卖烈士的勋章,挖掘战士的遗骨,难怪会挖出有着自己照片的红军士兵证。
他们是在贩卖民族的创痛和英雄的鲜血,是在亵玩历史,不啻给自己掘墓。
保家卫国的神圣战争不容置疑。
影片中的上尉连长吉奥明和光头党聊天,发现他们不仅是同城的老乡,还住同一条街道,上过同一所中学,甚至有同一个名字的教师。
这是暗示,不仅现在是过去的传承,即便是时髦的异次元空间,彼地的你也能与此地的你对应。
史家说:“历史不是站在今天看昨天,而是站在明天看今天。
”对待历史,要尊重,忠诚,客观,冷静,理智,而不应该回避,拒绝和否认,甚至推翻,篡改,毁灭。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在反思中成长,才能不至于重蹈覆辙。
所以,每一位“历史爱好者”也都该站在未来的角度看看现在的所作所为。
老准尉曾问,“战争什么时候结束?
”他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于是欣慰,“我们果然能挺过去!
”但是,眼前的厮杀,对面的顽敌,都要靠自己拿血肉之躯去延续,去抵抗。
无论是老准尉,还是季玛,还是正积极筹划反攻的吉奥明上尉,甚或总是一脸阴晴不定的契卡,都没有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到穿越过来的21世纪人身上,而是一如既往地苦战、厮杀,拉锯战,艰难地收复失地。
“即使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我们,也一定要有人来完成,把美好的未来变成现实,还要去战斗,还要去流血,否则,胜利就永远是海市蜃楼。
”正是这种坚忍和骨气,才狠狠地教育了轻浮的21世纪小青年,包括那个自诩光头党的愣头青。
当然,苏俄战争电影里少不了浪漫又脆弱忧伤的战地恋曲。
《我们来自未来》向经典的《伊万的童年》中白桦林致敬,吉奥明上尉想把心上人护士尼诺奇卡调到大医院远离战火,而尼诺奇卡却心不在焉,“很快就要进攻了,得考虑这个”。
可谓不一样的人情世故,一样的离怀愁绪。
美艳不可方物的尼诺奇卡,在编剧的授意下和穿越的主角一见钟情。
虽然想象不出尼诺奇卡为什么会接受伯尔曼的死缠烂打,接受伯尔曼用摩天大楼和宇宙飞行来忽悠,但姑娘的意志很坚定,从没有想什么带我去未来摆脱这该死的战争,而是和战友们一道义无反顾投入战场,冒着炮火,一次次把伤兵拖回战壕救治,最后,英勇牺牲。
战争的真相就是撕裂所有的美好。
出字幕的时候,画外音重复老准尉的话,“战争什么时候结束?
……我们果然能挺过去!
”这就是俄罗斯战争电影所传递的东西,不像好莱坞大片那般挑战你的神经,却总能深深地触动你的灵魂。
神秘、分裂,眼里流淌着忧伤,但脸上呈现的依然是笑容。
导演马柳科夫在同年拍摄的《风暴门》广受赞誉。
《风暴门》里俄军削车臣叛军的武器装备全金属亮相,阵地战阻击战山地防御战,战战得心应手。
大概他把劲头都卯给《风暴门》了,而《我们来自未来》里的坦克看起来像是纸糊的,发起战斗也不过是营连级的攻势。
即便如此,影片也营造了日月无光的战场氛围,让观众同穿越的菜鸟一样,好好地经受了一番严酷东线的战火洗礼。
演员也有中国观众认识的熟脸。
吉奥明上尉和尼诺奇卡。
丹尼尔•斯特拉霍夫和卡特琳娜•克里莫娃合作了《情迷彼得堡》,分别饰演桀骜风流的小男爵和美丽聪慧的公爵小姐,曾在CCTV播映,引发了一阵看俄剧的热潮。
他们还在《风暴门》中再次合作,丹尼尔抢走了原本属于主角的卡特琳娜。
《我们来自未来》里,卡特琳娜又被穿越的主角从丹尼尔身边抢走。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俄罗斯已经公映《我们来自未来 2》,而护士尼诺奇卡重新回到我们的视线里!
再回味一下片中的歌曲吧:手里拿着冲锋枪,因为是战士勋章在闪耀,因为是战争我回到了家,因为是英雄回到了家,还活着这寂静和阳光,突然不再谈死亡只是阳光和安静突然大家说——战争结束了!
2010年3月《看电影》用稿
4个挖古墓的年轻人,面对墓中的遗物,没有任何感觉。
无意间穿越到二战战场。
当亲身经历后 才发现 残酷的战场与想象中的 完全不同。
最后冲锋的那一刻,面对生死,拿出自己的胆量和勇气去冲锋。
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
瞬间一个一个的生命离开,一个又一个人冲上去。
生命在那一刻,显得非常的渺小。
经历了 爱情,友情,生死的遭遇。
人才能变得成熟。
成熟就是无论顺境和逆境。
爱恨情仇都能坦然的面对。
极不情愿的入场,结果皆大欢喜
原来都在拍穿越哦....08年的电影感觉像是80年代的俄罗斯
不好看,女主太作,情节生硬。
这么好的片子,这么蠢的译名
儿戏。
以为是盗墓体裁,看来居然是穿越的二战系……够囧,不适合我。PS,中文版配音不错
2011.4.8:战斗很假,感情很假,穿越得不错。
历史不应忘记,忘记就意味着从蹈覆辙的悲剧
观感就是几个发春的废柴穿越到二战战场泡妞的故事,浪费了这个穿越二战的选题,没有拍出哪怕一丝沉重感,从头到尾没办法共情主人公。
片子的立意是不错,一帮几乎是数典忘祖的现代人穿越到二战迷途知返再次爱国。但细节剧情就很拉跨了…几个人刚穿越见个女医护兵就立刻要搞人家,几次战斗拉锯只有班长的掩护部分能体现出这个片子的核心价值!然而男一这货一被俘虏就立刻对敌人透露了一大堆战略信息…也不知道电子表怎么能留下来的…应该只能算个二星不过看在立意尚佳加一星。
战争什么时候结束?1945年5月9日
战争在1945年5月9日结束...
三八节的打折电影,搞笑又感人,有流泪的冲动,
俄国主旋律片,但又看得出导演挺烦斯大林“政委”那套的。为了解决分歧而产生战争,一场清洗后原有的分歧被解决,人类自然发展,而发展的结果就是产生新的分歧,开放的思想又引发了战争,一切罪恶的根源还是人类自己
还不错,也是对光头党的一个嘲讽吧。
俄罗斯人也穿越了!
好看,真好看。真应该在影院看这部,而不是天地逃生,延续了俄罗斯电影苍茫大气又不失细节感动的风格,男猪脚不是号称俄罗斯的梁朝伟吗,还真是帅,而且比TONY年轻...
丫的如果译成“我们来自未来”,我就不会浪费时间、谋杀生命了。自惊艳不已的守日人守夜人和久侯不至的黄金使者之后,就对俄罗斯大片充满期待,但是丫真经不起考验,一部比一部烂——情节烂、感情滥。
班长问他战争什么结束那里真的哭崩了,站在我们的角度看是看过程,因为知道结局是胜利。可是他们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的牺牲是否有意义,不知道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能不能成功。“我们真的挺过去了”这个回答我真的秒掉泪。。那个准确的时间真的给了他很大安慰,也让我真的绷不住了。苏联的结局真的很让人唏嘘,希望我们这一代能永远警醒。
故事还不错,就是战争的镜头太多了。看到俄罗斯的那些光头党,就想起我国内的90后,对于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他们同样玩世不恭。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