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さようなら,莎哟娜啦(台),世界,永别,Sayonara
导演:深田晃司
主演:布莱耶丽·朗,Geminoid F,新井浩文,村田牧子,村上虹郎,伊莲娜·雅各布,杰罗姆·基尔舍,山本真理,诺米·娜凯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法国语言:日语,英语,法语年份:2015
简介:近未来,由于核电站爆炸,日本国土大半笼罩在重度核辐射的威胁之下。危急关头,日本政府被迫作出“弃国宣言”。与之相对,国际社会迅速制定了联合避难计划,日本国民按照名单的先后次序相继逃亡海外。作为难民的谭雅名次比较靠后,可她的身体情况又十分糟糕。在她的身边,童年时代的知心好友列欧娜也被留在这片绝望的土地上。人们一个一个..详细 >
竹子开花 也想看看
机器人的地老天荒,机器人的百年孤独,机器人的不说不懂不悲不喜,把自己活成你去看竹子花开。最后像极索库洛夫的《母与子》。顺便,又想看《繁花》了。
沉闷,平淡,但是结尾还是不错的
末世情怀,那种死亡气息寂静又绝望的可怕。人工智能比人类更靠谱,长久的陪伴,不离不弃,一直到竹子开花了。可就算是死亡也没办法阻挡永恒不变的孤独,有诗意和磅礴大气的荒凉感,可惜太致郁。
伊莲娜留给世界的“红”。机器人守护到最后。看完这个电影对世界真是心灰意冷。唉
文艺青年和她的机器人,在世界末日来临之前
展开不够彻底,线索交代不够到位,风格太闷节奏略肉。往好了说是勇敢的尝试,往坏了说就是故弄玄虚装神弄鬼。压抑又晦涩的古典悲剧风格让观众共情程度几乎为0
虽然没看懂……但是还是想给四星。还是喜欢这种很安静很安静的片子。不过既日本文学之后,可能又要对自己对日本电影的理解失去信心……
大核民族对不起世界
哭了,后面太感人了,干嘛这么煽情
电影不应该是导演写诗的工具,片后半段的倾斜镜头似乎是在表示扭曲的世界,但在观影体验上是灾难级别的。 而且,脱离的东亚特有的家族社会关系,难民的难民这一出发点没有落脚。对于深田晃司对受害者加害者的讨论似乎也初见雏形。
沉闷 世界已经这样了
另一种《鬼魅浮生》,节奏极慢,导演营造了漫长的时间,有那么一刻,我也会想到自己的生命。1无人的街道上,我大喊了一声傻瓜2机器人眼里,没有忘记的概念3尸骨腐烂,竹子开花。
好適合現在看,311今年10週年了。
像是一部长诗
6/10。开头塔尼亚家电视机里直播了国外的避难状况,核反应堆火灾的新闻画面作为一种灾难性创伤,造成了情感伦理的危机:幼年塔尼亚和父母因南非种族隔离遭致屠杀而以难民身份来到日本,如今核灾害又重现了逃难记忆,她在家用投影仪播放父母陪自己玩耍的录像,站在投影仪前的坦尼亚用手抚摸影像中美好的回忆,银幕与身体的叠影构成了幽灵般的灾难记忆,冲进火堆自杀的好友佐野和遗弃她出国避难的男友敏志,对她而言都只是笼罩在生存焦虑下的匆匆过客,特别是她和男友的关系仅出于日籍外国人的情感认同上,立刻被死亡的恐惧所动摇,能够超越这一恐惧的只有塔尼亚拥有的机器人列奥娜,结尾塔尼亚死后数年,突然苏醒的列奥娜用手触摸塔尼亚的遗骨,独自外出寻找竹之花,它暗示塔尼亚以某种方式还魂到列奥娜身上,此种幽灵式复现象征着时隐时现的末日后遗症。
衰竭 末世 疯狂 绝望 死亡 虚无
摄影和配乐营造出末世孤独感,配上深田晃司的长镜头营造出了些许诗意和荒凉感。为了突出机器人其他角色的挖掘不够,绝症女的背景因为缺乏挖掘流于表面而显得多余,还不如彻底舍去。男人和机器的对照太过矫情和刻意。框架内试图表达的东西太多,但结果却差强人意。
想想世界末日好可怕
只有死亡和人类的寂寞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