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文艺青年普希金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那就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大意是假如你被生活给玩儿了,一定要保持淡定,保持微笑,心中想着美好的明天总会来临。
这首诗打上小学的时候我就都会背了,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不但生活会欺骗我们,就连普希金也骗了我们,因为当你被生活搞了后,有可能会面临更糟糕的事情。
今天要介绍的这部电影名字叫《I Don't Feel at Home in This World Anymore》,中文译名叫《无处为家》,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都能让人从名字里感觉到情况有多糟糕,而本片的主角Ruth小姐,则是糟糕的集合体。
既没有钱也没有颜的Ruth小姐,是个有些肥胖的单身狗,虽然长得五大三粗,却是一个有些抑郁症的胆小宝宝,电影用了十分钟来为我们讲述Ruth的一天有多糟糕:上班路上被堵,眼睁睁看着人家的豪车在前面炫耀;工作时自己护理的老太太在爆了句粗口后就死在自己眼前,家属问起遗言时让她很尴尬;下班后走路被车拦,上超市结账被堵,去酒吧喝点闷酒吧,又被人剧透了自己正在看的小说;好容易回到家,家里的草坪又被邻居的狗拉了一坨巨大的屎,当她以为自己简直背到家的时候,惊喜再一次出现,她的家,被偷了。
就像大多数电影里所演的那样,对于这种家中被盗、损失又不大的案件来说,警察通常不会努力去破案,更糟糕的是,负责这件盗窃案的警察正在跟妻子闹离婚,根本没心思理她这茬。
一直被生活搞来搞去的Ruth终于忍无可忍,不再等待警方破案,而是自己行动起来。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Ruth小姐找到了自己的邻居,猛男Tony帮忙。
要说这个Tony可真是猛,养着一条凶恶大狗,没事儿搁家里听摇滚举杠铃,在得知邻居家被盗后,愤怒的打了一套双节棍,还对着狂叫的狗喊出了“AN JING”的中文,这俩字一出,狗都不敢叫了,怎么看这都是一个非常靠谱的帮手。
于是,当Ruth发现了自己失窃的笔记本电脑的位置后,两人出发了。
在夺回笔记本电脑之战中,猛男Tony酷酷的一脚踹开门后二话不说,一个小飞镖扎在人家墙上,然后点了一根小鞭扔在地上,让人不禁感叹:又是一个深受亚洲各种老动作电影毒害的中二青年。
但不管多尴尬,好歹是夺回了Ruth的东西。
在这个巨大胜利的鼓舞下,这对由胆小姑娘和中二青年组成的拍档开始了寻回失窃财物之旅,然而这一路真的是充满艰辛。
Ruth手指头被掰断,被负责自己案件的警察臭骂,冒充警察被人识破,随着剧情的发展,一根筋的Ruth已经不在乎自己失窃的财产了,而是“不蒸馒头争口气”,就为了讨个理儿,而这也让这对奇葩拍档卷入了一场血腥的劫案中........
这是一部非常神奇的电影,因为在这部电影里,没有一个是正常人。
男女主角一个神经中二、一个胆小抑郁,配角们也是一个赛一个的奇葩,脆弱敏感的警察、神经兮兮的劫匪、话痨的女主人、脑子有问题的保镖等等,这些奇怪的人物设定,让这个本来平淡无奇的故事充满了荒诞的黑色幽默,而就是这些人物本身所具有的奇葩特质,也让整部电影的剧情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你根本猜不到剧情的发展走向,一切都让人感觉是随机发展的结果。
比如你觉得一个老头没什么威胁的时候他却突然掰断Ruth的手指头,比如当你觉得那把猎枪肯定会炸膛的时候它却一发命中,比如你觉得Ruth死定了的时候,她却被一发跳弹救了命。
这部杂糅了喜剧、惊悚、血腥等元素的电影让人在观看的过程中说的最多的就是“WTF”,因为你永远也猜不透导演的套路。
如果是单纯卖弄转折与暴力,那这部电影也并不怎么优秀,但可贵的是,在这些黑色幽默和血腥暴力的背后,也渗透出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当Ruth决心自己探案而走访邻里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衰败破落的社区,没有修理的草坪、不怀好意的邻居、神经兮兮的大爷,那一瞬间让人感觉像是回到了《赴汤蹈火》的片场,而这种衰败破落的景象,也象征了在当今的物质生活下,人们的心中世界有多么贫乏和寂寞。
让我们回到普希金的那首诗,他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而在这部电影中,Ruth则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那就一定要好好跟生活讲讲理”。
她一根筋的想“要人们不再是混蛋”,看似愚蠢和可笑,但却透着一股绝望一般的希望。
这个世界充满了无常与荒诞,你是选择做一个混蛋?
还是做一个坚持内心的傻蛋?
当然了,推荐大家看这部电影并不是要大家怎么样,毕竟也没几个人会有Ruth那样的好运气,只是想告诉大家,如果生活让你失落悲伤恐惧的时候,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挣扎一下,即使情况没什么改变,最起码也能让你感觉到自己在这个麻木的世界上,还是有几分温度和力气的。
“你到底想要什么?
我想要人们不再是混蛋。
”电影一开始就甩出一个很丧的女主形象,再配上一首很丧的Britpop,全篇的基调就这么定下来了。
之后我们看到女主的各种糟心日常:院前的狗屎,门把上的小广告,不顺心的工作,在超市也老是会被插队...当你觉得剧情就这样向着阴郁的生活剧情片发展的时候,一场入室盗窃突然让全片画风一转。
女主Ruth不爱锁门,这个习惯也给了这起盗窃可乘之机,也成了警察用来搪塞她的借口,于是靠着一个脚印,一个GPS定位,她开始靠自己寻找失窃物品。
Ruth的存在其实就像是一个社会的道德标杆,她生活在这个处处不顺心,人们也近乎冷漠的社会,但是她却对这种社会状态不甘心。
幸运的是在这个无处为家的社会她遇见了Tony,一个有着自己的信仰,同她一样对这个社会各种混蛋做法感到不满的人。
我觉得,当你做着在旁人眼里所不能理解的事的时候,身边还有一个无论如何都默默支持你的人,是最幸福不过的事。
很多时候,不作为,才是一切悲剧的源头。
父亲的不作为,酿成了儿子的悲剧结局;警察的不作为,酿成了之后更严重的犯罪。
正式因为生活在这个有着太多不作为的社会里,有太多时候都不得不处于无人所依的境地,才让人们产生了无处为家的想法。
从两人追踪失窃物品,到发现连环作案团伙,再到一场近乎荒诞的血腥暴力枪战,最后到树林逃亡。
导演很巧妙的将各种类型片元素杂糅到一起,配上有些阴郁但恰到好处的配乐,把全片的节奏掌控的很合适。
影片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不仅跟我们探讨了这个社会的缺陷,还不忘感慨一下人生生死这个话题。
虽然有时候我们活的不顺心,即使有不太想活的瞬间,但也不敢去死。
找到一个内心寄托,继续生活,可能才是有处为家的途径。
这部独立电影,顶着2017年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盛名。
作为一部由 Netflix (奈飞)投资的小成本独立制作影片,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奈飞、亚马逊这样多元化资金,注入北美电影市场后,都带来了哪些新气象。
除了2017年的几部奥斯卡大热均来自亚马逊工作室的投资外,更多独立作品,得到了奈飞的支持。
当然这部《无处为家》的导演,也不是无名之辈,他曾主演的《蓝色废墟》和《绿色房间》都是小成本的佳作。
相信这也令他第一部自编自导的作品,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右一为导演:麦肯.布莱尔)同时影片还请来了《指环王》系列中,需要改头换面的“伊利亚·伍德”,以及超自然演技派的新西兰女演员:梅兰妮·林斯基加盟,为这部高质量的犯罪喜剧电影,加上了演员的双保险。
故事从小人物展开这个女主角家被抢劫,从而逼得她踏上自己寻找暴徒之路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深深地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而剧情的设置,其实非常简单。
几件生活中的小事,工作上的不顺利、路人的没礼貌、读小说被人剧透等等糟心事后,回到家发现,自己的电脑和亲人的首饰都被人洗劫一空。
这样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情,偏偏接二连三的一起发生了。
女主角:Ruth的生活被彻底打乱,她深深觉得,这个社会上的人都是“混蛋”。
人们总是相互掠夺,令她气愤的无法呼吸。
那些我们在生活中亦能体会的小事,例如:被人插队、被人抢行等等,令观众很快就站在了偏向女主角的一边。
伤心的Ruth留宿朋友家,在次日清晨收到了小朋友的绘画礼物后,画中那个“骑着剑龙的Ruth”真的暴走了。
影片进入了第二幕展开,女主角要有所行动了。
有趣的人物不断出现Ruth第一个反击的,就是在她家草地上拉屎的遛狗小哥。
当然拉屎的是一只叫Kevin的狗,而它的主人就是伊利亚·伍德饰演的Tony。
影片对这位人物拍档的介绍,可谓是简明有趣。
Tony家后院里挂着中式灯笼,窗边是太极挂饰,而他总是穿着一双忍者鞋,练着双节棍,一头短发,脑袋后边却留着一个小辫。
他还对发疯的Kevin大叫:“安静!
”,可见他对东方文化的痴迷。
同时,Tony又是个基督徒。
在陪同Ruth寻找恶人、伸张正义的路上,他从不忘祈祷上帝的保佑。
整部电影首未呼应,强调了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助的主题,无论你是请求上帝的帮助,还是请求邻居的帮助,大家都是一样的。
所以在电影的开篇,女主角Ruth一个人在寒冷的星空下叹气,而结尾时,温暖的夕阳下,是她与邻居们的烧烤派对。
当小人物有了大理想故事的戏剧冲突,从Ruth紧绷的生活状态,到她一点点从正义的还击中,找到了快感开始,一路走向高潮。
每当我们陷入传统犯罪电影的套路思维时,影片的情节,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无论是笔记本的找回,还是银器的抢夺战,观众始终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这也正是犯罪剧情片的魅力之处。
93分钟的电影,在一小时后,正式走向了暴力高潮。
而Ruth这个角色,将不断打破观众的底线,一分部原因在于她的性格与行为反差,一分部原因也在于剧情化解问题的巧妙设置。
小成本的佳作参考这部小成本电影,主要人物就这么几个,主要场景,也就是居民区的几栋房子,外加一片丛林。
但是影片用镜头语言塑造的氛围,一点也不简陋。
加上声效的配合,在入室抢劫的现场与人物追逐的戏份上,即便在最简单的镜头晃动下,都感染力十足。
去年的《科洛弗道10号》,是个密室逃生的典型故事,有人评价其形式更像学生毕业作品。
而这部《无处为家》,同样也是小故事的惊艳,更难得的是,它不断给观众带来新鲜感。
把平凡人逼得以牙还牙的故事,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2017年3月13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https://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新老电影混剪系列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
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看电影好像是一场预料之外的旅途,要有所发现,只能保持一种开放的状态。
《无处为家》能够成为一部电影,源自于女主角不关门的癖性。
物品被窃、院墙脚印、草坪狗粪构建起了整部电影持续发展的最初动力。
展开剧情的这种起始看似站不住脚,但它一旦发生,就能支撑住影片后半程不断加剧的剧情容量。
正是因为它脆弱却又能坚守,整部电影才脱离了现实可能性提出的限制。
这不是考虑剧情合不合理的时刻,而是考验编剧脑洞大不大的时候。
结果令人满意。
《无处为家》通过这三处信息的设置让它初步具有悬疑片的形态:失窃的电脑与银器,院墙下留下的脚印,草坪上出现的狗粪。
但无论是因为物品失窃引发的侦查冲动,通过狗粪找到的“最佳拍档”,还是借助脚印发现的犯罪团伙,都偏离了最初一部悬疑片的设定,转而成为一部犯罪片。
我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了黑帮团伙的秘密组织与行动,看到了在寻找失窃物品时双方的争斗,同样还有最后决战时让人瞠目结舌的枪械对决。
如果影片中的人物都显得正常,这将会是一部相当严肃的犯罪电影,但问题在于出现在电影中的每个人几乎都或多或少偏离了常态,这就导致了整部影片最后发展为一部让人颇感惊喜的喜剧片。
观众很少能知道剧情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不是借助于反转,而是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通过偶然与巧遇,剧情才开始波动,幽默才不断蔓延开来。
”疯狂的现实“与”现实的疯狂“,就像是“镜中的我”与镜外的我“,看似不同,实则无异。
今天介绍的这部电影——无处为家,颇有类似的感受。
作为第33届圣丹斯电影节美国剧情片单元的获奖影片,作品从荒诞的喜剧开篇,到血腥暴力的中后段,再转回平静生活的剧终。
一个半小时的片长,让观众体会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无处为家——讲述一名筋疲力尽的护士在下班回家后发现住家遭窃,但在对警察办案失去信心后,与古怪的邻居、小狗一同展开调查,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地下犯罪组织的故事。
本作导演与编剧Macon Blair,名不见经传,却一鸣惊人,这部荒诞而又隐喻十足的电影是对于Blair才华的最好褒奖。
作品的主角,由Melanie Lynske与Elijah Jordan Wood担当。
Melanie,饰演抑郁又神经质的小护士Ruth。
从《罪恶天使》(上世纪90年代)崭露头角,到《好汉两个半》声名鹊起,Mel的演技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此番再一次将女主的心绪(从开始的压抑、沉闷,到中间的狂躁,然后最后是恢复平静)传神的表现了出来。
Elijah,饰演性情怪癖,一副忍者腔调的Tony。
从《魔戒》系列走出来的Elijah,近些年转变了不少,不再是吃老本,通过演绎各式人物,成功转型为实力派。
这次饰演Tony,言语,动作,尤其是动作方面将这个嫉恶如仇、又生性怪异的男人刻画的入木三分。
整部影片,从开头的淡而无味——Ruth住所被窃(郁闷),求助警察叔叔无果(尴尬),却意外结识了Tony(惊喜);到中段的剧情脱缰——从两人发现了窃贼(窃喜了),到Ruth误杀小贼(惊呆了),再到Ruth被绑(莫名了),随后Tony追击到”本部“(帅呆了),最后3方血拼(燃爆了);再至末了的回归平淡——Ruth、Tony及两位好友在做美式烧烤(这就是生活)。
这个故事一波三折,观众的情绪随着故事的发展而转变,各种风格在片中随意切换,一会儿文艺,一会儿惊悚,一会儿悬疑,内容看似拼拼凑凑,实则格外密实,意犹未尽,太有才了。
写在最后,看完影片,”疯狂的现实“与”现实的疯狂“这两个短语,再次占据了我的大脑,仔细想一想,这部黑色幽默风味浓郁的影片所展现的社会场景不就是”疯狂的现实“的再现?
而善良的主角们(最终被逼急了)的蜕变不就是”现实的疯狂“的再临?
当然影片最末了,一切重回平静,Ruth与Tony的相视一笑,预示着”心之港湾的所在,不是物质的满足,而是内心的平安“。
导演★★★☆☆(故事构思巧妙,情节、寓意令人深思)演员★★★★☆(两大主角的表现,出彩,反派boss很弱)剧情★★★★☆(前后反差较大,剧情看似散漫,却十分精致)视效★★★☆☆(忧郁的气息较浓,后半程过于血腥)音效★★★★★(福音歌曲,赞美上主)推荐人群:被现实压榨的人们详细影评+剧照首发于“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影片充满了很多喜剧,很淡,但到处存在,女主病房里的病人临死前还在说脏话,警察的官僚主义和不作为,男主对狗狗还会说安静之类的中国话,男主双截棍很差却误打误伤了一吸烟壮汉,偷老虎藤制品,被车撞的富二代小偷,掉假牙的老头,被蛇咬得老头,烟雾迷乱中的男主给人错觉好象男主死了,进了天堂,其实只不过男主在烧烤.大胸器的女主显得男主好矮好小.影片讲得是护士女主被偷了笔记本和一些银器,女主和邻居男主追踪到小偷集团:富二代小偷,混混女和老头.小偷集团想抢富二代父母家,但一无所获,反而损失巨大,女主拿回笔记本和银器,阴差阳错下消灭了小偷集团.电影挺一般的,7分是太高了.
这部电影处女作的导演Macon Blair就是前两年名扬戛纳《蓝色废墟》的男主角,难怪两部片子都有类似的阴郁调子和让人捉摸不定的剧情走向。
上一刻还是让人贻笑大方的愚蠢喜剧套路,转眼间就陷入到血腥暴力的展示场面,甚至是两种元素的突兀混合(如女主角看到富翁被枪爆断手时忍不住在一旁呕吐),真不知让观众受惊还是狂笑。
导演乐于玩弄不同类型片的元素,令过山车般发展的情节较为生硬地衔接起来。
不过胜在人物刻画比较成功,尤其是女主角的演绎,令故事的可信度不至于大打折扣。
这表面上看像是一个荒诞不经的闹剧,实质应是描绘平凡人在逆来顺受与险恶不断的生活里拼命夺回尊严的现实困境。
片名与结局都值得深思,拿下今年圣丹斯大奖也算是替观众出了一口怨气。
(本文由电影派dyp833原创)入室抢劫、绝命追杀、密林逃亡,是不是光听着就很烈?
爷告诉你,此片第一口喝下去,不仅不烈,还略带一丝苦。
女主角是一个普通护士,生活乏味到窒息的典型丧女。
一天,她回到家,突然发现家里被洗劫一空。
就像一潭死水里掉下一颗石子,危险的波纹悄悄扩大。
女主有一个奇葩邻居,一个患有严重中二病的酷爱中国功夫的小伙子,就是《指环王》男星伊利亚·伍德饰演的男主角。
而抢劫女主家的元凶是一个金发死变态,随时都带着一张高潮脸。
但金发死变态并不简单,他的背后有一整个邪教组织。
女主想要找到死变态对峙,然而——该尽心尽力破案的警察无能又软弱。
女主只能和中二病男主一起搞了个假警徽去死变态家里搜查,果不其然,两个衰人被当成智障对待。
死变态继续逍遥法外。
此时,你想,女主真是丧到家了。
但突然!
高潮毫无预兆的出现了!
死变态偷偷溜进女主家,女主转身,本能反应一酒瓶子砸过去,死变态掉一半血。
死变态冲出去,迎面一辆公交车飞驰而来,死变态,卒。
终于来感觉了,两分钟之内,女主由衰转胜。
说好的反杀呢?
说好的步步揪出真凶呢?
变态就这样死了?
港真?
就在此时,邪教组织又杀出来,把女主敲晕,带走了。
三十秒之内,女主再次由胜转衰。
邪教组织押着女主来到死变态家,又来了!
毫无征兆的反转!
邪教老大直接崩掉死变态老爹的一只手,死变态家保镖被爆头,女主狂吐不止。
我去,您这跑车飙得,能不能悠着点啊?
有点上头了吧?
别急,烈的,还在后面。
原来邪教组织接近死变态是为了他家的保险箱。
接下来,全片最高能,来了。
来来来,让爷来为大家详解一下这场史上最蛇精病枪战——Step1. 邪教暴力女被男主一个飞镖射中脸,怒了。
暴力女想要射杀男主,结果枪自己断成两截,暴力女手被炸飞。
Step2. 死变态爹欲逃跑,被邪教老大一枪爆头。
Step3. 暴力女冲过去用匕首怒捅男主。
Step4. 女主咬住邪教老大的手,老大的枪走火,子弹从天花板反弹到暴力女头上。
暴力女,卒。
Step5. 女主终于打晕了邪教老大。
血拼告一段落。
以上这一切,全都发生在一分钟之内。
看到这里,只能捂住被射了一脸的血浆,跪着唱征服了。
整个剧情发展到这里已经不受控了,邪教老大一路追着男女主到了雨林里,我就想知道这大城市哪儿特么来的雨林啊?
邪教老大被雨林里的毒蛇咬到,卒。
对于这种神走向剧情,爷跟你们一样懵逼。
但这就是惊悚喜剧的精髓啊——为求一个爽字,不择手段。
瘾都过足了,谁还管逻辑啊。
不由分说的血浆、恶趣味,动不动就爆头、断肢,冷不丁就掰断手指。
原来我们不需要酷如狼叔,炫如爱丽丝,平日里怂到不行的小人物竟然也能一朝让你大呼带感。
本片男主也被赞是伍德近几年内驾驭得最完美的角色。
他在片中完美演绎了——听到女主说被抢劫了就怒到发抖的偏执,用中文冲着狗大喊安静的呆萌,还有莫名秀一场东方神秘力量的黑色幽默。
伍德凭借世界奇幻电影的巅峰《指环王》声名鹊起之后,又迅速沉寂,近几年,他终于开始出演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
和奉献了佳片《瑞士军刀男》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一样,在商业电影圈里大热之后,能走上独特、自我的电影之路并非易事。
观众记住的,再也不只是佛罗多和哈利·波特。
此片的出品公司网飞,依爷看,这神叨叨的风格恐怕是停不下来了。
网飞近年出品的热剧《怪奇物语》、《超感猎杀》,全是制作精良的脑洞大开之作。
他们都注重表现平静生活下涌动的暗流,人性蕴藏的激情和人内在潜能的爆发。
这部《无处为家》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我受够了这世界》。
女主遭遇的这场入室抢劫并非她的劫数,而是上苍赐予重复着单调生活的她的一个出口。
这部把感官体验推到新高度的大爽片告诉我们——生活就像一部惊悚喜剧,该竖中指时千万别怂。
本文由电影派原创完成,微信ID:dyp833微信搜索:电影派
1.片名真是长……翻译成中文就四个字……女主的娃娃音配上画面,真是太有违和感了2.男主这个矮子竟然最后还活着?
把他葬在森林里多好……3.片头跟片尾,女主的车前面那辆两个管管冒烟的车,总感觉在车震……4.这是咱们凡人多年以后坐在摇椅上,夕阳西下面朝大海,最想最不想回想起的一段往事把
评分还不错,看的人不多。
鲤鱼得到资源第一时间就看了,因为这部获得了今年2月份圣丹斯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
鲤鱼对圣丹斯情有独钟,作为专门为独立电影人设立的电影节,看重的和名气,场面,投资,影响力统统没关系,这个电影节推崇的只有电影人的才华。
这部是导演梅肯·布莱尔导演处女作,梅肯·布莱尔主演的电影我倒是看过两部。
《蓝色废墟》和《绿色房间》,也都是独立制片,拍的也非常有水准。
这部里梅肯·布莱尔也客串了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同时他也是这部的编剧,他的表演,编剧,导演能力都可圈可点,是个全能型的多面手。
作为独立制片,一般不会有什么大牌明星,以李易峰或者吴亦凡的片酬,基本够拍这样的三五部了。
当然也有例外有些一线头牌被剧本打动自降身价的事也时有发生。
这部阵容还不算简陋到家,有位名人霍比特人伊利亚·伍德。
没有明星阵容,没有视觉特效,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造势。
独立制片能依仗的往往是强大的剧本,这部也不例外。
故事的开始对于康复中心护士助理露丝来说是非常糟糕的一天。
她负责照顾的一位老人,留下了一句“别让臭猴子的巨屌能脏我。
”的遗言安然辞世;在超市遇到碰掉货物就扬长而去的无良男子;在酒吧喝一杯遇到了和自己看同一系列魔幻小说的男子,还是个剧透党;回到家里在院子提示不要随地便溺的牌子看到了一滩狗屎;大事件是她的家被歹徒破门而入洗劫了一番。
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物的露丝,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在闺蜜的安慰中勉强坚持了一夜。
清晨从闺蜜家回到家时正好抓到每天让狗狗在自己院子方便的遛狗人托尼(伊利亚·伍德饰)。
一番理论后还是不了了之。
正在露丝郁闷之时,自己的手机追踪到了自己丢失的笔记本电脑。
警察却以人手不足为由,拒绝出警。
无奈之下,露丝只好向托尼求助,托尼决定带上流星锤,忍者飞镖和露丝一同前往。
本来一桩小小的入室盗窃案,渐渐失控,发展到血流成河的暴力事件。
豆瓣为数不多的评论里有说这部剧情过于奇葩。
其实奇葩的不是剧情,奇葩的人设。
这部出场的所有人物,人肉布景不包括,全非正常人,都是患有精神疾病的神经质,属于不同程度抑郁症。
露丝,托尼,办案警察,盗窃团伙,律师一家,观众看过之后只要回忆一下,就会发现没有一个正常人,所有的人物设定全员神经病。
这应该是导演要关注的第一个社会问题。
抑郁症这个词我第一次有深刻印象,是哥哥自杀,但是离我的生活很远,我认识的人里当时没有一个得这种病的。
之后的十几年里,身边多了很多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患者,有些甚至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今年春节之前认识的一位老人患上老年抑郁症,从四楼跳了下去,是我认识的第一位因抑郁症辞世的死者。
当然我们和美国所面临的的社会问题有所不同,可结果大同小异,现在看似正常的人,可能正生活在别人所无法理解的痛苦之中。
电影有一个桥段,露丝为了找回失物,走访了几家邻居问询情况。
观众轻易可以感受到露丝生活的小镇破落而残败。
这种现象在鲤鱼去过的县级市或者更小的城镇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内地虽然没有到电影中美国的严重程度,但是肯定开始了,在东北尤其严重。
冷冷清清的街道上,擦肩而过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二十岁至四十岁的社会中坚力量大多数迁往了区域中心城市。
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失问题,绝不是美国人面临的难题,未来的几十年里内地可能更加严重。
这部电影鲤鱼给8分,鲤鱼非常喜欢这种环环相扣,峰回路转的剧本。
事件由一个个巧合推动渐渐变成失控的高潮。
这部的编剧比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偷拐抢骗》稍有逊色,绝对不输于《微不足道》和《七个神经病》。
喜欢这几部的朋友,这部不能错过。
作为一部黑色幽默电影,令人忍俊不止的桥段比比皆是,虽然影片最后还射入了一缕阳光,可是看着精神状态欠佳的角色们,在精神世界痛苦挣扎的同时上演的一幕幕喜剧,观众是快乐多些还是悲伤多些难以分清。
鲤鱼的微信关注公众号:lydysc2017,等着你来!
垃圾
这部犯罪剧情片属于渐入佳境,越看越像喜剧电影,有着令人惊奇的剧情设计,同时带有几分神秘感,缺点是类型杂糅得明显,最后没能建立一个独树一帜的风格特色。就像电影的名字,不安全感和无法融入世界的隔离成为电影想要表达的主要情绪,这与电影的犯罪故事形成了不错的化学反应。
全程好笑。其实里面最没劲的角色就是那个坏蛋,编剧故意的吧。壁炉边律师演得还有点感人。手刀火速离开现场的后妈,健美的侧影 2333。想看女主和fargo女主合体办案。 # not the giraffe
非典型小片
not as high on this one as a lot of people... too much saulnier...
好无聊
最怕看那些开场十分钟里都没有关于人物的有趣细节的电影,还好,都有。整个片子就像里面的人物一样歇斯底里,最后三十分钟简直就是癫狂,选用的汽车和音乐皆好评。
全是SB,尤其女主
邻里侦探二人组为了祖母的银器大战白眼恶人党:水箱No.2,猫肉隐形男,霰弹蝴蝶刀,爆浆断肢不能少~“安静!安静!”虽然所有人最后都会变成碳,但每个大妹子都该有个流星锤飞镖回旋踢忍者宅做拯救人类的正义小伙伴!
哈哈哈哈服
这片和“全能侦探社”是一个班底吧,实在是太丧病太好笑了。黑色荒诞的故事带着生活的中二气息,美国人民身边从来不缺神经病2333333333333
无法轻易归类的电影,黑色幽默吧。还挺吸引人的。女主就是那种看得过程中,让人总觉得她如果稍微瘦一点,那是多大的一个美人啊,或者换套古典的礼服,就算还这样丰满也会好美啊!电影里几乎是素颜吧!
掀起这么大的波澜之后,生活仍然回归平静。
不知道在发什么癫。。。
说不出来是哪种类型,喜欢女主,我想问一下她家那种户型的房子在美国多少钱一平方???
不错。
前半段对女主非常非常有共鸣
无厘!头
全片有一种独特的黑色气质,不同于柯恩兄弟;反派小黄毛印象很深,应该代替塑造无力的反派BOSS;反派女果断专注;剧本难得的细腻,权力的膨胀与坍塌下人性是变的乖张还是暴戾?Rose素颜演的很棒,伍德同学的形象非常成功:this is how hard I threw!哈哈哈
剧作一般,有些小细节还算有趣。伊利亚伍德现在就是精神病专业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