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
Verdict,判决之后(台),审判
导演:雷蒙德·里拜·古铁雷斯
主演:麦克斯·本曼,Kristoffer King,Jordhen Suan,Rene Durian,多莉·德莱昂
类型:电影地区:菲律宾,法国语言:他加禄语,菲律宾语,英语年份:2019
简介:终于受不了丈夫的暴力相向,妻子抱着受伤的六岁女儿,满脸鲜血、鼻青脸肿地跑入警局求援。她要的不多,只求一纸判决伸张正义,可是比起家暴的皮肉疼痛,冗长官僚的菲律宾诉讼体系,更如心灵凌迟,令人绝望难忍。司法非关真相、非关正义,只关乎哪一方更能在法官面前舌粲善辩、搬弄法条。然而无论加害方或受害方,都将在这场为求胜诉、投注..详细 >
7.5分。我还挺喜欢这部少见的菲律宾电影的。就是一个家暴案件的审理判决过程,导演采用了近似伪纪录片的手法进行拍摄,使得电影颇有真实感。男女的立场在电影里表现得也都不错,作为上帝视角的观众自然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对片中人而言,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困难也依然存在。而最后储藏室里那无尽的卷宗,带来的也只能时一声唏嘘而已了。
7.5/10
纪实的影片风格掌握和表现的比较成熟,代入感很强,但整体讲述的故事比较老套,前80%都是一个弱者在复杂的司法系统里难以被伸张争议的老生常谈,结尾的反转有些突破,但难免模糊了整个影片的核心,同时可以感到导演的前置意图太强而令人感到有些做作和无趣。
这电影居然只有七分?看到结尾突然有《阳光普照》的感觉,平淡缓慢又真实
的确是Mendoza仿作,对人物作紧密的跟随。但当用剪辑省略掉了冗余的行径路线,摄影机与人物间的并行同样也被切断了,因而需要反复重新建立联系。这种底层的相互消耗倒还不如Chaitanya Tamhane那部Court.
『33rd金鸡影展』第十部:将婚姻暴力案的判决从开端到结束全部巨细靡遗地呈现出来,对观众而言是一次不小的考验。上一次看同类表现形式的电影,还是讲述愤怒讨薪的冷门片《开战》,只是相比下来本片节奏更是拖沓,也没有层层递进的紧张感,同时由于题材囿于鸡零狗碎的婚姻家庭,且在最开始已将事件的真相全然剖开,后续便很难再有新的看点出现。导演方面,影片全程手持,部分镜头很有设计,只是表演稍显平庸,比较可惜。
真实性的细节很饱满
这片比曼多萨新片曼多萨的多啊,原来是曼多萨徒弟长片处子作。问题就是叙事做了加法,想说的题外话稍有点多,与形式稍有偏离,看的过程还是很投入。
压迫感是流畅的,批判意图是清晰的,但总觉得比起曼多萨,似乎太精准,少了点狠劲。
#GRFF33 杨德昌说如果电影跟过生活一样那谁还会想去看电影 导演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但也应懂取舍 从头到尾冗余的部分太多了 挺失望
海南节看的第五部电影,终于看到一部有质量的好片。可以说是一部西方法律的执行教科书,繁琐、漫长的过程被压迫性手持摄影的特写镜头记录着,加上演员们逼真的表演,从头至尾让人喘不过气来。纪录式的直白,但含蓄又多义。师承菲律宾电影大师曼多萨,年轻导演之处女之成熟,值得夸赞。影片内容可说应了一句话“人算不如天算”,从法律层面讲,似乎男主是应判无罪,可其邪恶愚蠢的本质,却导致了他最终受到的惩罚。
【菲律宾】法务背景得到扩充,或是更倾向于“制度性视角”的《监护风云》;因此观影过程中除了知晓这个故事,更多时候也在试图完成“了解”这一任务。它试图通过角色的故事和真实不加修饰的伤痛,来审视程序上的缺陷、未曾获得保护的盲区以及每方的观点作用;想涵盖的这些视角,与最终获得那个判决的进程齐头并进,还是充满节奏的。湮灭于千万卷宗的无奈,或是疲于文书工作的现实,都化作一声嗟叹,化为对问题诚挚却又孱弱的声声呼喊。
8/10 在前面很长的篇幅里会觉得很无聊,不明白其想表达的主题,在各种方面完全没有推进的感觉,只是一直在原地兜圈。但在这个过程中其形式和内容逐渐统一,庞大的政府体系下,渺小的底层家庭能做什么?底层人无论想要正义还是反悔的机会都是荒谬虚无的,而他们面对的真正问题不是家暴,而是根深蒂固的阶级禁锢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不过观感确实一般性)
20-11-23 16:35 3/1 @廈門萬象 <因為你愛ta,就有權利傷害ta嗎?是的。
曼多萨的摄影机如入无人之境,古铁雷斯的显然带有主观意识。不是摄影机不要停,而是简省、编辑,再造现实。
看到判决,心都凉了
几年前在戛纳短片竞赛看过导演片子,模仿门多萨,但很精悍。拉到长片来,就显得比较稀松,仍旧是第三世界在电影节展示伤疤的电影。多少有些厌恶。
东盟影展看的片长是124分钟
#HIIFF2019# 7.0 长时间的手持摄影加特写镜头给足了压迫感,剧情的起承转合也算流畅,映后交流也能感觉到导演出深受门多萨的影响。今年看了很多部关于家暴的艺术电影,深切的感受这个问题正发生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已经从家庭问题发展成社会问题,而本片对司法体系做出的讽刺值得反思。
很全面,客观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