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jamming night,和一群朋友在酒吧,一起坐的有个和老板认识了十年的朋友老白。
自己微醉的时候,老板过来和我们打招呼,老白突然问老板男朋友呢?
老板突然尴尬了一下笑道,让她不要乱说话于是我恍然大悟,怪不得老板这么神秘老板笑着借着酒劲讲了他40年的gay友生涯聊了好久的天,说,这路真的不好走他一年前才有过第一次和男朋友手牵手在街上走,他说那种感觉真的比做爱还爽40年的故事太多,恐怕一天一夜也讲不完除了大脑一片空白的不可思议,就是感同身受了宿醉借宿车车家,夜半聊了很久——你说,老板开心吗?
——惧怕未来 享受当下 吧巧合的是,醒来两人一起找了部喜剧看看「与外婆同行」 不想这部片子如此应景作为同性恋的年过半百的外婆,和女朋友分手。
失落的摇晃的背影也许老板也会在昏暗灯光下如此走过五月时,老板曾在台上唱得泪流满面 他说,这次真的把自己唱进去了,「爱的箴言」末了,老板问我一起上去唱一首吧?
我说唱什么?
他说,我男朋友快走了,唱一首「新不了情」吧「爱一个人 如何厮守到老 怎样面对一切我不知道」
见惯了畏畏缩缩性格平庸的人,对外婆这种刺头儿真是相当喜欢,那种尽管老子一无所有还是一样骄傲的牛逼劲儿看了让人很开心,这才是文青的正确打开方式,敢作敢为,敢说敢干。
有几个人敢这么随心所欲呢,有几个人老了还敢这么随心所欲呢。
这么有棱有角,像个真人,而不是微信公众号里优雅的假人。
老了还这么酷,才说得出我喜欢变老因为年轻人太愚蠢这种忤逆众人的话。
非主流的你,在星期四中午这个非主流的观影时间,去了一家非主流的在屠杀路的可以点餐的电影院,看了这个非主流的电影~再看看这个电影的非主流演员们:Lily Tomlin: 一名女同,在2013年与相恋42年的伴侣Jane Wagner结婚。
Laverne Cox: 历史上首位在艾美奖表演类别被提名的变性演员。
是不是你就是被非主流吸引呢?
还是你就是有吸引非主流的气质呢?
为什么莫名其妙的Nathan和Scott都很喜欢和你聊天呢?
为什么好端端的就和mj成了最好的朋友呢?
为什么s只和你去了camping了呢?
为什么cynda总给你短信呢?
共同点就是他/她们都说自己是同性恋,所以你也成了他们中间的非主流。
开头的吵架看了觉得有点微妙,好像很久没有看过这样的女同对峙的剧情了,我也看得少。
接触偏二次元或者真人cp向的女同看得比较多,好像一下子把人拉回了现实的感觉。
奶奶好酷噢,怼那个咖啡店老板还顺带跟旁边喝咖啡的女人说无聊的时候可以找她hhh果然对不尊重人的人也没必要尊重。
奥莉薇亚好漂亮,让我想起一部小说里面的女主角。
欸呀呀,外婆说着是一个无情的人,但是也会掉眼泪(或许不是为了四个月的感情是为自己),在大猩猩店跟女友相遇的时候,情绪一下子就不对劲了……欸。
哈哈哈但是还是分得很,蒽。
蒽这个老男人卡尔出现还蛮让人害怕的,男人怎么满脑子都是那回事啊!
都这个岁数了依然、好像懂为什么奶奶一开始要撒谎了,美国那边对堕胎这么敏感的吗,不过也是,堕胎法也不是无缘无故通过的。
呜呜好喜欢三位女性的故事,如果有这样的外婆一定很酷。
感觉在女儿心里,妈妈紫罗兰,爱尔或许是“爸爸”的角色,也或许不需要这样表达,女性组成的家庭中比较不擅长引导教育的一方。
真的是线索十分完满的一个故事,真好,那个背影看了有点感动。
我在奶奶那个年纪会变成什么样呢?
不禁这样想到。
想到奥莉薇娅和爱尔会和好,但是没想到爱尔只是送上祝福,fine。
无论如何,我喜欢这部电影。
由5个章节组成终结\笔墨\猿猴\怪物\……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公路电影,但和以往不一样的是关于女人的公路电影,讨论女性对自己身体的自主权,以及性及的的堕胎的讨论,路上见了不同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态度,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开始之前先说一下这是一个没有男人的家庭,有祖孙三代女人,外婆是个诗人,也是女同,是个充满“生气”与棱角、愤世嫉俗的女权主义者艾丽,在醉生梦死的年轻时代因为一夜情有了sage的妈妈,跟同性恋伴侣一起将sage的妈妈抚养长大,sage的妈妈工作实在太忙了没时间结婚生孩子,就找了个精子生孩子,这个 孩子就是sage.故事从sage这里开始。
外婆与年轻的女友分手了,因为她“认为的种种原因”,还了所有的欠债,剪掉信用卡,想过一种没任何负担的生活。
女友走后,她一个人身在浴室里哭泣,巧合的终结与开始,外孙女sage意外怀孕了,希望外婆能借600美刀去做手术。
可是信用卡已经剪掉了。
但今天今天必须找到600块,但是她们都不想找自己的女儿和妈妈拿钱,于是他们踏上了筹钱之旅。
她们想去找几十年前专为意外怀孕的女孩子做堕胎手术的公益诊所,可是到那里的时候那里已经变成一个咖啡店,外婆在店里大谈堕胎,可是周围的人认为这打扰到了他们,是的,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不认可的事情总认为被打扰,不听不看不说,认为这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但不巧的是它就发生我们坐着的地方。
她们先找了卡姆,sage的男友,他一句没钱就简单的带过,他不去想他要承担的责任,说了许多的混账话,好吧,外婆年轻的时候可是个作得不行的人,重要的戾气还在,用球杆将卡姆揍了一顿,拿 到了50元。
这个数目远远是不够的。
外婆说有个朋友欠了400块,看了一下能否还回来。
当时借给这个朋友做乳房修复术,因为他做变性手术后乳房出了问题。
好吧,这个朋友说我也希望有我钱,在你需要的时候,可是我却没有钱,便我可以给你们做个纹身,外婆就顺便做了个纹身,朋友最后给了65块,好吧,多一块总是好多。
但钱还不错,外婆想到了40年前自己还小有名气的时候,现在成了名人的学术朋友送的初版书,有一个叫倭黑猩猩咖啡屋的老板娘想买,连咖啡屋的名字都取得特别契合电影所有表达的。
大家可以上松鼠科学网了解一下倭黑猩猩,非常有意思的一篇研究论文。
言归正转,刚开始外婆以为初版书可以卖个几千块,这些书里面还有波伏娃的自传,没想老板娘卡拉给的报价都不到一百块,外婆气得骂卡拉是倭黑猩猩首领(又是一倭黑猩猩的梗),更狗血的是在这里遇到外婆刚分手的女友维奥利亚,两个人吵了起来。
最后书是卖不成了。
两个人在车上讨论了粗口,不同的文化背景骂的粗口还不一样,比如在外婆那里客座教授变成了讽刺骂人的话,而sage及她的同龄人只简单粗暴的直接。
无耐之下,外婆带着sage去找她的前夫卡尔借钱,虽然将近50年过去了,卡尔对外婆以前所做的事还耿耿于怀,两个人在这个过程有冲突与争吵,最后卡尔打算借钱的时候才知道这笔钱的真正用途,说什么也不愿意借钱,外婆跟卡尔道歉:但是只为没有告诉他她怀孕而道歉,不为她堕胎而道歉,因为那是她的身体,后来怀孕生小孩子,因为我想要一个小孩,但不想要一个丈夫。
找了所有的可能都凑不够600块,最后不得已,去找了sage的妈妈,这是一个事业心级强的妈妈,在他们见面的时候,她都不知道女儿现在已经放假了。
sage在这一路上也在自我疑问,我是不是一个荡妇?
我堕胎会不会下地狱?
其实我们也想孩子,也想要一个自己的家庭,但现在我还想上大学。
她们来在诊所门口,有一对母女在那里做反堕胎宣传:你在扼杀生命,你踏进去了,上帝会让你下地狱,外婆试同跟小女孩说世界很大,不要这么狭隘,结果挨了温柔的一拳。
生活会在不轻意间给你温柔的一拳。
现在漫天的堕胎广告让年轻人普遍认为堕胎是一件小事,没有深究过这对于人的心理和生理带来的冲击与伤害。
与无视不同的是盲目的反对与谴责,堕胎是对生命的扼杀。
但这是我的身体,我对她有决定权。
一个好的环境应该是可以让人在清楚了解各种后果之后,有能力进行自己想要的选择。
无论是计划生育怎么改变,都显示着国家机器对女人身体的控制,我们没有选择权,或者说只能在有限的选项里进行选择。
献给从十岁就开始有女权意识的自己。
son of a bitch.生活真相就是一再相信陌生人,却无法对深爱的人表达真心。
有时生活就像那辆失了约没有等你的计程车,你只好徒步走回去,和它签过的契约都撕毁,卸下一身往事的疲惫。
片子就像一块紫罗兰蛋糕,用小章节切割好,深情款款送到你面前。
它让一切藏于生活罅隙里的隐晦都稀松平常,一趟借钱之旅牵引出的怨怼过往就随今晚的夜风消逝吧。
路还长,总还要带着回忆走下去。
每一个刻薄暴躁的老太太都有一些千疮百孔的往事,和一颗包裹着硬壳的柔软的心。
莉莉汤姆林的表演真是春风化雨细腻滋润,烦恼无处不在,生活总是要继续,好好活着就是对自己和爱人最好的告慰。
从立项以来就在期待的电影。
无论去年的同妻还是这个,LilyTomlin演这种有点混乱,不拘小节还有深意的老年角色都太娴熟了。
片长很短,可从头到尾都洋溢着舒服明媚的调子,伴随着故事展开每一个配戏的演员也有小惊喜。
Lily没能凭这部集齐EGOT有点可惜。
精巧简短却处处珠玑,台词剧本更是充满了对人生、生活的大智慧与小幽默。
一路吵吵闹闹一路自我释怀,将家庭与爱就这么自然带入进来,一丝温馨一丝释然。
莉莉汤普林饰演的外婆实在太酷太鲜明,最后那句“Son of Bitch”后哈哈大笑的场景非常喜欢。
学了几个词neophyte, ingenue, solipsist。
哪种生活更好,适合自己的心才最好。
由一个事件,开始挖出几代的恩怨,很巧的故事。
在满是嚎叫着“为了平权,为了新闻自由,为了这撕心裂肺的表演投我一票”的颁奖季,这样剧本虽干但卸下诉求的情节剧至少不会让人为夸张的评论家意见而尴尬。
喜剧演员演正剧,Steve Carell已是当前最好,Lily Tomlin在戏路和成品上都没大突破。
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这么一个人吧不必和他离的太近,也无需过多的交流但是他总有本事吸引你的目光,你就像捡到宝藏的小孩,视线离不开这么一个宝藏,当你慢慢走近他时,宝藏终将给你诉说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光芒故事就是这样开始了故事的主线其实很简单,年幼的孙女被渣男搞大了肚子,迫于种种无耐她只有找自己的外婆帮忙付堕胎的手术费,可这位曾经在诗坛有头有脸的外婆生活过的也不如意。
为了帮孙女凑足手术费,两人开始了完成各自救赎的旅程。
这是一部有趣的女权主义电影,重点在有趣!
故事大纲见标题!
女一号Elle是一个接近50岁的女同性恋,新近丧偶,脾气火爆。
Elle的女儿Judy是一个女强人,个性强硬,事业有成。
没时间结婚,从精子库里给女儿Sage找了个爹。
女二号Sage(Elle的外孙女)是个漂亮而愚蠢的高中女生。
她意外怀孕,准备堕胎,缺钱,于是找外婆帮忙。
极端吧!这一家子女权到完全不需要男性成员,祖孙三代,清一色女人。
剧情的展开形式有点公路电影感觉。
Elle因为之前剪掉了银行卡做风铃,拿不出现金给外孙女。
于是载上Sage,开着一款随时要挂掉的老爷车,踏上了筹钱之旅。
这一路她们碰上了外婆Elle刚刚分手的年轻女友、孙女Sage自私而愚蠢的混蛋男友,外婆Elle多金而风流的前夫、以及祖孙俩都十分害怕的妈妈Judy。
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大梗概在电影前十分钟已经交代完毕,剩下的篇幅由一个个小小的、有趣的意外组成,清晰的分为6个章节,像看一本温暖的小说,一气呵成,虽没有跌宕起伏、逆袭反转,却让你身心愉悦,甚至热泪盈眶。
外婆Elle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物,年老色衰,脾气又大。
年轻的时候极度作、极度生猛、极度自私。
在帆船上嫁给一个男的,怀孕了,然后自己偷偷下船,在朋友的车库里自助堕胎。
跟别人一夜情又怀孕,这回生了下来,和伴侣Voliet共同抚养,然而和女儿的关系一直不算太好。
年过半百依旧极度作、极度生猛、但好像没那么自私了。
Voliet去世之后,她又找了一个年轻的新女友,和新女友分手时咄咄逼人的放狠话,“你不过是我人生这本书的注脚!
”然后,转身躲进浴室嚎啕大哭。
在咖啡厅吵架,在书店吵架,在前夫家吵架,在外孙女男朋友家打人、在诊所门口吵架被打,顶着个熊猫眼还要在诊所里威胁医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作逼,你越了解她,就越能理解她隐藏在愤怒背后的伤心,毒蛇背后的敏感,冷漠背后的关心,强势背后的脆弱。
正是这份隐藏的柔软,时不时的戳中我本来就不高的泪点。
孙女Sage和外婆截然相反,漂亮、愚蠢、懦弱。
男朋友是个自私的loser,堕胎的钱都不给。
幸而有战士一般的Elle保驾护航。
感觉导演更想从Sage的困境讨论一些问题,比如堕胎是不是对的,死后要不要下地狱。
Elle也堕过胎,在面对前夫的质问时,她理直气壮的回应:“我不后悔堕胎,因为那是我自己的身体。
我只是后悔没有告诉你,那是我唯一抱歉的事情。
”好笑的是,在诊所门口,有一个抗议堕胎的基督徒妈妈带着女儿辱骂Elle和Sage,Elle跑去跟小姑娘讲道理,意思大概是”世界那么大,别总听你妈逼逼。
“结果还没说完,小姑娘就给了她一拳。
这情节好像在说,即便你一把年纪早活明白了,世界总还是时不时的给你温柔一拳,让人哭笑不得,唏嘘不已。
总的来说,《grandma》让人看了很舒服,道理清浅易懂,笑料甜而不腻。
看完了十分钟内,正能量指数飙升,相信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人类终究是美好的。
最初看到《与外婆同行》这个片名,我并没有什么兴趣。
大概在我的印象中,外婆已经固化为行动温吞、慈祥和蔼的老年人形象了。
那么这部电影大概也就是家庭温情片,最多再来点煽情桥段,骗点少女的泪水而已,觉得应该没有什么惊喜之处。
但事实上,这部电影作获得了2015年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十佳独立电影。
冲着这个名号,决定看一看,看完之后才发现这部电影确实骨骼惊奇不同凡响。
虽然它还是一部温情的家庭片,但是比大多数的温情片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独立电影往往伴随着小众低成本的特点,在场面或者卡司阵容上都无法和商业大片相提并论,所以只能在讲故事的手法和细节之处着手,给观众一些细微处的惊喜。
这部电影在剧本结构上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电影出场的人物并不多,寥寥几人,主角大概就是外婆Elle,母亲、孙女Sage以及外婆的年轻女朋友而已。
但是电影的主题却包含很广,电影不仅涉及到同性恋、未婚先孕、堕胎、借精受孕等问题,而且主角配乐基本上都是女性,可以说这部电影完全是一部女权主义电影。
电影中外婆、母亲、孙女三个女人来自同一个家庭,各自带着其鲜明的时代烙印,其实是美国整个女性社群的缩影。
外婆Elle是个老朋克,是个诗人,还是个女同,愤世嫉俗,热衷女权主义。
她成长于“时髦放纵的六十年代”,一个追求自由、享乐、性解放和反战的时代。
著名的女权主义者贝蒂·弗里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正是她的偶像。
母亲出生于七八十年代的美国,正是冷战之后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时代。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成人的母亲自然变成独立务实的女性,而职业上的成功更是让她对生活和工作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对下属和女儿也都相当严厉甚至苛刻。
孙女Sage出生于上世纪末,典型的青春、简单、无知的美国女孩。
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艰难,也没有读过高深的书,追求时尚,热衷八卦,约会不良少年,害怕自己严厉的母亲,害怕因为堕胎而下地狱。
电影的主线故事只发生在一天之内。
影片把漫长的一天,通过不同的点和人,穿成了线。
早上,老朋克外婆和她年轻的女朋友吵架闹分手。
在她还在为分手伤心的时候,孙女Sage来找她借钱堕胎。
因为孙女不敢面对严厉的母亲,只好来找老朋克外婆Elle了。
但是老朋克不愧为老朋克,放荡不羁爱自由,为了不被金融束缚,把信用卡剪碎做成了风铃之后,而身上只有几十美元。
而孙女预约的堕胎手术就在当天下午。
所以,在这阳光明媚的一天,一老一少只好上路开启一段意想不到的筹钱之旅。
她们一起先后找了孙女的渣男友、外婆的纹身师朋友、咖啡店老板、外婆的前夫之后都没有筹到足够堕胎的钱。
最后她们只能一起低声下气地找母亲寻求帮助。
随着她们筹钱的过程慢慢发展,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外婆Elle的一生在这一天中被徐徐展开,这个家庭的故事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年轻时候的外婆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跟丈夫结婚之后有了孩子,才意识到这件事。
因为接受不了孩子,悄悄地去堕胎并离开了丈夫。
这也正是外婆的前夫最后不借给她们钱的原因,因为他接受不了堕胎。
离开前夫之后,又不知为什么外婆跟一个陌生人的一夜情有了孩子,最后还生了下来。
这就是电影中的母亲。
后来外婆终于意识到自己一直是同性恋,终于决定和深爱的女朋友一起生活,一起养大了孩子。
只是几年之前爱人不幸去世,外婆又重新变得脾气古怪。
就这样,外婆的一生在不断的对话中被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而这个家庭的矛盾和旧伤被慢慢撕开。
三代女性之间共同存在的问题就是不知如何与人交流,只能以各自的方法避免或者拒绝和家人交流。
最终,爱与亲情战胜了骄傲与尊严,Sage堕胎所经受的痛苦也终于在三名女性中唤起了同性之间的认同感。
当事情最终解决后,以外婆独自一人回家的旅程作为结束。
影片的最后,外婆打车去年轻的女朋友家求和,本该等着她的出租车司机却开走了。
暴躁的朋克外婆本该破口大骂的,而此时的外婆却在家人和爱人的感动下,变得宽容坦然,大笑几声之后缓缓地走着回家了。
最让我惊喜的还是原本看不惯一切的老朋克却因为家庭、爱情变得无比温柔,潇洒地笑对一切。
故事有一条主线,就是帮助孙女赛奇abortion。
另一条辅线是通过实现abortion这个目的而展现的外婆这个人的一生。
外婆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她写诗,很有才华。
她和Olivia不断争吵,持续怀念着vi,她是个蕾丝。
她嫁过人,又悄悄离开,和陌生人生了女儿。
她好像一直在追寻着什么,开着vi的老爷车飞驰,躲闪不及,报废了发动机,还不忘把车用罩子铺好。
她对钱没有概念,她恨钱对她的约束。
她有一点bossy比如在咖啡馆里,女儿是随的她。
……完整的人物,温柔的情感。
喜欢电影小品……
16年看过的片
没有犯错但也毫无惊喜,光靠嘴毒老太太爆几个金句撑起来也是有点干,好在只有79分钟,算是饶过观众,冲这份恩情也要给满三星。
那可是绝版亲签啊
一个很烂的故事
主人翁不是怀孕的孙女,而是外婆,丰满而奇葩的一生😒
外婆的面对各种人的状态不错
这位导演挺不错
酷
太真实了,从头到尾看得好难过,结尾那个背影真是忍不住T T 很喜欢这种像散文一样的讲故事方式,并且是一种真正先进/平等的方式在展现LGBTQ,which只是简单以现实中的普通人来描述。+实力被Lily圈粉!
可爱的电影。它与《从不很少有时一直》是关于abortion的最好的电影了。好喜欢外婆!不论是作为外婆还是女友。
元素炸裂却似风无觉。
《拉嬷上路》……台译总是这么灵魂啊。
完美👌完美!!!!!三代女性之家,并且还全都在过着自己选择的自由生活,姥姥超级酷!!!
一幕一幕都是人生。爱过的渣男。纹身 Circle。夹在书里的老照片。不和谐的母女关系。开走的出租车。骂一声Son of a bitch。路还是要继续走。
借钱的过程就是外婆过往的经历……不能归类为喜剧片,看了有点无聊
不是很懂你们女权主义者
20160315乱七八糟的
很高兴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甜美依旧的Judy Greer。常年当配角的她演了一个存在感极强的前女友。同样也是由于这个角色让诗人主角最后尝试着放下傲娇坦诚了一回。老去的lesbian可以很酷也可以试着很温情。
比De Niro所有祖孙喜剧加起来好看一万倍!全方位满足Lily Tomlin祖母幻想。清新隽永的小品电影,经典的一日奔波串联往事剧本结构,举重若轻展开一位离群索居的老人、停笔的诗人、女同性恋者和女权主义者平凡却传奇的一生。三代人的形象符号,嬉皮学者、商业精英和迷茫青少年,缩影着五十年来作为女人的性别意识和身份认知如何由看不见的时代悄然改写,然而即使曾经的圣经变成贱卖的化石,困扰女性身体的奥秘始终是传承和同盟的纽带得以延续的共情基础。对抗消费主义剪碎的信用卡编成风铃,镂空的书页藏匿无疾而终的遗憾,最后独自回家的背影潇洒又释然。讽刺的是,从祖母到孙女,这个疏远古怪的家庭从来无需父亲参与,甚至直借孙女之口「我爸爸只是一颗精子!」而我们却还需要「外婆」代表父权嫁娶亲疏的二字来对应亲缘关系,可笑啊。
轻盈但也不失女性力量的小成本酷儿电影,在代际互动中流露出的时代变迁也是真实且让人倍感唏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