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影片中还是有很多很多值得琢磨的地方的,道具场景台词…各种安排可能都别有用心。
但无可厚非,我认为影片是在讲述有关成长的故事,不否认还有其他元素和主题在里面,只不过就我而言在[成长]方面的感触更深一些。
通过向着成长蓄势待发的少年的视角,和他一起观察拥有诸多不可思议的大姐姐的变化,进而向我们讲述一个成长的故事。
以下大概是观影随手记一样零碎的东西,通过写下一项事物进而联想可能暗喻的东西。
企鹅:童真 只有阳光下才能变出来 任何物体都可以变成蝙蝠:内心的恐惧 阴雨天才会变出来颊波兽(?
):捕食企鹅 成长过程中会抹杀纯真的事物?
海:暗喻成人社会 / 长大后的世界?
越变越大的海:逐渐逼近的长大的现实企鹅远离城镇/海就会脱水消失:想要逃避成长抵抗步入社会是不可能的被海吞噬的企鹅号:被抹掉的天真 影片最后企鹅号又出现在草地上 → 尽管经历了成长的残忍,尽管年少时的纯真似乎被吞噬,只要坚定着自我勇敢地面对成长,你的童真终会回到你身边/你永远拥有着童真海发射出的水炮弹:水蒸发后都会长出绿色→社会中经历的困难最终都会化为你茁壮成长的肥料大姐姐不稳定的身体状况 :刚开始成长时面对扑面而来的现实和压力,身体和精神都会受到巨大打击。
大姐姐在下车的车站跌倒在地,水泥地板下浮现出数只颊波兽 仿佛要吞噬掉大姐姐。
少年的梦境:大姐姐一动不动地站在海边,海浪袭来,浪花下迅速闪现各种生物的形象(疑似生物起源的倒序,最后一幕是仿佛细胞窜动的画面)海的内部:?
世界尽头?
进入海内部的少年和大姐姐上岸时,回头看到了水里一跃而起的鲸,在落下水面的一瞬又幻化成巨大的飞鸟,四脚兽(想不起来具体模样了)… … 是少年梦境里的海边依次闪现过的生物,即世间生物从生到死,或者说现世万物的成长过程?
暗示这里是世界尽头吗?
被困在海内部的研究人员:被现实所麻痹而“困住”的成年人们咖啡:常见的所谓“成熟的标志” 少年和爸爸一起喝的时候,吐舌头说好苦。
最后在和大姐姐一起喝的时候,喝完并没有表情变化。
大姐姐绝食数天:?
亚马逊计划(?
)/ 沿着镇子的水源一路走:?
爸爸说的有关袋子是否可以装下世界所有的话:绝对和影片也有关系应该还漏掉了好多地方或者有记忆混乱的地方,改天二刷的时候再补上和修正… 现在真的太困了∑( ̄□ ̄)
全篇剧透。
粗略看了看其他人的评论,基本都是抒情,所以我就来谈谈剧情,讲讲去掉浪漫后,这又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故事开始,我们的大聪明男主是个聪明又早熟的少年,而他的憧憬对象是个成熟丰满的大姐姐。
少年与大姐姐的相处过程中发现大姐姐可以变出企鹅以及能吃掉企鹅的豹海豹(贾巴沃克)。
同时,少年还和他的小伙伴们发现了一个神奇的水球,企鹅可以破坏水球,而豹海豹可以吃掉企鹅。
显然,少年心心念念的大姐姐与水球也有着不可名状的关系,或者说这个大姐姐根本不是人类。
大姐姐说自己来自海边,住所里也摆放着海边小镇的相片,这是她自认为的故乡,然而大姐姐却根本离不开小镇,因为她的故乡并不在地球的海边。
而在少年与大姐姐进入水球后,我们又不难发现,大姐姐住所里的照片正是水球里面的世界,只是这个世界里,除了美景,什么都没有。
所以剧情演变到这里,事实也渐渐浮出水面了。
不知经历过什么样的灾难,导致大姐姐的故乡一个人都没有,(搞不好就是那个水球),而人又是社会性的动物,一个人居住在一个空无一人的小镇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无法接受。
机缘巧合之下,大姐姐通过水球(虫洞)或者别的什么装置来到了少年的世界。
然而她并不属于这个世界,如果她长期待在少年的世界,必将导致少年世界的崩塌,所以一方面她创造出毁灭水球的企鹅,另一方面也创造出消灭企鹅的豹海豹,这个自相矛盾的举措也是她内心的挣扎,她知道自己不该留在这个世界,又不想回到她那早已空无一人的家乡。
最后,水球(虫洞)异变,纵使大姐姐再怎么不舍也只剩下最后一条路了,她只能回家,否则最终毁灭的将不止是她的故乡。
少年知道这些吗,他应该是知道的,但是他不想接受就这样失去自己喜欢的人,于是他欺骗自己这只是他的推测,推测不一定正确。。。。。。
故事结尾,少年发现了当时扔进水球的潜水艇,或许他心心念念的大姐姐又回来了。
“为什么大姐姐的脸是这个形状的呢?
为什么看着大姐姐的脸我就感到高兴呢?
为什么让我感到高兴的脸,会由基因完美的制造出来,并存在于此呢?
"
我想了很久如何介绍这部电影,虽然身处近乎包场的影厅,依旧不影响我作为观众看到热泪盈眶。
只因为它足够单纯,足够美好,也足够引人深思。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夏日的晴空、白云与树荫下,是我们的主角——四年级的小学生青山。
一名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少年。
有着超出同龄人的头脑与严谨的科研精神。
憧憬并喜欢着自己的心仪对象——有着大胸的牙科护士“大姐姐”。
突然有一天,小镇上莫名出现了许多“企鹅”,原本生活在极地的动物让小镇的居民都感到惊奇。
我们的主角也不例外,立刻拉起自己的小伙伴开始了研究,他们翻阅资料根据企鹅迁徙的特点,将这一神秘现象的研究计划命名为“企鹅公路计划”。
随着研究的深入,青山发现,原来自己喜欢的大胸姐姐,才是“制造企鹅”的源头。
随手一扔,就能把自动贩卖机里的可乐变成企鹅。
这样的超自然现象,让青山开始了和大姐姐的试验。
最终根据仔细的研究观察,得出了结论:大姐姐需要在有阳光的时候才能变出企鹅。
企鹅不吃不喝,依靠的是一种神秘的“企鹅能量”存在。
然而,青山班上一个同样喜欢研究的女生滨本,透露给了青山一个更大的秘密——“海”。
“海”是滨本在小镇森林深处的的一个平原上发现的一个不明球体。
有水一样的特质,大小会变化。
靠近后会刺出水,进入的物体则会被吸附进去,消失不见。
就这样,青山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也答应了同滨本一起开始研究“海”。
她们风雨无阻,在森林深处搭建起观测站。
测量和记录着“海”的各种变化。
然而,班上的“恶霸”铃木同学,因为喜欢滨本,嫉妒青山而冲过树林一探究竟,准备找青山的麻烦,将“海”的存在公之于众。
危机发生,突然出现的“大姐姐”带领着企鹅大军,赶跑了铃木,也救下了被“海”的液体冲击的小伙伴。
这时主角发现,企鹅和“海”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企鹅们想要破坏“海”。
而大姐姐、企鹅、海则有着相同的联系,他所研究的两件事实际是同一件事。
喜欢主角的滨本,不同意大姐姐加入研究计划,认为海的研究属于自己和青山。
偶然相遇的研究人员,让青山意识到,他们有必要立刻停止研究,以免“大姐姐”被研究所发现被带走进行试验。
越来越大的“海”,似乎危险性已经不可控制。
同时小镇中开始出现了另一种由大姐姐幻想出来的未知生物“炸脖龙”炸脖龙会追着企鹅,并且吃掉。
青山提议让大人接手研究,而他们保守秘密。
滨本却认为青山只是为了保护大胸“姐姐”,不情愿就这样终止自己的研究计划。
无法联系线索的青山,得到了爸爸的建议。
将所有的已知信息汇总并且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这时,“海”的体积已经扩大成为了整个小镇的危机。
滨本的研究员父亲等已经被“海”吸入并失踪。
小镇开始了避难疏散。
这时,主角终于跑到了大姐姐面前,讲出了自己的结论。
最终,清楚了自己使命的大姐姐与青山一起,协同企鹅大军,一同去拯救研究员,拯救世界。
在“海”的内测,见到了世界的尽头,也最终破坏了“海”。
随着消失的企鹅,大姐姐也和青山在咖啡店进行了最后的对话:“果然海没能留存下来,呐,青山觉得我为什么会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呢?
”“我不知道,但是,有朝一日我会得出答案。
”
企鹅消失了,姐姐也消失了。
怀揣梦想和探索,青山决心要找到世界的尽头,再次见到大姐姐。
告诉她自己的冒险与经历,以及自己有多么喜欢她。
日本动画的细腻完全体现在了影片的每分每秒,让我们不得不回忆:自己对于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是什么时候让步于融入“学校”、融入“社会”的呢?
影片的题材,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不同的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普遍将题材限定在考试、早恋、校园欺凌的时候。
一个喜欢“大胸”姐姐,自视甚高的日本小男孩,却得到了父母最大的尊重和鼓励。
最重要的是青山怀有一颗追寻真理,探索世界的心。
这部影片充斥着孩童成长时对于人际关系的各种不解。
而同学间的懵懂的喜欢,也十分真实的还原了儿时那最纯真的感情。
影片不仅通过主角的视角讲述了理性与感性的矛盾。
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属于动画创作才能体现的那种“想象力”配合着恰到好处的BGM配乐。
当企鹅驮着主角穿过小镇,万物都可以变成企鹅,穿过世界的破洞,达到世界尽头的时候。
不禁令人赞叹人类的想象力是多麽的美好!
而已经不去动笔画,不去动笔写的我们。
每日都钻入了手机和互联网的虚拟世界被迫的接受着。
很难再去发现世界本身的美,去创造什么。
如果说今敏导演的电影是日本动画想象力展现的代表。
那这部科幻题材的电影在传承了想象力的同时,也承载着青春与情感的美好。
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的动画,也能天马行空,也能充满好奇、纯真。
无论你趋向于理性还是感性,都一定会再这部电影里寻找到属于你的感动。
你不是一直盯着我的胸部看吗我在看 也没看真为你的未来担忧呀 青山同学她的胸部和我妈妈的胸部物质构造上一样但是给我的感觉却不一样这该怎么解释呢牙医的小姐姐是一个既神奇又有趣的人对不起我说了那么多孩子气的话你本来就是小孩子呀再过3881天我就是大人了为什么我看大姐姐的脸会觉得喜悦呢青田同学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赢得诺贝尔奖“了不起呀少年”我要告诉大姐姐之后我遇到了多少的冒险 多少的邂逅我还要说告诉她我有多喜欢她 多想和她在一起
说起来,我以前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小岛上看过“企鹅高速公路”。
买票的游客们入场,走过鳞次节比的一个个高架桥,来到一个紧挨着海边的,像是罗马剧场一样的大看台上。
等到太阳快要落山,海里便蹦出一个个黑影。
企鹅们从海里上岸,大大小小身材不一,但统一的是,企鹅们都从同一个地方上岸。
然后他们也不管在上面围观的人类们,有的肚子贴地,往前滑着走,有些就晃悠悠的步行着向陆地深处前进。
它们排成一条长龙——就像是有一条看不见的路一样,它们绝对不会走出那条路的范围,然后挨个钻入了同一个小洞。
观众们现在就可以来到之前走过的一架架小高台,在上面继续尾行企鹅们。
就算企鹅们的巢穴都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从同一条路线回家的,就像高速公路的出口一样,一个个来到自己的出口,才离开大队,回到巢穴。
企鹅高速公路,是它们回家的路。
而影片标题的企鹅高速公路,一个是指代大姐姐和主角,坐在成群的企鹅上面冲向“海”这个场景。
在字面意义上,这和现实里的企鹅高速公路是相反的,应该是从海里回到陆地才对。
但巧就巧在,这个“海”不是海,而“海”里面,是大姐姐的故乡,是世界尽头的另一边。
这是她回家的路。
另一个方面,企鹅高速公路也是指代主角的研究计划名,亦或者说是,主角迈向成人阶梯的成长之路。
这条路始于大姐姐与她魔法般的企鹅,终点也结束于大姐姐与她的世界尽头。
他要成长得比谁都优秀,成为优秀的大人,然后去揭露世界的谜题,找到那世界的尽头——在那里找到大姐姐。
他要实现当初的诺言,解开她身上的所有谜题,然后——“我喜欢你。
”向她告白。
——要是真的能这样就好了。
就像那些看腻了的青春故事一样,那个夏天发生的事好似是一场奇幻美妙的仲夏夜之梦。
就连大人们也觉得那或许只是一场集体幻觉事件。
但这场梦也是如此真实,在咖啡店对面的空地上发现的“企鹅号”便是证据。
不过,或许,或许这一切究竟是不是真的,这个答案其实根本无关紧要。
“至少大姐姐与我度过的这段记忆是存在的。
”少年终要成长。
而人的一生长路漫漫。
他坚信世界尽头是存在的,至少世界上会多一个浪漫又优秀的大人。
“Never knows best.”谁知道你之后会不会还遇上春原晴子,或者蛟岛学姐呢?
(笑)
想想看,人生中的很多时刻就是如此遗憾。
明明下一秒会哭出来,可还是收住眼泪,努力微笑。
但很多年过去了,想起当年的遗憾,却像早晨反射着阳光的露水,一颗颗闪着光,缓缓蒸发。
我们对永恒的奢望,本质上便如此忧伤吧。
当你成长,开始渐渐感到疲倦,也许有一天,你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在音乐里陷入沉静。
叹息终于能在匆忙的人生轨迹中,停下脚步思考,思绪像雨后的湖面重归宁静。
再一次问起自己那些也许会伴随一生的问题...我终将经历怎样的人生?
长大的我是不是成为了童年渴望的模样?
未来又会走向何方?
却惊愕地发现这些问题依然无从解答。
从未如此渴望停下,预知未来,沉湎过去。
未来有没有机会做更多无关生存的事,过去自己又是怎样欢乐的模样。
现实却像永不停歇的列车,不断与路边的风景挥手告别,时间流逝的越来越快,纯净的心意渐行渐远。
当那一天离开的时候,握着爱人的手,能不能也忍住眼泪,给匆忙的一生一个微笑...
企鹅公路这部动画满足了我关于少年关于夏日的所有幻想。
它像是夏日的美梦,美梦中寄宿着少年的青春幻想。
夏日 大姐姐 企鹅 易拉罐 海 欧派所有的元素具象化就共同构成奇幻般的冒险故事,这故事好似一半宫崎骏味,一半细田守味,其实它真正的味,叫做森见登美彦,再搭上石田祐康这个调味包,企鹅公路就炖成了。
我爱森见登美彦,没有他就没有《四叠半神话大系》《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这些我非常喜欢的动画。
他那些奇思妙想和绝顶的想象力完全融进了动画这一载体,内容夸张荒诞似不着边际的意识流铺在画面上天马行空般展开,诠释了动画的所有魅力。
企鹅公路后半段无数企鹅组成去往世界尽头的公路,这天马行空酷似奔跑和飞翔的画面,熟悉石田祐康的观众一定不会陌生。
《文字的告白》《阳光中的青时雨》这两个短片的告白追逐戏,清风治愈的画风配上监督无底的脑洞构成了属于石田祐康的美学,森见登美彦的剧本与之他可谓天作之合。
文字的告白
阳光中的青时雨 说回企鹅公路,我太爱这部动画,这是我好久想看到却没找到描写青春幻想的作品。
青春是什么?
是迷茫,是期待,是憧憬,是永远不知道什么最好的少年望着天空孤独的弹着贝斯。
FLCL中少年弹贝斯的形象然所有描写青春期幻想的东西都不应该逃避的就是性幻想这一情愫,彷徨的青春期需要性启蒙,我相信所有少年年少时都憧憬幻想过温柔漂亮的大姐姐,这个悸动或许就是弗洛伊德老人家所谓的俄狄浦斯情节,动画中渴望长大的少年最初的悸动来自神秘有趣知性的大姐姐(和她充满未知又神秘的胸部),企鹅 海 像是成长之路上一种隐喻的象征手法,这所有的隐喻都是一个谜团,等着没有失去好奇心的少年去破解,谜团解开后大姐姐就会带着你去世界尽头,这是献给那些还记得朦胧情感的成年人的夏日之梦。
日推有討論,感覺是moleskine,不過官方也有出周邊的樣子手帳工具只有黑筆和索引標籤貼,可卻比只會貼紙膠帶和貼紙的手帳豐富許多,非常喜歡看這種記錄本身為目的的筆記
@nonoe_mi
@maru_haraguchi
@maru_haraguchi (pic.twitter.com/2LM5roIifq)
小紳士愛用文具http://news.livedoor.com/lite/article_detail_amp/14492015/
官方公式手冊也有收錄小紳士的筆記內容
歐派研究……
媽媽vs大姐姐……
左上角先記錄日期和天氣,下面是日記,還有待辦事項
企鵝公路研究
真不愧是方格筆記本,畫圖小能手
頁側也貼滿各種標籤索引
《企鹅公路》成长的主题应该不难看出。
阿德里企鹅横穿一条“企鹅公路”到达最终的繁殖地,这是它们刻在基因中的生理本能使然,它作为一种隐喻,喻指着人生的那条模糊而实在的某种线索与轨迹。
电影的叙事便从小主角青田——二刷注意到应该是“青山aoyama”,公映版翻译似乎出错了——眼中的世界,他的所思所想所感展开,通过他的画外音述说、呈现的企鹅公路世界,也一定程度是他内心的投射,进而将观众们一同带到了那个夏天,那个城市,在那烈日的蝉鸣声中漫步在日本乡间小镇那水洗过一般的街道,让我们瞥见到那个在伙伴们之间,也依偎在牙科诊所的护士姐姐怀里的男孩。
苦涩咖啡、严谨认真的“科研”、一丝不苟的走路姿态、有板有眼处变不惊的行为方式,还有胸部带来的对女性简单的憧憬和想象等等,它们成为小学四年级男生理解成人世界的重要意象,十分青涩稚嫩。
小青田渴望成长,希求着自己能在未来成为一个优秀的大人,而受到女性的欢迎。
但另一方面,摇晃的乳牙,每天九点就寝的青田感受不到大人“夜生活的美妙”,也尚未成熟到察觉同班女孩滨本的好感,更没有办法体会咖啡的醇厚,这种倒错感,在为电影增添几分笑料的同时,也很好得建构出一个干净纯良的企鹅公路世界以及活跃于其中的一群稚气可爱,富有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孩子们,从而引起了身为成人的我对那童年的追思,而这或许在日本观众那里会引起更多更深的共鸣:平成最后的夏天在电影院中与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和漂亮大姐姐一同邂逅,与他们经历一段奇妙的冒险,那宛如爱丽丝兔子洞的漫游一般如梦似幻的冒险,为平成这个他们将要超越的人生道标和时间尺度,献上一段追忆,进而随着新年号的公布开启新的企鹅公路之旅。
“大姐姐”可以说电影主线和世界观展开的中心了,在我看来,她是《企鹅公路》世界中去宗教化的弥赛亚。
为什么企鹅是拯救世界的关键?
为什么世界的空洞里涌现的恶是炸脖龙?
因为弥赛亚大姐姐喜爱企鹅,希望世界遍布可爱的企鹅,也因为弥赛亚大姐姐读到《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炸脖龙而陷入恐惧难以入眠。
此外,大姐姐是在男主的push下,两人一同在“世界的内里”循着一条企鹅公路拯救了失踪的大人们,也拯救了濒临失序的世界,并把电影引向结局。
而从男主角青田的个人体验和成长史来说,“大姐姐”也一定程度扮演着弥赛亚和引路人先知的角色,不单单是因为她是青田憧憬的完美的女神,也在于大姐姐的一来一去和围绕着她展开的梦幻冒险最终带给了他某种生命的隐喻,亦或许可以称之为目标、理想:他不仅将在未来笃定那份纯粹的好奇心,也许还能在生命的终点与大姐姐一同分享人生的苦乐、悲喜。
我也注意到电影中每个角色都没有名字,青田、内田、滨本、铃木和大姐姐,名字这个身份的标志和自我认同的标签,是被淡化的,而大姐姐称呼男主青田亦为“少年”——在中文语境中也没有很强的性别区分的意味。
我看来这样叙事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作者和导演意图淡化人物性别带来的身份的主体性,从而拉近《企鹅公路》世界与观众的距离,最终使得电影的文本呈现为一场作为弥赛亚的大姐姐与观众之间,即银幕前无数男男女女之间的对话的过程。
我们这些男男女女或许正值幼稚与壮年,也可能已然踏入知命的中年与垂暮。
那么这个对话的意义便在于,那些“少年”们,那些青田和滨本们,你们的生命中是否已经寻找到那条企鹅公路?
你们依然坚定地行走在其中?
如同那些穿越过南极寒冷歧路的阿德里企鹅一样来到繁殖地,进而达成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吗?
死亡,其实或多或少是这部作品想要呈现给观众的,虽然只是很小的片段。
青田决定“试验”绝食的那天晚上,他的妹妹在深夜意识到母亲终将逝去,永远离开自己,这种恐惧难以磨灭,所以来到哥哥青田床前哭诉。
这个片段提醒了我企鹅公路这种线性生命隐喻的终极和意谓,亦即若将成长和生命视作一种向前的进步的过程,仿佛公路一般通向一个终点和目的地,那么对于每一个人每一个生物来说,那便是死亡——青田也如是向妹妹解释这种自然现象。
死亡在这里达成一种回归,宿命、必然、普遍的回归。
饥饿带来的痛苦和虚弱,更别说之后青田还患上了感冒,噩梦在他昏睡中袭来,梦中大姐姐在浪花中化作了骷髅,这一死亡意象和暗示如此鲜明而昭昭。
因此我看来青田在这一的饥病交加的时刻,可能在更切身的体验到了这种死亡的同时,或许也指涉了企鹅公路的隐约存在着的那个必然的的终点,亦即与生命互为表里的死亡,它与《企鹅公路》世界的内里“海”一样,神秘而混沌。
最后,电影中青田和大姐姐无法一同到达的那个海边小镇,那窗边的海岸的景色,它作为大姐姐根植于记忆的故乡,似乎某种意义上也与死亡的回归往复关涉:如若青田能解开大姐姐的身份和能力的谜团,大姐姐答应他一起去看大海,只不过大姐姐存在的那片大海其实就是世界的尽头,那个体生命之旅的尽头,亦即生命这条企鹅公路的目的地吧,因此也只有作为弥赛亚的大姐姐能够栖身,而命数尚存的男孩,也作为朝气的少年在片中当然无法到达那隐喻彼世的大海。
总体下来,《企鹅公路》给我的观感就是一个词:通透,从情节到镜头语言再到画面和作画表现,影片将孩童世界的清澈美好挥洒得淋漓尽致。
我所在的影厅音响效果颇佳,音乐的表现力相当棒,也可以在观影的同时去品味音乐乐器的细节,动听的音乐也让电影世界丰满了许多,富有生趣了许多,与这部绚丽的童话相映成趣。
更不消说,在电影即将落下帷幕时,大姐姐最爱的企鹅在田间闪过,青田在那里发现了丢失的“企鹅号”,ed的旋律也伴随在这一幕,歌手熟悉的声线让我马上明白是宇多田光新专辑的歌曲,只是想不起来名字了。
于是继续看完了staff表听完了整首曲子,嗯,熊光的这曲《good night》真的蛮适合为这些孩子们的奇妙旅程写下最后一个The end,也为那夜我们美好的邂逅再道上了一声最后的晚安。
起初是在Anitama的B站频道上看到了企鹅公路的作画剪辑,感觉很不错,之后又发现B站会员可以直接看,姑且就看了。
然后,不知道为啥,看完之后就很想写一篇影评给这部动画。
(以下内容只包含少量的剧透)本作的作画相当不错,虽然风格上并没有明显的独特之处,但由于整体作画的质量属于上乘,在故事后期还大胆使用了一定的3D背景来表现一些夸张的效果,并且没有任何违和感,这说明制作团队的的沟通和配合是相当到位的。
至于配乐方面也很不错,与动画前后期不同的作画风格的契合度很高,这也是良好的观影体验所带来的好处。
本作的人物形象塑造相当不错。
在故事的开始,我们就能看到,作为小学生的男主角学着大人说话的方式,在周围同龄人都还在享受童真的时候,毫无保留地展现着自己冷冰冰的理性思维,有点装模作样的样子,这也让他在一众小孩子当中显得有些独特。
男主角喜欢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对其赋予自己冷静的思考,还有相当详尽的分析。
从动画11分37秒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研究笔记有“妹のがまま”(妹妹的任性),“スズキくん帝国”(是指男主角班上的孩子王铃木建立的小团体),“お姉さん”(大姐姐)这些他平常生活中所能看到的东西。
在这里,制作组很用心地用这几个笔记本展现了男主角的性格爱好,也侧面体现了男主角虽然相比同龄人更加成熟了,但从其所“研究”的对象来看,他在很多方面并没有脱离“小孩子”这个范畴,只是在装模做样而已,这也使这个形象更加真实可爱了。
其次是女主角,男主角认识一个跟他很要好的牙医大姐姐,也就是女主角。
实际上这个角色的塑造相当单薄,就是一个温柔,随性,成熟的女性角色,没有男主角那样立体,但由于男主角设定和剧情的有意安排之下,这个角色的魅力和作用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在故事中,女主角大姐姐有着很丰满的胸部,每次都让年幼懵懂的男主角被其吸引,使得男主角将其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这个设定很有趣,也很真实,因为这确实是青春期少年会感兴趣的东西,于是当我看到故事中男主角跟自己的小伙伴面不改色地谈起大姐姐的胸部时,我想应该有很多人在暗笑。
不过这也是这个故事的魅力所在,青春年少的滑稽和青涩,都在这样的设定中得到了相当的表现力。
接着说说剧情,就这个故事而言,其实可讲的东西不多。
剧情上泛善可陈,简单地概况一下,其实就是一个通过“boy meet girl”来讲述“成长”的故事,大多是围绕着男主角和同伴们的研究,大姐姐和企鹅的秘密,以及角色之间的关系来展开的。
剧情处理上很好,通过小孩子们的研究,男孩年幼的幻想,理性思维与感性的对比,使整个故事的节奏把控和氛围都相当好,观影体验也是比较舒畅的。
故事围绕“成长”这个主题展开,男主角在一开始以绝对的理性思维去思考和说话,学着大人喝不加糖的咖啡,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看上去已经很成熟的小学生形象。
但故事中的诸多情节的展示一直在暗示着,男主角依旧是个不成熟的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都显露出了他的天真。
随着故事的发展,男主角也从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中不停思考,从身边的人得到帮助和引导,最后变得更加成熟了。
这便是这个故事的“成长”的部分。
至于其他的部分,我想说的是,这部作品想要带给我们的东西有不少,这些都埋藏在了故事中的很多细节里。
这或许是制作组有着“想要通过动画传达给观众某些东西”的强烈愿望,但这或许也成为了这部动画的一个缺点。
比如动画1小时21分左右的一个情节,男主角的妹妹因为从妈妈那里知道了“人是会死的”这个事实,从而跑进男主角的房间向他哭诉。
这个情节很贴合本作“童真”的气息,但出现在这里似乎有点前后不搭调的感觉,不过制作组后面又将其与男主角梦到“大姐姐会死去”这一点联系起来,所以也算是说得过去。
再比如动画1小时12分左右的剧情,男女主角一同出行,在旅程无法继续的情况下女主角说出了“暑假快要结束了,无论多快乐的时光,都一定会结束的啊”这样的人生感悟。
必须得说这里其实并没有违和感,但可以看出的是制作组想要通过这些情节表达很多东西,但总体上有点太多太杂了,导致整个故事的基调变得有些奇怪,不过好在故事氛围足够好,所以没有特别影响观影体验。
其次是一些设定上的问题,比如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企鹅”。
在设定上这些企鹅是大姐姐所制造出来的,至于怎么造出来的,造出来要做什么,有什么用,故事的最后也没能给出一个较为完善的答案。
就跟男主角和小伙伴们的另一个研究对象“海”一样,它们都是这个故事中一直留着的谜团。
我相信其实大部分观众并不在意设定内容上的问题,因为设定往往很容易舍弃一些合理性,但在故事中,关于企鹅的一切设定都只存在于男主角的研究和推断之中,而剧情上没有给出任何的解释说明,这就导致它的很多意义只能依靠观众在观看体验中自行推测补充,说白了就是自己脑补。
关于这方面网上有很多推测,不少人都表示这是暗喻环境保护的,我这里不作更多推测了,单单说下体验。
这个体验我认为谈不上太好。
因为说到底我们看的是剧情,但剧情又没有告诉我们关于企鹅的更多东西了,这导致我们会带着一头雾水的感觉去观看它,并对此怀有一定的期待,而动画最后并没有回应这份期待,那自然会带来一种落差感。
至于剧情的后半部分,我认为更多的是靠故事氛围和角色塑造所支撑起来的,在高潮部分连作画也摒弃了逻辑性,故事甚至产生了更多的谜团,并丝毫不去解释它们,然后在最后的“离别”主题中结束这个故事。
简单地总结一下它的一些问题:想要表达的东西过多导致故事基调有点杂乱,过于依赖故事本身的表现力而不是通过小段解说来让观众去了解一些背景,以及故事中较为缺乏逻辑的诸多设定与情节,这些都是它的问题,不过这并不影响它优秀的声画演出,良好的故事氛围,总体上依旧是一部好作品。
不过碍于国内宣传力度不够大,没有得到足够的曝光,也没有任何官方延伸活动,再加上动画片在国内只能算小圈子,这也自然导致了本作惨淡的300万票房,其实也并不意外,这部作品平平淡淡的风格就已然决定了它的受众者必然是少数,只是可惜少有人会去体会这个带着夏天味道的青春奇幻故事了。
在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我又看了一次这个故事,反复思考着它存在的那些问题以及那些出现在故事中的一些莫名其妙的细节。
然后,似乎是不可避免地,我想到了另一部作品,同样也是青春奇幻题材的《FLCL》。
在看过《FLCL》之后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我们看故事是否总是“理解”大于“感受”,有没有可能我们偶尔只需要感受故事即可?
这个问题在《企鹅公路》这里得到了又一次探讨,我的想法没有改变,那就是:有的故事只需要感受就够了。
《企鹅公路》这个故事就是如此,我们不需要了解那些企鹅是什么,大姐姐是哪里的人,“海”又是什么,从哪里来,也不需要去解析那些藏在它们背后的暗喻和内涵。
这些东西在这个故事里都只是辅料,需要被注意的就只有这条企鹅公路,和在这条道路上一直成长的男主角而已。
说到底这本来就是个关乎“成长”的故事。
感受女主角大姐姐带给男主角的那种我们也曾有过的心动,感受男主角的那些充满童真却又严肃认真的研究,再感受结局的离别带给男主角的成长鼓励,这些就是《企鹅公路》能直接带给我们的东西,一堆零零散散的青春感受,堆积出一个小学男生的成长。
再多提一句结局,结局中的离别也算是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离别也是成长中的一环,这个命题在《FLCL》中也得到了体现。
这个结局处理得很好,最后谜团没有解开,只是女主角和男主角道了别,然后带着那些企鹅离开了这个世界,简简单单地结束,没有长篇煽情,也没有过于悲哀的音乐,这可能是我最近几年里看过的动画里处理得最干净的离别了,不舍、不甘、希望、淡淡的恋爱,这些情感都在结局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或许很多年后我都还会记得它,想起那些企鹅在大姐姐的带领下在公路上狂奔,带着小男孩和大姐姐一起穿越这个世界的尽头,每一处奇妙的画面,都留着一丝夏天的味道。
友邻评价很好。但我实在看不明白好在哪里
你看这个大姐姐她又大又圆
3.5,很可爱也很酷,角色比较平面,但还蛮喜欢的,最后部分有感动到。关于地球の裏的解释有点点莫名,故事线也太简单了。还是好喜欢钉宫的声音哦!
无语
设定有点高深,讲的还是少年的感情。
无聊到爆……
通往世界尽头的公路。
这种夏天奇遇的动画题材已经被拍的毫无新意了
喜欢一本正经的少年,喜欢一本正经的少年理直气壮地说他喜欢大姐姐的胸部。
看睡着 各方面都不太行
3.5。一場發生在夏日的奇幻。森見登美彥的小說。石田祐康把握的不錯了。但還是試想了一下如果是湯淺拍呢...話說小學男生一直一本正經地討論大姊姊的歐派...有一點尷尬...
少年的世界尽头与不冷酷仙境冒险,未知的世界如同冰可乐一般让人上瘾。不过大姐姐的胸部,是一个永远也破解不了的谜题哦~
森见原作的故事其实比较平庸,拍成电影的后果就是起承转合严重都合,危机的设定不清不楚,导致高潮部分危机解除的桥段也仿佛是“应该有一个视觉上的高潮”所以就这么做了。小男孩对年长女性的好奇,要表达得真实而又不令人反感也很微妙,这里恐怕原作也谈不上成功。制作水平比较稳,色指定过于炫目,角色设定风格化不明显,显得稚嫩了些。配音和音乐很成功。最后,青山这个卷发浓眉的长相,还有冷静素直的个性,实在有点像个小赤苇,导致看的时候一直戴着奇怪的滤镜……
这就是基本功不扎实,还要天马行空叙事的样子。仓促的表达,不仅将架构设定与细节的弱点暴露出来,而且显示出审美的低幼。剧情天真不是锅,摄制天真才无可救药。千万别提宫崎骏,就是细田守也在十条街外。
现实的尽头是梦想!
用同事的话来形容,意识流,一言难尽。日本这种夏日动画是越跑越偏了,我很怀念《龙猫》的奇妙童趣、喜欢《河童之夏》的感动情谊,也超爱《夏日大作战》的可爱家庭,而这种废柴无病呻吟的YY片,留给霓虹人民自己看吧
整体来看还是比较低龄化的,而且这种浪漫在日漫中真的太常见了。其中的隐喻的内容我还真的难懂,可缺点还是自身隐喻的内容表达得不太完美。最后说一句,能拍出小孩子的性关系我只能说呵呵了。真怀念大姐姐的胸。
幼少期雄性视角+无法被说服的“奇幻”逻辑要不是V才能看其实还挺劝退的森见登美彦可能真的吃不了吃不了宇多田光的声音辨识度好高。。
不枉我花了20分钟去找能看的版本(。 充满惊喜 同样的脚本和同样的作者改编 这部就比汤浅政明要冷静现实很多 一边强烈地写实一边突出奇幻才是动画真正的意义 隐喻性强 前后呼应到位不强行 看得也舒服 还足够青春 可能是比较吃设定吧 毕竟哪个男生没有对大姐姐的欧派产生过幻想呢
2.5。石田祐康的劇本範式才剛開始,森見登美彥的劇情公式卻已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