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后面的世界观——这是多么赤裸裸的青春期世界观。
女主伊是典型的青春叛逆期少女,因为意识到自己的不同而跟家人产生了种种隔阂,渴望打破现有的规则,追逐一切新鲜事物……并且,有了一个喜欢的男孩。
这一切自然受到了代表权威的父亲的各种反对和阻挠,当然后果是更深的隔阂和更强烈的叛逆。
这是身边多么常见的故事,在过去,这个故事的结尾很可能是:女主在叛逆中渐渐长大,才发现自己慢慢变成了跟父亲一样的成人,深深体会到父亲的话有多么地正确;或者,像影片中父亲所讲的故事一样,女主挑战了规则,于是……死得很惨。
当然,这样的结局在电影里是不会发生的,因为这是一部拍给青少年的动画,必须让新生代取得胜利,另外,更重要的,当下正是一个急速超速光速变化着的、青少年的美好时代。
旧世界正在迅速坍塌,祖先传下的种种规则忽然都不再有效,我想电影里的这个设定准确地描述了我们的父母、以及他们上一代人眼中的世界(虽然这是一部美国电影)。
于是他们变得无所适从,他们的权威受到挑战,所需担负的责任又都还在,却又不知在新的环境下该如何行动。
他们本能地想求助于从小学到的规则,在屡屡碰壁之后才不得不承认现实,绝望地把威信和主动权交给下一代。
越是平稳的社会,长者越会受到尊重,因为他们占有经验。
而越是变化迅速的社会,年轻人会受到尊重,因为过去的经验已经无效,而年轻人有更好的吸收新事物的能力和改变的欲望。
于是电影所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极端的、直接把老爸踢出局的、早早当家做主的青少年最美好的时代。
为什么说早早当家做主美好,因为此时,他们还不用承担成人的责任,而又有了成人的权力。
因此说服大家去向“明天”的是伊,而带队和忍受大家各种抱怨的是老爸,到了生死关头牺牲自己解救全家的也还是老爸。
女儿一个拥抱一句“我爱你”,以为就给得够多了。
当然,最后她胜利了,他们到了一个多么美好的新世界,阳光,沙滩(其实我想说这有什么美好的,还不如第二个世界呢,你们的食物从哪里来,刮风下雨了要躲在哪里,而且最开始小男孩给他们描述未来的时候指的不是两座山么,为么忽然就变海了)。
更当然,好莱坞一定要大团圆,“牺牲”的爸爸肯定不能死,一路还捎上了他们的狗、跟他们抢食物的小熊猫,甚至捕食他们的大猫……好莱坞你是有多喜欢大团圆!!!
最后,用女主的一段旁白赤裸裸地说出了本片的中心思想(我以为只有国产片会这么做的):(大意)我们过上了美好的新生活,因为我们学会了改变,我的爸爸也过得很好,他向我们证明了任何人都能改变……于是在一片和谐得近似广告的光明氛围中,全片结束了。
可是,看过的我,却觉得堵得慌。
纠结起堵的原因,发现有很多。
首先,一个过时的爸爸在这个片子里受了太多的伤害和羞辱(我理解这是青春片),在最后他选择自己牺牲,没有一个家人抱住他说“不要,我们想别的办法”、“不要,我来代替你”,或者“不要,我要跟你在一起”,他们只是象征性地表达感谢,然后就默默地让他把自己扔过悬崖,尽管他们都很清楚,这样做的逻辑结果是,他们将把老爸一个人留下,孤独地面对死亡。
老爸在那时所说的话也让人心碎:(大意)我已经没用了,我唯一有的只是力气,而现在你们需要的就是我的力气。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他们在过早自觉被时代淘汰之后,也只能默默地出苦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新世界过得更好。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堵心原因,是我怀疑这个给青少年描述的世界观是否真的可信。
(原谅我需要逐条列出理由)1 老爸遵守过去的规则是正确的——在世界稳定的情况下。
虽然这些规则有些让人不舒服,比如需要长时间待在山洞里,但是由片头讲述的情况来说,邻居们都死了,只有主角他们一家还精力旺盛地活着,这足以表明这些规则的力量。
让老爸过时(或者这么快过时)的,不是女主伊的自信,而是急剧变化的世界。
2 带领大家脱离困境的是外来人盖,而不是横冲直撞的伊。
可以说如果旧世界崩塌时领导大家的是伊,那么极有可能的结果是,全家都死得很惨,因为创新的失败率是极高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都倾向于遵循经验。
这个外来的领导者盖,是一个在新世界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的人,与在这个世界里毫无经验的主角一家相比,他就是“成年人”的角色,而其他人是“孩子”。
尽管在实际年龄上他被设定为青春期男孩。
这个设定极大地模糊了影片的观感,我们看到的是一场青春的完全胜利,而实际上男主盖是一个早熟的伪青年,而女主没有任何功绩或想法,只是沾了他的光。
试想如果把盖设定为来自新世界的另一个成年人(甚至老人),影片逻辑依然成立,而观后效果会如何。
所以不客气地说,即便世界发生了如此的改变,在没有外来者的情况下,更可靠的领导人依然是父亲,而不是只有一腔热情的伊(我的心已经老了吗)。
至少,没有盖,她无法像本片这样完全彻底地摆脱父亲,无需他任何的帮助和指导,因为盖担当起了“父亲”这个角色(他跟伊绝对不是并肩战斗的伙伴关系)。
3 旧世界坍塌,美好的新世界真的存在吗?
本片有三个世界,第一个是父亲和祖先的旧世界,第二个是他们逃离旧世界以后,来到的实际上是属于盖的世界,第三个则是盖也没有去过的“明天”新世界。
第一个世界毁灭之后,他们在第二个世界借着盖的指引逐步适应,然而这个世界也很快毁灭了。
片尾说他们在第三个世界活得很好,而我想问,这个稳定的世界真的存在么。
即便像片尾所说,只要“能改变”,在任何世界都能活得很好,世界变得多快都能适应,我还是想问,那么在通往第三个世界的道路崩塌时,盖的慌乱和毫无办法是怎么回事,如果没有时间让人适应,变化带来的很可能就是毁灭。
而最近的几十年中,世界变化得有多快呢,刚了解一样东西,它也许就已经被淘汰了,身处其中的人,不管是否“能改变”,又有几个觉得非常惬意呢。
人是需要相对的稳定和安全感的,就像片中爸爸的“规则”和“山洞”,因为改变需要巨大的能量和冒极大的风险,不是每个人都像电影主角那么幸运,全家(包括所有面熟的路人)都能九死一生笑到最后。
就算你是青春期,要的就是“新的”要的就是冒险,谁又能保证你不会衰老,不会头脑僵化,不会能量缺失无力追赶,你确定到那个时候,你能像片尾的爸爸那样在常变常新的规则下玩得很high吗。
也许我在意故事的世界观远大于其过程、氛围和细节,才会对这样一部口碑不错的电影失望。
在我看来,它为青少年描述了一个美好的前景:世界变得很快,你们的老爸已经过时了,来吧带着自己的男(女)朋友一起反抗,一起去美好的新世界吧,你看,连死板的老爸也得变得像你们一样头脑灵活,才能活下来,世界不用归根到底,现在就是你们的。
然而然而,他却没有说,你们真的不需要父亲的指导吗,你们真的可以相信任何一个小毛头伙子吗,美好的世界真的存在吗,你会一直喜欢这样一个总是“全新”的世界吗……好吧,我已经老了,鉴定完毕。
一个成熟电影工业下的标准产物,便是通篇都似曾相识,可是你还看的津津有味。
整个故事的走向与梦工厂的另一个系列《马达加斯加》几乎一样:“原本安定的生活里,有人向往着外面。
然后意外发生,大家来到了外面。
再然后,便如《外面的世界》的歌词一样的走势。
”1.没有反派,所以大家看的更放松;2.程序化的笑点和剧情走向,虽然没有新鲜感,却也可以让你沉浸其中。
3.再搭配潮流下的卖萌,足够支撑一部换个瓶子的新系列开端。
Grug是典型的父亲,保守、严厉、专横。
他保守,是为了保护家人。
洞穴外的世界处处充满危险,任何新的东西都是危险的,危险的东西都会像他给孩子们讲的每个故事的结尾一样——“于是他死了。
”对于穴居人来说,这其实是极大的经验教训,因为周围的邻居们全都因为无视“危险”而死去。
我们的Grug谨遵原始世界的规矩,远离”危险“,才使得Croods一家在这危险的世界存活下去。
他严厉,是为了保护家人。
他是一家之主,要为家人撑起一片天,任何时候他都不能容忍他的家人独自处于洞穴外危险的世界,也禁止他们靠近新的东西。
在他的世界观里,假如家人们不在自己的保护范围内,他们就会死。
他绝不允许这件事的发生,哪怕付出生命。
他专横,是为了保护家人。
当Eep遇见Guy之后,开始厌倦保守而专横的爸爸,Guy的聪明睿智和爸爸的蛮不讲理相比,简直就是上天赐予的小宝贝太阳。
专横的Grug怎么能忍受珍爱的女儿“有了男人忘了爹”?
他想方设法破坏Eep和Guy的好事,以折磨Guy为乐。
同时,Guy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危险的新东西,保守的Grug唯一能想到的事,就是摧毁这一切,他们就安全了。
归根结底,每一个保守、严厉而专横的父亲都在心中藏有一份深沉的爱,他们表达爱意的方式可能并不直接,甚至会弄巧成拙使人反感。
但是,永远不要忘记你的父亲是爱你的,他并不蛮不讲理,他的脊梁骨随时会为了救你而被巨石群砸裂;他并不封建保守,为了爱你,他抛弃自尊,别扭地向你的小爱人低头学习知识;他并不严厉无情,为了你能活,他把自己留在悬崖的另一头面对灾难。
昨天四川雅安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了7.0级地震,为雅安祈福,电影里的原始世界突然之间天崩地裂,片刻之间croods一家家园不再,山河巨变,谁知道下一秒的世界会不会家园破碎、山河殆尽,有生之年请不要吝啬向你的父亲表达爱意。
Guy是天上掉下来的可爱火焰,每个女人心中的完美爱人。
在黑暗的洞穴里,Eep翻来覆去无法入睡,突然被一道光吸引,背离了爸爸“外面的世界很危险”的警告,她追了出去,发现了生命的火焰——Guy。
故事的开始总是依靠相遇,Guy为Eep带来了从未见过的火,带她体验从未见过的世界。
他和Eep有共同的理想,他们都不喜欢呆在黑暗之中,为了太阳的光明努力摆脱束缚。
好的恋人能把彼此变得更好更优秀,Guy聪明睿智,总有好的主意改善生活,救Eep于危难之中,带领大家追逐太阳,逃离即将崩坏的原始世界。
因为年轻,起初的Guy并不成熟,他有自己的理想要追逐,习惯了独自一人的他面对团结一致又封建保守的Croods一家完全不知所措,他想要逃跑。
可是谁知道呢,爱情总是这么让人惊叹。
因为Eep,他渐渐接受了她的家人,在他完全可以丢下这麻烦的一家子的时候,他选择了为每个人做一双鞋。
是谁说的,娶一个中国女人就等于娶了她一家人,要娶一个Croods家的女人,何尝不是要娶她的一家人(这是上门女婿的悲哀吗?
哈哈)。
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除了在于能否保护他的女人,还在于能否接纳并包容爱人的家人,是否具有支撑一个家的责任感。
最终Grug和Guy成为了盟友,作为父亲,作为爱人。
支撑同一个家,丈人和女婿从来都应该是统一战线的,身为他们的儿女和爱人才能幸福无忧。
The Croods里的男人表现得非常好。
当一层又一层的新的风景,映入你眼帘的时候;当一个又一个新的发明,给生活带来便利的时候;当山洞不复存在,原始人从自己内心的山洞——那个对世界保守而停滞的认知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不光是原始人们,连观众在内都接受了一个观念:人要打破对改变的恐惧。
我的心此时此刻都依然停留在原始人们登上巨树的顶端,当盖吹熄手中的火把、满天星辰和一道银河壮丽地展现在他们眼前的那一刻。
对于把夜晚外出看作是死亡条例的克鲁德一家们来说,这个景象恐怕是有生以来从未见到过的。
改变已有的教条式思维,不仅能让他们享受到诸如无痛踩过尖利珊瑚的现实便利,更让他们领略到一种精神图景——生活原来是可以像满天星斗那样灿烂的。
生活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不死”,而是要让自己能够享受的一个过程。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场景,就是在一个迷宫一样的石头阵中,当克鲁德一家的其他成员都按照自己的方式——一种以前从未尝试过的创新的方式,找到出路的时候,只有父亲一个人还在不停地绕圈子,怎么也走不出去那个迷阵。
其实在那个时候,他的内心一定是非常恐惧的,表面上是因为走不出去迷宫而恐惧,实际上是因为自己原来的那一套方法、理念失效而造成信仰缺失的恐惧。
这时,一个新的信仰顺理成章地就递补进来了。
其实,美国对世界的文化教化,也不过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先让其他文明的人们处在迷宫之中,让其对自己原先的想法产生不信任,然后顺理成章地把它的观念灌输进来。
当然,上述只是我一点不成敬意的联想。
但是影片对父亲瓜哥的刻画,的确有些过于符号化,即希望他成为一个代表着从守旧到维新的变革符号。
为了这种符号化,影片想当然地认为,一个一直守旧的瓜哥,为了维系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不致被新来的毛头小子盖所取代,能够突然一改往日作风,自己搞起创新。
依我看,这种转变有些过于180度大转弯了,从深层次是不符合父亲这个人的特征的。
符合的应该是,他是苦于无法创新、无法轻易地转变,而不是苦于那些新点子暂时好像很无用。
传播学有把受众分为革新者、早期实践者、跟随者和滞后者的分类方法,在此片中是有所对应的。
盖就是革新者,他是带来新思想、新创意的源头;女儿伊就是早期实践者,她有对领悟新事物最强烈的主观愿望和实践动力;母亲、另外两个孩子和祖母都是跟随者,他们要等新事物的用途明确了以后,再予以采纳和接受,是比较稳妥的一类消费者;最后,瓜哥是滞后者,当大多数人都接受了新事物的时候,这类人依然还是延用老的方式,他们的行为方式难以改变。
从这个角度说,《疯狂原始人》硬要把一个滞后者,发展成为一个跟随者,甚至最后连跟随者都不是了,已经成为了一个革新者,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曲线无外乎还是为了强化美国理念和文化的教化作用吧。
抛开瓜哥在影片主题——改变——这方面的符号意义不说,他在家庭与亲情的单元里所发挥的作用还是让人赞许的,尤其是当他最后将家庭的其他成员依次抛到安全的彼岸,而把自己留在危险境地的时候,他即使是世界上最滞后的滞后者,他的身影也无比高大!
他为家庭所做的一切已经足以支撑起一个伟大的人格,何必非要要求他从一个滞后者跃身为革新者从而成为一个“补完的人”呢?
他如此深爱着自己的家人,用自己的力量和双手保护着大家,即使他的思维保守僵化,我们难道不也应该对他加以钦佩吗?
从人物弧线的角度上讲,影片要描写瓜哥思维的转变或许是必然,但从生活的角度,我觉得他维持保守或许会更有深度。
因为生活,不只需要创新,还需要保守;子女不只需要所谓的新理念,有时也需要父母的传统唠叨。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就是祖母。
这位活泼的老奶奶在家庭中地位很低,不像中国家庭那样人越老越受到尊敬,瓜哥甚至经常畅想没有她的家庭生活——因为她是个“无用”的人,既不能狩猎,也不能管教子女。
在追求实用性优先的原始人眼里,她当然是多余的。
但是我们看,她最后多余吗?
不!
她无用吗?
也不!
她最后发出了重量级发言,告诉她的儿子瓜哥:你让我刮目相看。
这个角色除了喜剧性需要以外,到最后化身为真正的长者形象,以一个智者的口吻和善者的角度出发,对主人公的行为作了评判。
最后我们知道,她也是一个有智慧的好心人。
影片中的萌物很多。
这里,创作者用了一种创造萌物的有趣方法,叫做混合。
仔细观察的话,里面的每种动物都是由两三种现实中的动物混合特点而造出来的。
比如那个小象,是老鼠跟大象的结合;飞鱼是鲨鱼和某种鸟类的结合等等。
想要创造一个异世界是很难的,尤其是要创造如此之多异世界的斑斓生物,混合的方法或许是值得我们的导演学习的一种方法伦吧。
《疯狂原始人》主打的是美国式的家庭温馨团结牌,父女之间从嫌隙到和睦的喜剧收场,温暖又搞笑,适合全家人都去看。
剧中,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从胆怯到放任, 一步一步的成长, 一步一步的去探知陌生的世界。
因为害怕未知的危险不敢走出山洞,其实躲起来不去了解反而可能害了自己,死于愚昧。
“没去做过你怎么知道”“没试过你怎么知道合不合适”人总是经常懂得道理却永远做不到,迈出第一步得具有电影里女孩多大的勇气呵。
本片风趣幽默,不断的引发观众思考,让观众跟着影片中的原始人一样,去创新,去想出各种点子,去勇于改变过去,去适应环境的变化!
《疯狂原始人1》:世界上第一个拆迁户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动画电影的中国译名一直以来都是个问题,翻来覆去都是《XX总动员》、《XX奇缘》、《疯狂XXX》、《XX环游记》……The Croods是“咕噜一家”的意思,结果在国内被翻译为“疯狂原始人”。
后来又出现了《疯狂外星人》、《疯狂动物城》、《无敌原始人》……其实它们压根不是同一个系列。
《疯狂原始人》上映于2013年,豆瓣8.7分,排名第161名,还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不过最终输给了《冰雪奇缘》。
原始人咕噜一家六口在父亲瓜哥的庇护下生活。
瓜哥由尼古拉斯·凯奇配音,所以这也是尼古拉斯·凯奇最近10年唯二的不是烂片的电影之一(另一部是《蜘蛛侠:平行宇宙》)。
咕噜一家只有在饿了的时候才出去觅食,其它时候都藏在漆黑的山洞里,因为这就是家规。
瓜哥规定,任何新事物都是不好的,好奇心是不好的,夜晚外出是不好的,基本上任何有意思的事情都是不好的。
瓜哥的女儿小伊则恰恰相反,她讨厌山洞,喜欢光明,喜欢新事物。
一天晚上,小伊看到了一团光。
她跟着这团光走到山上,发现了一束火把。
小伊感到非常兴奋,因为她从没见过火。
看来我们的史前好朋友刚刚发现了火。
原来,这把火是盖点燃的。
小伊是艾玛·斯通配音,而盖是瑞恩·雷诺兹配音。
我有时候在想,假如是瑞恩·高斯林给盖配音,会是什么样子?
盖是一个很注重形象的人,他不仅穿了鞋子,他还有一条七匹猴皮带。
你以为它是一只猴子,其实它是一条皮带。
你以为它是一条皮带,其实它还是撩妹神器。
盖第一次和小伊见面就送给她一部iPhone 12,还说有事的话就给她发语音。
结果小伊刚刚给家人展示了她的iPhone 12,他们就把它砸得四分五裂。
可能他们是华为粉丝吧。
就在这时,地动山摇,天崩地裂,他们的山洞轰然倒塌。
他们的家被强拆了,他们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拆迁户,然后搬进了5000平米的花园洋房(看起来好像不止5000平米),只不过这个洋房没有天花板,是露天的。
他们在花园洋房见到了盖,看来盖也是拆迁户。
盖还请他们吃了一顿爆米花。
相对于守旧的瓜哥,盖有着超凡的创造力和革新思想。
比如他们想吃鸡,但他们又抓不到鸡,还是盖想到了抓鸡的办法。
不仅如此,盖还发明了鞋子、高跷、滑板、雨伞……还给他们每人都发了一部iPhone 12。
随后,他们穿过了峡谷,坦克还捡到一条宠物道格拉斯。
瓜哥对盖很有意见,他觉得发明家没什么了不起的,他也可以做发明家。
瓜哥注册了抖音,还给自己取了个网名叫“手工瓜”。
手工瓜发明了带自动收紧功能的腰带、假发、交通工具“滚蛋”、遮光镜、房车、升降机……手工瓜发明的东西大部分都没什么用,不过有一个发明还是很有用的——照相机,甚至还可以定时拍照。
意外之下,瓜哥和盖掉进了焦油。
他们还是比成龙幸运一点,成龙当初是直接掉进了粪坑。
就在他们绝望的时候,盖想办法把他们救了出去,从此瓜哥对盖是心服口服了。
由于这里频频发生地质灾害,他们要去安全的地方寻找新家园,也就是山的另一边。
然而悬崖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瓜哥将其它人全部扔了过去,但是他自己就过不去了。
别人郭靖左脚踩右脚,再右脚踩左脚都能上天,你力气那么大,就不能自己把自己扔过去吗?
就在瓜哥束手无策的时候,瓜哥还是想到了垮过悬崖的办法——他发明了飞机。
他用一群鸟做了一架飞机,由于鸟怕火,借助火把就能控制飞机的航向。
瓜哥做好飞机后,一群小动物都想搭顺风机,比如大猫,还有坦克的宠物道格拉斯,瓜哥带着它们一起跨过悬崖,来到了新家园。
表面上,《疯狂原始人》只是一部喜剧片,其实电影中有许多隐喻。
虽然电影的主角是一群原始人,但本质上讲的还是现代人的故事。
一场地质灾害毁了咕噜一家的山洞。
这本来是一件悲伤的事,但或许他们应该感谢山洞被毁,因为他们每天都躲在漆黑的山洞里,正是山洞被毁才逼迫他们走出山洞,去看看山洞之外的风景。
如果不是山洞被毁,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山洞方圆十米的地方,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发现山洞的后面有一片世外桃源。
晚上,盖带大家爬上树顶后,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他们每天晚上都要回到山洞,他们从来没有看过星空。
我们和咕噜一家一样,每天把自己囚禁在小小的房间里。
咕噜一家在觅食的时候还是必须走出山洞,但我们不一样,我们饿了可以叫外卖,买东西可以网购。
如果不是因为要上班,很多人可以一个月都不出门。
日本有很多宅男过着“低欲望生活”,他们不结婚,不生育,不出门,没有任何欲望,房间就是他们的“世界”,而且这样的宅男的数量还在每天增加。
咕噜一家还有地质灾害逼迫他们出去走走,有什么能逼迫我们出门呢?
可能只有穷吧。
出去走走,也许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不只是有手机和电脑,还有高山和森林,海洋和蓝天,银河和星空。
另一方面,瓜哥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觉得任何新事物都是不好的。
他代表的就是当下许多中老年人。
就像今年年初的时候,许多人叮嘱父母戴口罩,但他们就是不戴。
又正如游戏,一提到游戏,很多父母就谈虎色变。
事实上,国际奥委会官方宣布,已认证电子竞技为正式的体育项目。
如果一切顺利,观众们最早在2024年的巴黎就可以见证电子竞技比赛出现在奥运赛场上。
网上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我们不需要知道电子游戏是什么,它会不会造成近视,会不会上瘾,我们只需要一个背锅侠,一个可以掩盖家庭教育失败,学校教育失败,社会教育失败的东西,现在它叫游戏,十五年前它是早恋,三十年前它是偶像,三十五年前它是香港电影,四十年前它是武侠小说。
”而对瓜哥来说,这种东西就是新事物,就是离开山洞。
所以他每天都给孩子们讲同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都是尝试了新事物,然后就死了。
瓜哥的观念是,只要可以不出山洞,就不要出山洞。
瓜哥觉得这是为了家人好,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活着。
但小伊一针见血:“那不叫活着,那只不过是没有死掉。
”活着和没有死掉还是有区别的,而且区别很大。
这部能让人从头笑到尾的喜剧片,点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父母不一定就是对的,父母也需要学习,也需要去接触新事物,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瓜哥对盖有偏见,他说他们有拳头,他们不需要大脑,弱者才需要想点子。
瓜哥不是给自己台阶下,这就是他的真实想法。
但不可否认的是,盖的想法和发明的确很有用,是他教大家用火,也是他制作了鞋子、高跷、滑板、雨伞……瓜哥起初不以为然,但直到盖利用智慧把他们从焦油里救出去时,他才改变了对盖的看法。
所以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家人们都说要回到山洞,瓜哥却说:“不要黑暗,不要躲藏,不要山洞,追随光明。
”如果最后他不动用智慧,而是还是用老办法,他绝对没有办法跨过悬崖。
虽然借助鸟群飞过悬崖并不现实,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导演想借此告诉我们,我们的经验并非永远都有效,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尝试一下新的方法。
无论是走出山洞,还是游戏,或者其它事物,我们只有真正尝试过后,才有评价它的权力。
对于新事物,或者我们从没见过的东西,我们不要抱有偏见。
摒弃偏见,在评价一个东西之前先去接触它、了解它,或许我们会产生不一样的看法。
影片有惊有喜,惊的是影片动画人物的塑造个性鲜明独到,喜的是影片重现在好莱坞久失的强烈的家庭传统价值观念的颠覆意义,充满无限的温情和关爱,以及互相鼓励和慰藉感人肺腑的团结力量。
影片不是一味讨好观众,当然也不是动画的老三篇,而是针对咕噜一家如何摆脱生活居所的毁灭,重建美好的家园。
影片和所有的上乘特效打造的佳作一样,没有在灾难面前被打趴,而是积极向上的努力排解重重困难,借助大家的力量,抛弃旧有习惯思维,重新开拓创新,或许这就是人类生存在地球上的原动力:如何取火,如何将凶猛的老虎变成猫,如何将内心的恐惧演变成生存下去的动力,如何从阴暗的洞穴将生命的延续放逐到海边等等。
人原本是懒惰的,正是由于生的所迫,才逐渐适者生存,拯救了自我。
After watching the movie I was touched by the melon dad's brother, he is in danger the first thought of his children, rather than his own. The more I learned that no matter what kind of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must learn to move the brain, only thoughtful, unremittingly, no difficulty can be solved. 当他们站在在地壳裂缝前面过不去的时候,爸爸看着前方的太阳,伸手去感受太阳的温度,他突然顿悟只有前进才能度过难关,只有尝试才能看的新的希望,所以他不再拒绝接受新的东西深深的感受到了好奇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的氛围,影片中家长把孩子的好奇心视作破坏性行为和顽皮的变现,严厉斥责和打压,家长的责骂和影片中的“灌输式”的故事教育深深的影响了孩子,抑制了孩子的好奇心,长此以往,这样下去,孩子这种宝贵的天性将慢慢消退甚至消失。
而影片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小伊还仍然保有这样的好奇心,由于她的好奇心早就了她勇敢独立爱冒险的这种个性,形成她鲜明的个性品质,“小伊”在遇到小男孩的时候,正是她的好奇心被挖掘的时候,小男孩给了“小伊”好奇心以答案,正确回答她的问题,如小伊对火的好奇等等。
小男孩的出现也正是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带领小伊一家去尝试不同的新鲜事物,改变了他们一家的生活。
说到皮克斯和梦工厂不得不先提及一下历史,考虑到皮克斯现在算是迪士尼当仁不让的老大,为了统一说法,就把皮克斯&迪士尼中的迪士尼忽略掉,只说皮克斯好了。
皮克斯自1995年开始的玩具总动员一炮走红,我想大多数的人也和我一样,从这部片子开始认识了皮克斯。
作为皮克斯的起点,这部戏在3D电影的动画史上也可以算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作为当年的奥斯卡特别成就奖绝对是恰如其分。
而之后的五年内的虫虫危机和玩具总动员2却让观众不免有些失望,甚至让我们当时不禁怀疑是不是皮克斯渐渐迷失掉了自己。
1994年迪士尼的董事离开迪士尼开创了创办了梦工厂,同样在最初的五六年内一无斩获,拍出的动画也几乎不被我们所知。
2001年梦工厂走了一个不寻常的路线,放弃掉了曾经刻意写实,以及一些可爱风格的卡通人物,刻画了一个长相丑陋的怪物史莱克,正是这部动画片把梦工厂正式地推出了我们的视线,也是这部片子触发了皮克斯的灵感相对应地拍出了《怪物工厂》,也是这部片子正式地拉开了两个公司十余年的缠斗。
在接下来的十余年时间里,皮克斯推出了如海底总动员,WALL-E这样子也许注定会写入史册的永久经典,梦工厂顺势高产地推出了史莱克系列和功夫熊猫这些票房上很棒的动画。
可是我们仔细分析这些动画不难看出两家公司之间的差别,以及在十余年的打拼中逐渐形成的自己的风格。
皮克斯最让人叫绝,也是绝对是业内冠楚的当属他们的工业技术,10多年前的皮克斯无法大放异彩的原因除了创意之外还在于当时的硬件技术远远无法于皮克斯所掌握的软件技术相对等,近十年来硬件技术的急速发展,以及受怪物工厂和海底总动员启发所形成的动画灵感,让皮克斯几乎完全霸占了奥斯卡动画电影的奖项。
而料理鼠王,以及WALL-E的想象力,动画效果以及其电影表现的深度,更是使整个世界为其折服。
相对应的梦工厂拍出的动画,最典型的莫过于史莱克系列,以及功夫熊猫,大多都是无厘头的搞笑,恰如当年周星驰电影的动画版,看过之后并不会留下太多的痕迹。
另外由于技术上于皮克斯的差距,梦工厂并没有办法做出如皮克斯电影一般的炫彩效果,更多是靠搞笑,以及大牌的配音演员来取胜。
所以我们回头看看可以发现,梦工厂的动画大多票房虽然不错,但是却没办法留下如WALL-E一样的可以记入历史的经典。
这部疯狂原始人秉承了梦工厂一贯的动画风格,人物并不漂亮甚至可以说有点丑陋却一如既往的可爱,整部片子都充斥着无厘头的搞笑,让人看过之后颇为轻松。
但是我们并无法从整部片子中提取出任何的思想。
所以这部动画也注定如其他的动画一样,也许票房会大获全胜,但是很难获得奥斯卡的认可吧。
《疯狂原始人》通过一种近乎绚烂的视觉盛宴幽默而温情的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道理:在追赶时间脚步的过程里,真正驱动我们坚持下来的并不仅仅是到达"明天"的梦想,而是内心深处的爱。
作为一部面向世界各年龄段的诚意之作,能完整的讲述一个故事就已经足以令人满足。
一群性格各异的人为了能够活下来而寻找一个安全之地以延续生命的故事并不算太新鲜的故事,倘若你也能从他们开始旅程就猜想到结局的话,就更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疯狂的原始人》绝不是单纯靠故事撑起来的佳作,是影片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让这部影片注定留辉于影史。
而她的核心价值,是贯穿全片的爱。
看过本片的人或许都不会否认在观影过程中所激荡过的那份温暖如潮的感动,无论是因为对梦想和自由的追逐,还是因为壮丽景观和精彩冒险,你总会在某处萌生出感动。
绝非刻意煽情,而是在这些元素的内里,的确都是由一样东西在支撑,这就是爱。
生活中总是充满了令人难以豁然的阻碍,如此这般,无论怎样,只要有欲望,烦恼不可能断。
然而,这个世界并未沦为绝望,依然能随处可见的欢乐和希望,正是因为爱。
有人的地方就有爱在流淌,即便是原始人。
背离常识的地方太多了,让我实在是无法有代入感,就比个如说在大平原上烤鸡就是究极不怕死的行为。女猪一家子都熊。然后,我觉得我来到了阿凡达的潘多拉星球。
梦工厂的作品每年都有新的高度 当初看《功夫熊猫2》时就被萌到 今天《the croods》又甩开熊猫n条街!看90分钟 笑90分钟 老少咸宜 一定要再看一遍 大赞!大大赞!
感觉象看了个动画版的穿越剧,编剧一定是看了步步惊心!实在太难看了!
在卖萌比赛中,人类是最不萌地。没什么特别的情节,就是冒险+抱着爹哭
创意很好,在创意之上的继续发挥很好。除此之外,我没看到吸引我的点。
3D导致动作变花显不出好来,又一个家庭故事,跟超人一家比角色不够鲜明吧...
3D效果超赞,笑点超多,超好笑,这就是好莱坞动画的魅力。
角色跟超人总动员、冰川时代比可以砍掉一两个,父权故事等同于怪物旅社。最让我兴奋的是众多灭绝动物的出现,继驯龙记后再次找到大型猛兽的萌点,以原始方法演绎现代时髦很搞笑。听的是国配,黄教主很大众,范晓萱太出挑,梁家辉刚刚好。梦工厂&福克斯、东方梦工厂首作。是不错,但9+过誉了
模式固化,没什么新意,但吸引小朋友还是足够了。
我觉得就8.5分左右啊...小动物们都很萌,可是国语配音太差劲了。
画面不错。主旋律感太强烈。。。
适合全家一起动员去看的片子,还不错但没啥惊喜。
好欢脱的节奏!野人一家什么的最喜欢了!!!动物的造型太混搭不是我的菜啊!然后其实这片就是穴居人的灭亡史吗,开始与现代人杂交(挖鼻)
三观正,奇观正,能量皆正。惊喜无,创新无,睡意全无。
依然充满了梦工厂萌萌的各种细节,各种奇异生物很有爱,笑点多,开场的狩猎戏很帅气,中段有点无聊但是好几个画面都被美cry了,只是最后三十分钟节奏怎么可以那么失控?能不能不要煽情煽到一半突然玩搞笑,搞笑搞到一半又突然玩起紧张动作戏,不带这么乱来的好吗。三星半
堆积元素过多。美式爆米花。星星很美草原丰茂大海辽阔,又总觉得太轻易。那些发明,大火,猎食,摆脱猛兽,跳跃峡谷,都太轻易,失去重量。我喜欢瓦力那样的太空喷气,up那样的专一上升,在人生局限里显示大美。
想象力的胜利。双重反转的力量。流畅的节奏。呆萌的兽兽。什么都好,就欠在那个维基体的白人小弟弟。
【D】除了最后壁画那一幕对接考古学之外都挺俗的,2010年后几乎每部新系列的程式化好莱坞动画都能进豆瓣top我也是没搞懂。
9.1分这也夸张了吧?
Follow your light,满满的正能量。勇气、责任、自由、光明……永远不要害怕,因为有家人与你同在!梁家辉配的爸爸口音萌死了~"1、2、3、4、5(^_^)6( ̄^ ̄) 7、7个半、8、9……"有笑点有泪点,3D效果大赞还有各种毛茸茸的萌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