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倦的世界,窒息般无聊的生活,似乎与普遍认知的青春背道而驰。
可谁也没有资格给青春个定义。
不是动漫里的激情热血,更迥乎偶像剧中的甜美纯真,百无聊赖下的生活才是普遍的现状。
脱离了单纯幼稚又未步入精彩复杂,处于两面夹击之间,青春,有何尝不是把心灵的枷锁。
我们无法在无拘无束,没有能力去追求所想。
规则压制了跳动心脏,是多么的可悲。
嘿,你加夸夸群了没有?
与其在虚假社交中索取情感认同,不如,花点时间看看这部炫目可爱的短片——《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进了泳池》
导演 / 编剧: 长久允主演: 汤川雏 / 松山莉奈 / 菊地玲那 / 西本马铃 /类型: 剧情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上映日期: 2017-01-27(圣丹斯电影节)片长: 28分钟你可以从这部短片中接触到很多情绪,那种青春肆无忌惮的感染力、那种堆积如山的百无聊赖、那种存在主义的虚无、那种恍然大悟的突然成长...每一种感受都适合“待夸”的你,生活/青春或许没劲,但不妨碍电影有趣呀!
“青春”这个话题太过老生常谈,怎么拍才能不落俗套?
看这位导演鬼马的习性就知道,作品完全是他个人形象的映照。
无厘头、灵动、叛逆、新颖...
导演长久允与其说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4名少女把400条金鱼放入中学泳池,倒不如说是导演善于发掘故事叙述的视角,以四名在峡山这个小镇生活了15年的少女“美丽”的犯罪经过作为整支影片的高概念,延伸出有关家庭、爱情、友情、成长等种种的细枝末节。
长久允在导演短片之前是拍摄广告出身,这也赋予了他作品独特的影像魅力——在较短的体量内最大程度的传递信息,并呈现出一定的节奏。
影片被分为九个章节,每个章节都讨论不同的议题,“渴望见到大海/出走的念想”、“对平静生活的厌倦/乱世情结”、“无疾而终的恋爱/青春符号化的硬设定”、“毫无起色的未来预见/对生活的妥协”、“原生家庭的病态”...
所有的这些都为少女们偷走夏日祭的金鱼做好了情绪铺垫,“拯救金鱼”(少女对“犯罪”自有一套说辞)被放在最后一个章节,即是点题,也是回归秩序前宣泄的表征。
她们/我们都需要为这份跃跃欲试的躁动留下绚烂的印记。
但我们没有看到400条金鱼在水中畅游的美丽画面,因为“金鱼”是一个符号,一个向所谓“青春无畏”告别的节点。
影片以轻快的方式去中和了青春的残酷感——MTV式的闪回、手持摄影带来的逼仄感、升格降格停格、眼花缭乱的形式主义让影片毫无逻辑,但又无比正确的诠释了抽象的“青春”意味。
这种拼贴颇具后现代的意味,你可以认为是一种创作的折衷主义,但这不正契合了当下的超流行风格?
影片含有许多超现实的元素,少女在商场“预见”了未来的自己,在天花板上看到死去的灵魂(让人想到了《猜火车1》的名场面);
这种日式超平面的无厘头结合影片中少女“自反性”陈述带来的间离效应,带来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原本迷幻的梦境被煞有其事的解读,消解了影片“深度”,带来了置身事外的思考。
再疯狂的青春历程,在过来人/局外人眼中看来不就是如此的“平铺直叙”?
这比矫揉造作地奇观化展示要高明得多。
导演的野心不仅在于展示自己极具辨识度的美学风格,而且在浅尝辄止的交代中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洞察,那个永不踏出自己房门的哥哥,很难不让人想到日本“蚁居”的一代;
小镇看似对自由有所束缚,但对媒介的自觉永远不会在年轻人中缺席——明晃晃的苹果手机;你很难不去联想,少女的“犯罪”是否跟原生家庭的放养有关。
看完你或许会惊叹于影片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被这种稍纵即逝的视觉快感俘掠。
当你回归现实,你会发现生活还是要凭借自己的努力继续,这部影片并不打算指明出路。
但你不妨试着看看四下目所能及的美丽夕阳,和亲密无间的伙伴去ktv怒吼一通,然后直面成长。
最后,让我们一起期待导演的新片,这回有足足120分钟! 据说在圣丹斯和柏林电影节场场爆满!
坐等吹爆!
《我们都是小僵尸》 导演似乎很喜欢“僵尸”这个词哦公众号:导演帮(daoyanbangwx)
在改卷的路上 随着摇摇晃晃的车子以及玻璃幕上充斥着被裹挟而来的雨水形成的雨幕 看完了前20分钟 在中午放饭之后 又把剩下的部分看完了看完给我的感觉让我想起了《蓝色大门》里面的那句:“什么事都还没有干,夏天就已经快过去了;我们一直都在跑来跑去 什么事情都没有干”不过少女们把金鱼放到泳池里面无疑是给自己“无聊的青春”书写了一笔浓墨重彩 青春似乎本该就是这样的 无聊 跟几个傻逼朋友一起大笑 一起受罚; 或者是孤身一人,以旁视者的角度去观看世界线的变化 。
我的青春最重要的是一群初中结识如今已近十年的老友 在我的印象中 青春是足球 是三国杀 是为数不多的烧烤聚餐 初中时没有自己喜欢的女生 高中喜欢的女孩子选择拉黑逃避 在班级里面格格不入 一直没有被人注视和被人喜欢的闪光瞬间 偶尔几科文科科目被人夸厉害 但更多仍然还是与人相处不远不近的距离 虽然没有每天都想着这个世界赶紧爆炸叭的想法 但是也有偶尔想要遁匿于尘世 让别人彻底遗忘我的阴涩想法。
种种一切就好像无所谓,什么都好一样。
似乎大家的青春里都氤氲着一股复杂的气息,但我回望我所谓的青春,就让我想起了高中毕业时,看着学校几乎每一个人都在找朋友合影留恋时,自己站在喧闹的走廊,但是一点声音都听不到,似乎处于真空状态下,被玻璃罩罩住的那股子隔离感。
是一种无所适从,但是又无法被抽离的感觉,其实就是我在“青春”这个词里被除名了,就是那种你其实是无所谓的。
把本片当成百无聊赖且丧的日式青春片只是第一层解读,事实上导演是在分析日本青少年厌世情绪的心理诱因(社会层面)。
片中的四个女孩就是悬念中被放进泳池的金鱼(多次暗示),但奇怪的她们跟泳池里的金鱼一样都没有吸引到关注。
导演对宅男文化是抱有敌意的,并对此有深入调查。
只提一点,宅男对av的审美倾向早已步入2.0时代,对传统的“爱情动作”已经提不起兴趣,开始沉浸在对弱势女性的欺辱的心理快感中。
也就是对现实世界满不在乎,见不得阳光,停留在封闭的暗室里。
(女主一家的男人们)奇怪的不是女孩,而是外头漆黑的泳池和社会环境,她们是美丽的,但在无解的死局里不被人们重视,被动的条件下只能跑到ktv去嗨。
垃圾桶那段的调度尤为精彩,连天空都是狭窄的。
四个女孩都是普普通通的,但夕阳和最后黎明的两场戏没有炫技,就是单纯往美上拍的,典型的日式色调,其实就是在吸引观众看看美丽的她们。
女孩们是冰激凌,但需要有一个甜筒(合适的容器)来装,否则冰激凌就是一坨垃圾,导演就是在说我们现在的甜筒不够多不够好了。
我是19届编导生,我也没找到,哭,都给我哭我是19届编导生,我也没找到,哭,都给我哭我是19届编导生,我也没找到,哭,都给我哭我是19届编导生,我也没找到,哭,都给我哭我是19届编导生,我也没找到,哭,都给我哭我是19届编导生,我也没找到,哭,都给我哭我是19届编导生,我也没找到,哭,都给我哭我是19届编导生,我也没找到,哭,都给我哭我是19届编导生,我也没找到,哭,都给我哭我是19届编导生,我也没找到,哭,都给我哭我是19届编导生,我也没找到,哭,都给我哭我是19届编导生,我也没找到,哭,都给我哭我是19届编导生,我也没找到,哭,都给我哭我是19届编导生,我也没找到,哭,都给我哭我是19届编导生,我也没找到,哭,都给我哭我是19届编导生,我也没找到,哭,都给我哭我是19届编导生,我也没找到,哭,都给我哭我是19届编导生,我也没找到,哭,都给我哭
解析金鱼代表着谁、什么样的情绪会错失这类影片的真实意味---邀请你在虚无缥缈的情绪里沉沉浮浮。
狭山的人们生下来便看到死亡,看到定局且没有希望的未来。
或许有人功成名就,但随机选中的幸运儿从不是真正普通的人。
重复和没有意义的每一天,粉刷上不同颜色的无聊的每一天,都在昭示绵长不断的绝望。
得知未来不具备可能性,现在所做的事情也只是消耗生命。
没有意义的犯罪只是让未来的结果变得不那么平静。
我喜欢其中的大部分分镜构图和拍摄手法。
金鱼:少女自身的隐喻,对于青春情感的寄托。
峡山:浴缸中被束缚的金鱼,如同被困与峡山的少女,对自由的渴望,对狭窄世界的控诉。
“活在当下”:流行歌曲传递出的是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活在当下更多是因为未来的不可期、没有奢望、梦想一样行尸走肉的活在当下生活,是一种没有未来、只能活在当下的消极、厌世、虚无情绪。
成人世界:情感的丢失、爱情的背叛,机械的生活,家庭成为一个空壳,一个典型、普通、司空见惯的家庭。
新闻事件:讲述一段真实且无聊的青春生活,用事件的真实对话现实的真实青春,以此来引发对于青春本身的思考。
独白:少女内心世界的自述,讲述生活之背后的真实思想,不是人前的客套话的对白,突出表现对于青春、当下的自身思考。
(有些画面进行消声、慢镜头处理,突出无聊生活之下人物的思考。
)“打破第四堵墙”:(给电影起副标题/看见未来的自我对话)与观众/镜头的对话,如同与现实中、镜头外的生活对话,不仅仅是对于青春少年的你,还有对于固定秩序之下、机械生活之下的生活的反思,思考自身处境:你是如何活着。
章节叙述:一方面弥补电影叙事的不足,作为片段叙事的标题概括主要事件;另一方面对少女生活的分段叙述,用不同的章节刻画少女们的不同事件、不同情绪,体现这种表面多元、丰富生活背后空虚与落寞。
青春事件:群体的疯狂青春与个体的落寞空虚。
恋爱(冰淇淋)、性、荷尔蒙意识,流行歌曲、演唱会,同伴的玩耍,社交的频繁与空虚。
影像风格:奇妙、丰富、新颖的视听技巧,彰显出青春活力与巧思妙想,影像风格与青春生活形成对应。
物件(手机、保龄球)的主观视角,新奇的摄影角度(翻转镜头),剪辑节奏的快与慢,配乐的多样变化,手持摄影,快慢镜头的运用,大字幕,等等来衬托青春少女在当下生活的呈现、思考、态度。
《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进了泳池里》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看完之后第一感受“无聊。
为什么无聊还要看完,因为这里起码百分八十和我的生活态度相符吧。
就是 “丧”。
可以说这里的大多数台词都很现实,只看你敢不敢面对。
想起一句话“就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生而为僵尸”按我看完的感受就是,生活在一个平凡的地方的四个女生,觉得生活很无聊,百无聊赖,没事找事,但其实这个整个地方的人都很无聊,于是她们做了一些很无聊的事。
把偷来的几百条金鱼,放进泳池里。
以为会发生什么,结果天太暗,金鱼根本看不到,四个人跳进泳池里,后来走了,以为生活会有改变,但是,被停课,转校……依旧无聊。
应该就是平平无奇的过完了这一生。
有一个女孩和另一个女孩手机聊天时,一直不停发😊类似这种表情,嗯就是互相装,其实谁都不想聊,因为很无聊。
生活即凑合那个女孩吐了口唾沫到手机上又擦了,另一个(这个女孩应该是一个从这个地方走出去的小歌手)还在不停发。
那个歌手回来演唱会的时候,十五岁唱《十七岁》对这个地方的不满,对这里就是个小地方。
每一个人都很无聊。
到了外面也是,无聊。
还有很多片段,这个短片分章节的,不同的感受很多,就是丧。
如果平时生活得很开心的人,应该会觉得没事找事。
有很多很特别的镜头和情节,也许会莫名很爽,可能有一些会这么觉得吧。
不是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是什么天真美好又快乐的。
但是你还要积极面对。
积极有什么用,积极换回来的结果也不是我想要的。
就是一切事物可有可无,没有兴趣。
完全没有。
至于那些记忆,不喜欢回忆,有什么好回忆的,有时候是强迫自己回忆过去,结果就会哭的稀里哗啦的,因为具体发生什么都忘记了,只剩下感受,真真切切,痛也是,即使是现在也会不经意地出现。
很烦,为什么不失忆,那样最好,失忆之后,只给我一种人生观,毫无矛盾地过完这一生。
真没意思。
那样活着,白活了。
很想继续打字,可是很烦,有点强迫症,如果再打字,我就很想去修饰,我又干嘛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
对自己很无感,就是这样还有很多感受,但不打字了,好累。
感觉在写日记…… 我很话唠,突然想起某部剧里的一句话“我们活着只有一次,贪婪有何不可” 大意
看多了质量参差不齐的大学生作业短片和自制微电影之后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看完过了很久也缓不过来,像情绪从现实生活过渡到了影片上又过渡回来了。
无聊透顶的生活,逃不出去,好像会一直这样直到死去,但其实也知道会有那个尽头,并且等到了那个尽头,越过那个时间点,你就再也听不见那些声音了,比如夏天的蝉 像耳鸣的底噪 比如sonic mosquito repellent。
粉色玩具手枪射击出假子弹,保龄球滚得头晕,ktv里大声唱着“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海 我想测试你对我的爱”,一遍遍喊“born to be zombies”。
大家都活得像个僵尸,好无聊,真无聊。
四百条金鱼被放进了泳池。
女孩子们说很美,但整部短片看完也没有这个镜头。
你看,我们总想要个结局,但结局就是什么也没改变,结局是我们做的一点意义也没有。
就像女孩趴在鱼缸前说,如果让她来对这个电影起个名字的话,她会说:“你是逃不出这里的 夏”
看完这部微电影之后感触真的很大……虽然我的环境与处境相较于片中四位少女都要好很多,但我觉得无论环境如何,那种“逃不出去”“无聊”“被困住”的感觉我是十分有共鸣……当时看完之后我写了一些随想:
唉。
其实很多青少年都是这样的红色金鱼吧。
看完之后,我也把自己的微信名称改成了红色金鱼……一边在嘲讽自己就是红色金鱼,一边又不甘成为红色金鱼。
那时候心情也很丧,感到很痛苦,觉得这部微电影完全符合自己的心境……现在也是这么觉得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能不觉得自己是红色金鱼了呢
"我们总是想要一个结局 结局又很黑暗 结局是我们没看到金鱼" 坦白直白鱼肚白的丧 很棒了 另 又蹦又跳大声唱歌的时候很容易哭出来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2587882/
岩井俊二的JK,庵野秀明的JK,大林宣彦的JK。
不喜欢 自恋
好像听到自己17岁时的内心OS:就这样,又一个夏天过去了,什么都没有发生,真正的生活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琦玉还会把人逼成这样么。没什么共鸣的无聊少女青春,看起来好酷,但结局也没都没变,结局是我门做什么都没意义不是么。
快和慢都非常清晰。所以我们都是zombies的理念从一开始就有了啊。有一点痴。
挺好,就是有点炫技过度
- 无情的自恋电影,永远反对这样的矫饰,存在的问题被掩盖和糊弄(所以《自私的巨人》那么珍贵),好在舞台上还有真诚发生,“我没哭。”
切中了我的想法,没切中我的情绪。如果说青春应该是反叛中夹杂着一点忧郁,那我的青春反而是顺从和一点小心机。原来,平和就是无聊啊,自我说服真是卑鄙。
无聊透顶,完全没有办法看完啊!
不喜欢。
台词满喜欢的,就是剪辑手法太乱,就像点开了剪映所有效果都用了一遍,感觉十分的自恋
酷酷的虚无主义?我不以为然。
眼花缭乱,但过分执迷于符号上的拼贴。
太过理性,对不起直接看不懂
技巧过于繁复。谁不喜欢少女们呢,但,不喜欢Ending shot。
这么视角独特配色美好无聊又丧并且女性向的夏日小短片可以说是绝妙了
很日本的丧。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最后结局是那一段可以加上金鱼在泳池的消毒水中全部翻了肚皮哈哈哈哈。很喜欢这部短片,私心打五星。这是我想象中的青春吧,真实是脚踏实地的,泰山压顶的,被洗脑被赋予的,高考。真的有人会想那么多吗,真的有时间想那么多吗,真的有人想那么多后在荒谬和虚无中破而后立吗。就像是把大学的虚无提前到了高中哈哈哈哈很多拍摄和剪辑很有意思,可惜说不出更专业的话只能谈感受(doge)
可能我不是一个喜欢回忆青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