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暑期,“龙哥”率领的老年健美队迎来了第三次出征,影片依然保留着前两部片头打一场,片尾打一场,中间略显磨叽的节奏,系列第一部时录像机时代肌肉男集结的噱头足够号召不错的票房,第二部施瓦辛格与史泰龙首次联手再加上“不知道又有哪个老家伙会入伙”的悬念,再次招来极高关注度,虽说没能续写第一部的辉煌,但也算再次于全球银幕上再次掀起一波属于这帮迟暮英雄们的热潮。
然而史泰龙显然也意识到时代的潮流不可逆转,众人单飞皆铩羽而归,唯独施瓦辛格和史泰龙领衔的《金蝉脱壳》算是不温不火。
龙哥很清楚,健美队的第三次集结已处于再而衰三而竭的不利境地,引入新生力量和高科技手段成为几乎唯一的出路。
这次除了本系列一贯打的猛的老套路之外,依然延续着推出“新人”的传统,故而“印第安纳琼斯”、“疯狂麦克斯”、“刀锋战士”、“佐罗”一票老牌动作影星相继加盟,还有以新科“大力神”为代表的富有朝气的新鲜血液的注入,整个敢死队的队伍空前的壮大,新老两组人马完成了贡献了本系列出品以来最为精彩、激烈的一场大混战。
老家伙们与年轻人们的初次合作就惊险异常却配合的相当默契,而片中除了老家伙们标志性的各种重火力对轰以及同样重磅的拳脚出击之外,新人们则带来了全新的动作特技,飞车、跑酷以及每人各自的看家本领。
这次的故事其实是敢死队的内部矛盾,终极BOSS居然是首批队员中的一位高手,本以为早已阵亡,此时却摇身一变成为一方军阀的康拉德•斯通班克,这次的大反派依然是由重磅演员出演,梅尔吉布森——这位塑造过多位银幕硬汉且凭借《勇敢的心》称雄过奥斯卡,名垂影视的重量级人物,足够撑起整个反派阵营,而他将面对的是兰博、非常人贩和魔鬼终结者领军的空前强大的新一代敢死队,当然这位前队员也不是白给的,怎么着也得给老东家制造点麻烦,龙哥在一位老队员受伤之后,决定将敢死队的成员进行打换血,而新成员们的首次任务却全军覆没,尽数被捉,这才迎来了,新老团队的大集结。
影片在特效处理和场面上都是本系列最为抢眼的一部,但却由于上映前的成片泄露事件,让这部影片在北美的票房损失的较为惨重,不过在大陆这帮老先生的号召力却一再的让人惊异,网络上早已疯传的完整影片,貌似并没有对卖票产生多打的影响,影院中大部分放映厅中的巨大轰鸣声,成为他们重塑辉煌的鉴证,虽说没有他们各自独当一面的时候来的那么的铁血,没有那么的硬。
但是代表着一代人回忆的这帮老家伙们的再次集结,依然是很多人不舍得错过的。
而影片在最后阶段那“终结者”与“中南海保镖”的暧昧动作,绝对是让人大跌眼镜,吐血不止。
中老年硬汉队的集结虽说已经是第三次了,看情况第四次的到来还有些指望,真心期待每隔一段时间龙哥就号召一下,让这些老家伙们出来活动活动筋骨。
我们为什么要看怀旧电影,与其说是追逐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怀”,倒不如说是需要安全感。
这是个令人倍感焦虑的时代,互联网和IT技术以空前的规模渗透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每天都捧着智能手机点个不停,但对里头的原理,却连万分之一都不了解。
《源代码》,《超验骇客》里神乎其神的技术,竟然可以掌控我们的感官,凌驾于神圣的人性之上,让我们叹为观止,也令我们心头不安。
高科技越神奇,我们就感觉自己越被时代抛离,这是数字时代的孤独感。
而怀旧,就是对抗孤独的武器。
《敢死队》系列完美地完成了这个使命。
它让我们看到,传统的长枪大炮、飞机坦克、甚至拳脚功夫,在这个时代一样有着用武之地,那些电子科技兴起之前、以口径和重量来丈量杀伤力的武器,让我们心头充实,感觉一切尽在掌握。
然而史泰龙并不满足于前两集的成就。
确切来说,他不满足于仅仅提供怀旧。
《敢死队3》瞄准了更年轻的观众群,经过对一些暴力场景的修改,获得了PG-13的分级。
这样不满13岁的观众就可以在家长指导下进场观看——这群小毛孩子可没什么旧可怀的,而且他们成长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年代,不会对数字大潮有失控的恐惧。
对于一心消费80年代情怀的粉丝来说,此举标志着该系列奠定的审美轰然崩塌。
他们对史泰龙的媚俗表示失望,尤其是前两集也曾宣布要做成PG-13,但最后都守住了底线。
试想,没有R级的庇护,怎能痛快淋漓地表现拳拳到肉、子弹爆头、断肢横飞,恐怕连粗口都要被剔除干净了,硬汉们的草莽魅力必然大打折扣。
此外,跟一群嘴上无毛的小崽子一起坐在影院欣赏这部情怀之作,也不啻为一种极大的冒犯。
令人欣慰的是,《敢死队3》尽可能逼近了PG-13的尺度底线,看起来跟标准R级片差别并不大。
毕竟如今的分级标准越来越松动,用更大的火球来掩盖血迹斑斑的尸体,就比以前管用的多。
MPAA一向对于性比暴力更敏感,常常放着一堆拳打脚踢不管,去追究一个亲热镜头是不是过长。
所以对于分级这码事的争议,渐渐也就云淡风轻了。
影迷们真正恼怒的是,史泰龙许下了很多承诺,比如用闪回交代30年前的恩怨,比如新老两代成员的技能较量,在正片中这些一样都没见到,这比分级神马的更透支信用,欺骗消费者。
不过相比前两集,《敢死队3》也的确端出了些新的东西。
新的发展分别体现在横纵两个方向。
横向,更多地呈现出整个雇佣兵行业的生态。
这是个供需平衡的大职场,有人招募,有人求职,掮客负责联络双方。
从本集看出,敢死队的报酬应该不菲,而且在圈子里的知名度颇高,有中年人假扮小年轻投递简历,也有失意格斗手经不住成为一员的诱惑。
我们也注意到,敢死队越来越像一支间谍小组,秘密接头,任务指令,情报文件,以异国他乡的安全屋为基地,行动之前要踩点,用伪装和转移注意来探明火力。
电子技术大行其道,黑掉监控和安全门是行动必备,阻止炸弹也靠技术流。
还借用了《碟中谍3》的一条情节线:团队配合劫走大反派,反派半途大放厥词,主角发飙要杀他,车队在大桥遇袭,反派被救回……两者如出一辙。
当然,一部《敢死队》是不会有太多智力和悬念成分的,时髦的把戏都是做做样子,满足对间谍行业最粗浅的想象,我们不必把它当成另一部《谍影重重》,因为终场大战肯定是开足了火力泵取肾上腺素,让脑细胞彻底放松。
对高科技的想象一贯的简单粗暴,理工精英老吐槽黑客电影太夸张,看了《敢死队3》估计能把脖子气歪。
队员们越来越像倒像庙堂的公务员,只不过是没有编制的临时工。
按好莱坞的惯例,一个小警察都敢顶撞上司,老顽固们当然也对官僚体制不屑一顾,最后还靠老上司前来搭救,这取材自80年代警匪片的套路,把整个系列的怀旧思路从“一人军队式动作片”跳出来,扩大到70、80后更广泛的集体回忆中。
纵向发展的缘起略有意外,在这个“硬汉绝不服老”为主题的系列,史泰龙竟遭受了一波“老年危机”,一通牢骚,就把老哥几个劝回家呆着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帮80后新势力。
即使招募新人,还是有底线的,极客呆子绝不在考虑范围,留着长发、脸孔白皙、身材瘦削、说话神神叨叨的宅男,在《007》里还有点魅力,在这里就只能沦为娘炮了,叫人要为他洗澡时的命运担心。
影片妄想开个玩笑,先冒出来一个操作电脑的书呆子,这可骗不了我们,能被史泰龙相中的,不是运动健将就是铁娘子。
与此同时,战斗形态也向精英化悄然演进,有一场重头戏是渗透和绑架,期间不能弄出动静,你若习惯了80年代那些佛挡杀佛的战法,哪能习惯这么精密有序的操作。
向新时代妥协之余,史泰龙仍不忘嘲笑年轻人。
还记得上一集,团队唯一的年轻人不但被安排在远程打狙,而且没多久就光荣捐躯。
这集费尽心思选出的一队精英,也是首战全被俘虏,还需一群老头子来解救。
要说影片的主题思想,已经很明确了:世界终将是你们的,但目前还是我们老人家的,新老传承一定会发生,只是还不到时候。
本集最大的作用,是令两代人的水火不容,消融在并肩对敌的默契中,为薪火相传打下基础。
既然有培养接班人、退出江湖的意图,史泰龙的高光表演也相应收敛。
想想前两集他是怎么费尽心思提升自己的存在感,每一场战斗过后我们都记得他的嘶吼和快枪。
而在《敢死队3》,要是没有终场与梅尔·吉布森的单挑,他的表现将完全被淹没在精彩的群斗中。
即使那单挑也是差强人意,在访谈中,史泰龙称之为“史诗级”的较量,看来我们又被骗了。
两人的对打比上集KO尚格云顿更短促,吉布森的扫堂腿也不如老尚的回旋踢来的带劲。
史泰龙本可以选一个杰森斯·坦森那样的搏击手,但后者漂亮的招式和他那朴实无华的拳击打法不好匹配,只能选吉布森这样的粗大汉,如此一来,招式单一,打久一点就令人不耐,速战速决反成了上上之选,只是我们仍不够过瘾。
作为大反派的梅尔·吉布森,秀身手的机会不多,演技出类拔萃,他饰演的军火商兼具粗糙和优雅的两面性,既能弹无虚发、拳头说话,也能西装革履、赏析高雅艺术。
你也许注意到,其他主角的台词多半短平快,倾向于调侃和缅怀的段子式,只有梅尔有长段正儿八经的独白,旁征博引、趾高气扬地为自己的行为开脱,顺便将小年轻们教育一番。
给出一种错觉,他一个人的台词比所有人加起来还要多。
关键是,在这么一部五分钟看不到枪或肌肉的就让人觉得不对劲的电影里,他的长篇大论居然一点也闷,口才真不是盖的。
此君能动粗又懂忽悠,要不是身处邪恶阵营,是比史泰龙更能笼络人心的团队领袖。
他最大的缺点是太“仁慈”,爱玩那套猫戏老鼠的游戏,直到把自己玩得满身弹孔。
所有新成员中,最丧节操的是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拉丁老帅哥上蹿下跳,手舞足蹈,54岁的人心理年龄貌似还不到24岁。
起初冒充小伙子投简历,面试阶段被史泰龙断然拒绝,这场戏除了喜感满满,还给史泰龙灌了一碗心灵鸡汤:同样是老当益壮,史泰龙是壮志未酬身不死,活到老打到老,而班德拉斯的境界更高,不能体能充沛,连心态也纯粹是少壮派。
这便为整个系列提出了全新的意义:坚持以老迈之躯硬抗,总有一天会厌倦,保持年轻态,永远处在活力巅峰,才能真正永不老去。
作为新成员中的老一辈,班德拉斯摸爬滚打丝毫不亚于那几个80后,终极战役中身手之矫健、体力之充沛均令人咂舌,开开枪、调调情,像个大男孩一样玩得很开心,我们很乐意见到“佐罗”不老,且情圣魅力依旧。
有人觉得结尾酒吧那场戏拖沓多余,我倒有不同的意见。
花几分钟时间,来展示老一辈与年轻人打成了一片,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年轻态”,是必要的。
这是他们突破老年危机,可以继续战斗下去的信号。
同时,我希望《敢死队》可以一直拍下去,因为我喜欢看拳头大的弹孔,吞噬汽车的爆炸,被撕成碎片的钢板,重型武器大展览,我崇拜那些头发乱蓬蓬、脸上脏兮兮的男人们(还有女人),他们枪里的子弹永远不会耗尽,多猛的爆炸都只能擦破点皮,身躯能撞烂墙壁,所经之处留下的尸体多到来不及数,他们是这个枪炮江湖中的传奇豪侠,他们不会老,他们不会死。
谁都知道这很扯淡,但从小到大,我对他们的景仰从未改变,更乐意将这份景仰延续到老。
(文/方聿南)
到了第三部,风格已经有所改变,史泰龙感慨,未来已经不属于我们了,岁月毕竟没有饶过谁。
史泰龙也愿意在故事里头,表示出年轻一代的新科技正在成为趋势,85年的行动方式,大概只能期待情怀。
故事的开始,硬汉天团营救了一名前队员,这让郭达森“小李飞刀”的地位岌岌可危,也是,人家玩刀锋的时候,确实拿刀说事儿。
10秒硬起的梗,出自理工男的口,确实“笑果”不错。
不过,硬汉天团的这次任务,相当的不顺。
因为,史泰龙再次遇到了前队友。
这次的反派硬汉,也是相当的硬。
将敢死队一番吊打,而且一直吊打,这种境况,要一直等到老瓦和李连杰出场才能有所改善。
这次老布大概是被停职了,取而代之的是当过总统,开过飞机,耍过光剑的哈里森福特。
大家都年纪大了,预防中风是第一要务。
史泰龙的新班底是一帮年轻人,技术方案天马行空,史泰龙也确实享受了短暂的“技术加持”,然而,在经验丰富的梅尔面前,除了团灭以外,也没什么值得期待了。
关键时刻,还得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后备成员是个碎嘴子,这叨叨叨的,和三藏大师有一拼。
史泰龙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实在打不过,准备让碎嘴子上场——说死他们。
史泰龙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抛弃了前队友,选择了新队友。
这个解释,大概是史泰龙知道此次是一次“自杀任务”,能保住老队友,还是保一保吧。
可是这个想法,让一帮小年青当了炮灰,无法自圆其说啊。
当然了,这样的话,也只有老瓦敢当面怼。
李连杰刚出场,就被哈里森福特怼了个满怀。
关于这点,李连杰早晚得找回来。
故事的收场,终究不是重点。
看这帮硬汉凑在一起,彼此不服,彼此互怼,彼此PK,这绝对是一大乐事。
当然,作为“江湖排名”,还是得较量一下的。
至于结果——一局定不了胜负,那就三局两胜。
最后的最后,史泰龙选了一首好歌。
看一帮你曾经喜欢过的男人在银幕上老去多少有点唏嘘吧,其实也还好。
喜欢过的,皱纹再多,也还是喜欢;不喜欢的,暮年搞基,仍旧不喜欢。
中秋节带28年没进过电影院的叔叔看电影,枪毙了《一生一世》(这种情情爱爱的一个多小时会把老爸和老叔逼疯),选择了《敢死队3》(直接跳过1、2,老妈就将就一下,来不及看字幕就看看画面,反正也是纯视觉电影)。
前一刻钟看得我快睡着,直到老美男梅尔•吉普森出场才眼前一亮。
不过也就亮了那么一下,然后又是昏昏欲睡。
小鲜肉们登场之后才慢慢清醒过来,貌似有点名气的也就是凯南•鲁兹。
一干老廉颇里史泰龙、施瓦辛格、李连杰、哈里森•福特都是熟的不能再熟的面孔(不过史泰龙手臂上鼓胀的血管稍微让我有点担心会在拍动作镜头的时候爆裂),但最爱还是安东尼奥•班徳拉斯和梅尔•吉普森。
情节就没啥好说的了,动作场面还过得去,惊喜是两首插曲《定时炸弹》(Ticking Bomb)和《老人》(Old Man)。
可能真的是年纪大了,看到小鲜肉挤在一起唱Old Man的时候眼眶微微有点湿。
一群猛男在耍酷火拼,只是岁月催人老呀,武器,作战方式都似乎OUT了。
但是本片又似乎在告诉我们,老姜还是老姜,从经验上来说是新鸟不可比的。
但是因时代转变,比如网络,Old Man 对于这个就全部都傻眼了。
其实在两个关键时刻,这电脑操控却是起了很大作用,不然我认为这还用拼么?
人家只要一个按键便全部都要死翘翘了。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过我还要加上一句,那便是新的来了,旧的也还在才对。
《敢死队3》剧照文 / 吴少虚原载《温州晚报》 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史泰龙、施瓦辛格、哈里森·福特、梅尔·吉布森、杰森·斯坦森,从“兰博”到“终结者”,从“夺宝奇兵”到“致命武器”,再到“两杆大烟枪”,这群叱咤世界影坛的一代动作明星,风华正茂,一杆重机枪,一双拳头,驰骋江湖,快意人生,在各自领域独领风骚。
在二三十年后的今天,这群人共同集结《敢死队》系列,完成他们枪炮江湖的最后一次狂欢。
这不仅仅是一代人的告别会,也是一个江湖的彻底消失!
“我们不会退休,我不懂退休是什么意思。
”史泰龙和施瓦辛格异口同声的回答媒体的专访。
当年我们在古龙、金庸的江湖世界里似乎听见过同样的来自老一辈侠客的呼声。
但这仅仅只是一种情绪,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落寞感。
面对现在喜欢金秀贤的新一代观影群体来说,早已经对这群老打星没有兴趣,一脸胡茬脏不拉几的史泰龙们,只是在消费着以往巅峰时代攒下的额度,手里死死拽住的是老影迷的“怀旧”情结。
所以,如果看完《敢死队3》后,你觉得剧情毫无想象力,只靠爆炸的数量营造的视觉冲击以及肌肉男扛着大口径重武器飞檐走壁的场面来撑而已,说明你并没真正看懂这部电影。
《敢死队》系列电影本身就是对上世纪80、90年代动作片的致敬,而在这部“系列3”里,则是怀旧与新生的相互纠缠、博弈。
夕阳近黄昏的无奈,史泰龙们早已有所思考。
在影片中,敢死队在与反派、昔日队友斯通班克斯的对决中完败而归后,作为团队的领导,巴尼深深意识到团队老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导致的严重性,于是让团队吸收新鲜血液成了这部影片的一大看点。
这群新队员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肌肉男,他们不但有矫捷勇猛的身手,更对迅速发展的新科技深谙于心。
老队员与新队员正面争锋的一场戏则是新旧两个时代隐隐约约的碰撞,孰赢孰输其实我们已十分明了。
在巴尼带着新队友前往抓捕斯通班克斯过程中,他们利用高科技轻轻松松就抓获了斯通班克斯。
不知道是出于影片精彩度考虑,还是史泰龙们不屑于新势力的崛起,让斯通班克斯顺利逃脱,最后安排老队员在拯救新队员过程中,新、老两代队友并肩作战,剿灭大毒枭斯通班克斯。
电影的结尾意味深长,在酒吧里,新队员一起唱歌,老队员则在一旁若有所思的看着,如果说是预示他们心态的年轻化,倒不如说是被新队友象征的时代所淘汰。
系列电影肯定还会在往下拍,我也乐意看着史泰龙完成一个又一个系列,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新鲜血液将成为这个系列接下来的主力,重机枪对重机枪、肉碰肉的江湖无论你愿不愿意看,也许会慢慢的隐出我们的视野了!
一直自诩是个老男人,对一堆老男人演的血与铁的片子是不能不看的,但这次的《敢死队3》,我觉得我还是亏了我这张电影票钱,虽然只花了18,但还是心疼的要死。
从第二部开始就已经开始觉得史泰龙开始夕阳西下了,这次的第三部结结实实证明了这个事实。
一、故事情节老套无比,基本上的故事套路就是史泰龙千年不变的路数,耍帅完成任务——》紧接着接个任务,阴沟翻船——》吹哨子喊基友,给力基友一个打几百个——》龙哥VS最终BOSS,露肌肉单挑,最后一枪解决BOSS——》老男人在酒馆喝酒搞基。
虽然看这样的片子是追求感官刺激,但,大哥啊,这不是一招鲜吃遍天下的年代了啊。
二、给反派留条活路吧,大哥们啊,你们要不要到横店手撕几个鬼子啊。
10个人,打几百号人,而且人家坦克飞机加大炮的,龙哥你是赵子龙么,两把小破枪杀的是几进几出啊。
虽然知道这是必要的艺术加工,但但但...就像那可怜的BOSS说的,起码你们也打伤几个啊。
三、唯一的女角色太丑,好吧,这个是纯吐槽,不过,真的丑的掉渣啊,我的审美眼光真的上不了国际化...四、片尾的歌非常喜欢,跟片子配的简直完美,这个要给赞,是EIL YOUNG的《OLD MAN》。
OLD MANOld man look at my life,I'm a lot like you were.Old man look at my life,I'm a lot like you were.Old man look at my life,Twenty four and there's so much moreLive alone in a paradiseThat makes me think of two.Love lost, such a cost,Give me things that don't get lost.Like a coin that won't get tossedRolling home to you.Old man take a look at my life I'm a lot like youI need someone to love me the whole day throughAh, one look in my eyes and you can tell that's true.Lullabies, look in your eyes,Run around the same old town.Doesn't mean that much to meTo mean that much to you.I've been first and lastLook at how the time goes past.But I'm all alone at last.Rolling home to you.Old man take a look at my life I'm a lot like youI need someone to love me the whole day throughAh, one look in my eyes and you can tell that's true.Old man look at my life,I'm a lot like you were.Old man look at my life,I'm a lot like you were.neil's funs, see you next time
好吧,敢死队3开头和前几部一样都是在一场战斗中开始,开头他们救出了一个人,敢死队的一个老队员,巴尼的伙伴,在救出他之后,他们开始的新的任务,杀死一个军火商,可是他们发现那个人是他们的一个老队员,斯通班克斯(电影字幕是这样的)他们开火的时候,那个人也发现了巴尼的敢死队,然后在火并后,斯通班克斯上了飞机逃跑了,敢死队员们就在这时开始撤退,在一场激烈的飞车追逐后,上了飞机的斯通班克斯拿着一把狙,把黑大个#(滑稽)打了,打了两枪,在他们撤向大海的时候,直升机投下了导弹。
轰鸣后,老黑胸口靠近心脏的地方被弹片击穿了,在抢救之中,黑了暮。
先透着么多,总体来说,剧情几乎是1和2的合体,在片子的中间部分是复仇,到最后在最终决战的时候雇主带人来强力支援,然后巴尼靠砸枪开枪的绝技打死boss,然后在爆炸中跑到了逃离的交通工具上。
收尾的是敢死队成员们在一起嗨!!
看点主要是片尾的打戏,尼玛帅爆了!!!
新老队员各显神通,把炮灰打的落花流水,毫发无损!!
百倍的兵力围攻几个武器不够,合作时间不久,主力都上了年岁,刚经过长途跋涉和长期监禁的人,被全灭。
中间的激战环节不乏以飞刀克众敌、特技摩托单挑数量坦克、阴差阳错干掉持械众敌、空手战机枪、负重爬绝壁等等场面。
哈哈,这一定是横店拍的抗日剧吧。
而且最后,大反派面对人数上绝对优势且已经将主角们逼入绝境的情况下,居然把枪扔了跟人赤手空拳单挑,结果没人抢枪快反而被对手用枪干死。
确实,敌人脑残、自己方无功无敌,除了抗日片,还TM有谁能一战?
那就是——Expendables。
PS:而且枪声、飞刀声、肉搏声、飙血声充斥整片,但是从头到尾不见一滴血是不是有点怪?
敢死队真是一部拍的不如一部,这一部已经是烂的出奇了,编剧的脑子不知是怎么想的,就编出这么一出剧,还有导演真是暴殄天物啊,咱水平不够哪怕不拍呢,这不是咋招牌吗?
可惜了一大帮硬汉叔叔,拍了这么个无逻辑、无水准、无聊的三无电影,两星是我能给的最高分数了,这还是看在杰森斯坦森的份上,我就想问问导演:我裤子都脱了,你就给看这么的片子????????????
对前面两部实现了完全的超越,从脑残片到动作大片的实质性迈进。
爸妈带我看电影
仿佛来到了街心公园,那里有几个坐轮椅的老人。
看得出来史泰龙男星号召力是真强…刀锋战士的部份真的挺不错的
我要的不多,能在电影院里同时看到史泰龙、施瓦辛格、班德拉斯、梅尔吉布森、哈里森福特这些人已经足够梦幻了。打砸抢什么的随便看看就算了,那些老脸是看一次少一次了。班德拉斯卖萌的手段有点一根筋,我还是被逗笑了好几次。
差…敢死队不就该是夕阳红班底么。一群老爷爷坐在哪儿逼逼叨叨话多的没完没了,一群小年轻坐在哪儿只想做不想听,没比这更无聊的了。赤焰战场我都看了好几遍了,那个多好!还有,班德拉斯要把自己演成憨豆么……
前两部还好,但这部实在是太假了!!!!!!最后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我方还是都全身而退... ...动作戏根本就看不下去了。还有我可怜的吉布森... ...
导演你确定他们都还能打?至今还没快进完,我放弃了╮(╯▽╰)╭
廉颇老矣仅为荣誉而战吧。
可怕。。。坦克炮的音效不對
主角们太无敌,反派战斗力太菜。。但最后决战还是很爽的哈…
砰砰砰砰砰轰轰轰轰轰~~!(别和前两次一样轰了!内容都在影评里)
老大爷们肉感常在敢拼敢打,小鲜肉们存在感实在颇低。依旧的简单粗暴,爆炸既是艺术…★★
20150320,再出4的话,就太过于英雄迟暮了。觉得老大叔们,真心演不起了吧,少年们接班者出现,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新血有亮点
人越来越全了,不过又都老了一岁。人生能有几回搏,一搏就是一辈子……
走了布鲁斯威利,来了梅尔吉布森、哈里森福特和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演员阵容厚度不减反增
2014.09.04,欢乐颂,贾蓬。从开头睡到结尾,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4.3/10
大肌肉上来 您说不好看 就是剧情总是那样 编剧来点新的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