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从小仙女和小渣男的一见钟情开始。
小渣男在自己是个穷逼的时候扔掉了手上的铁环,成功的俘获了小仙女的芳心。
(这个情节告诉我们,无论何时,土豪就是这么闪闪惹人爱!
所以少男们,请不要大意的扔掉手上的戒指吧!
作土豪就是这么给力!
)【我说咦这是个两小无猜最后反目成仇的故事吧?
于是导演满足了我!
】仙女爱上了渣男,但渣男为了功名利禄割掉了仙女的翅膀。
(此处告诉大家,独自和人在外喝酒的时候请不要喝醉,因为很可能丢失了自己的鸡翅膀。
)鸡翅膀割掉后被完好的保存在城堡的福尔马林大药缸里。
诚信的老国王将王位传给了八竿子打不着的渣男,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
(老国王你肿么了!!!
这么就把王位和自己女儿卖了嘛!!!
)心碎成玻璃渣的折翼仙女变成了魔女,并随机的在路边捡了小白脸乌鸦。
(我不懂啊!!!
为什么魔女可以把树枝变成权杖,可以让天空电闪雷鸣,可以把乌鸦变成人变成狼变成马变成龙,却无法自己再长出一对鸡翅膀!!!
)乌鸦变成了忠犬,也变成了魔女的翅膀。
在她无法飞翔的时间里替她飞遍每一寸天空。
后来,渣男生了小公主。
【我说,这个小公主应该是真善美的代言人,然后融化了魔女的内心吧。
于是,导演又一次满足了我!!
导演我爱你!!!
】心碎的魔女在小公主身上许下了真爱的魔咒。
“她会在16岁被纺车扎了手指并沉沉睡去,除了真爱可以将它唤醒。
因为世界没真爱哦呵呵呵呵呵呵”【于是我又想到了Frozen里的姐妹情深,其实真爱之吻是你吧魔女?
没想到居然真是这样!
导演你真的从来不让我失望!!!!
】为防止魔咒生效,渣男命人烧掉了全国的纺车,并将小公主交给三个狗腿子仙女带到农村抚养。
(你懂为什么吗???
我不懂啊!!!!
为啥不在城堡抚养啊!!!!
辣么多纺车白烧了啊喂!!!
)(然后我真的好烦那三个狗腿子仙女,小仙女真善美的时候你们狗腿,小仙女失恋的时候转头就去给渣男擦鞋,后来仙女又一次回归真善美的时候就又跑回来拍马屁。
卧槽负分滚粗好嘛!
)但感人的事实是魔女抚养大了小公主并且爱上了她,和魔女一起养大小公主的还有一直透明却忠心耿耿的忠犬乌鸦。
(lz内心一直在呼唤!!!
哦fxxxxk,和乌鸦在一起好嘛!!!
人家都说了,你让我变成什么!
我就变成什么!
人家都变成马让你骑了!
这才是真爱好嘛!
)爱融化了魔女冰冷的心,但无奈的发现自己无法去处给小公主的魔咒,于是万念俱灰。
此时打酱油的小王子出现,我不想说他同小公主一见钟情,因为事实告诉我们他并不是真爱。
小公主16岁那年,魔咒正式生效,小公主沉睡过去。
酱油小王子缓缓的自信的给了公主一个真爱之吻。
一秒过去了。
一分钟过去了。
十分钟过去了。
公主没有醒!
鱼唇的酱油王子!!!
你真当自己是真爱么!!!
真爱是小公主她爹的老情人好嘛!!!
果然,魔女一番内心独白后,在小公主额头的轻轻一吻,魔咒!
就这么!
解!
除!
了!
小公主醒了!!!!
醒了!!!!!
了!!!
小白脸在一旁感慨道:no truer love!!!
WTF!!!!!!
谁来拯救一下这个艰难的世界!!!!
老情人渣男此时用耗尽16年来打的铁丝网网住了魔女!!!
(特么你16年前就开始打铁,打了16年就告诉我打了一张铁丝网!!!!
)魔女让乌鸦变成了火龙帮她突围,同时小公主放出了泡在福尔马林里的标本鸡翅膀!
去吧鸡翅膀!
和我真爱合体打败我老爹吧!
翅膀迅速和魔女合体,魔女顿时变身史密斯夫人,穿了一身皮衣皮裤大战渣男。
本来渣男是不用死的,但他非要把魔女往楼下推,你不记得人家有翅膀的嘛!
no zuo no die why still try !!!!
于是魔女没有挂,但是渣男挂了。
魔女穿着皮裤在渣男身边看了一会儿。
当然小公主并没有对渣男老爹的死有任何表示,而是卷铺盖和老爹的前女友一起私奔到了小树林。
这时!
酱油小王子又出现了!!
你明明不是真爱你来干嘛!!!!
但是人家就是来了!
并且和小公主牵手成功了!
此处应有掌声!
【看到这里时候我说,我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魔女和乌鸦在一起。
于是!
导演又一次满足了我这颗恶俗的心!!!
】故事结尾的镜头就是魔女和乌鸦比翼双飞在天空翱翔!!!!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比翼双飞共享人间繁华Over!
蟹蟹观看!!!
——总之!
这就是一个渣男毁了仙女于是仙女和渣男的女儿成了真爱但最后和忠犬在一起的故事!
虽然故事很断续!
情绪很不连贯!
影片画风很多变!
但是!
观影乐趣很足!
朱莉很美!
忠犬很感人!
这个星期天的晚上很嗨森!
蟹蟹大家!
≪沉睡魔咒≫,本片是根据经典童话名著睡美人改编。
首先,这又是一部将这类故事进行颠覆的,浓郁着暗黑风格的高能魔幻片。
之所以高能,因为迪士尼现在已经在百合才会有真爱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以俨然成为了童话故事的新趋势。
配音,李世荣配的极富震撼和感染力,杨晨的旁白更有带入感。
总之,值得一看。
文/艾晨提醒:内有大量剧透,敬请谨慎阅读。
题记:翩翩精灵为何失去双翅?
无辜女婴为何受到诅咒?
宁静森林为何硝烟四起,竖起荆棘围墙?
阴森城堡为何锤声阵阵,埋下铁索伏圈?
当纯真小精灵变成邪恶怪阿姨,能否迎来救赎?
当懵懂小萝莉长成二八年华时,能否等来真爱?
这一切的背后,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恨与爱,最后谁胜谁负?
世界能否重回和平?
近日,随着荆棘围墙的倒下,人类王国和森林王国终于迎来了和平统一。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最大功臣,居然是当初竖起荆棘围墙的事主:玛琳菲森。
这一竖一倒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内幕?
敬请关注本期节目——《沉睡魔咒:邪恶怪阿姨十六年后寻回双翅,懵懂小萝莉二八年华等来一吻》,让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童话人物的内心世界。
贪欲起,精灵失双翅,少年当国王在宁静祥和的森林王国里,住着一个美丽纯洁,拥有翅膀能够飞翔的年轻精灵,她就是玛琳菲森。
玛琳菲森是个纯真又有爱的小精灵,每天无忧无虑守护着这片美丽的森林,不时医治受伤的树枝,和森林里的其他生物嬉戏。
因相传森林王国里有财宝无数,人类王国一直对此垂涎,时来进犯。
因为小玛琳菲森的守护,虽然边疆偶有硝烟,但是人类一直难进森林王国半步。
某日,一个少年闯进森林偷了一块宝石,被森林守卫围困。
玛琳菲森心怀纯真,要回了宝石,放过了少年。
因为相似的身世,玛琳菲森与少年成为了朋友。
日久情深,随着时间的推移,玛琳菲森爱上了少年,少年用“真爱之吻”俘获了她的芳心。
然而少年自小野心勃勃,虽生于农家,却始终想要住进象征人类王国最高权力的城堡之中。
小玛琳菲森不懂人类心机,少年渐行渐远,她依然守护着森林王国。
这次,人类军队的侵略再次被玛琳菲森打败之后,人类王国的国王发下昭告:谁能杀了玛琳菲森为他雪耻,就将王位授予,且将公主嫁他。
农家少年眼睛一亮,杀意顿生,找到了玛琳菲森,假意警告,用迷药将她迷倒。
总算他尚有一丝人性在,没有杀了玛琳菲森,而是用刀砍下了她的双翅,献给老国王,娶了公主,当了新王。
玛琳菲森醒来发现双翅已失,悲愤无比。
真爱成了讽刺,玛琳菲森的爱与信任从此没了着落,内心纯真自此迷失,连原本宁静祥和的森林王国也失去了光泽。
玛琳菲森当上了森林王国的女王,将森林王国变成一片阴暗之地,周围还竖起了荆棘围墙。
究竟玛琳菲森会如何报复少年的无情?
怨念生,少女变邪恶,公主受诅咒所谓无爱亦无恨,爱意消则怨念生。
农家少年终于当上了人类王国的国王,虽亦可说是励志典范,手段却未免龌蹉。
玛琳菲森变成了邪恶的怪阿姨,存报复之心,要从少年身上讨个公道。
这日,已成国王的少年喜得千金,四方恭贺,小公主收获祝福无数。
玛琳菲森得知了消息之后,不请自到,无比怨恨地对公主下了诅咒:虽然公主之前获得的祝福都会一一实现,长成美貌贤淑少女,但是十六岁的时候会被纺车上的针刺到,就此一睡不醒。
除非得到真爱之吻,否则直到时间的尽头,诅咒也无法消失。
可怜无辜女婴初生即要受此大难,国王无力与玛琳菲森对抗,只能心怀侥幸,遍销全国所有纺车,放进城堡最深处,并将小公主交付三位仙女养育,隐居森林深处,直到十六岁生日之后再送回城堡,希望能躲过诅咒。
三位仙女脑袋一根筋,受托重任,却实无半点育儿经验,各种状况不断。
虽隐居森林深处,然而一直都在玛琳菲森监视之下。
小公主爱洛逐渐长成可爱萝莉,也许是祝福环身,每有意外,总能化险为夷。
然而十六年时间转眼即到,爱洛能否安然躲过诅咒?
恩慈在,阿姨重展翅,萝莉终醒来爱洛一天天长大,玛琳菲森也并未发现,其实爱洛已经成为了她生活的全部。
大概是从纯真的爱洛身上隐约看到了自己当初的影子,玛琳菲森虽成邪恶,实则对爱洛关注有加。
纵然开始时存心报复,却随着爱洛的成长,被爱洛的无邪一点点感化。
爱洛以为玛琳菲森是她的仙女教母,玛琳菲森则亲腻地称爱洛为“小怪物”。
爱洛一派纯真,对诸事无比好奇,想要住在森林王国里。
玛琳菲森无限满足她的愿望,内心希望爱洛永远在身边陪伴。
她尝试解除爱洛身上的诅咒,却完全无能为力,只能一边担忧一边期待,等着爱洛十六岁那天的到来。
终于,离爱洛的十六岁生日仅有几天了。
她在森林里遇到了一个迷路的王子,心生好感。
另外,她也知道了自己是公主的身世,在生日前一天回到了城堡,却被国王锁进房间。
国王召集了全国的铁匠,在城堡里步下了无数埋伏。
诅咒终于也还是发生了。
爱洛无意走进了城堡里放纺车的房间,手指被针刺到,倒地一睡不醒。
玛琳菲森为救爱洛,来到了城堡。
同时,爱洛当初遇到的王子也来到了城堡。
三位养育爱洛的仙女以为他就是那个能破除爱洛身上诅咒之人,没想到一吻之后,爱洛依然沉睡。
玛琳菲森躲过重重埋伏,来到爱洛面前,内心无比自责,对当初所下诅咒亦充满了悔恨。
她深情自语,轻吻爱洛,没想到爱洛被吻之后醒来。
真爱之吻原来一直就在身边。
诅咒破除,玛琳菲森内心喜悦,失去防备,在准备回森林王国的时候,中了国王的埋伏,被铁网困住。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爱洛在城堡里发现了当初玛琳菲森被国王砍去的双翅,将其释放了出来。
玛琳菲森重得双翅,魔力大增,挣脱了铁网。
人类国王被报复心迷失,在意图杀害玛琳菲森的时候,失足坠落身亡。
真爱存,荆棘围墙倒,世界和平来正所谓“大爱无言”,怪阿姨玛琳菲森默默守候小萝莉十六年,原本是为了报复,但终究真爱永存于心,在时间的流淌之下,爱亦化解了恨意。
古人云,解铃还须系铃人,连睡美人都亲不醒的酱油王子要你何用!
当世人皆以为他是能给以爱洛真爱之吻之人的时候,玛琳菲森原来才是那个正确的答案。
玛琳菲森和爱洛一起回到了森林王国,并将王冠赐予爱洛。
从此爱洛就是森林王国与人类王国共同的女王。
随着荆棘围墙的倒塌,森林王国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祥和,与人类王国迎来了统一,世界和平也终于到来。
行文至此,我们终于再次明白那句话: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向来渣男毁一生,唯有百合无限好。
从此以后,圣母怪阿姨和坑爹小萝莉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永远。
2014/6/21
前言一、电影的超前与滞后对于某个具体问题,从传统到创新,思想可能要走几百年,文学跟着它,缓慢地发展。
比如说关于“童话”——从中世纪的民谣,到文艺复兴的传说,再到十八十九世纪各种的整理、集合,最后来到二十世纪,终于在几个现代作家的笔下被彻头彻尾地改换了面目。
而电影这种十九世纪末才兴起的新艺术形式,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上,从传统到颠覆可能只隔了第一集到续集的距离。
导演和编剧们自由地在之前整个文学长流中获取便利,汲取营养,在色彩和声音还没到来前,就创造出了让观众们在思想上措手不及的作品。
在电影发展的这一百二十年里,我们可以看见一套完整的反抗与重建系统。
比如从《睡美人》到《沉睡魔咒》,只用了短短55年。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电影较于文学来说,同时也是滞后的。
当电影开始标榜颠覆时,现代文学的先锋作家们却早已厌倦了这一切。
这在于,毕竟地,总体看来,文学是小众艺术,重在作者的个人表达与自由创作,它总是更加超前与先知的;电影是大众艺术,重在观众的接受程度和口碑票房,还是要契合当下大多数人的价值观。
比如说关于《睡美人》的改编小说,半个世纪前,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就在小说集《血染之室》中精彩呈现。
二、不同改编版的侧重关于这个古老的童话故事,在文学和电影上都有为数众多的改编版本。
除了安吉拉·卡特,还有川端康成的小说。
情色电影导演卡特琳·布雷娅(《地狱解剖》的导演)重拍过《睡美人》,考虑到布雷娅一贯作风,自然而然,这部作品会重在探讨女主角关于“性意识”的凝结、摸索与觉醒。
因为,关于原版很奇怪的一点是,公主之前一直没有过恋爱经历,处于国王对她的封闭式保护中,而沉睡多年后,被一个陌生人吻醒时竟能立刻坠入爱河。
这部电影关于此问题的做法是,让公主在漫长的睡梦中经历现实中的少女应该经历的一切。
实际上,有一些关于这个童话原版的解析中,就有“性意识”隐喻。
比如“纺锤针刺破手指流血”很明显是“少女破处”的隐喻。
从这一点生发去,好像可以发现童话这种题材是最容易拿来“重述”的,就在于它的漏洞最多,换一种说法,在于它最单纯,最直接。
听众(主要是小孩)听完原版故事后,不会去问“公主的性意识哪里来?
”“公主睡了几十年不吃不喝不会饿死吗?
”“国王下令烧毁所有纺织机,那这么多年老百姓穿什么?
”“玛琳菲森是吃饱了撑的吗和一个小女孩过不去?
”这类似的问题,而只会沉浸在“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一神奇而万能的结局中。
2007年加拿大的一个短片格外有意思,它的思维完全是解构式的,甚至细致到每一个细节。
它的细节充满了对古板的嘲笑和反讽——城堡出入口用防盗门,同时用吊索;公用电话在室内;王子的马比王子更聪明等等。
它的结局——女孩不是被王子吻醒,也不是被王子的马吻醒,而是被闹钟闹醒的——纯粹的一个现代睡美人文本。
虽然怪诞离奇,却更加符合现实,女孩们不需要别人的唤醒,那一点用处也没有;同时她们拥有的也只是日常生活而已——或许之前的一切只是一场梦。
而今年这部新片的侧重点更加多元,但还是集中于女性本身。
包括了女性与男性的关系、女性之间的关系等等。
三、几个本体问题分析说实话,我对《沉睡魔咒》是失望的,可能是因为之前的希望太大。
出身艺术设计的导演拍的第一部电影,我们也无法要求它在华丽丽的场景呈现中同时把故事讲好。
但一部电影首先是一个故事,最重要的是先要把故事讲好,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从头旁白到尾。
59版只在一头一尾两个部分插入旁白,整部电影全靠画面剧情,这更符合基本套路。
这就好像我们给别人讲故事时,在一开始说:“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结束时说:“现在故事讲完了。
”而在过程中别人还需要你的提示吗。
而《沉睡魔咒》看起来则更像是一本故事书所有插图的集合。
边看字边看美图。
这打碎了它的连贯性,因此我们会更觉得这是一场舞台剧而非电影。
某些场景出现地是如此突兀,让我们不自觉地需要更多的铺垫与补充,或者直接删掉它。
而即使是画面与场景的呈现,也不能不说导演做得还不够——通篇几乎是宏大的场面调度,这在单薄的矛盾冲突的支撑下,显得过于空洞。
如果已经定位于着重塑造人物的内心,在场面调度上应该要做到适可而止。
总之细节太少,镜头平面,景深不够。
另外,三段式的剧本划分(30分钟建立——30分钟发展——30分钟解决)虽然极度工整,但没能作好自然地衔接。
但配乐还是很棒的。
音乐上做到了提示与对应,比如玛琳菲森的几场独角戏的音乐很能反映人物当时的心境。
还有那段主旋律配乐共响起了两次,一次是在玛琳菲森对奥罗拉催眠后说晚安时,一次是在前者唤醒后者说你好时,音乐对应了人物,说明在说晚安时,玛琳菲森的心理开始发生了变化。
形象一、弃妇毫不夸张地说,整部电影都是由玛琳菲森撑起来的,其余一切尽可忽视。
除了安吉的演技之外,这主要是因为,玛琳菲森这一个形象就浓缩了好几种女性形象类型。
首先是“弃妇”。
这在中外文学形象长廊中都是重要的一支,因为似乎全世界的男人除了爱情之外都有别的追求,而女人就只有爱情。
所以男人为了地位、名誉和别的什么东西而抛弃女人是屡见不鲜的。
本片里,国王为了王位。
但本片最特别的一点,是关于“翅膀”的设置。
“翅膀”象征了女性自身的力量,能够自由飞翔的玛琳菲森强大无比。
【注意人物名Maleficent(玛琳菲森)和单词Magnificent(杰出的)极其相似。
】这显示了玛琳菲森绝对和大多数凄凄怨怨的弃妇是不一样的。
她并不是属于那种除了爱情一无所有的娇弱女性。
小时候的玛琳菲森已拥有令其他小精灵嫉妒的强大力量,她终将统治摩尔森林,这无可否认,一切自然而然。
这一点与《冰雪奇缘》不同,艾尔莎最初处于与自己的力量不和的状态,她首先还需要自我认同。
而玛琳菲森不存在这种阶段,俯仰之间都是骄傲的眼神,她自信心爆棚。
如果说艾尔莎象征了女性自我认同的第一个阶段,那么玛琳菲森则是紧接其后的第二个阶段——充分的自我发挥。
然而,这力量却遭受到了来自男性的“阉割”。
国王在抛弃玛琳菲森的同时,窃取了她的“翅膀”。
实际上,现实中,不计其数的女性为了男性,自愿“断翅”。
二、复仇女神这与上一点紧密结合,正是由于被弃,才要复仇。
正如经典的“美狄亚”。
这一小支“有力量的”被弃女性不甘懦弱,开始从另一个侧面强大自己,走上不为世俗认同的“黑化”道路。
这个模式最激烈的表现见于电影《我唾弃你的坟墓》。
更具代表性的是《杀死比尔》——电影名实际意味着“超越男性阴影”,恢复心灵自由,为此,女主角忍耐、坚持、习武,抵达自己的极限,在完全思考的前提下,一步一步前进,最终完全行动,一掌拍死了那个邪恶阴影——看起来像一个寓言。
玛琳菲森的复仇相比较之下委婉多了。
她没有暴力地直接毁了人类王国,或杀死国王和王后——这其实是她完全可以做到的——而选择了一种更为“女性化”的方式:一种可以归结为于嫉妒与赌气的方式。
这样更符合女性的性格特征。
你当初在我十六岁时毁了我,那我就要让你的女儿在十六岁时被毁;你当初骗我有真爱之吻,那我就许给你女儿一个永不存在的真爱之吻。
这就好像和女生斗气,你弄断了她的笔,她一定要报复在你的笔上,你抓了一下她的头发,她就抓一下你的头发,你骂一句她傻丫头,她回你一句死贱人。
三、女巫这类形象也可以整理出一条长长的景观大道。
莎士比亚《麦克白》中三个面目狰狞的老巫婆。
在童话中更多。
《白雪公主》中的女巫是绝对的恶的代表,《海的女儿》中,人鱼为了得到双腿求助于海藻女巫,而女巫提出条件,用歌喉交换双腿并让步行变得痛苦,这里的女巫比较中性。
而到了现代童话中,突然出现了一批好女巫,她们拥有美妙的魔法,并乐于助人。
我印象深刻的是迪士尼早期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中有一集,小气的唐老鸭在万圣节捉弄他的三个小外甥,不给他们糖吃,喜欢孩子的老巫婆看不下去了,就利用她的魔法把唐老鸭戏耍了一番,最终小鸭子们每只得到了一大麻袋糖果。
对女巫形象观念的变异体现了时代对女性本身看法的改变。
在某些时代,“女巫”的叫法是对一个女性的侮辱——“那真是一个美丽的女人!
——她是个女巫。
”而现在,童话书里赞扬了那些聪明的小女巫。
历史上,女巫作为一种职业起源于中世纪,文艺复兴后,关于她们的传说故事却越来越多。
法国历史学家儒勒·米什莱曾在十九世纪中期写了一本在这段时间中关于女巫情况的史书。
这本书笔法独特,将学术史料和诗意想象融合,在立足于扎实的材料的基础上,反映出作者充满感情的道德取向。
有些精彩的地方必须要摘录下来,因为以我来看,这些段落完全就是对《沉睡魔咒》中的玛琳菲森这个女巫形象的最完美诠释。
正如作者所说,他要写的是“同一个女人的三百年生命。
”可怜的女先知,在枯叶生起的微弱火堆旁冻得发僵,冰冷刺骨的北风扑打在身,她心里感觉到猛烈的鞭笞。
孤独生活令她难受,但也让她精神振奋。
傲气被唤醒,带来一股暖和心田、照亮心灵的力量。
她机敏、灵活、凌厉的目光也变得向这些冰针一样锐利,而这个世界——让她深受磨难的这个世界,在她眼里变得如玻璃一样透明。
她像征服了一片疆土,无比欢欣雀跃。
她不是这片土地的王吗,她不是有拜服在地的众多朝臣吗?
乌鸦显然听候她的差遣。
如同古代的恶兆,它们庄严、浩荡地成群结队飞来,告诉她当天的消息。
狼群羞怯地溜过,以斜斜的一瞥对她打招呼。
至于熊,有时会拖着笨重的身躯来到洞穴口坐下,就像沙漠教父事迹里常见的彼此拜访。
——这难道不是玛琳菲森被“窃翅”后在林中孤独游荡,召唤乌鸦,重塑自信时的场景吗。
这位人们眼中的“死之王”以离奇的方式蜕变为“生之王”。
“不,”她说道,“把我的恨留给我,我只要求这个,让我变得可怕、令人畏惧……激起惧意是我美貌的特征,它跟这头黑蛇般的漆黑秀发,以及被痛苦刻下纹路、闪电劈过的这张面孔最为相称。
”——玛琳菲森本是生之精灵,而后被恨攫取心灵,让万物臣服在自己脚下,在荆棘之林中踽踽独行。
这不仅仅是一个魔幻世界的故事,更是历史上很多女性的命运寓言。
同一个女人一千年的生命啊!
四、天使与妖妇众所周知,这二者是传统叙事文本中两种典型的女性形象,虽处于完全不同的两极,但反映了同一个问题,即女性如何被认知和被要求。
两极形象体现出对其“崇拜”与“畏惧”的两种情感。
正如蛇这种动物,通常被用来比作女性,一方面,蛇性感妖娆,生存力强,繁殖力强,充满母性,于是我们的古老神话将女娲(人头蛇身)作为人类的始祖;另一方面,蛇凶残阴险,城府深,毒性大,于是在古希腊神话中又有美杜莎(人头蛇发)这样的恐怖女妖。
在《沉睡魔咒》中,独特之处在于,不仅将这两种女性形象并列展示——奥罗拉和玛琳菲森;更重要的是,在玛琳菲森这一个女性身上就存在着这两种形象。
第一,这是对“原因空缺”的补充,完成了对反派自身历史的言说——“妖妇”并不是横空飞来。
第二,这是与奥罗拉天使形象的对应——两人拥有如此相似的经历!
于是,引出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天使与妖妇的结盟。
*两者结盟——女性主义作品的特点与策略在以往的作品中,天使与妖妇可以说是两个完全不在一个次元的人物,一个在天上,负责被寄予男性的理想,一个在地下作为反面教材,负责要求和警醒女性自我检点。
千百年来,二者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潜在或明显的敌人。
而当女性不再踏入这个圈套以后,突然发现,这两个人其实是一伙的!
她们拥有一样的历史,共同的敌人。
具体在《沉睡魔咒》这部电影中,这种结盟表现为,其一,经历的对应;其二,叙事的视角;其三,互相救助。
很多细节展示出了经历的对应,比如奥罗拉和年轻时的玛琳菲森都同森林中的麋鹿玩耍;都喜欢跟小精灵打泥巴仗;玛琳菲森在战胜人类军队后,对和她共同战斗的树精微微点头表达默契,而最后奥罗拉登上王位之后,也同身边的树精点头鞠躬以示联盟。
至于叙事的主体,我们在最后会发现,原来讲这个故事的人正是年老的奥罗拉,而她正是完全站在玛琳菲森的角度。
站在谁的角度就是为谁想,比如,对于同一场母狮子追杀羚羊的场面,如果站在狮子的角度,我们会希望它成功,反之,如果这部纪录片讲的是羚羊的故事,我们则会憎恨狮子。
叙事视角体现情感取向,这表明奥罗拉理解并支持玛琳菲森,才不管她杀了谁。
其三,两者结盟更体现在她们分别先后救助对方。
玛琳菲森的凝视与守护保证了奥罗拉的顺利成长,这一点出乎玛琳菲森的意料之外,正如之前引用的文字中所述:她本想毁灭,而天性使她不自觉地承担起救助和疗愈的角色。
即使是黑化自己之后,她依旧会治愈树木。
(小奥罗拉来找她时她正在这么做。
)在历史上,女巫实际上是一种特别针对于女性的医生。
“只有魔鬼……以及女巫,这位总是反其道而行、跟宗教世界唱反调的怪物,来观照女人。
她们敢于践踏习俗,不顾女人自己的偏见,照料她的健康。
……与其接受治疗,她宁可死去,她这么说。
而野蛮女巫让她活下去。
”而奥罗拉唤醒了玛琳菲森的善良,后者更像是一种救赎。
象征在主要的一对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中——国王与女巫——不仅代表了之前提到的那种普遍的关系,更多是一种关于“文明与自然”的象征。
从一开始,随着旁白的叙述,主要矛盾就建立起来了:人类王国与摩尔森林的对立,前者意欲霸占后者的财富。
国王——人类——文明——征服——暴力——男性。
女巫——自然——原始——和平——治愈——女性。
女巫怕铁——自然的畏惧。
荆棘之林——二者的隔阂。
在最初的一场大战中,玛琳菲森有这样一句台词:“you are no king to me.”这让我想起了萨特的剧本《苍蝇》中的俄瑞斯忒斯对天神朱庇特说的话:“你是海洋之神,天空之神,石头之神,朱庇特,但你不是人类之神。
”等同起来,两者说的其实都是:“你无法主宰我。
”讨论 一、女性统治世界?
紧接上文。
矛盾总是很简单,甚至看起来有些幼稚,但它就是那么地顽固。
《沉睡魔咒》的最后是如何让解决矛盾对立的呢?
看起来更幼稚——自然战胜了人类,女性主宰了世界。
结局中,世界一片和谐大同,重点是,这是一个女性乌托邦。
而那个唯美的场景——玛琳菲森引领漂浮的奥罗拉穿越荆棘之林——好像就在暗示唯有女性那种倾向于保护的秉性方能化解矛盾。
也许吧,如果女性代替男性统治世界,可能会少些流血战争,但可能会多些因嫉妒产生的冷战。
*女性乌托邦——女性主义作品的模式与局限好像是玛格丽特·阿斯特伍德说过一句话,大概是说只要在她的小说中出现类似于“渣男”的形象,人们就会把这当作女性主义作品,他们的语气就像是“渣男”本不存在,在一些神经过敏的女人眼里才充满了“渣男”。
当然我早忘了她是不是这个意思。
在这部对立简单的“童话重述”电影里,这一切做得过于明显以至于更多的人要归纳出上述结论。
以前,迪士尼电影的男女角色全都是失真的——在于传统女性观的局限;现在,女性形象丰满了起来,但还是不注重男性角色——在于女性主义的局限。
实际上,很多女性主义作品热衷于描绘女性乌托邦,当然后来遭到了更成熟的作家的批判。
重述电影要超这个方向走,路还很长,很艰难。
二、同性暗示抑或想象?
终于来到了这个纠结的问题上。
网上关于这类电影的同人图文简直丰富多彩。
可这到底是电影本身的暗示还是观众的想象呢。
对于热衷于想象的观众来说,根本不在乎电影到底想要表达什么,重要的是内心欲求得到满足。
就像即使是毛姆这样一个作家,在缺乏足够的证据的前提下,依然断定艾米丽·B是一个同性恋者。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自己是同性恋者,当他看到一个稍微存在暗示的文本时,就会莫名兴奋起来,以至于情感掩盖了理智,越看越像,最后,如同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敞开在面前,照亮之前的一片漆黑。
因为,你得知道,关于同性恋的文学实在是太少了啊。
每天淹没在表达别人感情的,不属于自己的作品中的滋味是多么的憋屈啊。
所以,才不管它到底是什么,而是自己要什么。
*暗示——关于“同性恋叙事模式”说这是一个叫法威尔的人提出来的理论,他把它叫“同性恋叙述空间理论。
”他认为,传统的叙事模式是“两分法”,强调异。
“类似主动和被动、精神和肉体、存在与缺失这样的两元性都是建立在两性基础上的——这种建立在两性基础上的叙事空间的异是异性恋叙述所必须的。
”当这种差异性被破坏或删除而走向同,就暗示着同性恋占据了异性恋的叙述空间。
(摘自别个论文)《沉睡魔咒》的文本彻头彻尾就是这个理论巴心巴肝的实践啊。
目前我涉猎不丰,也没法反驳这个,暂且就这么着吧。
除了这个奇葩理论,影片中还有很多别的暗示。
比如玛琳菲森一直叫奥罗拉作Beastie,【注意与Beauty(美人)极其相似】而且三次叫的时候奥罗拉都是睡着的,这样在人家睡觉的时候“美人、美人”地喊真的好吗?
还比如,玛琳菲森在奥罗拉床前忏悔时有一番告白,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的:“You stole what was left of my heart.”字面翻译为“你偷走了我心里残留的东西。
”稍加揣摩一下就会发现有文章。
“我”心里为什么有残留?
因为之前你老爸偷走了别的部分。
所以,玛琳菲森在这里将两种感情同等看待了。
再比如,玛琳菲森小时候对洞里的王子说“come out”,然后王子出来,两人一见钟情。
而后来,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对应场景,奥罗拉对洞里的玛琳菲森说“come out”,然后她出来,奥罗拉一个颤抖。
这里又将两段感情同化了。
*想象——女性主义作品的尴尬与暧昧想象的成分也是不占少数的。
实际上,很多女性主义作品在这方面都有想象的空间,因为它必然要着重描绘女性之间的情谊。
而这种情谊在多大程度上贴近了真正同性恋感情的程度呢,这个不好把握。
太不好把握了。
就像我们经常说“两个人好得跟同性恋一样。
”但不管怎样,她们毕竟不是的。
比如电影《末路狂花》和《油炸绿番茄》。
两部女性主义电影因为表现了深厚的女性之间的情谊而带有某种暧昧因素。
前者因为最后一个吻加深这种模棱两可,而后者则是主人公之间一次一次地欲言又止。
有一篇文章这样说:“几十年来,迪士尼公司通过企业手段和电影内容来实施所谓的“同志议程”(gay agenda)——也就是说,帮助这个世界变成一个更加包容的地方。
”关于“同志议程”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这个名称听起来就像中央情报局的“十条诫令”那么可怕。
但后一句话确实体现了迪士尼的创作旨归。
可以说,《沉睡魔咒》并没刻意表现同性恋,但它的暗示及其所引发的观众想象,以及最后给影片中那些“奇怪的主人公”以圆满结局,总是能给那部分特殊的观影群体以安慰的。
——是的,世界在慢慢变好。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遥远的大陆上存在着两个国度。
一个是生存压力山大的人类国度,另一个则是无忧无虑的妖精国度。
我们的主角是一个有着鹰的翅膀,牛的犄角,熊的力量,豹的速度……的妖精。
她本来有着土地爷这么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可惜遇人不淑,结识了一个人类屌丝少年。
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经常一起看雪看月亮看星星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理。
屌丝少年长成了屌丝青年,他不顾女主角对他的深情厚谊,毅然选择了返回人类国度去报考公务员,以期能够在将来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人类国度对妖精国度发动了战争,结果被女主角单枪匹马杀退了,人类领袖也身负重伤。
只是所向披靡的女主角也并非毫无弱点,她的身体一接触铁器就会被灼伤,除了她的一双翅膀以外。
重伤的人类领袖发布命令,谁能杀掉女主角,他就提名谁进入政[哔]局常[哔],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还能娶到自己的女儿。
此时已经是领袖秘书的屌丝青年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趁夜潜入森林里的妖精国度。
他假意与女主角叙旧,两人又一起看雪看月亮看星星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理。
女主角熟睡之后,屌丝青年就像每一个去女神寝室修电脑的屌丝一样,恪守自己的本份,没做任何不规矩的事,只是割去了女主角的翅膀,加入豪华午餐。
屌丝青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而另一边,失去了翅膀的女主角累觉不爱,彻底黑化成了女巫,并且一路随手转发负能量,把山明水秀的妖精国度变成了一片黑暗领域,而且勒令国民们不准叫她大王,要叫她女王大人。
她解救了一只乌鸦,使他成为了自己的仆从,替丧失了飞行能力的自己去打探情报。
继叫兽小星之前在《美国队长2》中倾情出演了西特维尔探员之后,又一位我喜欢的网络名人成功打入了好莱坞。
本片当中人类形态的乌鸦先生由老湿KFG出演。
他帮女王大人打探到,原本的人类领袖死了,屌丝青年继承了他的位置。
万万没想到,屌丝领袖结婚三个月,就有了自己的孩子。
原本女王大人的好闺蜜,三个不靠谱妖精,这时居然不要脸的跑来蹭屌丝领袖家的满月酒。
“我要给你个金钟罩,一个铁布衫”“我要给你个好灵魂,一副好心肠”。
正当三个不靠谱妖精在对小公主进行祝福时,女王大人不请自来。
她念出世间最可怕的咒语:“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出卖我的爱你背了良心债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如我们所知,咒语的效果是公主会在十六岁生日时被纺锤刺到然后长眠不起。
咒语的唯一破解之法,是真爱之吻。
然而由于女王大人相信真爱之吻这种东西不是你想买就能买,所以这个咒语等于是无解的。
屌丝领袖的女儿想必是充话费送的,他毫不犹豫的把她交给了三个不靠谱妖精抚养,并让他们有多远滚多远,以免连累到自己和手下的人。
事情的真相是,女王大人这个看上去好像脱裤子放屁没事找事的举动,其实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三个不靠谱妖精当然照顾不好小孩,于是还得劳烦女王大人和乌鸦先生来。
傲娇的女王大人对于小公主一开始是比较抗拒的,可是很快就对这个萌萝莉缴械了。
我本以为女王大人跟小公主的关系会类似于梅芳姑和石破天,结果看着看着发现苗头不对,这分明是要往殷六侠和杨不悔的方向发展啊。
原来女王大人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畅通无阻的实行自己的光源氏计划。
小公主一天天长大,十六年之约很快就要到期。
以干妈的身份陪在小公主身边的女王大人对她的感情早已超出了干妈和干女儿的水平,她后悔了当年的草率决定,打算撤回诅咒。
而撤回诅咒的唯一办法,就是给小公主来上一发真爱之吻。
这方面,干妈可是时刻准备着。
她的烈焰红唇可不是白长的,就为了等待这命中注定的一刻。
可惜这时候却有人跑来搅局。
来自央国星的白痴王子(哟呜撸崩次卡打次卡)来到地球寻找自己失散的宠物哥斯拉,偶然撞见了小公主,被她的美貌所吸引。
干妈误以为小公主被坏人误导带上了异性恋的不归路,伤心欲绝。
另一方面,小公主得知了干妈的光源氏计划,羞愤难当,一气之下跑回去找自己的屌丝阿玛。
不愧是充话费送的女儿,屌丝阿玛见到小公主之后完全没有任何父女相见的煽情戏份,随随便便就把她打发了。
除此之外,屌丝阿玛还非常贴心的把全国的纺车都集中起来,方便小公主一次扎个痛快。
终于,小公主不负众望的触发了咒语,昏睡了过去。
意识到事态严峻的干妈赶紧带着白痴王子这个解药去救小公主。
不出所料,白痴王子的吻果然是一点用也没有。
“一定是打开的方式有问题,这次可以试试多用点舌头……”准备再试的白痴王子被干妈一巴掌煽出门去。
“闪开,让专业的来!
”毫无悬念,干妈的吻,甜蜜的吻,果然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这时屌丝阿玛带着手下杀到,打算抓住干妈。
掌握了干妈害怕铁器这个弱点,屌丝阿玛穿上了特制的MK1型战甲。
不愧是充话费送的女儿,眼见干妈落了下风,小公主赶紧去帮她找来了最强装备。
看到这儿我才明白,原来那对翅膀不是长在干妈身上的器官,而是可拆卸的装备。
装备翅膀这种事我以为只有国产网游和页游的人民币玩家才喜欢这么干。
一秒钟变人民币玩家的干妈瞬间碾压了面前这些战五渣,屌丝阿玛在最后时刻想出一个绝妙的战术:抱着会飞的干妈一起跳楼。
然后这个战术毫无悬念的失败了,屌丝阿玛把自己作死了,他的生涯一片无悔。
坏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妖精国度又恢复了山明水秀的景象。
从此以后,公主和干妈在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全剧终。
看到一半我还半开玩笑的说,这一版不会最后是干妈把公主给吻醒了吧。
结果没想到一语成谶了。
只能说去年的《冰雪奇缘》实在是让迪士尼尝到了太多甜头,于是在那之后的童话故事也都如法炮制了。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本片,那就是《魔境仙踪》混搭《冰雪奇缘》。
本片导演貌似是《魔境仙踪》的艺术指导,所以两部电影在视觉呈现这方面是非常接近的,尤其是本片一上来对妖精国度的展现,像极了《魔境仙踪》里付兰兰刚踏足奥兹王国那一段。
至于《冰雪奇缘》,跟本片的可比之处则是在表达的主题方面。
两部电影都是表面上体现“女儿当自强”,其实是在大声疾呼“出柜要趁早”。
本片延续了《冰雪奇缘》的“反王子”设定。
这一部里的王子虽然不是渣男,却是个毫无存在感的角色。
故事源于睡美人,以我之见,本片中最符合“睡美人”这个称号的,应该是那个王子才对。
他基本上除了睡觉也没干什么事。
在童话改编电影里不断削弱王子的作用,以体现女性的崛起,这是近年来的大趋势。
只不过比起《冰雪奇缘》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危机解除,本片的设定还是略显老套。
同样是真爱的举动,《冰》中是安娜主动保护艾莎从而解除了身上的诅咒,而本片中的奥罗拉公主则仍然与传统童话故事中一样,完全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拯救的形象。
虽然可以说Maleficent是被公主的爱融化了冰冷的内心,可是比起《冰》中两位女主角的各自精彩,本片中的这一对气场实在相差悬殊。
不过上面说的这个问题也跟两位主角之间的关系设定有关。
《冰雪奇缘》中两位女主角是姐妹,所以气势上旗鼓相当;本片则是母女,一个处于强势的保护者地位而另一个则是被保护者,这种设定倒也合情合理。
另外母女的设定也给本片这对CP加入了最萌年龄差,更何况她俩又不像安娜和艾莎一样是血亲,所以二人关系的发展也就具备了更多可能性。
男性角色方面,如上面所说,王子美则美矣,可惜完全是个花瓶。
《冰雪奇缘》的男主角好歹还给女主角当过司机;本片这个王子可是从头到尾什么力也没出,最后出来晃那一下也就预示了他的命运:以后公主如果需要假装自己是直的,就拉他出来当幌子。
乌鸦先生是个非常可爱的角色,基本上等同于《冰雪奇缘》里的雪宝。
至于国王,其实是个有点莫名其妙的角色,学人做坏事又做不彻底,似乎也看不出对女儿有什么感情,明明早就知道女主角的弱点却一直畏畏缩缩。
他的扮演者沙尔托科普雷最近似乎总演这一类神经兮兮的角色,去年的《极乐空间》和《老男孩》都是差不多的类型。
再这么下去他要成为变态大叔专业户了。
本片的一大看点毫无疑问是女主演安吉丽娜朱莉。
一开始我觉得她这个把头发都包起来、露着两只牛角的造型很是怪异,可是到后面就越看越帅气了。
她的剪影还有点像《蝙蝠侠》漫画里的小丑女哈莉奎恩。
当然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她长发飘飘的样子,配上牛角和巨翼,凛然如天神下凡,让我联想到年轻时玩的《仙剑奇侠传三》里面我最喜欢的角色重楼。
除了气场强大的女王,本片还有不同年龄段的小萝莉,足以把观众萌翻。
我最喜欢的是一开始的小Maleficent还有刚刚会走路的奥罗拉。
小公主找干妈求抱抱那场戏实在太有爱了。
不过看的时候我却有点担心,怕朱莉姐那棱角分明的颧骨一个不小心把小朋友给磕着了……(补充:那个求抱抱的小公主的扮演者原来就是朱莉的女儿Vivienne,所以这场戏才这么浑然天成!
感谢网友 @Nick(http://movie.douban.com/people/leeyeah/)和网友 @Jovinzorz (http://movie.douban.com/people/58616310/)提供以上信息)在节奏方面,开头结尾两场大战虽然气势汹汹,可惜都不够激烈也不够持久,让本片显得缺少高潮。
中间干妈和公主的相处时光,虽然温馨治愈,可未免稍显拖沓。
并不是说这段戏拍的冗长而显得拖沓,而是因为本片本身时间较短,而这段平淡如流水的戏份一个不小心就会挤占本来高潮段落应该出现的时间点。
《冰雪奇缘》的片长与本片相差无几,但却能做到一波三折、高潮迭起。
相比之下,本片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不过总体来说,本片仍是一部视角新鲜、内容有趣的童话改编电影,至少比前几年的《白雪公主与猎人》靠谱多了。
最后说个我印象深刻的但其实在影片中无关紧要的小细节。
演到三个妖精阿姨为小公主做十六岁生日蛋糕那里时,三人发生了争执,结果Flittle打了Knotgrass一巴掌,后者的脸因而变得一半白一半蓝,像极了梅尔吉布森在《勇敢的心》里面的经典造型。
我跟身边的基友耳语道,“觉不觉得她像华莱士?
”基友疑惑道,“哪个华莱士?
美国的吗?
跟长者谈笑风生的那个?
”(来厚颜的贴个小广告,如果上面的内容觉得还看得过去的话,欢迎移步指正我写的《变形金刚4》的影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718128/多谢捧场)
这是一部美不胜收的电影。
能把一个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故事拍的如此好看,真是让人喜出望外。
《沉睡魔咒》的故事内核来自于童话《睡美人》,不同的是,电影中的主角变成了施咒的女巫。
这一个反童话的故事,国王阴险毒辣,王子呆若木鸡,公主只会犯二和卖萌,而女巫则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在战场上予取予求,在灵界统领全局,逗得了宠物,养的了孩童,刀子嘴豆腐心,就连面对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前男友也怀有一丝悲悯之心,她基本上是一个高尚的女巫,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女巫,她是为茱莉阿姨量身打造。
整部电影都在努力的塑造茱莉阿姨高大全的光辉形象。
影片的最后,拯救公主的不是废材王子的深情一吻,而变成了茱莉阿姨的浓浓的母爱。
往小了说是母爱大过天,往大了说则是——在亲情、母爱、大自然面前,男女之情真是连个屁的不如,这就是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深刻主题。
其实我个人更喜欢这电影的前半部分,这一部分特别有梁羽生武侠小说的味道。
这个时候茱莉阿姨还没有成魔,而是一个快乐的仙女。
就像是《白发魔女》中的练霓裳一样,每日无忧无虑的与各种珍禽异兽为伴,虽不食人间烟火,却也难敌无人倾诉的寂寥。
于是那个命中注定的男人出现了,只因为他为了能够和她握手而仍掉了自己的戒指,她就深深的爱上了这个男人,正如同练霓裳为了一个名字而爱上了卓一航。
然而男人终究是靠不住的,他们终究会辜负了你的大好青春,为了蝇头小利,他们就会背信弃义,甚至毫不留情的置你于死地。
幸运的是,被男人割断了翅膀的妖女,终究会化身为绝世魔女。
她们斩断情丝,誓要杀光天下所有负心之人。
只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并非是复仇,也不是男女之间的恩怨纠葛,它终究还要回到睡美人这条主线上来。
所以电影的后半部分一直在重建前半部分茱莉阿姨被摧毁的温情。
以至于最后拯救睡美人这项任务都交给了茱莉阿姨。
与其说这样的安排是故意反童话,倒不如说是为了增加茱莉阿姨的戏份。
《沉睡魔咒》好看之处不在于故事的精彩和扣人心弦,而是在于,第一次有人把一个老套的童话故事拍的如此美轮美奂。
魔法森林美到让人晕眩,深林中的各种生物活灵活现,不仅如此,魔界和人类之间的几场大战也拍的气势磅礴。
最后一场大战,火龙登场,真的一点儿也不必《霍比特人》中那条火龙差。
最后要说的是,茱莉阿姨真的美爆了!
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魔幻森林里住了一位小仙子,无忧无虑的生活着守护着这片土地这是我见过最不像魔女的仙子,恶魔的犄角(其实感觉很萌),酷酷的披风,3d的颧骨(硬硬的感觉),仿佛从迪斯尼的原画中走出,一颦一笑风情万种,嘴巴红的真耀眼,不知这口红色系是多少号每一个女王背后都有个渣男,单纯小女神遇到小屌丝,真心和初吻都被骗,酒后非礼,翅膀被割肉体永久伤害。
而小骗子却开始走向人生的巅峰,迎娶国王的女儿,成为新一任国王,最后还生了个小公主,事实证明坏人往往过的更潇洒从小公主诞生那那一刻起就一直伴随在她身边,陪伴她长大,逐渐的爱上付出了自己的真心,试图自己解除魔咒,可惜还是按照情节公主沉睡了,然后一表真心就这样公主醒了,原来没有王子什么事旧爱到最后一刻都想着杀死玛琳菲森,可见他也不曾真心的爱过吧,毕竟亲口说过不相信有真爱玛琳翅膀回到身体的那一幕真是感动啊,就像阔别多年的好友相见一刻的激动感动最后结局很美好,仙女教母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喜欢看是因为觉得这部电影它是由一个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改变但它赋予的意义却不一样,展现的主题十分简单鲜明--人之初性本善,但人都有心魔,成圣成魔一念之间,其实也不是因为有什么深刻大道理或者多复杂曲折的剧情,而是这部电影的主题主角和之前诸多展现个人英雄主义的好莱坞电影表现的东西有些许不同,它更加的真实的反应我们普通人内心的挣扎,付出真心遭受背叛一步步的变成冰冷的人,最后慢慢的被融化被感动其实她更像那睡美人,被唤醒了沉睡的心,她拯救了自我
故事都发生在年轻的时候,因为这样才有大把的时光可以动情,绝情,复仇与放下。
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是猝不及防地开始的。
成全他们的是森林里的偶遇,是夕阳里的笑容,是月光下害怕伤害她而毫不犹豫地丢弃的戒指——未曾料到的是,后来背叛她的时候竟然也是如此干净利索,像一个巨大的隐喻。
我猜他也并非不热爱她美丽的容颜和与她飞翔的那种快乐,她曾给过他这样玄妙的热情。
只是一颗芳心对他来说远远不够,他要的是一个国度,要的是统治世界。
有野心有才华而没有良心的男人是可怕的,他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爱人来换取荣华。
他割下了她的一双翅膀,自此她无法飞翔,也同时割破了她的一颗心。
这伤害如此巨大,足以毁灭一个少女对爱情所有的幻想与情怀,并将她变成一个咬牙切齿的怨妇。
但她很快就踩着自己怨妇的尸骸站起来了,成了一个真正的女神。
是他曾让她得到又失去爱,所以她诅咒他的孩子会被针扎破手会沉睡过去,除非被真爱唤醒。
他目瞪口呆,因为他们心里都明白,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真爱。
他是对的,但也猜错了。
果然十六年后小公主未曾被无能的王子吻醒,因那算不得爱的。
不过是萍水相逢少见多怪而觉得惊艳,最多也不过是为你年轻的容颜美丽的皮囊而动心。
我们的心脏一直在跳动呢,这样频率的心动其实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呀。
什么是爱呢?
是在他们各自为敌的十六年里,她看着他的女儿长出他的轮廓,是她被年轻的生命包围并打动,是她那样恨他却在最后一刻终究还是松了手。
她曾经一怒之下的诅咒,在经历漫长岁月的变迁之后,竟然由她亲自破除。
简直就是最好的黑暗童话。
所以说,人生奇妙如此,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下一刻会被谁爱上又被谁背叛。
但无论如何,我都相信此刻有人正在慢慢地艰难地爱上你。
最后吐槽一句,话说为什么我的影评会写成这么狗屁不通的诡异风格啊啊啊啊啊感觉不会爱了……#不唧唧歪歪写影评会死嘛再写剁手#
看完沉睡魔咒,除了深切感受到宽恕带来新生,仇恨执着迎来封闭外,还是很想说说那只乌鸦,那只傻乌鸦。
那只乌鸦,他从来就不被当做主角,观众没有,她亦没有。
他以仆人的身份出现,从她刚开始折断双翼,从她刚开始的脆弱疲态,到最后她自由地翱翔,他一直在身旁,从一而终。
他是如此不显眼,普通的外表,普通的能力,只是在她身边充当助手,充当配角。
他一时是乌鸦,充当她的眼睛;一时是人,填补她的寂寥;一时又是火焰巨龙,为她杀敌战斗。
“你可以留在这里”,她在进战场前这么说。
“这不是你的战斗”,是的,这从来都不属于他原本所要走的路,而在成为她仆人那天起,他已无法走远。
他见证着她的愤怒、她的疯狂、她的力量、她的悲伤、她的惨笑、她的脆弱、她的伪装、她的挣扎、她的感化。
他一直都在那儿。
正如有人所说的,《泰坦里克号》里最感动的人话不是you jump,i jump,而是i will never let go。
她早就尝过被欺骗、被利用、被抛弃的滋味,所以真爱从未在她的认知里存在。
有的只是自欺欺人,与一声声无奈绝美的狂笑。
no ture love,这句话在她,乌鸦,和抛弃她的人口中出现。
她是因为伤痛与绝望,抛弃他的人是因为绝情与欲望,而乌鸦,导演安排乌鸦在她kiss公主后平静地说出一声no ture love,不知是无心之举或是有意为之,但在我看来,却带有一种对她的无声理解,与沉默的告白。
真爱不一定闪耀,不一定夺目,不一定轰动。
理解,陪伴,支持,或许才铸就了真爱的难能可贵。
这六字,看着简单非常,却常败在疾病、灾难、贫穷、欲望等一切有能力挑战人性欲望的东西面前。
无需高调谈情说爱,更无需亲吻拥抱,一份理解的陪伴已是让人无语凝噎的无尽的福分。
最后在净白妩媚的落霞云间,她与他,一个强壮美丽,一个平凡坚持,双双自由绽放于空中。
安利丽娜·朱莉的脸真的很有辨识度啊,轮廓很分明,眼窝深邃,鲜红如血的嘴唇和冷硬的犄角在形象上就把复仇的精灵女王这一人物的刻画出来了。
话说朱莉的脸才是国际上认为的美人脸吧,反正我是欣赏不来哈哈哈。
每个冷酷的人都有一段被伤害的过去呀。
每个人在被伤害之前都是善良单纯的,被人伤了之后,我们才有了盔甲才有了假面,所以我们的自私与虚伪到底是自我的错还是这个世界的错?
除了那对翅膀,别的地方乏善可陈。关于为何最后公主由坏女巫吻醒,妈蛋,我也无法理解···但是那只乌鸦跟那三个小精灵教母,让电影的喜感增加了不少,以及那个没起到什么作用的酱油小王子····
故事很低龄就是你想的那样有些改变。可风格又很暗黑,如错丑陋的造型小朋友看到会喜欢吗?以及睡美人只睡了大概五分钟,然后吻醒公主的竟然不是王子!所以异性恋还有活路吗?以及这样宣传世间无真爱真的好吗?
快进都拯救不了这部片子了
诚恳用心有爱的制作,太过简单的故事。
二刷~ 范宁的笑容太甜了吧❤️
很喜歡電影的改編,不脫離《睡美人》的童話,卻呈現了更深層的意涵。不相信真愛的人,往往曾經深信真愛,但經歷過背叛與傷害,人總會有些不一樣。看起來不再善良美好,不代表純真消逝。比起純粹的愛與極致的恨,愛恨交織或許才是感情最真實的狀態。安潔莉娜演的太好,差點把我看哭了。
玩的是Frozen玩剩下的反轉童話,女性當家做主的概念,除了Angelina Jolie又美又萌之外,還有什麼可看的?
傲娇大鸟和骄傲小鸟双宿双栖
难道仙女没了臂膀就是恶魔了?
迪士尼成了同性恋新的大本营。姐妹可以,和老爸的前女友也可以。小朋友们受得了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从来没见过直着进去横着出来的王子
不要去看 坑得一逼
朱丽霸屏
太美了,也喜欢这个剧情
茱莉美绝!忘年跨种族les最高!no zuo no die!
连迪斯尼都开始逼死异性恋了这社会还能不能好啦?女巫造型神还原,朱莉的一颦一笑都美得动人。傲娇的忠犬乌鸦君跟傲娇女巫的互动是最喜欢的片段~
三星半。给朱莉的小女儿加半星。朱莉还是显老了。电影类型不是我的菜。
好伤心!安吉就这样被辜负了!!!!愚蠢而贪婪的人类!!!!!!!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我说嘛,哪有人看一眼人家漂亮就是真爱了的,那是性冲动,真爱是需要时间浇灌的,无论是哪种爱,亲情友情爱情基情。就像前几天看的那部【二见钟情】一样,一见钟情那是冲动,相处之后才是真实的感觉。
不到最后一刻我还以为乌鸦是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