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的张力还是很不错的,也反映了韩国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根据真实的案件改编这种悲剧的上演,个人的确应该得到严惩,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却往往有它照耀不到的阴暗角落。
但是韩国电影可贵之处在于不论韩国的现实社会如何,在电影中总是能够具有完整深刻的自省和批判精神。
实际上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女性仍然不被很多男性尊重。
涉及性侵等歧视侮辱女性的话题,很多男性仍然表面冠冕堂皇,背地里认为女性在两性关系中低人一等。
实际上,女性在长达几百年的男全社会中一直处于性与爱的匮乏之中,男权社会中女性总是沦为侍女甚至玩物,即使如今女性各方面能力得到社会认可,仍不乏普信下头男从性层面上对女性进行凌辱。
女性往往在自爱,守贞与性欲的生理觉醒之间难以两全。
而洁身自好遇上一个真正爱你的人并托付终身的传统女孩却往往又往往因为单纯在爱情中显得有些过于卑微和恋爱脑
社会上从来不缺少坏人,欺骗,背叛,玩弄,总是存在的而洁身自好而又独立坚强的成长,总好过不断试错一身狼狈。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内心的看法,想法以及行为,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性抑或爱的关系中,男性从来不存在那种先入为主的优越性,只有尊重自己,保护自己的女孩,才会为人尊重和保护。
任何时候,不要陷入虚假的爱情,也许在你看来请非虚构,于他而言就是荡然无存。
爱,需要的是两情相悦和风雨同舟。
而不是荷尔蒙上头你侬我侬。
爱,是一曲唱和呼应的交响,而不是独角戏般的黯然神伤。
风吹过大海,我爱过你只是现而今,遥远的爱情飘落在四季,走过了东西,来了又离去却依旧杳无音信。
韩国的十大必看电影之一。
韩国电影真的很让人难以接受的真实。
就是那种无力的感觉。
看了好久都缓不来气。
刚和丈夫离婚准备重新出发的刘琳(柳善饰)在告别不幸婚姻后原本打算带着刚升为高中生的唯一女儿柳银雅(南宝拉饰)重新开始。
两人相依为命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
但不幸从天而降,银雅竟然选择在自己生日的那天自杀,这也摧毁了刘琳最后的精神支柱。
某天,她通过银雅的同学赵翰(申东浩饰)知道了女儿惨死的真相:在学校遭到多名男同学的强奸,但加害者却因未成年人的身份免于受到处罚,对这一结果无法承受的银雅选择了自杀。
此后,刘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再不相信法律的她决定无论用何种方法,自己来帮女儿报这个仇,并驱使着她一步步走向无法挽回的结局。
《妈妈,别哭》这部电影本来打算快进一下就删掉的,但当看到剧中妈妈把女儿的蛋糕拿出,上面写着:“妈妈,别哭。
”的时候,我的眼睛马上就湿润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剧,可这样的悲剧又是谁造成的呢,这是一个大家都要思考的问题。
母女情深,娘俩相依为命,女儿自然是柳琳唯一的支柱,况且恩雅也是一位善良、漂亮、可爱、优秀的女孩。
但现代社会,好人、善良的人一般都会受到伤害,特别是这种纯真、善良的女孩,第一次受到这种伤害已经是很难从中走出来了。
医院里警官的验伤和询问,这就像揭开就要结痂的伤口一样,阵阵刺痛着母女的内心。
法律的漏洞和缺失又让这些流氓更加肆无忌惮,因为他们没有受到实际的制裁,实际上我觉得这是在变相鼓励他们继续犯罪。
所以又有了第二次,恩雅也就直接崩溃了。
网上查了一下,的确,在韩国对这种青少年犯罪的量刑的确很轻,剧中就有这样的描述,一个学校30个混蛋学生轮奸一名女生,并致其死亡,最后仅有3名受到了也就两个月的刑期,其余27名竟然在事发第二天释放。
连父亲是警察的秀敏明知真相都不敢作证,一当然是胆小,二也印证了那个法律漏洞,即使作证也会逃脱惩罚。
当法律不足以保护受伤的心灵时,要它又有何用呢?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片中双方家长和解的那一段也挺有感触,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他们的确要负责任,他们所做的工作不是要检讨自己的孩子,而是推卸责任,解救自己的孩子逃脱罪责,给他们在每次犯罪后,利用这种法律漏洞擦屁股,这会让他们以后可以更加猖狂的犯错,也导致了最后的悲惨结局。
也只有自己的父母会为了自己的孩子连自己的性命都不要,因为他们真的心疼自己的孩子,剧中当柳琳看到自己的女儿恩雅被虐待的视频时,痛苦的模样真让人心痛,普通人我们都会有怜悯之心,况且是自己的亲骨肉呢?
试想如果是我们自己,当法律不给自己一个合理、公正的判罚,我们的内心一辈子会好受吗?
当然不会。
生活在一个欺负妇孺的社会是可耻的,一个弱女子被逼到那个地步对于这个政府来说也是可耻的。
还有几个问题是在看影片中想到的,权当胡说八道吧。
1、片中的一位检察官大骂韩国是狗屎国家,想平平安安养个孩子都他妈那么难。
真的为韩国人有这种片子而高兴,有问题起码可以反应,据说《熔炉》这部电影就使熔炉法于韩国会立法成功。
其实棒子们也不用自责,强奸从轻处罚的案例在其余国家也是比比皆是,比如以前的印度。
2、我觉得恩雅的父母也有不足的地方。
单亲家庭,成长难免有缺失。
如果说第一次受到伤害那是孩子不幸,那第二次呢,家长应该有所察觉,这样的事孩子还是自己扛着,家长的力量和平时的教育在哪。
恩雅的爸爸呢,他不应该去做些什么吗?
他的妻儿有如此至下场他后半生心里会好过吗?
3、我又想到了枪,都说美国持枪不好,有很多枪击案发生。
但事情如果事发在美国,金柳琳一普通善良的女性是可以有枪的,而那几个流氓是不可能有的,我不是说要用枪干什么,起码做起坏事来还会有些畏惧吧。
恩雅是个好女孩,当电影中看到那个印有“不哭,妈妈”的蛋糕时,大多数人都会潸然泪下,希望这种事情在世界上越少越好,希望棒子国的强奸法律越来越完善。
刚刚看的电影,刚离婚的妈妈带着女儿一起生活,女儿活泼开朗,很爱妈妈,但是就是眼光不好,喜欢一个不帅且丧的男孩。
女儿约男孩出来却被男孩带来的混混lj了。
妈妈知道后很难过,而且法院判施暴的混混无罪,释放出庭。
随后那些混混还是不放过女孩,发视频给雅恩说不过来就把视频发上网。
然后雅恩就去了。
这里真的好智障,女儿智商不在线啊。
然后雅恩再次被施暴了。
然后zs了。
最后母亲伤心欲绝决定报仇。
复仇这里我觉得太敷衍了事了。
复仇过程好简单,,而且房间都可以随便进的。
我想说qj犯就是畜生,就要判无期徒刑。
能做第一次,就能做第二次。
或者想网上提议的把圈戴在脖子上,让人都知道他们是qj犯。
主题不错,但深度不够,不过复仇的快感是有的。
分数太低了吧。
近来新闻频频出现猥亵幼童,青少年性教育之类的文章,就来看看。
这部电影,蛋糕那里真是感人,不哭,妈妈,母亲却哭的歇斯底里。
虽然母亲复仇计划看起来很傻逼,但是在那种情况下,拿刀去杀显得异常真实,精心筹备的复仇计划不是平凡母亲做的,她都够绝望了,只想杀光那些滚蛋为女儿报仇。
女孩子一次次被伤害,虽然看起来也很傻逼,但已经被伤害的情境下,她只想秘密不被揭穿,尽可能保留可能的自尊,不告诉任何人,此时理性并不能主导她,只有担忧和恐惧。
唯有那个什么用都没有的警察,让人不得不吐槽。
总得来说,整个影片有些傻逼,但给人的真实感却很高。
后面那个杀人那段,真丑,要不要这么2b的导演,杀人需要那么多为什么,需要那么懦弱么,那个懦弱还杀人???
学习下看见恶魔吧。
细节,细节
唉,这才是一许多普通家庭遭遇犯罪事件的真实情况吧。
复仇?
反杀?
不好意思,去看复仇者联盟就好了。
越来越觉得未成年保护法的一些条例就是笑话,未成年就一定纯真善良吗?
别搞笑了,有纯粹的善良就会有纯粹的恶,后者的可怕根本不是所谓大人的自以为是可以估量的。
记得有一位公众号作者说过:坏人能有多坏,未成年就能有多坏。
所以说那么多的未成年犯罪,包括校园欺凌也好,能不能先保护好受害者,维护好受害者已经受损的权利,再来关注所谓犯罪者未成年身份问题。
—— 随便写的感想,只是一个成年不久的98妹子对未成年犯罪案件的部分观点。
首先,看完后,看了一下网上的评论,都觉得电影不好。
而我个人觉得这样的电影很好了,如果要寻求视觉冲击,心里刺激,有的是爆米花电影,惊悚片可以选择,这电影不在该列,不要拿那些为了追求所谓刺激毫无剧情可言的爆米花电影来相提并论。
再者,很多人都说很蠢,我想说,在这样说的同时,也暴露了你的蠢。
很多人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去评价,而人与人是不同的,更不用说是不同年龄段的人了。
说那个女孩蠢,为什么还要去的,请问你们十七岁的时候知道什么?
说妈妈蠢的,请问你们有脑子吗?
从一开始的离婚案件得知,丈夫出轨了(和另一个女的在一起,并且那个女的就是辩护律师),但是妈妈却败诉了,再到后面的警察明知道女孩被强奸了,妈妈被殴打等等,那些人却都因为是未成年人而免受惩罚。
别说她为什么不把视频交给警察,她不是没信过,她信了,可她得到公道了吗?
最后她会走上这条绝路,都是被警察逼的。
最后,我们不得不深思,1,未成年人犯罪该怎么解决最恰当?
首先,错了就该受到处罚,要不然,未成年人免受惩罚这一条就是在暗示,未成年人可以随便做,反正不用受到惩罚,无形中在助长犯罪。
再者,对于受害者来说,如果说就因为未成年人就免受惩罚,那么对受害者是不公平的,一辈子都被毁了,怎样算公道?
2,父母对孩子成长的重视以及教育。
首先,女孩的父亲对女孩的事不闻不问,出轨等,就没有尽到父亲应有的责任。
其次,那些人的父母也是丝毫没有觉得自己理亏,自己孩子犯了错,不反思教育,反倒说别人孩子的不好,没良心。
最后,那些小混混有这么一天,是因为父母的不重视,直到最后,生死面前,他自然觉得自己没错,说什么,她是自杀的,可想而知,妈妈心里有多冷多绝望。
3,法律为什么而存在?
首先,法律值得我们去遵守,是因为它保护了我们的权益。
如果盲目遵从法律,对实情,对人道视而不见,那么,法律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再者,法律真的是在保护受害者吗?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法律保护的,是那些巧用法律的人,而真正的受害者并没有得到正义的伸张。
最后,我想,电影要表达的并不是让观众觉得刺激,拍手叫好,而是希望通过电影,让我们有所反思,有所成长。
如果把它当做复仇片看大概很多人都会失望,但是往往大家都是冲着复仇二字来的,至少我是,女性复仇题材更是很多人喜欢的。
我对影片的理解是,这其实是个伤痛片,受害者和家庭成员对事件的伤痛表达,但是有点刻意放大这份伤痛,可能没有看过新闻的童鞋就会感觉电影很多败笔,故事重点没有,一直都是平诉,没有高潮,有泪点,当然我泪点低,就算到了结尾也是感觉没有高潮,反正我是感觉没有。
我印象中女主演妈妈的好像没有当过母亲,所以开始一直有点感觉不是母女的感觉,亲密不足,演戏有余,母亲给人感觉看完了还是没有定性,不知道妈妈的性格,其中跟游泳馆教练的交往多余,没有作用,去找前夫的小三打官司也感觉毫无作用,总之无关的镜头情节很多,但是要让导演刻画的情节又太少,很多不给人镜头的情节到最后又给了个结果式画面,感觉特别让人莫名其妙,女主后面女儿死了后倒是有了那么点妈妈的感觉,但是警察还有三个混混的bug又开始出现,大概我有点吹毛求疵,黑色,黄色混混说来说去就一句脏话,表演生硬,另外个大boss看似纯良,演技白痴,或者压根没有演技,警察也是很生硬,警察女儿打电话的情节我都笑了,太生硬了,饶是我不懂演戏的都感觉很假。
大概就女儿在面对心目中的王子时的微笑还让人感觉是很真实的羞涩,大概我做整形业的关系,双眼皮割的……职业习惯啊,主演真的都是吐槽点,优点极少。
但是有的评论说第二次女儿去真的很傻13,我觉得有点苛刻,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心思大概就只是要拿回视频吧,我们那么大的时候不也只相信世界只有黑白,哪里知道还有灰色地带。
而且演女儿的演员给我演出的感觉就是个天真的少女,所以被骗,再被骗从而要挟也是无可厚非,就是母亲对女儿生前的关心那么少,让我有点感觉脱离母女关系。
但是韩国电影的题材真的可谓百无禁忌啊,这样的题材在天国大概只能被审核得面目全非,或者压根夭折都有可能。
熬夜看完,写的也乱七八糟,纯粹吐槽,一吐为快而已,元旦放假的第一部安排电影,有点失望,但是习惯推荐。
在朋友转发的链接中发现了这部电影,做好十足被虐的准备看完。。
开始整个画面都是清新的,包括妈妈和爸爸离婚,也显得很轻松,出了民政局也只是用“王八蛋”一笔带过。。
之后妈妈接了放学的女儿,从她们的谈话中也可以看出她们的关系很健康,甚至相比之下显得更亲密,像朋友一样。
女儿说交了个新朋友,我就下意识的一警觉,结果这个铺垫到最后也只是不痛不痒的一笔。
在离婚后,女儿似乎是单亲妈妈生活中很大的组成部分,离婚对她来说不是痛苦的,更像是一个新的开始,满满的希望。
只是搞暧昧的那个男的除了耽误了事发当天妈妈找到女儿的时间,别的还有什么作用!
这个真的是毫无意义的打酱油。。
再看看女儿,为了培养她学习了大提琴,也正是因为这个引起了小混混同学的注意,试想一个普通家庭让掌上明珠学习一门乐器,也是对孩子的投资和爱,结果在女孩第二次被伤害的视频里光着身子拉大提琴真是戳中了我脆弱的内心。
在家里是爸爸妈妈的小宝贝,巴不得什么最好的都给她,结果却成了一帮无良少年的玩物!
小混混同学,我开始只想到他不是什么好人,但却没想到作为一个班的同学,他能置于一个无辜的女孩这么危险的境地,难道他就不害怕吗?
他不内疚吗?
在明明知道对方小鹿乱撞的小美女面前就没有一点点动心吗?
在看到他们进警察局的对话后我就懂了,哦,惯犯,还带了“工具”,看来是有所准备啊。。
如果在校园里,换作是我的话,高一,喜欢一个冷冷的男生,我可能也不会想到韩剧画风突然一转变恐怖片了,所以很多女生都有可能会相信的吧,也不要怪这个女孩无知了。。
这个妈。。。
复仇?
还不如说她去找人理论去了。
难道她没有看到视频吗,去问谁对她闺女具体做了什么,谁是主犯有那么重要吗?
难道还怕误伤了谁?
所以半推半就的,犹犹豫豫的,好几次险些把自己先送走了,看的真是着急。
但她哭的我真是撕心裂肺的痛啊。。
在发现女儿自杀后把女儿背出来,女儿在车上还有意识的时候说了句“妈妈,别哭”天啊~~~真是让人忍不了啊这个电影虐就虐在一个个的痛点,好似爆发却又不能宣泄到淋漓尽致,让人一直压抑着。
除了妈妈外,所有的人似乎都只是旁观者,小到搞暧昧的游泳教练,孩子的亲爸,大到大大的酱油瓶那个警察和他闺女,所有的人都像事不关己一般,法律也保护不了这对母女,反倒保护了那几个小混混!
看到那几对家长的时候,我真是震惊了。。
不分是非,能教育出什么孩子,责任感?
不用提了,竟然还说你离婚了你女儿也好不到哪去,这什么逻辑!
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PS:曾经看过一个美国的纪实片,记者用一个假的小帅哥的Facebook去勾引小女孩,通过一段时间的网聊,然后约出来见面。。
所有试验的女孩竟然都出来了。
有的父母还信誓旦旦的跟记者说我们对她进行过安全教育肯定不会出来的,结果果真在父母走后(其实藏在了记者的车里)女孩如约出来了,爸妈带上头套,装作绑架她,把女儿吓得半死,然后教育了她。
所以说,孩子很难理解这种危险的存在的最后还想说:远离小混混吧,每天打游戏,随地吐痰,满口脏话,不管在什么年龄段能有几个好人?
很多人说蠢,其实就是太天真,太善良,这个世界上,善良是有罪的,特别是女人,所以女人都该有颗黑心肠~才能让这个世界如愿。黑心肠……别人会怕,就算你再好,再好的女人,都是一样的评价,为什么我们还要好?电影里妈妈的反应很正常,先相信了法律,后来相信人性,最后,到死,她才什么都不信。
应该像金福南一样复仇来的大快人心
我了个大槽 看的憋屈死了 妈妈 你看过告白吗 你智商快上线好吗
普通人对法律系统失望,没有缜密的逻辑和理智,当申冤无门,当女儿惨死,当罪犯毫无忏悔,一个母亲选择的每一步,都是漏洞百出的结果!
好悲
同为韩国现实主义类电影,但是在剧情,铺垫上差的太远了
陷入韩式苦情剧的泥沼
剧情过于朴实,没有惊喜~ 一颗星给某些拍摄得不错的场景,两颗星给女主角声嘶力竭的哭喊 @@
比起告白里的松隆子显得逊爆了!
虽然惨烈 但是感觉还是有漏洞的
残念
围绕妈妈视角来看很真实 一般人如果遭受这样的遭遇也差不多是这样吧或者连寻找真相的勇气都没有 什么打探弱点制作精密的“复仇方针”来个复仇后完美逃避法律制裁的是看悬疑片看多了吧
《告白》+《熔炉》,故事很普通,但真的很感人
单亲妈妈复仇记,故事简单,剧情还行,感觉蛮写实的,只是小女孩真的够惨,一次次被蹂躏,最后自杀了。女孩喜欢男同学,约会时候却被其朋友伤害,拍照,后来又被发裸照威胁,再次被侮辱,自杀,法律针对未成年的审判是无罪,母亲开始了复仇。
母亲版本的《彷徨之刃》,什么时候让女孩子也抛下对清白的执念,将偷拍转而变为对偷拍者的攻击才能结束。尽管电影漏洞很多,但这是一个非常坚强的母亲形象,非常非常,相信自己的孩子,要知道现实中大多母亲还要对女儿荡妇羞辱一番…感谢这样的母亲。足够坚毅伟大。
和《熔炉》肯定是没的比的,不过这个演妈妈的演员演技非常赞,也有很感人的桥段。值得一看吧。不过疑点也很多。(如果说了就剧透了。)
虽说剧中bug多到我都能看出 但是女孩送生日蛋糕那点的确很感人
FF
结局落刀慢了
蛋糕绝对击中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