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个网友对影片的点评,好像没有一个说好的。
可能我对片子不是那挑剔吧,又或者因为是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部影片所以我觉得还不错故事情节和结局相信对德国历史有些了解到都很清楚,影片很好的营造了紧张气氛,演员们也很好的刻画出人物的心态表情感悟: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一群人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另一个感悟是一个团队中没有不重要的成员,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扮演主角,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影响全局
我最后还是忍不住写了。
以下都是个人言论不喜您还是慎入吧。
首先,汤姆克鲁斯你弱爆了真的。
如果你期待什么悬疑剧情惊险刺激还请你放弃这部片子。
如果你想要什么二战风云虐恋情深也请你放弃这部片子。
这就是一个叙事。
或许对于真实的历史来说进行了一部分剧情上的合理改变(对此不予评论),但这个简直可以说是平淡的暗杀故事却能直击心灵,至少是我的心灵。
这个叫塞巴斯蒂安·考奇的演员真正的演绎出了这样的一个角色,从每一个眼神和动作间,向观众传递了斯陶芬伯格的喜悦、迷惘、仇恨和执着。
说实话,电影的前80分钟都可以说是平淡的,或者如果你喜欢,用乏味这个词也完全合适,甚至在执行刺杀的时候都没有汤姆克鲁斯版那样的紧张感。
疑似希特勒的男人蒙着布被台上担架的慢动作可以被视为剧情真正开始的预兆,然而这时候电影已经进行大半了。
而这部片子真正将一切升华推向高潮的瞬间——个人认为——就是最后的那十几分钟,从指挥官自杀未遂又被人补了一枪开始。
我并不是说前半部分不好。
这一部分虽然平淡但却是尤为重要,是汤姆克鲁斯那版里没有的东西。
这一半阐述了斯陶芬伯格展开这一切事情的原因,还有他和她妻子的矛盾也为他的悲情埋下了伏笔。
正是这一段没有太大波澜的故事,才真正能考验一个演员的演技。
全篇的最高点则是电影里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慢动作:在斯陶芬伯格喊出神圣德国万岁之后,他的副官拼命跑向他,两人最后死在一起的时刻。
笔者性别为女,所以和那个司机一起泣不成声。
或许斯陶芬伯格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这个行动的最终结果或许只是害死了隆美尔以及其他数千名军官。
或许他们这个组织也尚未成型,在真正的历史上他们不过是一群各怀鬼胎的乌合之众。
但斯陶芬伯格本身的精神令人敬佩。
无可厚非。
那不过是期盼着自由、和平、平等。
挣扎过努力过最后熄灭的烟火,绚烂只是一瞬间。
似乎说远了。
信仰不死。
去看刺杀希特勒之前到豆瓣上看过影评,不少大虾对影片里的小正太念念不已,让我心有旁及的到了影院。
看完后真是大呼上当,唯一让我感觉有帅锅出场的时候大概就是希特勒第一次出镜时他身边的哪些卫兵,时间仅持续三秒,此后就只看到发福的阿汤和一群老头子,我很想问下帅哥在哪里?
再说影片,大概因为才看过黑皮书,感觉刺杀希特勒的导演手法太过平常,完全没有惊心动魄或千钧一发的紧张,影片毫无悬念,主题由于过于口号化而流于形式,从头到尾都没有哪个人或哪个镜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不得不说我再次被忽悠了
虽然从一开始我就知道希特勒没有死。
虽然我也知道这样的行动会失败。
但是,从宣布“元首,死了”的那一刻起,电影中描述的超强的行动力是让我很喜欢。
坚定的口吻,加上果断的决定。
只有加入和不加入。
我也希望有一天我能有这种魅力。
不是反动什么仅仅是果断行动的魅力。
先不表扬Hugo Boss的制服,人家已经洗手不干了。
以下N点与事实不符1.施陶芬贝格的左手只有三根手指2.7.20实际上是施陶芬贝格第四次携带炸弹试图刺杀希特勒3.装炸弹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4.装炸弹的地点是一个卫生间5.再撤离过程中,施陶芬贝格并没受到阻拦6.7.20刺杀行动中共有4人当场死亡7.刺杀前施陶芬贝格确实换过衬衫8.当时,施陶芬贝格只有两个儿子9.这个纯属凑数,虽然德国版的演员比阿汤靠谱,但是长得仍旧没有施陶芬贝格本人帅
看这部片子才知道自己的历史有多么的差,这个故事原来是真实的。
这部片子给人的感觉是,故事情节很紧凑,很牵动人心。
但是故事的结局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或许我真的是不熟悉这段历史),斯陶芬贝格他们的计划失败了。
我还以为计划成功了。
真藐视自己,没有学好历史。
这部电影好看,我觉得好看,但我想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吧。
每个国家也都会有相似的故事。
结局也可能不一样。
但是,相似的是,它们都留给我们的有太多的深思和回忆。
也总能让我们刻骨铭心。
好莱坞就是个商业机器,总是翻翻看世界上其他国家拍了什么卖座的,或者是可以吸引眼球的片子,然后翻拍。
实在没有,就翻自己国家的。
虽说两部片子侧重不同,可比较之下,就会觉得好莱坞的汤版太过英雄主义和主旋律。
尤其是一群人亮出通行证的大义凛然的场面。
还是这部从音乐厅起始的史陶芬博格之旅更让人能够理解他的孤注一掷和“疯狂”。
作为一个热爱艺术的敏感的知识分子,当他面对一个无辜受害的可怜的俄罗斯姑娘,他的感受怕是比一般人更甚。
相对于汤版妻子的温婉可人,这个妻子对史陶芬博格的怨恨更加真实可信。
德国人对史陶芬博格的争论持续良久,更何况对于一个妻子来说,丈夫放弃了相守。
最近写东西极少,但总看了一些电影,其中有两个是官员的传记。
一个是《斯陶芬博格》。
德语片,讲二战时德国一个反战运动的小头目。
斯陶芬博格是个中等文官,但经常为些高官名将跑腿服务,往来其间结识到不少高层人物和机要密闻。
他本人是相当看不惯希特勒和纳粹们的,(纳粹党是当时主导着行政、军队、文教乃至整个国家的一群活跃分子)并且还在战争中瞎了一只眼丢了一只手,后来逐渐与一些希望停止战争和暴行的人勾搭成一片,并由于态度鲜明果决,日渐成为这群人的小头目。
他们私下里曾有不少小的动作。
到了44年东线遭到苏俄人反攻时,形势相当不妙他们等不下去了,觉得不加以阻止的话,德国势必要被疯狂地拖向毁灭,于是他们打算暗杀元首。
希特勒和主要骨干当时在野外的一个秘密据点(“狼穴”)办公,斯陶芬博格受柏林守将弗勒姆之托要去汇报工作,他们就决定把手提公文包炸弹带进那个高级作战会议召开的小屋。
斯陶芬博格按下了定时爆炸的按钮,借口临时有事要走就溜了。
他以为这下总算搞定了,首都柏林的同伙们马上开始行动了——他们利用手下的一部分军警去控制政府和电台,散布希特勒已死的消息,并成立了临时政府让大家服从。
他们让倾向自己的军队缴了纳粹党们的械,命令前线停止战斗撤换好战的纳粹头目……各派都认为对方是叛党,互相间声讨或枪决……斯陶芬博格的上司弗勒姆将军被逼着参与他们,帝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和手下被围困在自己的办公大楼里……但是希特勒只是受了点轻伤,反对者没来得及控制的一些电台散布出了与起初相反的消息。
同情斯陶芬博格的将官们一直就有些犹豫,其他人更是怀疑,这下就乱了套了。
特别在反战派的主要基地柏林,几乎处在无政府状态,各大单位、组织、将官大都有自己的亲信和卫队,到处是反复倒戈,派系混战,趁火打劫。
斯陶芬博格和他的兄弟们窝在政府大楼的电话前,还在不停地打电话下命令不管实际情况如何。
柏林党卫军的头目雷麦尔开始还听这帮小子们的胡闹,后来收到狼穴总部传来的命令,便开始派手下人接管全城同时收拾叛党。
很快全柏林就恢复了秩序,斯陶芬博格们被抓了,受牵连的两百多将官被处死,包括很多只是对他们表示同情的老元帅们,包括隆美尔。
这是一件事,很政治的。
当然文官政治和文人参政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指职业文官、官僚组织,他们虽然学识较差思想上不够高远,但本身是相当强大而务实的,比如书记处、中宣部,是他们在维系着政权实施着政令处理着危机控制着局面。
斯陶芬博格们则多是些民间的文人/知识分子,身上沾染着知识分子的所有优缺点,仅仅出于美好的愿望和真挚的努力,就想掌控国政扭转历史,每每只能给这一自古以来的伟大悲剧多溅上几滴血罢。
我最近经常看到的例子是二三十年代的共产党人,现实中又在骚动的是左右两派知识分子——正反两方面的榜样都有,看大家怎么选了。
我肯定是不会只当个倒腾思想理论的执著者的,我们就是想给人带来些善政良治的吧——那,这是第一位的。
我们,特别是自己的政见、原则、性情都是相对次要的,甚至理想主义的美好、部分人的生活、某些利益和主张都是可以牺牲的,我们要做事必须学会妥协,综合协调出最大的整体胜利。
现在的很多潮流,比如个人/自由/纵欲随性都是有碍于政治的,我们的成长中也要学会抵制这些东西。
另一个片子是《鲁迪·朱利安》。
好莱坞的,讲纽约市长的执政和故事。
里边截取了这厮的若干生活片段,中间穿插的是“9·11”那天他的行动。
并没有一个整体性的可叙述的故事,但可以通过细节和言行展现下美国的官员形象,或者说传说中的被演义了的美国官员形象。
(略)13/8,2006
豆瓣的设计有bug,我明明设置的是想看,也允许我评论。
==!
这里有10个影评,其中至少有两个是错的,是针对汤版的。
在IMDB上查了一下,立刻十分想看德国版的,男主角是《别人的生活》(Das Leben der Anderen)里面的作家啊啊啊,很有魅力的演员!
针对Stauffenberg的生平——一个很有艺术天分的在宫廷里长大的贵族来说,汤实在是太稀(松平常)鸟!
先点3星,看过后再更新。
驴儿啊!
你快点跑,快点跑哎~~
德国之所以让人尊敬,是因为他们敢于面对自己的历史,所以看德国人拍的传记很真实。
就像影片最后电台里报道的一样,这次事件是一小撮人的叛国行为,在当时也确实如此。
刺杀希特勒,不仅仅是刺杀元首,而是刺杀德国疯狂的纳粹主义希特勒精神。
然而就像影片中展示的那样,德国军官都是狂热的纳粹分子,那种根深蒂固的信仰,怎么可能被一小撮人去改变。
失败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影片也同样展示出德国军官的教养人性和热爱和平,这同样也根植于德国人的血液之中。
原来我看过,还有电影票。。。完全记不起内容了
散
真实 节奏感 男人气概 民族精神
震撼
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环境里,醒着的人令人钦佩。PS.我记得我好像看过刺杀希特勒的黑白纪录片,但真正的历史已然不记得了。
为了正义而对轻视生命,反而是对生命的敬重
专场电影~~~不赖
情节简单 表演做作
大boss是这么容易死的吗?你们太傻太天真了!!!!我那么努力,都没有看到阿汤哥断指的穿帮镜头啊艹!!!!!!!!!!
这暗杀咋被拍得这么儿戏咧。。。
前半部分要睡了
知道结局是悲剧,很压抑~
如果拍个悬疑片,结尾大家都知道的话~恐怕就是最大的失败~
画面挺不错的
就差一点点
一般,革命一样需要有勇士。
比美帝的那個強多了,德國人就該講德語!!!
补 当年和钢琴师一起买的正版碟,,,男主是窃听风暴的男作家 文学气质演德军军官总有些违和
阿汤哥阿汤哥阿汤哥。。。
当最后Stauffenberg的副官冲向他的时候,我感觉心里一颤。历史已经证明了他的价值。God bless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