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歌华有线的推荐以后,看的这个片子--2013.1.15画面昏黄,中间有一段倒叙的手法,看到最后让人还得回忆片中的各个情节,真是有种小穿越的感觉。
其实到最后也没说清楚那个人到底是不是恐怖分子的帮凶,应该不是吧,男猪脚不是给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么。
这片子看的让人很沉重,尤其是受刑那部分。。。
没看的还是不要看了。
没意思。
每次讨论到死刑和日本之类的话题,总会有人扔过来这样的论调:如果你的女儿被人先奸后杀,你会希望把凶手怎么办?!
或者如果你的亲人被日本人大卸八块,你想不想把那个日本人大卸八块?!
于是我只好说,如果我是那位不幸的父亲,我会希望把凶手剁成肉酱包饺子吃;如果我是屠杀的幸存者,我会希望把大和民族毁灭。
正因为如此,我不会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因为当事人难免失去理智而做出比凶手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错事。
我们也不应该让当事人成为处理这些事件的决策者。
可惜我们并不总是有机会充当第三者,不确定的感性因素几乎随时主宰着我们。
人不是上帝,因此总会不客观。
就像有经济学家叫嚣说价格是不均衡的,因为均衡的时刻太少。
如果我是美国人,在世贸大厦轰然倒塌的那一刻,我会希望将直接伊斯兰世界夷为平地,而不是花时间搜寻恐怖分子到底藏身何处。
如果我是国土安全部长官,面对一次恐怖袭击的威胁和一个似是而非的嫌疑人,我会说去他妈的程序正义去他妈的个人权利,一千万人就要死了,我不在乎多死这么一个。
但是我不是,于是我大声疾呼,于是我拍出电影来揭政府老底,乘民愤之声抨击权势,夺取小金人。
孰对孰错,只取决于那个埃及人的骨头够不够硬。
而后者应该庆幸的是,他的呼声众人可以听得到,因为前者即便权势再大也没能阻挠言论的自由,因为有些权利永远都牢牢握在人民自己手中。
这就基本上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世界里并不需要上帝,也不需要聪明的或自以为聪明的人,只需要权利的分离与制衡。
有思考。
那个人是否恐怖分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人当不当人。
罪恶在恐怖分子,也在反人民政府。
我喜欢碧蓝航线一句话,我们要证明,人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优雅的生活。
不管你处于那一方,都没有严格的对错之分,但处于矛盾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学习一下道家的顺其自然,跳出于局限自己的位置,不从自己出发来思考。
所以两个议员无能为力,情报女boos一意孤行根本不在乎一个生命,政府反恐部门不需要真实情报只是要自己想求,最后只有男主放下被恐怖袭击的恐惧,选择不那么合规的方式,释放了人。
因为站在高处看,他是不是恐怖分子都不重要,就是恐怖分子情报也是拿不到的(假情报),即使再做案,但也不能为了不受伤害而伤害人性,活的了却没有了善良也不配称为活着。
不要忘记我们不是恐怖分子,不能用恐怖分子那一套来对付,不然两者就没有区别了。
影片以美国政府在911事件以后采取的引渡政策为切入点和背景,将政治、战争、惊悚等诸多元素较好地整合在一起。
911事件以后,好莱坞将目光瞄向恐怖袭击事件后引发的政治和军事问题,拍摄了一系列反恐题材的电影作品,《反恐疑云》便是其中的一部。
与其他同类型影片核心有所不同的是,《反恐疑云》的核心便是向人们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了潜在地挽救数千人的生命就牺牲一个人的权利是否是一种理智的做法。
可以说影片观赏性相当不错,而娱乐性的背后更值得反思。
集合了梅丽尔·斯特里普、瑞茜·威瑟斯彭、杰克·吉伦哈尔、艾伦·阿金等众多影帝影后出演,堪称豪华演员阵容。
制片方还找来了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南非导演加文·胡德执导,无不显示让反恐题材焕发新生的野心。
在故事讲述的手法上,采取了多线并进和倒叙相结合的手法,使得整个故事不至于太过平面而失去娱乐性。
影片本身的着力点不仅在于揭露和质疑美国在911之后对于恐怖主义采取的政策和手段,而且还对官僚政治和人性作出了一定程度的批判和揭示。
但正因为影片承载的信息过多,穿插的情节也显得过于散乱,让影片整体略显剧力不足。
总的来说,豪华演员天团的表现足够精彩,从而弥补了影片流于形式的缺陷。
并且影片在揭露黑暗和煽情之间摇摆不定,众多细节经不起推敲,并不足以彰显影片的人文关怀。
影片大致分三条线、讲述六个主要人物,分别叙述,却相互交织,结尾又巧妙融合。
以9·11后的美国反恐形势为大背景,讲述了恐怖主义给不同国家、民族、家庭带来的伤痛。
演员阵容强大,杰克吉伦哈尔,两大影后瑞希威瑟斯庞和梅丽尔斯特里普,剪辑也精彩,略不足之处是叙事和结尾处理稍显平淡。
总而言之,好作品,值得看。
没有惊喜但也比较吸引人。
幸好最后探员人性化的释放了无辜的人。
草木皆兵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种族都只是陷无辜的人于无妄之灾。
凡事走向极端,一次又一次被证明,只是书写罪恶。
1,看到快完了才发现是两条时间线。
2,美国人审视自己的意识还是挺强的。
911后全国戒严,随即又思考自己的草木皆兵是否正确。
3,以防万一,去美国的飞机上切记死活留下点“你曾到此一游”的证据,免得CIA怀疑你入境记录一删就查无此人了。
4,睁大眼睛找个深爱你的好人(深爱,好人,两点缺一不可)做人生伴侣,你失踪时只有他会不遗余力的找你。
刚刚看过这部电影,很沉重,我不记的有几部电影像这部电影那么沉重,但是这部确是近期最引人深思的电影. 经历911的美国人民,看来很多人还笼罩在恐怖的阴影下,由于恐惧一些不合理的做法也出现了,这是一部关于美国人在到处讲指责他国人权问题,他们的人权问题反而更让人深思.亲爱的朋友希望你们能看这部电影
对于所谓的恐怖分子,我都有些同情吧。
(呵,我这样的人,要是在美国,也会被逮起来吧?
)那个男孩所做的,是他必须要做的。
民族、国家、宗教、亲情、仇恨……都足以让他下决心了。
爱情能阻止他么?
似乎不能完全阻止吧?
自从某专家发明“文明的冲突”,很多人就拿来解释冲突,但在我看,那些人肉炸弹实在是绝望的反抗。
在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中,我们如何选择呢?
对敌人的恨,也许会大于对生的爱吧?
何况,对今生的看重,并不是所有文明的共识。
忘不了,哭泣的老祖母。
是的,死去的都是些孩子。
那个为美国人做事的特务头子,他有错么?
完全是他的错吗?
感谢导演,表现得很全面,他也有温情的地方,对家人。
两条时间线,在中间才发现,挺吃惊的。
比无辜者受审让我吃惊得多,因为暴力机构的黑暗,我们已经很熟悉了。
美国人的反思值得尊敬,但他们对宗教的描述还是挺片面的。
自杀者不完全都是被利用的。
还有,他们仍然在推崇个人英雄主义。
好吧,我们需要个人英雄,但不能总指望这些脆弱的芦苇吧?
你们不是说过,要靠合理的制度吗?
在TVB8看到片花以后就一直在等,那么多的戏骨级的演员以及如此敏感而新鲜的题材一定会很有看头,但看过之后也确实有些失望…… 果然强人太多的话戏份就都不会太多,那么发挥的余地就不大,刚觉得要入戏了就转换角色了。
不过那个时间的穿插倒叙倒真是把我晃了一下,愣了一会屡了一下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一个7天的间隔而已……不过这个聪明耍的有点过了吧,万一是在电影院看的,还没明白咋回事呢就完了,岂不是很不爽。
本来挺出彩的一个矛盾争端却完全没有进行深入,也许是不能说开,但你连电影都拍了又有什么不好说的呢?
以为会有政治冲突变革抗议之类让人热血沸腾的东西,却什么都没看到…… 埃及那条线要比美国这边好得多。
总之就是什么都没发挥到位,看的不怎么舒服,真可惜了这么好的演员阵容……
反主旋律影片,不同时间线的三线叙事,最后归一,故事讲得清晰明了,很有味道,剑指cia的非常规引渡制度。
吉伦哈尔和伊万麦克格雷的表演可圈可点,深刻反思美国在911后如惊弓之鸟,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反恐策略,cia仅凭未经证实的嫌疑即可绑架、刑讯、暗杀任一国家公民,甚至是美国人,如此反恐到底是在消灭恐怖主义还是在给自己制造更多的敌人?
站在反恐前线,当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倒下,当自己也身处险境,当你的决策可以拯救成千上万的无辜生命,错杀一个嫌疑人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但如果这个嫌疑人是你自己的亲人呢?
该如何选择,引人深思。
其实个人觉得,结尾应该加个反转,被吉伦哈尔放走的埃及籍男子其实确实一直在暗中帮助恐怖分子,或许更值得玩味。
对于大国、大机构、大人物,自尊与权威的挑战是件大事,冤枉个把小人物不在话下的。
演员阵容很棒 但是故事虎头蛇尾
7/10
结尾略崩,又突兀又欠说服力。但情感饱满,时间线埋得也真是毫无痕迹。
吉伦哈尔的声音真好听❤️
班会课,睡着了
跟后来的《天空之眼》相比,导演发反思券的技巧还比较稚嫩。
阵容过于强大。几条线慢慢交织,为了得到反恐信息是否就要牺牲一个普通人,这个普通者还无法确认是不是无辜者。平静地故事慢慢交织,杰克吉伦哈尔饰演的男主仅凭道义和正直就放了受害者,我们无法再期望他后来的结局。梅姨的官僚真是大大地振振有词,你是对着一个人,我是对着国家安全政策。听起来是那么地富丽堂皇,但这不得不包含错杀一万不漏一人的灭绝式杀人思路。受害者妻子找寻的参议员助理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而全片的高潮还是来自埃及官员女儿的追逐,当她出现在太阳晃眼睛地那一天,她就是出现在自杀者前面的人,是震撼的,像耀眼的太阳射在眼睛里,是沉闷的,像那个简单的不到1秒钟的爆炸声传至耳膜。片中唯一地喜悦来自夫妻团聚,故事性地推进能让人沉浸。
看不懂,什么鬼,节奏奇慢
单看这四个字还以为是个惊心动魄的反恐片,结果成了内容拖沓的剧情片,简单个故事说了2个小时,又臭又长
2008.5.28
政治悬疑片 多线叙述和交错的时间线给人些许意外
该!
片长有点过长了,中东风情影像画面好看
看完我回想了半天才想明白是怎么档子事
恐怖主义和反恐疑云。化学家、老婆、CIA文员、人肉炸弹青年,四条线索,最后交织在一起,结尾只有化学家和他老婆。其实不在乎结果是什么,只是看一场众人的态度。甜蜜的爱情、善良的人性、誓死的抗争、肮脏的政治和不得不做却又得不出好结果的事情。这个世界,能指望什么呢
习惯了
我觉得很好看啊,但是杰克放走了被害人他会怎么样?
节奏控制的好
因为是三条故事线,三线之间并未深刻地交集,导致影片的重点不明晰,心大力薄····这就是这电影给我的感觉。另外,引渡疑云这个译名明显要更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