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的吗?
至少我希望是的。
没人把我们想成是不谙世事的孩子,是那些沉溺在童话世界里,相信王子的吻可以唤醒沉睡百年公主,相信南瓜可以变成漂亮的马车,相信破草鞋可以变成水晶鞋,相信有三只眼的小女孩将树上的苹果变成金银,相信在深蓝色的海水泡沫下藏着一颗孤寂却完整的心。
我们不相信这是真的。
就像我们也不相信初次见面的那场对白——“赌还是不赌”——“我赌”,竟会伴随着他们的一生。
这是个玩笑吗?
还是誓言和承诺?
不管维系着他们24年的交往的是什么,这不就是他们爱的形式吗?
我们可以相信耳鬓厮磨的低语,可以相信玫瑰里潜藏的深意,可以相信忠贞不渝的坚定,可以相信相伴着老去的婚姻,可以相信默默守护着爱的人一辈子不变的喃喃的深意,为什么就不能相信想当布丁蛋糕的苏菲和朱利安在十年之后差点就掉下来的眼泪。
我相信。
所以原谅我偶尔的矫情,在看的时候留下的眼泪,为我自己,为了我所看不到的那些美好,为了他极力想要破坏而我不断不断的要坚持的那些美好,为了也曾单方面的和某个人打赌,用我投入的爱去赌。
爱我,你敢吗?
他不敢,所以我是要输的。
就像在医院里,她要和他打赌,可是他不来,她只能黯然离开。
“没错是我先开始,但你没有跟上。
”不再是玩玩而已了,不再是维系在那个玩具上的赌博,她已经先他感觉到了爱。
什么都敢做的她,在上课时肆无忌惮的开口说粗话(老二,打炮,睾丸,阴茎),在朱利安的母亲的墓园唱歌,用拳头打体育老师的脸,也敢去爱。
吃醋,赌气,然后忍不住又去图书馆找他和好,要他说“我爱你”。
可是他不明白。
四年之后,在婚礼上,他也不懂得说“不”。
他感觉不到她的心,她的痛苦,她的等待。
在铁路边上坐着的他,看到火车来了手足无措的时候,还是没能明白。
“你下地狱吧。
”“好啊,不过你要陪我。
……十年之内我们不要见面,赌。
”十年之后,在他的结婚纪念日那天,他才终于明白。
原来这么些年来,他缺少的只是她而已。
他缺少的只是爱而已。
再见时相视而笑的1分钟,我是边笑边哭。
“好长的十年。
”煎熬过去了,他来了,我们都长大了,我们都知道该珍惜对方,永远在一起。
我们要赌一辈子都在一起。
“我赌。
”“我赌。
”我只和你赌。
两个可爱的孩子 他们抱着一个画旋转木马的糖果盒 微微侧头亲吻 当然,我不知道是真吻还是传说中的“借位” 紫红和宝蓝相交的背景色,很梦幻,很童话 在两个孩子的眼里,什么都是游戏,游戏的规则就是:你敢不敢 这些敢不敢是要有点勇气才能做的 比如,在校长室小便,在葬礼上唱歌,在婚礼上把新娘弄哭 长大了,自然要升级,比如敢不敢伤害对方,敢不敢悔婚,敢不敢站在铁轨上,敢不敢10年后抛妻弃子 还有,敢不敢和我一起被水泥浇铸在地底下 法式浪漫就是这样奋不顾身,激情澎湃,鱼死网破,癫狂叛逆,破釜沉舟~~~甚至令人发指!
(注意,本人一般不用感叹号) 他们什么都敢,在这样一个勇敢者的游戏里 除了说,Je t'aime 我身边找不出这样的范本 一个个都是小模小样的贤良范儿,演着循规蹈矩的小喜剧 难得的几个刺头,也在利益的天平里,盘算来盘算去——那才是有智慧的生活 他们什么都不敢,除了或真心、但藏了点小心思的;或假意,却也留了几滴真眼泪的说我爱你 所以,看这样一本电影,真是做一场梦 最真诚的,才不敢说;最世俗的,才敢去藐视 纪念我曾经的敢和不敢
将没有司机的小学生班车驶上马路叫浪漫将新人结婚的蛋糕弄翻在地砸场子叫浪漫将在课堂上对着老师说小鸡鸡猥亵用语叫浪漫将在办公室撒尿叫做浪漫将胸罩内裤外穿叫浪漫将勾引滥交骗取女子耳环叫浪漫将无故抽人耳光叫浪漫将求婚视为儿戏戏弄他人感情叫浪漫将生命作为赌注置女友于铁轨任其被火车轧死叫浪漫将犯罪报警作为出气方式陷害他人叫做浪漫将家庭视为游戏的筹码想扔就扔叫做浪漫将自己浇入混凝土这种变态自杀方式叫做浪漫....还有比这更浪漫的病态的电影吗?
漠视生命,漠视他人,漠视家庭在唯美的剧照后面隐藏的是对爱情的亵渎
好过卢克预言好过2001年的大灾难 玛丽莲,斯特劳菲特的舞蹈 好过劳拉•克劳馥 好过吉米•亨德里克斯 阿姆斯特朗 好过圣诞老人的礼物 好过比尔•盖茨,达赖喇嘛 好过帕梅拉•安德森唇边的胶原质 好过兰波•莫里森的迷药 好过自由 好过生活你得承认,如果这世界上有什么东西好过毒品,那就一定是爱情,那么有人陶醉其中,就一定有人身受其害。
它能让你忘了一天有24个小时,白天过后是沉沉的黑夜,几十年以后你会死掉,什么都不复存在,永远永远永远……那一定是爱情,让你觉得你曾经沐浴过人间的光泽,忘记渺小和微弱,他人的颐指气使和居高临下。
那一定是爱情,让你觉得,脚踩白云,恍若置身于仙境。
让你暂时脱离庸俗的沼泽,在云云众生模糊不清千篇一律的面孔中清晰起来的,是的,那一定是爱情。
只是,人常说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所以,他们没可能将这个游戏一直玩到他们变成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因为到那个时候,就只有生活。
没错,的确是“好过自由,好过生活”,但是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生活,因为这不是一个能够玩火自焚的选择。
是的,玩这个游戏,“你只需一个盒子和一个漂亮的女朋友就够了”,但是事情都是这样,顾及的越少,丧失得也就越多。
所有的美丽的东西,好比玫瑰,鲜艳得太短暂。
电影最后倒叙的一连串两个人热情拥吻的镜头,我本来想说,我相信,但是突然发现内心的懦弱,我什么都不能相信,就因为,我不敢。
莫名为女主心痛,感觉这场游戏中,她一不小心付出真心,之后便再也收不回来了。
在整个电影中,只有女主是爱情,而男主一直很混认为这只是场游戏,到最后的十年之约,男主关注的竟然是,她过的比他好,让他嫉妒。
男主要的思念的只是激情的生活,敢与不敢带给她的激情。
他过于自我,过于懦弱。
或许以中国人的思维认为,女子可以娇羞,含蓄,而男子就该大胆果敢。
明明那么多次都能说出口,那么多次都能改变结局,却偏偏选了最让人气愤的那种。
想起《请回答1988》里面的狗焕,总是差一步差一步,最后即便再埋怨遇上红绿灯,遇上下雨,也没办法,错过了就是错过了,爱需要的是勇气。
借鉴,不妥私信删。
一开始,以为是个轻松愉快地儿童片或者青春爱情片。
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
这个片子挺好玩的。
我在想,喜欢它的人,应该都不会是太boring的人。
所以我不boring.打赌十年不见,你敢不敢。
十年之间,各自都有了最好的生活。
他娶妻生子,好事业,厚积蓄。
她嫁了足球明星,国家英雄,广告牌上的头像随处可见。
而十年期限,一个召唤,他毫不犹豫地奔去。
又是一个玩笑。
她报了警,他停在那里,直到警笛由远及近。
他逃走,终于可以把车开到时速60以外。
他很开心,很开心很开心,终于结束了平静无味的生活。
原来这样一份感觉,是可以为之放弃一切,甚至生命。
她奔回医院,他出现在门口,她走向他,一步一步。
她的丈夫妄图拉住她,他的妻子喊着想想你的孩子,而他们,走得义无反顾。
想起那一天,有一个人对我说,我若是真的爱一个人,真的会不顾一切的。
然后他转身离开我。
义无返顾。
我没有拉他,没有想挽回。
因为我明白,我懂。
真的。
一辈子能有这样一份不顾一切的爱,那是多么的珍贵。
如果有可能,谁不愿意跟那个人,那个能让自己不顾一切的人,永远在一起。
她是他第一次爱的人,他永远不可能忘记的人。
她是他的幸福,唯一的那一份。
他们若能一直在一起,我真的会祝福,真的会欣慰。
我想,在爱的名义之下,又有什么真的是“不应该的”,又有什么真的是可谴责的。
他是勇敢的人,是为了爱可以不顾一切的人。
我曾有幸拥有过他,拥有过我爱的人,即使短暂,也仍然足够温暖一生。
故事的结局,他们相拥,在混凝土坑的底部。
有些事,我会做到,比如,疯狂地爱你,我敢。
混凝土浇铸下来,将相爱相拥的躯体定格,封存,永远,永远。
为什么,如此温暖色调的画面,描述的是如此惨烈的故事。
为什么,如此纯真的笑容下面,隐藏的是那样决绝的心灵。
原来爱情是付出,是放弃。
爱情是我们可以一起浇铸共同的快乐,即使为这份幸福,要付出惊世骇俗的代价。
爱情是我们要一起完成生活的快意,即使为了这种感觉,要放弃一切,甚至生命。
而幸福与爱。
真的值得。
不是香港旺角,不是美國紐約,不是北京胡同,不是英國雨天,不是非洲戈壁,不是天堂人間,只是一杯咖啡,只是麥浪無邊,只是幽靜小巷,只是雨季無常,只是一些停留,只是一些低吟,不是火烈槍炮,不是毒品走私,不是家長裏短,不是邊邊角角,不是無知殺戮,不是精明過人,只是一點煙火,只是悄悄亢奮,只是哭笑無常,只是沒大沒小,只是背身萬年,只是庸懶未明,不必玫瑰無數,不必久跪不起,不必死纏爛打,不必愛有遮攔,不必遺憾錯過,不必害怕未知,只需輕吻額頭,只需輕挑嘴角,只需一夜迷醉,只需盡情表達,只需一次回頭,只需真愛不死。
這是法國,法國電影裏的法國。
所有人都神經質,所有人都是演員。
所有人都飽含愛意。
他們打賭,接吻,做愛,死亡,一切都簡單而直接,只要想做,拋卻好多條款,讓自己裸露在全世界的盲瞎裏。
每個人都是亞當和夏娃,感情在這裏變得毫無道理,因為易於宣洩,難於控制。
卻沒有上帝來懲罰。
所以,愛肆意蔓延,順著塞納河水和左岸咖啡香,濃化整個歐洲。
電影在美國的速食裏變得很稀釋,還沒嚼,不見了,不需太多消化。
在日本的和服裏變得艱深難懂,纏了很多層,扒都扒不下來。
在韓國的泡菜裏變得異味雜陳,儘是巧合,泡菜不是和什麼在一起都好吃的。
在英國的黑傘下變得靦腆,中規中矩,要底蘊,想突破,陷在園囿。
還好,還有一個法國。
你敢不敢杀人放火?
你敢不敢把死老鼠塞进小女孩嘴巴里?
你敢不敢把汽油淋在人身上?
然后点燃火机?
你敢不敢和有爱滋的人无套做爱?
你敢不敢喝硫酸?
你敢不敢抽你父母耳光?
你敢不敢抢你妹妹老公?
你敢不敢乱伦?
你敢不敢炸掉学校大楼?
你敢不敢毁容?
你敢不敢毁掉别人的幸福?
....你不敢或者你不想你不屑你不愿你不忍!!
这个世界上问题如果都要归结于敢或者不敢,那么我想问你敢不敢好好活着!
敢不敢不要再逃避!
敢不敢对生活负责!
敢不敢保护爱你的人!
敢不敢养家糊口!
敢不敢忍受孤独!
敢不敢忠贞不渝!
敢不敢牺牲!
敢不敢沉默!
敢不敢重复这空洞无聊的生活!
敢,还是不敢?
这部无聊透顶的电影,不管说的爱情还是人生,都有着让人无法忍受的愚蠢和自私!
堵塞交通拥吻的时候可能会挡住救护车和消防车,将墨水倒在老师身上老师可能以后会变态,毁掉婚礼新娘会终身遗憾,抛家弃子殉情伤害每一个人,能证明什么?
敢证明什么?
你敢为了责任和自己不爱的人一辈子生活在一起吗!
你敢为了孩子一辈子做你不爱做的工作吗?
你敢为了父母一辈子做一个听话的小孩吗?
你敢吗?
最想不到的是居然还有那么多人为这电影唱赞歌,因为我们永远不敢承认一件事情——对自己平庸的生活负责并且加倍努力才是最难完成,最不敢去完成的一件事情!
自己为展现几个顽劣儿童的愚蠢事迹很超越,很有童真?
其实比小淘气尼古拉之类的差远了,这里面两个小孩子哪里是童真,简直就是道德沦丧,没心没肺,男孩子的妈就是被他气死的,他还在那里丧尽天良嘻嘻哈哈,就算在病房跳格子也没能给他的人格扳回一城,这种莫名其妙的傻尻二人组,说是说玩世不恭,其实根本就是浪费人生。
整部电影都是浪费时间,所以我只看到一半就再也看不下去了。
转一篇和我持同样意见的评论,写得太好了!
“有一种恶心,叫《两小无猜》(Jeux d’enfants)半年前有人向我推荐说《两小无猜》是一部好电影,当时看了十分钟后因故终止了。
因为那十分钟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后来也就将其弃置在硬盘的角落里了~昨天突然生发出兴致,终于在半年后将其看完了~ 这是一部法语片,在IMDB上评分7.4,算是不错的分数了,豆瓣上也是好评如潮,我看完后却丝毫无法对其抱有多少好感。
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在表示很喜欢这部影片的同时,还摆出一副大彻大悟领人间大爱的醍醐灌顶状。
其实,我心里似乎是明白这个问题的,可以理解它为什么会招人喜爱,且不论其中有多少人是不知所谓地假喜爱。
也这是有了这种理解,我感到巨恶心无比。
影片讲述的据说可以称之为爱情故事,朱利安和索菲青梅竹马,他们彼此相爱,一直玩着这样一个游戏:当一个人问另一个人“敢不敢”的时候,另一个人必须说“敢”,这就是游戏的规则。
在一次次“敢不敢”的游戏中,他在校长办公室小便,她在课堂上讲粗口,轮流打体育老师的耳光, 他为一对耳环骗一个女生上床然后走人,她内衣外穿去考试。
这些都还可以接受的话,有些游戏就实在很变态了:他让她误以为是在求婚其实却只是邀其做证婚人,这是为了证明他敢狠狠地伤害她。
她则扰乱他的婚礼让他狠狠伤害新娘。
除了他们,没有人可以忍受这样的变态,他们也不在意任何人,朱利安的父亲主动与他断绝关系,他们彼此的妻子、丈夫、孩子则被弃之如敝屣,in the name of love最后的结局:他们很浪漫地在水泥的浇灌中紧紧抱在一起承认彼此的相爱了。
影片的中文译名是“两小无猜”,很纯洁;法文原名“Jeux d’enfants”即孩子的游戏,很天真;英文译名“Love me if you dare”,很浪漫。
但我觉得呢,这部影片的内容很龌龊、很无耻、很恶心,扭曲爱情,营造做作的浪漫,教唆邪恶,故作绚烂的包装下却是败絮加流毒。
这部片会被人喜欢,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很浪漫,对爱的无以复加地扭曲把浪漫渲染到极致,使浪漫和不浪漫的人都被诱惑进一种浪漫的激情,然后在激情的余温中头脑发热,在爱这个金字招牌的闪亮光环下幻觉自己经受着爱的洗礼。
我特意找了几篇影评,想看看它的粉丝有多感动,多数人都留下了温情脉脉的感言。
比如,有人说,终于明白什么叫爱了,没有的到爱是因为自己不敢,不能像影片中那两个家伙那样不顾一切。
也有人说,爱情就是要疯狂,只要疯狂得到了爱,疯狂也就值得了。
都是很煽情很感人的说法。
不过我就是不明白:如果说这两个家伙不顾一切的话,他们到底冲破了什么藩篱?
如果说他们勇敢的话,他们到底做出了什么需要勇气的事情?
他们的疯狂,又是因何而起?
看来,他们所不顾一切的只是毫无顾忌地侮辱和不尊重其他所有人,他们冲破的藩篱没有一样不是自己造出来的;他们的勇敢只是不知廉耻地伤害他人,包括彼此,只要伤害很好玩;他们的疯狂只是抛弃一切做人应负的责任和应有的正常理智与情感。
他们对不起周围的一切人,惊人的冷漠令人心寒。
难道说这就是爱情了?
他们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好像世界上只有他们两个人,只有他们有内心世界有灵魂,其他都是傻乎乎憨叫的牛马,或者牛马也不如,干脆就和橱窗里的鸡腿鸡翅差不多,饿了就敲碎玻璃拿出来咬两口,腻味了就要么甩给狗吃要么直接扔掉。
他们不停毫无愧色地伤害无辜并且深爱他们的人——父亲、妻子、丈夫、孩子,神经质,任性而不可理喻,不负任何责任,冷血而不带一丝暖色。
这就是传说中的爱啦?
在这里使用爱这个字眼,简直是爱的奇耻大辱。
实在不明白怎么那么多人说喜欢这部电影,还从中领悟什么“爱的真谛”,好像直到与它的偶遇才明白什么是爱,之前的日子都万古如长夜。
是不是当你爸爸莫名其妙说翻脸就翻脸,瞪你一眼把你抛弃,你儿子用望陌生人的眼光和脸色“睬你都傻”,你丈夫无缘无故像发了瘟一样把你一脚踹开不回头而去,你妻子毫不掩饰笑嘻嘻地就给你绿帽戴,仅仅留下一句“我觉得自己这样生活很无聊”。
如此等等,然后是否你就可以站在一边悠然地摇着扇子作温馨幸福状,眼含泪光地吟咏:“那是真正的爱,他们为了爱不顾一切,好感动啊。
”,然后还不忘添个黑体的感叹号。
又或者,是不是你的男/女朋友狠狠地伤害你、玩弄你,然后又突然深情款款地告诉你,“其实”,那是因为爱你爱得太深了,然后你就可以惊喜地破涕为笑说:“原来是这样子,yeah,好happy”。
如果是,恭喜你,常人都没法享受的福分惟你才能领略;如果不是,就不要在那里拼命大致赞词,指责不喜欢这部片的人就是“不懂爱”“不懂艺术”,好像人世间所有爱的真理都尽藏其中。
什么是爱的真谛?
我也不知道,但我可以肯定爱不是到了这部影片的诞生才被连拉带拽始出来。
圣经中包含着一部分爱的真谛,人类自古流传下来的精神传统中包含着一部分爱的真谛,每个人身上皆可自发生成并明确感知到,而不需这种别开生面的影片来启蒙的最朴素的生命感觉中也包含着真切的爱。
爱,其中确实有疯狂的成分,就像《会饮》中说的一样。
但不是随便把什么扯淡的疯狂拿出来涂抹一通便成了爱。
爱很神秘,说不清道不明,但它也很普通,爱不需要那么超凡脱俗,不需要打破一切常规和传统,不需要和人的一切理智和正常情感相悖~ 有的人老喜欢说什么“爱其实是一种自私”“爱是疯狂的”“爱,与道德无关”“爱本身是一种荒诞”,“爱,就要奔放刺激”“爱情,是两个人的游戏”“爱情,本质上是一场战争”。
请别把什么都推给爱,特别是别把自己的什么无聊无耻的东西都打包搪塞到爱那里去。
这部电影让我恶心,因为它不止限于电影中,而是一种随着小资和个人主义打着艺术的旗号日益扩散的瘟疫。
这好像已经成了一种很普遍的风气,令人日用不知、习焉不察,泛滥于电视剧、电影、影评、流行歌词或什么经典网络语录之类的东西,各种日新月异、耸人听闻的爱情语录层出不穷,语不惊人死不休,周围一些人也在上演一幕幕除了他们自己谁也开心不起来的浪漫剧。
一些外表早已不嫩而内心还小P孩的人还真在那各种浪漫的清词靓句中不知所以然地为自己的什么爱而感动得一塌糊涂,一边飘飘然地陶醉在极度的自我美化中。
我绝不是对爱和浪漫有什么诋毁,爱?
这非常好?
浪漫?
也不错~我只是厌恶不管三七二十二就把两者绑上贼船跟着到处扯淡的行径。
我那么厌恶这部电影,这是否说明我很不浪漫?
maybe~浪漫也好,不浪漫也好,拿爱来扯淡,也不要扯得那么恶心 ”
电影开始,有两个镜头很美。
索菲是流浪到法国的波兰人,她在学校经常被人欺负。
孩子们把她的文具盒扔出窗外,朱利安出现了。
他想没什么宝贵东西的索菲一定会喜欢他的糖果盒。
他走上去拿出旋转木马图像的糖果盒,索菲笑了。
朱利安说,“你要跟我一起分享。
你还会还给我吗?
”(555555,孩子就是孩子)索菲大胆的问他,“如果你真想要他,那就证明。
敢不敢!
”朱利安毫不迟疑的跑上校车,启动了离合器。
坐满小孩,没有司机的汽车就这样徐徐往前了。
索菲和朱利安相视而笑,牵着手朝远处跑去。
留下一群大哭的孩子和仓皇追车的司机。
印象深刻的还有另外一个镜头。
回家被爸爸打骂的朱利安一路跑,到了索菲家楼下。
朱利安在楼下大喊。
“一七多少?这是我们的游戏。
”“二七多少?
这是我们的游戏。
”“三七多少?
这是我们的游戏。
”楼上探出个小脑袋来,是索菲。
“ 21 !这是我们的游戏。
”“四七多少?
这是我们的游戏。
”“28!
这是我们的游戏。
”……两个小脑袋就这样一仰一俯,玩着属于他们的游戏,乐此不彼。
镜头像是被阳光重新过滤,笼罩在一片柔和的金色之中,温暖浸透人心。
他们玩着“敢不敢?
敢!
”的游戏,在索菲姐姐的婚礼上拖下桌布,捣乱饭局,在语文课上说老师是又矮又丑的老姑娘,当着校长的面撒尿,相互撩起衣服给对方看……事后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索菲被姐姐领走,朱利安被爸爸拖着关进房间里。
这样的时光一直持续到朱利安爸爸拒绝他们再见。
他始终认为是索菲和朱利安无聊的敢不敢游戏带走了妻子,他迫切希望朱利安能够离开离经叛道的索菲,考上大学再找份工作,也算对得起妻子。
十六岁,图书馆门外。
朱利安试图让索菲说出我爱你,索菲却强迫朱利安先开口。
两个人倔强的沉默着,抵御内心深处那份不比儿时的情愫。
爱就这么难出口?
抑或是太年轻竟背负不起爱的真切和纯粹。
以为还有时间挥霍,以为一切仍是游戏,索菲上车了,朱利安奋不顾身的在车后飞跑,当他有勇气说“我爱你,我爱你,索菲”,车已经渐渐远离。
索菲没有看见听见,再见面,已是四年后。
故事从一个糖果盒开始,糖果盒在故事里既是爱的抵押物,也是两个人心心相惜的纽带。
儿童时的糖果盒随时被他们拿在手里,是他们最好的宝贝。
成年后的糖果盒却时不时接受悲惨至极的命运。
这也是友情到爱情,温暖到巨大破坏性的过渡。
四年后糖果盒再次出现是在高级餐厅的餐盘里,当它被朱利安打开时,人生中第一个复仇性的游戏开始了。
朱利安让索菲错觉是在向她求婚,最后却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让索菲当克里斯蒂尔和他的证婚人。
美丽大方的克里斯蒂尔穿着四年前索菲一摸一样的衣服,两个人恩爱的微笑深深刺痛了索菲亚。
“你说我永远不敢伤害你。
我敢。
”糖果盒再一次被抛弃,扔进了海里。
由爱生恨,也不过如此吧——用一辈子的谎言去等待那句“我爱你”,如果无法等到,婚礼教堂的种种阻挠都是惘然。
朱利安激烈到甚至想她死,蒙着双眼的索菲站在火车轨道中间,火车由远及近,朱利安望着她,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索菲亚扯下面纱,留下“十年不见面,敢不敢”的游戏承诺,笑中带泪的走了。
爱到极致,是恨。
唯有背叛,方可拂去伤痛。
十年。
人生当中能有多个风华正茂的十年。
朱利安早晨出门,和妻儿吻别,心里想起多年前索菲在妈妈坟前唱的那首“玫瑰色的生活”。
十年里可以做很多事,遇见很多人。
如果没能和最爱的人一起,味同嚼蜡的人和事是否只是无谓的重叠。
十年之约来临,结束这蠢蛋游戏,他要见她,求她留下。
命运的轮盘从不会只偏向一方。
和顶级足球明星结婚,过着奢靡生活的“尼莫夫内莫维切夫人”从来没有忘记十年后的复仇。
索菲假装成豪宅洗劫一空的假象,当着朱利安的面叫来了警察。
该死的索菲,游戏又开始了!
朱利安露出不甘示弱,心知肚明的笑,摔碎朱利安奶奶留下的水晶杯,开车逃走了。
这就是十年里梦寐以求的生活——纯净状态的幸福。
太好了。
它胜遇一切。
好过麻醉药、可卡因、海洛因、迷幻剂,好过群P、性派对,好过花生上的黄油,好过卢克预言、2001年的大灾难、玛丽莲·梦露、斯特劳菲特的舞蹈,好过劳拉·克劳馥,好过吉米·亨德里克斯、阿姆斯特朗的音乐,好过圣诞老人的礼物,好过比尔·盖茨、达赖喇嘛,好过帕梅拉·安德森唇边的口红,好过兰波、莫里森的迷药,好过自由,好过生命……。
朱利安用车祸假死和烧烂的糖果盒回应了索菲。
他要索菲为他的死痛彻心扉,然后他会原谅她的,以一个孩子胜利的姿势。
也只有死亡,才让索菲感觉到永远分开的痛苦。
大雨里他们相互拥吻,忽然意识到游戏的残忍已经蒙蔽了对方双眼,不想再失去,其实爱也可以妥协。
“最后赌一局,永远不再分开。
敢不敢?
”“敢!
”电影到尾声的时候,我鸡冻了。
不论哪种结局,拥吻站在灌满水泥的坑里,就此凝固无尽的爱。
还是老到掉牙的朱利安和索菲抱着糖果盒吃糖并随时送上一个深吻。
我都接受。
前者是潘多拉之吻,后者是苍老的丘比特。
爱和自残,从来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旁人看到的只是破坏,其中之人却看到了残酷背后的疯狂绝望,皆为爱衍生。
时间了无意义,因为死亡等同爱。
问问自己,也问问身边的爱人。
你敢不敢?
敢不敢大冬天赤脚在雪地里狂奔,顺道用雪球砸坏某家的玻璃窗。
敢不敢吐一口唾沫在往小朋友脸上画圈圈的老师身上。
敢不敢遵循我淘气的调调,亦步亦趋。
敢不敢勇敢去做一个自私的人,丢掉工作,背弃道德,只为一瞬的梦想奔走。
敢不敢看低所有蜚短流长,在人来人往的街上大声说出我爱你。
宝贝,我敢。
惊悚死我了。来看法国人的- -|||
有点失望
时间跨度太大,剧本有些仓促
cap
2个主角无比幼稚,心理年龄只有学龄前儿童水准
爱如果不说出 是不是就会永远
不是我不欣赏美,但是此片是否装13装过头了?还好这俩SB中间有4年+10年没见面...
一般吧
爱还是不爱,你敢不敢跟我赌?
GOD,男主好像will!!!
喜欢女主角 也喜欢一些片段。。可是就是不喜欢这个电影
俩作逼,死得好
没那么好看
为什么有点看不懂呢
原谅这爱情我体会不来
完全不是我的菜,拖到今时今日,也完全无感。
相爱的人不在一起,都是自做自受的悲剧。我真的不大喜欢法语电影的风格。
x
法式神经病浪漫的爱的表达,最后男女主殉情的方式让我穿越到恐怖片或者刑侦剧
真不明白豆瓣的评分为何如此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