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迪

Creed,洛奇外传:王者之后(港),金牌拳手(台),洛奇7,克里德

主演:迈克尔·B·乔丹,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泰莎·汤普森,菲利西亚·拉斯海德,安东尼·贝柳,伍德·哈里斯,安德烈·沃德,加布里埃尔·罗萨多,胡安·巴勃罗·维泽格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奎迪》剧照

奎迪 剧照 NO.1奎迪 剧照 NO.2奎迪 剧照 NO.3奎迪 剧照 NO.4奎迪 剧照 NO.5奎迪 剧照 NO.6奎迪 剧照 NO.13奎迪 剧照 NO.14奎迪 剧照 NO.15奎迪 剧照 NO.16奎迪 剧照 NO.17奎迪 剧照 NO.18奎迪 剧照 NO.19奎迪 剧照 NO.20

《奎迪》剧情介绍

奎迪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奎迪》也许不能算是《洛奇》的续作,而是另一部衍生作品。故事将以曾被洛奇打败的重量级拳王阿波罗·奎迪的儿子为主角,影片的片名也源于此。这位出身上流社会的年轻人具备与生俱来的拳击天赋,立志成为拳王的他却遭到家人的反对。他于是找到了已经退出拳击界并且无意回 归的洛奇(史泰龙饰)来担任自己的教练。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维奥莱特逆谋:叛乱的时代追我魂魄美人为馅牛岛酒馆草叶集偶像:TheCoup信任之危第二季奇迹之味正义联盟大战少年泰坦惹不起的殿下大人来自亚塞诺瓦茨的达拉谁都会说我爱你天元突破红莲螺岩暂时困难2012A频道狂暴魔蛛致命出轨男人花恶魔法官全面失控:1999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再审女法医还我清白抢银行风云Ⅱ琼森帮归来神舞飞扬关于香港的风流韵事弟弟

《奎迪》长篇影评

 1 ) 奎迪:迟暮传奇,薪火相传

旧作翻新是2015年好莱坞电影的主旋律。

6月一部《疯狂麦克斯:狂暴之路》 是这一年打出的第一个最强音,《侏罗纪世界》证明了只要好好拍,恐龙题材并不是过时和无趣的,而《007幽灵党》更是在一个劲地挖梗致敬。

正当所有人都在期待接盘侠JJA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能以怎样的方式给这一年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时,另一个完美的句号却猝及不防地以黑马姿态提前冲了出来。

这就是《奎迪》。

<图片1>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卡尔·马克思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是就是这样的人物。

40年前,《洛奇》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让一名无人问津的演员,成为了好莱坞最伟大的成功故事之一。

1976年的《洛奇》获得了三项奥斯卡奖,其中包括含金量最高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剧本。

从此,“意大利种马”就这样成为了洛奇·巴尔博亚。

但是和电影制作背后,年轻的史泰龙在底层挣扎的故事相比,连电影也要黯然失色了。

对于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来说,这个三天写出来的“从烂货到英雄”的故事,几乎是他自己与生活斗争的真实写照。

这个嘴角歪斜、说话含糊甚至有些木讷的憨厚男人,似乎就是史泰龙自己的影子,而随着洛奇的拳王传奇的开启,史泰龙也走上了动作巨星的道路。

无论台前幕后,两个形象的一生,都只能用波澜壮阔来形容了吧。

通过6部电影,费城的洛奇·巴尔博亚和他身边的爱人挚友早就已然活了起来:内向腼腆的一生挚爱艾德里安,如父如子的灵魂导师米奇·戈麦尔,惺惺相惜的人生对手阿波罗·奎迪,永远不变的终生挚友波利。

《洛奇》就是男人的浪漫。

骨子里透露出的生活的浪漫,男人的浪漫。

这个系列带给我们的,除了对生命坎坷永不言弃的精神,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正是这些人和他们之间紧密联系、相互缠结的羁绊。

人们之所以喜欢《洛奇》,除了该有的inspiration以外,从一开始就奠定的草根基础,能让每个人都看到自己生命的片段。

历史总能找到重复自己的方式。

1975年的11月25日,是整个《洛奇》故事的开端,是开场首个场景的设定时间;1976年的11月25日,是《洛奇2》中,阿波罗·奎迪和洛奇·巴尔博亚重赛的日子;而2015年的11月25日,是《奎迪》的开画日。

或许更不会有多少人注意到,1976年的《洛奇》里,饰演米奇·戈麦尔的布吉斯·梅迪斯69岁,而《奎迪》里的史泰龙,也已经69岁了。

Time is a bitch.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喜欢唤这部电影作《洛奇7》。

可实际上,它却远远不止是《洛奇7》。

这年头有个热词叫做精神续作Spiritual Sequel,当然,放在这里不是特别合适,毕竟这还是《洛奇》的延续。

但精神上的薪火相传,是确确实实的。

这是一部完全独立而又紧密相连的洛奇电影,这是自《斗士》以来最好的拳击,乃至体育电影,甚至,比《斗士》还要纯粹和动人。

这是一部充满洛奇元素的、能带来无限感慨的电影,这是一部几乎与洛奇无关的电影。

这也是一部不经意间一拳正中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的电影。

这就是《洛奇》的魅力,and again,这就是《奎迪》的魅力。

<图片2>《奎迪》的成功,是与三个人密不可分的:导演&编剧瑞恩·库格勒,男主迈克尔·B·乔丹,男配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三人构成的骨架支撑,缺一不可。

年仅29岁的瑞恩·库格勒是一位典型的天才型导演,2013年的处女作《弗鲁特维尔车站》即在戛纳和圣丹斯上大放异彩,展现出了和资历完全不相称的成熟。

而在《奎迪》中,作为职业生涯的仅仅第二部作品,更是将个人对《洛奇》系列的感情融会贯通,一气呵成毫无磕绊。

我们知道,体育电影从来都不是关于体育本身,而是参与体育的那些人的故事。

瑞恩·库格勒显然对此了如指掌,因为在《奎迪》的身上,除了紧跟时代的画面语言之外,《洛奇》,尤其是前三部《洛奇》的精神和情感内核几乎完美地延续了下来。

无论是亦父亦友的关系的表述,还是在略显生涩的感情戏处理上,都形成了一种自洽的气场,轻而易举地便能勾起老观众的美好回忆。

而更重要的是,作为看着《洛奇》长大的孩子,瑞恩·库格勒在《奎迪》这封情书里,没有回避过去的失败——没有阻止阿波罗和伊万的对战使他失去了朋友,没有成为合格的教练使他失去了资质颇高的徒弟。

这些过去的阴影并不像其他电影那样能省则省或抛在脑后,而是成为了洛奇的一部分。

联想下《幽灵党》对《量子危机》的回避,可能会更好地理解这种不同的创作态度。

这一态度,也正是洛奇精神的一部分,编织而成的《奎迪》,自然也就成了薪火相传的继承者。

对于迈克尔·B·乔丹来说,《奎迪》更是一次难得的宝贵机遇。

这位从《红色机尾》、《超能失控》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的年轻演员,在今年碰上了一个糟烂的大钉子。

虽然《神奇四侠2015》的一塌糊涂跟他的表现并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对一个刚刚成名的小伙子来说,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意外挫折。

但凭借《奎迪》中堪称完美的表现,这位前途大好的黑人小伙已然成长为了一颗不容忽视的新星。

阿多尼斯·奎迪是作为阿波罗·奎迪的遗腹子+私生子引入故事的,虽然在这个正能量爆棚的励志故事里并没有给这个设定留下多少致郁的空间,但这并不能妨碍小迈同志的超常发挥。

作为故事的主人公,阿多尼斯并没有面对和洛奇一样的物质挑战(毕竟要考虑到时代不同和政治正确),这种危机感更多地是源于身份认同。

而在这个有些老套的框架下(甚至林超贤的《激战》也是套的同样的模板),小迈的任务完成的相当出彩,甚至仅仅通过表情和眼神的变化,就能传递出内心的挣扎和不安。

这是一种少见的成熟。

跟史皇家里那个扶不起的小阿斗相比,简直太不一样了。

但《奎迪》最出色的地方,依旧是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甚至出色到已经为史泰龙捧回了一个最佳男配角的奖项。

作为系列的灵魂人物,洛奇的故事其实已经在《洛奇6》里完美落幕了。

那个征战不已的迟暮拳王,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多年的拳王生涯并未给他带来多少财富,却引来了不少觊觎金钱的吸血鬼。

而丧友和丧妻之痛后,步入晚年的他初心不改,仍是费城街头那个耐心劝导不良少女早点回家的洛奇·巴尔博亚。

他面对过儿子的疏远,也面对过同行的嘲讽,但那个深爱着艾德里安的男人,终于释放了内心的野兽,终于坦然转身回归家庭,不再是那个躁动而又盲目的“傻子”了。

史泰龙在《奎迪》中奉献了堪称是最卓越的表演,将经受了年月沉淀而又倍感亲切的洛奇形象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但最为了不起的,是洛奇真真正正是个配角。

无论是在史泰龙的个人电影,还是其他一线演员的作品当中,由于个人特色过于明显,气场实在强烈,无论是对导演还是编剧来说,都很难处理这种主配关系。

以《斗士》和其他大卫·O·拉塞尔的作品为例,一部剧作各个都是来历不小,演技也颇为惊人,但你很难分清楚究竟谁是主次。

克里斯蒂安·贝尔在《斗士》中的形象入木三分感染力十足,捧走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项。

可从戏份上来看,完全夺走了马克·沃尔伯格的主角光环。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由于剧本关系并没有出现抢戏的情况,但你要说罗伯特·德尼罗的表现有多么特别,也的确没有那种感觉。

至于一团乱麻的《美国骗局》,则只剩下花里胡哨风波诡谲的剧情来让人留恋了。

而《奎迪》中的洛奇,则是堂堂正正和名正言顺的男配角。

在这样一部很容易就沦为双主角的电影中,史泰龙很安分和很令人舒服地超额完成任务,一个动作镜头也没有,照样能送出不输《警察帝国》的动人演技。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藉着《旗鼓相当》的机会学了一招半式,这次的洛奇,和上一集相比都提升和丰满了许多。

尤其是后半段的表现,真诚流露的感情和思索让人简直不敢想象这是个靠肌肉吃饭的动作演员,而更像是前几年的罗伯特·德尼罗。

这也是我在全片不禁落泪的几个段落之一。

这份演技本来就够了不起了。

而做到不抢戏,除了他本人的开明以外(少有地放开了作为核心创作者对剧本的控制),摄影和导演更是功不可没。

《奎迪》在镜头语言上,首先就旗帜分明地划分了主次,除了登场时间的显著差异,两人同画面出现时,史泰龙常常处于背景位或者侧位,将中心留给了小迈。

而即使是单人戏份,也极少出现特写和近景,更关注于洛奇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

而这显然是非常有效的。

既然说到了镜头,就不得不提瑞恩·库格勒的又一壮举。

《地心引力》之后,一大堆电影都似乎找回了长镜头的魅力,而《鸟人》的大放异彩,更是煽风点火一样。

《007幽灵党》开场就是一例,流畅倒是流畅,惊艳倒也惊艳,但走位上相当中规中矩,略显无趣。

而《奎迪》直接把一场长达4分钟两回合的拳赛一镜到底。

即使本片摄影玛丽斯·阿尔贝蒂参与过《摔角王》的制作,这个过程也是难以想象的艰难。

几个部门要怎样地协调和编排,才能在两个拳手之间辗转腾挪而又不显刻意。

这个长镜头的最终效果,也是完全对得起这份努力的。

摄像机走位行云流水,而更可贵的是节奏上显示出了罕见的自然。

前途不可限量。

当然,《奎迪》的其他方面也都是可圈可点,动作设计蔚为壮观,全新配器、编曲和变调的《The Final Bell》和《Gonna Fly Now》,与嘻哈音乐相处得相当融洽。

由于《洛奇》系列在故事上总是大相径庭的,熟悉的观众能找到许多呼应的段落,尤其是洛奇训练阿多尼斯的几个桥段,跨越了时间的限制,和几十年前米奇和阿波罗对洛奇的训练直接对话。

甚至在《奎迪》自己的前后训练桥段上,由于剧情的变化,也产生了奇妙的情感效果,令人不禁感慨和落泪,慨叹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无常。

或许本片唯一令人失望的地方,就是阿多尼斯的对手,英国职业拳手Tony Bellew在表演经验上的缺乏了,整个形象显得无趣且特征不明,难以和Mr. T以及杜夫·龙格尔这样的经典形象相提并论。

但作为一部完成度相当高,且无论是在干货、情感还是风格上都堪称优秀的年度电影,这个小小的瑕疵显然就和用力欠佳的感情戏一样,处在见证了洛奇一生的观众们的容忍范围之内。

《奎迪》会是下一个《洛奇》吗?

我希望是。

但谢幕了的《洛奇》,也永远是《洛奇》。

<图片4>

 2 ) 教科书式的拍摄和低劣的讲故事能力

拍摄技法真的很棒,可以说的上是拳击场面拍摄的天花板了,拍摄距离和角度都恰到好处。

能清晰感受拳拳到肉,又能看出拳击技战术的动作。

但是这个故事叙述能力真的太差了,严重的拖了整部电影的后腿。

几乎没有铺垫洛奇和小奎迪的感情就直接拉到高潮,也没有描述清楚传奇的传承就直接强行煽情,男女主的爱情故事也像是拍到一半决定放弃继续拍这段的感觉,故事发展得就像是为了去完成任务一样。

 3 ) Creed—拳击电影回春

Creed—拳击电影回春文/贾明二类型片看过不少,徐铮将公路片通过泰囧超火了,心花路放直到港囧,票房一路高歌猛进,韩寒也不甘寂寞加入其中。

毕竟,公路片虽然是一路狂奔,但是是可以加入许多元素的,爱情、搞笑,抖机灵、玩深沉,可以下的味道很重,完全掩盖了公路片本来的面目,例如徐铮的片子完全可以归入喜剧片。

体育类型片,尽管也会加入很多元素,但是体育本身才是主菜,也因为这样,体育类型片很难拍,留在我们记忆里的也就那么几部,这里试问一下,有几个人能说出一部中国体育类经典电影?

洛奇是史泰龙创造的经典系列,几年前有一个洛奇合集高清电影的种子,我下载下来,拖着看了一下剧情,没有大场面,虽然闻名已久,终究没有能够静下心来看完。

朋友建议看Creed之前,应该先温习一下洛奇,但是我终究还是心懒了。

最近发现拖延症很严重,明明知道有很多需要立即马上去做的事情,始终提不起兴趣去做。

劝解自己,也许带着一个全新的头脑去看,会看出一部不同的电影。

看完之后,我可以说,这是目前为止,我看过最好的一部拳击电影,更进一步说最好的一部体育电影。

体育片的难点在于,因为要真实贴近生活,不能采用特技,如何将枯燥的训练,精彩的竞技通过画面展示给观众,不能太专业,也不能太业余,而且还在于如何平衡这些内容。

这部电影很精彩的做到了一切,无论是平常训练跑步,I really like his Nike Shoes and Jacket , by the way;喜欢里面恰到好处的配乐。

最后的擂台赛是全片的高潮,那种真实感,那种身临现场感觉,那种拳拳到肉的质感,让我难忘。

心情也随之振奋了,好久不写影评了,我愿意花一个小时时间,默默看完Wikipedia的介绍,洗完这片影评。

 4 ) creed

Donnie的养母让我想起冲出康普顿里Dr.Dre的妈妈最后比赛时给Donnie送了短裤真的很感动燃 like爆裂鼓手 不疯魔不成活他跟史泰龙说 如果是其他人做我教练 我就不会打了 但是我有你史泰龙跟他说 打这场比赛 不是为了我 不是为了你爸 而是为了你自己最后一战挺热血的creed lose the game but ,win the nightRemember “one step at a time”

 5 ) 耿直的人运气不会差。

迈克·B·乔丹不管在《黑豹》里面演反派,还是在《奎迪》里面演叛逆少年拳手,都有种黑人独特的的耿直帅的气质——脖子一耿,我就是强!

耿直的人总是一往无前。

在少儿看守所,Johnson不允许别人骂自己的妈妈,耿直地一拳打过去。

在养母的豪宅,Johnson为了拳击梦想,也为了父亲奎迪姓氏的传承,耿直地放弃荣华富贵的生活,来到费城寻梦。

在女神的门口,Johnson为了一腔爱情,耿直地邀请女神一起出去约会,即使那句邀请只是蹩脚的“你饿了吗?

”在训练馆里,Johnson为了变强的目标,耿直地坚持一个人训练,直到传奇被感动,亲自下场指导。

在拳击台上,Johnson为了胜利,即使左眼已经被打得睁不开,也想起最简单的过往,最简单坚持下去的理由,坚持着站起来,打完最后一轮…耿直的人一往无前,赢得了亲情,赢得了友情,赢得了爱情,赢得了胜利。

有时候别想太多,就坚持着奔跑,努力变强,真诚说爱,生活或许不会总让你赢得胜利,但会让你赢得你应得的。

 6 ) 荣耀与传承的交响曲,力量与温情的二重唱

很多人把这部片子爱称为《洛奇7》,因为这部电影不仅是对洛奇精神的怀念与崇敬,更是一种生命力量的传承与延续。

饰演洛奇的史泰龙今年已70高龄,估计再出来蹦跶的几率比较小了,算是老辈子退出历史舞台前最后一场谢幕演出吧!

而甘于屈居配角,鼎力推举后生晚辈的无私与大度,也是让人动容!

其实一直以来对史泰龙的印象不是特别好,总感觉这人眼角下垂、嘴角歪斜、说话含糊、吐词不清,怎么看都不应该是演电影的料,而且出演的电影全是硬汉金刚一类的动作片,光是秀秀腱子肉、摆摆酷就万事大吉了,完全不需要什么演技。

后来才慢慢了解到,他的脸部和口齿问题是由于出生时产钳误操作导致的面部神经麻痹的结果。

但恰恰是这样一个刚出生就被生活开了个小小玩笑的人,用他的不屈不饶、异想天开结结实实地回敬了生活,1976年他自编自演了电影《洛奇》,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洛奇”世界,用“洛奇”精神影响了千千万万像他那样深陷命运泥沼却怀揣梦想的人。

在这部电影《奎迪》里,史泰龙脱下了彪悍、冷酷的硬汉外壳,满脸皱纹、头发花白、老态龙钟、说话依旧吐词不清却意外地应景,一顶小毡帽取代了过去拳王的华丽光环,厚重的衣服圆润了往日犀利的棱角,眼神里既有父爱般慈祥的温暖、也有亲历过沧桑和跌宕的智慧与从容、有怀念青春与美好的无限眷念、也有正视生命消逝的笃定与释怀、有固执、有妥协、有辛酸、有期盼、有孤寂、有陪伴、有平静、有悸动……电影最后一幕,他和奎迪肩并肩的背影把我看哭了,耳边不时响起他们鼓励彼此的话语‘You fight, I fight!’(我真的不希望我是唯一一个看史泰龙的片子会泪奔的人,好丢人地说-。

-)……一个是迟暮的洛奇精神的缔造者,曾经无限辉煌却又不得不跟这个世界say goodbye,一个是新生的洛奇精神的传承者,蓄势待发、跃跃欲试,将来还要面对生活中更多未知的挑战和机遇,画面充满了生命与死亡交织的味道,矛盾却又和谐。

故事简介故事讲诉的是昔日曾被洛奇打败的重量级拳王阿波罗·奎迪的私生子Adonis Johnson(由迈克尔·B·乔丹Michael B. Jordan饰演,跟篮球明星乔丹同名不同人哈),不安于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一心想要同他未见过面的父亲一样走上拳击的人生舞台,不仅是向自己的父亲致敬,更重要地是证明自己身上流淌着跟父亲一样的热血,他不仅仅是个错误……于是他成功请出了退出江湖许多年的洛奇担任自己的教练,两人在微妙的情感纠葛中互相鼓励、扶持、前进,他们之间既像父子、又是仇人、既是师徒、又是朋友,这种注入大量情感碰撞戏码的手法,在以往的拳击电影中很少见。

捉鸡和镜子游戏拳击电影当然少不了“魔鬼”训练,什么跟车跑啊、跳绳啊、打沙袋啊都是必练项目,这部片子中两个项目很有亮点,反正我在其他拳击电影中没见过。

一个是“捉鸡”,就是在规定时间内,把满场跑的鸡咯咯捉进笼子里,首先鸡咯咯们跑得溜快,其次它们跑的方向转换得很快,所以除了速度要跟上之外,还得要预判它们的转向。

看着一老一少在鸡圈里玩得很嗨皮,我真是忍俊不禁。

还有个是“镜子游戏”,就是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出拳,但是出拳的瞬间必须要让镜子里的自己躲开拳头不被击中。

我自己亲身试验了一下,如果单是出一拳,很容易躲过,但是在快速、连续且出组合拳的情况下就避之不及了,反正我看镜子里的自己就跟抽筋似的,肚子笑爆!

这部电影见证了史泰龙的华丽蜕变,是荣耀与传承的交响曲,是力量与温情的二重唱,非常走心,值得一看!

 7 ) 处处致敬洛奇,却没让观众感到洛奇的那股真诚

作为经典拳击题材励志片《洛奇》在40年后的一部衍生作品(影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797460/),《奎迪》里的拳击赛依旧精彩,40年后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口味,激烈好看没得说,主角小哥的身材也简直完美。

史泰龙重演作为配角的洛奇,那和当年的心态完全不同了,自信满满信手拈来。

影片除了拳赛,主要的亮点都是《洛奇》的怀旧梗,街角的老拳馆,以妻子为名的饭店,费城美术馆的台阶,还有洛奇养的40年后大了一倍的乌龟。

最动人的一幕,还是半头白发的洛奇带着一瓶酒和一支玫瑰,坐在妻子和老伙计的墓前给他们读报纸,诉说衷肠,令人唏嘘感慨岁月的变迁,尤其是刚刚看完《洛奇》之后。

这个奥斯卡男配提名,显然是带着致敬和怀旧的。

《奎迪》自然还是励志片,我们来和《洛奇》做一些对比。

与洛奇的小混混出身不同,奎迪是拳王之后,虽然早年也有不幸,但很快被善良的拳王遗孀收养,家财万贯,算是含着金汤匙的人物。

然后他执意放弃高薪的工作,只身到费城去打拳击。

邂逅了楼下的漂亮姑娘,水到渠成。

找到洛奇当教练,地利人和。

那他究竟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自己肩负着拳王的姓氏,心理压力很大;关键时刻恩师洛奇得了癌症,心灰意冷。

当然最后还是奋发图强一战成名。

你是否有感觉到,虽然同样是个拳击励志故事,《奎迪》的每一部分都带着十足的虚构味?

富家公子死也要打拳击,这个通常是穷苦人为出头不得已的选择,略显离奇;他的内心的敌人不是平庸蹉跎,而是家族姓氏,这离普通人更远;爱情和亲情桥段也索然无味;至于癌症,大概是仅次于白血病的,电影与现实发病率相差悬殊的疾病了吧。

这个剧作显然出自没有切身经历的作者之手,并无当年史泰龙的来源于生活的珍贵灵感。

因此,《奎迪》虽然继承了《洛奇》的很多套路,也处处予以致敬,拳击赛甚至比当年的更激烈更好看,但却难以带给人《洛奇》那样真诚的感动。

这不是一部好的励志片该有的样子。

 8 ) 费城必须得有Meek Mill

6.5/10 大学第一个screening。

第一次用英文写分析,简单练练手。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film, Coogler introduces us the background of Adonis within 2 minutes: he lives in a young detention center. This sets up a quick pace for the film, that the director wants to cut directly into the topic, which is “Creed,” the title but also the center of the film: how Adonis fights against the name of Creed? How the name Creed relates Adonis with other people without him knowing? More importantly, how Adonis accepts himself as a Creed?

Soon after the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Adonis encounters the first change in his life: his mother comes to get him home. The shot above indicates the very fundamental logic of the Coogler’s logic of editing in this film: intensive use of eye-line matching. In other words, we track the main character’s movement, and we see what they see. In this sequence shot, we walk along with Mary Anne by two doors and finally stop at a door where, in contrast to the other two, nobody is standing behind the narrow window. This sequence shot in another film could be longer; Mary Anne could be walking by more than two doors, we’ll get a deeper curiosity and empathy for these kids in jail. However, again, Coogler does not focus on a broader social context: Adonis Creed is what he concerns.

The first influential change in Adonis life is happening. The staging here is interesting, for it is analogical to the staging when Adonis asks Rocky to train him.

Adonis is standing, while Mary Anne and Rocky are sitting. This kind of staging shows the steadines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Adonis; he is self-aware and knows his own path. This sequence above serves as a great illustration of the editing of Coogler in this film: eye-line matching, again, and eye contact. We see the aggressive way Adonis’s rivals looking at him, which enables us to empathize with the main character.

Then, we see one of the great sequences in the film. Hand-held camera, tracking shot from the back, and no cut in between, these are how the director gets us closer to Adonis: we have the privilege to share his private space, and the camera persists in keeping us an intimate/personal distance from Adonis. However, we are not that close to Adonis yet, not as close to him as we do later. For the whole first game of Adonis we watch, we, the camera, are outside of the ring. In contrast, later in the film, we are allowed to get in the ring and fight along with Adonis. But this sequence shot immerses us in the atmosphere of boxing. We identifies with the camera, just like we are walking around the ring to find out a good position of watching the fight.

Then, a straight cut to this shot. The lighting, darkness of the arena and brightness in the office, creates a juxtaposition and is also crucial to the humor Coogler wants us to perceive. It is also sarcastic. The ring is where Adonis loves, while the office is where he dislikes. But it is the ring that is dark, the office that is bright. It points out the awkward position Adonis is at. Also, from the facial expression of Adonis, we know he is going to make a determined decision to his career.

Coogler also uses the same type of editing technique after the first win of Adonis, from “let’s go tear this city up” to Adonis’s sleeping on the couch. Therefore, straight cut between highly contrasted shots is how Coogler creates humor. Speaking of determined decision to his career, and thinking about the other kids in the detention center, it is easy to understand why the films does not willingly to touch on the topic of African Americans. Adonis’s parents are wealthy, while the other kids in detention center might not have the privilege to do whatever they want to do if they exited the detention center. The film, after all, is focused more on the growth of Adonis himself. This shot not only shows us Adonis’s passion for boxing, but also symbolizes his fight against his father, who gives Adonis his last name. Synchronizing Adonis and the young Rocky, it reminds me of the scene in Villeneuve’s 2049, where K’s virtual girlfriend “synch in” with the hooker. While in 2049, the synchronization mostly indicates the dichotomy of desire and body; in Creed, the synchronization is an embodiment of Creed’s struggle with his father’s name, which is the center of the whole film. Also, this scene, along with a rousing music, makes us feel the passion of Adonis and his eagerness to fight in the ring.

Speaking of the music score of Creed, 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the usage of Meek Mill’s rap. Meek Mill is from Philadelphia, which makes the story, which happens in Philadelphia, more convincing. Additionally, casting Michael B. Jordan achieves the same purpose, for he is from California, just like Adonis. These details make us believe what we are being shown.Since Adonis begins to serve his apprenticeship with Rocky,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onis and Rocky starts to be a concern of us. Stallone is key to the narrative of the film because he is an archetype of an era. As his entrance to the film, he has already gained our empathy, for we are so familiar with him. And as Rocky is diagnosed with cancer, we spontaneously hope he will get better.In this part of the film, Coogler provides us with the ess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cky and Adonis. Rocky trained his son, but his son did not like boxing; Adonis is lack of paternal love, and he is looking for an equivalent caring.Again, tracking shot. In this scene, the camera moves in accordance with Adonis’s movement. The camera oscillates as Adonis walks, constantly shifting his center of gravity. He then sits down with Rocky to learn some drills, and as he stands up, the camera “stands up” too, just like we are a bodyguard or a close friend to him, moving exactly like him. This is also a great example of how Coogler augments our empathy with Adonis.

The last interesting sequence appears right before the game between Adonis and Conlan. The Conlan team enters the arena in blue fog, which is definitely cool. With the dark but fiery music, the scene speaks for it self: big villain is coming. What’s more, the whole arena is under the envelop of blue light, which indicates the whole crowd stands for Conlan (not to mention the boo they grant Adonis).

The mise-en-scene here shows the great discrepancy between Adonis’s and Conlan’s support. While Conlan has several people behind his back, some of which hanging Golden Belts in the air, Adonis only has Rocky with him, the latter even just standing at the edge of the frame. Finally, even though Adonis loses the game, he earns the respect from the crowd and embraces the name Creed, by which the crowd calls him.

 9 ) 像父亲一样的拳王 | 洛奇7《奎迪》

from微信订阅号【野评人】史泰龙在最新一届金球奖上凭此片获得了最佳男配,恭喜他。

确实演得好。

演了六集洛奇,这次等于是本色出演了,但是又有突破,很不容易。

(这张海报让我想起愤怒的公牛)这是一部让人激动和感动的电影。

它一点都不造作、不拖,情节推进有章法但是又很自然,情绪也引导得恰到好处,没有过分煽情,却让人热泪盈眶,尤其最后那句“我只是为了证明我不是个错误”,直中泪点。

作为《洛奇》系列的第七部,它可以说让这株老树又开了次新花。

其实早在第四部的时候,史泰龙就已经被颇多诟病了,但是他依然狗尾续貂的拍到了第六部,观众都不怎么买他的账了,所以到《奎迪》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没抱什么希望,片方也没造什么声势,没想到上映后质量好的吓人一跳。

目前IMDB评分高达8.1,烂番茄96%的新鲜度,和第一部一样。

为什么会这么受欢迎呢?

在我看来有这么几个原因:1、新血加入这次的主角不是洛奇了,老拳王把舞台让给了新人阿多尼斯,他曾经的劲敌——阿波罗奎迪的儿子。

有了年轻小将的加入影片就好看了。

拳怕少壮,拳击还是要年轻人打才够力气;2、父子情感人至深虽然史泰龙和阿多尼斯不是血缘上的父子,但情同父子。

阿多尼斯因为从小缺少父爱,长大后更不愿意活在父亲的阴影里,所以改成了母亲的名字,并且拒绝以奎迪的名字参加比赛。

史泰龙则是反过来,儿子和他很疏离,跑到了加拿大定居,半年都难得来一通电话。

这样两个在亲情上感到寂寞空虚冷的男人,因为阿多尼斯的拳王梦而走到了一起。

新手从老拳王身上学到了宝贵的经验,老拳王在新人身上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两人都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最后两人一起跑上费城独立广场,在洛奇像前面看着朝阳升起,预示着子承父业、薪尽火传,新的传奇仍将继续。

3、病痛折磨下的老拳王那个曾经在费城清晨寒冷的街头跑步练拳,跑上独立广场,对着第一缕阳光高举双手的男人,终于也在病魔面前倒下了。

洛奇一直是开朗乐观的硬汉形象,他有着不屈的意志,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所以看到他挨了阿多尼斯几拳(练习)趴在台子上起不来,做完化疗对着马桶呕吐,以及满脸的褶子和稀疏的白发,我感觉到一种父辈老去的悲哀,这个悲哀不仅仅是电影里,也弥漫到现实中来,越发觉得为人父的不易和亲情的易逝;4、推陈出新的拍摄手法拳击电影最揪心的片段显然是比赛的时候,摄影和剪辑非常重要。

在这方面要想推陈出新比较困难,快速正反切、第一视角、慢镜头什么都玩腻了,而奎迪挑战了一个难度很高的拍摄手法——长镜头。

影片一共有三场比赛,每一场都使用了或长或短的连续摄影,其中第二场最长,绕着拳台拍,从远拉近,很震撼,也很难,因为涉及到演员们的走位和出拳顺序,需要好好编排,稍一不慎就要重来。

训练的一场戏,阿多尼斯在街头跑步,费城摩托党从巷子里窜出来跟着他一路狂飙,到达训练馆门外摩托车把他围在中央,他冲着二楼的洛奇狂喊。

这一段镜头的调度、画面内容和音乐的配合非常棒,看得人热血沸腾。

以上四点保证了影片的可看性。

我一直很看重一部片子的情节,拳击类的除外,因为大家的故事都差不太多,低谷到高峰的转变,唯一一个例外是东木的《百万美元宝贝》,剑走偏锋,一样感人至深。

本片的剧情同样也很俗套,但胜在节奏把握的非常优秀,唯一稍显累赘的感情戏也适可而止,控制的很好。

导演就像是乔峰,普通的武功招式到他手里都能发挥出强大的威力。

这是个黑人导演,这是他的第二部电影,第一部是《弗鲁特韦尔车站》,在2013年的戛纳电影节和圣丹斯电影节都获得了奖项。

拍《奎迪》是因为他从小受《洛奇》的影响,他父亲用《洛奇》来给重病的祖母鼓励打气,而到了父亲年老病重的时候,他和父亲一起重温《洛奇》,所以《洛奇》可以说是他家的精神食粮,而且是主粮。

有如此深厚的情感基础,加上导演本来就很优秀的天赋,影片好看也在情理之中了。

 10 ) 男人的蜕变与浪漫

洛奇一代离开观众视线太久,拳头、疯狂、坚韧,拳击的热血燃烧男人的激情,那些拳击手们,他们是时候回来了,但无论曾经在拳台怎样的呼风唤雨,岁月的痕迹愈发清晰,洛奇独身囿于费城,对着妻子墓碑倾诉提醒着观众那份无以复加的孤独。

《奎迪》的主题在于传承,《洛奇》真正精神上的续篇,二代奎迪抛弃从前的养尊处优,寻觅自己的空间,只不过,他的追寻,被打上了深深的洛奇烙印。

身体可以被暴击,但精神不死不灭,奎迪留下自己印记的同时洛奇魂在不经意间的到了最华丽的传承。

《奎迪》自我价值的实现看似妄图离开“洛奇”,但史泰龙的出场与奎迪的合璧让电影的存在不仅仅是关于一个拳击手对梦想的执着,同时“洛奇”对文本轨迹的影响也必定是直接的。

如果说《奎迪》是关于自我的价值发现,并努力继承老一辈的精神传统,那么《奎迪:英雄再起》则是在认清自我价值后,将自我价值嵌入生活中,与此同时,“洛奇”的恩怨也在鬼魅般如影随形,时刻考验着刚刚做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抉择。

影片开场赢回野马的一战像是《奎迪》没有完成的篇章,是父亲跌倒的再战,也是忠于自己的宣言,延续父辈的精神,拿下梦想的金腰带看似是拳击生涯的巅峰,但在竞技体育甚至放大到社会,从来都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是流星坠落还是星光永恒,前者一直多数。

《奎迪:英雄再起》所呈现的,就是出现在巅峰后的阵痛,达到巅峰需要热情、奋不顾身,而守住巅峰的动力必定数倍于起步阶段,所以凭着一股脑的激情往往无力供给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人生的阶段不可能时刻都在立于生活情境之上,这个情境有可能反噬于你,而提炼前进动力的源泉,终将来自每个生活情境,来自生活与社会、责任与信仰。

《英雄再起》最裸露的反噬情境就是来自Drago儿子的挑战,Drago的背后坚持的信条使其与洛奇在餐厅对峙,这些关于上辈人恩怨的场景交融起来使这场对决更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复仇,父辈间恩怨置于下一代,下一代也甘愿被这样的复仇笼罩,他们迫不及待的想利用这点证明自己,这是洛奇与奎迪的矛盾,也是年轻冲动与经验思维的矛盾,这些让《奎迪:英雄再起》比《奎迪》更像是《洛奇》的续篇,比起精神的传承,拳头交错无疑更加直观。

职业拳击的舞台上,看起来更加强壮的Drago之子与奎迪对抗,这种跨越量级的观感像是有意增加的困难度但有违常理,哨声停止后的挥拳有悖于规则也似乎是剧作的漫不经心。

但拳击台无论如何都会是影片的主心骨,《奎迪》就做了很好的打破常规的示范,中段跟随主角的长镜头和后段凌厉到位的剪辑展现了拳击台上的美丽与勇敢。

《奎迪:英雄再起》奎迪的两次出场也足够华丽,如果说第一次是金腰带级别的官方仪式,那第二次女友的歌声里出现奎迪的轮廓则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个意义就是另一个反噬情境,能否为家庭扛起责任。

拿下金腰带后,从求婚的那一刻开始,家庭就开始占据了奎迪的生活,求婚到生子,男孩到男人,每个阶段女友都会有疑问,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我们准备好了吗?

关于生活我们从来都没有准备好,成长总是来自未知中的探索,这样的探索是奎迪的,也似乎是每个人的。

求婚那段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当原定的誓言没有按计划被听到,匆忙中的再次告白更彰显了爱与坚定。

自此,面对未知、做出决定的便不再是一个毛头小子,需要考虑的、承担的会比之前更多,奎迪失去前进的动力,回归家人,陪伴女友与刚出世的女儿,也许他该庆幸,当他失落的时候还有家人还有港湾。

所以对于女儿的出世伴随的不幸,是他重拾信心的导火线,他憋屈的失意与愤懑在快频次锤击沙袋的过程中以男性最原始的力量倾泻而出,女儿哭闹声的停止仿佛暗示了拳击手的平静,不断地打击与战斗,对于拳击手,才是内心的平和;承载着家的希望,在绝境中才更具意志,挥拳才更有力量。

背负着家庭意志,会让一个男人更加强大。

最后一个反噬情境来自矛盾,是不同年龄对待事物心态差异所致的认知矛盾,人的成长是多数情况下是经验的增长,长者在日积月累中以经验相告,就像洛奇对于拳击的经验,给予了他令人尊敬的教练身份。

但《奎迪2》中洛奇,在复仇氛围和生活面打开的情况下,他的角色便不再局限于教练,长者对生活的感悟是他的优势,但这也造成了他与奎迪的矛盾。

人生导师的作用多是以自己的经验告诫来者,少走弯路,但对于后人,少走了弯路,又何以积累起丰富的经验,更何况哪里会有直路。

路总是自己的,奎迪妈妈说道,现在能够救他的只有他自己。

复仇的气焰、失利的恐惧、在责任与关爱中重拾信心;年轻气盛,无所畏惧,面对坠落,找回自己,只不过,找回自己的过程很温情、很符合当下社会道德对于男性的期望。

由此,《奎迪:英雄再起》便不再是拳击台上的战斗,战斗空间全然开放,延伸至生活的方方面面。

奎迪的蜕变似乎是现代社会语境下男人成长的缩影,好莱坞这一次对现代男性的提炼全面且精准。

影片最后的大战并没有期待中的拟态长镜,抛弃了镜头美学,回归故事本质,除了对手故意攻击受伤部位这一违背体育道德的行为,故事层面的把握足够精彩,不仅仅是奎迪的先承受压力才能给予敌人致命一击,之前一直脸谱化的Drago父子也开始复杂起来。

当拳台上的两人只剩下意志的战斗时,片刻的安静才会让人明晰,《登月第一人》中的尼尔·阿姆斯特朗在寂静中释怀了女儿的离去,转过身在《奎迪:英雄再起》里,拳台上两人在用意志围起的平静中,Drago放弃了支撑他去到美国的最初念想。

最终,拯救自己的依然还是自己,个人的成长也是学着舍弃与和解那些曾经坚持却可以放下的信念。

拳台上的喧嚣对比着洛奇孤独的身影,相比较第一部从奎迪视角的精神传承,这一部的洛奇视角则心酸动人,那是年轻人的战斗了,复仇瓦解、恩怨了解,胜利的快乐早已品味不到,置身事外,接下来拳台就是你们的。

只要有心,哪里都是人生,一部《奎迪:英雄再起》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竞技体育的荷尔蒙爆炸,它记录了一个男人从心高气傲到跌倒再到扛起责任的坎坷历程,是现代男性正面的符号化演绎。

《奎迪:英雄再起》虽是好莱坞的理想模式化产物,但比起《夏洛特烦恼》那类男性集体回溯过去的意淫狂欢,这样的造梦才是普世价值再捏合的正确方式。

而当全世界都在为了“女性主义”扁平男性的时候,很高兴能够看到一部真正展示男性成长与力量的奎迪系列电影。

《奎迪》短评

不太好

6分钟前
  • 豆友52940626
  • 较差

洛奇老带新,核心精神不变,但对比第一部,燃性差了好多

11分钟前
  • 夜无汐
  • 还行

从洛奇到奎迪传奇在延续,这样一部番外篇显然对80年代一路追来的影迷更有怀旧意义。两场拳击赛被冗长的文戏串起来,大到萌生打拳想法小到被挑衅的争吵,都在影射父亲阴影的前尘往事。赛场上的长镜头调度流畅,拳手交战与病魔交战遥相呼应。就燃点来说,若《勇士》是个二踢脚,《奎迪》只能算个小划炮。

14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精彩,剪辑,镜头调度,剧本和表演都可圈可点,不做作真实,最佳的洛奇系列续集,不差于洛奇第一部……

18分钟前
  • 醉舟
  • 推荐

依旧是满满的洛奇套路,可就是爱看啊。情同父子的戏很不错,拳王也老了,把自己的信念传承到另一个身上。

22分钟前
  • 梅花野老
  • 推荐

3.5 中间打第一场的长镜头挺好的

23分钟前
  • .
  • 推荐

好看

26分钟前
  • 推荐

俗套但热血!

29分钟前
  • LZQIMAX
  • 推荐

补标记

30分钟前
  • 禅达过客
  • 还行

重走洛奇之路

33分钟前
  • 较差

老一套

35分钟前
  • Tough-Worker
  • 较差

奎迪是一种精神。

38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身材真是没得说……其他也真没得说!

43分钟前
  • 花小柚
  • 较差

猪脚全程傲娇脸一个表情演到底所有人都要哄着她。史泰龙果然整容了,拉皮了吧,唯一牛逼的是拳击场面用长镜头,演员起码是练家子,看完这个想去看洛基系列

46分钟前
  • 菠萝
  • 较差

比赛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很多的是英雄暮年和新人的崛起吧。世人只是看到你的名字,却从来不了解你的故事。

47分钟前
  • 外苏
  • 推荐

喜欢洛奇的前两部。这个似乎有点俗套了。整个情节还是挺简单的,和洛奇的其他几部一样,对拳击本身的诠释不是很专业,讲究的是打不死的精神,小人物创作奇迹。对于洛奇的延续版,这部没有脱出窠臼,略显平淡了。

50分钟前
  • 黄小佳
  • 还行

处处都是洛奇的影子,剧情就像是把 洛奇1 和 洛奇5 打混后融在了一起,由公式套路准确合成的主角也无法使人共情。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片子的洛奇和之前的电影近乎脱节,整个就像一同人。

55分钟前
  • 小玉
  • 较差

我不管我要给辣弟电影高分

57分钟前
  • PARKER
  • 推荐

洛奇后传没啥特点。

1小时前
  • 落魄的迪巴咖
  • 较差

中上水平的拳击电影,突然很想补习下《洛奇》系列了

1小时前
  • 杰西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