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片一部,这片子应该一个月就能搞定吧。
围脖抽奖中的票,不然花钱看这样一部片,心疼死了。
导演和编剧真不是凡人啊。
且不说情节的跳跃,配角的呆板,广东话普通话的奇怪夹杂,这些我可以勉强接受,毕竟小投资电影嘛,要求不能太高。
我唯一不能接受的,是最后石勇的遗言居然是“一定要拿金牌”.......这太不合常情了,为毛不是要李丽好好活下去,照顾好儿子啊。
石勇是李丽的老公,不是望女成龙的老爹,更不是国家利益至上老革命,他只是个普通人,过着平凡的生活。
他应该懂得:参加比赛,只是圆李丽一个遗憾,至于名次,不应该强求。
就算是为了爱而去夺金牌,鸭梨也会只增不减,又怎么好好生活?
而李丽,似乎一切太过于顺利了,或者有过艰辛,但在跳跃的情节中都一带而过了。
各种小概率事件都让她赶上了,rp真是不一般的好啊。
尤其是最后,猛地多加了十几公斤,在精神力量的鼓励下终于成功的举起来了。
真是相当不靠谱啊,精神意念是可以鼓励人,但不是万能的,在意念的世界里一切奇迹都可能发生,但现实中是少之又少的。
结尾真是一个俗。
本来就是一个平淡的故事,何苦要加上奥运题材,一下子升华到这么高的境界,吃不消啊。
我宁愿看到一个因病退役后的运动员自立自强的普通故事,因为这是普遍的真实。
中国的举国体制,使得我们在看不到少数运动员光鲜的背后,大多数运动员的惨淡人生:由于从小接受体育训练,很少有其他方面的特长,比赛拿奖是他们大部分的出路,如果受伤却又不能评上伤残等级,就会像折翼的天使,坠入凡间,自食其力。
男主名字第一次听说,但看起来好面熟,貌似是很多港剧的龙套演员?
女主没见过,但还挺漂亮的。
小正太很可爱啊。
希望下次中奖能看个好看的电影
近十年的港產電影大致分成兩類,一類是本土的,另一類就是吹起了合拍風。
電影評論界經常都有討論這種的現象,可是從香港觀眾的角度來說,中港的合拍片實際上是對本土意義的摧殘。
當《潮性辦公室》也得要說說普通話的時候,香港電影的中心正趨向邊緣,這也難怪業界的,一方面是大部份的電影公司傾向與內地的大片商合作,另一方面是能夠讓中港的演員合作。
但在表達一個地方包含著的論述、風景線被融合覆蓋時,這種的「融合」只變成不倫不類。
不但是主旋律電影、革命電影要融合,而這種風潮更帶到了愛情片的領域中,實在是顯得格格不入。
奈何仍有港產的色彩,至會令人看下去。
《高舉.愛》的電影導演邱禮濤被稱為是「B級導演」,以拍黑幫電影與惡搞類的怪異電影見稱,他的其他作品也有關於邊緣族群的,同時也有喜劇。
可謂是相當的多元化,一直以來他所拍的電影只算是一般與中上的水平。
然而,要製作一部成功的電影背後有其他的因素,當文本與拍攝手法只屬一般時,演員的配搭頓成了重要的一環。
杜汶澤是個專業的性格演員,幸運的是他在影圈裡沒有被過份的定位為笑匠,反而在不同導演的眼中把他不同的、隱藏的特式表露無遺。
在彭浩翔的《伊莎貝拉》裡他飾演一個粗獷的父親、在《無間道》裡他做傻強,在喜劇的作品裡他能為觀眾帶來笑聲。
而在這部作品裡觀眾能感受到他是一位慈父,一個好老公,這就是形象定位的問題,也有著他使電影質素有所昇華。
以小本製作來說,框架既有,可惜未能完善的處理戲裡的「起承轉合」的問題,劇情太過俗套,刻意帶出勵志溫馨的一面。
叙述上太刻板卻沒有新意,只是一味的交待女主角的夢想,但線性上卻平鋪直叙,不夠彈性。
感覺是在看電視劇般叙述多少年後主角們的生活出現那些變化,使觀眾看不去似乎有些悶氣。
而且在取材上也沒有特別的新思維,特別是這個故事的靈感主要是來源於一位的德國運動員與他的太太。
當看過、認識過真實的故事後便有感編劇的創意、對劇情的調度實在有需要多練習。
在芸芸的愛情電影當中講到運動員的是佔於少數,而這部電影有著運動的元素,女主角面對著挫折、疾病似然樂觀面對,可惜的是導演卻沒有在女主角的心理層面上著手,沒有交代她的掙扎,只如流水式的輕輕帶過,似乎有著「慳水」之力,草草了事。
而在男主角面對家庭、過去時也同樣如是,沒有把演員的內心戲交代。
有時候愛情電影是需要大特寫,需要有爆發點,如爾東昇的《忘不了》中張柏芝那些嚎哭的鏡頭,催淚感人。
可惜,邱導演卻有所欠缺聚焦。
講到愛情勵志電影,有時候可以談的不只是故事,而是可以試談愛情世界裡的誘惑,人的七情六慾所帶出的寓意。
而並非只停留在講述一個故事,如此粗疏大路的層面上。
奈何也有要讚的地方,先是演員的演出,在一些電影的訪問中得知江若琳為了演好角色而特意學舉重,時間約為半年左右。
的確,江若琳的演技在這幾年中有明顯的進步,特別是把她第一部的《十七歲的夏天》來比,真的成熟了不少,而她本身也有一種大不透的氣質,感覺像是小女孩。
一面看電影,一面替她緊張,電影中的她散發一種樂天知命的態度,相夫教子時刻知道何謂「責任」,為她加了不少分。
此外,杜汶澤的演技恰到好處,做一個沉實的男人,是鮮有所見的形象,相當令觀眾受落。
美中不足的既是電影在處理上無突破,在演員的身份與定位上實際也出現可爭論的爭議,是為了合拍而產生的邏輯錯誤。
首先,李麗(江若琳飾)的身份早已是香港人,而不再屬於東莞。
當她決定來香港生活時,她就有所捨棄內地的生活與户籍,再加上她在香港結婚生了小孩,所代表的是香港隊而不是東莞,同時她所訓練的地方理所當然是香港,也不是內地。
故此,在塑造的電影身份上李麗既不是完全的內地人,也不是完整的香港人,在角色的身份界定不但是模糊而欠缺合理性。
在觀眾層面看下去兩邊不討好,反成了夾心人,明顯是配合拍攝地點與投資者而定,實在讓本土的觀眾少了親切感。
合拍電影之流雖不可擋,但在選材上、文本的編排上也應當要合情合理,而不是為編劇而編劇。
此外,合拍片也要盡量把兩地的文化差異帶出,盡量挑選有批判價值的要點,帶出相處的樂與怒,而不是把敏感的題材抹殺掉。
合拍電影的路還可以走得更寬更廣,不只是地域上與參與的持份者上,而是想如何開創一條不一樣的路。
大致可以參考外國的多國合拍片,用新思維、科技,而不是現在的俗套,胡亂的添加,的確使電影沒有多大的特色,反成了流水帳的表述。
文/Dorothy
最近家里的wifi网络有问题了,今天师傅上门才修好,闲来无事,想起朋友推荐的电影《高举.爱》,也当学习粤语看。
看完,总体感觉是平淡、不温不火剧情,在后半段出现剧情转折和高潮。
“高举.爱”名字一听是爱情片,但故事更多讲述的是励志,高举起的爱也是高举的理想,本人对爱情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经历,主要从以下几点聊聊电影给我们传递的追求理想的正能量。
1、电影开头的暗示和铺垫。
电影开始出现男主角日志,以为是一种回忆题材电影,也从日志翻开的黑白画面,可以想到男主角的命运,就好奇看看是怎么样的故事男主角会死去。
导演镜头一转,开始女主角的举重比赛,联想电影名字,又觉得应该是以女主角举重题材为主线的电影,由于女主角有糖尿病被迫退出举重队,励志的基调就此奠定。
2、“平淡中也要活出尊严的生活” 。
接下来故事平淡温情的叙述,女主角退出举重队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由于力气大没有上班,平时搞定男人都不能搬的力气活,得到报酬。
这时男女主角在一家包租婆相识,正好男主角搬来住,大力妹接下这单,双方相识。
两人都处于各自人生的低潮,男主婚姻失败,生意失败,可谓同病相怜,心心相惜。
但是女主角的生活态度,深深感染了男主角,电影中两处可以看到:一处是包租婆说大力妹整天笑的嘴巴合不拢,二是尽管有糖尿病,每天打针,针孔都没地方扎,还喜欢吃巧克力,晚上兼职搬冰块,双方对话事大力妹说“这种自由自在,没有约束的生活自己喜欢,白天干活出一身汗,晚上冲凉睡觉多舒服”。
苦中有乐的生活态度感染了男主角,让他坚定了与前妻离婚的决心,所以才说出“平淡中活出尊严的生活”。
3、举重理想从来没有失去。
女主角被迫退役后过着自由自在、苦中有乐生活 ,在我看来看到这里,影片更多给我们透露出女主角不服气和不认输的态度,对举重这个理想从未放弃。
这个从男女主角在一起,女主角去了健身房做助理教练,每晚最后一个走,试图举杠铃就可以看到。
男女主角结婚生小孩过着温馨快乐生活,但是男主角从生活点滴感觉到老婆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他请来了举重教练,点燃了女主角理想的火花,从此男主角成了家庭妇男,默默支持老婆的事业。
女主角再次进入举重队后刻苦训练,为了能够摆脱疾病对举重的影响,在饮食上不吃含糖的食物,仅仅吃两个鸡蛋,看到北方的馒头都放过了,大麦里的麦芽糖对糖尿病也有影响啊,看到这里不禁在想--吃那么少,举那么重不会饿晕么?
佩服女主角的意志力。
4、人人都有理想,但是实现理想需要付出和承受痛苦,这可能是成功的催化剂。
女主角很幸运,遇到一个知己老公,男主为了实现老婆的理想,自己敢当绿叶,当女主角看到男主角为自己牺牲那么大深感愧疚,双方有段对话--男:“你的目标就是夺得全国冠军去伦敦参加奥运会,实现你的目标就是我的理想”,女引用希腊神话故事一段:“大力士海克力斯救了普罗米修斯之后,就叫阿特拉斯去找金苹果。
但是当时,阿特拉斯走不开,因为他要撑住苍天。
海克力斯就对他说,你去找金苹果吧,天由我来撑。
于是,阿特拉斯就去找金苹果,天就由海克力斯来撑。
老公,谢谢你,你才是大力士,因为你帮我撑起这个家。
” 女主角的理想成功催化剂,就是男主角,剧情到后面男主角的去世迎来转折,女主角为了完成老公遗愿,最后凭借意志力举起125公斤,勇夺全国冠军将剧情推向高潮,看到这里挺感动。
5、主题曲点明主题。
电影在感到和理想实现的喜悦气氛中结束了,看我让我想起另外一部经典电影《百万美元宝贝》(很有感触,一直没机会写),但没有那部震,没人对人生的思考,这部电影给我们演绎我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以及对理想的诠释。
主题曲很好听,大意“重拾我错过又放不下的理想,只有你能够给我力量;天意让我站在命运的肩膀,只有你信我双手可以高举理想……”在这样的歌词中,我们会陷入沉思:我们错失的理想是否还在,是否遇到让我们重拾理想人,能够让我们拥有高举的力量?
看简介不能完全了解故事,这种做法很正确。
开篇才发现是倒叙,而且男主已经死了,这种方式很少被采用在爱情片中,因为本来被猜中结局就是大忌,结果你还直接告诉结局,如果不喜欢这种结局的人可能会直接选择不看,这操作很大胆。
一开始就好像《恋恋笔记本》,但是男女互换了。
这里有个细节,因为女主有糖尿病,打完胰岛素吃巧克力可以激发胰岛素大量分泌,女主坚毅的性格体现出来。
男主的设定刚好和女主吻合,这是动过脑子的,一个事业低谷需要搬家,一个力气大,虽因编剧设计,但在观众看来,是浪漫的巧合。
台词也是动过脑子的,不像现在的剧情男女主邂逅都是慢镜头和BGM衬托,男主被女主吸引怎么表达?
只需一句话: “当我看见她时,突然发现今天阳光灿烂,风和日丽。
” 出乎意料的,他们感情发展很快,前半小时就结婚生子,也与一般的爱情片与众不同,有时候爱情就是这么简单,顺水推舟,水到渠成,那个时候你会发现,原来这么简单。
只要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月就能让一个女孩,变成你的妻子。
中间插入的海格力斯的故事,“真正的英雄不在于大力,而在于一颗善良的心。
”这里暗喻了虽然女主有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英雄,但男主才是女主心中的英雄。
在平淡的叙事中成功添加励志元素,在看到家人送来的东西之后的第三次终于成功,没有一蹴而就,而是依然让她失败了两次,很聪明的做法。
车祸之后没有直接喊救命的处理乍一看无脑但更加真实,有了前面感情的渲染,突然的噩耗会让人大脑空白手足无措,合情又合理。
最后训练的宣言有点尴尬,换种处理方式会更好。
结尾稍显仓猝,但是依然有些感觉,虽说不出彩,但是就胜在朴实无华。
邱礼涛导演在潜罪犯中渗透了的政治思想有惊艳到我。
虽然花田喜事很脑残但是起码是个热热闹闹的喜剧。
可是!
亲爱的邱导,你怎么可以拍这样一出比老太太的裹脚布更长更臭的奇怪剧目啊!
我承认演员们都很努力,江若琳为了此片的举重选手形象增肥。
特别是臀部,看起来特专业。
杜汶泽就完全收敛了自己的谐星气质,一派谦谦君子模样。
恭硕良是我眼中口音最性感的男星,到哪里去客串都不失礼,恬妞更不用说了,老戏骨中的老戏骨。
可是又可是的是,剧本太烂了!
一个因为糖尿病被迫放弃举重的选手遇上一个村子里的男子百般照拂后成婚,不知为什么突然又能举重了,然后发现老公原来是富二代后来就被车撞死了,最后,拿冠军了!
江若琳的演技相当烂,你还是回去当洪武三十二的萌公主吧。
杜汶泽回去当你的春运哥。
你们真的不适合演这种温馨催泪剧各种广告植入,各种香港华美内地寒酸。
各种教练的京片子口音。
果然跟大陆合作拍电影虽然有好资金支持,但是品质很难保证。
不知看到前面哪个评价说调色好,调色哪里好了灰得一比那啥。
总结,可怕可怕可怕。
对导演你很失望。
Matthias Steiner是患有糖尿病的举重选手,2004年雅典奥运会表现不佳非常沮丧,然后遇到妻子Susann Steiner的鼓励振作起来,约定在北京奥运会取得好成绩。
妻子从结婚那天就开始慢慢积存去北京的费用。
Susann成为Matthias最大的动力。
然而Susann在07年一场车祸中丧生,临终遗言是希望丈夫在北京奥运拿金牌……之后还真的拿了,还拿出妻子照片亲吻……故事一模一样。
杜汶泽在电影中扮演的男人是真男人。
其实能成全自己所爱的人可以有很多种,起码比起酸果树之爱要强得多,敢爱、敢担当。
一个好男人的条件应该是1、自己罩着自己。
指望什么人脉是多余的,自己有本事才能让人聚集到自己身边,自己有魅力才能让人喜欢自己,只有弱者才想着找个人罩着自己。
2、能不记回报的为她付出,包括当全职的家庭煮男,让她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其实第一点已经不多有男人能做到了,要不是想着要事业上有个伯乐能发现自己,就是想着爱情上有个仙女爱上自己。
其实自己不是千里马,也不是董永,仙女和伯乐看他百回也就那样了,就算有一时瞎运气上去了,才德不配其位,也只有摔得更惨。
第二点更是不容易。
特别对于有点大男人主义的中国人。
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为他奉献的弱女子,而女强人背后都有必须有一个比他更强的男人,对着一个要强的女人,太柔了,她放肆,过刚了,她和你对着干,只有比她更强大,才不会会觉得自卑。
出身豪门、叛逆不羁、曾经错爱……等等,可以穷不可以没有胸怀,其实就算没有之后的出身豪门,都觉得他很男人了,男人就应该有大气度。
感动的一刻是,她在奖台上将他的照片拿出来军功章里都有各自的一半。
懂得爱自己也懂得爱别人,总能生活出阳光。
男人养成指南——《高举爱》为什么我会喜欢这部烂片,因为我看见了生活。
以为这是一部普通的港产喜剧,而后来,看到那些生活琐碎,发现自己在生活,也未必如这部烂电影般的人生态度豁达。
男人养成需要很多故事。
故事一故事从2005年开始,石勇,经营酒吧失败,带着他不愿意贱卖的酒吧用具,匆匆出离来到偏僻的海边租了一个房子,聘请的搬工坐地起价,并且放下话说,如果有人可以将这些东西搬上去,倒贴两百,包租婆大呼大力妹李丽出来帮忙,这是石勇和李丽的第一次见面。
李丽在房顶上用力的拖着东西上顶楼的时候,石勇在楼下,多年之后,李丽在他的日记中看到石勇是这样写这个场景:当我望住这个大力妹的时候,我突然间留意到,今日阳光灿烂,风和日丽。
在搬完东西后,李丽将搬工倒贴回来的两百块退了一百给石勇,说,怎么说也是我们一起合力搬上去的,平分,合作愉快。
石勇呆呆的看着她离去,那个表情,我定格下来,看了又看,有点像在笑,有点像在担忧,也有点无奈。
当夜,好奇的包租婆儿子跑上去跟石勇聊天,他对这位以前开过酒吧的男人很有兴趣,并且认定石勇以前一定是大佬,于是就发生了这么一段对话:包子(包租婆儿子的简称):“你一定是大佬,你以前开酒吧的,好多大佬都系开酒吧的,他们都在酒吧收手下,你一定系个大佬!
”石勇抽着烟,貌似一脸惊愕浮夸的表情,不出声。
包子突然跪在石勇面前,说“你收我啦”。
石勇很无奈,放在手中的烟,解释道,“是这样的,这个世界有好多人以前系开酒吧的,但系都不是大佬来的。
我见你几大只,反过来,我跟你练练,我们自己做自己大佬?
”包子疑问:“自己做自己大佬?
”石勇说,“对!
”包子:“那就是没有人罩啦”石勇说,“是没有的,不过没有人罩着,有没有人罩着的开心……“包子:……以上的这段谈话,初看的时候觉得没有什么,但是完整看完电影,再回过头来看看这段对话,就发觉这段对话其实是相当有意思的。
石勇以前是不是大佬我们其实不知道,只是根据后面的情节推测,他以前的生活估计是很风光的,家庭也是挺有钱有势的,石勇执意开酒吧,遭父亲反对,后来经营失败,老婆提出离婚,再与家里人闹翻了,觉得人生很失败就离开了,试图找一个地方逃避。
当包子找他做大佬的时候,他婉意拒绝了,再后来他说的那些话,自己做自己大佬,没有人罩着有没有人罩着的开心……或者就可以知道,他父亲其实很想他继承父业还是做一些他不想做的事业,但是他并不想去做,并且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并且经营酒吧失败后,老婆离婚,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一直没有快乐,所以一气之下,想过着自己想过开心的生活,于是就一声不吭,偷偷离开了。
故事二包子很崇敬李丽的为人,经常为李丽做事,知道李丽有糖尿病为她去拿好针筒,知道李丽喜欢吃巧克力买好巧克力给她吃。
而包租婆也有些势利,觉得儿子为这个大力妹付出那么多是不值得的,所以经常打骂他。
直到有一天晚上她发现儿子居然用四百块为李丽买了一盒巧克力,终于又开始爆发了。
刚好石勇遇见了李丽在吃巧克力,李丽不知道如何应付这种尴尬的场面,情急之下,于是就将那盒巧克力交给了石勇,石勇愣了一下,他要解决这场争端。
石勇转个身对正在打骂包子的包租说:“那盒巧克力是我叫他买给大力妹的!
”包租婆说:“你讲多一次?
“石勇:”我说,这盒东西是我叫他买来送给大力妹的,行不行?
”包租婆转过头来看看正在角落里疑惑的儿子,质疑:“那就是说,你想泡大力妹,是不是?
我警告你,你不要在我这儿乱搞男女关系。
”石勇说,“我要在你这儿乱搞男女关系,那也是我和你啦,是不是很有道理?
”包租婆一脸惊喜和尴尬,一时说不出来。
石勇继续说:“至于为什么我要买盒巧克力给大力妹,那是因为,是要多谢她上次帮我搬东西,而巧克力,是最好用来补充体力。
”他来到包子前面问:”多少钱?
“包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吓?
“石勇示意者他,“哦……”就将钱递交给包子,离去了。
包租婆望着石勇离去,若有所思。
第二天早上,包租婆拿个了半个西瓜上来给石勇吃,顺便将钱退回给石勇,石勇不收,于是这件事情也就这样和满地结束了。
包租婆说得对,石勇是个见过世面的人,石勇以前是个不缺钱花的人,他觉得,用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他宁愿用钱去解决所有问题,也不宁愿去面对用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是他现在困境,所以他愿意给400块去换来平静的生活,愿意用500万去换取老婆和儿子的平安。
(所以说,他后来想起去跟他妈妈联系借钱,确实是鼓起了无限的勇气,这也是生活磨砺的结果。
)而包租婆其实也是有智慧的人,她知道,能用这种办法了来解决问题的,绝对也不是普通人,所以第二天就马上赶过来送个西瓜,陪个不是,少一事不如多一事。
所以在后来她看见石勇和李丽真的走在一起,搞男女关系了,她也没有怎么干涉了。
故事三某日夜,因为白天李丽帮他顶住部忘记拉手刹的面包车,使石勇的摩托车不至于被碰撞,石勇等她到深夜,想给钱作为感谢。
李丽:”还没有睡?
“石勇:”是啊“,随后他笑着掏出钱给她说,”给你“。
李丽问:”干嘛?
“石勇:”你卖力的嘛,你救了我的车,我应该给你钱。
“李丽:”如果你觉得这样不用欠人情,那我收下。
”当晚,石勇在日记中写道:明明是想找个借口跟她聊天,但系都无端端撞板,她说,如果你觉得这样不用欠人情,那我收下。
她说这话的意思是,她宁愿我欠她一个人情。
她宁愿我欠她一个人情。
这个深层意思,石勇想到了。
第二天晚上,石勇来到水产市场,帮李丽搬冰,终于可以找个借口跟她聊天,谈到过去,谈到工作,谈到未来。
李丽说,她自从体育局退下来后,和享受现在的生活,工作时间自由,工作地方自在,每次出完力后出完汗,成个人好爽。
石勇问,那你有没有想过在这里做到什么时候?
李丽说,没有啊,等我过多两年自由自在的生活再说吧,之后的事之后再算啦。
(可惜,石勇没有让他过完两年自由自在的生活,很快,她就嫁给了这个男人。
)石勇在日记中写:这一天,大力妹让我明白到,失意的时候不一定苦口苦面,而系可以好开朗,好有尊严地生活。
次日早,石勇带李丽来到了他朋友丁哥的健身室,给她按排一份教练助理的工作。
他们一起见面时候的谈话也很有含义。
丁哥:“你条粉肠,好久不见,阿勇!
”石勇开玩笑说:“避开你呀。
”丁哥随口问道:“不是吧?
”石勇也随口答道:“是啊“然后就马上转过去介绍李丽,“她就是我在电话提到的李丽”丁哥跟李丽打完招呼后用英文说“How do you do,你知啦,做健身室,都需要练习英语,好多外国人来这里”石勇于是讲,”但系你见到,她也不是西人“丁哥啊的一声说,“那也是。
“接着说“既然勇哥大力推荐你,就这样吧,明天上班……他敢担保你,我都担保你,总之,大家互担啦,明天早点上班,先熟悉熟悉。
讲完这句话,他就离去了,离去前在石勇面前耳语了一句,再聊。
其实可以知道,丁哥和石勇以前其实是老友,丁哥在以前也可能接受过石勇很大的帮助,不过自石勇经营酒吧失败之后,石勇都避开了所有他认识过的人,包括这位丁哥,现在他需要为李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就不得不找到了丁哥。
丁哥一开始听到石勇要他帮忙时想必也是挺为难的,因为可能他要接收一个没有工作经验,也不怎么会英语的人,也必须受到他上级领导的压力,所以丁哥有讲到要担保。
不过经过石勇的多次说服,或者说大力推荐,甚至接受丁哥开出的一定条件,丁哥才肯松口接受,所以才有后面耳语再聊的情节。
健身休息室,石勇送了最新的胰岛素注射器给李丽,李丽很感动,也很高兴,她跟石勇说, 之前她去过很多健身室,都不肯请她。
当石勇示意她打针准备吃饭,李丽转过身进去洗手间,突然又转过来对石勇说,石勇,其实你不用对我那么好,我不值得你咋样做,我知道,你对我很好。
石勇望着李丽,李丽继续说,但是你知道,我除了有些力气,都没有其他本事了,还周身都系病。
石勇说,我离过婚,生意又失败,也好不了你多少。
李丽笑得有点不要意思了,说,这样说,我们真的很相配。
石勇笑了,接着向前走了一步想拥抱李丽,李丽条件反射般退了一步,石勇一看,也自觉地退回了一步,低下头。
李丽看了看,向前拥抱了石勇……三个月后,他们就结婚了。
故事四石勇和李丽为生下儿子的奋斗过程就不说了,这段情节有点狗血,后来石勇发现李丽其实心里还有一个举重梦想,再费尽心机去找陈超帮忙进入举重训练营的过程也不说了。
我想说的就是他跟他儿子的故事,李丽去训练后,他就开始带儿子,寸步不离。
有一次,石勇上厕所大便也要带着儿子去,而儿子说臭,石勇同意他站在外面,但是不允许他里面他的视线,后来儿子看见旁边一个人开着遥控玩具车就好奇地走开了,石勇突然发现儿子不见了,很担心地到处走,终于发现了儿子。
石勇很生气,打哭了儿子,叫不要到处走,你还到处走,被车撞死了怎么办?!
儿子哭喊着要妈妈,石勇说,你妈妈是一个很出色的运动员,她不应该好似我这样在家里带你,你不要让她担心好不好?
儿子抽泣地望着石勇,石勇转过头,用一种商量的语气说,唉,我不会告诉她,你自己一个人走开,你也不要告诉她我打你,是不是要车车?我买给你。
儿子点了点头,石勇说,是我不对,最多这样吧,我下次和陪你去大便,好不好?
不要哭了。
在儿子犯错,还肯跟儿子认错,和儿子平等对话的态度,石勇是个好爸爸。
还是想说些什么呢讲述女运动员举重的故事,由放弃梦想到又开始追逐梦想。
我在想这会不会是一个真实改编过来的励志故事,因为真实故事改编,才会用到这个举重这个运动,因为讲述励志,并不一定要选对身高,体形都要有一定限制的举重运动,也可以用其他运动,羽毛球,保龄球,网球,跳水,游泳等,这些都可以。
后来我想可能是东莞政府刚好和邱礼涛商量好了,要宣传东莞形象,要有国家荣誉感,要有梦想,要有励志,而刚好东莞石龙是中国举重之乡,出过举重冠军,于是这种运动就定为了举重运动,于是摄影组就来到了石龙,在电影中,我看到了中国国旗,陈镜开,东莞体育学校,看到了石龙体育训练中心(我在二楼打过羽毛球),江若琳就不得不为这部电影去增肥,学习各种各种举重动作,幸好,没有那些感谢国家之类东西出现。
这其中或者也有一些的矛盾,因为东莞政府要拍一部励志片,而邱礼涛好像觉得放着杜汶泽和江若琳来拍励志片有点不适合,于是又搞成了一部类似于爱情片这样的东西,结果发现杜汶泽的角色甚至可以再演绎演绎,江若琳也可以再发挥发挥,直到后来又有点拍成了一个关于家庭问题的电影,最后在结局安排上,要煽动观众的情绪,显得最后选拨赛无比重要,还让杜汶泽去撞个车,有点韩剧的感觉。
嘿,杜生,玩手机会死的(杜太前阵子发现他手机有第三者信息……)。
所以,这部不三不四的电影,看个开头就知道了结尾,会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但是事情就是那么无聊,某天的下午闲了睡醒无事我就对这部电影认真起来了。
总体而言,这部电影的剧情是值得诟病的,但是里面杜汶泽和江若琳的演技还可圈可点,关于生活的小细节是值得去细细的品味,邱礼涛是导演同时还是编剧,如果将这部电影的意识内容,励志梦想的东西剔去,只关注生活,会发现这部电影是一个男人的养成故事。
不愿受家庭安排,决意追逐梦想,失败,与父母决裂,离婚,逃离,一夜长大,重新生活,认识生命中重要的人,为成就心爱的人梦想,付出,宽容,自嘲,忍让……经历得多才有故事,有故事,男人才会养成。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
2012年看到了最让我动情的电影了,眼泪啪嗒啪嗒的直落下来,尤其是在女主角江若琳举起杠铃的霎那,所有的情绪在那一刻都迸发了出来,你会因为杜汶泽而感动,一个以女主的理想为理想的家庭煮夫,一个真正的男人,当你看到江若琳举重时粗粗的脖子上冒起来的青筋时,你就知道她增肥多少,为这部戏付出多少。
总之真的是很值得一看的感人电影,至少会让你有所体会和感悟,这不是一部空洞的商业电影。。。
大力妹和家庭好男人的悲剧爱情影片平平淡淡尤其是大力妹抬汽车的场景欠些火候杜汶泽的演技已经开始摆脱幽默了
缺憾
如果不是因为杜汶泽我根本不会看这部片子 但是看了之后才知道是多么好的一部片子 这种男人才是真男人 真帅!
杜汶泽又拍了一部类似《回家的路》的亲情烂片。
比现象中好,温情和励志都真实而细致,江若琳表现出彩,杜汶泽的车祸有点狗血。但在这个社会环境下做励志做到这个成色,已经很不容易。
为什么只有5.8分!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啊!
实在无法理解豆瓣评分才5.8!不说剧情 那些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温情的小细节足以让人感动落泪
真正的爱情,可以低调而又灿烂的在我们内心中开出灿烂的花朵,而失意的时候,并不需要一脸沮丧。
杜汶泽什么时候瘦成这样了?
邱礼涛这妖孽
杜汶泽总是给人喜剧的感觉,实在是一部励志温情片,江若琳也无感。哎,怎么最近都是些这样的片子啊........
比杜汶泽的那些喜剧电影好看得多
一开始那个日记就预示着死
看了一半,觉得应该是本流水账。。谁看了后半场,说下
没看完 平淡不是你的错 剧情发展太明显就没意思了
虽然很平淡,但很感人
快进一般的叙事节奏,后面的泪点完全是空中楼阁……
非职业化体育人的悲惨人生吧。
江若琳 did a pretty good job here.
也许是我下的片源不好,光配音就足以让我看不下去了。
牵强的励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