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电影再也不想看第二遍。
金基德的电影,把每个人不能表达的悲伤,愤怒,压抑,美好用他自己的电影语言,少有对白和音乐、干净的画面、以及兀然的血腥把它们去放大出来。
如今,我能说出的感受,只是可怕。
收信人不明,是我看过所有金基德电影中最不堪回味情节的一部。
这是放大的极致再加以放大,扭曲的扭曲,他是要表达战争对人心的残杀吗?
我更愿意相信,这部电影是在宣泄着金基德本人在经历战争时的巨大精神疼痛。
有时候,沉溺于歇斯底里的寂静是件让人不能自拔的事。
我想他电影所表达的人与事,以及这个导演,都一样。
处处都是歇斯底里的绝望,被退回的信,女孩的眼睛,不断被残杀的狗,美国大兵的毒品,弓箭,就连功勋奖章也不例外。
我想我再也不会说我喜欢金基德电影了。
我已经不再需要矫情的从痛苦中去找寻深刻。
温和的去生活和爱,是洗尽铅华的蜕变。
但我还会忍不住去看他的每一部我能找到的片子,他仍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他沉默的电影语言,正是絮絮不止的诉说。
电影实在是太压抑了,看后的一点感受不得不说说。
给了三星,并非针对电影质量。
只是不愿意把残忍推荐给人围观。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
在金基德的镜头中我们经常能够看见这样一群人,他们冷漠、叛逆、悲哀、孤独,这些疏离的字眼让我们体会到金基德对于一个边缘社会的关注。
冷漠的背后是肆无忌惮的暴力,叛逆的背后是让人发指的伤害,悲哀的背后是唏嘘不已的残酷,孤独的背后是潸然泪下的悲悯。
在《收件人不明》中我们看见的是一个情感和精神阻隔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用暴力和性来取代,人性的阴暗在镜头中毫无隐藏的表露出来。
单身母亲与混血儿子,残疾的父亲和内向的儿子,眼睛有缺陷的女孩儿和美国大兵,狗肉贩子和单身母亲,这些怪诞的元素组成了《收件人不明》的世界。
整部电影充满了绝望的气息,战后的社会被阴霾笼罩,单身母亲等待着丈夫的回信,在这遥遥无期的等待中她面对的是儿子的暴力,狗肉贩子的情欲,残疾的父亲渴望荣誉的降临,内向的儿子渴望爱情的到来,眼睛有缺陷的女孩因为自卑而不愿面对唾手可得的爱情,而是选择了美国大兵。
这一切只是因为美国大兵对她的承诺,让她两只眼睛都能看见这个世界。
然而这份交换带来的是伤害,最终,她还是回到了原来的生活。
狗肉贩子死于单身母亲儿子的手上,单身母亲最后的希望随着儿子的死亡也渐渐破灭,在她的生命已经结束的时候,她的期待也随之降临了,而这一切和她只是擦肩而过。
在本片中我们经常看见的就是网和简陋的房子,这些网网住了人心,网住了精神,网住了这个社会。
那些简陋的房子向我们展示着战争之后韩国百姓的生活,或许他们仅仅代表一类人,但是这类人却是社会之殇的构成者。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见的人都带着宣泄不完的欲望、愤怒、仇恨,每个人都极尽癫狂,癫狂带来的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解脱而是绝望,人类内心的隐疾——困守与绝望在这部电影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金基德的镜头中,生命是脆弱不堪的,而死亡和暴力,血腥和冷漠却被无限的放大。
社会底层的人用自己的行为来和这个世界抗争,然而他们采取的方式却是暴力,极端变态的行为带来的必然是视觉上和心灵上的震撼。
这部电影中的爱情是最让人难过的元素,相爱的两个人总是在绝望中交汇,微乎其微的爱情给我们带来的只是遗憾的感触,所以情和欲在本片中处于完全对立的角度,我们可以称之为情欲,但是和爱情无关,一旦情欲得不到满足,邪恶的本性就会暴露,在这种的极端情绪中,人们就会失去自我,从而上演残忍的桥段。
美丽即虚伪丑陋即真实,这句话不假,在本片中我们看见的是真实的丑陋,那种丑陋来源于人性的彰显。
离群索居的人们承受巨大的压力,生活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是他们变态行为的根源,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读社会,也用自己的方式来回报这个社会,所有的隐忍都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些被遗忘的边缘人,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的本质体现,人性的丑恶的一面往往会被我们的伪善面具掩盖、软弱、欲望、恐惧等等,这些问题在边缘人的身上表现的特别明显。
我们通过镜头看见的所有不合理其实都是合理的存在,被社会遗忘的人们寻找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时候活着也意味着死去。
《收件人不明》中的阴郁一方面对于被遮蔽的人性提出了质疑,另一方面又对生命的本质进行探索,两种复杂的思想贯穿了电影的始末。
冷峻的影像风格,凝练的人物对话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让电影中的人性和欲望在荧幕前无限的放大。
驻韩美军,弃妇,孤子仅仅从这几个词就能看出本片相当大的矛盾冲突,除此外还有亲子关系,兄妹关系,性,老兵,屠户,友情,爱情,偏执,毒品,故乡等等相当多的元素,张力十足。
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恩落被强奸后怀孕,昌华为了保住恩落被强暴的事实,顶着恩落哥哥的拳头默认了孩子是他的。
还有就是昌华家门口挖出的士兵遗骸,是被处死的北韩士兵的枯骨,几乎是泡在泥水里的,在士兵身上有一张与妻子和孩子的合照,有一种特别特别悲凉的感觉,由于是北韩士兵,他的家人知道他已经被埋在泥浆里几十年了吗,他们会不会认为士兵逃往南韩了吗?
暗灰的天空,轰隆的空军飞机不时掠过;枯黄的田野,一丛丛稻茬儿兀自挺拔……这是1970年韩国的某一隅,乡野小道上,美国大兵一边跑着步,一边唱着军歌。
不远处,星条旗缓缓升起。
每个人的出场都带着一股直白的愤怒,他们动不动拳脚相向,企图用蛮悍的眼神杀戮一切活物。
就像整个片子的基调:苍莽蛮横,直截了当。
金基德向来都在不遗余力地挖掘人性、欲望,将触角伸向最黑暗的领地。
然而,此片却最令人震撼,力道亦是入木三分。
因为他这次抽筋拔骨来揭发的不只是人性,更是历史。
敢于直面历史的导演不多,敢于解剖历史遗留的国民性的导演更是凤毛麟角。
除却诚实,他更需要的是勇气。
1970年,韩国正在美国的援助下进行战后重建。
美军以援助之名驻扎于韩国境内。
在历史书硬邦邦的文字记载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的韩国,亚洲小龙蓄势待发。
这本该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年代,然而,在这部影片里,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一片苍凉背景下难以明说的伤痛。
50年代的战争之后的朝鲜半岛,山河破碎。
美国经济援助看似是韩国经济起飞的助推器,同时也在无形间充当了韩国国民性堕落的催化剂。
正如片名《收件人不明》,那些历史带来的伤痛,最终也无法追究,无法讨债,一如片中每个人命运里的累累伤疤亦是“收件人不明”。
少女恩洛清秀美丽,却始终用刘海遮住半边脸。
她父亲在战争中丧生,与母亲哥哥靠着领烈士救济金度日。
少年时的戏耍,她的一颗眼睛被哥哥用自制的手枪打伤,自此只敢以半面示人。
面对暗恋自己的吉华,她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对她来说,眼睛带来的伤痛和自卑大于一切。
而她能做的,只是向美国大兵献上自己的贞操。
因为在那个地方,只有美军拥有治愈她眼睛的医学技术。
当她终于医好了眼睛,不再以发遮面地去见吉华,旧情人却不再认她。
他一直口口声声说着“我不在乎你的相貌”,可一旦面对恩洛声嘶力竭的质问,却懦弱地连头也不敢抬。
无论是面对情感,还是面对国家或是,每个人都是困惑而矛盾的,正如这部片子里那些没有名姓的路人们,他们坚持捍卫自己的血统,却又对美国人卑躬屈膝;他们视那些满口跑英语的人为叛徒,同时又对各种美国制造无限向往。
这种矛盾感说不清道不明,就像是在战争中耗尽元气的人受人恩施,便任之摆布,转而丢失了自我。
美国于他们,是瀚海孤舟,亦是彼岸灯塔。
在这无涯的荒海中,说到底,对于身份认同的困惑,才是最大的迷失。
关于身份,少年昌古是最大的迷惘者,他有着蜷曲的头发和黝黑的肤色,身形彪悍,与亚洲人迥异的外貌已然昭示着他身份的特殊。
他的父亲是黑皮肤的美国大兵,而母亲则是一个整日喋喋不休地说着着英语的疯女人。
他与母亲住在写着“American Air Force”的废车里,为乡邻所不耻。
因为身上一半的美国血统,他甚至无法找到一个正常工作,只得去母亲的情人(屠狗人)那儿当学徒。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昌古是美军驻扎韩国境内的产物,美国文明用美好前景对韩国诱惑而生的矛盾体。
他身上有着美国化的基因,能够说流利的英语,却最又在传统的韩国文明里难以立身,正如所有经历过殖民统治与外来渗入的文明,在被迫接受之后,最终产生互斥的效应。
在这里,每个人都命运都充满着反讽的意味。
屠狗人和吉华父亲在战时都是能征善战的好手,然而,当战火止息之时,他们只能拿着弓箭作消遣的把戏。
吉华父亲在战争中丢了一条腿,却一直未得到那枚象征着勇敢与荣誉的勋章。
屠狗人则将当年练就的一身蛮力拿来杀狗谋生。
恩洛一家一直凭借着父亲死亡补贴度日,然而,有一天,政府忽然来人说恩洛的父亲并未战死,而是逃去了北朝鲜。
门牌被摘去,一家人又瞬间从烈士遗孤变为叛国者的亲人。
战争的意义从来暧昧,徒留一些可笑的荣誉以及不明的真相供人争执,而那些所谓的“为了世界和平”的口号则是最大的笑柄。
在这场美韩两国的经济交易抑或是政治较量之下,没有人是赢家。
当韩国人像狗一样活着的时候,驻扎于这片土地的美国大兵也承受着莫大的不安与困惑。
他们用迷幻剂麻醉自己,却无法找到内心的安宁,更无从逃离这个鬼地方。
他们用美国的美好图景来虏获少女的芳心,却又害怕背叛,害怕被忘记,因而将自己的名字刻在爱人的胸前,企图以此来宣布占有。
就像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没有身份,没有安全感,只好歇斯底里的暴戾来自欺欺人。
在这部影片里,金基德可谓是一反常态。
他摒弃那些曲折迂回的招数,将镜头撤离恍若天外的风光美景,不再以无声胜有声。
这里的一切都是直白的,愤怒的,而同时又是迷惘的。
向来擅长造境与解剖的金基德在本片中更是极尽隐喻之能事,一个个别有深意的符号充斥于全片的每一个角落:打伤恩洛的手枪是用废弃木板做的,上面写着醒目的USA。
随处可见的狗,难免让人想起在美国援助下的韩国人民。
恩洛最终自剜眼珠,将美国兵的恩情如此交还。
屠狗人最终被杀死,以他最熟悉的杀狗的方式,被倒悬在树上,乱棍捶死,毫无尊严,倒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报复。
昌古栽在了地中,以倒插葱的诡异姿势告别这片土地。
……随处可见的隐喻,像是一个个不可触碰的痂,一旦揭开,便会血流成河。
然而,面对这样的伤痛与悲哀,所有人都无从谴责,无法讨债,因为这段历史的信封上已然被戳上——收件人不明。
導演: 金基德編劇: 金基德主演: 楊東根、金英民、方銀振、明桂南、趙宰賢類型: 劇情(戰爭)制片國家/地區: 韓國語言: 韓語(英語)上映日期: 2001-06-02(韓國)片長: 119 分鐘又名: 收件人不明 / 打回頭的情書 / Address Unknown劇情概述:韓戰初結束時期,某個美軍駐韓基地附近的村鎮裏,多數居民的生活被戰後的虛無、迷茫和絕望籠罩,出路難尋。
皮膚黝黑的尚武(楊東根)因是母親(方銀珍)在戰爭期間與美國黑人士兵所生,自小受盡歧視,養成暴戾的性格,無處發泄時就會對母親拳打腳踢;其母親不甘接受命運的擺布,屢屢寫信去美國,期望她的黑人丈夫能把她們母子接到美國,但每每只收回“收件人不詳”的退信;而他靠畫畫謀生的好友恩吳(金英民),因體質纖弱,經常被混混欺負,心愛的女孩被人淩辱、委身美國大兵時,他也只能眼睜睜看著暗自抓狂。
觀後評論:「收件人不詳」是韓國已故導演金基德在2001年的大手筆之作,所謂大手筆並非指制作,而是指他所描繪的歷史背景,復雜的人物關系,跌宕起伏的人生變化,從中我們也能看到導演駕馭角色的能力。
影片涉及的人物很多且關系龐雜,但故事卻能在平穩的敘述中發展的遊刃有余,每個角色都個性鮮明,這點就足見其功力;另外就是導演對那個時代的關注,它將上個世紀70年代的韓國社會通過一個家庭的變遷展示出來,影片中不斷出現的美軍基地、美戰鬥機即是對那個痛苦而曖昧時代的標識,而一貫擅長表現人物在絕境中扭曲的心態,在這裏可謂發揮的淋漓盡致,其中很多殘忍的場面仍舊讓人驚嘆不已,讓人不禁反思那段帶血的歷史。
金英民在本片羞澀懦弱的模樣,與在「夫妻的世界」(2020)中飾演精明強悍的會計師孫在赫,落差頗大,20年歲月的歷練,讓人的演技更加洗練精進。
第一次看金基德的片子。
被视频号断章取义压缩后的“短视频”推送,所幸,看了全片。
永远对边缘人的关心。
在看电影之前对金基德的了解,只有这个标签。
“边缘人”女生,小时候被哥哥射箭玩耍误伤了眼睛,从此右侧头发便一直盖住右眼,同时也盖住了女生本该有的明朗。
她的怨恨、委屈、自卑、不甘,加倍地在左眼释放,那种无助到倔强的眼神,让人看了心疼。
父亲据说死于战场,后来又被告知可能还没有死去,但是这个消息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呢,他们原本可以每月领取的抚恤金就这样没了。
那该怎么办。
哥哥无赖,除了伸手要钱,不会干别的。
母亲是心疼女儿的,但是又能怎么办呢。
女生是爱美的,所以也幻想着可以坐在画室,让画家将她的容颜画下。
对于自己的美,她当然有不能被撩开头发的痛,所以当她看到男生为她画的画像时,她会生气的撕掉。
女生长大了,当然是会有情欲的,所以她会在一个人跟狗狗玩耍的时候让狗狗钻进她的裙底,所以当她知道男生是真心对她好的时候,愿意和男生真的在一起。
只是那时的男生啊,还不够强壮,强壮到可以保护她不被恶霸们欺负,强壮到可以坦然地拨开她的右侧头发,深情地看着她的双眼,然后坚定地告诉她,他爱她,到永远;他甚至太柔弱,柔弱到只能眼睁睁看着受伤后的女生的背影无助的离去,柔弱到没有勇气阻拦女生上美国士兵的车,柔弱到看到女生右侧头发夹起发夹后扭头离开。
女生是不甘的,所以她会答应做美国士兵的女朋友,这样就可以治好她的眼睛。
她又是倔强的,所以会自己拿起尖刀刺向自己的右眼,把那只已经被治好了的“右眼”还给士兵,两不相欠,做回自己。
“边缘人”尚武,他爱妈妈,应该也在想念着父亲,想念那个遥远的只剩一张破碎的照片中的美国士兵父亲。
不知道他有没有见过父亲,可能没有。
所以他对父亲的感情,有很深的恨意,恨他在他童年中的父亲角色的缺失,恨他要无奈地去面对一个看似承担父亲角色但对他没有丝温情意只剩辱骂和拳打脚踢的“卖狗男”,甚至都没有将他待人看待而让他窝进那个摩托车后座上的铁笼狗窝,恨父亲的离开让母亲发了疯,让母亲每天拍照写信笑盈盈地期盼回信却在有生之年等来的都只是因收件人不详被退回的信件。
从来没有一个可以涵容他的父母角色的存在,他内心复杂的诸多情绪,他应付不了,他处理不了,他只能将他从“卖狗男”那里耳濡目染的拳头一拳一拳打向唯一可以包容他的妈妈,妈妈不怪他,甚至绝对不允许她的“男朋友”“卖狗男”打自己的儿子,那可能是她爱儿子的唯一方式了。
尚武像孩童般愚笨,愚笨到第一次想离开那个“卖狗男”去找份搬运工的活时却不知道怎么开口只能低头回去拿起满是血腥味的棍子一棒一棒地狠狠砸向那只被吊起的狗,其实更像是砸向那个良善却又无能无力的自己。
可是,他真的那么无能吗?
他分明可以为朋友挡在恶霸们面前,他分明可以因为是朋友而毫不犹豫地放走了狗去对抗那个他向来唯命是从的“卖狗男”。
他是打了他妈妈,可是他分明深切地爱她呀,他爱,又恨,恨她为什么不能爱她自己,恨她为什么没有能力好好爱自己,然后可以有能力去爱自己的儿子。
他走向“卖狗男”朝他开了枪,所有的情绪,在这一刻爆发,他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就是这一刻,他就这么做了。
所以他很冷静地将一切还给了卖狗男:将他塞进那个用来装牲畜的铁笼,将那根绑过无数狗的绳子套进了他的脖子,然后,曾经被他全无人性对待关在笼子里的狗狗们,一起使劲地将他送上了天。
就像他自己说的,无论是用刀棍还是用枪,血,都是会沾满手的。
电影里,边缘人,看似都很“牲”性,但是导演对人,还是没有完全绝望的,因为哪怕一点,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人性。
卖狗男再动物冷血,他对尚武妈妈是有人性的温情在的,所以任凭她的拳打脚踢也是毫无怨言的默默忍受只在一个人对着狗的时候表示搞不懂为什么,所以就算是女朋友的儿子也不能欺负他女朋友一旦被欺负了也一定恶狠狠地报复回去,他会心疼她。
“勋章男”,在看到挖出的尸骨和枪支后对尸骨完全无动于衷只拿起枪支认真擦拭,但是在知道是战友儿子犯错后会摘下他最自豪的“荣誉勋章”替孩子抗下罪名。
那个说着如果不是女生和“致幻药丸”就活不下去的美国士兵,在被女生抱着的时候也会像孩子般啜泣地喊着“妈咪”。
无赖的女生哥哥,一无是处,在知道妹妹被欺负了之后立马找到男生“教训”替妹妹“出气”。
这些都是人,对,人性的复杂,人并不自知。
收件人不详。
为什么,因为此刻的你,已经不是刚才的你,也不会是明天的你。
生命一旦开始,那就,从开始的地方开始,一直下去,到了结束的地方,就停止。
引子:问:你跟别人打架,有人帮你,你高兴吗?
答:那指定帮手越多越好。
问:打完架,帮你的人不走了,还对你指手画脚,你什么感觉?
答:如鲠在喉。
背景: 朝鲜战争时期(我国的抗美援朝)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进入韩国参战,在战后美军并未撤离并且签订合约,于1954年起长期驻留。
驻韩美军的总兵力曾经达到了32万人的规模 ,但是从1990年代开始随着冷战结束和美军重新编制,规模一直在被缩减。
朝鲜战争后的韩国,很穷,贫穷到比朝鲜还穷,世界上有排名的穷国。
美军驻守韩国。
社会矛盾复杂、多样。
社会秩序紊乱,如影片中的混混,和美国士兵交易杂质,欺负他人,强奸少女,无恶不作,无法无天。
有崇尚美国的,如影片杂种的母亲,胸上还纹着美国大兵的名字。
有回味战争还沾沾自喜的,如影片中男子的父亲,一心想要一枚勋章。
有恨美国的,如所有韩国百姓都叫美国大兵的儿子杂种。
导演通过微观世界,描写一些普通的人群,却揭露起沉重的痛点。
这痛点似乎到现在都没有解决。
从小而观大,不能自主的国家是多么的悲怆,人民群众多么的凄凉。
剧情:杂种:美国士兵和韩国本土一女人的私生儿子,母亲胸上纹着美国人留下的纹身,母亲总在给美国的父亲写信,但一直被退回,母亲是韩国人却总是说美国话,总想着有一天能去美国。
所有人都叫他杂种。
有个收狗杀狗给饭店送狗的男人喜欢杂种的母亲。
杂种看见母亲的癫狂,多次揍自己的母亲,杂种被所有韩国人唾弃,跟着男人送狗时,狗下车了,杂种还得待在狗笼子里,杂种也偷偷哭泣想念父亲,杂种总被男人揍,不想干杀狗的工作,杂种到工厂,工厂丢东西都怀疑是杂种。
杂种要割掉癫狂母亲胸上的纹身。
又被男人狠揍。
杂种再也忍受不了,把男人吊死在专门杀狗的地方。
回来又给她母亲吧胸给割了。
自己开车摩托车坠死。
过了很久母亲找到了杂种的尸体,母亲再也不向往美国,最后美国真的来了回信。
但母亲伤心欲绝,烧毁了自己住的车自焚了。
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女学生:从小跟哥哥玩,哥哥做了个手枪把妹妹的眼睛打瞎了一只,从此自卑。
被男主偷偷喜欢。
妹妹偷偷在屋子里脱衣服,男主在窗缝偷看,两人生情。
正相约要爱,结果被经常欺负男主的混混发现,他们俩曾跟驻扎美军交易黄书,没有正事,他们强奸了妹妹,殴打了男主,妹妹还怀孕了,哥哥以为是男主的还把男主给揍了。
男主性格软弱,唯一对他好的就是杂种,后来美国驻扎军队里的一名美国士兵找到了妹妹,并承诺会带妹妹去美军医院治疗眼睛,男主不悦,妹妹却一直耿耿于怀眼睛,只想治好眼睛,妹妹感谢士兵,跟士兵发生关系,但士兵并不尊重妹妹,士兵在军队里盼望回美国但却回不去,长期压抑,他想在妹妹的胸上纹上自己的名字,妹妹反抗,士兵又一次打妹妹,男主苦练箭术,射箭在了士兵的老二上。
士兵逃跑被抓获。
男主射杀了一个欺负自己的混混,自首入监狱,曾吞下铁丝,他在监狱厕所拉出来,要杀掉另一个欺负自己的混混。
男主被警察押走路过看到杂种母亲的车着火了。
焦急万分,但也无可奈何。
男主的父亲:曾杀死3个敌人,以富农自居,总觉得高人一等,总想要勋章,当知道儿子射击美军老二时,放弃勋章,想要顶替儿子。
此刻。
勋章显得多么没有意义。
在这个看似和平的年代,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声音,说某些国家因为没有军事主权,反而能够将资源集中于经济建设,人民得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种观点似乎不无道理,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却能清晰地看到,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再繁荣的经济也可能瞬间崩塌,沦为他人手中的棋子。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从小便熟知南宋和北宋的历史,深知军事力量的缺失最终是无法捍卫繁荣的经济果实的,更没有力量阻挡国家的衰亡,宋朝够强盛吧,最终还是避免不了崖山之战。
而这部影片,让我再次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这部影片以美军驻守下的韩国为背景,生动地展现了当地人民和驻守美军的众生百态。
在镜头下,我们看到的并非幸福和安宁,而是无尽的痛苦与挣扎。
当地人并不享受来自美军的保护,甚至痛恨;美国士兵并不见得喜欢这种“驻守”,回家是多数人的渴望。
在恩吴的画室里,一个黑人士兵和一个韩国女孩正在画自画像,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是未来的独眼女和美国大兵,又仿佛是过去的尚武爸和尚武妈。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命运的轨迹却似乎从未改变。
这些远离家乡的美国大兵,他们并非享受荣耀,而是被孤独与寂寞折磨得痛苦不堪。
他们需要药物来麻醉自己,需要韩国女人来慰藉心灵。
也许他们中真的有人喜欢上了这里的女孩,但当他们离开时,却无力带走她们,于是便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混血儿和怨女,独自在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挣扎、求生,留给他们的是失望、歧视、拒绝。
尚武的妈妈一直幻想着自己的丈夫会回来接他们去美国,她高傲地说着英语,即使无数次寄出的信都被退回,也从未放弃希望。
她教会儿子说英文,梦想着儿子未来能去美国。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
尚武是个善良的人,善良到不忍心用棍子打狗,但为了生存,他却不得不做着屠狗的工作。
他渴望融入这片土地,但这里的人却不需要他的善良,不需要他的苦力,甚至排斥他的黑皮肤。
狗店老板虐待他的懦弱,货运公司的员工陷害他的忠诚,一个心善之人一步步被逼成一个只会动用武力的人。
恩吴虽然努力工作,但每次得到的工资都被对美军阿谀奉承的混混抢走,甚至遭到殴打。
他心爱的女孩被混混侵犯,为了治好眼睛,她不得不成为美国大兵的女人。
他心爱的狗狗被父亲为了钱卖给了屠户。
他小心翼翼地活着,但这个世界却容不下他的善良和懦弱,将他一步步逼向绝境。
我能理解独眼女为了治好眼睛而与美国大兵在一起。
说实话,我觉得美国大兵对她并不差,至少比她身边所有人都要好。
她的眼睛是哥哥弄伤的,母亲无力送她去治病,也挡不住哥哥的恶语中伤。
她心爱的男人无法保护她的忠贞,甚至无法给她提供生存的物质条件和安全感。
还有那些欺负过她的小孩,嘲笑过的邻居,侵犯过她的混混。
在这个尘埃般的世界里,她无法选择温暖自己的是太阳还是星光,哪怕一丝光亮,她都会不顾一切地飞蛾扑火。
然而,故事的结局却是血腥、暴力和残忍的。
村里的所有人都发疯了。
尚武在同事的陷害下对人生彻底绝望,他杀死老板,割掉母亲身上父亲留下的痕迹,最后以一种悲怆的方式倒在田里,以倒V的方式向世人宣告自己的“胜利”。
恩吴用箭射伤了夺走自己爱人的美国大兵,在监狱里试图杀死欺负自己的混混。
独眼女不再顺从美国大兵,将治好的眼睛又还给了他。
母亲在绝望中点燃了房子,以一种悲壮的方式终结了自己的希望和生命。
美国大兵也终于不再遵从命令,发出只想回家的怒喊。
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这个世界是如此残酷。
尚武对生活的渴望无人回应,恩吴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无人理解,母亲对爱情和亲情的坚守无人理会,美国大兵的孤独与思念无人关心,独眼女的爱情与纯真无人珍视,退伍军人的荣耀和尊荣无人铭记。
这个世界无情地收走了他们的一切,而最终的胜利者,似乎只有那些从未踏上战场的人。
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军事力量缺失下人们的无奈与挣扎。
它提醒我们,和平并非仅仅靠经济繁荣就能实现,强大的军事力量才是守护国家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石。
公众号:三横兰
不得不承认,韩国人在战后的年代里过着很苦逼的生活,当然这也是快速发展的社会所必然经历的一段时期,记得一段对比数据是关于韩国和菲律宾的,两个国家在二战之后从民众的教育水平、工农业的比重及产值、国土面积和人口都是相当的,从自然资源角度菲律宾似乎更丰富一些,然而在半个世纪之后,韩国的人均产值达到菲律宾的3倍,这不得不叫人惊叹,这一发展经济学的命题还是很叫人着迷的,尤其是从我这样一个特殊的视角在回顾那一段历史的时候。
整部电影重复的场景真的会叫人绝望,三次出现的收件人不明的信件,每一次的出现都是一次希望的落空,有的人就是靠着不切实际的希望而活着的。
美军的演习在那样的贫穷村落里面实在是滑稽,厌战的美国士兵,在多山的韩国心理也不免扭曲。
绝望的还有那个混血儿,勤勤恳恳工作仍无法摆脱造人其实的命运,还要受那个男人殴打,人的愤怒总是要发泄的,而这样的发泄一旦来临就是要通过毁灭一些人来实现。
还有那个女学生,生活中充满悲剧,家人、同学还有曾经对美国人的幻想,就像是那个自杀的母亲,预示着这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将来仍要继续。
被小混混欺负的男孩,也是无法反抗命运最后也是通过那样的方式将愤怒发泄出去:袭击美国兵和那些欺负过他的人,正义是靠弱者的愤怒来正名的。
以及那个曾经的富农。
曾经的韩国老兵,生活在过去的小小荣耀中,那个微不足道的荣耀是他的一生,也会因为收到认可而抬头挺胸。
随后的结局也是教人拍案叫绝,不得不佩服韩国导演金基德的功力,在一切都凋谢的那个时候,希望却姗姗来迟,不过是毫无意义的,一切都成为了不堪回首的旧事。
母亲和美国黑人生下混血,混血长大后成为狗场一员,受歧视,狗场管理者狗贩子喜欢母亲,混血想剜掉母亲胸前刻的美国兵的名字,就像那段记忆不存在,就像是女孩不让美国白人兵在自己胸前刻字,宁愿刺瞎眼睛。
三角关系真牛,自己上司喜欢母亲,自己家暴母亲,母亲威胁上司不能打自己,6。
美国大兵不告而别,母子只能在公车里生活,母亲不断写信,但是因为地址问题,总被退回,母亲还保留着说英语的习惯,不说韩语,被小卖部老板娘互殴。
太秀了,收狗的时候儿子没地坐,只能在笼子里,回来跟车跑。
儿子朋友是画家,画家有暗恋的女孩,女孩眼睛有疾,小的时候被哥哥当靶子弄瞎双眼,画家送理想画像被打。
女孩因为想要治疗眼睛,成了美国大兵的女人,美国大兵遣返前想在女孩胸前刻名字,被画家射中画框,女孩弄瞎治愈好的眼睛标志与大兵决裂。
(画家这个人挺有意思,从懦弱的,到去跟父亲学箭,到吞铁丝到监狱报复混混,也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史)
这怪葩的风格感觉像是在看日片,金基德最大的弊病就是杀猪总是用牛刀,艺术真是一条不归路,致使很多桥段本该简单处理却非要打肿脸充胖子。例如片尾恩吴吞铁丝入狱报仇的段子便与片子本身的沉重基调完全不搭,看着很是让人反胃。不过片子所想表达的主题通过个中丝丝入扣的细节暗讽还是很值得咀嚼欣赏的
看的特难受,不时看进度条还剩多少了,直到尚古要杀杀狗人,放出所有的狗时,难道是让狗咬死杀狗人吗?看影评似乎说是放生,但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这部电影太扭曲变态残忍,各种不美好让人心里不舒服。生活并没有这样不堪,这种为了编而编的电影实在是太做作和变态,如果这就是导演的风格,我甚至决定删掉网盘里金基德所有的电影。
如果不明白在艺术的表达上应该举重若轻,举轻若重,韩国导演们的作品将永远停留在肤浅的表层。通过金基德导演一通猛如虎的操作,全世界人民的苦难都没有大韩民族的苦难沉重,过犹不及的表达反而会削弱观众的同情心。
我可能看不太来这种类型的片子。
最悲惨的人生场景,金基德冷在骨髓
@2024-05-31 16:10:32
生活的悲惨是连自己都讨厌
金基德的伟大之处在于将东西方的羁绊以一种近乎绝望的方式撕裂。那种陌生又熟悉的感官与内涵,处处皆情,时时皆恨。一切又围绕着跨越民族国家文化的“性”来铺陈,在其上编织各种匪夷所思又合情合理的故事。
今村昌平爱人,而金基德不爱。
我不喜欢这部电影,不喜欢这部电影里的所有人,所有人设。
【A-】除了美国大兵刻画的有点滑稽,其它都太棒。同样是时代挽歌,看完山河故人的朋友可以看看这部对比一下。
一部不那么金基德的电影。展现了内战结束后韩国的战争后遗症,不仅把焦点对准了韩国本土人民,也剖析了美国大兵的心理状态。除了瞎眼杀狗和割乳,别的地方都不那么金基德,割乳也有点硬生生植入的感觉。倒是觉得如果贾樟柯用他的乡土现实主义美学来拍这个片子也许会更有味道。
绳套 可以杀狗也可以杀人眼睛 可以治愈也可以戳瞎手臂 可以拥抱也可以反抗摩托 可以代步也可以自尽把名字刻在女人的乳房成为一个民族的伤痕射出的箭终于换成了勋章在燃烧的火中那些没有寄出的信也终于有了回声
现在看来电影真的有些年头了~现在金基德的片子越来越简约,线索也越来越纯粹化了。。其实纯粹也是一种能力的上升~那种困顿的呐喊,都是人物的沉默搞的鬼~是这样的~收件人永远不明~而你的故事只是被别人读到,这种人生充满着无奈的交集。。而表达的,也正是这种任人摆布的痛楚
年少才看金基德啊……年纪大了受不了这种调调了。这是看的最后一部金基德的电影了,除了这部还看过《莫比乌斯》、《圣殇》、《呼吸》、《时间》、《弓》、《空房间》、《撒玛利亚女孩》、《春夏秋冬又一春》、《海岸线》、《坏小子》、《漂流欲室》、《雏妓》、《野兽之都》,够了……
这是一个揭露韩国伤疤的电影。全片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处处充斥着没有希望。金基德《空房间》也这样,可能他内心就是如此吧。
因为有虐待动物镜头 还是弃了
我的问题。应该预见到自己不喜欢看这个题材的。
以肉体为代价让美军治疗眼疾的女高中生、基地韩美混血的杂种屠狗者、因为战争失去父亲的破碎家庭…电影里被这一团深不见底的悲伤裹挟的众人,其痛苦真正的源头就是上世纪的韩战。如果金某人没有挥兵南下,美国大兵不会千里迢迢来到东方的国土建立基地、孩子们的父亲不会走上沙场数十年生死不明、同胞们不会化作一堆枯骨被薄葬在泥地之下。金基德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没有一句话提起朝鲜战争,其镜头里不同肤色人类所沉沦的苦难、绝望和悲伤,都直指那场朝鲜民族手足相残的罪恶战争。儿子的尖刀,割去母亲双乳上异国男人的签名纹身;吞下铁丝绕成的团块,在狱中排泄出并勒住轮奸心上人的恶少的脖子;少女原本纯洁的身体,被男人的体液和异国的毒品肆意侵染。《收件人不详》里的关系越是畸形、污秽和离经叛道,越是让观众感受到战争的罪恶和残忍。
金基德的镜头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人物是压抑、异化的,情感是浓烈、扭曲的,底层互相倾轧,同胞手足相残。数十年过去,箭从未真正射中,大洋对岸的来信也从未带来真正的幸福生活,那些寓意如此具象的呐喊依然不曾改变依附与被支配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