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些画面的视觉效果还可以。
2、推理中规中矩没啥特点,也对付了。
3、情节有些奇特,比方写“我错了”的那个一天不吃饭的孩子对母亲在房中“闭官”没有感觉;以及跟踪银行副经理阿雄的时候看场的人对郭富城喊“走啊”,安排这个场面有必然联系么?
还有大货车撞人、郭富城跳桥那段,拜托,这不是《古惑仔》,那么大的动静警方不去查,而是依靠一个C+侦探提供线索?
如果仅靠以上内容评判这部电影的话,感觉略有失败。
又及:阿泽三番五次地组织过郭富城,并且在垃圾场救后者的时候故意开灯(发现慧心尸首),总感觉里面有文章,个人预测会有续集。
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发了工资。
失望。
本来嘛,失望和工资是卵生兄弟,从来都是形影不离。
很多台湾男明星注定做不了好演员。
他们总想把自己最帅最完美的一面展现给观众,于是,这帮家伙就不停的在嗲的要死的台湾偶像剧里说着娘娘腔的台普。
但是有些人不,他彻底脱下了偶像的光环,于是,演技进入全新的境界,让人惊叹。
我觉得,这两年,香港的推理剧导演都受到了美国硬汉侦探小说的影响,可别不承认啊。
孤独,心里有一段不愿说出的隐隐作痛的过去,执着,单身,陈探也好,马修也罢,还有丘建邦,都有这样的共同点。
每个看过这电影的人都会觉得很疑惑,这疑惑来自于对结局的不可思议,难道就这样?
不会吧?
难道,难道……我们自以为洞悉案件的全部,窥探出真凶,可是,偏偏事情完全不是我们想的那样。
我忍不住说,靠!
导演脑子出问题了?
有人说,看完字幕后别有洞天,于是我一直把“特别鸣谢”都看完,然而一小时四十分二十五秒,戛然而止。
如果谁看到这篇文章的话,能不能告诉我,这是否是版本不同的原因?
极其突出氛围的音乐其实故事本身并不是很恐怖用一个观众几乎不可能发现的线索构成最终结局c+侦探在整部影片中表现出的是极强的观察力从照片里看到照相的人之类的但是没有表现推理的东西所以这个影片很难和侦探推理片沾上边电影卖的是悬念字幕后的精彩结局更像是一种耍宝我又不是来看柯南的……影片中还有很多东西很奇怪探的父母是被谋杀 谁谋杀?
泽为什么要去心的家他明知道不会有人开门的看完这个电影 所有的答案留给观众自己去解开和《太阳照常升起》一样 就是需要大家来讨论导演才给你个最终导演片子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被炒红的但大陆的观众可不必在电影院里面傻等字幕的结束因为怕破坏警察形象 精彩就这样被和谐掉了结果变成一部不知所云的烂片了……
作为侦探片,有带点儿鬼片的恐怖,推荐下、先说线索,想到了就写比较乱,呵呵。
眼镜雄打电话的时候说了一声“阿泽”的。
而且警察不能一枪毙命,又不是狙机手,不排除灭口的可能。
三,阿泽应该是在跟踪神探,神探在细荣家的时候,阿泽刚好在背后,那有那么巧。
只能是阻止神探进一步发现破案的线索,可惜神探已经发现了照片,揭露了几人关系。
四,神探在慧心家的时候,从门镜中看见了阿泽,难道是找神探不成。
说明了慧心和阿泽有关联,至少是认识,但是阿泽一直掩盖和否认这个事实,他害怕,神探如果知道了这一层关系到时候一定会查到自己的头上。
五,阿泽详细说明了细荣是怎么挂的,爆炸现场勘察查不出来那么好的细节。
“锅里面的粥”。
阿泽参与了杀害细荣的过程,并给神探电话,因为预计准了神探一定会求他帮忙查地址,正好引神探去细荣家,利用天然气杀掉神探,至少也是恐吓他。
所以冰箱/恐吓信/货车和河里的枪击,同样也是阿泽亲自或者指示人(可能是眼镜雄)做的。
相关的人要么挂了要么精神崩溃跳楼要么就是银行小开,而且没有那么多人有枪,神探的那一把还是假的,除了警察。
六,细荣不认识神探怎么会给他打电话。
顺着电话查地址,地址是阿泽给的,不排除借机除掉神探的可能。
七,阿泽为何一直阻止神探追查这件事情。
他没想到肥龙因为分尸导致精神崩溃幻想慧心索命。
因为关系亲所以手里有慧心照片,因为参与杀害慧心所以精神崩溃幻想慧心索命,但是又一直否认和逃避慧心(“我不认识她”)。
肥龙邋里邋遢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八,网上检索到的一条线索:“有关大明的老婆藏起的信-- 信封面是TOT字样,google了一下,应该是泰国最大国营电信TOT,电信公司寄来的信是什么信呢?
多半是电话帐单吧。
不知道会不会有电话记录这种不利证据,正好证明了阿泽的参与。
(出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223413/)”九,慧心家的牙签断掉,说明当天有人进去过(有情节说明神探每天都去看),其后不久阿泽也来了,当时相干的人只有阿泽和眼镜雄,推断眼镜雄约好阿泽在慧心家见面,见面谈什么?
阿泽不知道慧心挂了,眼镜雄想在借口在慧心家和阿泽谈分钱的事情,借机做了阿泽占了阿泽那一份也有可能。
十,眼镜雄去的地方是放高利贷的地下钱庄(有人放哨,位置偏僻隐蔽),而且神探刚刚接手的时候将佣金还给阿泽,阿泽说他经济危机,不排除借贷的可能。
前后情节都能证明,阿泽/眼镜雄/素芳/肥龙/细荣他们一起炒股票赔了,借高利贷,没办法还,为了搞钱,杀人、杀人、杀人。
一人一份就是一百五十万,是杀了占还是让,小丑也说过少一个就少一人分钱,你肯让?
十一,阿泽去见大头明的老婆撞见了神探,他肯定不是找神探才去的,哪有那么巧。
阿泽和神探在路上看见了偷车贼,那人一抬眼就拼死逃命,撞死大象,撞进路边小店挂了,如果仅仅是因为和神探撞了一下就拼死的跑,那他精神一定有问题,所以他应该是看见了阿泽才慌不择路。
阿泽不是胆小的人,但是一直在阻止神探追偷车贼,推断他和偷车贼有莫大关系。
十二,神探在大头明家门口撞见了偷车贼所以才对他怀疑,而偷车贼看见了阿泽连死的心都有说明三人在不同时间都在同一个地方相遇——大头明挂掉的地方。
偷车贼见门虚掩就去偷钱,碰见了阿泽,不然偷车贼如果进去又慌不择路跑掉门怎么会仔细的虚掩。
阿泽在大头明挂的地方,同样也是为了钱,大头明的那一份。
找没找到另讲,但是随后去找大头明的老婆,也能说明问题,至少三人认识,而且明嫂跟阿泽关系不一般。
大头明的老婆对大头明的风流债早有耳闻(“没想到有那么多女人”),一般女人容忍男人在外面乱搞,一是自己也乱搞,二是为了搞到男人的钱。
所以阿泽和大头明的老婆至少是共同为了大头明的钱走到一起,有不有染另说。
阿泽隐藏在背后脱不开关系。
结论:阿泽/眼镜雄/素芳/肥龙/细荣、大头明六人合伙炒股票,股票崩盘,高利贷没办法还,所以六人一起商量由大头明勾引富婆慧心,杀人分钱,平安无事。
但是肥龙内心不安,幻想慧心索命,误打误撞找到神探拿出一把钱雇他找出慧心保护自己,神探顺着线索找到了大头明,当时阿泽正在大头明那么找大头明的那一份钱,被偷车贼看见,偷车贼没想到偷钱偷出人命(挂在天花板上的大头明)慌不择路,夺路而逃撞到神探,阿泽听见动静赶紧离开,虚掩了被撬开的门,而后去找明嫂,又遇见了神探。
没想到神探有如此能力,害怕追查到自己,阿泽数次劝阻不成,心动了杀机。
先是利用分细荣的那一份钱诱使素芳杀细荣,找人或者变声伪装细荣给神探打求救电话(这个很容易吧),封闭门窗打开天然气,知道神探肯定不会放过这个线索去找他要细荣地址,然后找细荣。
阿泽破坏门铃电路也说不准。
摁门铃时候引爆天然气,希望藉此炸死神探。
没想到神探命大,只是受了轻伤。
偷车贼一看见阿泽,又一次夺路而逃。
因为他在挂着大头明看见了阿泽,害怕阿泽杀人灭口。
而阿泽害怕神探抓住偷车贼供出自己,又一直劝阻神探追击,直至看见偷车贼一头撞死才松气。
阿泽和眼镜雄一直在杀同伙分钱,眼镜雄在第一次见神探时接电话可能就是和阿泽在商议杀人分钱的事情,但是碍于神探在场,他们约定在慧心家里见面。
所以神探在慧心家门口看见牙签断掉,说明有人进去过,可能是眼镜雄。
眼镜雄在慧心家等不到阿泽就提前走了,碰巧神探进了慧心家,才会在门镜中看见阿泽。
阿泽跟踪眼镜雄,眼镜雄和阿泽商议,两人一起合谋除掉神探,用冰箱不行就用车撞,神探掉进河里阿泽就用枪。
最后神探被眼镜雄挟持,阿泽借机除掉了眼镜雄,一枪毙命。
警察是不能不顾人质危险直接对凶犯开枪,除非是狙击手在凶犯无法谈判且有危害人质举动的时候才能开枪,凶犯是看不见狙击手的,所以狙击手的动作要比凶犯快,而面对面对峙就不同,异常敏感和高度紧张的凶犯随时都会做出不正确的反应伤及人质生命,只有阿泽想除掉眼镜雄和神探才会不顾人质生死开枪,眼镜雄挂了或者神探挂了,才不会危及到阿泽。
影片最后,神探意识到了阿泽的问题,继续追查。
应该在最后打上“未完待续”的。
惊悚悬疑片子。
可是惊悚不足。
悬疑不悬。。。
太多太多地方都在暗示阿泽是兇手。。。
不够意思。。
忽然在阿探梦里出现的慧心把我吓了一跳= =#小明被我那么一叫。
也被吓了一跳。。。
间歇性惊恐。
BT的彭氏惊恐。
-0-。。
在电影院那么好的画质都很难看清楚原来相片里照相的是慧心。。。
莫非电影院里的也是盗版?
电影还是得看正版DVD。
高清。
能早些推测剧情。
会比被动的等揭开谜底更有感觉。。
情节:关于这部电影的情节估计是讨论的最多的话题。
昨天看了豆瓣里很多人的评论,都很有道理,这里补充几点可能没有提到的细节。
这应该是一个由财产引发的系列谋杀案。
死亡的顺序依次是『慧心』、『大头明』、『素芳』、『肥龙』、『细荣』以及最后的阿雄(顺序我记不太清楚了)。
这里最大的悬念是谁主使了这一系列的死亡。
按照情理来说,死者的死亡肯定是对杀手有利的。
所以要知道真凶,首先要知道谁在死者死亡之后得利。
既然是为钱而产生的谋杀,所以首先需要知道最后谁得到了钱。
电影里埋藏了相当足量的伏线来提示我们真相。
不过最大的伏线还是出现在字幕之后,原来阿泽也是策划凶杀的恶人之一(很多人说看电影的时候就觉得阿泽有问题,其实我也是)。
不过阿泽究竟拿到了钱没有?
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没有,但是其他人应该都拿到了。
大头明生前给了妻子一笔钱,肥龙出场的时候给了C+很多钱,素芳的死亡现场发现了一个装钱的盒子,这些都说明,除了阿泽,其他人都得到了钱。
但是为什么说阿泽没有得到?
大家应该都注意到,每次C+去调查死者时,阿泽也在场。
说明他可能是在图谋死者留下财产。
而在与阿雄通电话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来的急切更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在最后C+被阿雄劫持时,阿泽选择了击毙阿雄,他除了考虑怕事情败露外,更有可能是想取得阿雄的钱。
关于神秘女人。。
很多人都疑惑细荣打电话给C+时,从听筒里传出的女人声是谁。
有人说是素芳,也有说是大头明的老公。
不过我倒是觉得和C+上演激情戏的那位女士更有可能。
原因其实很简单,C+审过她之后,回到侦探所,在黑板上写过这个女人可疑之类的话。
我觉得这应该不会是导演随意的安排。
而是有心为之。
虽然我个人觉得C+侦探所里的那一块黑板是电影里的败笔,具体的原因我后面会说,不过它在电影里起的是提示观众的作用。
C+在黑板上写,实际上也是导演希望我们想到的。
所以C+在黑板上写下的话就显得很重要了。。
另外一句给过特写的话在故事末尾。
在C+以为真相大白之后,他在黑板上写“他找到了她又找到了他们”之类的话,这一句话我不太明白,可能是给续集做伏笔吧。。。
另外,虽然不知道究竟是谁直接造成了细荣等人的死亡,不过我很反对将责任推到鬼魂之类的身上。
毕竟这是一部惊悚片,如果续集用鬼魂来解释问题,情节就没有意思了。
画面: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琢磨为什么要让故事发生在别的地方,而不是香港本土。
后来看影评才发现,原来拍摄全部在泰国完成。
肮脏的住所,凌散的街边小摊,倒和故事本身很搭配,而且更兼有异域风情。
画面整体不错,比如桥上的那一段。
美中不足的是感觉切换的有点快。
同学在推荐电影时,提到了裸尸。
当时没太在意。
等到看到时,觉得失望了。。。
背面。。。
如果写小说,你可以一笔带过:地上一具尸体。
你甚至可以加上香艳之类的词语。
不过作为镜头这样的处理就不行了。
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最起码应该有一头散在面上的湿发,一片未干的污血,还有口里或者鼻子里流出来的一行血,最不能少的是一双惊恐的眼睛。
至于肩部一下,我现在写不出来,不过估计十年之内导演不会拍出来,所以才选择了背面 :P很多人说郭在电影里演的很好,我不这么认为。
倒是他在《父子》里饰演的周长胜一角更有可圈可点之处。
郭在电影里的作用感觉更像是观众的一双眼睛和一对耳朵。
其主要作用在于告诉观众剧情是如何发展的。
他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反应,很多时候都流于符号化,三笔两笔带过,这样的处理不太利于角色的塑造。
唯一郭可以跳出安排为我们展示自己的片段,影响中好像只有他和那位女子的激情戏。
我觉得如果考虑到一致性的话,那一段戏是可以去除的。
毕竟那样轻松诙谐的过场和电影整体的悬疑刺激的气氛不太搭调。
最后来说说,为什么我认为黑板在电影里是败笔。
我觉得作为侦探题材的电影,你必须要有能力让观众按照你预期的安排思维。
加了一块黑板,说明导演没有办法使观众单凭画面做到这一点,所以他需要把话留在黑板上让大家看。
这种做法和写小说的人直接跳出来告诉大家下一步情节如何发展一般,是很糟糕的。。。
更好的做法,我觉得,应该是通过C+的心理活动展示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带动观众。
不过电影里几乎听不到C+心里的声音,这也是让我觉得遗憾的地方。
其实看过C+侦探有一阵子了,看的挺窝火的,因为看到结局才发现自己被耍了,或者说是自己高估了编剧的能力,本以为是环环相扣的侦探片,却没想到在前面的华丽铺垫下却看到了一个二流的结局,让人颇为失望。
在我心里的侦探片定义,一盒拼图,七零八落,分析案情,寻找线索,然后找到每块拼图落下的位置,拼凑出完整的样子,终于真相大白。
小的时候迷福尔摩斯,到后来的柯南,包括香港的电视剧刑事侦缉档案,鉴证实录,诺贝尔文学奖《我的名字叫做红》,所有的类似体裁均是以这样的套路在走,引着我们跟着侦探逐一分析,迫切的想知道结局,出人意料却应在常理的结局才是一个侦探片的引人之处。
C+侦探前半部分给我的感觉很好,节奏掌握的非常棒的音效,让你揪着心在看,人物一个接着一个的出场,死亡,然后道出联系,中间还有混淆你分析的杂七杂八飞出来,可是将到结局的时候却转了方向,不知是因为编剧是在仓促下完成的还是本来就非专业出身,总之是很好的把各个珠子穿到了一起,却忘了扎成最后的那个环。
结局平淡,味如嚼蜡,让人不知不觉的想叹口气,早知道是这样干嘛浪费时间浪费本来不高的小智商跟你玩这白痴游戏。
近几年的大部分港片已经少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出现,或许是我们要求太高,或许在这样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接受了太多以至于对任何事情都难觅惊奇,对于一些新片大片我们总是止不住的批判,失望然后打出C+的分数,不知道这究竟是谁的错。
不过还是要赞一下郭富城和廖启智的演技,赞一下片子的音效,真的超棒的,建议彭氏兄弟还是走正道拍鬼片的好。
大家不要费劲找结局了真正的结局现在还没有出来。
刚去了香港Yahoo电影BBS,香港的和我们的版本的一样的。
而且搞笑的是,香港人怀疑是不是只有大陆版才有所谓最终的结局,而我们又以为是港版才有。
(不是每个片子都像大块头那样被内地改的那么离谱的)。
提供两个线索--有兴趣的继续推理有关大明的老婆藏起的信-- 信封面是TOT字样,google了一下,应该是泰国最大国营电信TOT,电信公司寄来的信是什么信呢?
多半是电话帐单吧。
不知道会不会有电话记录这种不利证据,正好证明了阿泽的参与。
其他偶猜不出了。
有关阿探在心姐家的帐单--至于阿探在心姐家(分尸现场,提起来就毛毛的)发现的是银行帐单,是空白信封装的(因此和上面的不一样)--人死了,钱才被提走了,帐单怎么会收在桌上呢,谁放的?
(同样继续毛骨悚然中)不过应该不是鬼,因为门口的牙签断了。
希望不是鬼片,不然我恨导演 当然,我肯定现在的不是最终结局。
导演有骗钱嫌疑--因此。
期待DVD或者续集。
当然有续集是一种感觉。
广东话中,“C+”的发音和“私家”相同 ,C+是一般般的成绩 表示阿探的侦探水平太业余了---汗,的确如此。
但是片尾他戴上侦探帽的一刻,觉得有种正在成长的感觉。
相信是导演想拍续集的伏笔,在续集中他会查明父母的死因。
“杀慧心的人已经找到了!
因为她,也找到了他们俩”--杀慧心的凶手找到了,找到杀父母的人又是一个故事。
我本人很喜欢这部电影,第一是冲着里头刘兆铭廖启智黎耀祥等几个老戏骨,第二是冲着电影的异域风景,几乎一半的工作人员都是泰国人,这部电影未算百分百香港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剪辑,当然继承了彭氏鬼片的精华,常常出人意表。
但是技巧上比起【见鬼】和【死亡写真】又有了一点创新,声音的应用更加纯熟老练,闪回简直就是顺手拈来。
彭氏的剪辑常常都好像引领了一阵子潮流,比如剪了【无间道】以后类似快闪和回放的剪辑手法变成了滥觞。
这部电影当然还不足以开拓剪辑的风向标,但是手法非常规整有序,堪称教学片。
追车和几场追逐戏都剪得很规整,某些黑场的位置恰如其分,末尾一段揭晓谜底的前后时序交叉剪辑略有新意。
最特别的是谷祖琳和郭富城的一场戏剪得实在太绝了。
用钟表秒针转动的声音配合二人静默的对峙,配合跳格剪辑画面以及缩放的镜头搭配钟表的旋律,成功营造了一股黑色幽默,简直绝了。
等到声音停止下来后,郭富城的鼻血流出,叫人忍俊不禁。
“c+侦探”(2007),彭顺把两种类型片(灵异与探案)进行了一头沉的嫁接与粘合,谈不上巧妙,也不能说拙劣,总之很勇敢。
这电影,新鲜的“梁子”传统的“底”,可能会让福尔摩斯迷失望,也可能会让鬼片迷欣喜。
我的观感介于两者之间,悬疑累积很高又迅速融解,很空虚,也释释。
影片质量公婆各有理,但能笃定这是一部风味纯正的港片,小视角,粗颗粒,有关警、匪、奸、鬼,有关报应循环,至始至终肮脏和阴暗如影随形;节奏层层递进不抢拍也不磨叽;配乐很好的升华了泰式恐怖和中式恐怖。
港片行至今天日薄西山,但仍不可小觑其最后残存的灿烂。
郭富城演得很工整,一张师脸并未抢镜,心魔不散的偏执状态细致入微。
此刻就演技顺位来讲,郭大于刘大于黎,约等于张。
配角更有得聊,他们是一众香港电影的功勋与基石,是熟悉与陌生重影的电影符号。
成奎安廖启智斯人已逝,鬼片题材既应景也令人伤感,总有离去,不舍忘却。
总体上不难看,剧情基本立得住,兜转一圈又回到彭氏熟悉的赛道算是自我肯定,也有语焉不详的地方,但有续集保底,就不能算bug。
真的,虽然近年来香港烂片满坑满谷,但是这部电影可算其中数一数二的最烂了,从头到尾都在故弄玄虚,极其无聊
到底是侦探片还是鬼片?
廖启智仲有疑点吖 ~ ~~
这么简单一个案子!我勒个去!!!神探泥妹啊!!!这片子的看点是伪·鬼片么?
好看,这几年少见的屌丝式侦探,没有华丽的枪战和动作戏,纯粹靠剧情推动高潮,悬疑的环节设计的也很合理,我的心里郭富城还是樱花雨的唱跳明星一下演技这么好,把畏畏缩缩的屌丝侦探演的真好。
不是普通的侦探片,结局之外另有蹊跷,真相并未真正揭开,或许真相永远都不我们心里……音乐很抓人啊……导演走火入魔了,玩了大家一把……
我以为是个好片子~~看到了最后!结果这是个烂片子!
吃着吃着鱼,最后发现美女变成了人头好可怕!
2011.3.30于寝室,真的是步步惊心,很久没看过这么带感的港片了,还有,老郭,这个发型非常适合你。PS:后来在网上看到了各种隐藏剧情的分析,但是实际上只有两点是能肯定的:①阿泽和邝志雄认识却故意隐瞒,所以他很可能是boss:②大头明老婆素芳肯定有猫腻,因为刻意隐藏股票账单
凑巧CHC播放了这部片子,与昨天看的A+对比了下。其实C+很早前我也看过,但是只零零星星记住了一些场景,整个故事都忘干净了。这说明这部片子还是不够引起我的兴趣。整体氛围和A+一样,很赞。故事也比A+强。3.5星
就是个恐怖片,套了侦探的幌子,什么线索?鬼的指引就是线索,侦探所做的就是不放弃查下去就完了。犯罪不高明,破案也不精彩。
在混乱中看完这部片子,一贯的电影逻辑都被推翻了,很悬很刺激,只是情节不够扎实,有点小脱节。彭顺还是逃不出恐怖片的套子。
很扯 很扯 最近泰国旅游便宜了大家去吧
悬而未决的C+案件,影片的气氛营造比较到位,剧情则显得故弄玄虚,只是表面上看起来曲折复杂了些,还铺垫了很多引人视线的细节,结局却毫无用处,简单了事,让人感觉剧本像是个半成品草草收尾,其实不管是玩推理还是搞灵异,再好好完善一下这片子的分数绝不止是C+
色调、影像、剪辑都很出色,细节表现也不错。但是彭氏兄弟就是彭氏兄弟~尔以为他是个推理悬疑~结果丫的他还是整一出鬼片儿~等着来忽悠尔。ED。。。D9看下续集B+~3.5星7.0分左右~~
找一个死一个的风范不多见啊。那恐怖片一样的环境和背景音乐真让人蛋疼。
嗯……就那样吧!
若是作为悬疑片就不及格了
腐败破烂的场景,锈迹斑驳的画面色调,异域风情,惊悚片般的氛围营造,这些都是本片出众之处,然而作为侦探推理片,本片的悬念设置较为薄弱,推理情节屈指可数,最后理清思路之后,以上的缺点更加凸显/本片有许多关键的节点交代模糊:特别是风少的劝阻和指引阿探找到埋尸场的神秘女子,阿探的父母之死,这些都没有明确交代,如果导演是想未下一部埋下伏笔,这样也未免太过贪心了。
追债也用中泰双文泼油漆就有点扯了吧?另外,不觉得他父母那条线有点多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