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卡西迪曾经是一名正直负责的警察,却因涉嫌盗窃4000万美元的钻石而获刑25年监禁。
他唯一一个离开监狱的机会就是参加父亲葬礼,并在葬礼上趁机逃跑。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他并没有出境,而是到曼哈顿酒店开了个24楼的房间,精心擦洗一番后,只为在最繁华的纽约的注视中坠楼。
这名字让我一开始搞不清这是啥电影…不过很好看并不是开头就能猜到反派的那种我就猜错了,从弟弟开始偷钻石就全程无尿点了跟着他们一起紧张啊。
而且没有猪队友,每个人都挺不错加上围观群众。
这是第一部我和豆瓣主流评分看法不一致的影片。
豆瓣上居然连7分都上不了。
看来评分也不能盲从。
这不是动作片,没有火爆的场景,但剧情编排一开始就给人惊喜(该片尤其不能剧透,意想不到才会激发强烈的看片兴趣,编剧成功做到了这一点),过程扣人心弦,从头到尾目不转睛盯紧屏幕,时刻为片中那些人紧张着。
我晚上十点开始看,本来不太想看,人昏昏欲睡的,后来还是打开了高清播放器,一看,睡意全无,绝无睡点。
不得不提的是艾德·哈里斯 Ed Harris,真的老了,他在兵临城下里演一个淡定的德国狙击手,现在风采全无。
从电影院出来后,我试着回忆这部电影到底都讲了些什么?
有悬疑,到底是谁害的男主角?
有男主弟弟和他女友的爱情,有男女主角两个负责的警察之间的信任,还有对资本大亨的控诉。。。
但我第一件回想起来的是女二号换衣服的场景……那个夹的啊……那完全是两个足球啊!
导演还安排她跳两下再穿上紧身衣……我估计撸点低的同志就……玩笑,原谅我的猥琐吧。
这部电影和《王牌对王牌》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好警察惨遭同事诬陷,情急之下铤而走险。
一个是威胁自己跳楼,一个是劫持人质。
都得到了素不相识但秉公执法的同事的帮助,对了还有关键时刻,都有并不起眼的小人物帮了主人公一把。
并不是说《窗台》有抄袭的嫌疑,但情节脉络上却有相似之处,也不影响观影,且《窗台》还结合了“高科技”盗窃……整部影片中规中矩,不会把你感动的泪流满面(特别是和哥们儿一起看的时候,略尴尬啊……)更不会像《盗梦空间》或《蝙蝠侠2》那样看完之后大呼过瘾,当然,也不会像《战国》等烂片那样让你有退票的冲动。
这样中规中矩的商业电影,每年好莱坞还会拍不少。
它最适合的,是在忙碌一天后回到家中,或踏入影院,放松一下心情的主流商业片,它基本包含了所有能包含的元素,有动作,有悬疑,有枪战,有爱情,帅哥美女也不少。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电影都有超大的投资,靠着某一部电影打出名声。
真正使得好莱坞长盛不衰的不是像《阿凡达》《泰坦尼克》这样的巨作,而是如《窗台》一般兢兢业业的商业电影。
如果我们每年能有更多这样的电影而不是靠年底的几部名导演的大片来提振市场的话,我相信中国电影行业会走的更好。
给电影打分时可能完全取决于你我的心情,与心爱之人看什么电影都会感觉是五星的,心情极度郁闷时也会不自觉的给电影剪一星吧。
所以,无论什么标准,从影院走出后一天紧张的情绪得到释放,看了个不错的故事,甭管它有这样那样的瑕疵,宽容一点,也不是什么大烂片,乐呵乐呵得了。
开头小激动,不然不看的,你懂的,好莱坞类型片对我吸引力如乳爆女人。
所以后来就开始快进,但还是没快玩。
女主角让我想起莎莫五百天tom相亲女,专门比对。
不是,老人纹,比女主差多了。
继续快,快出结局,以为这会是结局。
后半段编剧有水准,合格的刺激品,不过一次性的。
花点心思,这种故事会有一堆漏洞。
高智商,高科技,双线喜剧事业爱情皆丰收。
还是看得头晕。
好莱坞有“偷盗片”(heist movie)这个亚类型:天罗地网的安保,壁垒森严的机关,智慧超群的主角,天马行空的布局,行云流水的团队合作,结局当然是奇谋妙计显神通,神偷窃得至宝归。
时下的偷盗片新花样迭出,以适应观众越来越挑剔的审美,但不论如何创新,有一点大致共通:神偷老大总是首当其冲,深入虎穴,开着宝马迷你街头狂奔,从通风管道垂入赌场金库,在双子大厦间高空追逐……那才是他们该做的事,至于门外放哨,打烟幕弹这些杂活,主角是不屑一顾的。
《窗台上的男人》(以下简称《窗台》)刻意要打破这个规则,反其道而行之,从而赋予该类型片一个新鲜的变奏。
偷盗片重在展示神乎其神的偷窃过程,本片的两位神偷虽身手灵活却经验不足,需要萨姆•沃辛顿饰演的大哥从旁指导。
平心而论,这对愣头青小情侣的表现足够惊险,但本质上更接近《小鬼神偷》,《神鬼妙计》那一类打着偷盗片幌子的青少年冒险片,煞有其事的高科技装备,高难度的攀爬跳跃,争分夺秒的紧张运作,诙谐的成员互动一应俱全,唯独少了一份等量齐观的智慧交锋(他们选择用枪逼着而不是妙手空空取钻石,从办事效率上完全说得过去,但更像疤面煞星而非十一罗汉的作风)。
夸张的风格与喜剧片,或是《都市侠盗》之类的美剧可相映成趣,放在严肃的犯罪题材中稍有点格格不入。
因此神偷退居配角,把风放哨者反上位成焦点人物,顺理成章。
沃辛顿饰演的“跳楼男”大部分都在面积不足两平米的窗台转悠,肢体动作极其有限,基本靠神情和对白推进故事。
豪华酒店二十多层的贵宾房外景致开阔,但无奈后有警方把守,前进一步就是万丈深渊,看似宽广无边实际逼仄压抑,构成了近年流行的封闭空间片格局,和《狙击电话亭》,《电梯里的恶魔》,《活埋》等一样,要在狭窄的活动范围铺陈出万钧剧力。
主角与警方官员、谈判专家、前拍档、新闻媒体和围观群众连串互动及周旋,稍有差池就将前功尽弃。
他既要逼真的扮演一个沉冤难雪、万念俱灰的绝望逃犯,又要屡次分毫不差的“指挥”群众提供偷盗掩护,时而需语带双关敷衍警方、联络队友,时而又需面对突发事件,第二幕中大部分峰回路转的戏剧冲突都来自这方寸之地,有效的弥补了神偷段落的奇观有余、心跳不足。
说起偷盗片与封闭空间片的“联姻”,《窗台》并非首创。
《局内人》和《捕蝇纸》都曾将叙事限制在一座楼内,颇有点《飞天大盗》遇上《王牌对王牌》的味道。
《窗台》更进一步,将空间缩小到“单人”档次,在开辟出新境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暴露出两个类型难以调和的矛盾。
神偷片为了营造“骗中有骗,局外有局”的机锋逆转,需要一定的人物规模打底,一般来说,布局越是庞大,所需的角色越多,头绪越纷繁无比,人物越忠奸难辨,越能在结尾令观众大吃一惊,属于人多好办事。
而封闭空间片最讲究在简单的人物关系(但不一定明朗,可能会逐步揭示)中迫出张力,《电梯里的恶魔》集中在被困五人的背景调查,《活埋》演员只有一人,献声者也只寥寥数人,而《127小时》进入主线后更是通篇独角戏,人越少越能突显精髓。
《窗台》两边继承,免不了造成水火不容。
故事前三分之二,主角计划周密,执行顺利,事事领先警方和恶势力一步,高空作秀的谨小慎微和入室行窃的大开大合穿插并进,好戏不断。
但当行动横生枝节,局面逐渐失控后,两种类型片的矛盾便趋于激化,迅速滑入俗套动作片的阴沟。
前两幕中为制造头绪出场人物太多(数数本片有多少你觉得脸熟但叫不上名字的演员),此刻刹不住车,只能靠“你打我我救他”的简单方法一刀切,编导创意火花熄灭后的疲态尽显。
至此,偷盗片的以智取胜和封闭片的惊悚悬念都不见了踪影,追逐、枪战等肤浅的视觉元素构成了一个虎头蛇尾的乏力高潮。
凭《阿凡达》和《终结者4》等片人气直升的萨姆•沃辛顿,其处境有点类似香港的甄子丹,两人都是被扣上了动作明星的帽子摘不下来。
正如后者演贺岁喜剧都要表演咏春拳,也没有人相信沃辛顿会在一部警匪片中放弃强项,单靠窗台上的公众表演和遥控指挥就能摆平坏人,何况片头他已秀了一段飞车追逐。
单讲动作戏,比起这个先声夺人,本片的高潮打斗有点“压不住”,那惊天一跃固然令人热血沸腾,但放在剧情中收效寥寥,主角要靠一个路人“拔刀相助”才能扭转劣势,虽有铺垫仍叫人啼笑皆非。
不像吃一辈子动作饭的阿诺、史泰龙,沃辛顿有拓展演技的野心,但本片和他之前出演的《罪孽》,《一夜迷情》等小制作一样,只能扩宽他的戏路,对提升演技助益不大。
文/方聿南
这部电影唯一让我坚持看下去的就是伊丽莎白·班克斯,至于剧情神马我觉得跟《狙击电话亭》和《局内人》都差远了,那俩情侣盗贼之间的调情简直就是隔靴搔痒式的无聊之举。
至于男主角为啥最后透露偷钻石的真相然后跟女警探勾搭上了,我觉得完全是编剧没睡醒的缘故。
逻辑太差,男主被污蔑偷钻石,然后他就真的去偷钻石证明清白?
开始说带好摄像机,还以为是要把过程拍下来,没想到只是为了拍密码。
实在想不通,把钻石偷出来,不恰好证明是自己偷的吗?
什么逻辑?!
另外,谋划了一年,结果剧情推进完全靠巧合,靠N个人帮忙,包括反派智商太低,靠搭档良心发现,靠女主舍身相救,靠男主纵身一跃肉搏,靠路人拔刀相助,靠反派把钻石带在身上,这么多巧合完成自证清白的救赎,完全是把观众当傻子啊。
女二真美!
一星。
还以为是一部无趣的吐槽片,整部戏的节奏比我预想中要连贯紧凑,饱满的剧情可以支撑住男主角要跳楼这个单薄的卖点,一开始我还在想这部戏应该会很无趣,要跳楼的戏只能有两个结局,尼玛要么就跳,要么就不跳,当然我毫不害羞地承认我也跟戏里的围观者一样,看戏就为了要看他跳,但根据好莱坞经典动作片“男主角=不死蟑螂”的定律,在他跳了又不会死的前提下,那电影必须要以其他更悬疑更刺激的剧情来补偿一下我们这些围观者,还好他最后还是跳了,尼玛要真不跳,我就想跳了。
总得来说,这部要么跳要么不跳的纠结片最让我惊喜的是这其实是一场掀动围观群众讨伐资本主义的跳楼show。
资本主义的世界内从来都是弱肉强食,贫富两极分化,私有与共有的不公。
那些资本主义家是这个世界里的上帝,他们以黄金当作核弹,以财富象征权力,规划平民们的命运,掌控他们生活的市场,有手段地让他们不得不屈服在他们膝盖下,一场又一场的华尔街抗议让大家愈来愈从那些纸醉金迷的美梦中惊醒过来,其实大家都在钱的脚底下当了几百年的傻子。
那个最敬业的群众演员,最英勇的围观者,那个最后扑倒警察的大叔,在戏里大叫过一句,资本家做错事都不用坐牢,全都让穷人坐去了!
真是精辟啊大叔,有钱人都可以上私人医院,穷人就只能排队去公家医院;有钱人可以一边伸手向大众要辛苦钱,一边喊着走投无路申请破产,穷人就只能一条黑路输得无穷无尽,走投无路了只能跑进另外一个世界;有钱人手拿隐蔽的权力,既呼风也唤雨,穷人则身无一物,只能听天由命。
世界就是不公平,或许穷人可以小赢一会儿,可以证明自己的无辜,可以在酒吧里尽情畅饮,但是富人或许只要找个好律师,随便打打或许连牢也不用坐了,舆论媒体的压力吹得比风还快,或许”嗖“一声就不见了踪影,然后富人继续炫,穷人继续挫,这个用钱堆叠的世界依旧没变。
所以这是一部隐藏主义的意淫片,以动作行窃的剧情为幌子,宣扬着正能胜邪的主旋律,其实根本就没有所谓正所谓邪,即使有,也只能在童话故事里见到。
杜苏芮未到,热带低压的酷热高温里,想找部刺激醒脑些的片子调剂一下,在暴风里挑出了这部《窗台上的男人》,名字很文艺,片子很商业,演员一概不认识。
可我一开片就面临难题,需找些注意力转移一下被从高楼窗台外俯视镜头带出的眩晕感。
跳还是不跳,是主角的问题么?
回溯的故事里渲染着些悲情的气息,恍神想着该不会是个滥情的棋子故事的时候,蹩脚男二养眼女二出场,貌似好事在后头呢,所以那些远逊于既往大片里神一般勇猛豹一般利落的角儿表现,就忍了吧,尽管不否认在男二白痴一般的调情片段里翻了不少白眼。
回归主角,又一个腹黑范儿,无辜的牢狱之灾里可不是绝望的沉沦,精心布局下要抓住的是绝境里的一线生机。
所以才有父亲葬礼的逃亡,继而利用罗斯福大酒店高楼窗台外的绝境逢生之秀。
典型美国大片的主旨离不开这样的,先把主角逼到绝境里,然后置死地而后生,上演大快人心的绝地反击。
当然这部耍了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导出了些新意,加上美国片子对商业犯罪片的节奏把握起来驾轻就熟,这一部同样节奏流畅,时不时放些绊子,让我们与着围观者一样把心弄个七上八下,再来拨云见日。
总括之就一部中规中矩的商业片,带了些悬疑色彩,提心效果还不错,毕竟男主几乎全部时间待在高楼的窗台上,看那么久不惊心就奇怪,更别说最后还来个奋身一跳,既满足看客需求,又如己所愿,洗脱罪行,一家团聚,完美收场。
用了起码十分钟篇幅的时间来确定跳楼者的身份真的很假,做过警察,又坐过牢,又是越狱逃犯,谈判专家的黑人同事就是跳楼者的搭档,这难道是把观众的智商在地上摩擦吗,,,,,,!!!!!!???????????????????。。。。。。。。。
有没有人的时候就已经到了打王者农药,,,,,,,,,,,,,,,,,,,,,,
典型的好莱坞式电影,中规中矩
各种扯啊……萨姆沃辛顿为什么选了这么个片儿演啊,自毁前程。
基本算是从头紧张到尾。偷东西那会儿很紧张。还好结局很美满,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该得到报应。弟弟的女友好辣~
很不错的电影,渐入高潮,高技术含量犯罪,我的最爱!令,同样是围观,劝人跳,人家美国人比我们有技术含量多了~~~
这部电影很假,很无聊。
粗暴
没有狙击电话亭好看
没看进去
美国也有毫无逻辑的脑残片
遭受诬陷的警察跳楼吸引注意力,特地找来善良有心理阴影的女谈判专家感化她帮助自己拖延时间,使得弟弟和女友能有机会盗窃证明自己的清白,可是最后纵身一跳之后下去没事人一样又暴打大坏蛋的剧情实在弱爆了,还好有弟弟女友的好身材才让人不闷
剧情很弱啊。
牽強
拉丁妞真带劲
女二号是此片唯一亮点
高开低走
nice ★★★☆
缺乏代入感,警方竟然连他父亲死没死,长啥样都不清楚么
差点因为这个名字错过这个电影 挺精彩的 想起了王牌对王牌和狙击电话亭 没想到美国民众也和我们一样冷漠
紧凑的节奏弥补了有些情节的潦草
一个窗台,一栋大楼,一天,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