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我很喜欢,我觉得剧本写得很好。
最有意思的一点在于,剧本的写作思路完全不同于平常,它没有按照三幕剧的方式来写,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片可以说只有一幕,也就是从电影半程开始,从孕妇发出声音后的那一幕最终对决。
你可以回头想一下前半部分的具体内容,然后你会发现,前半部分【几乎没有情节推动】当然,你也可以说,幼子的死,父子打鱼,父女矛盾什么的,这些不都是情节吗?
但是其实,这都是些与主线情节,也就是最终大决战毫无影响的次要戏份。
缺了哪一个会导致最后一幕,也就是怪兽袭家不发生吗?
都不会,最后一幕的导火索只需一个非常简单的事件:发出声音。
所以其实前半部分所有的内容,都可以通过一两句主角的台词加镜头来完成,比如幼子的死,直接摆一张照片,父母来一句“我们不能再承受第二个孩子的死”,观众不就明白了?
这种“叙述前情”的手法在其他电影里屡见不鲜。
但我并不是在批评电影,相反其实是赞美,为什么它要把这些可以精简的内容详细化,因为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将最后一幕的高潮决战拥有最精彩的效果。
通常类型片第三幕只占电影30%的篇幅,而《寂静之地》的第三幕占了一半,之所以这么长,一来前面不存在实质性情节推动,即便加了几个怪物出现的场面提高娱乐度,也难以长久维持观众对故事的专注(已经有很多评论表示前面沉闷)二来,这最终高潮,才是电影核心的东西,它的根本目的就是搭建好一个舞台,让你欣赏这一家人上演一出极致的“求生”戏码。
设定本身的优越性不需我再赘述,再加上前半段塑造的细枝末节后,《寂静之地》呈现了电影史中最具张力的类型片第三幕之一,没错,在我看来就是放在整个电影史里都排得上号的程度,至于你认不认同那我不在乎。
片子在国内的风评其实被以“恐怖”为关键词的宣传带歪了。
只论恐怖程度《寂静之地》很一般(太吓人国内也不可能上)。
更准确的关键词,是“张力”,最终高潮真正做到了无尿点,让人全神贯注在银幕之上,更为强烈的是代入感和丝丝入扣的紧张感。
当然这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已经被前面的内容引入这个无声世界了。
如果没有,那么这个高潮场景会瞬间在你面前丧失掉一半吸引力,因为如我所说,前半段的努力都是为了这后半段。
有的电影是很“割裂”的,幕与幕,场景与场景之间的呈现非常独立,你少看了这段,也不会对你因为那段大笑大哭有什么影响。
《寂静之地》不是这种电影。
片子也有一些遗憾的地方,比如因导演功力不够强,几个亲人角色间的关系塑造与最后煽情的手法处理,都过于简单直白,效果不差,但显然能有更好的表现形式,让质量再上一个档次。
但总的来说,电影没有只是消费设定概念,而是利用了概念本身,创造了一场氛围极佳的浸入式体验,那它已经十分难得。
把感官张力做到极致,并不比编出一个没有BUG,情节圆满的故事简单。
7.9分。
近几年在院线看过最垃圾的一部电影,两个月前看推荐说预定了年度最佳恐怖片,想也没多想直接去看了。
前半部分的剧情实在是提不起来半点兴趣,算是有点新意的设定,但是长时间无声的生存描述显得非常随便且没有想象力,完全没有代入感,剧情基本没有推进。
到了后期就开始无力吐槽了。
这是哪来的弱智怪兽,居然能让人类大撤离,全身都是弱点好么,且看起来一个地区数量也不多,感觉几个人分散开来放鞭炮就可以把他们累死在半路。
剧中外星生物n次将软组织漏在外面听啊听,随便一枪就可以解决掉吧。
以上且先不论,就说说导演是不是认为观众都傻,你以为不放声音,我就听不到演员赤脚狂奔的脚步声了吗?
这是掩耳盗铃好不好拜托。
看的我尴尬癌都犯了,地下室掉个东西,怪物可以从几公里外跑过来,一到主角的光环下就开始失聪了,那么大的喘息声,这么在你眼皮底下走来走去,跑来跑去,居然还在那听啊听?
拜托你们是靠听觉来占领地球的,能不能专业一点。
再说一下剧中的感情路线,这就更看不懂了,感情极其不真实,完全在套公式一样,姐姐不知道抽什么风害死了弟弟还和爸爸对着干,一言不合离家出走,那么丑我就不说你了,关键你就是离家出走好像也对剧情没什么帮助嘛,还不是自己又跑回来的,跑回来也没发挥什么作用!
妈妈就像是为了生孩子来的,对两个孩子没有多少感情,全程只对肚子里的负责。
爸爸又像是游离在体系之外,我都不知道他做的那些到底在干嘛?
能交代清楚一点吗,当然剧中他做什么也一点不重要,就是莫名其妙给了她女儿一个助听器?
是吗?
我没看懂那是啥,也实在不想知道,因为这个东西真的很无聊!
没有主心骨这部电影,全部都在游离,塑料亲情,不可信。
再说一些槽点,全程基本用手语,这个实在是不友好!
难道低语的声音会比赤脚走木地板大很多吗?
导演应该设定成只能低语,或者你严格遵循这个标准好吗?
为什么要从怪兽的智商上去找平衡??
明明可以安静的躲过一劫,爸爸你抽斧子在那找是想干什么?
做个我爱你的手势领便当这就是感情啦?
不好意思塑料还是塑料。
还有怪兽,你在车顶上摇啊摇是想干什么?
你倒是刺进去啊,西巴,两个新鲜的小生命你不要了是吗,你怎么那么有童真!
瀑布边那么好的环境,有水有食物还可以大声说话,非要住大房子,你们就作吧!
类似槽点还有一大箩筐,懒的表了,心累。
其实剧情设定方面的槽点也不是无可救药的确定,关键是这个片子实在是无聊又可笑,各种牵强,所有b级片的垃圾套路都用了一下。
说他是恐怖片可能完全因为各种无厘头的一惊一乍吧,表情,音效,肢体,每个来几次,这就是恐怖片了?
这片放10年前都不及格。
放到今天我觉得豆瓣4.9分是极限!!
以上!
最近寂静之地在国内上映。
看到这部片子豆瓣6.7分,高赞评论都是在吐槽剧情bug,我真的三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想说两句为它正名并且强烈推荐还没有看过影片的朋友们去看这部电影。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这部电影被国内观众诟病的几个地方包括:“逻辑硬伤”,“情节漏洞”,“智商不在线”,火力最集中的几个点:“为什么怪物可以被枪打死?
”“为什么这种关头还不能克制生殖欲望?
”“为什么不能住瀑布旁?
”这些个批评可以总结为角色们没有作出观众心里的最优决策,而选择了“作死”。
但是,这真的是一个可以用来批评电影的理由吗?
人在现实中,本来就不是总是能做最优决策的,为什么要对电影里虚构的角色有这样的苛求呢?
的确大部分影视作品小说的角色是时刻智商在线,主角光环笼罩的,特别是玛丽苏杰克苏国产爽文之流。
但是为什么一部电影塑造了做错事,作出愚蠢决策的角色,这部电影就是烂片呢?
主角做了“烂”的决策,等于这部片是“烂”片吗?
更何况我们观众有着角色不曾有的上帝视角,我只能说如果你要用上帝视角去要求主角的行动,那你肯定是没法达到期望也不利于你欣赏的。
这大概是被爽片惯出来的不良观影习惯。
我认为一部电影如果要算做逻辑有问题,应该是情节打破了自己的设定,无法自圆。
假如说现在开头小男孩死了而后面爸爸大喊大叫逃了,这对我来说才叫逻辑硬伤。
角色们全都为自己愚蠢的决定付出了代价,这在逻辑上是自洽的。
(顺便说一下怪物能被枪打死是因为它的护甲被音波破坏了,之前是防弹的,爸爸的笔记有提示。
)至于吐槽世界观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军队没有早就发现音波这个武器?
”“为什么三只怪物可以毁灭世界?
” :这部电影是以这家人的视角展开的,世界观的设定是很隐晦地在笔记报纸和交谈中展现的,在这种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来判断世界观不合理没有意义,(举个例子,说不定怪物还是军方放出来在这个封闭的地区人口清洗的;说不定世界毁灭的原因不止一个,你根本无法知道,任何理由都有可能)编剧以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来避免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是很聪明的做法,而不是应该是被吐槽的理由。
这部电影最出众之处是对恐怖气氛的塑造,这种无台词的表现方式真的是很创新。
对家人生死相依的亲情真实动人的刻画也很加分。
世界观只是一个元素而非全部重点。
但是我感觉很多影评,根本就没有看到这些东西,观影的时候只关注剧情反转的刺激而完全过滤了共情的部分,这样真的很局限。
最后,如果硬要拿这种招魂这样cliche来做标杆,以后的所有恐怖片都会是同一个套路,这是我们乐意见到的事吗?
- 导演是男主,和女主是夫妻,演女儿的小演员本身也是聋人。
- 其他人生活在寂静里。
但小女孩生活在更深的一层寂静里。
其他人怕听见,她却因为自己的听不见而苦闷焦躁。
一个只有保持安静才能存活的世界里,她还在渴望听到什么呢?
是风吹过叶子的沙沙声响,是瀑布的轰鸣,是你低微的耳语吗?
有多少隔膜来自于无法诉说呢。
父亲默默给女儿做了一个又一个助听器,是也在渴望她听到他吗?
- 故事框架有点像斯皮尔伯格当年的“世界之战”。
末世的大背景下的一隅角落。
主人公没有全知视野。
当然bugs也是一样无数,需要坚强地无视它们。
片头的行进队伍就是个大bug啊,怎么可能让三岁小孩走在队伍最末呢?!
- 这么可爱的小孩居然被这么残忍地掠杀了。
说好的不得杀死小孩和狗呢?
- 前一阵子刚在“湮灭”里看到哭泣的熊。
今天又看到了莲花大耳蜗。
这年头要出点有创意的异形生物不容易,看来大家在这方面都很有诚意和兴致。
- 怪物固然可怕,它带来的恐怖和恶心是哐当哐当的,大而粗钝,就像被平底锅砸脸。
A Quiet Place做足了压抑和惊悚氛围,声音的缺失,声音的突然出现,都在拼命撕裂神经,但出了影院,感觉除了耳洞被自己手指堵得疼,其余还是一条好汉。
不像很多灵异片/心理惊悚片,牛毛针一样地扎进脑子里,绕梁一周挥之不去,给半夜起床上洗手间造成巨大障碍。
可能因为异形怪物是太过明显的“他者”,面对它时,人类对自身的完整性不会受到冲击和质疑。
和“世界之战”一样,这个故事的时间也局限在灾难降临后几个月至几年的短时间内,物资和心力都还充足。
大人和孩子的脸上都还有光。
等到了末日危途,就是另一种故事了。
- 很多故事展现给你光的缺失(黑暗)和声音的缺失(寂静)。
啥时候拍点嗅觉、味觉、触觉的缺失,我觉得这也可以成为惊悚片啊。
- 为了艾米莉布朗特去看的。
最后她那个笑容,充满复仇的兴奋和悲痛,熠熠生光。
啊,我的full metal bitch!
- 那个钉子一直在镜头里晃来晃去什么意思!
让我一直在猜第二个是谁被扎!
- 话说这大概是我第一部在影院里100%听懂了的片子。
因为90%的时间没对白,剩下10%是耳语+手语+字幕三层保障。
话说美帝影院没字幕这件事情实在是太不人道了。
- 像我一样想看又害怕的筒子们勇敢地走进影院吧!
片子里最吓人的就是那几处一惊一乍的神经病音效了。
总体感觉这部影片也就一般般。
说句实话,故事讲得有很多地方逻辑不通,显得有意而为之,为讲故事而编造的感觉,不明白为什么会热映。
如果从惊悚的角度上讲,倒是挺吓人的。
我能说它成功地吓退了我吗?
我突然想起有一首英文歌曲叫《寂静之声》,和这部影片相比,歌曲可是要好听多了。
同样的孤独,同样的不知道何去何从。
买票时是预期看一部惊悚片,然而看了之后,我感觉这部片子在“震我一下”之余,还有些深刻的东西想要展示的。
比如片子虽然刻画了一个无声世界,然而还是有悉悉索索的声响,甚至听听iPod什么的。
但当女儿特写的时候,则切入完全无声的世界,按剧情设定,作为一个聋哑人也许是应该值得庆幸的事情,在我作为观众,觉得女儿的先天不足是因祸得福的时候,导演却安排剧中的父亲为女儿埋头制造助听器。
看到这里由衷的感觉。。。
高啊!
就好像镜头里加了鸽子飞出来的三四层楼那么高。
世界都这样了,苟活之余,男主他一直在期盼恢复正常的一天,一直在为子女的未来作着准备。
包括之前想吐槽的女主再次怀孕,也是因为对未来抱有希望。
而篇幅后期见到的路人老爷爷,在唯一相依为命的老伴去世后,留给世界的不过是一句不再屈服的“NO”罢了。
真正存活下来并摸索出克制怪物的方法的正是如同男主这样不甘苟活的人啊。
诚然此片只是营造了一个安静的环境,然后靠“一惊一乍”去吓人,看过之后没有其他恐怖片让人久久不敢接电话、没有不敢在办公室加班之类的余威。
但这部影片却在“惊悚”之余让我思索颇多。
曾经的豺狼虎豹也如片中充满BUG的怪兽一样威胁着生命。
然而人类文明至今,五六千年,靠的不就是片中男主一家人这样的精神么。
二十多万年前猿人面对远强于自己的野兽,是苟活在树上还是制造工具组织围猎,几万年人类前面对大自然,是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还是留在非洲,今天的一切不都是靠族群中锐意进取的人拼搏出来的么。
在没有对白支撑的情况下,每一个演员都演绎的非常出彩,尤其是女主。
在我觉得,《寂静之地》给我的观影体验完全值回票价,对得起口碑。
结合片尾杀掉怪物的方法来看,影片中的背景设定就很不严谨了,bug挺多的。
但也不可否认这种设定非常有意思,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其实这么安静的一部片子,能让人全程随剧情而动,并不会觉得无聊就已经很成功了,配乐音效做得不错。
父亲母亲这两个角色塑造得非常好,母亲温柔又坚韧,父亲很强大也很伟大。
并没有过于美化,也没有刻意去贬低四个小朋友,我觉得处理得很好,里面每一个角色做的每一件事都很真实,并没有因为环境恶劣而放弃享乐,天性如此并没有压抑。
如何规避、选择是观众需要做的事。
影片的恐怖系数极低,尤其是对喜欢恐怖片的朋友来讲简直像白开水。
更多的还是讲述亲情、责任与爱,以这种角度来看,这电影就很不错啦。
去电影院看的,手语没翻译,对白刚开始翻译了,后面就没有翻译了。
小女孩的脸怎么看怎么讨厌。
剧情没有逻辑,设定蠢的死,最后竟然那么低级的一个东西就能控制住怪物,早干嘛了,全人类都这么蠢不知道怪物的弱点是声音???
竟然快灭绝了?
卧槽。
那爸爸死的时候我要吐血了,心里在想快点死快点死,偏偏慢镜头煽情,镜头再给到那个小女孩,怎么看都觉得她像在笑,是不是她爸爸为她死了,她觉得她爸爸终于是个英雄了满足了她的期望了??
这么多好评,豆瓣上还有6.9分,它比国产烂片还要烂好吗??
为了平衡一下分数,我要给它打个最低分泄我心头之恨。
很久没有被一部电影戏弄到怀疑自己选片品味的地步了——出离愤怒的包老师我是一名忠实的索狗。
忠实到什么程度呢,索尼第一方的看家作品我基本都是白金,第一时间入手实体版这种成都就不用提了,翻来覆去体验无数次高清重置版还得买。
所以当我和太太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第一眼时,我就觉得有戏:因为这场景和最后生还者(The Last of Us)太TM像了啊!
你能理解我心中的狂喜吗,这种感觉就像是自己偷摸处了10好几年的小女朋友终于被爹妈认可、可以进门挑日子行大礼了。
但是越往下看就越不对了。
首先要声明的是我是在遥远的非洲大陆观看的。
但不是这种电影院语言问题对于英语十级的我并没有什么障碍,另外就是因为开篇很久都没正儿八经听到什么声音。
当然原因后面会慢慢讲到: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们生活的地球,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入侵了还是生物变异还是化工企业污染还是其他什么奇奇怪怪的原因,出现了一种奇奇怪怪的生物。
这种生物有多奇怪呢,首先,它看不到,其次,它听力很好。
嗯?
等等,你确定这不是最后生还者(The Last of Us)里面的循声者吗?
(为避免引起不适此处无图请自行搜索)当然不是了我们的怪物有坚硬的盔甲以及刀锋般的四肢以及迅猛的移动速度呢哦那和隔壁卡家的生化危机还真是不像呢。
设定上面就已经让我犯了嘀咕,那么继续看下去呢。
开篇主角一家人神神秘秘的在药店中搜罗药品,病恹恹的大儿子瘫在地上,女主角小心翼翼的动作让事先做了点功课的我不禁觉得这种循声而来的怪物可能真的很可怕,小儿子从一开始就花样作死,不仅硬要去够高处的玩具,偏偏好死不死还是个带响的。
最后果然在长征5人组回家的途中玩玩具被怪物叼走。
片子到这里其实讲的还不错,交代了几个人主要的人物关系,小萝莉听力障碍等一些基本信息,但是出场时候的一惊一乍就已经让人很难舒服的看下去了。
时间一转到了几年后,男主一家人居住在偏远的郊区,享受着安静平和(?
)的乡村生活。
镜头一转,我们伟大的女主角怀孕了——是的。
心中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为什么要怀孕?
你不知道怪物是听声的吗?
生了三个孩子还不知道小孩子能有多大声吗?
末世期间避孕手段虽然比较落后,但是那你们俩就不能等等吗?
生孩子跟生个定时炸弹有毛毛区别?
事实证明,不能。
即便是在男主角试图向外界发求救信号的档口,这女的还风姿妖娆的下楼找老公要亲亲。
WTF???
请你们俩有点末世的样子好吗。
时间慢慢流逝,小萝莉由于小弟弟的被gank,自己心中一直存有愧疚,在父女发生争执后前往弟弟的被gank地点。
老爹带着儿子出门去捕鱼补贴家用。
在河边和瀑布边,男主角向儿子传授避险大法:躲在比自己声音大的地方,怪物就听不到我们的声音。
等等,我怎么没看见瀑布边有好十几头怪物?
还是说怪物能分辨人声和自然界的声音?
不对啊,之前的确是看到怪物会被各种各样的声音吸引啊?
好的,这些都是小细节不必在意。
终于,到了女主角生产的这天。
果不其然的,老公儿子小萝莉都不在身边,而在这个关口,奇奇怪怪的怪物又由于女主角的一个不注意进到了屋子里了。
呵呵呵呵,真是好一串巧合啊。
女主角下楼去,观众们的眼睛明镜似的看到楼梯上有个钉子,而且这个钉子在之前的情节中已经勾上了女主角的洗衣袋,而且这个钉子的位置就在他们日常上下楼留下的脚印或者是标记上,但是这些都无关紧要,我们的女主角还是为了恶心你,毅然决然的踩上了钉子。
这是全片最让我觉得不适的镜头。
其一是因为这种疼痛感可想而知,另外的一个原因是,这个钉子的位置是如此正点以至于让我想不出任何一个合理的理由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个钉子会出现在这里,除非是有人钉上去的,百般思索无解后我只想说:导演你是不是觉得我是个傻子。
废柴老公果然在女主角最痛最无助的时期过了之后回到家中,令我觉得意外的是,他还拎着把枪。
我想问一下男主角,你该不会在逗我吧,一把枪能解决的怪物,能把人类团灭成这个样子吗?
好的无论如何,我们的男主角来救女主角了,但是你还有俩孩子在外头呢。
这俩倒霉孩子在谷仓遇险的经历就不多说了,这段剧情可以说完全是导游说什么就是什么。
小儿子胳膊腿儿什么的比小萝莉弱多了,还不是说拽就拽上来了。
不想多费口舌。
我们继续来看孩子生下来之后。
是个男孩。
与众不同,一生下来,就非常安静。
前文已经告诉我们男主角另外安排了一处母婴休息室。
当下即刻将老婆孩子转移到此处,一番缠绵之后,想起还有俩孩子在外面,于是拉上床垫出门去了。
等等,床垫?
对啊。
一张床垫可以隔音?
对啊。
哦原来这样怪物都听不到我们了啊!
那人类还为什么被团灭啊!
之前的片子有交代:男主局在谷仓上生起篝火,镜头转向遥远的山林中,林中影影绰绰的亮起了几处篝火,表明周边还是有人的。
后面小萝莉点篝火求救,但是周围就是一片漆黑,那就是说周边的人类被灭了呗,没人了呗。
但是谁家能没两张床垫啊!
你会挖地下室别人都不会了呗!
但是还是那句话,这都是无关紧要的细节。
男主角拉上床垫的时候,地上出现了水迹,镜头一转,漏水的地方就在不远处。
诶等等啊男主,你家漏水了,你老婆孩子还在下面哦。
“什么?
我听不见。
”毫无意外的,女主角再次,奇迹般的,在世间罕见的乖儿子的助攻下,逃离了水下地下室和奇奇怪怪怪物的追击。
嗯可以的。
666。
男主角当然为了救俩孩子领便当了。
导演这里安排丈夫的手语告别是要赚观众眼泪,可惜电影院里齐刷刷的爆米花声让我觉得导演很可能除了自己谁也没感动到。
最终两个孩子坐着破车滑梯回到家门口。
响亮的关车门声让我不禁要问,你们到底什么套路???
当然了,我们的女主角和小萝莉无意间发现了怪物的弱点,最后终于迎来了大团圆的结局。
但是你们这一脸“还有谁”的表情难道不违和吗?
你们的爹和你的老公刚被干掉了耶,你们在怪物的阴影下生活了好久耶,你们这一副来几个杀几个的凶相给谁看啊?
在车里跟太太讨论剧情的时候觉得,太太觉得唯一的亮点就是追声怪物的设定,我表示你觉得这是亮点的唯一原因是你没看我玩The Last of us。
太过雷同的末世设定,一边是老男人带小萝莉,这边是两口子带仨孩子,大家同样在末世求生活,这怪物活脱脱循声者和生化危机的混合体,就连男主角和Joel也有几分神似。
从讲故事的层面来讲,能讲的比The Last of us还好的末世题材电影,我还真心觉得没几个。
莫名其妙的怪物是本片最大的硬伤。
瞎子一个,空有一身肌肉,但是只能听声辨位。
这种怪物最大的用处可能就是围着广场舞大妈的喇叭绕圈圈吧,竟然还把人类给团灭了?
再说了,这东西看起来不擅上树,就算把人类灭了,最后还是得被叽叽喳喳的鸟群遛得到处跑啊?
怪物的杀戮动机也令人生疑,片子完全不解释怪物为什么和人类这么大仇这么大怨。
而且从林中撞见的老夫妇来看,怪物攻击人不是为了吃,也就不是为了补充营养,所以我猜就是单纯为了爽咯。
既然是为了爽,为什么不去攻击明显简单点的动物呢?
人类作为猎物来说也还算是hard模式的吧。
全片充斥着咋咋呼呼的吓点,俩孩子碰面了要吓你,油灯掉地要吓你,女主角生孩子要吓你,反正就是你能想到的地方我一个不落地吓你,你想不到的地方我也要恶心你。
这样的片子完全只能是浪费时间。
首先说句题外话,看到很多评论说,怪物的弱点就是怕助听器的高频音波,这么明显的弱点人类科学家不可能这么久都发现不了。
但其实这不是一个bug,应该说怪物害怕的是女儿助听器刚好处于的那个特殊频率的声波,而不是害怕所有高频声波。
比如电影最后一场戏,怪物只是很讨厌电视机发出的高频噪音,但电视机发出的高频噪音并不能像女儿的助听器那样对它造成伤害。
编剧还提示了这个助听器的声波频率完全是偶然获得的,爸爸给女儿做了很多个助听器,但女儿与爸爸单独那场对手戏里,女儿不愿意戴,她用手语说“这从来都没用”。
结果刚好这一只的助听器发挥功效了,而也是这只助听器的频率会与怪物的响声产生共鸣。
所以也许科学家猜测过用声波攻击怪物,但普通的高频声波只能吸引来怪物,却不能伤害怪物,进行声波攻击实验的科学家都死了,久而久之人类根本不敢发出声音招惹来这些怪物,也就不会实验不同频率段的声波攻击怪物。
所以找到能克制怪物的那个频率的声波,完全是出于偶然,仅仅是因为爸爸想给女儿做个助听器。
我个人觉得这片剧作上真正的问题,是没有在开篇交待女儿是个聋子。
其实我觉得女儿是聋子这个设定在这个故事里是一个很重要的戏剧张力要素。
在一个任何声音都可能造成死亡的世界里,一个完全听不到声音的人,会比其他人都更加危险,因为她不知道她是否发出了响声。
但女儿是聋子这件事,在故事开始部分缺乏交待,尤其是所有人都不能说话只能打手语时,观众根本意识不到女儿是聋子。
所以爸爸让女儿戴助听器时,我完全不知道他俩在干嘛?
那个仪器是干嘛的?
我不知道有多少聪明的观众很早就意识到了女儿是聋子这件事,反正我是影片中段才意识到这件事的。
我觉得一个商业片,关键信息还是应该尽量清晰通俗地交待给观众。
而且女儿是聋子这件事,在整个故事里是很有戏剧张力的设计,应该越早让观众理解到这件事,观众就越发会为这家人担心。
比起用妈妈怀孕这么一个有点刻意的戏剧性事件来构造冲突(这也是片子被很多观众吐槽的地方,包括我,看到妈妈怀孕的时候真心觉得编剧太刻意了),还不如好好运用女儿的失聪,毕竟这是天生的残疾,剧情上更自然,也更能引发观众的同情,而不是觉得这家人作死。
比如说电影开篇的钩子事件,最小的弟弟死亡,如果是设计成因为女儿听不见声音所导致的失误,那么就合情合理得多(一群大人走在前面,让最小的孩子走在最后,又是一个编剧刻意的设计,别说在那样一个危险的世界里,现实世界中大人跟小孩出门,也没人会把小孩一个人扔在大人看不见的最后面)。
这样设计的话,有三个好处:一是在电影开篇,就让观众知道了女儿是个聋子的事实;二是让观众很快理解女儿的处境,她这样一个聋子,在这个世界中是多么危险,无论对她还是她的家人来说;三是让女儿内心的负罪感更真实,她弟弟的死是她听不见声音造成的(她弟弟为了玩玩具而死,我觉得普通观众很难移情,只是觉得这个熊孩子太能作死了)。
以上都是废话。
我觉得作为一部恐怖片,《寂静之地》对于声音的使用还是太粗暴了。
按理说,这部片子最重要的恐怖元素就是声音,声音成为了让所有人都提心吊胆的东西。
但导演对声音的使用仅仅是突然提高声音分贝、用一惊一乍的音响效果来惊吓观众。
这就很低级了。
这种吓人手段类似于,在一个很安静的房子里,你朋友躲在你身后突然大叫一声,虽然确实会吓你一跳,但完全没有后怕的感觉。
在相同套路的前辈里面,《屏住呼吸》和《死寂》在营造恐怖效果上,就比《寂静之地》要强得多,尤其是《死寂》,在对于声音的恐怖意象运用上,让人看完后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那么具体来说,声音作为恐怖元素,应该如何在恐怖片中进行运用呢?
先说一下我个人对于恐怖片的理解。
在我看来,恐怖片是在已知的紧张与未知的惊吓之间形成的一种强烈张力。
突然发出的巨大响声,确实能让观众吓一跳,但这种情绪是惊吓,而非恐怖。
真正的恐怖是什么呢?
打个比方,我们把影片开篇的戏重新设计一下。
主角一家为了给其中一个孩子治病,来到超市找药。
这个时候,听不见声音的女儿,不小心触发了超市的警报器。
全家人都惊恐不已,但警报器并没有响。
爸爸向警报器看去,发现因为超市长期无人打理,警报器被某个东西卡住了(具体怎么样让警报器卡住,要找专业人士询问,编剧只是提供故事思路)。
然而家人不能松口气,因为卡住警报器的那个东西,摇摇欲坠,马上就要从警报器上掉下来,那个时候,警报器将会发出刺耳的报警声。
于是爸爸胆战心惊、轻手轻脚地去关掉警报器,但只要爸爸犯一个失误,警报器就会响。
所有家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看着爸爸关警报器,祈祷警报器不要突然发出响声。
就在警报器将要发出声音的最后一刹那,爸爸关上了警报器,大家松了口气。
突然,一声巨响从他们身后猛然响起!
原来,他们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爸爸这边,最小的弟弟没人看管,把一个高架上的玩具碰掉到了地上。
怪物冲了过来,当着所有人的面杀死了最小的弟弟。
当然,这只是我临时想的桥段,本身也很老套,但表达的意思是,恐怖片里,恐怖元素的运用,一定要始终处于一种悬而未发的状态,让观众提心吊胆,而最后的那一发,既要在观众期待之中、又要在观众意料之外。
放在《寂静之地》这部片里,如果声音是最重要的恐怖元素的话,那么编剧和导演就应该在剧情中,设计很多随时可能发出声音、但不知道(观众和片中的角色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出声音的装置。
事实上,刚出生的婴儿是一个特别好的营造恐怖氛围的工具,你永远不知道婴儿什么时候会睡着、什么时候会啼哭。
一个真正优秀的恐怖片导演,会让爸爸带着妈妈和婴儿躲入地下室的那段路程,尽量漫长。
最好,是必须穿过那片玉米地(合理性?
总能找到一个理由的!
)。
空旷的、遮蔽住视线的玉米地,与小景别的爸爸的特写镜头,大景别与小景别交替剪辑,调动起观众的紧张情绪。
然后,周围的玉米地发出悉悉索索的响声,爸爸知道,怪物就在玉米地的周围。
这个时候,婴儿发出了轻微的呻吟,似乎快醒了。
镜头在爸爸的特写、玉米地的全景镜头、爸爸看向婴儿的主观特写镜头之间剪辑。
婴儿随时都会啼哭,而玉米地周围悉悉索索的响声越来越密。
就在地下室的入口就在眼前的时候,婴儿发出了猝不及防的哭声,怪物从一个观众料想不到的角度(怎么找这个角度?
摄影来想办法),突然冲了出来。
我觉得《寂静之地》在很多可以营造恐怖氛围的地方,放弃了对恐怖氛围的营造。
导演选择了一种更省力、偷懒的方式,也就是靠音效的突然增强,来吓唬观众。
作为一个恐怖片爱好者,对于如此简单的吓人手法,多少是感到不太满意的。
太多bug了,电从哪里来,玉米库里,抓铁板时候怎么不下沉了,ET刚刚把玉米库削了大窟窿,汽车为啥削不动,都成这副吊样子了,干泡时就不能避孕一下,ET是怎么下楼梯的,不是说看不见吗,不能细想,太多bug
编剧设计了一家子蠢货
设定无法自圆其说就真的没办法特别吓人,尽管氛围营造得特别好,但不管怪物设计还是惊吓点设计都太古老了吧。
这种怪每个高铁车厢都应该配一只
1.计划生育大型公益广告。一人超生,全家危险。2.火车上声音外放的乘客、宿舍里唱歌的室友、电影院说话的熊孩子都应该看看,扰民就是死路一条。3.大家完全可以用微信交流嘛。这种环境下,只要给我手机和WiFi,我感觉可以再活500年。4.请随手关门好吗?5.不戴套会死吗?抱歉,不戴套的人真的会死。
背景设定很好 孩子们的演技很赞 女武神临盆生产戏码群戏、剪辑、音效配合无间 完成度很高 但设定上有个难以弥合的漏洞 就是为了制造末世状态而刻意削弱群体力量 显得缺乏逻辑根基 另外收尾时母女默契那一幕 小成本片调性太重
本来还蛮期待的,电影院观影后却略显失望。寂静之地,安静得让我不时犯困,幸亏我不是睡觉会打呼噜的人类,也算是躲过被怪物追杀的劫难。电影的设定有点意思,不过为了自圆其说,某些故事情节却违反科学规律,比如:玉米谷仓里,玉米粒之间的阻力挺大,应该不至于让人轻易地陷入其中或将人从中拉出来。
都这样了还要生小孩?
花钱看了个助听器广告吗。
说实话真的没有吓到我,也并不害怕。主要是赢在了设定。
恐怖片——逻辑和设定的漏洞简直多到恐怖。只有气氛还算把握得不错。
真 • 此处无声胜有声!情节冲突的设置都非常聪明,分娩那场戏简直绝了!艾米丽·布朗特演技炸裂……派拉蒙连续扑街这么久可算来了根救命稻草,就靠这部翻身了!希望国内票房口碑双爆……P.S.睡着说梦话的人可咋整啊……
吓到噤声和失魂狂呼向来是惊悚片的双生元素,本片却只择其一,让习以为常的自然声站上听觉高地,用无声表意的耳语和手语探索活命路径,在异兽面前扣扳的枪是绝地的勇毅,而起飞的火箭则是向生的追逐。当保持安静成为避险的唯一选择,无论父亲的竭力嘶吼,还是母亲的忍痛分娩,皆是表达爱的最强力语言。
这个设定不是你搞jump scare的借口。
看到怪物的那一瞬间音效师开到200%?怪物还很配合的呜嗷了一声,真是好有表现欲的怪物。还有钉子处理一下谢谢。
看的时候没人他妈的敢吃爆米花说话 只有在主角发出大的声响的时候才敢抓起来吧唧吧唧
气氛很不错 几个点也挺紧张的 就是不懂都这种局面了 这俩夫妻就不能做爱戴个套 非生个噪音源出来
这几年看过最紧张的恐怖片 没有之一
完全是被导演和编剧的愚蠢给吓到了的恐怖片!
大号clicker版TL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