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肠狗
Wiener-Dog,腊肠狗四围走(港)
导演:托德·索伦兹
主演:佐莎·马梅特,丹尼·德维托,格蕾塔·葛韦格,艾伦·伯斯汀,朱莉·德尔佩,基南·卡尔金,查理·塔汉,崔西·莱茨,戴文·德鲁伊,崔·杰拉尔德,迈克尔·詹姆斯·肖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简介:影片由四个短故事组成,丹尼·德维托是个缺乏锻炼的中年男人;艾伦·波斯蒂恩则是个患病的盲老太;朱丽·德尔比饰演一位温和教导的母亲;格蕾塔·葛韦格则戴上眼镜变身宅女。众人对狗狗的态度不同,但共同点是,腊肠狗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亲近的朋友。详细 >
两个小女孩是儿童片的小明星,只是总觉表演略嫌做作,也许是跟大人学的。
导演的怪趣味,每个段落的基调都是以阴冷为主,独立导演常抱怨的怀才不遇化成了对现实的思考。在这种短片集的形式中又缺乏足够的集中,强制让观者自行脑补也是个顽疾。
讲真,剧情也真的是有点无聊,讲的什么也不知道,不过小狗狗蛮可伶的,只能按照人的意愿去活
每一段小故事都能呼唤起自己相关年龄的可以共鸣的情感。最后一段思想顽固的老教授要用腊肠狗炸掉学校的创意很黑色幽默又让人悲伤。
某一时刻觉得还有点意思
导演是真正恶趣味 这部拍出了绝望的滋味
好像框画
看了格雷塔的部分。一个关于孤独的片子
评分低的电影还是不要看了
什么垃圾玩意
故作深沉
一条腊肠狗,揭示了人们自私、冷漠、孤独、无奈的现状。此片在豆瓣被严重低估
Greta还是好看。没看完,只看到Greta出场后一点点,实在提不起兴趣。
冲着四条独立故事线的结构去看的,以为是日常文艺没想到是措不及防的意识流,结尾太触目惊心了,这种激烈的收尾以意味不明的当代艺术作比衬倒是出乎意料的合适?……
习惯了笼中《腊肠狗》的视角,底层还怎么指望《她们》能够「当家作主」换位思考?幸或不幸,影片中的「狗狗」宿舍像极了「婴儿」培养箱。紧接着镜头一转,场景一换,迎来最为讽刺和残酷的一幕:一个美国小孩从小就被他的(亲生)父母剥夺了(婚恋生育)决策权——这也是海报上「被绝育」的这一只《腊肠狗》没有「头部」露出的原因,而戴上「头显」设备——沉迷于角色扮演游戏的《芭比》娃娃们更是难以在「娃娃屋」外面的世界获得「出头」机会。部分「95后」小孩像吸多了烟磕多了药的女诗人《巴赫曼》那样突然醒过闷儿来:作为「中二代」代表,自己不过是失败的上一代人最值得信赖和期待的情感寄托与理财投资对象。从笼中《腊肠狗》的视角来看,无异于被「军工复合体」代理人——那些努力吸附在上层政治精英周围的中产阶级寄养在地下《深水》层的蜗牛。
今年圣丹尼斯电影节都那么猎奇么
最喜欢老奶奶梦见很多个未曾见到的自己的那段…后悔吗…
Wiener-dog串起的四个小故事,从童年的约束与压抑,到青年的迷茫与失落,到老年的事业无成与绝望,直至临死的恐惧与醒悟,颇有意思。导演十分喜爱对一般人只会瞥一眼的镜头长时间关注,可惜有的场景太显刻意。另外把那只流浪狗叫做穆罕默德真的好么。。。
全程只为了看狗……相比之下人类真是又矫情又麻烦又折腾。
有点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