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人生

Downsizing,缩身,缩水人间(港),谁缩小了我的老公(豆友译名)

主演:马特·达蒙,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周洪,克里斯汀·韦格,罗夫·拉斯加德,英洁德·埃格伯格,乌多·基尔,索伦·比尔马克,杰妮·霍蒂谢尔,杰森·苏戴奇斯,玛莉贝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缩小人生》剧照

缩小人生 剧照 NO.1缩小人生 剧照 NO.2缩小人生 剧照 NO.3缩小人生 剧照 NO.4缩小人生 剧照 NO.5缩小人生 剧照 NO.6缩小人生 剧照 NO.13缩小人生 剧照 NO.14缩小人生 剧照 NO.15缩小人生 剧照 NO.16缩小人生 剧照 NO.17缩小人生 剧照 NO.18缩小人生 剧照 NO.19缩小人生 剧照 NO.20

《缩小人生》剧情介绍

缩小人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项伟大的新技术被科学家们发明了出来,通过这项技术,能够将人类缩小到仅5英尺那么高,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将因此消耗更少的资源,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保罗(马特·达蒙 Matt Damon 饰)和奥黛丽(克里斯汀·韦格 Kristen Wiig 饰)是一对深陷贫困之中的夫妻,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他们决定去接受缩小实验。哪知道就在实验即将进行的前一秒,奥黛丽竟然反悔了,只有保罗一人缩身成功。 刚开始,对于变小的保罗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他住进了专门为缩小人所建立的社区之中,有了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逐一显现,小人的社会和大人比起来,并没有好过到哪里去,更糟糕的是,保罗和妻子因为身形的巨大差异,感情出现了裂痕。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双雄最后12天随波逐流獬豸绿箭侠第四季森林传说虫奉行亲密7A公寓亲亲飞鸟离经叛道群青领域鬼娃恰吉第三季非礼勿视魔王2099生死狙击第一季中世纪抓住她们未来都市NO.6说老公坏话墙里的女人朱丽叶与梁山伯灵异侦缉档案特搜9第三季警界雄风飞盘犬掌上之物男追女第二季38岁离婚单身女尝试相亲APP的成果日记跑马场

《缩小人生》长篇影评

 1 ) 缩身:美国政治正确的科幻样板戏

首发于腾讯娱乐,题为:威尼斯开幕片,我打了X!

科幻片?

佩恩你确定不是在逗我?

有删节胤祥发自威尼斯评分:X(场刊体系,4星满分)74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前一天我闲着没事刷知乎,恰好看了一个问题“政治正确最终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当时只觉得好笑,不曾想开幕片《缩身》就结结实实给了我一个大耳光。

是的这部亚历山大·佩恩导演的科幻片,除了政治正确,简直什么都没讲。

影片有个非常有趣的设定,挪威科学家发现了细胞缩小技术,可以将生物体缩小至原来的2744分之一,一方面“环境友好”,一方面还能极大地缩减生活开支——比如几乎人人都可以住进梦想的豪宅,包含手镯、项链和耳环的全套钻石首饰只要80多美元,中产阶级之家一周的食物开支也不过是这个价钱。

于是不少人趋之若鹜地将自己变小,马特·达蒙扮演的男主角保罗也因为“仍然住在自己出生时的房子里”而困扰不已,最后决定与妻子一同缩身。

谁知妻子临阵退缩,保罗必须独自面对缩小后的人生。

公允来说这个设定(或者说剧情提要……)确实不错,它隐含着各种社会性科幻的发展方向。

比如片中提到的纳税问题,公民权问题等等,包括保罗和临阵脱逃的妻子之间也是颇有文章可做的。

但是……在还算不错的第一幕之后,剧情的走向简直令人目瞪口呆。

若说第一幕还讲到了诸如中年危机、中产困局之类的社会问题,把“缩身”处理成某种意义上的“移民”/开发新大陆(甚至还有个告别派对),剧作还算中规中矩。

从第二幕一开始,剧作就朝着政治正确挂帅的方向彻底崩坏。

还记得知乎那个问题底下的答案里有人提到要美国不少观众拒绝看《敦刻尔克》是因为没有任何黑人演员,于是如今美国影视一定要安排各种少数族裔演员,必须包括的有黑人、女黑人、MSL、墨西哥及拉美裔、亚裔、残疾人、性少数(如今叫LGBTQIA+,看不懂的自己去补课……),而且一定要按比例出现。

尽管多数时候是陪衬但是绝对不能没有。

知乎里面不少人抖机灵说可以拍一部“跨性女黑人残疾MSL”做主角的片子然后去拿奥斯卡……而《缩身》就几乎做到了!

且不说它的各种场面中简直如配菜一般把各个族裔的群众演员摆上,同时还摆上了各种肥胖的(据说最新的词儿已经不能叫超重了,要叫“水平方向不同的”)、不够漂亮的(我已经政治不正确了……要叫“美容方面不同的”)等等演员,特别典型的身体外观政治正确。

然后……按照任何意义上的剧作法来说,这部片的重点都应该是“缩身世界”和原生世界的冲突,保罗与妻子的关系,然后是缩身世界作为乌托邦的存续或崩坏或异化,缩身后的人类如何面对原生世界等等。

但是佩恩毫不在意这些东西,首先保罗的妻子自从在机场给保罗打了个电话之后就不见了!

到影片结尾都根本没有被提及!!!!

然后保罗离婚、搬出豪宅搬进小公寓、不能从事原来的康复治疗师职业只好去做接线员——虽然完全不懂这是什么原因(仅仅提到外面的执照过期办不下来……)。

然后他楼上住了一个热爱轰趴的前南斯拉夫土豪(由著名的克里斯托弗·瓦尔茨扮演),房子超大(并不知道为什么他和保罗在一栋公寓里且房型差异如此之大),保罗的约会被楼上的趴体搅黄,以尴尬告终,于是他只好上楼加入趴体,然后莫名其妙地就磕了药(大概是LSD之类),莫名其妙地在第二天醒来遇到了来打扫房间的越南难民——是的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就是影片的女主角,一个政治正确上完美到不要更完美的人:女人、亚裔、残疾人、难民,而且她是因为抗议越南政府在她的家乡修建水坝,导致村庄被淹没而被投入监狱,并且被不人道的越南政府强行缩身以示惩罚。

并不知道她如何逃难到美国的(据说是乘坐一个电视盒子来的——问题在于,报道这件事的新闻其实本来在探讨的是缩身人会不会成为恐怖分子啊,怎么又跑偏了?

)然后她就以一种“我弱我有理”的逻辑,开始各种命令保罗帮助她——是的,命令,甚至是强迫,然后保罗竟然……从命了……是的我理解保罗的一部分逻辑,他教养很好,乐于助人、他生活很不如意,他缺女人,他活得很无聊,甚至因为这个越南残疾女难民是著名新闻人物(是哒保罗一见名人就激动)……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他斯德哥尔摩的原因啊——是的后来保罗不仅睡了她,而且爱上了她……越南残疾女难民问保罗,你给我的是哪种Fxxk(据她说有8种哈哈哈)。

照我说要回答也很简单。

就是WTF。

影片的第三幕保罗跟着这个政治无比正确的女主角穿越了整个“leisure land”,穿过那堵墙就来到了墙外的世界(是的这显然是川普在美墨边境修得那堵墙),一个基本就是墨西哥的地方,这里有无数的(非法?

)移民和穷人,西班牙语是通行语言,而越南残疾女难民在这个“community”里面简直是乐于助人的小天使。

然后保罗弄坏了越南残疾女难民(当然我不是记不住她的名字我就是为了强调这个符号因为她就是一个符号)的假肢,导致他必须进一步被她使唤——然后就斯德哥尔摩了。

第四幕的剧情更是神展开,前南土豪杜尚为了帮助保罗摆脱这个她弱她有理的主人,提出带他去挪威,谁知越南残疾女难民却也要同行,因为发明缩身技术的挪威科学家对她的遭遇心怀愧疚(看到了吧多么典型的白左圣母逻辑……)所以让她随时去挪威。

然后……因为环境危机,第一个缩身人的社区决定集体搬入地下,保罗又动心了,跟着队伍去了地下,却因为爱情在最后一分钟放弃了跟随先知而回到了爱人身边(又是WTF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啊),他们坐飞机回美国。

然后,影片就……结束了!

这部影片简直是集政治正确之大成,从开头的北欧和环境主义,到所有的选角和修辞,再到难民和(非法)移民,简直堪称样板戏。

当然它并不是一无是处,起码它有个好设定,有对美国社会结构的政治经济学角度的观察,有对移民话题极为有创意的写法(导演本人就是移民二代),对无比政治正确的女主角的台词(越南口音语法乱七八糟的英语)写得真是出神入化,很多小段子确实不错,现场效果也很好。

可是,这片子四幕之间……真的没什么关系啊,简直是想起一出是一出。

对了,我还没掰扯设定呢,这片子连稀饭科幻都算不上,最多是个豆浆科幻吧。

生态系统怎么维持?

缩身人遇到下雨怎么办(片中下了雨但是完全没当回事儿!

)?

如何防止生物入侵?

细菌呢?

病毒呢?

如何防止原生世界的Hate Crime?

这还没去谈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问题呢……据传扮演政治无比正确的越南残疾女难民的越南裔演员周洪(Hong Chau)已经有媒体开始吹风奥斯卡女配提名了。

且看往后怎么吹(当然并不是周洪演得不够好。

去年奥斯卡被批“太白了”之后,主持人克里斯·洛克在颁奖典礼开场就讲“但是我们总不能专门设一个黑人奖项(category)吧?

”(当然先不批他场上歧视华裔这个事儿)。

谁能想到一年多来,昨天厕所法案和BLM,今天推雕像,据说现在连鼓掌和数学都政治不正确了。

说句刻薄的话,佩恩自以为把政治正确做到没毛病了,要上纲上线的话,首先能不能通过女权主义们的贝克德尔测验就不好说(我感觉是通不过的),且看会不会被骂直男癌;然后再拿黑人的标准、LGBTQIA+的标准,等等等等的标准挑一遍,估计这片就不剩什么能看的了。

说真的,别蹭热点,好好讲故事,对一个两届奥斯卡最佳编剧得主而言,真的那么难吗?

还是说美国社会已经变得让人实在看不懂了?

 2 ) 人生可以缩小,可善意却需放大

有种技术,可以把你缩小的12厘米大小,你愿意做吗?

我想大多数人首先的反应就是,“为什么要缩小”?

更直接点就是,“缩小了有什么好处”?

科学家会告诉你,减少污染垃圾,减少人类的消耗,给地球减负,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你说,“哦”。

地产商会告诉你,现在你买不起独栋别墅,但如果你选择了缩小手术,去到了订制的缩小城市,那你现在的财产将大幅升值,独栋别墅触手可及。

而且那里的物品也因为缩小,变得极为廉价,几克拉的钻石珠宝不过几十美元。

所以,缩小的不光是你的身体,连同整个世界,特别是物质上的东西都会跟着变化。

最近由马特达蒙主演的电影《缩小人生》(Downsizing)就讲述了这样一个脑洞打开的有趣故事。

缩小的设定足以引起大批影迷的关注,影片此前呼声颇高,不过上映之后却遭遇两极评价。

网上得分也令人大跌眼镜。

胖哥一窥究竟后,觉得《缩小人生》并没有差到离谱,完全可看,而且世界观相当值得玩味。

影迷们给出“半部好片”的评价,认为影片在缩小前和缩小时部分做的不错,可缩小后的故事开始滑坡,特别是对待亚裔和非洲裔人物角色的处理方式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种落差就是俗话说的“脱了裤子,你就给我看这个”式的失望感。

噱头十足,卡斯大牌,但似乎和影迷们的观影期待有所错位,这种错位和错判的源头还是在世界观上,或者说影片的意识形态和主题闭合没有得到影迷的认可。

《缩小人生》往小的看,讲的是美国白人的中年危机。

中下层白人男主角保罗,正处于中年危机的前,工作被人忽视,收入不高,婚后还住在小时候生活过的家里,而且没有子嗣。

他焦虑但无力去改变。

当他得知缩小手术时,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太有意思”了。

他看见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自认为缩小的世界会给他现在的生活带来变化。

多年后,缩小手术成熟,并且有了多个缩小社区。

在大力的宣传下,成批人选择了缩小手术,融合进缩小的城市。

瞬间解决债务难题,奢华的房间,完全不用工作就能衣食无忧,而且城市配套设施成熟,现实社会中大部分东西都可以缩小获得。

保罗坚定的开启了自己的缩小人生。

可手术之后,睁开眼睛得到的第一个消息是,妻子中途反悔,决定不做手术了。

一年后,两人离婚。

保罗这下才真的开启了全新的人生。

跌落到谷底的保罗没有看到这个缩小的城市所能带给他的改变,他只能靠工作打发时间,虽然衣食无忧,生活安逸,但麻木无力的失落感始终笼罩着他。

和中年离婚妇女共进晚餐,希望找到另一半,可貌合神离;夜店撩妹狂欢发泄,第二天一大早醒来,空荡荡的房间令他依然只看见自己加速坠落的人生。

人缩小了,世界缩小了,一切都是空间上的改变,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种阶层差距并没有完全改变。

片中,缩小等同于逃避。

可保罗渐渐发现,这个缩小的世界原来和那个“正常”的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阶层区隔依然存在。

越南女人陈玉兰的出现,给了保罗重击,但同时也给了他生机。

陈玉兰是缩小技术的牺牲品,在一些国家,缩小手术被用来排除异己。

陈玉兰因为抗议大坝修建摧毁家园,参与游行活动而被捕。

当局用缩小手术把这些抗议者“邮递”到了美国。

因为暴力运输其他人都惨死邮递盒里,陈玉兰活了下来,但失去了一条腿。

在缩小城市里,陈玉兰依然生活底层,她带保罗去到了那个城市高墙之外的一个无主之地。

来到城市的边缘,进入那个狭小黑暗的隧道,另一边完全是另外一个天地。

拥挤的楼道,低劣的设施,那里面全是被抛弃之人,衰老的乞丐;等死的老妇;还有大批类似陈玉兰这样的底层人士,他们白天到城市里给富人们打扫卫生,收集客人不要的食物,餐厅留下的弃食。

原来人生可以缩小,但阶层却在扩大。

表面上环保又安逸的缩小城市的边缘依然有这些被遗忘和抛弃的人。

在看看城市中的那群富人,保罗楼上的邻居杜赞,夜夜笙歌,他选择缩小就是为了生意,把正常世界的物品,香烟名酒等等消耗品缩小贩卖到缩小世界,从中大捞一笔。

杜赞精明,游戏生活,投机份子,彻头彻尾的商人。

对于保罗和大部分人来说,缩小是逃避;而对于杜赞来说,缩小是商机。

保罗发现,缩小之后,他的人生似乎没有多大改变,杜赞和陈玉兰再次让他看到了过去生活着的那个社会的浓重痕迹。

故事加速,保罗的人生再度面临转弯。

受到缩小手术发明人的邀请,保罗、陈玉兰、杜赞一行人来到位于北欧的第一个缩小城市。

这里没有高墙,没有石头森林,整个城市重回大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更加亲密。

表面的安逸无法克制发明人内心的惶恐,对于世界最终会因为温室效应而沉入到不断上升的海水里的末日预言,科学家利用缩小技术,在短时间里建立了地下王国。

这个王国除了没有太阳,其他一应俱全。

这个为了人类末日建立的诺亚方舟是延续人类文明的最后一城。

保罗再次被打动,他可以选择继续缩小他的人生和世界。

杜赞轻蔑的嘲笑,世界末日不知是多年之后的事情了,我根本活不到那时,及时行乐不是更好,事后的洪水滔天与我何关。

与保罗萌生爱意的陈玉兰直言认为这不过是再行逃避而已。

龟缩进那个与世隔绝的地下世界,真的就会看到变化的人生吗?

人类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社会,变的是空间,不变的是规则。

在影片临近主题闭合的高潮时,保罗终于做出了不在逃避的选择,回到那个缩小城市的无主之地,给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照顾,用善意点亮和填满自己未来的人生。

《缩小人生》故事的关键在于体现一大一下两个世界的,变和不变,视觉上的变一眼可辩,但世界观和价值观上的变和不变却值得深思。

《缩小人生》中填入了环保主题,人类消耗地球,最终将自食其果;还有两性关系,因为缩小而离婚,也因为缩小而获得真爱,白人男性和亚裔女性从身份到价值观上的冲突让影片值得玩味再三;众多主题中,最突出的还是社会资源分配和占有不均的阶层问题。

如果穷人就应该被缩小,被抛弃,被隔离,那么打着环保拯救的缩小手术也就开启了潘多拉的魔盒。

围笼城市里的人大多是亚裔、非洲裔,拉美裔,是绝对的底层移民人士。

类似杜赞这样的白人选择忽视他们,而缩小术发明人进入地底生活其实也相当于默认了这种流放生活,弃之不顾。

最终只有白人保罗在陈玉兰的感染下,伸出了援助之手。

《缩小人生》的海报上写了这样一段话“We are meant for something bigger”“big”在这里有多重含义,保罗在结尾从舍弃小我,到拯救人类,到帮助身边的人的转变,是导演对于虚无的英雄主义的嘲讽,另外还顺便给了“伪善”一个白眼。

环保是影片的面子,社会是里子,核心是人生价值的选择。

人生可以不断缩小,可善意却需要不断放大。

 3 ) 贪多嚼不烂的典型例子

一星给演员/大佬们在线的演技,一星给剧本以及他本来可能想表达的意思,恕我真的不能给更多了。

前半段的设定不错,也埋了些(我以为的)伏笔,但从中段开始走向就变得很迷,如同脱缰野马一般,且居然还不是一路泥石流到底,中途偶有些瞬间让我觉得“啊 原来是想讲这个方向”,然后立刻急转直下,最后只剩下一脸懵逼。

老实说,这片子可能更适合拍电视剧,而不是电影,毕竟可以延伸开探讨的方向太多了。

阴谋类的,可以从那22万5千分之一的失败率上做文章;人文类的,可以从前妻阵前倒戈上着手;社科类的,或是探讨经济,或是政治,或是阶层,都是挺好的切入点;再或者,什么越南女的经历啊(想我刚看到她出场还天真地以为会有什么反转),邻居的生意啊,城外的贫民窟 啊,都可以挖掘嘛,只要讲的够深入。

然而贪多嚼不烂,处处挖坑的结果就是哪个都没填上,这就很尴尬了。

 4 ) 以为是喜剧,结果文艺片

这片给7分,马特呆萌的选片题材都蛮好的,除小李子以外电影第二人……这个片其实是编剧的锅,题材很大想表达的很宏观,但是拍摄出来就出现了很多突兀和断层,想表达的很多,但是都没有表达好,主次不清,造成混乱【想表达环保,科技,人类延续,婚姻,爱情,友情,乌托邦……】结果就是高开低走……其实我是带着看喜剧的心来的,但是没想到是我最讨厌的文艺片说几点印象深刻的①马特呆萌代表的是“逃避主义”,没钱买房就去缩小;老婆离婚就约会单亲妈妈,其实根本无爱;地球灭绝进入乌托邦隧道;最后进入隧道一听徒步爬坡11小时,立马跑出来,并不是他意识到了什么,而是要走11小时走不动啊……②前妻代表“自私主义”,眉毛都剃了一半了,丢下老公跑了,婚姻里面的宣誓呢?

说是为了老公其实是为了小人国里面的豪宅……但是后来又舍不得朋友,我觉得不是 ③越南女友代表“现实主义”,活着,忍着,有博爱,有善良,能游行抗议,能坐牢吃苦,能偷渡活命,能单腿工作,能偷拿东西,能救助更底层的弱势群体……其实一直是夹缝里面求生存的代表 八个fuck主义大家可以了解下,男性啪啪啪有不同需求,不是都是爱……另外我觉得演员很好,女性除了脸还有很多其他的,而肤浅的人只看脸,建议出门左拐去看angelbaby的电视剧④邻居杜赞代表“商业主义”,这个邻居好面子,真诚,真实,对于送玫瑰花礼物的呆萌立马表达出好感,看呆萌打扫卫生又偷笑,回头就想办法拯救他,做着倒卖擦边球的生意获得财富,最佳男配送给你⑤最后村庄的村民代表“乌托邦理想主义”,这些人是我最不耻的,还延续人类基因,一个个又老又丑又怕死的怂蛋最后一个爆破,掀起全剧高潮弹幕

 5 ) 浪费了好料的一碗清汤寡味的杂烩

缩小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主题。

尽管这个主题并不新颖,早有无数的作品使用或诠释过这个。

但这个电影把缩小用科幻包装了一下,再赋予环境保护的意义,这一点挺有新意,也挺让人期待的。

但观景下来却很让人失望。

电影想讲的东西似乎挺多,中年危机、反乌托邦、贫富差距、环境保护、生命意义,但都没有讲好。

可能就是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所以交织在一起反而都淡了,结果就是哪样都是浅尝辄止,清汤寡味。

前面的铺垫也挺长的,从博士的实验到演讲,再到男主看到报道,以及和病痛的母亲交谈。

这一段其实内容也挺充实的,特别是母亲抱怨科技如此进步却无法让她避免病痛也确实引人唏嘘。

然后后面一转场就是男主的柴米油盐了,这么回头看来前面的铺垫有点过长且没有必要了。

相对最完整的一条线应该是男主的中年危机或是房子危机了。

虽然有着一套房,我也不理解住在母亲遗留的房子里有什么问题,总之就是没钱换好房子,最后就兜兜转转去缩小了。

这里的设定挺有意思的,缩小之后由于资源消耗小,所以财产就相当于变多。

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只要缩小过去基本都是富翁。

这里其实可以展开的点很多。

老婆跑了之后就是颓废加放纵,不过也就放纵了一场派对,就遇到了越南女。

紧接着就是去挪威参观地下火种计划。

除了越南女的桥段有点轻松的笑点外,整个节奏其实又快又挺乱。

男主的选择也是莫名奇妙,想要去地下这个想法就很莫名奇妙,突然又不去了就更莫名奇妙了。

他和越南女的关系,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一个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人生理想的人被一个高执行力的人推着走而已。

所以说从最后来看,某种角度上来说,男主还是得到了救赎。

至少他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跟着女主的指挥走呗。

OK,中年危机这条线勉强算是通了。

那缩小的作用是什么呢?

整个后半段的剧情,从老婆跑了开始,就和缩小没有任何关系了。

颓废放纵遇到一个历经生死仍满怀希望热情的女子,想要拯救世界却发现拯救身边的点点滴滴也很有意义。

还算不错的主题,但是大家不是奔这个来的啊。

而且如果是这个主题,那前半段电影是干嘛的呢?

其实缩小这个主题可以发挥的空间非常大,电影里也或多或少地提到了。

比如正常人和缩小人之间是否是平等关系,比如缩小是不是真正能节省资源保护环境拯救人类,比如缩小是不是反而会形成新的剥削关系,比如这背后是不是其实有什么阴谋。

这些故事也许俗套,但都可以讲得很精彩。

但电影就是巧妙地把这些都绕开了,偏偏去讲中年危机。

关键是中年危机讲得也不好啊。

结论就是去当义工吗?

当义工当然是好事,但中年危机的我们至少知道当义工解决不了这个啊。

 6 ) 从另一个角度看,缩小的是什么?

美国人视角的影片从来都是从资本债务映射人生,进而发散到理想,美梦成真。

但如果克制一些的就会反讽一些,或者干脆直接物理阉割——比如把大的直接缩小(此处省略一万字自行脑补美式幻想)。

负责任的说这算是一个不错的励志故事,探讨的是不切实际的人生与理想,在实现社会平等与乌托邦理想的尺度上如何回归生活,求存是一种无聊且无奈的生活,甚至会感到一丝糜烂。

所有追求真相的隐喻都有些龌龊。

生活是不能仔细推敲的,真实永远伴随着腐败,而人性就是在腐败中才能找到真爱。

希望永远只是一丝光亮,它不求人类的信仰,就只是摆在那,让你偶尔看一眼,绝不会告诉你正确与否,似乎永远考验你的智商!

影片“缩小”的概念放在了资产,债务的外在影响,如同一件外衣,却很容易让人忽略其存在感!

非常有趣的一点是,它并没有从正常人类尺度上去说明存在与灭亡的关系,而是辩证的从渺小的外在影射生活的艰辛,这部影片一度使我沉浸在不可能的爱情观之上,道德如此高度的占据整个价值体系,掩盖了诸多可能出现的漏洞,不得不说编剧是下过功夫的。

同时影射了理想主义的不切实际,甚至高度概括了人类的可悲,似乎往往弄不清楚自己的位置,最后的目的也只不过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哪怕是理想主义,无论多浪漫的乌托邦理念,最终都归于当下。

给四星是因为马特达蒙的表演和女主角“玉兰”口中所说的八种炮言论,非常有黑色幽默的口吻,可以让我这样的“酒鬼”印象深刻!

还可以很文艺的理解爱情的价值。

无论如何都是难能可贵的角度,但剧情前后有些累赘和割裂,结尾有很多线索没有交代,导致影片逻辑漏洞很多,减一颗星以示不满!

但还是让本酒鬼喝着酒沉浸了,算难得。

 7 ) 其实这是一个悲剧电影,讲述了失败的人哪里都失败

性格决定人生,男主这性格就注定了总在退让,总在失败。

以为是个科幻电影,看到男主终于变成了微型人,心想这下可以享受大房子和荣华富贵了。

结果,老婆走了,离婚了,还得去工作。

跟以前一样的生活。

遇到越南妹完全被pua了,被控制住了心智,哥们你变小是为了享受生活的,不是为了做救世主好吗?

男主在现实生活中混得差,所以想退一步走捷径变小来实现财富自由,走上人生巅峰,有点像从发达国家移民到不发达国家的那意思,结果没混好,看到了微型社区的阴暗面,突然变成了圣父听从女主的命令到处帮助别人。

最后有了机会跟随科学家到地下生活,选择了回到女主身边估计导演是想说,男主成长了,不再因为不满现在的生活再一次逃避再一次退缩了,选择帮助当下的穷人。

一个科幻片题材,拍成了苦逼片,后面还以为在看我不是药神,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8 ) 缩小人生去fxxx越南妹?

很失望,可能你们不懂我的失望,这不仅仅是我对烂片的愤怒,这部电影更是对我以前美好幻想的践踏!

因为缩小人类这个想法,我在小时候就幻想过,一粒米粒就够一群人吃很久等等很多有趣的想法。

终于这个电影出来了,我激动不已,我小时候的想法被拍成电影了!

虽然没有第一时间看,但一直惦记着,终于有空看完了这部电影,但!

这拍得特么什么鬼!

直接剧透吧,没什么好看的。

整部电影就是-人类发明了缩小术-主角缩小了-主角离婚了-主角找女人了-主角去party了(耗时耗力拍了个这么长的party神经病)-主角看上越南妹了(神特么越南妹)-主角黏着越南妹了(马特你堕落了呀)-主角fuck越南妹了(饥不择食?

)-世界要末日了(神特么突然的世界末日说)-主角要进避难所了(拔D无情?

)-主角又出来了(意不意外惊不惊喜)-主角回贫民窟和越南妹幸福的一起做慈善了(结局了看不出主角的喜悦,马特你被绑架了就眨眨眼)这拍的啥啊?

这么好的题材导演你是没东西拍吗?

你是拍着拍着突然对越南人产生了兴趣了吗?

这电影前中后有个啥联系啊?

导演你想说啥啊?

实在不知道拍什么看看别人的【格列佛游记】嘛,多拍下有趣对比场景,弄个喜剧片也好啊。

但导演偏要装深沉,前期探讨下人类缩小会引发的社会问题,中期又专注于中老年人的感情问题,然后又对越南妹产生浓厚兴趣,最后再对地球环境呼吁。

哎呀乱七八糟的啊啊啊啊不想说了。

 9 ) 人缩小之后呢?

“缩小”人生其实很像现在很流行的“低欲望生活”:地球资源面临枯竭,我们应该采取节约、降低欲望的环保型生活。

片中的男主正好也面临着生活困境,无法负担生活中面临的一些需求,比如买房,那么“缩小”就成为了他应对人生危机的一个出路。

缩小之前,男主夫妻俩围绕缩小这件事进行的一系列考察、包括现有资产可负担的缩小生活的水准,可以买多大的房子、可获取的生活环境、医疗保险条件怎么样,包括已经缩小的朋友前来现身说法,都在将剧情推向一个矛盾的集中点——缩小。

缩小后的生活看起来这么棒,那么一定存在着缩小后才能发现的问题。

但对那些问题的“期待”停留在了妻子放弃缩小后。

因此,对男主来说,缩小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已经在这里出现了:离婚或者说孤独。

男主获得了缩小的人生,但失去了缩小的原动力——家庭。

如果说男主缩小前,电影还借酒吧里的路人男对于缩小人是否交税、是否享有投票权等提出疑问的话,那在男主缩小后,这些问题就都不再涉及了。

越南人权斗士、乌托邦构想、环境问题互相割裂地在片中出现,虽然这些问题都被男主和女二的感情关系勉强串起来了,但又很难说服我的是:为什么这些事情必须要共存在一个以“缩小”为主要事件的故事里?

缩小是一个树洞,确实让人感到影射了一种心态,某种渴望,包括有的地方也很幽默,比如男主楼上的邻居在和男主短暂地接触后就认为“这个家伙什么都干不成”,比如男主缩小后,从原来世界寄出的婚戒送到了他缩小后的家里,但这个时候他的妻子已经离开了他。

只不过,故事在男主完成缩小以后,就没再讲缩小的事儿了。

 10 ) 《科評電影》主理人白燁分析

從傳播角度來說是沒有問題的,“對於縮小技術會給人類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給技術的革命帶來一個實驗性的思考。

從兩個維度來看:其中一個就是縮小技術真的出現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第二個是:“現代人類會不會是縮小後的結果呢”?

如果是的話,北歐神話裡的泰坦巨人和中國神話裡的“巫人”就可以作解釋了。

整個第四季都是人類的發展紀元,大概有3000萬年的歷史,這裡說的幾百萬年就是錯誤的。

會不會是女媧用了一個什麼樣現代人無法理解的科技來把“巫人”給縮小,成為現代的人類,這是有可能發生的。

這個片子唯一的問題就是:“技術不成熟”,放大縮小的理論是基於量子論,用量子論可以勉強解釋,沒有完全清晰的解釋方案。

也就是說,縮小的技術可能比穿越時空的技術維度更高,因為穿越時間使用相對論就可以完成一半。

那麼放大的理論會不會是比量子論更高一個級別的理論。

我們來看穿越時間:“想要到未來只需要達到光速,然後和要到未來的事物保持相對運動就可以啦。

想要回到過去,利用量子的幽靈效應,從量子維度去處理就可以完成”。

量子物理是相對論的下一個層級的技術。

放大縮小技術會不會跟相對論與量子物理的關係是一樣的。

那麼有理由相信: “放大技術是比縮小技術更高一個次元的”。

但是在現在科技的使用上它就是不完善的、是技術不成熟的,沒有辦法商用的。

所以這個片子唯一的錯誤就是把沒有辦法商用的,科技給放到了商業的用途裡。

《缩小人生》短评

很明显影片围绕主角所传达出的主题之一便是自由派美国白人对自身虚伪与不切实际理想的反思,佩恩在片中塑造的是如同主角般被限制、困惑不解、愚笨且被动的叙事视角,叙事视角无时无刻不在间离主角与其所处的世界,这一选择背后有经过思考的作者意图,但影片难以令人满意的回报却也暗示着更好选择的存在

3分钟前
  • JoshuaLi
  • 还行

多好的主意,拍成这样..... 后面一大半跟题目屁关系没有

7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很差

缩小后的人生真美好,如果生活平淡无奇,生存压力巨大,何不换一种活法,将会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

8分钟前
  • kitty62888
  • 推荐

其实挺喜欢的,两个小时的电影也不可能hold住电影想讨论的东西。周洪拿个提名没问题吧。

11分钟前
  • 孙学文
  • 推荐

前40分钟跟后面将近100分钟完全是两部电影。主题急转直下,刻意的角色安排搭配走马观花的剧情造就了乏味无聊。强行搭了个不错的科幻概念却根本没有讲一个能与之匹配的故事。说教的行为多得让人厌恶。

15分钟前
  • 张小晗
  • 很差

其实特别无聊的片子 开头格局铺的挺大 感觉会很有戏 从商品社会 乌托邦式 反乌托邦 反反乌托邦 嬉皮士的环境转变 但是越往后越往小了收越流于不知所云的平淡 所以应该给2星 但是亚裔女配的表演实在可以加1星!(另 8种炮儿 ni打过几种?:).。

19分钟前
  • virgin
  • 还行

这个卡司!Kristen和Jason!SNL粉简直狂喜乱舞。NPH这个角色hhhh,更别提还有Laura Dern…我要给老瓦十万个赞。我爱死他了。

24分钟前
  • Evelyn桃桃
  • 推荐

史诗级的失控,第二幕与第一幕完全割裂毫无任何联系;看导演演员阵容及预告片后原以为本片不论在票房还是颁奖季都应该有所斩获的,看了成片之后发现全面溃败是非常合乎情理的事情

25分钟前
  • 无名
  • 很差

有些光怪陆离的设定,折射的是追寻自我的旅程。片尾曲好听。HD 720P 18/02/22

28分钟前
  • 人皮動物
  • 推荐

WTF?谁说这是一部喜剧搞笑片?

31分钟前
  • 李师傅
  • 推荐

无论是在大人国 还是小人国 都有各式各样的人 都有三六九等 这就是人类社会 后面讲太大了 有点没必要

36分钟前
  • Vulpecula.h
  • 还行

感觉把三季科幻美剧强行塞入了两个小时

40分钟前
  • 黄青蕉
  • 还行

小人怎么避免碰见身体比老虎大,速度力量嗅觉听觉更强的家猫呢?

41分钟前
  • 貓太野
  • 还行

真是浪费题材哇。

45分钟前
  • 口袋_肥力士
  • 还行

莫名其妙,完全不需要缩小也能讲出这剧情啊。。

46分钟前
  • CMGS
  • 较差

评分低可能由于是电影内容吧,但是电影提出来的问题倒是非常深刻,缩小后的人还有没有正常人的政治权利,还有就是面对环境恶化我们该何去何从~

48分钟前
  • wang
  • 力荐

剧本前半段的科幻设想与种族隔膜很不错,后半段开始崩塌,朝着不知所谓的心灵鸡汤方向下沉,马特达蒙的演绎也是够尴尬的,让人不堪直视~

51分钟前
  • 罗宾汉
  • 还行

wiig就一下下

52分钟前
  • Siamcat
  • 推荐

这是什么呀!要融入中年危机,人口,环境,政治,移民、阶级贫富差距等等这些严肃话题,可是割裂感太严重了,前面和后面简直两个片子。开头还有点意思,第二幕之后就开始失控,想塞进很多东西却又没讲好,挺好的设定被彻底玩坏!

55分钟前
  • 萌发奇想
  • 较差

構思很有意思⋯⋯可是後面⋯⋯越南口音我真的不行⋯⋯笑崩⋯⋯

60分钟前
  • 超黐線唔正常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