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断,应该是这样的王牌在扑克牌里意味着最大的牌,是胜利的关键。
为了争夺或者保护王牌,其他牌都可以被牺牲。
考虑当时的历史背景,那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准备长征的时期。
目前的史料披露,其实长征并不是仓促准备,而是有一个长期的预案,包括物资,策略、情报等多方面的准备。
(具体可参见论文《中共、粤系、蒋介石:1934年秋的博弈》lt.cjdby.net/thread-1545817-1-1.html有详细的史料论证)当时,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关系还非常密切,长征这样全局性的战略规划,需要与共产国际磋商,也需要共产国际的支持和援助。
而在当时,上海是实现这种交流的重要窗口。
观察电影,有欧洲人参与会议,必定是这种原因。
另外,长征必须打通行军路线,当时老蒋的中央政府,缴共态度较为坚决,分别从东北南三面压迫苏区。
中共中央转移,必须获得两广军阀的默许(当时桂系与粤系结成联盟,与蒋介石貌合神离,对抗老蒋的中央政府。
中共中央的苏区其实是两广军阀的屏障。
两 广军阀与老蒋都打共产党,但都希望对方和共产党拼个两败俱伤,自己好渔翁得利。
前几次中共反围剿之所以成功,很大原因在于两广军阀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所以苏捷那个广东来的党代表必须加入磋商,调整并知悉长征的战略规划,回去好向两广的军阀开展工作。
根据上面的分析,什么是王牌那就很清楚了。
王牌指的是中共中央,王牌行动指的是“长征”的战略规划,具体来说就是对中共中央战略转移的路线、方向、目的地、协助者等一系列信息。
这需要经过过多方磋商,规划也要审慎修订、布置执行,而且规划的内容必须保密。
上海的两个会议,应该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针对长征的战略规划,在中共、共产国际、两广军阀之间达成默契,而且可能涉及一些与两广军阀之间的私下利益交易,促使桂系和粤系不打击红军,或者至少置身事外(这可能就是第一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二、是在中共内部布置任务,派遣党员分别与共产国际和两广军阀之间维持联系,协调执行长征的战略规划(这应该是第二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代表广东党委出席的苏捷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参会的,可是第二次会议被特务打断了。
)至于被抓住的几个人,应该就是长征战略规划的信息联络员,承担着执行规划,协调各方的任务。
这些人必定掌握长征战略规划的详细内容。
这些内容绝对不能被蒋介石的中央政府破获,否则“长征”将面临推迟或是流产的危险。
在电影剧情发生的时候,第五次反围剿本身就快撑不住了,红军和苏区有被消灭的危险。
所以,中共中央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这种后果。
人被抓住之后,梁家辉列出了三个必须被保释出来的人名,应该就是中共中央、两广军阀、共产国际三方关系的主要协调人员。
推测应该就是:王霞芬、施敬东、还有苏捷。
这三个人了解全部内情。
关于电影时间节点与长征时间节点,关系密切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
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电影中,茶楼抓捕事件发生于1934年11月10日,此时红军正在试图突破国军第二条和第三条封锁线,这两条封锁线在粤军和紧挨桂军势力范围。
事后,大概在11月15日突破了封锁线。
由此可见,这5天,和电影情节发生的时间完全吻合。
合理推断是,被抓捕的几个人了解红军最近数天之内的行军策略,苏捷应该是负责协调广东军阀的党员。
这几个人,要么被营救,要么全部死去,如果此时泄密,红军突围行动很可能失败,生死存亡就这个危机的紧急处理,梁家辉执行的营救行动,其实有三种策略:1、上策:所有人都营救出去,这样可以让他们继续执行之前的计划,因为再次磋商、布置将会浪费时间,增加风险;2、下策:让他们全部死去,这样虽然会导致计划被延迟执行,但是可以避免泄密,免得蒋介石拿到打击桂系和粤系的口实,维持中共中央与两广军阀之间的合作,留下战略转移的线路;3、中策:利用敌人对王牌的认识错误,让敌人误以为王牌是一名重要首长,低估王牌行动的意义。
让被抓住的人中的一人作为王牌死去,解救其他人。
上、中、下三策其实都可以保证“长征”战略规划的秘密性,只要战略规划没有泄露,就可以说王牌(中共中央)存活。
目前来看,电影中实现的是中策。
我看有人说王牌行动是党内为了清除叛徒而设计的一个诱饵行动,我觉得这低估了这个行动的意义,也没必要搞这种行动。
观察资料,那个时期是革命最艰难的时期,加上中央政府对待投诚共产党员的政策很宽大,落网的共产党员有大部分都叛变了。
当时红军岌岌可危,中共中央自顾不暇,没有余力搞这么个大行动,牺牲那么多好党员就为了抓叛徒。
保存革命火种,保护中共中央,牺牲再多人都值得,丢卒保帅,正当;为了抓叛徒,牺牲那么多人,根本不值。
关于王霞芬的死和赵碧薇的责任。
如果王霞芬没死,那么就实现了上策,但是她死了,意味只实现了中策,还是对王牌行动造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要追究责任,为什么她会死?
是有人出卖?
还是有人胆怯,没有执行好掩护任务?
这里涉及了赵碧薇。
对这件事, ”蟠龙“不知道王牌行动的内容,估计只知道王霞芬是个重要人物,为了救女儿而出卖了她。
王霞芬的死,由三个因素(证明)导致,1、王霞芬自己说自己是王牌(第一个证明)。
2、”蟠龙“的出卖(第二个证明),3、赵碧薇掩护王霞芬行动的失败(第三个证明)。
如果主因是第三个原因,那么赵碧薇要承担责任。
但是蟠龙的自首,让党判断,第二个原因才是王霞芬死亡的更重要理由。
赵碧薇的懦弱,并不是致使王霞芬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她被放回来了。
因此,梁家辉说,差点没放回赵碧薇。
其实正是他跑去上海获得了蟠龙的自首,救了赵碧薇。
梁家辉问蟠龙是不是查过王霞芬的行动路线。
加上王霞芬跟施敬东说她刚从老家回来,两人之间意味深长地对视。
其实,很容易推理出这个结论,其实王霞芬是回中央苏区(老家)汇报工作并接受任务去了,她回来上海参加会议,是带着中共中央最新指示的,也有一定代表权。
蟠龙不知道王牌行动内情,认为王牌是一个人。
她又知道王霞芬很重要,而且是刚刚从苏区回来,所以推断她是王牌,将王霞芬出卖了。
关于王牌行动在”最后几年“的出现。
其实很简单,中共和国民党之间的斗争,只有最后一两年才实现实力的反超,之前都是以弱搏强,所以中共中央时常转移。
比如解放战争的那几年之中,最重要的转移就是胡宗南攻击陕北,大军压境,中共中央放弃延安,在陕北游走,与胡宗南大军周旋。
因此,很可能在那样的类似情形下,在情报战线又部署过王牌行动 ~~~百度大神的分析…
首先讨论一部电影之前大家得看看这剧组的班底,第一个看导演,风声的导演是高群书 跟陈国富,王牌的是?
搞微电影的,还是数字电影的,在东京得了个奖,就连摄影的活都没干明白。
然后讨论演员,风声的演员几乎都是戏骨,就连一开始那立刻被折磨死的龙套都游戏,反观王牌,除了一个没有多大发挥的梁家辉之外,我再也看不到其他的,什么,你跟我说林志玲,你快拉倒吧,胶原蛋白没有了,长得跟个大马猴子似的。
坏蛋演得像变态,卧底演得像弱智,反复的插入回忆的画面,力土营造张力,大哥,张力是你之前就铺垫好得,你倒了紧要的关头,回忆个头啊。
还有那个小姑娘要去被墙壁了,突然鬼附身似的大喊着,我都17岁了,还没有被人亲过呢,谁要亲我!
您一学生怎么突然变成了红楼依墙卖笑的了,如此正义的片子,加入这样的 元素,你脑子被驴踢了么。
剧本漏洞摆出,导演忙着感动 ,演员神神叨叨的,总而言之,这好似一个部烂剧本加上一个烂导演,再加上一堆烂演员,炮制出来的烂片!
真庆幸他的投资不多,真是万幸
我推断,应该是这样的王牌在扑克牌里意味着最大的牌,是胜利的关键。
为了争夺或者保护王牌,其他牌都可以被牺牲。
考虑当时的历史背景,那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准备长征的时期。
目前的史料披露,其实长征并不是仓促准备,而是有一个长期的预案,包括物资,策略、情报等多方面的准备。
(具体可参见论文《中共、粤系、蒋介石:1934年秋的博弈》http://lt.cjdby.net/thread-1545817-1-1.html有详细的史料论证)当时,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关系还非常密切,长征这样全局性的战略规划,需要与共产国际磋商,也需要共产国际的支持和援助。
而在当时,上海是实现这种交流的重要窗口。
观察电影,有欧洲人参与会议,必定是这种原因。
另外,长征必须打通行军路线,当时老蒋的中央政府,缴共态度较为坚决,分别从东北南三面压迫苏区。
中共中央转移,必须获得两广军阀的默许(当时桂系与粤系结成联盟,与蒋介石貌合神离,对抗老蒋的中央政府。
中共中央的苏区其实是两广军阀的屏障。
两广军阀与老蒋都打共产党,但都希望对方和共产党拼个两败俱伤,自己好渔翁得利。
前几次中共反围剿之所以成功,很大原因在于两广军阀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所以苏捷那个广东来的党代表必须加入磋商,调整并知悉长征的战略规划,回去好向两广的军阀开展工作。
根据上面的分析,什么是王牌那就很清楚了。
王牌指的是中共中央,王牌行动指的是“长征”的战略规划,具体来说就是对中共中央战略转移的路线、方向、目的地、协助者等一系列信息。
这需要经过过多方磋商,规划也要审慎修订、布置执行,而且规划的内容必须保密。
上海的两个会议,应该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针对长征的战略规划,在中共、共产国际、两广军阀之间达成默契,而且可能涉及一些与两广军阀之间的私下利益交易,促使桂系和粤系不打击红军,或者至少置身事外(这可能就是第一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二、是在中共内部布置任务,派遣党员分别与共产国际和两广军阀之间维持联系,协调执行长征的战略规划(这应该是第二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代表广东党委出席的苏捷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参会的,可是第二次会议被特务打断了。
)至于被抓住的几个人,应该就是长征战略规划的信息联络员,承担着执行规划,协调各方的任务。
这些人必定掌握长征战略规划的详细内容。
这些内容绝对不能被蒋介石的中央政府破获,否则“长征”将面临推迟或是流产的危险。
在电影剧情发生的时候,第五次反围剿本身就快撑不住了,红军和苏区有被消灭的危险。
所以,中共中央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这种后果。
人被抓住之后,梁家辉列出了三个必须被保释出来的人名,应该就是中共中央、两广军阀、共产国际三方关系的主要协调人员。
推测应该就是:王霞芬、施敬东、还有苏捷。
这三个人了解全部内情。
关于电影时间节点与长征时间节点,关系密切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
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电影中,茶楼抓捕事件发生于1934年11月10日,此时红军正在试图突破国军第二条和第三条封锁线,这两条封锁线在粤军和紧挨桂军势力范围。
事后,大概在11月15日突破了封锁线。
由此可见,这5天,和电影情节发生的时间完全吻合。
合理推断是,被抓捕的几个人了解红军最近数天之内的行军策略,苏捷应该是负责协调广东军阀的党员。
这几个人,要么被营救,要么全部死去,如果此时泄密,红军突围行动很可能失败,生死存亡就这个危机的紧急处理,梁家辉执行的营救行动,其实有三种策略:1、上策:所有人都营救出去,这样可以让他们继续执行之前的计划,因为再次磋商、布置将会浪费时间,增加风险;2、下策:让他们全部死去,这样虽然会导致计划被延迟执行,但是可以避免泄密,免得蒋介石拿到打击桂系和粤系的口实,维持中共中央与两广军阀之间的合作,留下战略转移的线路;3、中策:利用敌人对王牌的认识错误,让敌人误以为王牌是一名重要首长,低估王牌行动的意义。
让被抓住的人中的一人作为王牌死去,解救其他人。
上、中、下三策其实都可以保证“长征”战略规划的秘密性,只要战略规划没有泄露,就可以说王牌(中共中央)存活。
目前来看,电影中实现的是中策。
我看有人说王牌行动是党内为了清除叛徒而设计的一个诱饵行动,我觉得这低估了这个行动的意义,也没必要搞这种行动。
观察资料,那个时期是革命最艰难的时期,加上中央政府对待投诚共产党员的政策很宽大,落网的共产党员有大部分都叛变了。
当时红军岌岌可危,中共中央自顾不暇,没有余力搞这么个大行动,牺牲那么多好党员就为了抓叛徒。
保存革命火种,保护中共中央,牺牲再多人都值得,丢卒保帅,正当;为了抓叛徒,牺牲那么多人,根本不值。
关于王霞芬的死和赵碧薇的责任。
如果王霞芬没死,那么就实现了上策,但是她死了,意味只实现了中策,还是对王牌行动造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要追究责任,为什么她会死?
是有人出卖?
还是有人胆怯,没有执行好掩护任务?
这里涉及了赵碧薇。
对这件事, ”蟠龙“不知道王牌行动的内容,估计只知道王霞芬是个重要人物,为了救女儿而出卖了她。
王霞芬的死,由三个因素(证明)导致,1、王霞芬自己说自己是王牌(第一个证明)。
2、”蟠龙“的出卖(第二个证明),3、赵碧薇掩护王霞芬行动的失败(第三个证明)。
如果主因是第三个原因,那么赵碧薇要承担责任。
但是蟠龙的自首,让党判断,第二个原因才是王霞芬死亡的更重要理由。
赵碧薇的懦弱,并不是致使王霞芬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她被放回来了。
因此,梁家辉说,差点没放回赵碧薇。
其实正是他跑去上海获得了蟠龙的自首,救了赵碧薇。
梁家辉问蟠龙是不是查过王霞芬的行动路线。
加上王霞芬跟施敬东说她刚从老家回来,两人之间意味深长地对视。
其实,很容易推理出这个结论,其实王霞芬是回中央苏区(老家)汇报工作并接受任务去了,她回来上海参加会议,是带着中共中央最新指示的,也有一定代表权。
蟠龙不知道王牌行动内情,认为王牌是一个人。
她又知道王霞芬很重要,而且是刚刚从苏区回来,所以推断她是王牌,将王霞芬出卖了。
关于王牌行动在”最后几年“的出现。
其实很简单,中共和国民党之间的斗争,只有最后一两年才实现实力的反超,之前都是以弱搏强,所以中共中央时常转移。
比如解放战争的那几年之中,最重要的转移就是胡宗南攻击陕北,大军压境,中共中央放弃延安,在陕北游走,与胡宗南大军周旋。
因此,很可能在那样的类似情形下,在情报战线又部署过王牌行动
其实我是带着些个人情绪来写这个影评的,因为——我的外公就是当年在上海组织营救被抓人员的中共地下党成员之一。
按照这个片子里的设定,这些所谓的地下党,可能应该多死个1000次。
按照老蒋的“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准则,在这个片子里,非常适用。
因为,被抓的全是中共的“地下党”。
套句时髦的英文:NO ONE IS INNOCENT!
本来看了电影简介,对这部片的演员和剧情都有小小期待,但是一开场,地上一滩血迹和枪战配演员字幕的片头,就给人一种小成本电视剧的失落感~片中集体说谎各玩各的罗生门也就不说了,反映人性嘛,反映急智嘛~但是同一个屋子抓到两个孕妇地下党,这个几率还是很奇特的。
上海鱼龙混杂,人精的世界,地下党更是人精中挑出的人精。
这么可能按照这片子里的,弄个懵懂热血的傻大姐,一脸不智慧的任性的去慷慨赴死?
中共地下党就这么好加入?
招人就这么饥不择食?
傻大姐的妈作为一个双料间谍,连自己闺女啥动向都搞不明白?
怎么工作的啊~难道就是靠往床头一坐解解衣扣?
片子看着看着,你会觉得自己在看《甲方乙方》和《私人定制》——都有一段特想玩宁死不屈的主,也是弄被严刑拷打着桥段——“你们倒是严刑逼供我啊!
”——“都是自己人,快走吧~”——就是这种感受啊!
人物设定也是很混沌:林志玲这个人物到底是不是“地下党”?
如果说是,那么后期叫去接受审查时还说什么“你不是我们的人”?
如果说她不是,她的相好才是,那么,既然她都不知道真相,就是不知道嘛~(中间又插一段相好让她舍命保王牌的桥段,这特么什么男人?
不管你知不知道她肚子里有没有你的骨肉)~OK,最后你活下来了,你男人为组织送了命,给你留下个脑残儿子~组织最后还要把你叫去接受调查?
这么快就穿越到文革时期了?
服装也不对啊~梁家辉这个王峰角色,从造型和身份和我外公都很像。
但是缺少了一些沉稳气质。
梁家辉一路演的角色,爱国情绪都挺好,包括一些抗日题材等,总体来讲在这部剧里还是较好的。
可是你要知道,梁家辉和王祖贤演过一部恐怖片《鬼干部》,是李碧华的编剧,反映的是文革时期“把人变成鬼”的直面控诉,而这部片子给我的感觉,是拐着弯的控诉~这个我们信赖的组织是怎样让我们的子女,妻儿去送死。
你还需知道,郑则仕, 陈百祥在1989年演了一部《捉鬼大师》,也是反映文革期间父子反目,人性扭曲的。
如果说香港演员的影视作品,在97之前是为了迎合政治理念和民间思潮,不足为奇,可是我们接着看——这是旧闻:2005年,台湾媒体的揭露,林志玲的父亲林繁男在陈水扁竞选时曾鼎立支持,更盛传他曾经募款10亿台币支持陈水扁。
而林志玲的母亲吴慈美更曾两次成立“台北水当当妇女竞选总部”,卖力帮陈水扁抢攻女性选票。
吴慈美与陈水扁夫人吴淑贞是闺中好友。
陈夫人不久前亲自探望病中林志玲一事,还被台湾媒体大肆报道。
背负如此复杂的家世,无怪林志玲成为网友攻击的主要目标。
更有甚者,将林志玲努力赚钱解救父亲的生意危机,牵扯到是在为陈水扁的政权势力输送金钱援助。
林志玲的经纪人范小姐非常敏感地主动向记者澄清:“林志玲家人的背景不能代表她。
她本人根本不管政治。
”OK,不管你林小姐是台湾民进党还是国民党,都不可能是共产党。
所以这个片子让你以地下党家属的身份出来洗白一下,以博得同情和赢得大陆票房——可是蛤仔煎的味道是要怎么样才能完全去除掉?
——如果剧情在最后把你营救出来送往了台湾,我觉得才是合情合理,不侮辱观众智商的选择呢~钱能通神,能让人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改变立场——好在现在不是那个追究出生成分,过往履历才能演戏的年代了——如张艺谋《归来》那样。
线条太多,陈述太杂,没有主次,剪辑混乱——这也是影响整个电影观感的重要问题。
最后,缅怀一下那个血腥年代献出生命的人吧,不管是地上地下,共党国军,为了自己的信仰去奋斗着,都是有价值的。
喜欢悬疑片,但说老实话我的确不是一个特别能看得懂的人,那我就说说我喜欢这个电影的地方吧。
喷我也不要紧,让智商提升的机会我都珍惜。
首先《王牌》的成功的地方是关于“谁是王牌”这个悬疑,观众和里面的角色都是关心的,都觉得要迫切的弄明白,这和一些很烂的悬疑片,那种观众已经过河,主角还在摸石头的情况形成鲜明了对比。
看完这个我觉得不过瘾,我就网上找了说比《东风雨》略好的《近距离射杀》来看,不知道为什么我不是很关心首长是谁射杀的,而那里面的每个演员感觉为了演戏而弄的很玄,这就是一个悬疑片的失败了吧。
但“谁是王牌”这个料吸引人是因为他引出了另外一个思考,人性。
借着懂观心之术的敌方特务头子的口,电影为我们反问了一句,“你们是有信仰,但为了一个王牌牺牲这么多人的生命值得吗?
”(原句不是很记得),解放后(电影的后半部分)剧中人也都开始了这样的诘问,值不值得与谁是王牌直接相关的,如果王牌不存在,那么我们这些为了一个不存在的人做了一个棋子这值得吗?
严刑拷打这样的事情,没有经历过,我想那些人打死都不说肯定都有原因的,因为说了比不说还惨(至于伤害来自哪边我看都有可能),如果真的可以免受非人的对待,要是我我就还是交代吧,但人在极端的条件下,只有在那条件下你才会知道,但如果你趟过来了,你肯定要问,那个王牌我们的牺牲是否值得。
为了恋人、为了亲人、为了孩子,他们做的可以确信的,但王牌真的不确定,这是电影呼唤回来的人性。
为什么起这个题目,这是我对这部片所谓悬疑的理解。
说实话,首先我觉得这部片选在跨年夜去看,实在不合适,我看的时候,有带孩子去的,看了一会,都听到孩子哭了,再一会,开始有全家离场的了。
抛开影片如何不谈,这部片,至少给观众的正能量和幸福感是不够强的,其实导演本来也没往这方面拍,这算题外话了。
打算说两个方面吧:所谓的悬念,以及我对王牌的理解。
先说悬念,我是80后,算是从小看着名侦探柯南长大的,平时谍战剧也看了不少,悬疑片也喜欢看。
可以这么说,就跟你看多了武侠片,就有经验,知道悬崖下面一定有武功秘籍一样,谍战悬疑剧看多了,你就知道,你第一次看到的东西,一定是假的。
因此,当尸体抬出来,我立马转头和老婆说,这个肯定是假的。
好的悬念,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演出来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之后再揭示这些细节背后的动机和故事,这才是悬念。
而不是回头给观众一些没有看过的镜头,这就是悬念了。
就好比你问别人,你知道隔壁王大妈今年大概多少岁么?
人家当然不知道,然后你回头得意的告诉人家,王大妈80年上的小学......这算是悬念么?
悬念是细节,不是蒙住观众的眼睛,问观众你手里比划的是1还是2。
王牌的整个故事的人物、结构、情节,其实和之前的一部片很像,是的,《风声》。
但是说真心话,风声几乎完爆了这部片子。
其他的不多讲了,看过风声的应该会有所体会吧。
重点说说我对王牌的理解吧。
首先,必须提一点,这部片的字幕信息量非常大。
所有人几乎都是“王牌行动”的成员,而且叛徒招供的时候,对于王牌,说得断断续续,这就会让人有个疑问,所谓的王牌究竟是人还是行动?
这里要提几个细节,首先,从整个故事,我们知道,大家去茶馆,是要去开会,OK,这是一个线索;其次,特务出现,几乎所有的共党都在和对方火拼,这在类似谍战剧很少见,如此不理智的损失有生力量;第三,梁家辉和妹妹的手语,说你不要先暴露;第四,邬君梅最后问梁家辉的那段话,提到他还看过类似的行动记录;第五,刺杀特务头子;第六,梁家辉告诉林志玲,他被调查只是障眼法。
好的,梳理一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是我党的一次重要会议,被叛徒出卖,党员被捕。
国民党方面,得知对方重要人物“王牌”在被捕人员中。
以上是影片的一个基本事实。
从梁家辉告诉林志玲的话,可以得知,整个这次行动,是个计中计,真正的知情人,只有梁家辉,另外一个,可能是第一个牺牲的老方。
因此,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一个结果,老方一死,任凭他怎么审,都是没有结果的。
那牢房里的几位女党员接到的命令是什么呢?
我猜,她们接到的都是同样的命令:去开会,在必要的时候掩护“王牌”,王牌是什么,王牌就是这次会议的组织者,或者说是主持人。
这就有点像杀人游戏,有杀手,有平民,有警察,或者说是狼人杀里面,有狼人,有村民,有预言者,她们要保护的,就是这个有警察和预言者身份的。
因此,她们的心态都是一样的,我知道我自己是平民,我们当中有预言者,我要保护她。
这点从哪看出来的呢,就是梁家辉给妹妹的手语,说你尽量不要第一个暴露。
一方面,这是斗争需要,你第一个跳出来,敌人不会轻易相信,另一方面,是作为哥哥额私心,因为和妹妹身份一样的人有很多,这点从最后的结果可以看出来,所有监狱里的女的,除了林志玲,全是党员。
如果别的人先跳出来,自己的妹妹就可以不死,这是哥哥保护妹妹的私心,但是出于工作纪律,他不能明说。
妹妹理解了哥哥的第一层意思,没有先跳出来,但她没有,也不可能理解第二层,于是还是后发制人,在林志玲跳出来之后,她跳了出来,让敌人相信了自己,也牺牲了自己。
这点,经常玩杀人游戏的朋友很容易理解。
第一个跳的农民,多半是暴民,第二个也可能是假的,但是第三个,他们一定相信是真的,就是这个道理。
话说回来,那王牌行动的意义何在,这点我同意很多网友说的,就是一个烟雾弹,说不好听的,这里面的人,其实都是炮灰。
为的是,掩护我党的一次重要会议。
这点可以从邬君梅后来问梁家辉的话可以推断,她说自己翻阅了国民党的记录,发现类似的行动记录还有很多。
这也证实了,这次行动,应该是我党为了掩护一次重要会议而布的障眼法,而且这种假局布了不只一个,影片给我们展示的,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所谓的“王牌”,其实就是主持这次会议的中共领导,或者是传达我党重要指示的重要人员。
但是在茶馆中谁都不是。
在这里我想指出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就是半夜刺杀特务头子,试问自己同志被捕了,不去营救,去杀对面一个小喽啰头子,而且还让他死之前打电话告诉上面,王牌在被抓的人里面,这岂不是猪一样的队友?
还是说,就是希望对方认为王牌已被捕,转移对方的视线,牵制对方呢?
至于王牌行动会议的内容,我猜,可能是党内出现了叛徒,而且是掌握大量地下党核心情报的。
这个时候,需要争取时间,掩护撤退,并且重新部署。
因此,这次会议的意义就是要拖住敌人,给大量地下党转移争取时间。
所以,影片中提到,王牌行动必须如期举行,后来梁家辉告诉林志玲,王牌行动成功了,挽救了几万人的生命。
这几万人,应该就是指各地的地下党。
以上就是我对王牌的理解。
至于为什么题目里提私人定制,呵呵,大家是否记得私人定制开篇那个搞笑的黑白电影。
我觉得王牌里的林志玲恰似杰尼亚小姐,进了敌人监狱,发现周围全是自己人......写了半天,就到这吧,纯属个人的理解和见解,不妥之处还请谅解。
祝大家2015年愉快!
电影本有很好的底子,无奈编剧太烂,或者是我智商太低没看懂,我来随便【天马行空】写个架空剧情好了。
===========================民国20年,也就是公元1931年,由于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之一顾顺章被捕叛变,为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化,同年六月,顾顺章家人被中共红队扑杀,不久后,顾一家人的尸体发掘,上了上海各大报纸头条,顾顺章至此死心投敌,中共在各大城市的组织损失惨重,上海地下党组织几乎被彻底捣毁,中共傀儡领袖之一向忠发被捕叛变,中央特科负责人之一陈赓在沪被捕,我党在沪的地下工作陷于停顿。
顾顺章成为我党地下工作最大的障碍,亦是国民党特务组织的王牌,上海滩人尽皆知的人物之一。
民国23年,也就是公元1934年,经过三年艰难经营,中共地下党在沪人数逐步回升,中共特科总负责人伍豪同志指示总行动负责人李克农同志重建在沪地下工作网络,铲除叛徒顾顺章,发展可渗入敌方高层的新龙潭三杰,同时彻查在我当内部卧底的国民党特务组织。
李克农同志随后化名王峰,潜入上海,展开伍豪同志部署的工作任务,行动代号:王牌。
王牌行动被分为两部分,一,重建地下网络,发展新龙潭三杰,二,铲除顾顺章,掘出30-31年向敌方提供顾顺章行踪的国民党卧底。
因此,王牌行动组成员亦被分为两部分,代号为单数的成员负责第一部分,双数成员负责第二部分。
王牌亦分为大小王牌,大王牌代表要被发展的高层卧底,小王牌代表顾顺章。
两部分成员前后几天各自开了一真一假两次会议。
然而,由于潜藏在我党内部的国民党特务的泄密,单数组成员之一老七被捕叛变。
雨衣人,代号029,在紧急情形下营救老七未果,身负重伤。
029随后被我党组织救起,经过连夜紧急磋商,王峰同志命令李秋燕同志(代号021)坚守岗位,并重新部署任务计划,计划内容之一,是向敌方透露‘王牌’这一概念。
021旋即被捕入狱,临死前完成任务,敌人的注意力被成功吸引到‘王牌’这个名词上来。
于此同时,中共特科成功刺杀行动队长,行动队长的死让敌方注意到王牌就在茶楼枪战被捕人群中,由于被捕人群组成相对敏感,因此国民党方面必须在短暂的时间内找出王牌。
与此同时,中共方面,王峰同志也面临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此次行动本应只有单数组成员参加,但在茶楼行动当天,有两名双数组成员被无故卷进来,两名成员分别是020号王霞芬,024号苏捷,为何这两名同志会在行动当天出现在现场?
为何无辜群众赵碧薇当天要带着020的孩子去行动现场?
王峰百思不得其解,是敌方卧底搞得鬼还是两人之一就有卧底?
要搞清楚真相,就要把这两名双数组成员解救出来,因此,王峰纸条上指令保出的三个人是:020,024,无辜群众赵碧薇。
熟料敌人也察觉到被捕人群里有中共特殊人物,派遣特派员宋博士彻查。
经过三天的拷问,宋博士一无所获,最后一夜,023号(小红)的母亲蟠龙送来情报,指认020号是王牌。
然而,谁也想不到的是,全剧的高潮与机密就在那最后一晚。
宋雨秋博士,原型吴石,后为我党秘密发展之高层卧底之一,SM哥,原型沈之岳,后为我党秘密发展之卧底之一。
此两人为我党王牌行动之大王。
代号011高秘书利用这一宝贵的一晚,向020重新传达了党中央的最新指示:将020同志定义为王牌,王牌行动目的为,制造顾顺章组建新中共的假象,借国军的刀铲除叛徒。
为完成任务,代号011与代号020将牺牲生命确保敌方相信宋博士的拷问结果及本次会议的目的。
由于020是王峰的妹妹,绝对忠实可靠,无辜群众赵碧薇为011号妻子,也极为而可靠,因此最后一晚,她们俩与024、019被单独隔离。
被带至宋博士处。
宋博士本是我党秘密接洽的国民党高层人物之一,事发当晚,被我党情报人员慷慨赴死的气节感动,彻底投向中共。
SM哥为宋博士随后发展的我党秘密卧底之一。
王牌行动本被分为两个行动组,分两次行动,结果由于国民党特务泄密,临时不得已被合成一次行动,由单数组独立完成,即发展宋博士,栽赃顾顺章。
几天后,双数组如期召开真正的中国在沪地下党重组大会,中国在沪情报组织得以全面恢复。
王牌行动成功后,王峰同志将赵碧薇转移至其他地区,几年后由于全面抗战爆发,赵碧薇失联。
同时由于中共与国民党两党二次合作,卧底于中共的国民党特务停止一切行动,销声匿迹。
019与024获释后,继续为我党情报部门工作。
对于024无端出现在行动现场,024的解释是被022通知到茶楼碰头。
赵碧薇说,020出现在现场亦是022所为。
然而,当中共去寻找022时,发现022已神秘消失。
难道地方卧底就是022?
王峰同志不敢轻易下此结论。
此次行动虽然成功,却有悬疑之处,成了悬案。
民国24年,也就是公元1935年,顾顺章被蒋介石下令处死,死状甚惨。
1950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后,我中共在台地下组织再次被卧底出卖,中共在台地下组织总负责人蔡孝乾被捕并叛变,供出我党在国民党的高层卧底,时任国防部参谋次长的宋博士(吴石),在台卧底的1500余名我党地下情报人员,有1100余名被捕被害,我党的地下组织再次遭到神秘特务毁灭性的破坏。
1953年,赵碧薇向我党情报部门申诉,请求恢复011号的烈士身份,王峰同志偶遇了失散已久的赵碧薇,回忆往事,联系台湾事件,敏感察觉到022并非卧底,决定重启对当年悬案的调查工作。
赵碧薇在情报部门门口无意中看见了019和024,此时的019就在该情报部门中工作进门不需要证件,而024进入该情报部门则需要出示证件,即不在此部门工作。
王峰同志先找到了在沪捡破烂的蟠龙,确认蟠龙并非敌方卧底,但毕竟出卖了020。
由于SM哥此时在台已经混入高层,王牌行动尚不能说终结。
为了台湾地下组织最后一点香火,王牌行动始终被列为国家机密。
出于对蟠龙困境和牺牲了独女的怜悯,王峰同志对蟠龙做了一点点不能透露的透露。
于是王峰同志将深邃的目光转向了024苏捷,这个与020,022有千丝万缕联系的024号行动人员。
当年联系020到茶楼会合的022真的是022本人吗?
是不是024已将022干掉,冒充022呢?
然而,此时的024身份极为特殊,已是王峰同志无法撼动的人物之一,成了敌方真正的王牌……
我没看过风声,也没看过什么杀人回忆,就不拿这个戏来亵渎其他作品了。
这完全就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大烂片。
1. 开头就是满清十大酷刑,抱歉这无法带动观众情绪,导演你在想什么。
2. 接着小红即将枪决时,跑过去亲一口,也是醉了。
3. 阿娇你还是讲粤语吧,不,你还是别说话了,不,还是剪掉吧。
4. 志玲姐姐你的白头发再多,你的声音能稍微磨砂一下么?
......1265. 王牌是人是事?
导演觉得不重要,因为我们的信仰!
会一直延续下去!
so 你们看不看得下去,其实不重要,反正票都买了。
1266. 30分钟的时候,我们一起起立走人吧。
不管你的时薪有没有40块,生命中的一个小时,值得更好的对待。
在上海召开的会议,还存在着共产国际,加上有船,这就是中共一大嘛!
我对这个电影的理解就是,为了掩护真正的中共一大安全召开,组织特意找了一帮人开了一个假的中共一大,这个假的中共一大,就是真正的“王牌”,它并不是一个人,而是这整个事件,小红他妈也问过这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事?
综上所诉,这才是“王牌”的真正面目!
谁是王牌?
个人感觉王牌是一个行动代号,并不是某一个特工的代号,整个故事里没有人是真正的王牌,或者也可以说监狱里所有人都是王牌,赵碧薇这个角色看似是贯穿整个故事的主线,但实际意义就是一个配角,她可能是监狱里唯一一个没有信仰组织之外的人,她被捕可以说是有意也是无意,只有跟王霞芬见面才能让小女孩认母亲,而赵碧薇的丈夫高秘书对于咖啡店围剿一事也应该提前知道,但因为个人的叛变没有把消息通知组织,但赵碧薇应该对此事之情,所以各个特工的入狱赵碧薇可能一早知道。
所以她能幸存也应该算是合情合理,高秘书的荆轲刺秦王可能是苦肉计的一出,这样可以保赵碧薇周全,但必须牺牲王霞芬。
石梅这个角色很耐人寻味,她女儿入狱,为救女儿出卖王霞芬,这是明面上的事,但小红却早于王霞芬过早牺牲,这点无从解释,而由施敬东和苏捷的身份来看入狱后的牺牲顺序可能已经安排好,老方第一个冒充王牌牺牲,但太快不够力度,组织可能决定牺牲几个低层次的同志作为增加力度的筹码,随后是最菜鸟的小红和王霞芬,对于赵碧薇的存在组织是没有计划之内的,否则可能赵碧薇会先于小红牺牲,经过这样的顺序排列后,蟠龙石梅看到救女无望,但又不想成为组织的牺牲品,随即将计就计摆明变节态度,让组织的计划另谋高就,但她这个角色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她进退圆滑,虽说变节但却没出卖组织,就像高秘书一样,一副金盆洗手的架势,而最后王牌行动的成功也说明,虽说在狱中特工受到损失但还没受致命打击。。。。
整个故事的梳理差不多就这么多,写了这么多,很罗嗦,但只是想把目前的想法记录下来,或许以后再看一遍时会有新的见解,温故而知新么!
但假如事件的经过真像其上所描述的那样,那么《王牌》这部电影,便是神剧,它不但反应了我们的同志并不像表现的那样“忠贞”,也表现出组织对于我们同志生命的淡漠和冷酷以及借着信仰的概念对国民进行强迫洗脑的过程!
如果真是这样,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之作,也许片中的石梅或许就是看透了这其中的水太深,最终选择了明哲保身的做法!
2015.2.7《王牌》
国产特工片算是不错的了,结局富有悬念,王牌到底是什么?当初到底发生了什么?15年春节在家看的一部很不错的片子。
其实真的还行 但是美女还是美美的吧 别刻意挑战自己了
o(︶︿︶)o 唉……就不应该去贡献票房。
电影本身情节设置很值得推理玩味,饭坏在了导演稚嫩的镜头语言下,以至于讲出来的故事支离破碎,惊悚感比《风声》差太多,当然没有用京剧音调传递情报这么扯蛋的剧情也是万幸了
没看过就零星一星的傻逼可不可以去死?五星平衡
不推荐是因为前半失分太多,后半段数次奋起逆转都追不回来。逆转中尤其是志铃18年后重逢老狱友那几镜特别有感触。命运之轮早就开转,真相你承受得住么。不过它竟能上映,我大概是过解读了。
总觉得太短了
比《风声》真的差得很多;另外,梁家辉,你造吗?看这片的时候,我忍不住各种被【我给小朋友们放映的、你配音的《疯狂原始人》】吸引过去看了好些个长片段。
最少可以上6分的片子,很多人看不懂就乱写,既然这样,我也乱打个5星,帮着抬抬分吧。
拼图式叙事,反向吐槽良多。配乐音效如同惊悚片一般浮夸难以忍受。色调运镜原本不错,也被零落剧情糟心节奏给毁了大半。女性角色虽多却没什么亮点,老套。钟欣桐扮相还可以更可爱。
开始以为是风声,然后变成了集结号,可惜最后也没把故事讲明白。
这是一部严重被低估评分的好片。
这片子的剧情还可以啊,怎么评分那么低呢?不过满屏的共党谍报人员确实不太可能哈,结局始终没有说明王牌是人?是事?甚至当年的真相也好像没有都说明,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很大
看完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很沉很沉…
好烂的片,能别把革命说的这么神秘好么,额,感觉一点都没兴趣。
是我喜欢的电影,因为有我喜欢的演员啊
志玲姐姐,一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不知道咋说
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影片引起的思考和下面的评论,五颗星,值
导演太自不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