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ard最后为Sandra戴上婚戒。
他甚至没有细问她是否愿意,就为那枚打算送给旧情人的戒指匆匆找到无名指来安放,就如他的爱情。
他对她向来是简单粗暴,毫无节制。
在被爽约后,急忙打电话给她,约她看电影;在被冷落后,便要与她接吻做爱;甚至在表白遭拒的下一分钟内就打电话约她一起午餐。
移情之快之自然,看得我心惊。
男人啊,你怎么可以弱到只会在另一个女人的深情里寻找慰籍?
一点爱和希望就可以让他们一直等,一个等来了抛妻弃子的恋人,一个等到看着恋人与别人双双离场。
如果Ronald能早一点决定带Michelle离开,如果Michelle没有再联系Leonard,那么结局也不会让人太唏嘘。
许多事情都已注定,但中间的那些小波折仍然可以让我们纠结得死去活来。
他们都有标记着伤疤的过去,都没有勇气开始新生活,却又无比想逃离现状,一样fucked-up,在感情里一样的放肆贪婪,毫无节制。
一样都是低能儿,Sandra才会对他说,“我想照顾你。
” 而他又对Michelle说,“我会照顾你。
”Michelle之所以同意和他一起到旧金山,并不是因为爱。
他狂热的对她说着“我爱你”,她也是淡淡的说“okay”,并挂断电话。
她答应和他一起走,是因为她需要有一个爱她的男人,安慰她,照顾她。
Leonard回到了家庭和Sandra身边,并不是因为他选择,而是因为他别无选择。
前面是汪洋大海,而回头是爱他的家人与女友。
他惧怕死亡,曾多次为未婚妻的离开自杀,但每次都下不了决心。
这一次,当被抛弃,他甚至不愿意多花一点点时间变个花样示爱,就匆匆拾起落水的手套与埋在沙里的戒指,回家索要温暖与拥抱。
不知情的Sandra问他怎么了,为什么流泪,他说,“我只是高兴而已。
” 之后两人相拥,镜头拉远,音乐剧渐止,响起的却依旧是Michelle爱的歌剧。
下一次,希望在他们的床边听到的是Sandra爱的音乐剧。
刚刚看完了一直都很想看却没看成的《two lovers》,其实剧情很老套,一个男人周旋在两个女人之间和爱情有关的一些故事,特别想看是因为那个金发的米歇尔—格温妮丝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女演员。
tom365提供的片源还是很清晰流畅的BD版本,让整部片子娓娓道来,故事情节也不温不火,正如片子的名字《纽约爱情故事》一样,我喜欢这个中文翻译,觉得《劈腿情缘》反而特别的恶俗和低级。
雷诺喜欢金发的米歇尔,可最后娶的确是褐色头发乖乖女。
正如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一样,在男人眼里,当红玫瑰是蚊子血的时候白玫瑰永远都是床前的那一片明月光;可当红玫瑰成了心头的朱砂痣白玫瑰却又成了粘在衣领上的一颗米粒儿。
这就印证了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这句话。
就像陈奕迅的那首歌里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背后抱你的时候想的都是她的面容”一样。。。。
其实人性使然,每个人这一生当中总会或多或少的遇到这样那样的选择。
有时候我们太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蒙蔽了眼睛。
爱情是容易让人头晕目眩的东西,当爱情来的时候,他的一切在你眼里都成了可爱和完美。
可是当你不爱的时候,甚至连看都不愿看他一眼。
相爱的时候就是整个世界,不爱了你就什么都不是。
也许让我们难以抉择的就是我们太多时间都处在喜欢和不喜欢的中间地带吧。
米歇尔真的喜欢雷诺么?
我看未必,她是个不能缺少关心和疼爱的女人,如果让她重新开始一段新的恋情,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找到一个新的爱人,可她不爱雷诺,所以她还是回到了原来男友的身边,即使只是个第三者。
三个人都有各自的悲哀,但是相比而言,我觉得最幸福的还是褐发的乖乖女,她以为雷诺忘不掉的是之前的女友,而雷诺也给了她向往已久的婚姻。
不管女人对婚姻看法如何,至少对男人来说,他愿意娶这个女人,哪怕心里再不爱,也等于许给了她一个未来。
深夜,莱昂那德走到桥边,跳进了刺骨冰冷的水里。
又一次的恋人离他而去,让他绝望了,他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可是,求生的本能让他重新浮出了水面,在路人的帮助下,他被救了上来,踉踉跄跄地自顾走了,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只留下诧异的人群。
他湿漉漉地回到了家,三十多岁的男人,和父母住在一起,可以看出家里并不富裕,很普通的一个家庭,全家靠着一家干洗店支撑着。
他和父母几乎没有什么交流,话少的可怜。
父亲邀请朋友一家来家里聚会,这次聚会其实是一次相亲。
朋友的女儿SANDRA对他有意思,而且他们家族也是做干洗生意,并且规模很大,双方父母还想进行合并,这对于莱昂那德一家来说尤其划算,生意扩大,以后的生活可以上一个档次。
莱昂那德不置可否,在半推半就中,算是默许了和SANDRA的关系。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楼上的一个漂亮女孩米雪儿,相比SANDRA,她年轻,性感,活泼,他疯狂地迷上了她。
一开始知道她有男朋友,他非常失望。
可是后来发觉米雪儿的男朋友是个有妇之夫,而且米雪儿向他透露想要分手的意思,他觉得有机可乘。
他一边若即若离地和SANDRA保持着模糊的关系,一边和米雪儿出入各种场合,这时我们发现,原来莱昂那德并不是那么地沉闷无聊,他讲笑话时神采飞扬,在舞池里魅力四射,成为全场的焦点,是米雪儿激发了他的各种优点。
可是当他向米雪儿表白时,米雪儿说他只是把他当成好朋友,并且那个男人说了,说会和他老婆离婚。
莱昂那德失望之极,于是下定了决心,要好好和SANDRA相处,他经常利用自己的专长,为SANDRA的家人拍摄聚会照片,渐渐地,米雪儿远离了他的视线,他已经融入了到了SANDRA的家庭生活中,尽管他是依旧的沉闷和机械。
然而,米雪儿的一个电话,又让他平静的心沸腾了起来。
当米雪儿告诉他,那个男人是永远不会离婚的,她已经彻底和他结束了,莱昂那德冲动地又一次表达了自己的爱,他说可以让米雪儿一辈子都幸福,他们可以远走高飞,彻底抛弃过去的一切。
于是他一面和自己的准老丈人虚与委蛇,并且答应家人留在家中参加双方类似定亲性质的晚宴,一面偷偷地去商场买了求婚的戒指,并订下了双飞的机票,等待在晚上的那一刻向米雪儿求婚,并和她远走高飞。
家中,人声鼎沸,充满了喜庆的氛围,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的离开。
知情的妈妈追到楼梯口,眼里都是不解和伤心,而他则是一脸的兴奋,他说,妈妈,我现在很幸福。
楼下约会的地点,楼道中缓缓映出的米雪儿的脸,她告诉他,那个男人为了她离婚了,她不能和莱昂那德走了。
“你是一个好人!
”她说。
其实,这句话彻底地击溃了他,我觉得莱昂那德应该是听过很多遍了,之前的女朋友分手时说的应该也就是这句话。
好人,可是好人为什么永远也得不到自己的幸福。
他来到了海边,把手中的戒指扔向了大海。
他想再一次结束自己的生命。
可是戒指偏偏又重新出现在他眼前。
他向命运屈服了,收起戒指,回到了家里,面对SADRA,把戒指套在了她的手上。
SADRA无比幸福的脸,让人觉得这个场面更加的伤感。
她永远不会知道这个戒指后面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故事到这里结束了,但是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开始。
结婚了,只是一个阶段的结束,米雪儿离开了莱昂那德的生活,可是在他以后的生活中,还会出现LILLY,ANGELA,ISSABELLA...就像童话故事的结尾,公主和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真的是这样吗?
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证明了“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那些大量的温馨的爱情电影只是用以抑制疼痛的鸦片而已,吸上几口,疼痛缓解了,等药力过后,疼痛依然无边蔓延。
主演杰昆菲尼克斯,在影片里,焦躁,眼神飘忽,手足无措,是因为这个人物是卑微的,永远没有安全感,缺乏勇气,既缺乏生的勇气,也缺乏死的勇气。
注定了,他只能一辈子就这样浑浑噩噩下去。
1979年,有一部苏联影片,叫《永远的马拉松》,说的是一个中年的大学教授,公认的好好先生,可是内心里一直很厌恶自己的现状,很想做真正的自己,终于有一天矛盾爆发了,他想极力维持,可是终归失败,他转念一想,也好,彻底放松了,和过去的日子告别吧,以后就要做自由自在的自己,但就在他为自己庆祝的时候,妻子回来了,情人打电话来要求原谅,同学仍然求他帮忙。。。
他颓然了,原来终究逃离不开自己的轨道。
这个电影更加的现实,更加的让人信服,什么样的性格,注定了什么样的命运。
命运就像是牢牢抓着缰绳的骑士,而我们就是他胯下的那匹马,偶尔他开了个小差,让你信马由缰了一会,可是马上又让你回到了原来的道上。
对人生而言,理性只是维持生活的那一根稻草 首先得说一说看这部电影的缘起。
多年前看过杰昆的《her》,当时只是把这部电影当作一般的人工智能电影来看,很新奇。
如今,将近不惑之年,再看《her》,已是剧中人。
人们常作人生规划,我想想这不过是一种想象罢了。
每一个十年,是一个时代,算不上沧海桑田,却也是时代变迁,甚或是巨变。
人生的下一个十年,真的很难预料自己会向左,还是向右。
总之,未来是不确定的。
过去已既往,未来只在想象,当下却怎么也抓不住。
不知,这是否是映和了《金刚经》中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her》中杰昆的表演,那种与世事格格不入的孤独和忧郁,真不知道他本人真是这样的,还是在表演。
他的那种灰色的情感与剧中的灰蒙蒙的天气相互映衬。
以心观世界,心里的灰暗,把天空也照成了灰色。
正是感叹杰昆的表演,真正第一次想要了解这个演员。
自然就会找他的所有电影来看。
接下来要说的是《两个情人》。
《两个情人》,这部电影比《her》要早5年。
介绍里说这部电影是杰昆的息影之作。
时间证明,杰昆,一个如此独特的演员,能够演绎《小丑》这样角色的伟大演员,没有在盛年息影,真是吾等之福,因为可以看到如此精湛的表演;也是吾等之痛,因为杰昆的角色确实让人心下纠痛。
有一点担心的是杰昆本人一直在这样的精神角色中走下去,会不会真的走向自我崩溃。
《两个情人》正是比《her》更让人纠痛的电影。
表面看来,《两个情人》是左右为难,理想与现实,激情与理性等等一系列俗套的情感纠葛的爱情电影。
如果是换着一般的演员来演,也许可以这样评价。
但是由杰昆来演,则要另作评价。
看这部电影,有一个潜在的基础就是不能把杰昆(角色叫“莱纳德”)当作正常的爱情选择来看。
在电影的故事之前,杰昆因为与未婚妻因为病理原因无法正常生育孩子,感情被迫中止。
这段感情对杰昆来讲是真正刻骨铭心的,(杰昆开始跳水自杀时潜意识里又出现未婚妻离去的告白,以及它一直保存未婚妻的照片。
说明这段感情对他而言,是不能放下的。
),他也因此而陷入了抑郁症不能自拔(剧中说是精神分离症)。
总之,杰昆是一个患有重度抑郁症的人。
这样的人有很强的不安感,一直想逃。
他的母亲,一个真正爱自己儿子的妈妈,在剧情的最后段,当杰昆想要与蜜雪儿逃的时候,妈妈表现出无比的爱与包容,“莱纳德,你要离开吗?
.......这是你的家,你任何时候回来都行。
”其实。
儿子的一举一动都在妈妈的观察中。
自杀是精神彻底失序的行为。
逃,还是比较清醒的认知。
逃,得有一个缘起,有一个理由。
很多时候是无所逃避与天地之间。
正是这样的一种困境,让他这样的人喘不过气来,想要呐喊,但是真正发出声音来却是暗孤泣。
了解了他的精神境况,再来分析行为表现就有了立足点。
两个情人(汉语讲情人多少有点贬义,这正是这样一个重视道德立场的文化的狭隘之处。
)首先说桑德拉,一个理想的女性。
桑德拉与莱纳德的相遇实际上是桑德拉的“预谋”。
可见,这个外表温柔的女子,实际上内心是极有主见的。
她想要结识莱纳德的初衷仅仅是因为在纳德家的洗衣店偶然见到莱纳德邀请他母亲跳舞的场景,最直观的感觉判断莱纳德是一个“很可爱”的人。
桑德拉温柔,漂亮,善解人意,家事殷实。
当她越接近莱纳德越发觉得莱纳德是一个单纯的人,表里如一,尽管她知道他有自残的经历,依然想要照顾他。
她想要照顾他。
这个温柔的女子内心该有多么强大。
蜜雪儿,一个永远只会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团糟,毫无主见,没有独立生活能力,莫名其妙的女人。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除了外表而一无可取的女人,却能激发莱纳德的勇气。
对!
就是是勇气!
莱纳德的生活最缺乏的就是勇气。
实质上蜜雪儿能吸引住莱纳德的根本原因不是漂亮的外表,而是她的孱弱。
蜜雪儿是一个灵魂虚弱的女人。
正是这些,激发了莱纳德生活的勇气。
在桑德拉和蜜雪儿之间,很显然的,莱纳德选择的是蜜雪儿。
看似是莱纳德想要照顾蜜雪儿,实际上,是莱纳德能通过蜜雪儿的孱弱激起自己生活的勇气。
很遗憾,蜜雪儿这样的女人是危险的,蜜雪儿最需要的不是情感的照顾,而是有人给她“交房租”。
任何时候,普通的男子见到蜜雪儿这样的女子都是要躲得远远的。
可惜,莱纳德这样的男子不缺乏别人的爱,恰恰相反,而是需要付出爱(莱纳德想要表达的爱,本质上是一种强过命运的强力意志)。
只有在付出“爱”的体验里,莱纳德才能拯救自己,把自己从那种向下堕落的下坠感中吧自己拉扯起来。
在一般人看来,莱纳德不去选择桑德拉这样的女子,杰昆是该死的。
但是,前面已经说明了,对于莱纳德不能以正常的理性去分析。
剧情发展到最后,蜜雪儿终于还是选择了给他交房租的人。
莱纳德独自在海边向大海走去,剧情可以有两个写法:一种是莱纳德直接走向了大海。
命运中不能选择自己的人生,但最后却还有选择生死的自由。
这是悲剧!
而电影选择了另一个发展,当海水涌上来的时候,莱纳德退却了。
独自孤泣,这不是忏悔的眼泪,是无力的孤泣。
他捡起了沙滩上桑德拉送给他的手套和准备送给蜜雪儿的“惊喜”。
此时,吉他音乐响起来。
吉他舒缓的的音乐实际上具有相当大的欺骗性,好像是莱纳德最后在理性上终于明白了真实的生活的意义。
但是实际上,这一切对莱纳德的人生而言,理性只是维持生活的那一根稻草。
重新回到家里。
家里一切依旧,众人依旧欢声笑语,莱纳德推开门,轻轻走进坐在墙边。
这一逃一回,好似只是出门去“打了个酱油”搬的平常。
妈妈转头看见儿子,那微微变化的表情,儿子给予妈妈的眼神的回应,这短暂的眼神交流中,妈妈知道儿子“回来了”。
当莱纳德给桑德拉戴上戒指时,他哭泣了。
他告诉桑德拉是“喜极而泣”。
但他们拥抱在一起时,莱纳德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他无喜可感。
在汉语中,哭与泣本不同,哭有声音,是一种向外的情感表达。
哭可以有声调俯仰,所以是一种理性的表达。
哭,相对于别人,相对于天地。
哭与歌可以混同而为狂歌当哭。
泣往往没有声音,是一种向内的情感表达,泣只是为自己。
莱纳德,只要泣,没有哭。
莱纳德的内心的那片阴霾正好遮住他孤泣的灵魂。
尽管妈妈理解他,包容他,但却不能驱散那一片阴霾。
莱纳德的精神“疾病”从精神分析视角来看是抑郁,亦或是分离症。
在西方医学里无解。
在禅而言,是一种我迷我执。
无论是与桑德拉或是与蜜雪儿,都只不过是一个相。
理性也好,激情也罢,都不会是莱纳德能超脱那片阴霾的方法。
他的那片阴霾的缘起处是自我与命运的纠缠。
世人总想超越命运,却不知不昧因果处是解脱。
百丈禅师每日上堂。
常有一老人听法并随众散去。
有一日却站着不去。
师乃问:"立者何人?"老人云:"我于五百年前曾住此山。
有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说不落因果。
结果堕在野狐身。
今请和尚代一转语。
"师云:"汝但问。
"老人便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师云:"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
告辞师云:"我已免脱野狐身。
住在山后。
乞师依亡僧礼烧送。
"次日百丈禅师令众僧到后山找亡僧,众人不解,师带众人在山后大盘石上找到一只已死的黑毛大狐狸。
斋后按送亡僧礼火化。
——载《五灯会元.百丈怀海禅师》
先说结局,michael是不会跟他走的,leonard说了那么多我爱你,但是michael一次也没有说过。
影片开头是leonard第二次跳下河寻求自杀,所以当他走向大海的时候我以为这次他选择的是大海,真正使第二次痛苦得到解脱。
但是。。。
我所想像的结局是:戒指放在手套上面,留在岸边,男主角走向大海深处。
为劈腿付出应有的代价。
是的,当leonard走回家后,龌龊二字顿时闪现。
4星的原因是影片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接近。
充满了太多我们熟悉的情节:两个年轻人订婚了,但是由于某种原因遭到女方父母的反对,然后女方什么都不说就失踪了;时刻渴望转正的二奶;有着家族利益的两个年轻人被双方父母撮合。
生活中,像michael那种面容姣好但却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女人太多了。
在楼顶上的第一个场景,michale极力想寻求leonard的帮助,去帮她看看这男人是否真适合她,真正值得他托付终生。
这种帮助是无意义的,当女人决定一件事后,再去征求别人意见,只是想要个yes,想要个支持者,而不是用来证明自己的决定是正确与否。
影片是否要告诉我们,人只需要个爱自己的人就够了,而不需要自己所爱的人?
有些电影,让你看了之后有吃苍蝇的感觉。
也不一定是电影拍的太烂,像寻找成龙那样。
有时候是电影传达的东西让我们感觉很不舒服,然而这就是人性啊。
有多少男人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想到自己?
为Sandra不平。
想起两小无猜里的男女主人公。
这些人都该绞死,绞死!!!!
1. Leonard跟Sandra应该交换父母,这样Leonard就姓Cohen了,更加暗示了Joaquin为什么要选此片来息影。
2. 纽约干洗业都发展的这么好,还牵涉到家族合并联姻,再说到我们快快活活奔小康了你信么?
3. 如果有人问我这片子里谁演得最好,我的回答是Isabella Rossellini。
4. 《劈腿情缘》是谁给的译名?
不管是谁,替我问候你母亲。
5. 准妈妈们注意了,嗑药是会流产的。
6. 在我看来,结尾停在Leonard的眼神就可以了,后面画蛇添足的情节体现了导演大男子主义的妥协。
7. 喜欢扔戒指的朋友们注意了,连盒子一起扔再捡回的几率比较大。
8. 两个loser不可能在一起,不然共同富裕是说给谁听的。
9. 有些人接受的永远无法是爱,而是命运的安排。
三角情事,是讽刺也有同情。
绝望过后的Leonard还是悄然地回到家,这个孤注一掷的局外人再次及时获救。
当他拿出事先为另个女孩准备好的婚戒给眼前的她带上,我感觉到对世事的一种嘲讽和荒唐。
也许男人天生是惯于撒谎的动物,当他深情对你说"I LOVE YOU"时,你永远不知道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唯一知晓秘密的母亲,意味深长的转然一眼。
人群中的Sandra只见欣慰,她便还并不知情。
戒指,求婚,一切于是顺理成章。
美中不足的只是眼泪。
刚刚看完这部影片,缓缓叙述的故事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我的心也随着剧情的发展猜测着,害怕着,期待着,结局虽在意料之中,但还是纠结着郁闷着,不知做何表述。
一个男人面对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孩的态度与选择,让人觉得真实而又无奈。
一个是光彩照人的美女,爱玩,嗑药,与一个已婚男人保持情人关系,可种种这些都不会削减男主对他的迷恋,为博美人青睐,可以在舞池中展现并不高超的舞艺,可以夸张自己的工作,可以为了一个短信而编造理由推掉其他约会,可以放弃事业,可以离开父母·······一个是温柔质朴的平凡女,也许也有其他闪光点,但是男主看不到,也没有兴趣挖掘,虽然没有感觉,但不影响男主的邀约、亲吻、激情与敷衍。
对待爱的人疯狂承受着种种不平等,而又将不平等施加于爱他的人,这样做值得吗?
大概心之所愿甘之如饴不存在什么平等与计较。
哪种是爱情呢?
是那种舍弃一切也要追求但却不得,还是攀高不得的退而求其次?
无奈的故事让人心酸,感叹。
我们是谁的求之不得?
又是谁的退而求其次呢?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脑子里一直在来回飘着这句话。
男主角叫Leonard,瞬间想到了生活大爆炸里那个衰仔,觉得轮廓上还真有些像,兀自觉得:原来叫Leonard的都长这样。
这是闲话。
这是一个劈来劈去你劈我我劈你的劈腿故事。
两个情人如果对于Leonard来说就是Michelle和Sandra,对于Michelle来说就是Leonard和Ronald。
这样的组合存在一个交集,就是Michelle和Leonard。
但大概就是因为在这个关于劈腿的故事中作为一个互劈行为的交集而存在,注定他们不可能修成正果。
L和M都有很严重的人格弱点。
L经历了一次无果的爱情,导致心理脆弱扭曲时常自我伤害,M依赖药物调节情绪,爱上有妇之夫生活在主流背面。
作为备胎,L算是姿态比较高的了,起码有一个为他crazy的S。
其实影片没有过多渲染每个人物的性格、条件等各方面,而是以“劈腿”的情感作为一以贯之的线索。
按照我所能理解和想见的生活,Leonard是一个遭遇过爱情失败,外表轻佻内心悲戚的人物,他有着种种矛盾挣扎,但也不失为现代大都市生活中普通男人的一个代表型。
Michelle是那种妩媚浪漫,面容靓丽身材姣好,让无数男人倾慕但迟迟没有归属的女人,从事的大约也是公关之类的行业。
Sandra是那一类未来有望成为公认的贤妻良母的女人,对于情感和另一半,她们依着天生的隐忍顺从而处处懂得分寸,细水长流。
Leonard这样的男人一方面可以拥有平实温暖的家庭,前提是他选择Sandra这样的女性,另一方面他们内心渴望的是激情澎湃,冲动浪漫的生活体验,这让他们在平平淡淡了太久之后初见Michelle这样的女人就会轻易沦陷。
Michelle这样的女人永远不缺少一个心甘情愿的备胎,但是她奉之为主为神的那一个往往缺少和她结合的现实条件。
由于缺乏安全感,她们容易爱上有家庭的男人,因为这样的男人比单身男人多了一种潜移默化养成的照顾他人的习惯,并且也具备一种能让人依靠的幻象。
Sandra这样的女人大约对于突发状况时常无能为力,如果结尾处L和M私奔成功,其实Sandra大概什么也做不了。
但一旦这种意外没有发生,她们的耐力和持久性是M无法比拟的。
说了一车的废话,其实不管谁跟谁,谁背弃了谁,从过程来讲,Sandra爱Leonard,Leonard爱Michelle,Michelle爱Ronald。
爱情,不过就是一物降一物。
想来想去,觉得这片子还是比较无语。
从同情到恶心的过程,就是梦想屈服于现实的过程。所以......要学会麻木PS:给三星,因为这不是电影,电影是给人织梦的
菲尼克斯息影之作啊……期待有朝一日能回归。
可是我觉得他长得好恶心哦
毫无亮点可言。除了苍蓝色的屋顶平台。
一点破事拍了俩小时。这片儿里有爱情吗?呸!
好冷。。。
Gwyneth好漂亮啊好漂亮@_@
In some where, some couples would like to do as their heart wish.
FUCK.
Two.Lovers.2008.LIMITED.720p.BluRay.x264-BestHD
莫名其妙的看的,看完还没什么印象。总有个自己最理想的,达不到就退而求其次,人都挺可悲的。
Typical affair
太闷 看睡着了
俄语系格雷回归本行,拍的是白夜,给了男主比白夜里更多的温柔怜悯,也给了这些爱人更伤感的结局:Leonard失去了他梦中的美丽鬼魂,Michelle甘心落回纠结肥皂剧的陷阱,而Sandra得到了为别人心碎一地捡不起来的男人,以及那只永远存着他旧梦的戒指。Joaquin奉献了演员生涯中最温柔细腻也最出色的表演,以后要超越也很难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部永远是我最喜欢最珍惜的Joaquin表演。& 格雷作品里的费里尼彩蛋真的很多,这部里也有大路的彩蛋lol
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结果么 哪天哪看到一句结婚要和爱自己的人而不是自己爱的人 我妈也老这么跟我说 现在想来这样确实最实际了
+ 超脱于文本的迷人影像。从开头的自杀未遂便定下基调,格雷加以暗淡灯光雕琢,两个情人在他身旁一直平行永不交叉,结尾回到开头的状态,在海滩边手套先是落下被海浪冲走,遂将其捡起又把戒指一同揣入兜中,被赠予的「手套」代表女友对他的爱,为单恋对象准备的「戒指」代表他对她的爱,而在海滩边的掉下又捡起的过程如同整段关于“两个情人”的经历。而在最后一同拾起,将“单恋的爱”——戒指递给女友,正完成了之前和女友在一起时的情节回溯,惊叹于文本的精细,感情和精神上的双重回溯,正如从未开始。
so pathetic.
Gwyneth Paltrow还是很美的……
【他会把机票钱还给你的.】杰昆原来是瑞凡菲尼克斯(私人爱达荷)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