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名字有“暴力”二字,还是partly 和party相近,被误杀了???
各大网站上的视频都被删除了……
《飞屋》前放的短片,可惜大陆没送,悲剧。
豆瓣上,分数比《飞屋》还高,我汗。
给“一个推荐”,因为是短片,而且是动画。
好可爱的小鸟,虽然运气不好,但是愿意接受命运,哈哈。
9.12.10上写于外公家
很精心的一个小故事,云每次都把造坏的生命给鹤,鹤一次次的被折磨,却心甘情愿,当云以为鹤终于受不了他要离开的时候,鹤又回来,却穿上了最严实的装备,迎接新的挑战。
故事的最后,让人会心一笑,心里有小小的感动。
简单的看,这就是两个人的友谊,一个人总是笨笨的,不断的闯祸,另一个人永远包容他为他收拾烂摊子。
如果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朋友,那是一辈子的福气,那些说过要和我一起做的事,那些说话的人,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而我,仍在原地。
没看这部短片之前先看了豆瓣,很奇怪为什么大家都想的这么多。
一部五六分钟的短片,情节看起来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能激起大家这么多的感慨?
可是看完之后,虽然带着微笑,却五分钟红了眼眶。
虽然小鹤羡慕别家甜蜜温馨的云朵,粉粉的充满欢声笑语,可是自己那朵灰色固执的云才是命中注定。
不管再受伤,也还是很喜欢。
小鹤最后坚强的敲敲小头盔,像个好男人守护在云云的身边,帅的一塌糊涂,心里感动而又向往。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注定的陪伴,不管再荒唐,再怪癖,总会有相似的人陪在身边。
哪怕是歪瓜配裂枣,乌龟瞅绿豆,在一起分享的感觉总是很快乐。
一切好像都是注定的,爸爸身边是妈妈,哥哥羞涩的牵来嫂子,王子等着灰姑娘,唐明皇惊鸿一瞥遇见杨贵妃,张爱玲败给了胡兰成,叶芝用一生守望茅德·冈。
连张春桥,也有叛徒文静陪他度过余生。
天涯两处的两个人,暗藏着某些深深的羁绊,一旦遇见,就在一起面对欢笑忧愁,面对快乐悲伤,面对细微喜悦,面对烦恼琐碎。
有人说这叫爱情,有人说这就是简单过日子。
但日子不管怎样的过,两个人就不叫两个人,叫一对。
我一直很不满父母对我追问我从哪里来的回答,他们都说,你是捡来的。
哪捡的啊?
城外头那个垃圾堆里。
再捡一个回来嘛养你都养不活了还捡!!
从那些接吻的电影镜头里我猜测男人和女人接吻以后女人就会有小孩儿了。
同样的,像弗洛伊德的小汉斯一样,我会想象女人生小孩的过程就好像我便便。
后来初二的生物课本详述了精子卵细胞的相遇才能有我今生的挣扎。
其实课本上说的只是原理性的东西。
靠着自力更性的好奇心,我从图书馆的性知识书籍里,从朋友的亲身讲述里,以及最直接的,从日本友人的现身说法中,开始懂得了小蝌蚪要走完那360mm路有多么的纠结。
一直不满自己这样百转千回的对性的探索过程——要是爹妈直接就告诉我了该多好。
于是想着:将来我的孩子要是问我他哪来的(不知道我会不会有),我就直接把精子的马拉松决战和卵细胞的等待一古脑儿告诉他,让他在性上面有着通透的博大的触类旁通的历史性的理解,像他爹一样,对每种性形式都保持宽容理解的态度。
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忽然顿悟:那样,我岂不是剥夺了我孩子一个多么有意思的探索过程?
送子鹳的传说貌似是东方的故事,却像《花木兰》一样,被皮克斯代表的美国堕落文化诠释得这样生动而唯美。
想想这样一个画面:当我的孩子睁着美丽的大眼睛(因为确实我的眼睛并不小)问我他是怎么生出来的时候,我指给他看天空(前提是我家的小户型的上空没有被遮挡完),跟他讲天上的云都是有神仙的,每天都在把云彩捏成小朋友,还有一群鸟儿,嘴巴跟他爹似的地包天,她们把云彩做好的小朋友含在嘴巴里,从天上飞下来,谁家爸爸妈妈孤单了(他会懂什么是孤单么?
),就把小朋友送到哪家,要是小朋友不听话啊,爸爸妈妈还可以拜托这些小鸟把小朋友送回去,让他变回云彩。
我的小P孩儿是不是会在我这样自恋式的瞎编中听得十分惊恐?
或者,敏感地感觉到我在蒙他,继续追问真相?
或者,我实在讲得很无趣,还没听我说完他就睡着了跑开了?
除了中国的传统式的性教育,其他国度的孩子在打听自己的来历的时候多半也都被父母以隐晦的方式避开了对性过程的直接描述。
这至少说明: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在精神分析的理论里,人类以对性的压抑换来了高度的文明,过早、过于露骨地向孩子展示性过程,是否会对孩子的性意识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性是无罪的美好的,性教育的最终使命是让基因能够以正确的方式传承下去,而所有教育都是外加的,永远无法预料这些教育与每个个体的差异性需求是否会冲突。
所以我们的性教育的大致方向会放在让个体的性意识不至于与社会对性的约束相冲突上。
性的成熟定位,往往是在个体自身的不断体验中逐步找到的。
那么与其用这样赤裸的方式向孩子呈现一些无美感的东西,不如把这些事情就交给他自己,follow his mind。
直白的性教育,就好像给孩子讲童话时生硬地给他加上一段:“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剥夺了孩子继续享受故事寓意的自由。
说与不说,这个尺度还真不是那么好把握的。
还是陪陪孩子看看动画片好了。
片儿不错 我是有点看不下眼各种煽情评论合辙不就是一五分钟的短片么姑且不说到底算不算得上爱情范畴就算是吧 爱也就爱了您也不是送子鹤 您也不是暴力云您怎么就知道人家俩不是心里明镜儿似的 偏偏就爱玩点甘之如饴的小情趣呢跟着在旁边又感人 又伟大半天其实想说的都是您自己的心里话吧挺欢乐温馨的一片 最多有点跌宕的小技巧何必呢果然阿 情绪都是自己给自己的..........orz 我又泼冷水了看见一边倒 心里就不舒爽 我这老耿实的性子
这个小片可能大家看后的感受各有不同吧,男友说,这才是好搭档。
可我想到的却是,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怎么样,哪怕屡次犯错,糊涂、暴躁、失败、满身伤痕,有一个人却永远在等着你,那是怎样的一种温暖啊。
看这片子在榜上久居不下。
终于去看了。
可能还是因为片子太短。
与我想象中的感觉差很远。
原来要用5分钟说完一个故事。
时间还是不够的。
要是拍成一部长片效果一定会更好。
像飞屋那样带来的感动就很成功。
送子鹳到另一朵云身边的时候。
我以为它一定是离开了。
看到它最后带着“装备”回到暴力云身边。
那执着的溺爱。
不是谁都能给起。
是的。
能伤我的。
是我所爱的。
今天看了个动画短片,《暴力云与送子鹤》。
做的精致不说。
也不看看哪个公司的。
天上有许多云每天都在生产很多很多的孩子。
有狗宝宝,鸡宝宝,鸭宝宝,还有人类的宝宝。
他们很可爱很体贴。
他们被送子鹤送进每家每户成为狗,鸡,鸭,人类的宝贝儿。
他们是天使。
是天赐的礼物。
有一朵云,他只能生产出暴力的孩子。
鳄鱼,大白鲨,刺猬。
有一只送子鹤专门为这朵云送孩子到鳄鱼家,到大白鲨家,到刺猬家。
鳄鱼把鹤咬得鼻青脸肿。
鹤小心翼翼的把它送到鳄鱼家。
大白鲨一口就把鹤给吞了。
刺猬全身是刺,刺猬把鹤扎的头上跟做针灸一样。
送子鹤依然对他们小心翼翼,不露出一点儿愤怒和厌恶。
仍然呵护备至。
这朵暴力云只生出这样的生物。
那只鹤也只送这样的生物。
有一天暴力云以为鹤飞去其他云朵那里去送别人的孩子了,再也不在她这儿帮他忙了。
他又桑心又无奈,他哭了,下起雨。
没过多久,鹤就飞来,带着从别的云那里得到的棒球队的盔甲和头盔。
把自己武装起来。
摊开大羽毛臂膀。
说:来吧.暴力云很开心的制造了一条鱼。
交给鹤。
鹤顽强接过,不料是一条电鱼。
通过盔甲电的她捧都捧不住。
手足无措。
这片子真是太伟大了。
看完以后我突然想起父母和那部姐姐的守护者不管我们身上有多么多的尖锐的刺,我们依然被他们呵护。
不管我们的大口牙曾经一口就把他们吞了。
我们依然被他们呵护。
我们就是大白鲨,我们就是鳄鱼,我们就是刺猬。
我想我们就算是一股闪电,瞬间把他们击溃的体无完肤,他们都愿意为我们赴汤蹈火。
他们眷顾我们,他们守候我们。
不曾问我们所要任何收获。
我们却掠夺了他们的全部。
我们是一场灾难。
我们的父母一直在重建我们的城。
OUR MUM AND DAD.THEY ARE OUR GOD IN OUR LIFE.
看哈利波特的那个家养小精灵 虽然恨哈利 可是哈利是他主人 他就必须随叫随到 不可违背主人的意愿 纵使他多么不愿意所以看第二遍时我还在想 是不是每只鹤 就必须跟随它的云 不可更换 不可叛逆 呵呵 是我想多了 我相信 不是的这片性格孤僻的云 造出来的小动物 把小鹤搞到遍体鳞伤 惨不忍睹小鹤虽然不自觉的表现出向往别的云会造出可爱的小宝贝 但是发现被云看到后 十分尴尬 急忙掩饰 生怕伤害了云的心 真的是很善良啊世间是存在这样的关系的 互相体谅 互相为对方着想 只希望这样的人多一样 不是只对朋友 而是对任何人 和事 都要互相体谅一些这样就是我心目中的和谐社会啦
感谢你如此的不离不弃。
如此执着的爱一颗荆棘
短到来不及感动。P.S.云朵很可爱
我爱你原本的样子,不离不弃。
我是那朵小暴云,你是那只大笨鸟
我爱你原本的样子,不离不弃.
完全搞不懂评分为啥高到这种地步
《飞屋环游记》加映短片。温情、有爱,被感动了。
周瑜与黄盖 怎么让我看成爱一个人就要接受ta的全部的既视感
S与M的真爱。
原来乌云是生气的白云,雨是云落下的眼泪
暖人心窝~~
引进版UP没有加映这部短片,好在网上可以看到。虽然是5分多钟的短片,由于铺垫太长,重点就几秒钟一闪而过。PS:这两个角色,在UP里都有露一小脸。
好感人 呜呜呜
想象力让人嫉妒
单纯的萌,似乎很难打动我。
美好
想看
没啥意思。
好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