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号称只要是帅哥摆pose,怎样的电影都可以看。
话音未落,我们凑巧播放了刘德华和反町隆史的合演的《全职杀手》,this is it!——片中两位男主角全程都酷帅有型,事实上,所有角色已经剧情本身都力求一个字——酷,即使非要生硬做作也在所不惜。
可是,我发现自己还是无法忽视观片后心里腾出的空洞,忍不住问:this is it?
可见人都是得陇望蜀的,——有美貌不够,还要有灵魂,还要有心动。
不过总的来说,还算可以接受,电影开头就借刘德华之口坦诚:电影好不好无所谓,关键要有新意,要造型好。
既然如此,此片其实也算是做到了不少。
7年前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好像没啥感觉,不是那种看完还想再看的类型。
可能不喜欢里面华仔的张扬,虽然他说导演让他演回从前那个爱耍酷的刘德华,可我觉得却是从未见过的演绎方式,尽管走路还是那个刘氏姿势,但是那份自负和嚣张是很少在从前的片子里出现的。
癫痫发作时口吐白沫和患癌吐血不一样,暗战里几个喷血的镜头,我一看再看,而吐白沫却让我觉得有点恶心。
Tok无时无刻不挂在脸上的笑容也让人觉得有点可怕。
已经不记得当年是在什么心情和什么环境下看的这部片子,看之前可能受了影评的影响,也觉得这部片子不怎么样。
而前阵子买其它碟时突发奇想顺便也淘了这张,但由于先前的印象不好,一直扔在家里没看。
昨天晚上从花絮看起,然后再看片,这次的感觉竟然完全不同,变得有点喜欢它了,尤其是那个开放式的结局。
记得杜琪峰当年说了句豪言壮语,他说“全职杀手”会成为他的代表作。
刘德华也说过,“全职杀手”是他最满意的片子,但是这两句话并没有得到认同,包括我,至少在我心目中,它不及先前的《暗战》,亦不如后来的《无间道》。
不过也许时间可以证明。
至少它决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烂片。
说回电影,依然是部男人戏,故事在两个男人之间展开,Tok个性张扬,把杀人当作表演,杀人也要杀地漂亮,像作秀一样。
一身皮衣再戴上黑超或是克林顿的面具,配上不同枪支,够酷够in。
而每次任务完成后的那种笑容或者是大叫,却让人觉得不寒而栗,恐怖的杀手。
可他的背景故事又让人对他产生一丝怜悯,尤其是看到他癫痫发作口吐白沫时。
O个性内敛,是个标准的冷面杀手,面对多年好友,依然冷静出手,干这行,难免会杀认识的人。
可再冷血,他也有温情的时刻。
从表演上看,两位演员都发挥出色,即使很多人对华仔的表演有争议,我还是觉得他的表演方式没错,Tok要的就是那份张扬,耍酷符合Tok的个性。
喜欢这部片子的结局,开放式的结局,究竟哪个死了,其实无所谓,就像杜导在访谈中说的,也许还有第三个结局,第N个结局。
这和无间道不一样。
无间道的两个结局是为了迎合不同的市场和价值观,而这部片子则是由观众去想像去选择。
我倾向“求仁得仁”的结局。
让Tok在小说里扬名,O在小说里沉寂。
即使最后躺在坟墓里的是Tok。
可注意到没有,就是在黄土里Tok的脸上依然留着一个笑容。
他得到了他想要的。
最后,提醒一下,一定要看港版。
无论配音还是配乐,都很精彩。
你会惊讶的!
ps:附上花絮一则。
在港版里,有这个镜头的拍摄过程,相当惊险!
在“全”剧中,有一场华仔火车铁轨上被人追杀,为了逼真效果,所以向新加坡租借地铁场地实景拍摄,身兼老板和男主角的刘德华更拒绝替身,在没有任何安全的措施下,亲身上阵跳落铁轨道上,站在月台与列车之间小小的隙缝内,让火车高速飞驰擦身而过,整个拍摄过程,场面惊险无比。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刘德华事后也是一身冷汗,他说:“刚开始拍时还不觉得有那么危险,真的跳到轨道上才知道能站的空间那么小,当火车经过时,车速引动气流再加上狂风几乎快要把我整个人卷入车底,我当下真的很害怕,第一次觉得如此接近死亡的滋味,到导演喊卡,我的心跳还很剧烈。
”
电影中,史努比的情节很有意思。
尤其是托尔取走史努比的那一段,几乎是神话了托尔。
想想,可以算是传说了。
托尔希望扬名立万,O希望隐姓埋名,真实结局是O杀死了托尔,O与林熙蕾隐姓埋名过平常的生活。
对任达华告知的结果是托尔杀死了O,这样托尔也获得了想要的名声,结局圆满。
至于对打时托尔凭空消失的原因,应该是任达华那时已经发神经了,那段格斗都是虚幻的。
电影整体一般,剧情挺好的,但拍出来感觉莫名尴尬,不是演技的原因,可能导演1+1=0.5吧😂
杀手,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疯子。
极致的事情,就需要最聪明或者最疯狂的人来做。
2001年上映的电影《全职杀手》,由刘德华,反町隆史,林熙蕾,任达华,应采儿主演。
故事简单粗暴,讲述了两个杀手之间的故事。
O(反町隆史),亚洲第一杀手,成名已久。
“不管是谁,只要干了这一行,就一定要做到六亲不认,难免有一天要杀死自己认识的人”这是他的信条!
所以当他在马拉西亚执行任务遇到老同学时,毫不犹豫地将对方杀死。
常要别人命的人,会把自己的命看得更重。
无情,是对杀手最好的保护。
O在香港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但他并不住在那里。
他会招聘一名女孩帮自己打扫屋子,并且要求对方在有传真时打印出来贴在玻璃上。
其实他是在对面的房子用望远镜看着,也就能看到贴在玻璃上的任务。
这样做,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当然,杀手的日子其实挺无聊的,所以他除了用望远镜看玻璃上的任务外,也会关注女孩在屋子里的一举一动,包括女孩换衣服的时候。
第一个打扫屋子的女孩叫南希,但是当仇家杀到时,o没能救下她。
之后他请来了第二个女孩,她叫秦惠莲(林熙蕾)
秦惠莲从台湾来到香港,懂日文,她的主业是在一家日本录音带店铺工作,来O这里打扫只是她的副业。
每逢月初,O会跟秦惠莲在同一间餐厅见面,交付工钱。
两人都是内向的人,彼此交谈并不多。
而最近,秦惠莲的店铺出现了一名怪人,每天他都会戴一顶不同的面具出现。
朋友说面具男一定长得很丑,但秦惠莲不这么认为,她猜面具男一定很自信。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而女人的好奇心更甚。
面具男邀请秦惠莲看电影,她答应了。
“再差的电影,预告片也一样好看”在电影院里,面具男说出了这样的真理。
当面具男摘下面具时,露出了一张帅气的脸。
面具男叫托尔(刘德华),是一名新出道的杀手。
鲜花藏枪横扫警局,笑拉二胡刀桶混混。
利索,疯狂,这是他的特点,他也被人叫作疯子。
托尔喜欢看电影,通过各种电影情节研究杀手方法。
而他的目标,就是杀死O,取代他成为亚洲第一。
托尔开始约秦惠莲吃饭,告诉她自己是杀手,并给她讲述如何用香烟制毒药。
之后向秦惠莲请假15分钟,他跑出去光明正大在大街上枪杀了O要准备杀的人,故意让O拍到了自己的照片。
秦惠莲本来不信托尔的话,但当他带着她打枪时,她才明白托尔说的话是真的。
托尔想要像漫画一样,把秦惠莲培养成杀手的伴侣。
很快,两人发生了关系,但是当托尔情绪激动时,竟会发生癫痫口吐白沫。
托尔告知了秦惠莲自己接任务的方式,而他这次是要去新加坡去杀人。
但因为过早接到任务,托尔明白这是经纪人要害自己。
托尔艺高人胆大,按约出现杀死了目标,并借着地铁轨道躲过了警察的追捕。
有仇必报,这是杀手的必备心理素质。
托尔找到了经纪人,狠狠修理了对方。
O在执行任务时,遭到了托尔的狙击。
他明白,是经纪人出卖了自己。
O找到了经纪人后才明白,原来托尔竟是经纪人的亲弟弟。
在开枪废掉经纪人的手后,O离开了。
秦惠莲被O的仇家抓走,这次O及时赶到,救下了她。
一个男人若是经常关注一个女孩子,一定会慢慢爱上她的。
而O也的确爱上了秦惠莲,在路上,O亲吻了秦惠莲。
其实秦惠莲是O第一个佣人南希的朋友,在南希口中得知她的雇主是一名杀手。
后来南希失踪后,秦惠莲不甘于平淡的生活,于是按照南希的方式贴出了自己的广告,之后果然就被O聘用了。
秦惠莲之前是对O有好感的,但两人的相处一直很空洞,所以当托尔出现时,很快占据了秦惠莲的心。
但是当O吻上她时,她再次沦陷了。
两人躲在了之前O藏躲的房子,看到望远镜时,她才明白O之前一直在看着自己。
而当她调整望远镜,却看到上面的房子放着一个面具,她才明白,原来托尔一直在监视着O。
李警官(任达华)和Gigi(应采儿)一直在追踪着杀手O,后来托尔的出现,让他们的工作更加繁重。
O为救秦惠莲而杀人后,导致李警官等人追查到了两人的行踪。
警察包围了O所在的楼,他俩只能拼死一搏。
在出门时,O告诉秦惠莲,“走出这扇门,你的命运就变了”秦惠莲毅然决然拿起了枪,跟着O走了出去。
经过一番激战后,O跟秦惠莲被警察包围在圈子里。
就在两人准备束手就擒时,托尔拿着巴雷特进行狙击救出了两人。
O带着秦惠莲逃了出去,找了个地方隐居起来。
在这场搏斗中,李警官的搭档Gigi中枪奄奄一息,这给了他极大的打击。
夜里,托尔出现在警局,要求他来写自己的故事。
一场搏斗后托尔神秘消失,这直接摧毁了李警官的信念。
之后他辞去了警察工作,落魄潦倒,只为写全这一段故事。
后来,李警官接到了秦惠莲的电话,从她口中得知后来的故事。
O和秦惠莲藏起来后,托尔很快找到了他们,三人愉快地交谈,其乐融融。
但是两人的决斗还是无法避免,两人以模仿战争游戏的方式,在一个仓库中同时开始找装备进行决斗。
一场较量后,在漫天烟花中,托尔杀死了O。
这是两人最能自我安慰地结局,托尔杀死了O成为了亚洲第一,而O也死去满足了他不希望被人知道的愿望。
只是当李警官出去时,却意外看到了接秦惠莲的人竟是O。
原来真正的结局是,O在跟托尔决斗到关键时刻时,托尔突发癫痫,被O杀死了。
李警官最终感悟,结局是真是假,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这部《全职杀手》,由杜琪峰和韦家辉联合执导,是银河映像的作品。
虽然故事中有些逻辑问题,但并不妨碍故事的精彩。
疯狂而又潇洒的华仔,冷静而又精干的反町隆史,多情而又性感的林熙蕾,还有青春靓丽的应采儿和老谋沉稳的任达华,角色个性鲜明,说干就干,绝对算得上一部爽片。
而你若是一名80后或者90后,更应该看一看本片。
毕竟这里,有你的情怀。
有时候,我们会说一个人没有追求,因为他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用世俗的眼光看就是没有追求,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但换一种想法,这其实也是古人所说的清净无为,与世无争,干干净净,我走我的小路,你走你的阳光大道,这未尝不是一种境界。
又说回来,追求,未必那么炫目,未必那么让人幸福安康,或者说追求有时候很可怕,会让人铤而走险,会让人不顾一切,会让人走火入魔。
O喜欢低调,杀人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为了养活自己的一种工作,除此之外他不希望别的,就像白领干完每天的工作,月底领到工资。
TOK,则是在享受杀人,是位贵族杀人者,杀人不仅是生活,杀人之余还希望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所以他不惜不顾生命,与O火并,结果与他哥哥一样,在即将夺得金牌的那一刻,他倒下了。。
多么可怕,多么让人难过,难道这就是我们追捧的追求,这就是我们要夺得的名吗?
未必。。
《全职杀手》:楼道间的相遇,慢镜头,特写表情,然后拔枪,转身,开枪,躲避,子弹乱飞……一气呵成,虽然只不过是平常的枪战镜头,但是狭路相逢的紧张,在硝烟四起的混乱中,也得到相当的发挥。
洒水龙头乱飞,烟雾迷蒙,场面混乱而不凌乱,一切为突然的逃跑而掩护,但是车场突然被包围,在经历了混乱的枪战后似乎一切正要归于平静,谁想到风云突变,大厦楼顶的敌对狙击枪手,解救了本来陷入重围、缴枪投降的杀手,杀手于是趁乱逃逸。
这一场戏,拍的极为精彩:枪战时的猛烈嘈杂归于一种单一的子弹撞击金属的声音,没有疼痛的哀嚎,没有猛烈的爆炸,只有乓、乓、乓、乓的单调到诡异的子弹声,和惊悚的配乐、意大利歌剧,再加上慢动作的特写,杀手的从容,似乎一切只是平常生活,却不是你死我活的搏杀,画面几乎有些唯美,美到残忍:特警几乎全军覆灭,横七竖八尸横遍地,汽车爆炸上天。
声音与画面成鲜明对比,让观众自己感受那份揪心的紧张,既期望杀手的突围,也不忍心警察的死亡。
在一片混乱中,一切又归于平静。
在《全职杀手》里竟然看到了王家卫的潮湿暧昧、《闪灵》的精神官能症和马丁·斯科塞斯的魔幻迷离,致敬的意味很浓……不论什么时候,“杀手带妹一起飞”的类型电影都是我最钟爱的。
《全职杀手》虽然依旧是杜琪峰钟爱的双雄模式,但内核却是“两种男人你选谁”的爱情母题。
反町隆史饰演的亚洲第一杀手O低调神秘,凡是见过他本来面目的人都会被除掉,六亲不认。
而刘德华饰演的托尔杀人风格大胆张扬,也从来不怕暴露自己,一心希望杀掉O坐稳杀手界第一把交椅,巧合的是,他们同时爱上了林熙蕾饰演的秦小姐。
而非常有趣的是,在对待O和托尔时,秦小姐表现出了不同的状态。
我们时常说,好的爱情会激发出一个人最美好的一面:比如小邋遢变成清洁狂,女汉子变成少女心,爱哭鬼变成大心脏……秦小姐在面对O时,一改平日里唯唯诺诺的小职员形象,面对警察毅然穿上防弹衣抡枪就干;而面对托尔时又化身邻家小公主,感觉随时都有一万吨的甜蜜暴击。
毫无疑问,两位杀手都给了秦小姐最好的爱,只是表达方式完全不同。
同样的戏剧模式也出现在吴宇森的《纵横四海》里。
整部片子我比较喜欢的是三人之间秀恩爱的片段,O每次杀完人都要给秦小姐带回来一个当地的史努比,而托尔抢劫警察局,也只是为了把警察搜走的史努比给秦小姐抢回来,没想到因此却逼疯了任达华……最终,在漫天的枪火烟花和激昂的歌剧声中,宿命般的对决胜负已分,无论是关乎名誉,还是关乎爱情,只能有一个胜者。
再烂的电影,预告片同样可以很精彩,如同再烂的人生也总会有几幕值得炫耀的瞬间一样,结局耐心寻味。
托尔说:“我喜欢看动作片,不管是大制作还是小制作,外语片还是华语片,最重要的是不要闷,要有新玩意儿给我看。
”我觉得这是老杜对自己的要求,《全职杀手》做到了~
你永远可以相信杜琪峰导演在枪战设计上的艺术水平,那种杀手的孤傲和开枪时的翩翩起舞,这是在武侠题材里才能一见的意境。
电影全职杀手前后的时间段,杜导还有如枪火、暗战、大事件等优秀作品,也为放逐和复仇两部经典奠定了风格。
全职杀手顾名思义,讲述杀手界前浪与后浪的故事。
西装革履的反町隆史,是一名顶级的职业杀手,一人一枪横扫马来西亚火车站。
皮衣皮裤的刘德华,是一名高调的后起之秀,自认比反町隆史更强更有实力,一直想要逼其现身,进行一场杀手之间的真正较量。
从香港到澳门,刘德华几次三番地搞破坏,说是命中宿敌也不为过。
可两人的命运也很相似,都是被中间人给出卖了。
林雪出卖刘德华,不过是觉得猎鹰不受控制,该重新养个新的。
连晋出卖反町隆史,完全是因为要帮弟弟刘德华一把,哪怕刘德华想要公平决斗,根本不需如此。
任达华和应采儿是香港国际刑警,同样想抓这两人 ,旧楼围捕的戏份很精彩,反町隆史利用消防水栓压制警方,并和林熙蕾杀出一条血路。
当然这还要归功于刘德华的远程场控,一把连狙扫平了整个行动队,导致应采儿牺牲,任达华辞职。
任达华被要求为两位顶级杀手写传记小说,而他也很专业地配上了录音笔和文件夹,这个设计真的过于天马行空,有点跟不上节奏。
而且刘德华当晚到底是如何消失的,也没有给出一个解答,还蛮好奇的。
既生瑜何生亮,刘德华和反町隆史的最后一战打得那叫一个浪漫,子弹擦身过,烟花满天飞。
林熙蕾留给任达华一个足以令所有人体面的结局,而事实上这该死的家族病是真坑,毁了一个奥运冠军的职业生涯,也毁了一个杀手的巅峰之梦。
有人的理想是做明星,有人的理想是做老板,有人的理想是等等等等,可是有人的理想是做杀手吗?做顶级杀手.估计这样的理想是存在的,只不过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其实坦白的说这也是一种理想,只不过理想是什么?理想就是自己将来的样子,说白了就是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将来自己想要什么,从某种角度理解杀手这种理想真的不能说不是理想中很高的境界了. 我当初看电影完全是因为名字,全职杀手,不知道兼职的是什么样子的呢?全职应该就是职业的意思,可是整部片子没有着重刻画杀手如何的职业,杀人手法如何的巧妙,而是剧情加枪战的结合.喜欢的导演杜琪峰、韦家辉,喜欢的编剧:韦家辉.打造的一定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喜欢那开头两个主角出场,车站的杀人直接而冷静,警局的杀人艺术而新奇,可以说一个开场就表现出两个主角不同的性格.一个小心谨慎,所以才做到了亚洲第一,一个个性张扬,所以才不循规蹈矩.影片的空间转换很快从马来西亚,泰国,香港,新加坡到澳门,可惜场景选择不好,如果不说的话,肯定不知道是哪里.剧情也紧凑,故事发展的很快,可是就是有点太快,很多地方都值得去思考.很个人标志性的结尾,深深的标注上了自己的符号.总的来说,是不错的一部片子.
看得我时而蛋疼,时而糊涂,这这这也太太太太文艺了吧。。。。。。。
杜琪峰天马行空的写意啊,真是浪漫至死。。商业与文艺的完美结合,一个女人两个杀手以及一个警察改行当作家的故事,复杂、凌乱、耍帅、不着边际、天马行空,真好。唯一蛋疼的是看的国语版。。。。
精彩瞬间:刘德华像鬼一样,拿了史努比然后消失了。
刘德华的女装好销魂啊。。。。。。
改编自彭浩翔的长篇小说。彭浩翔写的东西还是彭浩翔能够拍出精髓。
非常非常有腔调!那些交响乐还有歌剧搭配起这画面真的太有风格了。每个故事都需要一个结局,只是一个结局。求仁得仁,无论怎样都是一种出路。小提琴配烟花交响乐配烟花欢乐颂配烟花,都是一种独特的气质。哦还有华哥风骚帅气的二胡。也不是所有的杀手都是那样隐于市丧丧的做完最后一单就退休。也有那样张扬的热烈的喜欢看电影的杀手。另外,这三个主演都好好看呀。华仔在这部里帅的真是非常非常的张扬和风骚。等我十五分钟不要走动,我去杀几个人就回来,很快的。那张脸凑到你身边问,想不想当杀手的女人啊。简直无法拒绝好吧。
-大家都身处于边缘上,没有谁能够真正地接触到核心,这并不意味着谎言/模糊性始终影响着全局,而是说有着一种擦肩而过的差异性的张力:刘德华“像幽灵一样消失在夜晚”。一开场反町隆史只能默默站在葬礼的边缘,在结尾任达华被汽车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这是边缘性的差异,边缘处于灰色地带,那么这便成为了生存法则的差异。极为个人化的规则们发生碰撞(尤其突出的是语言上的差异),因此在这里不要太在意某些游戏规则(城市的规则、组织的规则、法律的规则),大家保持着自身的游荡就好了。后半段的神秘主义程度(应该主要针对于香港)堪比《顺流逆流》,所有人都进入了纯粹的游荡——你追我赶的猫鼠游戏,而它既无联系也无目的
和小野。一看编剧就知道银河双雄已经很不容易了
好纠结的电影...主要对话不是日语就是英语 还穿插着少许的粤语和一丢丢台普...
单挑之前的和谐,是杜琪峰特色,让人神往
配乐不错,杀手就是装酷,大多数电影都这样,谁让都没见过真正的杀手呢?
老刘大战鬼冢英吉,最后一段拍的就像合金弹头、、、、
性别角色显然在里面起了一个重要的结构作用。两个潇洒的杀手不仅仅要比杀人的技巧和本事,当然还得比谁更能够泡妞了。女人在这里除了一个转述故事的角色外,彻彻底底的伦化为一个性别符号。娱乐片之所以是娱乐片,就是我在看完了这部电影之后可能我永远不知道导演想告诉我什幺。当然,某些负面人性恶
IPTV 国语配音 外公家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787481/
一个女人与两个杀手不得不说的故事,没有突出剧情,反而用写意的手法,表现了各自的浪漫。
为什么那么多人吐槽刘德华耍酷,杀手本来就是耍酷的,不要因为刘德华忽略了老杜,其实不是很典型的杜琪峰,彭浩翔的编剧对整体风格影响很大,特别是带着暧昧的爱情。
身材真好
酷到极致的做作~~
有些电影不论在什么年代都是经典,有些电影过了年代就不好看了!
这片告诉观众:作为一个杀手,如果你有癫痫,就不要去地铁站和人追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