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表哥是帅的 出场很逗乐😂大姐真的是越看越好看 越看越能发现她身上的闪光点😍三妹是美的 单纯善良无忧无虑二姐是典型的中间经常被忽略的对象 一心想表现自己 得到认可 却一直碰壁 所以并不讨厌她最讨厌的就是托马斯了 看见他那张脸就想给他一棒槌 自私冷血心术不正😡老太太真是倔强的可爱 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老爷和管家都给人一种很踏实的感觉绅士 顶梁柱👍贝茨善良的有些过分了 个人不是很能接受这个性格...感觉这个角色的塑造是有些偏激的(当然可能是观念的不同)过于忍气吞声 有些事儿咋就是偏不讲出来呢 憋着不说结果最受伤害的不还是自己和那些关心自己的人麽?
看的贼憋屈 真不懂他是为了啥...抖m??
最后一集整个氛围都是沉重的...😔 尤其是最后的we are at war with Germany...每个人的心都沉下来了...战争会带走多少人的生命啊...最后表白一下片头曲 非常大气悠扬 有种一个底蕴很深的家族在不间断的磨砺中顽强前行的感觉 每次听到整个人都燃起来啦
《唐顿庄园》里从头到尾与幸福无关的悲催人物就是伊迪丝,她是唐顿庄园主的二女儿,伯爵小姐,相貌身材也相当不错,但一直受冷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姐姐MARY常常嘲弄她,爸爸妈妈预备把她当老姑娘养,对她的终生大事毫不关心,仆人们也很少谈起她。
但伊迪丝没有坐以待毙自怨自艾,相反她常常主动出击,但不幸的是,她看中的通常是对姐姐MARY感兴趣而姐姐瞧不上眼的男人,且不管贫穷富有,英俊丑陋,都一律照单全收。
但即使这样狠心放下身段不顾异议靠自己努力争取幸福,也要被妈妈和奶奶嘲笑说是饥不择食!
因为上有个强势的姐姐,下有个人见人爱的妹妹,伊迪丝夹在中间,老是被晾在一边不被关注,连基本的关爱都没有,从头到尾,没有人主动关心过她,体会她的感受,每次伊迪丝受姐姐嘲弄和轻蔑后,妈妈也只不过不痛不痒地嗔怪一下MARY,每次当她在宴会上稍微表现积极一点,就会招来一家人异样的眼光,的确,在那个时代里,尤其是在满大街都是绅士淑女的英国,女孩子自然要矜持,但是为了矜持连自己的幸福都要牺牲吗?
长得不出众,就要甘愿受冷落吗?
自己不为自己打算难道等着幸福主动来敲门吗?
从这一点来看,伊迪丝是勇敢的,也是真实的,至少比她那整天端着,装腔作势的姐姐要可爱的多。
有人不喜欢伊迪丝是觉得她心里黑暗,嫉妒心太强,比如说给土耳其大使馆写信揭发姐姐的丑事,害得姐姐名节受损。
没错,跟她妈妈为了保全女儿名节帮助MARY掩盖事情真相相比,她似乎太不顾及姐妹情谊了,但MARY就没有错了吗?
她一个大家小姐,见到一个长得帅的男人就心旌摇动,心猿意马,当他死了还要为之掉泪惋惜,一点也不为自己的虚伪感到羞愧,尽管那个土耳其帅哥是深夜闯进MARY的房间,霸王硬上弓,但MARY 仅仅是口头软绵绵的拒绝,完全忘了她还是一个待字闺中的贵族小姐,忘了这个帅哥仅仅是当天认识的,忘了她钟情的EN,忘了自己多年接受的贵族教育,最后半推半就毫无招架之力。
再说了,如果不是因为她对妹妹伊迪丝如此刻薄,毫不顾忌地践踏妹妹的自尊心,伊迪丝也不会下狠心把姐姐的事抖搂出去,可怜的伊迪丝,最后还被不公正的观众咒骂。
姐姐没了土耳其大帅哥还有堂兄马修,还有门当户对的EN,还有搞科技的大叔,最后还有个多金的报社老板等着她,可伊迪丝呢?
除了一个有家室的农民,面目全非的堂兄,就只有那个被姐姐瞧不上眼的大叔了,最后还被姐姐存心报复,毁了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幸福,跟姐姐的恶毒报复相比,伊迪丝实事求是有什么不对,姐姐只不过让一些人认清了她得一部分真面目,而伊迪丝失去的却是一个有好感的恋人,一段幸福的婚姻,作为观众,该同情谁,答案很明显了吧,作为一个公正的人,谁对谁错,也看在眼里了吧。
在我的眼里,伊迪丝是美丽的,勇敢坦诚的,我并不是同情她,而是真的喜欢她,她敢于为自己争取幸福,但不幸生在一个处处要矜持整天社交娱乐服饰游玩的贵族家庭,更不幸的是有一个争强好胜虚伪冷漠的姐姐,这个很“二”的位置让她从小到大空有小姐的身份却过着连丫鬟都不如的生活,尽管伤心敏感脆弱气愤,但依然主动积极越挫越勇,只不过依然摆脱不了对姐姐的嫉妒和不服气,挑的对象都是姐姐挑剩下的,也许是想证明自己其实比姐姐更有魅力,而忘了自己也是一个可以有主见眼光自由选择的人,这也是她的局限之处。
设身处地想一想,一个从来没有得到过家人关爱的贵族小姐,鲜花美酒没有自己的份,还要被什么都信手拈来爱玩弄人于鼓掌之间的姐姐任意打压,嘲笑伤害,如果换做你我,不心里扭曲也会偃旗息鼓绝望消沉吧,但她只报复欺负她的姐姐,冤有头债有主,从不殃及他人。
喜欢伊迪丝开拖拉机的样子,喜欢她气急败坏责怪姐姐毫无同情心时的认真,喜欢她真心为遇难的表哥难过掉泪,后来又尽力帮突然“复活”的表哥争取权利,她是善良的,善良到可以长期忍受姐姐的嘲弄和父母的冷漠,可以为一句真诚的赞美而不计后果飞蛾扑火如此投入。
从泰坦尼克号沉没到一战爆发,时世风云变幻,无论是贵族还是普通人,每天都在演绎爱与被爱的故事,MARY和马修,兜兜转转欲爱不能,安娜和贝茨,几经磨难忠贞不渝,西贝和司机,坚定炽烈勇敢抗争,黛西和威廉虽然平凡朴素,但也足以让人唏嘘落泪,连平时说一不二,坚持正义和原则的老爷,也在偷偷上演主人和女仆之间的婚外情,唯独伊迪丝,从头到尾,一直与幸福无关。。。。
1、 Does it ever get cold on the moral high ground?( 你站在道德高地上就不冷吗?
)2、I am a woman,Mary.I can be as contrary as I choose.(我是个女人,完全可以自相矛盾。
)3、He's still dressed as the man from the Prudential,I see.(他还是穿得跟卖保险的一样啊。
)4、You know,I wonder your halo doesn't grow heavy.It must be like wearing a tiara round the clock.(知道吗?
我很好奇你怎么还留在人间。
天使光环一直在你头顶萦绕不散。
)5、I don't dislike him, I just don't like him.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我不讨厌他,我只是不喜欢他,这区别很大呢。
)6、Forgive, perhaps. Forget, never!(原谅,可能吧。
忘记,永不!
)7、No she's not being rude, just wrong.(她没有对我无理,她只是无知。
)8、Vulgarity is no substitute for wit.(粗鲁不是聪明的替代品。
)9、My dear,when tragedies strike,we try to find someone to blame.In the absence of a suitable candidate,we usually blame ourselves.You are not to blame.No-one is to blame.(亲爱的,当悲剧降临,我们总想把责任归咎别人。
如果无人可以指责,我们往往会责备自己。
不该怪你。
怪不得任何人。
)
1."It's always hard and sad to love someone when he doesn't love you back.No matter who you are."2."Mary can be such a child.She thinks if you put a toy down, it'll still be sitting there when you want to play with it again."3."I hope I did my duty""Are you a creature of duty?""Not entirely""When you laugh with me, or flirt with me, is that a duty?Are you conforming to the fitness of things?Doing what expected?""Don't play with me.I don't deserve it. Not from you.""You must be careful not to break Sybil's heart, I think she has a crush on you."Well, that's something no one could accuse you of""Oh, I don't know""I assume you speak in a spirt of mockery""You should have more faith.""Should I remind you of some choicest remarks you made about me when I arrived here?Beacuse they live in my memory, as fresh as the day when they were spoken.""Oh, Mathrew, what am I always telling you.You must pay no attention to the things I say. "
前几天刚看完第一季第六集,当时我不知道还有第二季的存在,也不知道编剧可能还有更远大的目标,觉得第一季最后一集差不多就该来个琼瑶奥斯汀式的大转折,玛丽和马修有情人终成眷属。
不过玛丽到了最后关头态度仍然不明朗,马修又去参了军,两人关系的悬念留了下来,也不知道要留到何年何月。
编剧这样虐人当然不厚道,但是我觉得两人关系的变化走向是全剧最精彩的部分。
玛丽这样的姑娘,从小骄傲到大。
毕竟人家又聪明又美丽,集人类最重要的两大优点于一身,抛开显赫家世不谈,人家都有足够理由骄傲。
我深以为这样的姑娘是没有一见钟情的能力的。
她与人交往时,首要任务一定是先建立起自己卓尔不群,超人一等的形象。
其次才慢慢察觉对方的优点,而且前提是对方要能足够努力引起她的兴趣。
对她来说,主动示好可以,但率先表白心迹不行。
因为自尊大于一切。
丢脸比丢爱情可怕得多。
用自己的魅力迷倒众生是心之所喜,即使遇到自己真正慢慢喜欢上的人,也摆脱不掉这个毛病。
她对于周遭的人事拥有很好的洞察力,但对自己心事的领悟能力却是不及格。
我想Lady Mary到现在为止的悲剧的症结在于此。
好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打,就有合适的人愿挨。
以剧中马修的温顺个性,放到现实生活中,也是玛丽这类姑娘的良配。
玛丽这个姑娘,优点很明显,缺点也一样,而且算算还不少。
她不怎么善良也没什么同情心。
虽然剧中说到她帮助男仆威廉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显得很有人情味。
但正像她自己说的,这不过是她这个位子上的人可以做的举手之劳。
像她家三小姐西比尔那样为了仆人的前程牵着掉了蹄铁的马步行几里地这种事她就万万做不出来。
二小姐说她宁可把马骑瘸也不会下马步行,真是再了解玛丽不过。
她自私冷漠。
她父亲的遗产继承人,也就是她的表兄兼未婚夫死于泰坦尼克号海难后,她非但不难过,反而第一时间要求封锁他们俩内部订婚的消息,生怕自己之后嫁不出去。
她在耍奸斗狠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二妹写信给土耳其大使馆毁她的名誉,她就在聚会上,轻轻巧巧地用几句话将二妹好不容易等来的求婚者击退。
末了还举举酒杯,微笑着向自己的亲妹妹宣战。
但是为什么我还是觉得这样的人蛮可爱呢?
因为她聪明漂亮与众不同。
说得残忍一些,蠢笨又不好看的人是没有资格邪恶任性的。
温柔善良之于美丽聪慧的人是可有可无的,有了说不定还让人觉得稍嫌无味,但之于丑陋蠢笨的人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弥补工具了。
别看“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这首歌口水,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话说回来,“有情人终成眷属”很大程度上是要依靠缘分的。
各种求爱技巧,表白手段都很可能是自我安慰而已。
我努力过了,我尝试过了,即使失败也不会后悔。
文学作品,电影电视都是这么教的,但真的实施起来又千难万难,无数人为要不要跨出那一步纠结苦逼。
自信心爆棚的人毕竟少有,况且也未必正巧遇到吃那一套的人。
大部分人都在等,等那个对的人从天上砸下来。
有些人深得上天恩宠,年纪轻轻地等到了,于是地老天荒,一起慢慢变老;有些人熬不住,假装等到了,就当是百年修得共枕眠吧;有些人等到了却不知,错过了,总之那几年,你们两个没有缘;还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等不到……说来说去,两情相悦仍是要归结到“缘分”二字。
假如“缘分”是个大罗神仙的话,应该会比如来佛祖和上帝加起来都忙吧。
大小姐和大表哥的点点滴滴之一:初次的见面并不愉快,大小姐表示不会因为继承家产而去嫁自己不喜欢的男人,大表哥也坚持着不会娶他们硬塞过来的女儿为妻【说这句话时,还很不幸运地给大小姐听到了,她对他的第一印象应该直线下滑了……】可这却也正正说明了,两人都向往着自己内心的追求。
大小姐和大表哥的点点滴滴之二:其实大表哥是很关心大小姐的,虽然他不知道大小姐陷入Mr. Pamuk一事中,但他却特意去安慰她。
而在这之前,大表哥应该有一点喜欢上大小姐了吧,因为面对着与大小姐一起骑马的两位“骑士”,他开始有点吃醋,而且主动去约大小姐了。
大小姐和大表哥的点点滴滴之三:一个无聊的打赌,却赌出了大小姐的真心。
本以为自己会不在乎他,本以为自己一直讨厌他,也本以为自己从来没有喜欢过他,但事实就这样摆在自己的眼前,无从否认。
如《傲慢与偏见》所说:“等我明白过来的时候,我已经远离起点了。
”对于大表哥,又何曾不是。
大小姐和大表哥的点点滴滴之四:两人第一次互诉心扉,第一次亲吻,第一次真真切切地爱上对方,没有虚情假意,也不需要虚情假意。
可是,爱情也并非如此圣洁。
大小姐拒绝了大表哥的求婚,他将责备到她唯利是图上。
但若是唯利是图,大小姐大可以做一出漂亮的戏,她没有,我相信她是真心爱着他。
大小姐和大表哥的点点滴滴之五:陷入一战中的唐顿不再平静。
当大小姐得知大表哥带回未婚妻时,在人前强颜欢笑,在人后掩面落泪,她的心真的是伤了。
他明明是心爱的人,却站在了另一个女人的旁边。
每一次抬头望见他的瞬间,些许惊愕,些许心痛,多少爱意就在这抬头低头的眼神中流露。
大小姐和大表哥的点点滴滴之六:有时候觉得大小姐总有种“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感觉,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强忍着不让它在爱人前流,不让他带着一颗破碎的心上战场。
印象最深的是大表哥在上战场前,特意带上大小姐送给他的lucky charm,而从来不信仰上帝的大小姐却为大表哥祈祷。
深爱至此。
去岁上映的英国ITV的新古典剧《唐顿庄园》在没上映之前就因其阵容强大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期待,作为一直只跟三四部美剧并辅以部分以大结局的日剧为消闲,本不想在今年开新剧观摩的观众来说,我终于也没有抵抗住诱惑,在上一季结束之际补看了整季并在今年开始跟第二季,实在是因为这个剧演员阵容强大不说,更是有荣获奥斯卡的金牌编剧Julian Fellowes打造,这位先生的拿手绝活就是写群戏,当年的一部《高斯华德庄园》,借一桩谋杀案,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电影里,写进一座贵族庄园里从主人到仆人几十号人的众生相,让我叹为观止,大呼不够过瘾,如今竟然受邀开写长篇连续剧,怎能错过?
而且像这样反应地道的西方老贵族的生活的剧集估计现在也只有英国人能够拍得出来了。
连刚刚新婚的威廉王子和王妃都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告诉记者自己在看这部电视剧,可见其火爆程度,难怪有人说它是英国版的红楼梦。
如果单从剧情来说,这部《唐顿庄园》并不是我看过的把故事讲起伏跌宕的剧集,在这方面,很多美剧和日剧都做得更出色,但是这部《唐顿庄园》最大的魅力却是其他任何国家的电视剧集无法复制的,那就是它那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那种历史的底蕴和翩翩贵族气质,英国出贵族,出绅士,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但是这部电视剧则用当今最通俗的传播方式,给大家讲贵族到底是什么。
这在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充斥着暴发户的国家里,无疑是可以教育大多数人,因为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了钱就是贵族了,甚至这里的媒体也成天把贵族这两个字挂在嘴边,广告成天打出的标语也是贵族的标签,但是这部戏却可以让很多人汗颜,因为真正的贵族不仅仅是有大房子,银行里的存款数字或者多少仆人鞍前马后,真正的贵族还必须是一种精神,一种生活细节和教养,相比之下,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中国,只有有钱人,而没有什么贵族。
一方面精美的服饰物品,考究的妆容,细致的生活细节,对那个时代生活的最大化还原让我们对编剧的历史知识和积累深为佩服,另一方面,虽然我们必须得承认,住在唐顿庄园里的Granthan伯爵一家是被剧作家理想化了的贵族家族,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中了解到当年贵族生活的一些有趣的人与人之间相处并非我们见天所想象,比如贵族家庭里的仆人也是分等级的,老爷有老爷的贴身男仆,小姐,夫人都有各自的女侍这不能混淆,大家族的管理就像管理一个公司一样严格,男女管家的管理才能不亚于今天的职业经理人,忠诚是人们之间最大的美德,这忠诚不仅仅在于由下至上的仆人对主人,也来自于由上到下的主人到仆人,只要进了这个家门,为这个家做出了贡献,那么仆人即使和这个家族没有血缘关系,也一样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主人就有义务照顾好为自己服务了一辈子的仆人,所以当厨娘得白内障的时候,主人会掏钱为她治病,并分派人手专门去照顾她,等家族里的老仆人退休之后,还有退休的年金可拿(看到这里我就在想,这不就是我们的国企嘛,他们全家都是事业编)。
从另一方面来讲,真正的尊重也必须是相互的,虽然在一个封建世袭制度的时代里,人生下来就有三六九等的阶级属性,但是在这个阶级属性之外,还有一种尊重,是建立在人格的基础上,忠诚睿智的仆人可以因为他的人品得到认可,专业的精神和良好的技能也可以得到主人们的尊重,仆人的劳动,人格也必须得到尊重,主人既然雇佣了仆人,就同样有义务接受他们为自己服务,因为这是他人的工作,仆人对自己的工作也一样有尊严。
勤劳是仆人的美德,很多仆人,即便是主人不在之时,也会主动承担劳动,周济退伍军人之类。
当主人误解,犯错的时候也一样要像仆人道歉,做了份外的事,也要道谢。
什么爵爷,未来的继承人,战争来了和平民家的孩子一样要上战场,到了战场上当然军衔更高,但一样要出生入死,率领着自己的士兵冲锋在前。
这是西方贵族从冷兵器时代就遗留下来的传统,在冷兵器时代的电影里,国王和贵族冲在最前面的桥段也比比皆是。
骑士精神可不是只为女人开开门,拉开凳子。
虽然说我们也很怀疑是否每个贵族都可以做到这样,但是至少我们知道在那个时代,有教养是一种什么样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一种传统,在后来的漫长的岁月变迁里,虽然贵族已经没落,但是却演化成了英国人骨子里的东西,让英国出绅士和淑女这个传说一直久闻于世。
我们不能把这部戏里所塑造的人物都当成现实来看待,但就像我们可以从美剧中看到美剧的主流价值观一样,我们也可以从这部剧中看到英国人所试图树立的榜样,和向世界输出的价值观。
它至少是让人们能够觉得温暖,舒服,接受并且内心踏实的一种价值观。
可以塑造出有这么一座豪宅还不让人憎恶的一家子。
再回头看看我们的媒体,影视题材竭尽所能塑造的所谓“贵族”形象,所谓成功精英的社会榜样,住什么样的豪宅,开什么样的跑车,泡什么样的妞。
我们只能说,大家对贵族两个字的理解和追求可真是大大的不一样。
我们的贵族是昂贵的贵,英国人的贵族,先是高贵,然后才是昂贵。
所以没落的贵族也还是贵族,有钱的暴发户恨不得把身上刷金漆也得不到人们更多的敬重。
你怎么能怪老百姓仇富?
我想这才是这部剧集真正让人看得欲罢不能之处吧,虽然很多人觉得第二季的剧情有些不如第一季,但是我个人想看得重点其实是,看看人家是怎么处理一些问题的,怎样对待下属,怎样对待上司,无论你是上至伯爵,下至一个普通的女仆,他们是怎样在不同等级制度中,即保护自己的尊严也尊重他人,每个人在压力之下如何保持风度,不大吼大叫,依然气度不凡,令人信服。
我觉得这是英国人一种特有的风度和本领,这当然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要不然怎么叫做高贵呢。
可是贵族到底贵在哪?
至少这部电视剧还真可以告诉你一些答案。
爸爸妈妈都没有注意她。
她总是被忽略。
妈妈对玛丽说,伊迪丝的优势可没你多。
妈妈还对爸爸说,伊迪丝只能做老姑娘陪我们养老了。
但其实她并不应该得到这样的冷遇啊!
昨天看完了《唐顿庄园》,华丽秀美的庄园,温文尔雅的绅士,精致的生活,繁复的礼仪,有修养的言词举止,有太多喜欢它的原因。
先罗列各个角色的分析:mathew和mary,很登对的一双璧人。
mary的美是一种很特别的美。
很多次她在转过脸后哭泣,但在别人面前从来不会,我给这个的解释是,她的自重让她获得的每一分别人的喜爱都货真价实。
mary和她的两个妹妹,资质上的优势在于个高、有学识、坦诚、自信、善于辞令。
mary对自己的过错和自己的尴尬从来不掩饰,她也有自信应付这些带给她的困难。
mathew会在舞会后对她说,她不需要他的原谅,因为你不给mary的,她不会要,有些东西是她的谁也拿不走。
说起这种性格,我倒是想到了万贝蕾,一个对自己的优秀有足够自信的人,是不会放下自己的身段去要求些什么的。
开始觉得,mathew是一个上进的绅士,做着律师,学习管理庄园,而他本不必这么做。
后来战争之后剧中没有再说他还在做律师之类,但是有些品格我想不会消失,这一点让他更可爱。
mathew和mary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有自信可以应付、也愿承担,自己所为的带给自己的困难。
mathew因为cora怀孕有可能失去继承权之后,mary对他的求婚犹豫后,mathew果断放弃了mary,爱与不爱没有灰色地带是一种自重。
对拉维尼娅的责任感,也让这个绅士更值得尊敬。
就像《纯真年代》里,艾伦对纽伦说,我就是因为你的忠贞爱上你,我怎么忍心毁掉它呢。
这两个有着共同的一些特质,有着各自的魅力,外表又很登对,他们在舞会后定情的时候,自然让我们这些观众感动。
robert和cora这对夫妇也是很配的一对,他们都懂得家族容易的重要性,但是也为自己的女儿们变通了很多,对于sybil和branson的婚事也是家族的荣誉让步于女儿的幸福。
robert也鼓励mary不必为了一时的名声搭上一辈子的幸福,他们的缺点之一就是对于edith太不关心了。
编剧对于维护一个高大全的形象不是很感兴趣。
robert的出轨行为,cora为女儿百般算计的自私,一个有点缺点的优秀人物会更可爱。
sybil和branson的爱情,是一个关于勇敢与矜持的故事,这样的公主下嫁平民小伙子的故事,我们赞叹branson的勇敢,在这份爱情前途未明的时候愿意等,愿意付出,证明他对branson的是真爱,sybil没有为了爱不顾一切,因为她对家庭有责任,她对于branson的感情保持了克制。
私奔这个情节是编剧玩的一个游戏,俗套要给观众过把瘾,但我等怎可落入俗套。
branson和sybil回到庄园,将此事面对面的解决,光明正大地去爱尔兰。
这种处事方式才是贵族的光明与磊落。
原谅表编剧对于edith的忽略吧,虽然着墨不多,但是也有一个饱满的形象。
edith经过一场战争,确实如sybil所说,变得可爱多了,不像以前那样看起来像总是受了委屈的小公主。
edith对于士兵的关爱,对于帕特里克和安东尼爵士的关心,更让我觉得她是一个太好太善良的人。
一个人如果在一些方面不如意,总有其他方面可以补回来,这部剧里,编剧的好心和明智大多用在了edith这里。
说说两位老妇人吧,violet和isbole,不得不说两个人都有老人的优点,明事理。
开始,很不喜欢violet,觉得她势力、迂腐、有点刻薄。
后来在她对mary说,不要等到cora的孩子出生再答复mathew,觉得她很明事理;后来战争期间又很支持医院的事业;开导daisy,告诉她其实她爱william;对于罗斯孟德太太的婚事,她的判断也很正确。
尤其是她到mathew房间里告诉mathew mary还爱着他,我当时真觉得那不像是他这种老贵族该做的事情,不过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还是觉得violet是一个很慈爱的长辈。
isbole相比较violet的戏份更轻,她是一个中产阶级出身的职业女性,认为工作是一件必要的事,这是她与crawley家族一开始最大的不同。
不过随着战争的爆发,他影响了cora、edith、sybil甚至violet这些crawley家族的众多女性。
对于isbole和mathew之间的母子情,剧里表现的并不多,可能因为这两母子中产阶级出身,都是性格独立的人,彼此之间的影响有限。
她在圣诞特辑中对于mathew的劝导,还是和violet去mathew房间一样都是很值得敬佩的行为。
说完了贵族们,我们来说说仆人吧。
这部剧因为有了仆人的戏份,所以我认为是一部很有人文主义精神的剧。
一般情况,我们对于那些戏中小角色没有足够重视,他们有着和主角一样,包含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世界,但在文艺作品中他们往往被牺牲掉了自己额世界,被主角的世界所吞噬。
感谢唐顿庄园的编剧,这部剧之所以我愿意费这么多口舌,就是因为它塑造了太多形象饱满的人物形象,而且不离谱。
仆人之中我先说bates夫妇吧,安娜是服侍三位小姐的,她在帕努克先生之死这件事情上的表现就像我们宫廷剧中某一个妃子的识大体明事理的心腹丫鬟。
不过这部剧中的人物没有国产剧和港台剧中人物做贼心虚,贵族贵在哪里,从这里或许可见一斑。
安娜看起来就是聪明利落的样子,做事情也很大气,她将richard让她报告mary行踪的事情告诉了carson;让罗斯孟德夫人去捉奸;以及第一季里我记不太清楚的众多细节,安娜真的是一个善良、有能力、让人信任的人。
bates做了很多忍辱负重的事情,是一个让人敬佩同情的角色。
一开始thomas、O'Brien排挤他的时候,他忍气吞声,看起来很可怜,和安娜的爱情开始萌发。
后来bates因为腿脚不方便,carson认为bates不能胜任老爷贴身女仆的重任,向robert建议将bates辞退,最后robert良心发现,在bates上车后将bates追回来。
第二季里,又因为bates太太的威胁,离开唐顿,保全唐顿的荣誉。
回来后又含冤入狱,总之bates幸亏有与安娜的爱情,要不然真是这部剧里的可怜虫了。
再说daisy和william,两个人的家庭都挺不幸的,daisy没有亲人,william的母亲早逝,两个人都看起来傻傻的,但是很可爱,两个人很相像。
开始daisy喜欢thomas,但是后来发现thomas人品不好后,对thomas敬而远之。
william开始因为daisy对他的不理不睬,以及thomas的欺负而让人揪心,幸好在Hughes和帕特莫太太还有安娜的鼓励下,重拾信心,对于william的死,只能说该死的战争。
预计这部戏后面daisy的戏份会增加,daisy处事开始变成熟了,这些缘于daisy去拜访william父亲,还有violet告诉daisy其实她爱william,两位老人对于daisy的帮助让人觉得剧很温暖。
而且就像william父亲和daisy的对话一样。
I've never been special to anyone. Except William. I were only ever special to William.I never thought of it like that before.Now,you are special to me.这是一部充分尊重每个角色成长的一部剧。
Hughes和carson,两位明事理的管家,有他们在,唐顿才能卓然有序,他两就像一个家里的中流砥柱,不可或缺,他们也步入老年,也对年轻人充满关爱,如hughes对于那个怀孕的女仆,carson对于mary,这部片里的老人们真的是很温暖的存在。
thomas和O'Brien,这部剧里的不和谐因素,但也不是反派,这部剧里没什么严格意义上的反派。
thomas是一个迷失了自己灵魂的人,偷窃、战时自伤、刻薄、恃强凛弱、残忍、投机。
他除了在william的死这件事情上没有刻薄之外,其他时候真的是很让人讨厌。
O'Brien自从她故意让cora跌倒在浴室失去孩子后,她渐渐变得有点人情味,不是那么讨厌了,不过我猜测在后面的剧里面他和thomas之间应该有点爱情吧。
可怜的帕特莫太太,这个片子里感觉她一直是一个心理强大的人。
她的侄子逃兵被处决,hughes太太安慰她;她有眼疾的时候,robert让安娜陪她去伦敦看病,唐顿负责医疗费。
好像她享受什么亲情,daisy是最像她亲人的人了。
把剧里每一个任务说了一遍之后,发现唐顿真的是一个太神奇的地方,这么多角色的形象如此饱满,编剧真的太厉害。
来说说剧情之外的东西。
英剧是高端冷艳货,如果是资深追剧迷又有点文艺范,这个实在是一个装逼的好工具,但你对它的欣赏如果止步于精彩,就太可惜了。
勿容置疑,英剧最大的优势是制作精良,从演员到编剧,从布景到摄影,各方面的技术活都让电视剧观众难以挑剔。
英剧有自己的摄影风格,不是科班也说不了什么,在豆瓣上看到过一个分析《sherlock》摄影构图的帖子(http://www.douban.com/note/197653132/),隐约觉得很牛逼。
《唐顿庄园》大都是内景,也更显功力,个人觉得这个摄影风格华丽丽的,节奏很快。
《唐顿庄园》单集成本是100万英镑,换算成人民币980万人民币,这个成本在中国够拍一部中小成本电影了,但如果没出意外,比一集《唐顿庄园》难看多了。
人家好就好在,钱花对了地方,考究的服装器物,美丽的庄园风景,演技不错的演员。
如果内地视频网站多买买英剧的播放权,那肯定是双赢的。
这部剧是生活剧,如果有人称之为肥皂剧,我也不反对,即便是肥皂剧,这个肥皂泡泡也太漂亮了。
人的生活大部分情况下是在不痛不痒中度过的,像我这样喜欢抱怨生活的平庸的人居然对这部生活剧这么喜欢,自己都很意外。
剧情并没有多么跌宕起伏,生离死别的戏剧冲突很少,就是那样平凡而有张力的生活让人翘首期盼。
生活就是难以像剧里平凡的那么优雅,我们的生活实在是太粗糙了。
如果中国拍一部这样的古装剧,可以是深宅大院,也可以是宫廷,想必没那么精彩,成本大多是演员的片酬,取景肯定是在横店这样的影视基地和丽江这样的旅游地,器物都是劣质货色。
我们更不会给仆人们多少戏份,人文主义的精神在这篇土地上太缺乏了。
而且这部《唐顿庄园》不是改编名著,是人家原创,恐怕中国有人文主义的古代背景小说就《红楼梦》了,现做一部很有难度,而且按照我国人民的心理标准,丫鬟们那值得那么多戏份。
mathew和mary都足够美,如果有人非要说高帅富和白富美,我也保持沉默,只是觉得这三字词语用在这里只能证明用这词的人很弱智,贵族不是贵在外表财富,而是举止的优雅、言词的得当、精神的富足,我怕这三个东西中的任何一个都够中国的富二代、官二代学几个世纪的。
《唐顿庄园》的台词很讲究,用词古典流畅,将这些人塑造的贵族范十足。
我相信《唐顿庄园》不是完全还原那个时代的生活,我觉得那个时代的贵族肯定没有剧中crawley家族的人开明,他们演的是近代贵族。
一部好剧总是会有一些经典台词可供传播,这部剧的经典台词我精力所限就不列举了,想必网上各处会有很多。
这是一部平淡而美好的剧。
刚刚过去的周末,多事集中营。
号称最安全的动车脱轨了。
号称最稳定的挪威遇袭了。
号称最牛的赖昌星遣返了。
号称英国毒后的Amy Winehouse去世了。
号称最臭的国足赢球了。
如此危难中祈祷,平安中感恩,除了自己静好,亲人平安,周末一季《唐顿庄园》在手,咖啡水果充裕,小人物幸福不要太多了。
对庄园戏狂人的来说,逢编剧朱利·安费罗斯出手,绝对不能错过。
除了唐顿,《简爱》、《古堡情怨》、《高斯福庄园》、《年轻的维多利亚》……阶级经纬,妙曼起居,华衣美食,鬓影霓裳,财产争夺,流言蜚语,欺上瞒下,恩怨情仇,还有永远发生中的秘而不宣惊天爱情。
反正我如果一不小心穿越去到哪座20世纪初叶庄园里,坚决不再回来。
《唐顿庄园》第一季是时代风云背景下的一隅庄园端庄品相。
泰坦尼克号冰海沉船让格兰瑟姆伯爵一家失去了既定继承人,教条古板的限定继承法决定,财产将由一位从未谋面的远方亲戚继承。
钱拱手送给陌生人,能心甘吗。
就连互为对头的贵族派头最足的老夫人和美国儿媳妇,也为捍卫财产缔结同盟。
老贵族新中产,庄园捍卫,选举大潮,女权端倪,私情泛滥,20世纪初叶的英国浮世绘。
戏中老夫人由老戏骨玛吉·斯密斯扮演,虽然不是第一主角,但对全戏有气质主宰作用。
玛吉·斯密斯简直就是庄园遗老的代言人,没有之一。
天生的势利刻薄,难缠较真,眼里容不下沙子。
这类高高在上、优越感爆棚、看谁都没教养的老夫人在一天,美国人的文化自卑病就一天无法痊愈。
格兰瑟姆伯爵当初为了保住唐顿庄园,娶了美国富商之女,美国暴发户和欧洲没落贵族之间流行的金钱换爵位的路子。
虽是交易婚姻,但是生儿育女,相濡以沫几十载,彼此给予了幸福。
老夫人就没那么省油,你们美国人(包括所有外国)是她挂嘴边打击儿媳妇的话,时不时撇着嘴说总不会比你们美国人历史短吧。
土耳其大使来庄园做客猝死,上下惊悚。
老夫人的论调让人捧腹:只有外国人会跑到人家家里翘辫子,太没教养了,英国人绝对不会。
再说死个外国人就慌成这样,看看报纸,不得天天哭死。
搞得格兰瑟姆伯爵忍不住说,母亲,英格兰人也不能控制生死的。
去律师楼被美国产的旋转大班椅闪了下,明明是自己没见识,还是赖美国东西粗鄙,我每天被美国这些玩意害死。
不光势利刻薄,老夫人有可爱之处,虽不舍得,为了大家高兴,把自己把持了很多年的花卉比赛冠军让给其他花农,听说儿媳妇参与搬运土耳其大使尸体,保住与其私通的外孙女玛丽颜面,先是濒临吓晕,第二天缓过来说,如果我在场,也会这么做。
并提醒心高气傲爱情至上的大小姐玛丽,年龄大一点的贵族或者合适的中产阶级也不是不能嫁,她到了社交末季了,女子之花开到酴釄,当摘要摘。
反正只要老夫人出场,就特别有戏。
喝个茶派头十足,其实底线很人情味。
这样的女人,你不要被她的傲慢外表吓倒,摸透她的七寸,真仗义起来,你就感动吧。
可以想象,美到凛冽的大孙女玛丽将来就是老夫人第二,无论怎么自大怎么高高在上,会对仆人道歉,说我错了,我就道歉,多高贵啊。
从小活在大小姐阴影下,外表卑微到扭曲的二小姐,才是心计强人,心狠手辣这次给这样的女人备着的。
《唐顿庄园》被誉为没有谋杀的阿婆小说剧集版,内敛祥和外表下波澜汹涌。
第一季结尾一战爆发,英国贵族有决斗和在战争中冲锋在前的传统。
1914年末的阵亡名单上,有很多贵族的儿子,一些贵族家庭因此血胤灭绝。
唐顿庄园没有儿子,但是有继承家产的远亲有家人一样的仆人,他们要经历怎么样的战火洗礼,等吧。
英国连续剧,考验人耐心比美剧还让人发指,一季七集,渐入佳境美不胜收戛然而止来年再说。
不是我的菜
不是我说 改编人家<飘>吧
看不下去。。。
没有好看的女演员扣分。节奏着急,人物智商着急,贵族和仆人的生活都好无聊,看着郁闷。服装道具加分,室外画面活脱脱的印象派画作真人版。
英国版的置于不同时代背景的gossip girl而已,编剧之狗血和观众之无脑追捧如出一辙
平淡
拜托大家,这是ITV的剧不是BBC的,别往标签里加BBC了~
感觉没高潮╮(╯_╰)╭
"U have spirit , and thats what counts in the end."好好听的英式口音。
不是我的菜诶。。三星半吧。
隔了许久重温,最喜欢的依然还是安娜。或许她大概就是我心目中最美好的女人形象和性格吧,水一样般动人。
置景,音乐,服装,都是一流的,但这个故事实在没有我以为的那么好,大女儿对二女儿的打压弄明其妙,所有人都会优先爱上大小姐的设定让人摸不着头脑,漂亮但在三个里也没有独树一帜的漂亮,聪明看不太出来但刻薄势力有余,对三女儿的刻画相对前两个十分模糊,大表哥出场时个性刻画明确,后来却也看不出来和别的人有什么不同。再说回来仆人,仆人间倒有些温情动人的时刻,但表现出来的严明的等级制度实在让我怀疑剧中刻意想要呈现的主仆关系。总而言之,不觉得值得这么高分,也没能追下去。如果哪天能看得进去再追吧
古典服装秀。
麻痹为什么大家都说好看,打一星中和下。
英国版大宅门
那个时代,什么都能是一首矫情而又闲散精致的抒情诗,而我们偏偏好这口。
想不明白第一季有什么看头?除了华丽考究的设置,就是些家长里短没什么吸引力,就是大家混个脸熟,差点放弃。第二季战争开始才好看起来。
庄园众生相。居然每个角色都喜欢,太罕有了,可见剧本台词深沉的功力,从着装、布景、台词、剧情各个方面都很考究,尤其是人物的性格,都很到位。没有太多虚无夸张的剧情,只有顺其自然的故事脉络,很有简•奥斯丁的叙事风格。
好无聊的剧。看不下去了
挺好的,就是吧,第一集就来了点重口味剧情,有点hold不住