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女孩
Köln 75,The Girl from Köln
导演:伊多·弗卢克
主演:玛拉·昂德,约翰·马加罗,亚历山大·谢尔,乌尔里希·图库尔,耶迪斯·特里贝尔,苏珊·沃尔夫,Shirin Lilly Eissa,玛丽-卢·塞勒姆,Leo Meier,丹尼尔·贝茨,Leon Blohm,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波兰,比利时语言:德语,英语年份:2025
简介:维拉·布兰德斯的真实故事,这位1970年代科隆音乐场景的青少年守护神,为了组织历史上最伟大的独奏爵士音乐会——基思· 贾勒特传奇性的《科隆音乐会》,不惜冒险牺牲一切。详细 >
#75th Berlinale# 特别展映-盛会
自由 独立 轻盈 飞扬its all about the jazz
偶然是基础给你的机会
#berlinale75 音乐传记类电影,意外的非常好看。比隔壁大制作有诚意的多。不过聚焦的不是音乐人,而是传奇产业经理。 片中临开始前找钢琴的桥段,不免让我想起做制片的时候开机前一晚电影机授权有问题满世界找机子的画面🥲
2025AWFF无用的情节略多,导致影片似乎格外漫长。
四星半。好喜欢好喜欢好喜欢这部电影,私心多加半颗星。浪漫热情又疯狂的故事,爵士乐的自由与电影的自由交相辉映,节奏跳脱又有序,打破第四堵墙让人眼前一亮,大胆表演,赏心悦目。整部影片虽然有一些地方过分跳脱但瑕不掩瑜,实是佳作。
三星已经很给面子了 演员演的太用力了 没有16岁演员吗 得找个这么老的 要不是阿那亚大雨 我真的坚持不下去 滥交 吸食违禁品 名义上打着反父权的旗帜 然而 脑子一热要做一件事 钢琴不核对 遇到问题还不如朋友有执行力 只会哭泣和无能狂怒 无法听取别人意见 还得靠哥哥来坚定目标 真是 浪费我的时间 不知道导演是在拍传记原型还是来抹黑的 原型怎么忍的了把自己拍的这么无用 这么可有可无
出了影院立马开始搜Keith Jarrett
#2025海浪电影周第三部有点散乱 但看着还挺有意思的
4.5 普通地讲了一个好故事 女主好棒啊
海浪电影周
整体是好看的但想表达得太多导致用力过猛,缤纷但杂乱,表现爵士乐魅力应该更多靠听而不是说
75Berlinale09 非常好看的故事片 分章節式 越過第四堵牆的對話 “音樂是給有耳朵的觀眾做的”2025柏林电影节 《科隆女孩》 首映 三分多钟的欢呼掌声 德国观众欢呼可是不容易啊 刚好坐在主创后面,女主踢掉高跟鞋奔向舞台致谢,可爱😍,同时是Keith Jarrett的扮演者John的生日。全场大唱生日歌
顺从结束说谎。#海浪
2025.10.03在林老师家里看的这一部电影,他之前说过他重新开始的四十岁是Keith的即兴撑住了他,告诉他生活是可以即兴的。看完电影他问我是什么成就了这场奇迹般的演出,我说是运气,但说完之后我想收回这个词汇。在我们的探讨之下,最终我们得到一个结论,是我们对一件事情反复积累和练习之后,再遇到一种被限制的状态从而得以突破以前的习惯,走出一条新路,或者可以说是突破了原本前路上的障碍。洗澡的时候我觉得这种奇迹诞生的机会是一种天时地利人和,就是扎实的基础和受限的环境缺一不可。我也明白了为什么Keith托住了林老师的四十岁,反复练习后的他终于在一种受限的状态下突破了。我认为有一种可以执行的反复练习的计划,就是把你所专注事情里的所有大师临摹一遍,直到临摹到一丝不差,最后尝试脱离所有大师去创作。
#AWFF#@海边电影院,感觉把维拉的反叛塑造得过于激烈了,比起清醒的自主选择更像是青春期的叛逆和任性,虽然维拉对音乐有敏锐的感知力但缺乏敬畏心,办音乐会的动机也是狭隘甚至有些自私的,背负着钢琴师的命运却只着眼于自己的未来,当然从结果来看是顺利的幸运的,但作为传记电影反而有些给原型抹黑了,反父权的表达也显得无力。
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一种即兴的松弛感,蛮好的。
戏里戏外都建立在女主美貌之上的轻松电影。但是不是买不起Keith Jarret版权
阿那亚海浪电影周观片,挺好看的片子,完成度很高。只是这个女孩有点太顺了,少了一丝真实感,最后的演出如果能给一些现场音乐可能会更感动一些
🇩🇪线下观影。【75thBerlinale】lovely film and crew and Vera Brandes; so happy to be at the premi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