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三国的星空 第一部,Three Kingdoms: Starlit Heroes

主演:檀健次,路金波,旺旺,任俊鹏,杨卫,良生,方浩然,沉寂,囧森瑟夫,一舟,肖合来提·艾尼,巽辰,易中天,李潇宇,蒋钲圣,陈一伊,何梓骞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5

《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剧照

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剧照 NO.1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剧照 NO.2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剧照 NO.3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剧照 NO.4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剧照 NO.5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剧照 NO.6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剧照 NO.13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剧照 NO.14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剧照 NO.15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剧照 NO.16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剧照 NO.17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剧照 NO.18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剧照 NO.19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剧照 NO.20

《三国的星空第一部》长篇影评

 1 ) 失望的电影,不及《长安》十分之一

《长安三万里》我给满分,这部《三国的星空》我只能给二分,全在建筑上了。

一点没看出来这部电影监制是易中天,如果这就是他理解的三国的话,那我只能说,理解的太简单化了。

可能是动画片的缘故,制作者们生怕小朋友看不懂,极力的把人物变得扁平化,脸谱化,以至于完全脱离了历史,更脱离了三国。

曹操变成了大汉的忠犬,他身边那只叫麦子的狗就是他的映照。

袁绍变成了彻头彻尾的野心家,一心只想称王称帝,他身边的河北豪杰谋士也不见了,只剩下一个许攸。

导演是生怕多出现一个人物,怕观众记不住,把整部电影变成了曹操,袁绍,汉献帝刘协的三人转。

汉献帝刘协的戏份不少,而且我看还不错,唯一的就是太多,其实展现大汉的颓唐衰落和汉献帝的无奈,一段剧情足矣,完全不必画蛇添足,最后还让汉献帝参加了官渡之战,你是认真的吗?

动画也不能篡改历史啊。

曹操的性格完全没演出来,变成一个忠犬,来来回回就那么一个心思,太脸谱化了,太扁平,完全让人喜欢不起来。

袁绍更别说了,四世三公,折节下士,知名于当时,选择困难症,都没展现出来,只展现了野心。

官渡之战是本片的高潮与主线,可惜为什么打,打什么,都没交代清楚,战役过程更是草草了事,一顿硬刚就完事了。

官渡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战役,许攸叛变,夜访曹操,献出火烧乌巢之计,曹军夜袭乌巢,扭转了战局。

这些几乎都没交代明白。

其实令我最失望的,这片子最失败的,还是降智。

为什么动画片就一定要降智,就要人物扁平化呢?

反观日本动漫,几乎全年龄段都能看,戏剧冲突高,人物内心也足够丰富。

我们的动画离原创还有很远很远,这部《三国的星空》依旧是改编,而且是失败的改编,好像我们的动画有个定律,不改编古籍就不会有剧本,就不会有合理的剧情。

我忽然想起一个问题,,可能是因为日漫曾经的水准太高了,导致我们产生了幻觉,认为动画就应该高水平才对,可事实恰恰相反,我们的动画只能是低幼,扁平,简单化。

可这电影我真的看不下去,因为它连《三国演义》的一页纸都不如,它既无英雄气,也无战略谋略,这可谓“大江东去,浪淘尽”,啥都没有…………

 2 ) 讲究的镜头兵法课,现实主义用光

喜欢影片扎实的历史感,构建那个时代的肌理与脉搏。

无论是人物的甲胄、宫殿的规制,还是战场上的沙尘与血色,都透着一股考究的诚意。

这种真实感,让宏大的历史叙事落了地,让我们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一度忘了是在看动画片。

以镜头为笔,分镜如兵法: 电影的镜头语言充满了巧思与节奏感。

它不像许多商业大片那样,用快速剪辑和晃动镜头来制造廉价的紧张,反而常常使用沉稳的、富有张力的构图。

两军对垒时,一个远景,旌旗蔽日,阵型森严,压迫感扑面而来;谋士对弈时,一个特写,眼神流转间,已是计谋的千百次交锋它的战争场面是讲究而非堆砌。

我们看腻了人海战术的无脑冲杀,则清晰地展示了古代战争的逻辑——阵型的变化、兵种、地形的利用。

每一个冲杀,每一次放箭,都有其战术目的。

正是这种精致的考究,让即使对战争戏不感兴趣的观众比如我,也能像欣赏一局宏大的棋局般,看得入神。

与许多依赖CGI和虚拟光源的动画不同,本片的用光于对物理世界的深刻观察和模仿。

它的光,是有来源、有质量、有逻辑的。

在CG动画中实现现实主义用光,其难度远超传统摄影。

它要求灯光师不仅要懂软件,更要像一位摄影师和画家一样,理解自然光的物理属性、材质对光的反应,以及光影的情绪表达能力。

只是声音似乎没有太多设计。

剧作上,选择了一个更刁钻,也更具魅力的视角——让观众走进曹操的内心,去理解他的雄心、计谋,孤独。

只是没有看到曹操他“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政治家狠戾。

影片试图去理解,在那样一个崩坏的乱世,一个理想主义者如何一步步走向霸业,也走向了他的宿命。

 3 ) 你见过热血青年版的曹操吗?论一代枭雄如何养成

提起曹操,大部分人都会很快联想到一个反派形象,比如他生性多疑,比如他容易头疼,比如他是枭雄,坏的那面似乎多过好的那面。

但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年轻时的曹孟德会不会也曾是一个抱着光复汉室之心的热血青年形象?

这一次,易中天大刀阔斧,将历史融于动画之中,为我们绘制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三国世界。

在这里,有君臣之情,有总角之交,有万邦来朝的华贵洛阳城,也有兵刃相见的恢弘战场……更多面,更立体的曹操,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三国世界比之于过去电视剧里彻头彻尾的反面形象,这次《三国的星空》里青壮年曹操显然更加多元,立体一些。

说得更简单些,就是他尚未成为称霸一方的雄主,身上还有着满满的少年气与“人味”。

都说伴君如伴虎,这部剧里的曹操大部分时间里还只是一个小角色身份,这让我们可以用平视的视角和目光去切入曹操,看他如何从草莽之中杀出来,最终竟打败了自己儿时的好友袁绍。

提起袁绍,不得不说一下这部动画的人物成长线、人物关系做得非常漂亮,清晰易懂,又能让你感受到他们之间复杂的权力关系。

比如影片的开头,还是毛头小子的曹操与袁绍窃入他人府中偷盗香炉,两个人完全就是稚嫩孩童,调皮玩伴的模样。

而影片的结尾,当曹操再次与袁绍面对面,提到儿时那场玩闹,时间仿佛一条细长的纽带,瞬间让我们感觉到在岁月的长河中,两个人的感情是如何改变的。

当香炉主人的府上追兵赶来,曹操和袁绍都要被逮住的时候,曹操想的是让袁绍放下,而袁绍不肯放。

一语成谶,在历史上知名的官渡之战上,袁绍便也是这样失败的。

作为好友,曹操与袁绍都有大将军之姿,只是在把控人心上,曹孟德显然技高一筹。

而作为臣子,曹操的形象又是截然不同的。

当袁绍私造玉玺,准备另拥新君的时候,曹操的回答是:“诸君背面,我自西向。

”在这一瞬间,我突然发现曹操其实是一个很理想化的人物,他宁可要面对失败和战死的危险,也要尝试去与董卓一战,不得不说,胆子很大。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曹操就是这样一个人。

战败后,他开始带着士兵种麦子,最终,在刘协无人响应的时候,他愿意成为那个追随刘协的人。

历史上总说曹操多疑,容易头疼。

看完这部影片,我终于能理解这个曹孟德了,一个人长期在高压状态之下做事,无法信任他人,还遇到过和挚交好友兵刃相见的事情,无论如何也很难变成一个轻信他人的人。

人活着,总是需要一点儿运气的。

当官渡之战上演,天狗吞日,曹操喊出“天命在我”那刻,我就感觉,人其实就是和自己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曹操走的每一步都是应了他自己的命运,上百家博物馆考据的含金量,极致动画美学呈现洛阳!

洛阳!

既是汉帝刘协心心念念的洛阳,也是我们这种观众魂牵梦绕的洛阳城。

去年恰好去洛阳旅游过一次,对那边的博物馆很有好感,这次在片尾看到全国那么多博物馆联合支持,感到非常的惊喜。

从考据与历史的层面来说,整部电影在呈现当时的风土人情时,做的特别到位,而且是一种非常浪漫化与超越现实的呈现。

我记得有一幕,刘协从长安回到了洛阳,跋涉多日,看到了已经破败的洛阳城,他站在城门口那么一望,过去那个华美壮丽的洛阳城就出现了。

那种战前战后的对比,颇为震撼人心。

还有一段是刘协回忆洛阳城过去的风姿,万邦来朝的盛景,还有鲜花铺满河面的美丽画面,其场景真的可以称得上是美轮美奂,让我们这些屏幕前的观众来了个轻轻松松的古今穿越。

看的时候,身边的小孩不断发出“哇”的赞叹声。

除开对洛阳城的直接呈现,剧里着墨最多的场景便是历史上知名的“官渡之战”了,过去我只是对这个名字很熟悉,但这一次终于借由影片详细的了解到了这场战役的始末。

可以说,这是曹操开启自己霸业的第一场重要战役,更意味着他和儿时好友袁绍的一次决裂,当两个曾经一起玩闹的小孩,变成了互相要让对方人头落地的敌人,那滋味可真不好受。

袁绍是高傲的,一直觉得曹操是自己的跟屁虫,他的家势背景让他总是要比旁人骄傲些,其实这样代入曹操视角,我倒是乐得看曹操用一个下位者的身份,赢了袁绍这样的上位者,还是挺燃的。

除开洛阳城的再现与官渡之战的恢弘场景,其实影片里涉及到刘协出场的部分,让我也印象深刻,比如刘协祈雨祭天的那个场景,从影片里的场景和物件来看,都是非常经得起考据的。

另外,还有一场袁绍邀请曹操赴宴的“美食戏”也特别好看,虽然里头介绍的那些比较复杂的食材名字我记不住,但觉得这场戏特别有历史韵味,就好像真的是在博物馆里看历史介绍一样,也很像是一种身临其境的穿越。

别忘记那只名为“麦子”的小狗这世界恐怕没有任何人会用“柔软”这个词语来形容曹操,但每次看到曹操和那只名为“麦子”的小狗相处时,我都觉得,曹操这人,似乎也没有那么坏呀。

曹操是坏人吗?

曹操是好人吗?

很难用一个特别极端化的词语概括曹孟德波澜壮阔的一生。

所以我觉得这只小狗其实安排得特别巧妙,他既是曹操当年身后空无一人时的精神寄托,又是曹操霸业待成时的一个见证者。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檀健次对曹操这个角色的配音演绎,真的把曹操鲜明的人物形象与青年时代那种理想化的气质给呈现出来了。

总之,无论是自己作为历史爱好者去一窥三国传奇,还是携家带口去电影院增长知识,我都觉得这部电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看了之后,意犹未尽,非常期待下一部。

看彩蛋,下一部要从“赤壁之战”说起,这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4 ) 光线真能贱成这样吗

七月看完追光的聊斋,一看片尾贴片是三国,我还有点难受,心想这么快就要做三国了?

追光的新文化系列是我很不喜欢的序列,奈何第一部长安三万里叫好又叫座,能赚到钱,我作为追光粉丝就不说什么了,商业动画公司还是得赚到钱再说。

最近一直在旅游,听到三国要上了,一回来我就买票就进场了,坐下来看到开头才发现是光线的三国。

准确说,追光的三国叫《三国第一部:争洛阳》,光线的三国叫《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我又赶紧去查了一下立项时间,追光是23年12月立项,光线是24年3月立项,一看就知道光线是惯犯了……追光立什么,光线就立什么,追光做什么,光线就做什么而且得先上,让观众先入为主,真贱啊……我从很久之前白蛇的时候就感慨了,光线这种手段差点让追光一蹶不振,这手段真是下作,下作得没边了……我之前看深海的时候就发誓,这辈子不看光线的院线动画电影,结果这次防不胜防还是被骗进来……光线你赔我票钱行不行啊,好看我都忍了,这玩意儿你觉得好看吗?

啊?

真是难看得没边了行吗?

37块钱我干点什么不好,鸡蛋煎饼我都能吃大好几个了!

做历史题材不厚重,还搁那嘻嘻哈哈的,你以为还是做魔丸吗?

神话可以解构,历史题材你加上这种无聊的戏说搞笑元素,你以为你在搞历史题材轻喜网剧吗?

光线你__ __不__啊?

配导陈浩也怪幽默的,配音一个比一个难听,小皇帝的台词都说不清,糊里糊涂的,给我听不会了,袁绍的配音应该也是老演员了,配这么烂,你配导难辞其咎,檀健次我都懒得骂了,跨界有什么好说的;台词写得也是真烂,大量的长难句+各种定语,这根本就不符合中国人的用语习惯,完全是西式的台词,还有各种网络用语和梗(还有大明王朝的梗);文戏更是烂得没边了,人物塑造更是顶中顶烂中烂,你说这是曹操梦男易老师操刀的剧本那我还真挺意外的,因为完全没有写出曹操和荀彧的人格魅力,我只感觉到莫名其妙,不要再在这种历史题材里搞这种个人英雄主义了我求你了,烂,真的烂,上次这样烂到我看到一半坐在电影院里就开始写影评骂制作的还是749局,陆川啊,你真是来早了,你来晚点我可能之前都不会那么骂你了……我现在就一个诉求,就是光线能不能赶紧把这37块钱的票钱还给我,还有就是下次能不能别再贴着追光了,暗恋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看得出光线是真爱追光,什么都要复刻一下,偏偏没有一部比得过,下作,真的下作……

 5 ) 烂

只是个人感觉,不喜勿喷①曹操怎么说也发了矫诏建立了酸枣同盟,怎么可能袁绍不给一点面子,甚至是诸侯拿刀架脖子上。

②还有一处是曹操亲自举旗冲锋,太假了③刘协明明是被协持,咋还回洛阳了④屯田计是张鸽而不是吃人的程昱⑤原著这时许储还在打擂台呢⑥曹操这么卑微?

好歹坐拥几万大军⑥刘协哪来的兵⑦常侍真得敢抽皇上?

 6 ) 《三国的星空》,精致妆容下藏着丑陋灵魂

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在十一档刚刚上映,作为三国历史爱好者与写作者、影视故事尤其是历史类影视故事策划从业者,我在第一时间便去电影院观看了。

虽然在观影前通过预告片等资料,我对故事有大概的了解,看到有易中天老师以监制+编剧身份坐镇本片,更是满怀期待。

我也看到一些历史创作者和三国文化爱好者,都很期待本片能斩获高票房,赶超黑马动画片《长安三万里》《浪浪山小妖怪》、媲美影史神作《哪吒2魔童闹海》,让三国题材再火一把,相关微信群里早就高度关注,有些朋友简直是为这部电影的票房操碎了心。

而且本片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显而易见的是器物道具、人物服饰等细节考据、设计十分到位,片尾那一长串常平香炉、汉代环首刀等各地博物馆的参考文物即是明证。

此外,影片的一些画面比如洛阳风貌与汉家宫阙也是美轮美奂,战争场面也值得肯定。

但是一部电影的服、化、道与画面再精美也不过是外表与装饰,故事才是核心与灵魂,就如一个人即使衣装再华美、首饰再金贵、化妆再精致,可如果本身长相丑陋、灵魂不堪,那只会让旁人深感可惜。

看完电影后,我便是深感《三国的星空》在故事维度有三大可惜之处,不吐不快。

第一,故事有点散。

因为本片才刚刚上映,我尽可能在避免剧透的同时做剖析吧。

故事试图建立核心三人的人物关系——曹操、袁绍与汉献帝刘协。

但其实只是两组人物关系:曹操与袁绍、曹操与刘协,而这两组人物关系之间并无多少关联与纠葛。

经典电影如《霸王别姬》《投名状》,三人组每两人之间都有强关联,这才是极具戏剧张力的三人人物关系。

《三国的星空》的三人人物关系,既然不能聚合强化戏剧张力,那就应该果断舍弃一组,如同《长安三万里》一样做足李白与高适这一对互为镜像的人物关系,否则两组不能产生合力的人物关系,只会让故事走向散乱。

这不仅是《三国的星空》的一点缺憾,也是多数历史片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历史片和传记片容易犯的另一错误,是呈现事件过多却并无强有力的逻辑关联。

《三国的星空》也是如此,曹操讨伐董卓、迎天子入许昌、袁曹官渡之战几件大事并没有做足逻辑关联,或者说这几件事本身有内在逻辑但可惜电影没有做好呈现,这也是让故事显得有点散的另一原因。

同类影片中,《长安三万里》是非常好的榜样。

故事讲述李白还有高适的一生,时间跨度要比《三国的星空》的前后十年更长,涉及的盛唐气象、安史之乱等历史事件和人物也更多,但是编剧极其巧妙地建立一个现实一个浪漫互为镜像的人物关系,并通过高适在击败吐蕃的一场战役的间隙中回忆出李白的一生,这不仅破开了文人题材影视剧多是文戏过于平淡的困局,更让人物漫长的一生有了非同寻常的紧张感。

这一紧,故事就不会散了,对观众的吸引力也会成倍增加。

最后从故事结构的维度,补充一下我的初步想法:《三国的星空》不需要从讨伐董卓开始讲起,可以将故事放在官渡之战的几个月中,以曹操和袁绍这一对人物关系为核心,曹操率兵解白马之围作为第一幕、虚假的胜利,双方对垒官渡、曹操粮尽援绝作为第二幕、至暗时刻,最后偷袭乌巢、逆风翻盘作为第三幕和故事大高潮;曹操下决心抗袁与战役间隙,可用曹操账下最懂人心的谋士郭嘉与曹操对话回忆袁绍往事(郭嘉最初是投奔袁绍,看清袁绍为人后离开袁绍的)、进而解码袁绍为人性格以及战略战术的方式(要知道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往往都是对手),将曹操与袁绍少年交往、盟誓讨董等一生往事带出即可。

别忘了,正史中郭嘉不仅分析出了曹操有十胜、袁绍有十败,而且事先料中了曹操先攻刘备于徐州、袁绍必不会快速南下,孙策必死于刺客之手等诸多疑难大事,可说是官渡之战第一功臣,为曹操平定北方熬干了心血,死在曹操北伐南归、东临碣石前夕,我今凯旋而归,卿已黄泉相隔,作为故事的尾声,想必会有无数人为之泪下,岂不比虚假空洞的曹操与刘协的基情真挚万倍、可信万倍?

第二,人物缺灵魂。

虽然易中天老师是著名曹粉,但影片中的第一主人公曹操,却让人感觉灵魂缺失。

也许易老师塑造的曹操灵魂就是忠于汉室、“要为曹操正名”,但这个灵魂(也即故事的主题)在多数人看来真的是既不可信、更不讨喜。

之前我拜访《雍正王朝》与《走向共和》的制片人刘文武老师时,刘老师曾讲过:历史故事的影视创作,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故事的当下性,二是主题的穿透力。

以此标准来看,忠于腐朽而必将灭亡的汉室,毫无当下性与说服力,更何谈生命力与穿透力?

与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相差万里,也不及马伯庸老师《长安的荔枝》与《太白金星有点烦》等近作中对职场牛马的代入和共情。

理解易中天老师要为曹操洗去“汉贼”骂名的用意,但搞创作不能非此即彼,不是汉贼、却未必就是忠于汉室,“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才是曹操的本色,如果故事中塑造的曹操,是眼看汉室腐朽、天下大乱,勇于挺身而出、收拾残局,不惧当世骂名、遗臭万年,不惜与故友袁绍反目成仇,不在乎忠于汉室的虚名,孜孜以求的是整个天下万民安居乐业,这可能更符合曹操的形象,也更能赢得今天观众的认同。

第三,呈现少真诚。

在今天的自媒体时代,来自消费者的真实口碑,越来越成为一部电影最为重要的制胜关键。

也许口碑带来的红利,会有延迟效应,但它可能会迟到、却绝不会缺席。

我认为内容从业者应该做长期主义者,尤其是做系列故事的开发,只要第一部口碑好,哪怕一时没赚到钱,一定会在续集中加倍回报,比如《人在囧途》虽然票房不高,但是后续的《泰囧》《港囧》可是赚得盆满钵满;反之亦然,如果第一部口碑差,哪怕通过营销等因素赚到不少票房,但后续作品观众可就不会买单了。

因此,我认为《三国的星空》既然要做系列电影,第一部片尾已经放出了第二部《赤壁》的彩蛋,那就更应该尽力做好第一部的口碑。

前面说的两点,故事有点散、人物缺灵魂,也许算是主观感受,一千个读者可能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我要说的第三点——呈现少真诚,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三国的星空》中呈现的历史事件(虚构事件暂且不论),比如孤军追击董卓、迎接落难的天子,无一不是曹操人生最光辉的几抹亮色,甚至编剧不惜乾坤大挪移之术,将资料中少年曹操与袁绍抢人家新娘子的故事,改成了偷区区一个“常平香炉”(且不说四世三公的袁绍,与父祖身居中常侍与太尉高位的曹操,难道真的没见过这玩意儿?

),只为给曹操洗刷污点。

更不用说,电影讲述的十年间,曹操两屠徐州、“凡杀男女数十万人,泗水为之不流”(《后汉书》),因为曹操睡了张绣婶婶而引发的血案、导致长子曹昂爱将典韦被杀,设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掘梁孝王等墓筹集军饷,杀董承后不顾刘协求情杀死有孕在身的董贵人,官渡之战坑杀袁军降军士卒七万余人,这些事提都不会提,甚至电影中连袁绍都是最后被曹操放走的。

大家都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评价一个人要看全面,不能只看优点,也不能只看缺点。

否则,传播学的一个理论“局部真相,不是真相”,便是最好的注脚。

也许有人会说,人物传记类影片只讲传主优点,不是很常见吗?

确实,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有“为尊者讳”的基因,但是也有“不虚美,不隐恶”的传统,究竟怎么做,还是取决于创作者自己。

前年的《长安三万里》同样是很好的榜样,讲李白的一生,也不必讳言他以诗文求功名、浪荡花丛挥金如土、对朋友轻诺寡信、为人脉钱脉几次甘作赘婿,不仅无损于李白的光辉形象,而且塑造出了更为立体鲜活而真实可信的古人。

何况国人对于三国极为熟悉,这样只讲曹操优点、丝毫不提缺点,自欺尚可,欺人却难。

我观影时,旁边就有一个男子边看边对爱人小声讲解,说这是美化了的曹操。

影片这样的做法,也许只能一时欺骗小孩子吧,但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等他们长大看到更多的历史资料,发现这部电影中的曹操完全不是真实的曹操,又会产生怎样的破灭与反思?

如果我们连时隔近两千年的古代史都做不到真诚呈现,又如何奢求客观看待近代史、现代史以及当代史呢?

或许这点思考超出了一部商业电影,但谁让易中天老师是在央视百家讲坛以《品三国》闻名于世的“学术超男”(易老师自语)、而许多人也会把他的作品当作历史来看呢?

从来便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呀。

 7 ) 在阿瞒和献帝深深的羁绊面前,本初的剑终究是钝了

作为半个三国迷,当然乐见会有三国题材的电影出现,哪怕是动画片。

不过四大名著中“尔虞我诈是三国”,把三国故事讲给孩子听,具体要讲什么,怎么讲,是个问题。

智慧如易中天除了汉时风物和曹操诗歌的呈现外,似乎也没想清楚。

曹操当然也可以匡扶汉室,“刘皇叔”扶得,我曹阿瞒为何扶不得?

用“奉天子以令不臣”代替“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正演义渲染的视听,这正是曹操和汉献帝深深的羁绊啊。

然而,凡事有度。

曹操诗歌中固然有很多悲天悯人的人生叹谓,歌以咏至的真诚也丝毫不必怀疑。

可这不意味着就得把曹操刻画成近乎反战的仁德之士。

曹操有身在乱世的自觉,注定是个枭雄。

这个枭雄曾经下令屠城的劣迹是无论如何涂抹不掉的。

如果曹操需要以动画里的方式正名,那么四世三公的袁本初何尝不需要正名?

“我剑也何尝不利”的名场面不也被刻意略过了么。

三国里的复杂人性,是任何简化的方向,都很难精准概括的。

三国难拍之处,也正在于此。

 8 ) 编造历史,失望至极的电影!

对于评论区的一些人,我写了一条新影评来回复,大家翻我主页应该就能看到以下为原文-分割线--恶心!

今年看过最愤怒,最恶心,最绝望的电影!

如果说刺杀小说家和志愿军只是辜负我的期待,看完有点失望的话,那这一部真的就是绝望了,很恶心我评价电影一向很客观,很宽容,很少用攻击性这么强的词汇,但这一部看完真的是言语无法形容的失望看了这么多好电影终于开出大保底了,史诗级的大烂片我很久很久没有遇到这种从影片开始前五分钟就想逃离影院,一直把整个影片放完想法都没有改变的电影了上一部还是749特别巧的是,他俩上映日期是一样的更巧的是这两个大烂片我都是10月1号看的影片全程没有任何优点,全是私货今年很多电影的屁股都歪呀,那为什么我没骂它们骂那么狠呢?

因为刨除立场不谈,那些电影起码是一个合格的商业片而这一部就算不谈立场,也离合格沾不上边首先拍的就非常非常平庸,全片看下来没有高潮点,没有能调动观众情绪的地方,整个就是一流水账其次,画面特效也很平庸,完全调不起我的兴趣台词更是没什么意思,没有激情剧情先按下不表,全是私货,一会咱们具体来说这个建模我也看的难受我最开始以为这个片子是长安三万里那个团队,因为追光也说要拍三国题材没想到这个的是出品片是光线而且拍的还这么烂可以说是对长安三万里非常非常拙劣的模仿了长安三万里我给十分,这个片子我给1分九分不是这两片子的差距,而是评分的上限我来之前知道这个是易中天当编剧的,我也知道易中天是个曹粉但是我还知道这个影片拍的是曹操的前半生,曹操前半生确实是大汉忠臣做过一些错事,但功大于过所以我觉得把他塑造成一个好人形象也未尝不可结果这个电影直接封圣了我看完觉得影片都不应该叫三国的星空这明明就是《圣人-曹操传》嘛整个影片就曹操一个正面人物,你敢想?

其他所有人全部沦为曹操的背景板甚至和曹操有冲突的吕布刘备都不配出现在电影里了所以我就不明白了,你叫三国,可是你只有曹操和袁绍,你叫什么三国呀,你叫曹操传不好吗?

你再不济你也可以叫官渡之战啊我看电影时候就拿手机记记记,把一些关键的剧情离谱的情节都给记上我都想好看完怎么骂他了①首先我们拿衣带诏来举例这里出现在影片一个小时左右前面我只是看的不适,我只觉得拍的很烂,他没有感觉恶心到这块我是真觉得很恶心首先在史书里董承确实是大汉的忠臣,你可以说他有野心,没有实力,或者还没下手人就死了,但至少在行动上他没做,对于大汉来说他是正面的人物何为衣带诏?

汉献帝刘协自登基以后就一直被董卓把持着朝政,好不容易自己当权了,又被曹操把持曹操做的很过分,刘协自己也大了,所以他不想忍了,写下血书衣带诏,和刘备马腾董承等大汉忠臣一起讨伐曹操最后事情败露,马腾刘备逃走,其他人皆被处死曹操杀完这些人不解气,又当着皇帝的面杀死了皇帝的爱妃董贵人无论皇帝怎么求情都没用所以这里就是曹操的污点,你要是认曹操是忠臣,那这里就绝对不可能发生因为当着皇帝的面杀皇帝的宠妃,且不顾皇帝的求情,这绝对就不是一个忠臣能做出来的事情!

到这个影片,竟然TMD成了董承把这个密诏给袁绍看,然后袁绍拿给曹操你不尊重历史,你粉曹操也得有个限度吧,你这么改,真的是脸都不要了你叫曹操传,你叫圣人传我都不管你,可你TMD叫三国呀董承从一出场就是一股奸臣像,我就感觉这个电影要坏他没想到能做这么绝然后曹操杀了董承之后就没了之后曹操杀天子的贵妃啊什么的这些都没有描写硬生生的把一个奸臣塑造成了功高盖主的忠臣而且还是那种皇帝杀他,他知道了,还不对皇帝警告,还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大忠臣看到这真看不下去,我真想走都给我气笑了,但我还想看看他到底还能怎么编之后就到官渡了曹操屠城的事,你是只口不提呀曹操屠了徐州10万人啊,举国震惊这种历史大事件,你竟然不提?

我年轻的时候也粉过曹操,毕竟三国里面就属曹魏最强大,兵强力壮,手下强者如云随便说出口都是响当当的将军响当当的谋士后来自从听说他屠城我就不再粉他了因为我不想谈论各种立场,我就是想站在一个普通的人,最朴素的良心最普通的世界观上面,屠城就是不对,不论这个国家是谁从这一点看,他和日本没什么两样,无非就是一个是外族入侵,一个是本族的畜牲你我如果在古代,那多半就是普通老百姓,就是被曹操轻易屠杀的那种所以我真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喜欢曹操啊,喜欢他的雄才大略?

可是他还有草菅人命呢OK,影片既然不停,咱也不多说了,接着往下聊官渡之战的时候天子刘协来到曹操帐前说了一句生死与共你杀了人家皇帝老婆,你杀了人家那么多人,现在又编造皇帝到营帐前跟他说生死与共?

然后皇帝说了个真相,他写的是彼不臣,凭此诏,诛杀曹操而董承把前面三个字给去掉了原来这个片子的反派是董承啊最后皇帝曹操重归于好,大败袁绍愉快的包了顿饺子这完全就是把曹操当刘备来写呀曹操干的坏事是一件不提四大名著都这么排真就烂完了,去年有一个红楼梦,今年有一个三国,过两年是不是还要再出一个西游和水浒啊?

凑一个四大烂作去年我觉得最差最烂的电影一个是749,一个是红楼梦749和影片是同一天上映红楼梦和影片同数四大名著

 9 ) 《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对酒当歌,星空永存

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我相信只要一提起 “东汉末年分三国”,大多数国人都能瞬间想到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物。

不过也正是因为我们都太熟悉《三国演义》的原因,导致许多历史人物早已在我们心中形成了非黑即白的刻板印象,很少有人去探究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形象会有多么丰富。

而在这个国庆档,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就为我们展现出了那些三国人物不同以往的另一面。

01《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的故事以曹操的青壮年时代为轴心,将董卓作乱、汉献帝迁都许县、官渡大战等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串联在一起。

虽然是一部动画电影,但却在娱乐之外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乱世课,让我们在璀璨的历史星空下,重新审视那些英雄们的抉择与光辉。

本片的编剧是著名作家易中天,凭借着多年对三国历史的钻研,这部影片中的人物塑造跳出了民间流传的脸谱化形象,呈现出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

而本片的核心切入点,便是曹操。

在影片中,曹操不再是以往那刻板的奸诈形象,而是层层展开他的成长弧光。

在开场的童年时代,曹操与袁绍在洛阳街头追逐嬉戏,满是少年意气,笑声爽朗如春风。

在多路诸侯联手讨伐董卓的时候,他高呼“诸君北面,我自西向”,在家国大义面前,眼神逐渐从迷茫到坚定,宛如星空中不灭的北斗。

而到了官渡大战的阶段,他又展现出精于谋略的一面,在权力的博弈中不动声色地算计。

这种爱笑的性情中人”“忠于汉室的理想主义者”“暗藏锋芒的谋略家”三重面相合而为一的立体塑造,让我们看到的曹操不再是一个形象单一的标签,而是一个有成长、有挣扎的活生生的乱世英雄。

此外,本片的配角们也都有着丰富的性格色彩。

袁绍并非单纯的“失败者”,而是一个自负又纠结的矛盾体,将史书上记载的“优柔寡断、好谋无决”展现的淋漓尽致,让人又怜又叹;而汉献帝刘协也打破了“傀儡帝王”的扁平印象,虽弱势却不无能,让我们看到了他在权力夹缝中的隐忍与挣扎。

这些人物如同天上的星辰一般各有轨迹,用不同的选择共同构筑了这副“乱世出英雄”的图景,让我们在看到那些史诗级战争场面的同时,也能细细品味每个个体的细腻温度。

02在很多历史古装片中,“服化道”是“重灾区”,经常会产生一些贻笑大方的史实错误。

而《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却以一种低调却严谨的姿态,展现了历史题材动画的极致可能。

主创团队走访溯源了百余家博物馆,翻阅了海量史料,从服饰纹样到器具器形,从器物使用的场景到饮食细节,都力求做到有据可依,将汉代文物与文化底蕴巧妙融入了影片的每一个角落。

其中,最让人惊艳的便是宴席那场戏,曹操袁绍对饮时,案几上摆放的青铜鼎、漆木盘、陶酒樽,皆有明确史料依据——鼎中“鱼脍”(生鱼片)切片细腻,源于《齐民要术》的烹饪描述;旁边的“貘炙”(烤肉)火候掌控得恰到好处,配以汉乐如瑟、筑的伴奏,营造出一种古朴却奢华的氛围。

而在战争场面的呈现上,本片也做到了宏大叙事与微观细节的平衡。

尤其在最后的官渡大战中,镜头先是俯瞰展开,将“外围盾兵 + 内侧弩兵”的布阵动线清晰展开,而当镜头拉近,我们又能看到霹雳车精密的榫卯结构、士兵甲胄皮革咬合处浸染的汗渍、箭簇刺入木盾时产生的裂纹与木屑飞溅等等,那些书本上抽象的战术和战场描绘被转化成了具象的视觉体验,让人仿佛真正置身其中。

可以说,就是这些仿佛让博物馆中展品活过来的细节展现,让这部电影在文化厚度上与常规动画电影形成了差异,成为一部用汗水和史料浇筑的艺术品。

03《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不止于视觉上的细节与人物的精妙,更通过“星空”这一隐喻,连接了历史与当下。

影片以星河为背景,每个人物如一颗星辰:曹操的北斗般坚定,袁绍的流星般璀璨却易逝,刘协的孤星般隐忍。

“我从哪里来?

我的使命是什么?

我是天上哪颗星?

”这既是片中曹操的自问,又是我们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不禁想要问自己的问题。

这部电影像是在用影像搭建一条通向过去的桥梁,让我们能与那些遥远年代里有血有肉的“星辰”建立起某种联系,聆听那些对历史的深情回响。

希望这部用匠心堆砌的视觉与历史诗篇能够如星辰般照亮更多人的内心,也把历史的温度传递给更多人。

 10 ) 天命在我,事在人为

提前看了几部国庆档的影片,如果要在其中挑一部值得带着孩子,甚至全家一起观影的话,我会选《三国的星空》。

这也是为什么刚看完就在家庭群里安利的原因,它确实很适合当中小学生的三国文化启蒙。

三国英雄无数,如同漫天星斗,辉煌灿烂。

但大家提及时,多是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火烧连营讲起,就算是讲曹操也冠以枭雄、奸雄之名,或者直接撇开政治,讲他的诗作才华。

这次由最懂曹操的易中天执笔,从另一个视角讲述三国故事、讲述“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曹孟德。

而且以动画电影的方式呈现,大人小孩的接受度都更高一些。

曹操与袁绍,少时情谊,一生之敌故事从两人结伴偷香炉讲起。

俗话说,三岁看老,一件小事就能看到曹操与袁绍的性格底色,一个有点狡黠、混不吝,知道该放手时就放手,一个虚荣、猜忌、爱面子,将那句“贼在这里”记了一辈子。

当董卓擅政,洛阳被毁时,一个不忍百姓受难,决定起兵讨董,另一个私刻玉玺,打算另立天子。

那时曹操心里还是心向汉室的,坚决地“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我很喜欢袁绍宴请曹操那段,袁绍用貊炙、鱼脍、羌煮等食物暗示己方的军事实力,曹操也用豪迈大气的宴饮状态展示了自己的气度与决心。

此时两人已经分道扬镳,表面上谈笑风生,实际上暗流涌动。

心高气傲的袁绍,始终不认为曹操有半分胜算。

他总是以高位者的姿态,俯视对方,那份轻视毫不遮掩。

因此不难想象,官渡之战中两人的战力差距。

如何以弱胜强成了关键。

这是既定的历史走向,不能改变。

主创给出的方向是曹操的军事才能和谋略家素养。

他了解袁绍的性情为人,知人善用,愿意听取他人意见,扬长避短。

官渡之战真的非常精彩,有种冷兵器时代厚重锋利,恢弘大气。

骑兵步兵悍不畏死,圆阵层层相扣如铜墙铁壁,霹雳车深藏不露,火烧乌巢出其不意,“硬抗”与“巧攻”都令人惊叹。

那句“天命在我”,是稳定军心的号角,也是懂得抓住一切机会反击的大智慧。

曹操嘴上喊着“天命在我”,但他一直知道,人不能被动顺应而该主动争取。

所以当袁绍被围,已经无须多言,两人的宿命感在那一刻拉满。

屠龙少年,是否终成恶龙?

易中天说,“曹操是一个悲剧性的、不完整的理想主义者,他最后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电影中是用曹操与刘协这对君臣关系的变化来呈现这份复杂的。

刘协是知名“傀儡皇帝”,乱中继位,一直受制于董卓。

从他反感批奏、诚心祈雨、重回洛阳等事上可以知道,这是个早慧的、有抱负的少年。

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保住祖宗基业,避免大汉亡于自己手中。

当他发现曹操尊奉汉室,愿意辅佐自己时,应该是欣喜、快慰的。

只不过乱世之中,人心随世事变化,曾经能同饮一壶酒的臣子,似乎渐渐远去了。

所以,有了“衣带诏”,有了君臣相疑的经典戏码。

但这样的刘协更真实可信,他比史书上的“傀儡”鲜活许多,他的无奈、哀痛、自责,清晰可见,他的犹疑、挣扎、希冀,也有了温度。

说实话,我真的很能与他共情,与那些站在断壁残垣中大声应答的百姓共情。

而曹操这个历史人物,也在这些人物与事件的碰撞中一点点丰满起来,他不再是单薄的枭雄,变得多面立体,让人又惧又疑又敬又叹。

三国的星空,绚烂璀璨,哪怕千年之后抬头再看,依旧能透过时光望见他们的风骨、志向、智慧。

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部赤壁了,到时候会迎来大家更熟悉的关羽、张飞、孙权、周瑜等风流人物。

导演你们加快点制作进度啊,别让我们等太久。

《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短评

稳定的商业片,表演一般。剧情还是比较新颖,是一部及格片子比较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台中人挤得满满当当的电影院,需要排队入场,场内坐了几百号人。有点梦回小时候了,让我感动的反而不是电影,是坐在旁边活生生的人与温暖

5分钟前
  • herstory
  • 还行

災難片就災難片,簡簡單單拍個反社會的炸彈客看帥哥列車拆彈的驚悚緊張刺激不好嗎,用一套迂迴而牽強的劇情為了圓兇手動機,搞得說懸疑也不懸疑,說災難也不災難的四不像= =

6分钟前
  • 夏小時
  • 还行

視效有夠逼真,看的時候手心一直在冒汗。

10分钟前
  • ppk
  • 力荐

紧张,挺好看的

11分钟前
  • 柒柒的小乐园
  • 力荐

以類型片來說還不錯

16分钟前
  • 文子拍蚊子
  • 还行

逻辑差得一言难尽! 警察在执行任务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同时也需要随机应变,民众能怪到警察也是迷之逻辑!

19分钟前
  • Kuiliang
  • 还行

久違的在電影院睡著

24分钟前
  • DINGAYIN

或許為了錢會比影片設定的動機讓人相信,在現代。如果最後找到犯人的能是另一個人就好。還是值得鼓勵的電影。

29分钟前
  • lic3
  • 推荐

劇情緊湊,沒有什麼走神的機會,後勁很強 (播結束音樂的時候我哭更慘

34分钟前
  • 煮蓝
  • 推荐

3.5。開發過程因《屍速列車》問世而被動另闢蹊徑,反而成就高明一筆,讓本片在單線高鐵災難動作片的想像上開出變奏。劇本情節拍點幾乎都很準,層層翻轉的階段性鮮明,全程呼吸緊湊,角色維度也有。以電車難題為人性基底成立(比較可惜的是兇手動機讓人理解,但揭發方式薄了些)。部分問題點比較出在台詞落法、表演痕跡,和情感戲調度上。呂雪鳳演太好,姚以緹好美。性別部分雖說某種程度上以女警共同解除危機已可說是「進步」,但她在更多時候還是被定義為「妻子」。而任務主責仍落在三男+二男身上(更不用說林柏傑的角色算是以專業和創傷來洗白不負責任和不忠,而妻子的創傷應對方式則很想當然是去看心理醫師)。片中情感關係的雷同性也可議,主線幾乎都是落在夫妻關係的愛情,在感情維度上不見得是最好的選擇,且側重點也幾乎清一色落在男方。

39分钟前
  • Cari
  • 推荐

瑕不掩瑜吧 看的主创见面会版 明星的头真的都好小啊/ fundamentally并不能接受“做出牺牲少数拯救多数的警察是等同于杀害了少数人的凶手”凶手is凶手is凶手is凶手is凶手 而且人到中年并不再喜欢人造困境了 更欣赏富坚老贼的破解之法的思路/ 主创QnA的时候回答了我本来最想问的问题:为什么不让共犯的姐姐带炸弹去12车厢再跑回1车厢 但林柏宏本人另一个答案也算是解答了我的疑惑:责任重大 以角色本人的性格不愿意假他人之手(但还是感觉结局有点刻意/ 本来真的很想问导演:你真的认同这样的逻辑吗?受害人会死难道不是因为恐怖分子布置炸弹吗?凶手永远是凶手 不是未能救下所有人的警察/ 补充一个点:两个眼镜男的对比 想起一句话- 深到无光的海底 有些鱼进化成了丑八怪 有些进化出了灯

40分钟前
  • 美人一笑就拔刀
  • 推荐

好看爱看

45分钟前
  • GuaN🌽
  • 力荐

林柏宏和宋芸樺的反差很大誒,雖然沒到認不出的程度但也蠻驚喜的。

50分钟前
  • 二次心动
  • 推荐

全程緊張刺激到不行,光是沉浸感就已經賺回票價了。

52分钟前
  • 🦋
  • 推荐

非常在地化的動作片,看到台灣電影越來越多元,真心感動。

53分钟前
  • 酷了一个酷贰
  • 推荐

就一个问题:上火车没安检吗?

57分钟前
  • 摸一凹喵
  • 还行

国人自制的运输动作片 整体节奏流畅明快 套中有套 也有温情 老少咸宜

1小时前
  • 豆友vZIWu7EOwo
  • 力荐

剧情还不错,全程很惊险刺激,就是有些部分演得好尴尬哦。。

1小时前
  • Y
  • 推荐

最大的问题是 每个人动机都在桥段上设计的的不够强烈 所以说服力差很多 但是表演都很好 可圈可点

1小时前
  • 香菜我可以
  • 还行

[2025.08.29 @松仁威秀TITAN〔七夕限定場〕] + 高雄夢時代快閃 ps.被林柏宏宋芸樺拉上台一起玩遊戲+握手+合照+簽名

1小时前
  • Hanson Tang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