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工歌手冈德曼
Gundermann
导演:安德里亚斯·德里森
主演:彼得·施耐德,比亚内·梅德尔,亚历山大·谢尔,米兰·佩舍尔,希尔玛·艾奇霍恩,安娜·乌特伯格,索斯藤·默滕,阿克西尔·普拉尔,克里斯蒂安·斯基宾斯基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8
简介:该片是关于前东德歌手格哈德•冈德曼动荡生平的传记电影。冈德曼白天在露天煤矿驾驶着挖土车,但晚上却作为歌手登上舞台,以自己创作的音乐感染他人。他以生活和生死为题材,却也涉及政治和社会批判主题。凭借其颇具个人化和真实感、既忧郁又富有诗意的作品,他成为八十年代东德地区的大众偶 像,但也时常遭遇同上级的冲突。甚至在两德统..详细 >
不大“好看”。男主颜值实在令人吃不下,但是和Gundermann本人倒是十分相似。双线叙事对于了解东德文化的德国人毫无压力但是对于外国人就有点吃力。男主的moral crisis实在是不讨喜的crisis……只能说他背叛了自己吧。
音乐特别好听
既然曾经做过间谍,就应该付出代价,及时勇敢坦诚也不代表可以原谅。导演最后表现出的对歌手的同情真是让人遗憾。
闷
与自己和解?
是也乎,( ̄▽ ̄) 坚持了30分钟, 放弃...2小时....古典结构...将那时细节还原的很好, 工业化电影品质也在,但是, 真的没什么 calling for me.
每首歌曲都是一首诗。在那个76-84年代的东德,每个都是施暴者都是被虐者。
Gundermann的歌写得真是好。相比之下电影显得平淡,但个人观感好过《气球》。导演有种不愿将前东德主题电影简化为资本主义政治宣传的警惕,为展示人的复杂性作了很大努力。可惜饿得听不动映后了…
画面特别美,音乐也好听。是煤工生活,也是乐队文化。一个音乐的天才,一个政治的愚者,在柏林墙推倒以后,开始在歌手的身体里打架。我到底是谁?我到底应该选择什么?人类永远的迷思。
敢于直面自己和历史的人都是勇敢的人,但是抛开情境站在道德高地指责他人却是不明智的。民主德国煤矿工业666啊,我超级想去开那个挖煤机🤣以及谁翻译的这个中文片名,一股泥土气息扑面而来…
类似于中国金鸡奖入围的水平,笑尿
作为一名音乐家的传记电影,整体质量不过不失。遵循古典主义叙事结构,从不同侧面塑造人物的内心与经历,但是语法上还是有些过于谨慎了。不过,将工人阶级式创作的迷人和平易的状态展现得较为出色。每次演出,镜头都扫过观众的脸,是刻画Gunderman的音乐与底层社会阶级产生共鸣的简单有效的手段。
个人感觉很一般,每一件事情以后都要唱首个非常强行
色彩明亮到像當代故事,眼鏡轉換與插敘配合,另一次承認大腦刪除得了記憶。最後悔的永遠是背叛自己。
影片中的演唱会很有感染力,很真实的场景。主人公生活里面有矛盾痛苦,也有开心愉快的日常。整体很自然。
一个闷骚男工人的艺术与人生成长史,男主角演员刻画很逼真
不好看,但台词对学德语的还行,说话没有太快
东德最具影响力的工人艺术家格哈德•冈德曼的传记片。以他与国安局合作往事的揭开为界引出两条时间线索,一方面交代其感情生活和对行将远去的国家及其艺术与劳动环境的矛盾态度,另一方面表现其从排挤个人过往到直面过错的艰难尝试,最终刻画其作为有心无力地改良社会的理想主义者和反遭监视的史塔西小丑等复杂形象,角色的内心挣扎反映着东德社会的分裂性。对区别于父辈的社会身份和对家庭角色的双重寻找所产生的张力中,影片更以记忆本身的逻辑为参考,往往通过联想式的叙述方式强调主观性和场景感。
过于沉闷,只看了1个小时。
类似的题材我看过不少,几乎没有什么突破,而人物多面描写方面又似乎断裂的很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